一、试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用失误(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斐[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交招呼语的历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分为四个时期,采用历时语用学的研究方法,从这四个时期的当代文学作品中共搜集社交招呼语语料2156条,以此作为语料来源,将静态描写与历时梳理相结合,探讨社交招呼语的历时演变。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主要从选题缘起、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以及语料来源方面作了详细的解释说明。其中,研究现状部分,主要对国外研究现状和国内研究现状分别作出介绍。国内研究现状又是主体,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对招呼语的研究状况作出梳理,指出不足。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第一章,社交招呼语概述。该部分首先对社交招呼语的相关概念作出说明,包括招呼语、问候语和寒暄语概念的区分与社交招呼语的界定两个方面的内容。另外,对社交招呼语的基本类型、社交招呼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历史分期也作了介绍。这一部分是全文研究的基础。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二、三、四、五章,各个时期的研究主要包括使用情况与使用特点两个部分。使用情况主要从社交招呼语的类型、在作品中的分布以及使用频率三个方面作出分析,并归纳出各个时期的总体使用情况。使用特点是从使用情况中提取出来的相对特殊、相对普遍的部分,也即主要的使用特点,这一部分将从“语场”和“语旨”角度探究情景语境对社交招呼语使用的影响,并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分析社会特征以及原因,对呈现出的使用特点进行解释。此部分是对各个时期社交招呼语的使用作共时的静态描写。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第六章,在前文各个时期研究的基础上,作历时梳理。该部分主要从社交招呼语的消亡与出现、变更以及沿用三个方面对演变情况进行归纳。“消亡与出现”主要表现在使用类型上,“变更”主要表现在从使用情况的归纳中提取出来的各个时期的主要使用特点上,而“沿用”则是纵观各个时期使用情况中除归属于变更之外的这部分进而得出的结论,归纳之后也对不变的原因作出解释。这一部分是立足于四个时期的使用作历时的归纳。第五部分是结论。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孙吉娟[2](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认为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陈瑛[3](2020)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研究》文中指出2014年,习近平同志在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两个重要会议中均使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述,标志着这个从21世纪初出现在我国学术研究中的概念开始进入国家力量主导的建设实践。2015年西藏工作座谈会再次强调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进一步体现了其重要性。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华民族在同心勠力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国内国外的严峻形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对这一挑战的回应,是作为多民族国家的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创新之举,是凝聚向心力,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统一和团结安定的现实需要,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解读近年来国家层面与民族工作相关的重要会议精神,在提及牢固树立或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都要求必须增强认同,并且在不断总结提升中形成完整的“五个认同”表述。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内涵是“八个坚持”,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进一步将之丰富为“九个坚持”。从“八个坚持”升级“九个坚持”,习近平同志都阐述了对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拳拳嘱托,应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民族工作之重要着力点。分析相关主题的既有文献,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定义和内涵界定见解颇丰,其中都论及“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密切关系,但对认同的价值指向和其类型及位序却未尽一致。建构学说体系和开展理论阐释有必要厘清基本概念和中心内容,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化提炼仍有研究空间。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共同体思想和认同理论,在分析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形成的逻辑进路,提出“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认同,并对其开展了理论确认。以新中国建立七十年民族政策的变迁和民族工作的成效为脉络分析核心认同的形成、发展和巩固,新社会新中国七十年建设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价值取向从公平正义向平等正义调适、民族政策设计从主体性向公共性转向、民族工作从专注少数民族事务向多领域交集融通,认同建构在实践和话语体系两个层面不断延展和深入,从内地到边疆,从少数民族到广大民众,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实现了多样认同的整合。从意识形态、经济发展、公共社会资源配置和民族政策等方面来分析对核心认同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以及探索在经过历史和实践证明的政党的有力领导下,以政治互信、经济共建、社会互助和价值共识增强核心认同为着力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说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基础研究。
徐靖怡[4](2020)在《现代汉语双凸显“使”字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双凸显“使”字句运用广泛,具有双项凸显的功能,是“使”字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双凸显“使”字句的探讨,以往主要从是否合乎传统语法规范的角度进行说明。本文从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出发,选取了“通过……,使……”“由于……,使……”“在……上/下,使……”“他(们)……,使他(们)……”“正是……,使……”五个较为典型的双凸显“使”字句进行考察研究。借助隐含、认知凸显等理论,描写解释其语义、句法特点,分析语用功能,试图揭示这些句式在语言交际中存在的合理性,进而对相关语言规范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六个章节以及结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简述研究现状,交代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并做简单说明。正文第一章,途径和结果双凸显的“使”字句——“通过X,使Y”。首先分析该句式的语义表现,结合句法讨论限制条件。考察“通过X,使Y”去掉“通过”或“使”后的差异,比较可知该句式具有过程与结果双项凸显的性质。反映出该句式在语用上具有语体的普遍性,表达的简洁性和接受的顺畅性特点。第二章,致因和结果双凸显的“使”字句——“由于X,使Y”。首先从语义特征角度切入,通过层层二分进行分析,结合句法讨论,原因X倾向于是因素(cause)。去掉“由于”或“使”后,部分“由于X,Y”无法成立,也不具备“由于X,使Y”句式致因与结果双项凸显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语用价值,该句式适合多种语体、简化表达手段、无妨理解难度。第三章,背景和结果双凸显的“使”字句——“在X上/下,使Y”。首先结合基本义和引申义,“在X上”往往强调了方面、范围和时间义,“在X下”多强调条件、面临的情况,都属于背景。分析语义、句法,讨论出现的“在……基础/程度上”、“在……条件/前提/情况/作用下”一系列固定结构。删去“使”后可能出现句子无法成立的现象,并且失去原句式背景与结果双项凸显的性质。语用上,该句式具有语体的限制性,适用于书面语、正式场合,具有表达的严谨性、交流的经济性。第四章,理由和结果双凸显的“使”字句——“他(们)……,使他(们)……”。首先从语义角度分析,X即“他(们)……”强调理由,使Y即“使他(们)……”凸显结果,这种“因为X,所以Y”的因果关系反映X是理由(reason)而不是因素(cause)。在此基础上分析语用功能,该句式多在小说、传记、讲故事等语篇中出现,是生动灵活的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经济性和明确性的特点。第五章,强调和结果双凸显的“使”字句——“正是X,使Y”。首先分析语义表现、句法结构,“正是”作为一个强调标记,虽然没有实际意义,但具有强调因素、限制范围的作用,是该句式具有双凸显性质的必要成分。该句式是说话人发表观点、抒发情感、总结评判时常用的句式,具有表达的确定性、言者的情态性、事实的评价性特点,是一种强势的表达方式。第六章,对规范问题的看法。是对“通过……,使……”“由于……,使……”“在……上/下,使……”“他(们)……,使他(们)……”几个句式存在的规范性问题的讨论。从系统上非主谓句式的存在,语义上这些句式具有双项凸显的性质以及语用价值三方面进行分析,对规范问题进行一些讨论。结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之处。
敖静[5](2019)在《语言迁移理论下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带一路”背景下,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人们的交际变得日趋频繁。中国急需培养有国际化水平,外语交际能力强的人才来参与国际事务,顺应国际发展的趋势。拥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外前沿的科技进展、思想理念及管理经验、学习世界优秀的文化和文明;另一方面有利于传播中华文化、增强国家语言实力、促进与各国人民的广泛交往、提升国家软实力。然而语言或文化之间的差异,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许多障碍。如何更好地培养好我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尽管如此,近年来研究者多从跨文化交际能力本身概念及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出发提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这些策略的提出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的培养途径显得过于粗泛。基于这一问题,本研究以语言迁移理论为指导,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路径。其研究思路为:首先探究了语言迁移理论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及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文献分析与研究,及对西南、东北、东部及南部的四所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归纳总结出了我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问题。其次基于语言迁移理论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及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基于我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现状问题,借助于语言迁移理论,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启示。最后结合我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及能力培养现状,针对现存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语言迁移理论视角的教学启示出发,最终为我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具有较高严谨性和实用性的策略。
郭晓露[6](2019)在《高中生英语写作语篇错误研究 ——以石河子市S中学内高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错误是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必经之路,研究错误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对二语习得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探究石河子市某高中内高班学生英语写作语篇错误的现状及其原因,对于呈现现阶段高中生英语写作现状,促进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语篇分析理论、错误分析理论和语言迁移理论为理论依据,以石河子市某高中3名英语教师、其所教授的106名高二学生及其英语月度考试作文为研究对象,采用语料分析法、问卷法和访谈法,以调查问卷、访谈提纲、Excel、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为研究工具,对高中生的英语写作语篇错误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英语写作语篇错误现状围绕语篇衔接、语义连贯以及语篇整体结构等三方面展开讨论。具体问题如下:1.新疆内高班学生英语写作语篇错误类型特征及分布有哪些?2.新疆内高班学生英语写作语篇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通过语料分析、问卷调查及访谈,本研究发现:1.新疆内高班学生英语写作语篇错误类型特征及分布主要表现在:(1)指称和连接是语篇衔接上亟待解决的问题;(2)会话部分冗杂多余、主次成分不清、逻辑顺序混乱等问题影响着语义的连贯流畅度;(3)文本的开始、发展到结尾,约82.1%的文本都没有遵循英语语篇整体结构的特点。2.新疆内高班学生英语写作语篇错误主要原因是:(1)汉语思维影响高中生英语写作的衔接、连贯和语篇结构;(2)语篇理论知识的输入不足;(3)语篇理论知识的输出不足。本文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例如,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找出英汉语言之间的异同,从讲解、练习以及评价入手,提高学生的语篇意识,进而让他们在英语写作上获得提升。具体方法是:1.通过英汉对比,进行语篇分析,讲解英语语篇知识;2.在对比讲解的基础上,加强输入,巩固英语语篇知识;3.认真选择教学评价,注意输出,引起学生重视。
康喆文[7](2019)在《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及翻译模式探究 ——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4-2018)及俄译本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语块是一种形式固定、表达完整语义的预制性序列,在语言运用中能够被整体存储、提取和使用。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语码的转换,更涉及语码背后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语块作为具有心理预制特点的语言单位和思维单位,在翻译活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效应。本文以语块为切入点,立足于中央文献翻译,开展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构建及翻译模式研究。本文对2014年至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中央文献核心语块及俄语译文进行了界定和提取,并尝试提出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综述,包括语块研究的相关理论概述、国内外语块研究综述、中央文献对外翻译研究综述。第二章从语块理论出发,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完成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界定和提取工作,并确立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序列层级。本文认为,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是由连续的或非连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具有固定语义的预制性序列,在中央文献中可被整体储存和提取;其内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为主,涵盖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外交、党建等各个方面。中央文献核心语块包括一级语块、二级语块和三级语块。一级语块为词级语块,包括搭配和固定语;二级语块为框架级语块,包括短语框架和述语框架;三级语块为句级语块,包括谚俗语、格言警句和句群。第三章探讨了认知视角下的语块翻译。文中分别概述了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的主要观点及与翻译的关系,阐释了不同学者的认知翻译观。本文认为,认知翻译观为研究语块的翻译提供了两点启示:一是模拟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模型探讨语块双语的转换进程;二是从翻译活动的参与者、双语产生的现实等多重视角探讨语块的翻译。在此基础上第三章提出了语块翻译的认知加工流程图。第四章从以往经典的翻译理论模式出发,结合第三章的理论基础,拟构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该模式凸显了源语语块及对应译语作为整体翻译单位在记忆加工系统中的优势效应;反映了源语世界与译语世界的语言符号认知、逻辑思维认知、语境关系认知、社会文化认知及主体间性认知等多维认知层对语块翻译目标、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随后本章结合具体译例,对每一认知层级的内容做了详细分析,对拟构模式进行了论证。第五章为结束语,展望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的应用前景,并拟提出本课题后续的研究思路。总之,本文借鉴语块理论及认知翻译的相关研究成果,围绕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探讨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构建和翻译模式问题,拟构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创新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规范中央文献中重要概念的翻译,推动中央文献翻译的自动化、机器化进程。
赖思羽[8](2019)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建议”言语行为研究》文中提出“汉语热”席卷全球,世界各地的人都开始学习汉语,对外汉语教学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对外汉语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教材作为文本依据的教学活动,其中学生与教材是影响教学活动展开的两个重要因素。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仍旧是一个比较新的角度,本文以“建议”言语行为作为切入点,在总结汉语“建议”言语行为语用规则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入门和初级留学生“建议”言语行为实施的调查和对两套口语教材编排的分析,最终根据调查结果和分析结果对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功能部分的教学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并提出了对策。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主要讨论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理论基础、两个重要概念的界定和研究现状。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汉语“建议”言语行为的语用规则,分别从表达策略、语力显示手段和社会影响因素来对汉语“建议”言语行为的语用规则进行了分析。第二章首先说明了调查问卷的目的、受试者的基本情况和调查问卷问题设置时对变量的控制情况。其次,对留学生实施“建议”言语行为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表达策略、语力显示手段和社会影响因素这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并且还对调查中学生出现的偏误进行了举例分析。第三章选用了两套比较重视功能项目的初级口语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对教材中“建议”言语行为的课文和练习编排进行了语用评估,并提出了功能项目在教材中的编排建议。第四章主要是综合了对留学生的调查和对教材的语用评估做出了结论,并且对功能教学也提出了一些教学对策。
李旋[9](2019)在《泰国大学生汉语“又A又B”格式的习得研究 ——以泰国农业大学色军分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又A又B”格式是汉语中表并列关系的常用格式之一,也是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出现偏误频率最高的并列格式。泰语中也存在类似的表并列关系的格式,如:“(?)…(?)”和“(?)…(?)”,但它们与“又A又B”格式并不完全等同。本文以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为基础,采用对比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分别总结出了泰国农业大学色军分校中级和高级水平的大学生使用“又A又B”格式的情况及偏误类型。通过比较可知,中级水平学习者的偏误率高于高级水平学习者,且偏误种类较多,出现了误加、误用、误代、错序以及遗漏五种偏误类型,高级水平的学习者则未出现误代、误加和错序。同时发现并总结出其中两个偏误小类:A与-A以及“又A又B”格式的谓语动词化。通过问卷调查得知,进一步考察了两种水平的学习者对“又A又B”格式的认知情况及情感因素的相关情况,分别从学习者语言内部、学习者内部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分别分析了影响中级和高级水平学习者习得该格式的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结合上述影响因素,提出了针对中高级水平学习者的具体教学建议。这对今后泰籍大学生该格式的习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石金定[10](2019)在《俄汉语建议言语行为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言语行为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之一,它体现了“言则是行”的语言观,在语言学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议言语行为作为指令类言语行为的一种,它与命令、请求、劝告言语行为具有相似之处,但它具有自身本质性的特点:即说话人与受话人的话语权势没有严格的限制、受益更多的是受话人、没有强加性且对方具有选择的权利等特点。同时建议言语行为较命令礼貌一些,具有礼貌的性质。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礼貌原则、面子理论、合作原则与语言顺应论为理论依托,对俄汉直接与间接建议言语行为的表达手段以及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与对比研究。俄语可以通过语法、词汇、动词的不同时、体、态来实施间接言语行为;而汉语是孤立语,没有时、体、态、式的变化,主要通过词汇手段来实施间接建议言语行为。同时通过语料分析,得出俄汉建议言语行为的实施策略主要有言语策略与情感策略两种方式。最后我们选取了中俄外交部新闻发布会文本中建议言语行为话语作为语料,深入发言人实施建议言语行为的语境,对近四年中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直接建议言语行为施为词与间接言语行为常用词语进行了量化的统计与对比分析,同时对交际策略进行了整理及对比。证明了在这种新闻发布会官方场合下俄汉建议言语行为表达特点共性大于个性,新闻发言人需要从语境出发,建议表达必须得体,且必要时需要使用相应的交际策略,向国际社会传达本国的看法,扞卫国家主权与利益,塑造国家正面积极的形象,表达合作的态度,进而维护世界和平,所以具有一般性的特征。
二、试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用失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用失误(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交招呼语的历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六节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社交招呼语概述 |
第一节 社交招呼语的相关概念说明 |
一、招呼语、问候语和寒暄语的区分 |
二、社交招呼语的界定 |
第二节 社交招呼语的基本类型 |
第三节 社交招呼语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四节 社交招呼语的历史分期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的社交招呼语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
一、旧式招呼的遗留与使用 |
二、平等性质招呼的使用 |
第三章 文革时期的社交招呼语 |
第一节 文革时期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
第二节 文革时期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
一、“同志”在不同场合的慎用 |
二、语录式社交招呼语的特有使用 |
第四章 改革开放至20 世纪末的社交招呼语 |
第一节 改革开放至20 世纪末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
第二节 改革开放至20 世纪末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
一、反映经济发展的招呼语的使用 |
二、反映文化交流的招呼语的使用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的社交招呼语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
一、网络用语生活化 |
二、西式招呼语在中国的使用 |
第六章 社交招呼语的历时演变 |
第一节 社交招呼语的消亡与出现 |
一、社交招呼语的消亡 |
二、社交招呼语的出现 |
第二节 社交招呼语的变更 |
一、使用特点及影响因素 |
二、“性别”“年龄”在使用特点中的凸显 |
第三节 社交招呼语的沿用 |
一、代表社会平等的招呼语的使用 |
二、代表基本礼仪的招呼语的使用 |
三、代表“官本位”思想的招呼语的使用 |
四、以“事件”为核心的招呼语的使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
1.3.3 研究所翻译 |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
3.3.1 三要素整体观 |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
4.1 中观策略概说 |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
4.5.2 方法论意义 |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
5.2.3 理论发展性 |
5.3 语法学视角 |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
5.4 修辞学视角 |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
5.5 逻辑学视角 |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
6.1 创办过程 |
6.1.1 创刊背景 |
6.1.2 创刊特色 |
6.1.3 创刊艰辛 |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
6.2.2 做专家型主编 |
6.2.3 与读者的互动 |
6.3 引领前沿 |
6.3.1 国际译学视野 |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
7.1.1 衷怀辞书 |
7.1.2 编纂历程 |
7.2 译学辞典批评 |
7.2.1 编纂译学观 |
7.2.2 编者主体性 |
7.2.3 读者意识 |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
7.3.1 一体三环论 |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
致谢 |
(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一)选题理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三、重难点与创新点 |
四、理论支持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支持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形成的逻辑进路 |
第一节 具有独特时空性的中国话语“民族” |
一、民族概念的源流 |
二、中国话语“民族”概念解读 |
第二节 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 |
一、“中华民族”概念的诞生和发展 |
二、具有多维属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
第三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认同 |
一、认同是民族意识的基本内容 |
二、“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认同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的逻辑关系 |
第一节 认同的内涵与特征 |
一、认同的内涵 |
二、认同的特征 |
第二节 “五个认同”的结构关系 |
一、普遍意义上的五个认同 |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五个认同 |
第三节 核心认同的理论阐释 |
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滋养根基 |
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承载本体 |
三、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爱国情怀 |
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政治保障 |
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动力之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的发展和巩固 |
第一节 民族政策的形成和功能 |
一、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 |
二、民族差异化政策的存在 |
三、民族政策的变化影响认同的发展 |
第二节 奠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一、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二、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 |
三、本时期的特色政策和措施 |
第三节 形成:改革开放后三十五年 |
一、民族法律体系逐步形成 |
二、首要的问题是发展 |
三、本时期的特色政策和措施 |
第四节 巩固:广义民族工作时期 |
一、民族法制体系日趋完善 |
二、共同发展的新趋势 |
三、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的阻滞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意识形态建设与时代发展不平衡的消极影响 |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耦合 |
二、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教训和镜鉴 |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公共社会资源配置不平衡的消极影响 |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和影响 |
二、公共社会资源配置不平衡的表现和影响 |
第三节 民族政策价值设计与实现不平衡的消极影响 |
一、民族政策设计中价值取向滞后的影响 |
二、民族政策实施中价值取向失衡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增强核心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第一节 包容共治的政治建设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二、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 |
第二节 互利共建的经济发展 |
一、均衡与同步: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 |
二、互助与互利:共赢性的区域协调发展 |
第三节 公平共享的社会政策 |
一、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二、平等正义:民族社会政策的价值归宿 |
第四节 团结和谐的共有精神家园 |
一、发挥优势打牢思想基础 |
二、补齐短板维护文化安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现代汉语双凸显“使”字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关于“使”字句的研究 |
0.2.2 关于非主谓句的研究 |
0.2.3 关于规范问题的研究 |
0.3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
第一章 途径和结果双凸显的“使”字句——“通过X,使Y” |
1.1 “通过X”:过程的凸显 |
1.1.1 X的语义划分 |
1.1.2 “通过”的功能:强调途径 |
1.1.3 途径:主体不出现的事件 |
1.2 “使Y”:结果的凸显 |
1.2.1 Y的语义划分 |
1.2.2 “使”的功能:强调变化的结果 |
1.3 “通过X,使Y”的语用功能 |
1.3.1 语体的普遍性 |
1.3.2 表达的简洁性 |
1.3.3 接受的顺畅性 |
1.4 小结 |
第二章 致因和结果双凸显的“使”字句——“由于X,使Y” |
2.1 “由于X”:致因的凸显 |
2.2 “使Y”:致使的凸显 |
2.2.1 Y的语义划分 |
2.2.2 “使”的功能:强调外力致使 |
2.3 “由于X,使Y”的语用功能 |
2.3.1 适合多种语体 |
2.3.2 简化表达手段 |
2.3.3 无妨理解难度 |
2.4 小结 |
第三章 背景和结果双凸显的“使”字句——“在X上/下,使Y” |
3.1 “在X上/下”:背景的凸显 |
3.1.1 基本义 |
3.1.2 引申义 |
3.1.3 X是一个背景因素 |
3.2 “使Y”:致使的凸显 |
3.2.1 Y的语义划分 |
3.2.2 “使”的功能:强调外力致使 |
3.3 “在X上/下,使Y”的语用功能 |
3.3.1 语体的限制性 |
3.3.2 交流的经济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理由和结果双凸显的“使”字句——“他(们)..,使他(们)..” |
4.1 X:理由的凸显 |
4.1.1 X的语义划分 |
4.1.2 X的功能:强调理由 |
4.2 “使Y”:致使的凸显 |
4.2.1 Y的语义划分 |
4.2.2 “使Y”的功能:呈现因果联系 |
4.2.3 X与 Y之间的作用规律 |
4.3 “他(们)……,使他(们)”的语用功能 |
4.3.1 多样性 |
4.3.2 经济性 |
4.3.3 明确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强调和结果双凸显的“使”字句——“正是X,使Y” |
5.1 “正是X”:因素X的强调和限制 |
5.1.1 X的语义划分 |
5.1.2 特殊结构 |
5.1.3 “正是”的功能 |
5.2 “使Y”:致使的凸显 |
5.2.1 Y的语义划分 |
5.2.2 X对 Y作用的规律 |
5.2.3 “使”的功能:强调致使结果 |
5.3 “正是X,使Y”的语用功能 |
5.3.1 表达的确定性 |
5.3.2 言者的情态性 |
5.3.3 事实的评价性 |
5.4 小结 |
第六章 对规范问题的看法 |
6.1 句式结构 |
6.2 语义特征 |
6.3 语用价值 |
6.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语言迁移理论下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目标和意义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语言迁移理论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关系 |
1.1 语言迁移理论 |
1.1.1 语言迁移的研究 |
1.1.2 语言迁移理论的表现形式 |
1.1.3 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 |
1.2 跨文化交际能力 |
1.2.1 语言、文化、交际的界定 |
1.2.2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
1.2.3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素及模式 |
1.3 语言迁移理论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 |
第二章 国内外跨文化交际领域的研究以及国内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 |
2.1 国外跨文化交际领域的研究 |
2.1.1 理论研究进展 |
2.1.2 实证研究进展 |
2.2 国内跨文化交际领域的研究 |
2.2.1 国内理论 |
2.2.2 实证研究进展 |
2.3 国内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2.3.1 现有文献现状与分析 |
2.3.2 问卷调查现状与分析 |
2.3.3 讨论与分析 |
第三章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
3.1 语言迁移理论对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启示 |
3.2 语言迁移理论指导下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
3.2.1 英语教学中适当增加跨文化知识输入,同时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 |
3.2.2 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合理创设跨文化交际平台 |
3.2.3 比较分析汉英两语的异同点,并充分挖掘它们的相似点 |
3.2.4 合理运用错误分析,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际练习 |
第四章 结论 |
4.1 论文总结 |
4.2 论文局限性 |
4.3 论文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附录 |
(6)高中生英语写作语篇错误研究 ——以石河子市S中学内高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内容 |
(一)新疆内高班学生英语写作语篇错误现状 |
(二)新疆内高班学生英语写作语篇错误原因 |
五、研究思路 |
六、核心概念界定 |
(一)新疆“内高班” |
(二)语篇错误 |
七、研究重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语篇错误分析相关研究 |
二、国内语篇错误分析相关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语篇分析理论 |
(一)语篇的衔接 |
(二)语篇的连贯 |
(三)语篇结构与思维模式 |
二、错误分析理论 |
三、语言迁移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一)新疆内高班学生英语写作语篇错误类型特征及分布有哪些?… |
(二)新疆内高班学生英语写作语篇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一)语料分析法 |
(二)问卷法 |
(三)访谈法 |
四、研究工具 |
(一)调查问卷 |
(二)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
(三)Excel统计软件 |
(四)SPSS统计软件 |
五、研究变量与统计 |
六、研究过程 |
(一)语言材料搜集及分析 |
(二)调查问卷派发及汇总 |
(三)访谈的转写及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新疆内高班学生英语写作语篇错误类型特征及分布 |
(一)衔接手段错误 |
(二)语义连贯错误 |
(三)语篇结构错误 |
二、新疆内高班学生英语写作语篇错误的主要原因 |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二)教师访谈的结果 |
(三)学生访谈的结果 |
(四)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一)新疆内高班学生英语写作语篇错误类型特征及分布 |
(二)新疆内高班学生英语写作语篇错误主要原因 |
二、教学建议与启示 |
(一)通过英汉对比,进行语篇分析,讲解英语语篇知识 |
(二)对比讲解的基础上,加强输入,巩固英语语篇知识 |
(三)认真选择教学评价,注意输出,引起学生重视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7)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及翻译模式探究 ——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4-2018)及俄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任务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任务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语块研究的相关理论 |
1.3.2 语块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3 中央文献对外翻译研究综述 |
1.4 研究价值及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构建 |
2.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本体研究 |
2.1.1 语块的定义及分类 |
2.1.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界定 |
2.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提取 |
2.2.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识别原则 |
2.2.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提取的基本方法 |
2.3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 |
2.3.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构建过程 |
2.3.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序列层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认知翻译视角下的语块翻译 |
3.1 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 |
3.1.1 认知科学与翻译 |
3.1.2 认知视角下的翻译观 |
3.2 语块翻译的认知加工 |
3.2.1 语块翻译的认知加工过程 |
3.2.2 语块翻译的认知加工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 |
4.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构图 |
4.1.1 翻译理论模式 |
4.1.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图 |
4.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阐释 |
4.2.1 语言符号认知 |
4.2.2 逻辑思维认知 |
4.2.3 主体间性认知 |
4.2.4 社会文化认知 |
4.2.5 语境关系认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的应用前景 |
5.2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主要参考词典 |
Реферат |
附录Ⅰ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中俄对照表 |
附录Ⅱ NLPIR汉语分词词性标记对照表 |
附录Ⅲ 汉语分词词性标注示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8)对外汉语教学中“建议”言语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 |
二、言语行为理论 |
三、直接言语行为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
四、礼貌原则理论 |
五、面子理论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汉语“建议”言语行为 |
二、功能和功能项目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一、语言对比角度的研究 |
二、汉语本体角度的研究 |
三、第二语言习得角度的研究 |
四、教材编排角度的研究 |
第一章 汉语“建议”言语行为 |
第一节 汉语“建议”言语行为的表达策略 |
一、直接建议策略 |
二、间接建议策略 |
三、建议礼貌辅助语 |
第二节 汉语“建议”言语行为的语力显示手段 |
一、句类 |
二、词类 |
第三节 影响汉语“建议”言语行为实施的社会因素 |
一、关系亲疏程度 |
二、社会权势关系 |
三、面子威胁程度 |
小结 |
第二章 留学生实施汉语“建议”言语行为调查设计和结果分析 |
第一节 留学生实施汉语“建议”言语行为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受试者情况 |
三、调查问卷设计 |
第二节 留学生实施汉语“建议”言语行为表达策略的调查分析 |
一、直接建议与间接建议使用情况分析 |
二、间接建议策略使用情况分析 |
三、辅助语使用情况分析 |
第三节 留学生实施汉语“建议”言语行为语力显示手段的调查分析 |
一、句类使用分析 |
二、词类使用分析 |
三、句法手段使用偏误分析 |
第四节 留学生实施汉语“建议”言语行为社会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
一、关系亲疏程度影响情况分析 |
二、社会权势关系影响情况分析 |
三、面子威胁程度影响情况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对外汉语口语教材“建议”言语行为编排的语用分析 |
第一节 教材的选用 |
一、《发展汉语初级口语》 |
二、《汉语会话301句》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材课文“建议”言语行为编排的语用分析 |
一、教材课文中“建议”言语行为实施策略的编排 |
二、教材课文中“建议”言语行为辅助语的编排 |
三、教材中课文情境的编排 |
四、教材课文中语力显示手段的编排 |
五、对外汉语教材课文编排建议 |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排的语用分析 |
一、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的编排 |
二、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排建议 |
小结 |
第四章 综合性考察结论与教学对策思考 |
第一节 综合性考察结论 |
一、功能教学不受重视 |
二、缺乏评估系统和测试标准 |
三、教材功能项目内容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
第二节 教学对策思考 |
一、重视语用教学 |
二、融入文化教学 |
三、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泰国大学生汉语“又A又B”格式的习得研究 ——以泰国农业大学色军分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的来源及意义 |
一、选题来源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
一、研究对象 |
二、语料来源 |
第三节 研究背景和方法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又A又B”格式研究的综述 |
一、“又A又B”格式的本体研究综述 |
二、“又A又B”格式的习得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综述 |
第二章 基于自然语料的使用情况分析和偏误分析 |
第一节 自然语料的说明和偏误分析的原则 |
一、自然语料的说明 |
二、偏误分析的原则 |
第二节 中级水平者的使用情况分析和偏误分析 |
一、中级水平者的使用情况分析 |
二、中级水平者的偏误分析 |
第三节 高级水平者的使用情况分析和偏误分析 |
一、高级水平者的使用情况分析 |
二、高级水平者的偏误分析 |
第三章 基于学习者语言认知和情感因素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说明 |
一、调查目的 |
二、问卷设计及调查实施 |
第二节 问卷调查分析 |
一、基于学习者语言认知的调查分析 |
二、基于学习者情感因素的调查分析 |
第四章 影响学习者习得“又A又B”格式的因素 |
第一节 影响两种水平学习者习得的因素 |
一、语言内部因素 |
二、学习者内部因素 |
三、外部环境因素 |
第二节 影响中级水平学习者习得的因素 |
一、语言内部因素 |
二、学习者内部因素 |
三、外部环境因素 |
第三节 影响高级水平学习者习得的因素 |
一、语言内部因素 |
二、学习者内部因素 |
三、外部环境因素 |
第五章 针对学习者习得“又A又B”格式的教学建议 |
第一节 针对两种水平学习者的教学建议 |
一、针对语言内部因素的教学建议 |
二、针对学习者内部因素的教学建议 |
三、针对外部环境因素的教学建议 |
第二节 针对中级水平学习者的教学建议 |
一、针对语言内部因素的教学建议 |
二、针对学习者内部因素的教学建议 |
三、针对外部环境因素的教学建议 |
第三节 针对高级水平学习者的教学建议 |
一、针对语言内部因素的教学建议 |
二、针对学习者内部因素的教学建议 |
三、针对外部环境因素的教学建议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俄汉语建议言语行为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第一章 建议言语行为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建议言语行为理论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俄罗斯建议言语行为理论研究历史及现状 |
二、西方建议言语行为理论研究历史及现状 |
三、国内建议言语行为理论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二节 建议言语行为研究理论基础 |
一、建议言语行为概念界定 |
二、建议言语行为界定标准 |
三、建议言语行为与命令、请求、劝告言语行为区别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汉语建议言语行为表达手段及交际策略对比 |
第一节 俄汉语直接建议言语行为对比 |
一、俄语直接建议言语行为 |
二、汉语直接建议言语行为 |
三.共性与差异 |
第二节 俄汉语间接建议言语行为对比 |
一、俄语间接建议言语行为 |
二、汉语间接建议言语行为 |
三、共性与差异 |
第三节 俄汉语建议言语行为交际策略对比 |
一、交际策略相关理论 |
二、俄汉语建议言语行为交际策略 |
三、共性与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汉政治外交话语中建议言语行为对比分析 |
第一节 俄汉政治外交话语语境 |
一、俄汉政治外交话语交际者 |
二、俄汉政治外交话语场合 |
三、俄汉政治外交话语中建议言语行为序列特征 |
第二节 俄汉政治外交话语建议中常用词语及交际策略对比 |
一、俄汉政治外交话语建议中常用词语对比 |
二、俄汉政治外交话语中交际策略对比 |
三、共性与差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论文例句引用来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试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用失误(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交招呼语的历时研究[D]. 王丽斐.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研究[D]. 陈瑛.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4]现代汉语双凸显“使”字句研究[D]. 徐靖怡.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语言迁移理论下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D]. 敖静.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2)
- [6]高中生英语写作语篇错误研究 ——以石河子市S中学内高班为例[D]. 郭晓露.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7]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及翻译模式探究 ——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4-2018)及俄译本为例[D]. 康喆文.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9(02)
- [8]对外汉语教学中“建议”言语行为研究[D]. 赖思羽.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泰国大学生汉语“又A又B”格式的习得研究 ——以泰国农业大学色军分校为例[D]. 李旋. 华侨大学, 2019(01)
- [10]俄汉语建议言语行为对比研究[D]. 石金定. 黑龙江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