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盆地古土壤-黄土层序的磁地层和土壤地层学:黄河演化的证据

兰州盆地古土壤-黄土层序的磁地层和土壤地层学:黄河演化的证据

一、Magneto-and pedo-stratigraphy of paleosol-loess sequences in the Lanzhou Basin:Evidence for evolution of Huang He(论文文献综述)

白鸾羲[1](2021)在《鄂尔多斯周缘上更新统角度不整合面的时代厘定及其构造意义 ——以河套断陷盆地和山西地堑系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克拉通的基底形成于太古宙,直到早中生代开始破坏,并在早白垩纪达到破坏的巅峰。在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基础上,历经白垩纪末期的燕山运动、古近纪始新世-新近纪中新世裂谷作用和新近纪-第四纪差异升降运动,形成了现今华北地区类型众多、分布广泛的活动断裂及其组合而成的活动构造带,并将华北克拉通进一步分割为鄂尔多斯块体、太行山、华北平原等次级活动块体。目前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的破坏主要是受到中生代晚期以来的西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回撤,以及在地幔过渡带的滞留脱水和弧后扩张等作用的影响。在这些作用的影响下,华北克拉通东部形成了一系列以伸展断层、伸展盆地和变质核杂岩为特征的伸展变形构造;而西部鄂尔多斯块体及其周缘在弱伸展背景下呈现整体的拗陷或断-拗结合的大型盆地格局。鄂尔多斯块体及其周缘新生代断陷盆地系作为华北克拉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化历史一直受到广大地学学者的关注。根据地层的接触关系,以及盆地的演化历史发现,鄂尔多斯周缘新生代断陷盆地系统经历了三个显着不同的伸展演化时期:古新世末至新近纪晚期伸展断陷作用阶段,早、中更新世稳定湖盆发育阶段,以及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的最新构造变动阶段。但是,最新一期构造运动的具体发生时间以及它的运动样式都存在疑问。因此,对鄂尔多斯周缘晚更新世以来最新一期构造运动的起始时间及变形样式的研究,对于完善鄂尔多斯块体及其周缘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目前对于鄂尔多斯块体及其周缘地区构造格局形成的动力来源的讨论也很多,主要有以下三个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次运动与印欧大陆碰撞而产生的远场挤出效应有关,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次运动与太平洋俯冲板片导致深部岩石圈地幔上涌作用有关,亦或是这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三种模式均有大量证据,对其动力来源并没有定论。因此,对于鄂尔多斯块体及其周缘最新一期构造运动动力来源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理解鄂尔多斯现今运动动力来源,深化地震构造背景的认识。区域性的不整合,是确定构造运动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不整合所处的层位、形态以及沉积时代等特征的研究,可以确定该地区构造事件的起始时间及演化历史。我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河套断陷盆地和山西地堑系,因为这些地区中晚更新世以来广泛发育有古大湖,如河套古湖,泥河湾古湖、临汾古湖等。广泛分布的湖相沉积物可以记录到一系列的沉积构造事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寻找沉积间断的证据,在通过不整合确定构造运动的起始时间,分析其动力来源。通过对河套断陷盆地和山西地堑系的野外地质考察,我们共发现八个含有角度不整合面的第四纪地质剖面。通过对这些角度不整合面系统研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我们得到以下结论:(1)上更新统地层中的角度不整合现象在河套断陷盆地和山西地堑系内是广泛分布的,并且这些不整合都分布在山前活动断裂附近,推测这次不整合所代表的最新一期构造运动在鄂尔多斯周缘具有普遍性;(2)对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测年可知河套断陷盆地内存在两期不整合,第一期的形成时间为59-70 ka,第二期的时间为30 ka,并持续至今;山西地堑系的沉积间断开始于晚更新世早期(约150 ka),一直持续到晚更新世末期马兰黄土重新覆盖其上;(3)这些第四纪地层不整合主要是受构造作用形成的,气候作用的影响较小,即构造作用导致山前断裂带活动,最终导致断裂带附近的地层发生牵引作用而变形;(4)这些不整合面所代表的鄂尔多斯周缘最新一期构造运动可能是受到青藏高原向东挤出推动鄂尔多斯块体逆时针转动所造成的。

平帅飞[2](2020)在《依舒地堑依兰地区始新世古环境演化研究》文中指出预估今后全球增温趋势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成为当今科学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始新世作为地球演化过程中距今最近的典型极端温室气候时期,其环境和气候演变特征对于我们更好理解温室气候变化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依兰地区位于我国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内连续沉积的始新世地层完整记录了该时期的古气候信息。本文以连续的岩心为研究对象,首先依据岩心岩性、沉积结构和构造、测井曲线形态明确沉积环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岩心进行精确取样,通过样品碎屑组分统计、磁化率和色度指标的测试,对依兰地区始新世的古气候环境演化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主要认识如下:通过岩心岩性、沉积结构和构造、测井曲线形态综合分析,认为本岩心从下到上依次划分为3个一级旋回,第1个一级旋回发育水下扇相,第2个一级旋回发育湖泊、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相,第3个一级旋回发育湖泊、扇三角洲相。水体随旋回发生较深-深-较深-较浅-较深-较浅的变化过程。镜下采用Gazzi-Dickinson记点法统计碎屑组分(石英,长石,岩屑,单晶石英,多晶石英,杂基)含量,结果显示本岩心存在明显的气候波动阶段,其中797-900.2m,风化侵蚀作用逐渐增强,F/Q数值由高到低,Q%和成分成熟度升高,气候逐渐由较干凉转为湿热。432.4-797m,风化侵蚀作用由强变弱,F/Q数值增高,Q%和成分成熟度逐渐降低,气候由湿热逐渐下降。131.75-432.4m,风化侵蚀作用较弱,F/Q数值较高,Q%和成分成熟度较低,气候以相对干凉为主。岩心磁化率、色度指标显示:797-900.2m,低频磁化率和亮度逐渐降低,频率磁化率、红度和黄度数值逐渐升高,反映气候由较干凉逐渐转为湿热。432.4-797m,低频磁化率和亮度由低到高,频率磁化率、红度和黄度数值由高到低,显示气候湿热程度逐渐下降。131.75-432.4m,低频磁化率和亮度较高,频率磁化率、红度数值较低,黄度因绿泥石存在较高的异常,气候以相对干凉为主。对岩心碎屑组分、磁化率、色度多种指标数值进行有序聚类分析,并结合沉积特征分析,认为依兰地区始新世气候演化分为三个阶段:早始新世时期气候逐渐由较干凉转为湿热,总体上以湿热为主。中始新世时期气候总体湿热但后期呈现下降趋势。晚始新世时期气候总体以相对干凉为主,但波动相对明显。气候区域对比显示,依兰地区始新世气候变化过程与中国大陆、全球气候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杜楠[3](2020)在《云南禄丰石灰坝地点古猿生活环境重建》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及其他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热点问题。评估当今人类发展与地球生态系统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需要对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尤其是地质历史中重大环境变化产生的原因和过程等问题进行探究。云南高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对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是研究古地貌和古气候的理想区域,同时云南还因产出丰富的古猿及古人类化石成为探讨人类起源地的热点地区。生存于距今约8 Ma的人科早期成员——禄丰古猿(Lufengpithecus lufengensis Xu et al.,1978),发现于滇中地区的禄丰石灰坝,是研究早期人类起源与演化的关键材料。探索禄丰古猿与环境演变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人类起源与演化的环境影响因素,为重大地史转折期生物与环境的耦合过程和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基于此,本论文选取滇中禄丰地区为研究区,在石灰坝禄丰古猿化石遗址点进行科学钻探,获取一系列沉积连续稳定的钻孔岩芯。针对典型钻孔LF1805和LF1807沉积物进行沉积相分析及粒度、元素地球化学和黏土矿物等古环境替代指标的综合分析,重建禄丰古猿生活前、生活时和生活后的环境演化过程,探讨了环境变化对禄丰古猿演化的可能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禄丰古猿生活以前:禄丰地区是一个滇中山间洼地,附近有湖泊,地势低矮,气候以温暖少雨为主,后期出现短暂的暖湿时期,末期趋于干冷。湖泊面积、水位和沉积动力条件均随着气候的干湿变化而变化,前期、后期为深水弱动力条件,中期为浅水强动力条件,末期气候变得十分干冷,湖泊退缩,水位下降,沉积环境转变为湖滨亚相。(2)禄丰古猿生活时期:禄丰地区沉积环境由强动力作用的浅水湖泊沉积向弱动力作用的沼泽转变,最后保持在较稳定的静水环境。总体气候由温暖湿润向寒冷干旱转变。前期,寒冷干旱与相对温暖湿润气候交替出现,此时,禄丰古猿在此繁盛发展。后期趋于寒冷干旱,这样的气候条件可能使禄丰古猿的食物来源减少,为获取更丰富的食物资源,禄丰古猿开始营地栖生活,地栖生活可能为禄丰古猿的直立行走提供了条件。(3)禄丰古猿生活之后:受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影响,禄丰地区气候进一步变冷变干。湖泊退缩,陆地开始出现。食物和水源的减少,可能导致了禄丰古猿的灭绝或迁移。

周浩[4](2020)在《西峰蒲河流域河流阶地分布、时代及成因分析》文中认为河流阶地作为河流系统对地面抬升和气候变化响应的结果,记录了河谷发育过程中地面抬升和气候变化信息,所以对河流阶地的研究不仅可以重塑河流演化历史,还有助于提取阶地形成时期的地面抬升和气候变化信息。西峰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区域内蒲河等河流径流量小,但河谷宽阔且不对称,发育多级河流阶地,是河流多次侵蚀堆积的结果,蕴含丰富构造气候信息,但目前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西峰蒲河流域河流阶地野外调查和室内年代学分析,获得研究区内河流阶地的特征、分布、级序和年代框架,同时探讨河流阶地发育模式和动力来源,获得以下几点成果及认识:1、野外调查和实测显示,西峰蒲河流域共发育七级河流阶地,T7T2阶地上覆黄土地层分别为:S0L15、S0L9、S0S5-1、S0S1、S0L1、S0L1。2、通过阶地上覆黄土-古土壤天文调谐年龄对比和阶地沉积物OSL测年分析表明,七级河流阶地形成年龄分别为:1.26Ma,0.94Ma,0.53Ma,0.13Ma,7060ka,11ka和4ka。3、西峰蒲河流域河流阶地形成受地面抬升和气候变化的共同控制,地面抬升提供河流下切动力和空间,气候变化控制河流堆积-下切的转化。当地面抬升速率慢时(T7T4),河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不敏感,仅在气候变化强烈的时期形成并保存阶地;当地面抬升达到一定程度后(T4T1),河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敏感,在每次气候转型期都形成并保存相应的阶地。4、通过河流阶地形成时间与青藏高原隆升阶段对比和区域河流特征分析得出,青藏高原隆升和北东向扩展是西峰蒲河流域河流阶地形成的动力来源。

王素素[5](2020)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晚第四纪气候变化的黄土碳氧同位素记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轨道尺度东亚季风变化的主控周期及其驱动机制仍然有不确定性,高纬度冰量和低纬度岁差变化如何驱动季风气候变化存在分歧。沉积过程连续、堆积速率快的黄土-古土壤序列是揭示轨道时间尺度季风气候变化的良好材料。为了进一步认识轨道尺度东亚季风的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我们选择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西宁泮子山黄土堆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快速沉积的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磁化率、碳酸盐含量、白云石含量、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等气候代用指标,探讨青藏高原东北部季风气候的变化规律和控制因素。通过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法测量了碳酸盐含量、白云石含量,分析其气候意义。研究表明,西宁泮子山钻孔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碳酸盐和白云石含量与夏季风降水呈负相关关系,是敏感反映夏季风降水的指标。碳酸盐含量、白云石含量降低指示降水量增大,气候暖湿,夏季风增强;反之,指示降水量减少,气候干冷,冬季风增强。应用MAT-253质谱仪测量了黄土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变化,分析其气候意义。结果表明,西宁泮子山钻孔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全岩碳同位素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碎屑碳酸盐比例,二是土壤呼吸通量,三是碳酸盐淀积深度,而这三个因素都是受降水控制的。因此,全岩碳同位素反映降水变化,全岩碳同位素偏正,表明降水减少;全岩碳同位素偏负,表明降水增多。对于碳酸盐全岩氧同位素,在MIS5阶段,δ18O受降水与蒸发效应的综合影响,降水多时,氧同位素值较低;蒸发强烈时,氧同位素值较高。利用频谱和小波分析技术对季风气候变化的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最近280 ka以来,东亚夏季风变化具有轨道尺度变化的周期规律,并与高纬度冰量和北半球温度变化有一定的联系。西宁黄土记录具有显着23 ka的岁差周期。频域的证据显示,岁差调制的低纬太阳辐射变化是驱动青藏高原东北部轨道尺度季风降水变化的主导因素,高纬度冰量和温度变化对轨道尺度的季风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刘晓波[6](2019)在《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演化》文中认为鄂尔多斯地块位于华北板块西部,向西及南西分别与阿拉善地块及青藏高原板块直接接触。鄂尔多斯地块西缘受到来自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挤压,也受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导致的弧后伸展的影响,因此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构造-沉积演化实际上是青藏高原构造体系与滨太平洋构造体系相互制约的结果。滨太平洋构造体系与青藏高原构造体系两大构造体制的转换是新生代中国中东部重大的构造事件,但关于这两大构造体系动力体系在鄂尔多斯地块西缘转换的方式和时间目前还不清楚,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于青藏高原隆升向北东向扩展所导致的华北西缘构造发展过程的争论,以及在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油气资源勘查的部署。鄂尔多斯地块西缘发育两个重要的新生代盆地,即银川盆地和宁南盆地,这些盆地沉积了巨厚新生代地层,盆地沉积充填过程显示它们在渐新世-中新世晚期为一个统一的湖泊系统,晚中新世到上新世由于牛首山-固原断层的发育而演化为两个独立的盆地。本文基于对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地层格架、充填特征、地层变形、控盆构造的分析及原型盆地恢复等,特别是在建立精确磁性地层学年代格架基础上,通过沉积学与构造变形研究相结合探讨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演化过程及其所记录的重要构造事件。根据银川盆地XL15-1-01钻孔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及前人的磁性地层学与古生物研究结果,重新厘定了各个时代的地层界面年代。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与认识:(1)根据银川盆地XL15-1-01钻孔的磁性地层学研究,首次获得银川盆地干河沟组年龄为9.58-2.77 Ma,彰恩堡组年龄为21.32-10.17 Ma,干河沟组与彰恩堡组之间具有0.59 Ma的沉积间断;清水营组与彰恩堡组为整合接触,其顶界年龄为21.32 Ma。(2)发现鄂尔多斯地块西缘两个重要的构造-沉积界面,它们分别代表了本区发生的两次重要构造事件。中新世晚期(10 Ma)发生了一次区域构造隆起事件,造成彰恩堡组与干河沟组之间的不整合接触,由于该不整合接触界面只局限于鄂尔多斯地块西缘及其以西,表明受控于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作用,青藏高原构造体系与滨太平洋构造体系在鄂尔多斯地块西缘的构造转换发生在10Ma;晚上新世-早更新世(2.77-1.04 Ma),玉门组砾岩不整合覆盖于上新世干河沟组之上,下伏地层褶皱变形强烈,上覆玉门组砾岩基本上没有变形,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向东的扩展的强烈挤压发生在2.77 Ma,玉门组砾岩的沉积标志着相对稳定的夷平作用的结束。(3)提出了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历了始新世初始裂陷、渐新世-中新世晚期NW-SE伸展裂陷、晚中新世-上新世盆地分割、早更新世以来宁南盆地消亡及银川盆地加剧裂陷4个主要发展阶段的认识,详细描述了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与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耦合关系。始新世初始裂陷:始新世鄂尔多斯地块西缘以发育于古地形之上由负反转正断层控制的小型汇水盆地为特征,除宁南寺口子地区外,寺口子组(E2s)在全区基本为近源粗碎屑沉积。渐新世-中新世晚期NW-SE伸展裂陷:渐新世-中新世晚期,清水营组(E3q)沉积早期区域上以彼此连通的浅湖沉积为主;清水营组沉积晚期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全区处于热沉降阶段,湖泊全面贯通,沉积了一套厚80-100 m的厚层泥岩;彰恩堡组(N1z)地层序列整体向上变粗,表现为反粒序沉积,底部为滨浅湖相沉积整合覆盖于清水营组顶部深湖相厚层泥岩之上。晚中新世-上新世盆地分割:晚中新世(10 Ma)期间,牛首山沿牛首山-罗山断层开始隆起并分隔了银川盆地和宁南盆地,自此两个盆地开始独立演化阶段。宁南盆地北4条弧形断裂分割,银川盆地短暂隆起后,在NE-SW向挤压应力产生的NW-SE向拉伸作用下,重新裂陷接收沉积。自晚中新世,银川盆地的演化类似于“碰撞谷”。早更新世以来宁南盆地消亡及银川盆地加剧裂陷:早更新世沉积一套厚遍布全区的砾岩沉积,宇宙核素埋藏年龄为1.04-0.12 Ma,结合其下伏干河沟组地层年龄,较为精确地限定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最为强烈的构造缩短事件发生于2.77-1.04 Ma,宁南盆地完全消亡,银川盆地的裂陷加剧。此外,含旧石器的晚更新世水洞沟组在鄂尔多斯西缘广泛发育,时代为3-1万年,我们将该时期在鄂尔多斯地块西缘发育的湖泊命名为“宁夏古大湖”。

姚丽洁[7](2019)在《西宁盆地新生代地层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文中指出新生代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导致了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形成,使得喜马拉雅造山带以北近2000千米的区域隆升变形,形成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内陆构造-地貌格局和气候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青藏高原隆升和扩展机制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地学研究热点问题之一。随着新生代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持续碰撞,青藏高原北缘构造变形及地貌演化强烈,发育了多个造山带和菱形盆地,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和高原扩展机制的理想地区。沉积盆地和造山带是大陆地貌的两个基本构造单元,两者是在统一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构造框架下不可分割的耦合过程和正负构造单元,沉积盆地中的陆源碎屑沉积物不仅记录了盆地的沉积演化信息,也记录了周围造山带的构造隆升信息。本文选择青藏高原东北缘西宁盆地为研究区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根据盆-山耦合关系,主要通过对盆地新生代地层进行不同层位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合盆地新生代地层的沉积特征、古水流特征和砾石成分特征,探讨了西宁盆地新生代物源变化及区域构造演化过程,主要有以下认识:1.西宁盆地新生代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发生了五次变化:41Ma以前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以200-300Ma为主要年龄峰,400-550Ma为次要年龄峰;41->31Ma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以400-550Ma为主要年龄峰,200-300Ma和1000-2000Ma为次要年龄峰;31->22Ma碎屑锆石U-Pb年龄在前期基础上,突然出现700-1000Ma组分并成为主要年龄峰;22->12Ma碎屑锆石U-Pb年龄以200-300 Ma和400-550Ma为主要年龄峰,1000-2000Ma为次要年龄峰;12->3.6Ma碎屑锆石U-Pb年龄以1000-2000Ma为主要年龄峰;3.6Ma碎屑锆石U-Pb年龄以400-550Ma为主要年龄峰,200-300Ma为次要年龄峰。2.西宁盆地新生代物源在始新世早中期(52->41Ma)主要为东昆仑造山带,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晚期(41->22Ma)主要物源转变为祁连造山带。中新世早中期(22->12Ma)以中祁连造山带为主要物源,拉脊山开始抬升并成为盆地物源之一;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12->3.6Ma)主要物源来自盆地北缘祁连山前寒武系;早上新世以来(3.6Ma)盆地湟水最高阶地沉积物的主要物源为北祁连造山带古生代地层。3.新生代早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应力就传递到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导致东昆仑造山带隆升剥蚀与西宁盆地凹陷开始接受沉积;始新世晚期(41Ma)阿尔金断裂发生强烈走滑运动使中祁连造山带初始隆升,随后在35-31Ma加速隆升;中新世早期(22Ma)青藏高原东北缘发生一次广泛地构造运动,拉脊山开始逐步隆升成为分割西宁盆地与贵德盆地分水岭;中新世晚期以来(<12Ma)青藏高原东北缘阶段性强烈构造活动,使西宁盆地周围山体快速隆升。3.6Ma西宁盆地迅速抬升遭受剥蚀,古湟水河开始长期逐步切割盆地并形成一系列阶地,这与青藏运动A幕发生时间基本一致。

苏鹏[8](2019)在《多尺度地貌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构造地貌学主要通过分析变形的地貌标志来认识构造活动性,其中河流阶地和夷平面分别是研究活动构造和新构造的最常用的标志。然而,关于河流阶地和夷平面的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妨碍了我们有效地利用河流阶地和夷平面来认识构造活动性。北天山的前陆盆地中发育着多排向北扩张的活动褶皱-逆冲带,发源于天山的常年性河流横切这些活动构造带,形成了一系列河流阶地。独山子背斜位于最北部的活动褶皱-逆冲带,奎屯河横切独山子背斜形成了一系列保留完好的河流阶地。奎屯河阶地忠实地记录了其形成过程中的构造作用和气候变化等信息,为探索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的关系创造了良好条件。因此,本文以独山子背斜区为研究区,通过对比奎屯河阶地的形成过程和独山子背斜的构造活动历史,探索千年-万年尺度的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的关系。在独山子背斜区,本文结合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利用高精度的LiDAR DEM和航拍影像数据,对奎屯河发育的各级河流阶地进行了大比例尺地貌填图,建立了奎屯河阶地纵剖面,获得了奎屯河的演化历史。奎屯河流域发育1级更新世冲洪积扇面fp和16级河流阶地T1-T16(自高阶地往下依次标记)。在奎屯河上游发育的区域性河流阶地上还发育一系列次级阶地。本文通过野外调查认识了独山子背斜的变形方式,通过变形的河流阶地序列限定了独山子背斜全新世以来的变形量,通过解释跨独山子背斜的地震反射剖面限定了独山子背斜的深部结构,结合奎屯河阶地的年龄,获得了独山子背斜的构造活动历史。独山子背斜是在准噶尔盆地的浅部滑脱层(4.7±0.4km)上发育的断层传播褶皱,目前控制独山子背斜生长的断层已经突破地表。在T2阶地(7.5-10ka)形成以来,独山子背斜的变形方式可以简化为断错变形和褶皱变形,断错作用造成的缩短量为4.4±0.1m,褶皱作用造成的缩短量为12.6±1.1m,总的缩短量为17.0±1.1m,对应的总缩短速率为2.0±0.2mm/a。独山子背斜在4.8Ma以来的缩短速率为0.3±0.1mm/a。结合前人对天山内部和天山南北麓活动构造的研究成果,晚第四纪以来独山子背斜的缩短速率占天山总缩短速率(>11mm/a)的<18%。独山子背斜全新世以来的缩短速率是4.8Ma以来缩短速率的6倍。自T2阶地形成以来,独山子背斜前缘断层发生过3次断错地表的古地震事件,累计倾向滑动量为7.4-7.7m,平均倾向滑动速率为0.9±0.1mm/a,平均复发周期为2.8±0.3ka。通过对比奎屯河阶地的演化历史和独山子背斜的古地震历史,本文认为奎屯河阶地的形成受控于气候作用,而非构造作用。奎屯河上游的区域性河流阶是由一系列次级阶地逐级叠加而成,阶梯状次级阶地向下游逐渐变年轻,说明区域性阶地是由上游向下游逐渐形成的,奎屯河阶地的这种演化方式指示其形成过程受控于气候变化。同时,在T2阶地形成以来,独山子背斜上发育了10级河流阶地,而独山子背斜前缘断层仅发生过3次古地震,而且T2阶地和T14阶地之间仅发生过1次古地震,河流阶地的级数远多于古地震的次数,说明独山子背斜区的构造事件(古地震)并未控制奎屯河阶地的形成。因此,本文认为奎屯河阶地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气候变化,推测奎屯河的区域性河流阶地对应的是较长时间尺度(千年)的气候波动,而次级阶地对应较短时间尺度(百年)的气候波动。此外,考虑到独山子背斜上的河流阶地仅发育在曲流河段的凸岸,本文认为独山子背斜上的阶地成因除受控于气候波动外,还与曲流河道的环流作用相关。山西地堑系位于鄂尔多斯块体东缘,由一系列正断层控制的构造隆起和断陷盆地构成。在山西地堑系的高原区残留了多级夷平面,同时新生代以来山西地堑系及周缘地区发生过多次构造事件,该区是探索夷平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关系的天然试验场。因此,本文以山西地堑系及周缘地区为研究区,通过对比山西高原上夷平面的演化历史与山西地堑系及邻区的构造活动历史,探索百万年尺度的夷平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的关系。在山西地堑系及其周缘地区,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首先基于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并利用Google Earth在线影像数据和ALOS World 3D-30m和ALOS World 3D-5m分辨率的DEM数据,重新厘定了山西高原区的夷平面序列,获得了夷平面的演化历史。在山西高原发育两期夷平面,北台面(山顶面)和唐县面。然后,基于Whipple et al.(2017)提出的夷平面形成机制的判别方法,验证了北台面在形成之初为区域广泛发育的准平原,后期被构造抬升。其次,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和磷灰石(U-Th)/He低温热年代学方法限定了霍山和中条山的剥露历史。霍山的热年代数据揭露了40Ma开始的一次快速剥露事件,中条山的热年代数据揭露了50Ma和8Ma开始的两次快速剥露事件。同时,通过宇宙成因核素10Be-26Al埋藏测年法,限定了山西地堑系中临汾盆地的形成时间为5.8±0.6Ma。临汾盆地的形成时间与山西地堑系最新一次快速剥露的时间(8Ma)一致,指示山西地堑系的形成时间为8Ma。通过对比山西地堑系及周缘地区的夷平面演化历史和构造活动历史,本文认为山西高原发育的夷平面受控于该区新生代的构造事件。山西高原发育的北台面和唐县面被废弃的时间分别为50Ma和8Ma。在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早期,华北地区处于构造稳定期,对应着北台期准平原的形成阶段。受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华北地区在50Ma开始拉张断陷,并形成了一系列断陷盆地,使得北台期准平原被破坏,形成北台期夷平面。该次事件后华北地区又经历了30Ma的构造稳定期,形成了唐县期山麓剥蚀面。青藏高原在中新世中晚期发生了一次广泛的构造事件,造成海原-六盘山断裂带和西秦岭断裂发生左旋走滑运动,使得华北地区内部的次级断块发生如同多米诺骨排式的旋转变形,导致了山西地堑系在8Ma形成。

谭程[9](2019)在《山西运城盆地第四系沉积特征及演化》文中认为运城盆地位于山西地堑系西南端,黄土高原东南边缘,处于黄土高原与沉积盆地的过渡区,盆地范围内有峨眉台地和涑水平原两个构造单元。第四纪以来,峨眉台地与运城盆地凹陷内的沉积模式明显不同。由于运城盆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台地上的黄土沉积特征与典型的黄土区有所区别。盆地内第四纪沉积覆盖严重,露头很少,近几年由于盆地内采砂业发展,盆地内出露晚更新世以来地层的人工剖面较多,为盆地内第四系的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根据前人资料,结合本次工作,本文对研究区内上更新统的地层单元重新进行了厘定,尝试运用前人和邻近盆地资料以及新近所得的钻孔资料进行了研究区第四系的对比与划分。对沉积特征和沉积相的研究认为,早更新世研究区大部分地区为河湖相沉积;在中更新世早期,受昆-黄运动影响,三门古湖在运城盆地开始消亡,盆地内以河流相沉积为主,古湖进一步向中条山前的沉积凹陷萎缩,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开始沉积黄土;中更新世晚期-早更新世早期,峨眉台地相对隆升,流入盆地的古汾河断流改道,河流相沉积减少,运城古湖进一步萎缩,在高地势地区沉积黄土;晚更新世中期盆地发生湖侵,盆地内部湖相地层广布,高地势地区沉积黄土;全新世盆地内的沉积主要是之前的古地貌上进行的,高地势的地区沉积的是黄土,低洼地段是湖相、沼泽相、冲洪积相沉积。根据收集整理的300余口水井、水文监测井以及钻孔资料进行联井剖面对比,并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大致还原研究区300m以浅的地层空间的展布,查明了研究区第四系的松散砂体的分布。研究表明,第四纪以来的构造抬升导致古汾河被迫改道,使得运城盆地成为一个较为封闭的盆地。由于没有外来水系的注入,三门古湖在运城盆地的残余逐渐萎缩,晚更新世中晚期的构造运动导致鸣条岗的进一步隆升,使得盆地内的涑水河西迁,进一步加剧了运城古湖的萎缩,从而形成了现今的盐湖。此外,运城盆地全新世时期的大洪水事件可能与梅加拉亚期的全球气候变化有关。运城盆地第四纪以来的多次构造活动对运城盆地的沉积演化产生重要影响。

张金辉[10](2019)在《塔吉克盆地古近系地层的沉积学和古气候记录》文中研究表明新生代亚洲内陆干旱化历史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副特提斯海退缩、新生代全球降温等重大地质-气候事件的具体联系一直是国内外古气候研究的重点。前期研究多集中于中国黄土高原和西北内陆大型沉积盆地,缺少我国境外干旱区的新生代地质-气候记录。塔吉克盆地位于中亚干旱区核心地带,盆地东北缘出露了较为完整的早新生界沉积序列,为研究中亚早新生代环境变化历史及其主控因素提供了绝佳的研究载体。本论文在工作组前期年代学和沉积学研究基础上,重点对塔吉克盆地东北缘代表性剖面Peshtova(PE)剖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土壤微型态、粘土矿物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以深入理解塔吉克盆地早新生代沉积环境演变框架和古气候变化历史。本论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和认识:1)土壤微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塔吉克盆地晚始新统地层灰绿色岩性段含大量微体古生物化石,为浅海相沉积,棕褐色-棕红色岩性段常见水平层理,为河流相沉积;渐新统地层主体无层理,常见虫孔、铁锰胶膜、粘粒胶膜等弱成壤作用痕迹,应为风成沉积;中新统地层常见水平层理和河流作用的沉积构造,为河流相沉积。2)塔吉克盆地早新生界地层的粘土矿物包括伊利石、绿泥石、蒙脱石、蛭石、高岭石、坡缕石等。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表明,晚始新统-渐新统地层的粘土矿物主要以碎屑成因为主、未见次生粘土矿物;中新统地层常见结晶程度较好的次生粘土矿物,进而反映了早中新世更为湿润的气候条件。3)根据细粒沉积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组成,获得了塔吉克盆地及其源区晚始新世-早中新世化学蚀变指数(CIA)的变化框架。结果表明,晚始新统地层的CIA值介于62.5到67.1之间,平均值为64.9;渐新统地层的CIA值变化范围为53.3至61.6,平均值为56.9;早中新统地层的CIA值介于54.8到70.8,平均值为61.6。CIA与其他化学风化指标具有大体一致的变化趋势,反映了塔吉克盆地及其源区化学风化强度在晚始新世高、渐新世低、自早中新世偏高的变化框架。4)结合沉积相和粘土矿物、元素地球化学指标,我们认为塔吉克盆地早新生代气候具有晚始新世偏湿、渐新世干旱、自中新世再次趋于湿润的变化趋势。

二、Magneto-and pedo-stratigraphy of paleosol-loess sequences in the Lanzhou Basin:Evidence for evolution of Huang H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agneto-and pedo-stratigraphy of paleosol-loess sequences in the Lanzhou Basin:Evidence for evolution of Huang He(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周缘上更新统角度不整合面的时代厘定及其构造意义 ——以河套断陷盆地和山西地堑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鄂尔多斯周缘断陷盆地系的深部构造背景
        1.2.2 鄂尔多斯周缘断陷盆地系演化历史
        1.2.3 鄂尔多斯周缘断陷盆地系演化的构造应力场变化
        1.2.4 不整合面对构造分期的意义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技术路线与工作量统计
        1.5.1 技术路线
        1.5.2 工作量统计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小型无人机(sUAV)摄影技术的应用与湖相地层野外调查
    2.2 年代学研究方法
第3章 河套断陷盆地晚第四纪角度不整合面研究
    3.1 区域地质背景
        3.1.1 河套断陷盆地特征
        3.1.2 河套断陷盆地演化历史
    3.2 角度不整合面分布
        3.2.1 湖相地层分布范围
        3.2.2 壕赖沟剖面(P1)
        3.2.3 边墙壕剖面(P2)
        3.2.4 呼和撒拉剖面(P3)
        3.2.5 哈子盖剖面(P4)
    3.3 剖面测年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西地堑系晚第四纪角度不整合面研究
    4.1 区域地质背景
        4.1.1 山西地堑系特征
        4.1.2 山西地堑系演化历史
    4.2 角度不整合面分布
        4.2.1 湖相地层分布范围
        4.2.2 大同-阳原盆地角度不整合面分布
        4.2.3 太原盆地角度不整合面分布
        4.2.4 运城盆地角度不整合面分布
    4.3 剖面测年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讨论
    5.1 第四纪地层格架与测年的可靠性
        5.1.1 河套断陷盆地
        5.1.2 山西地堑系
    5.2 不整合面的形成原因
        5.2.1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讨论
        5.2.2 构造活动成因讨论
    5.3 区域构造变形响应及其动力来源分析
        5.3.1 华北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构造运动类型及其发生时代
        5.3.2 最新构造运动的动力来源讨论
        5.3.3 最新构造运动与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关系
第6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主要问题和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依舒地堑依兰地区始新世古环境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始新世气候研究现状
        1.2.2 全球变化沉积学研究现状
        1.2.3 磁化率研究现状
        1.2.4 色度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植被特征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分布
第3章 沉积特征分析
    3.1 沉积相标志
        3.1.1 岩石学标志
        3.1.2 测井相标志
    3.2 沉积相类型
    3.3 岩心沉积相分析
第4章 沉积碎屑组分分析
    4.1 碎屑组分统计方法
    4.2 砂岩组分特征分析
        4.2.1 岩石学特征
        4.2.2 碎屑组分特征
    4.3 物源特征分析
    4.4 碎屑组分的古气候意义
        4.4.1 气候指数(F/Q)
        4.4.2 杂基含量与成熟度
        4.4.3 古气候变化过程
第5章 磁化率与古气候
    5.1 磁化率原理及测试方法
        5.1.1 磁化率原理
        5.1.2 磁化率测试方法
    5.2 磁化率影响因素
    5.3 磁化率测试结果
    5.4 磁化率的气候指示意义
    5.5 磁化率反映的古气候过程
第6章 色度与古气候
    6.1 色度原理及测试方法
        6.1.1 色度测试原理
        6.1.2 色度测试方法
    6.2 色度测试结果
    6.3 色度的气候指示意义
    6.4 色度指标反映的古气候过程
第7章 依兰地区始新世古气候环境演化
    7.1 多组分数据处理
    7.2 古气候环境演化过程
    7.3 气候区域对比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云南禄丰石灰坝地点古猿生活环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新世气候特征研究
        1.2.2 中新世生物演化研究
        1.2.3 中新世气候变化与生物演化的耦合关系研究
        1.2.4 人类演化进程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1.3.1 论文选题及意义
        1.3.2 研究目标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禄丰古猿地层介绍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野外科学钻探
        3.1.2 岩芯分样及保存
    3.2 地层对比分析
    3.3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3.3.1 地球化学元素在古环境方面的应用
        3.3.2 XRF岩芯扫描
    3.4 粒度分析
        3.4.1 粒度在古环境方面的应用
        3.4.2 粒度参数分析
        3.4.3 粒度实验过程
    3.5 黏土矿物分析
        3.5.1 黏土矿物在古环境方面的应用
        3.5.2 黏土矿物XRD分析方法简介
        3.5.3 黏土矿物实验过程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岩性描述及沉积相分析
    4.2 地层年代分析
    4.3 地球化学元素结果
    4.4 粒度结果
        4.4.1 粒度特征
        4.4.2 粒度频谱分析
    4.5 黏土矿物结果
        4.5.1 定性分析
        4.5.2 半定量分析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5.1 地球化学元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5.1.1 元素指标选取
        5.1.2 地球化学元素指示的环境意义
    5.2 粒度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
    5.3 黏土矿物的环境指示意义
第六章 禄丰古猿生活时期的古环境演化
    6.1 禄丰古猿生活时期的古环境演化
    6.2 与云南其他古猿遗址古环境研究的对比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致谢

(4)西峰蒲河流域河流阶地分布、时代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河流阶地研究现状
        1.2.2 河流阶地年代学研究现状
        1.2.3 黄土地层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与工作量
        1.3.1 研究内容
        1.3.2 工作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3.4 完成的工作量
2 区域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区域地貌概况
        2.1.3 气候水文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区域地层概况
        2.2.2 区域构造概况
3 蒲河流域河流阶地发育特征及序列
    3.1 黑河雷家坪段河流阶地特征
    3.2 蒲河关户川段河流阶地特征
    3.3 蒲河巴家咀段河流阶地特征
    3.4 蒲河南部青寨-白纸坊段河流阶地特征
    3.5 交口河张家湾段河流阶地特征
    3.6 茹河彭阳段河流阶地特征
    3.7 本章小结
4 河流阶地年代厘定
    4.1 阶地年代的测定方法
        4.1.1 黄土-古土壤序列定年
        4.1.2 光释光测年
    4.2 阶地年代学结果
        4.2.1 黄土剖面测量结果
        4.2.2 光释光测试结果
    4.3 本章小结
5 蒲河流域河流阶地发育模式
    5.1 河流下切速率与区域地面抬升
    5.2 河流阶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5.3 地面抬升背景下,河流阶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5.4 本章小结
6 蒲河流域河流阶地的动力来源
    6.1 蒲河流域河流阶地对青藏高原隆升的的响应
    6.2 区域河流特征对比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5)青藏高原东北部晚第四纪气候变化的黄土碳氧同位素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青藏高原东北部季风轨道尺度变率研究现状
        1.1.2 黄土代用指标及其存在的问题
    1.2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采集
    2.1 研究区概况
    2.2 剖面描述与采样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年代标尺建立
    3.2 实验方法
        3.1.1 碳酸盐与白云石测定
        3.1.2 碳氧稳定同位素测定
    3.3 功率谱分析与小波分析
        3.3.1 功率谱分析
        3.3.2 小波分析
第四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记录与古气候意义
    4.1 碳酸盐含量与白云石含量的变化特征与指示意义
    4.2 碳同位素的变化特征与指示意义
    4.3 氧同位素的变化特征与指示意义
    4.4 小结
第五章 280ka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气候变化驱动机制
    5.1 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古气候记录的谱分析
    5.2 280ka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季风主控因素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6)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格架
第三章 磁性地层学研究及其对地层时代的限定
    3.1 银川盆地XL15-1-01钻孔磁性地层学研究
    3.2 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
    小结
第四章 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早期伸展盆地
    4.1 始新世-中新世晚期盆地充填特征
    4.2 始新世-晚中新世盆地沉积相分布与古水流
    4.3 始新世-晚中新世盆地构造背景
    小结
第五章 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晚期挤压盆地
    5.1 晚中新世-上新世盆地发育特征
    5.2 第四纪盆地沉积特征
    5.3 逆冲断层对盆地沉积的控制
    小结
第六章 讨论
    6.1 清水营组与彰恩堡的接触关系及区域意义
    6.2 贺兰山及牛首山的隆起
    6.3 彰恩堡组与干河沟组之间不整合面的区域意义
    6.4 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演化
    6.5 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结论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7)西宁盆地新生代地层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现状
        1.1.1 青藏高原隆升史
        1.1.2 青藏高原隆升动力学机制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 研究工作量与创新性成果
        1.4.1 研究工作量
        1.4.2 创新性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青藏高原东北缘造山带地质特征
        2.1.1 祁连造山带
        2.1.2 东昆仑造山带
        2.1.3 西秦岭造山带
    2.2 西宁盆地地质概况
        2.2.1 新生代地层划分与年代
        2.2.2 研究剖面地层特征
第三章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3.1 基本原理及测试方法
    3.2 实验操作步骤
第四章 西宁盆地与周缘造山带锆石U-Pb年龄
    4.1 周缘造山带锆石U-Pb年龄
        4.1.1 祁连造山带锆石U-Pb年龄
        4.1.2 东昆仑造山带锆石U-Pb年龄
        4.1.3 西秦岭造山带锆石U-Pb年龄
    4.2 西宁盆地新生代地层碎屑锆石U-Pb年龄
第五章 西宁盆地新生代地层物源变化及构造演化
    5.1 西宁盆地新生代地层物源变化
    5.2 西宁盆地沉积演化与周缘造山带构造隆升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多尺度地貌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
        1.1.2 夷平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
    1.2 研究现状
        1.2.1 河流阶地成因机制
        1.2.2 夷平面成因机制
    1.3 研究区地貌面研究现状
        1.3.1 独山子背斜区河流阶地研究现状
        1.3.2 山西高原区夷平面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意义
    1.5 技术路线与工作量
        1.5.1 技术路线
        1.5.2 工作量
第二章 独山子背斜区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与构造活动历史
    2.1 独山子背斜区域地质背景
    2.2 数据与方法
        2.2.1 LiDAR DEM和地震反射剖面
        2.2.2 建立奎屯河阶地纵剖面
        2.2.3 限定独山子背斜的活动性
    2.3 奎屯河阶地形成过程
        2.3.1 阶地地貌
        2.3.2 阶地纵剖面
        2.3.3 阶地年龄
        2.3.4 小结
    2.4 独山子背斜全新世活动历史
        2.4.1 断错变形
        2.4.2 褶皱变形
        2.4.3 古地震
        2.4.4 小结
第三章 山西高原区夷平面形成过程与构造活动历史
    3.1 山西地堑系区域地质背景
        3.1.1 华北克拉通的演化历史
        3.1.2 华北地区的深部结构
        3.1.3 山西地堑系的活动构造
    3.2 山西高原区夷平面形成过程及成因
        3.2.1 数据与方法
        3.2.2 低起伏高海拔地貌面的形成模式
        3.2.3 山西高原的夷平面
        3.2.4 北台面的成因机制
        3.2.5 小结
    3.3 热年代学限定山西地堑系及邻区的构造活动历史
        3.3.1样品采集与实验
        3.3.2 热年代结果
        3.3.3 热历史模拟
        3.3.4 新生代构造历史
        3.3.5 小结
    3.4 宇宙成因核素埋藏测年限定山西地堑系的形成时间
        3.4.1 样品采集
        3.4.2 实验分析
        3.4.3 年代计算及结果
        3.4.4 小结
第四章 讨论
    4.1 奎屯河阶地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
        4.1.1 奎屯河上游区域性河流阶地成因
        4.1.2 奎屯河上游次级河流阶地成因
        4.1.3 奎屯河中游局部河流阶地成因
    4.2 山西高原夷平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
    4.3 多尺度地貌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
    4.4 多尺度构造变形速率
        4.4.1 独山子背斜多尺度缩短速率
        4.4.2 蔚广盆地南缘断裂多尺度断错速率
    4.5 华北地区新生代动力学过程
        4.5.1 华北地区新生代早期断陷盆地的形成机制
        4.5.2 山西地堑系的形成机制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主要取得以下成果
        主要得到以下认识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博士期间发表的会议论文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9)山西运城盆地第四系沉积特征及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第四纪地质概况
    2.1 地貌特征
    2.2 地层特征
        2.2.1 下更新统
        2.2.2 中更新统
        2.2.3 上更新统
        2.2.4 全新统
    2.3 构造特征
第三章 :运城盆地地层发育及多重地层划分
    3.1 早更新统三门组
    3.2 中更新统下部-中更新世上部匼河组、离石组
    3.3 中更新统上部-晚更新统下部丁村组
        3.3.1 丁村组典型剖面
        3.3.2 丁村组碎屑锆石及物源
    3.4 晚更新统中部-上部峙峪组、马兰组
        3.4.1 峙峪组典型剖面
        3.4.2 上更新统马兰组典型剖面
        3.4.3 碎屑锆石测年及物源
    3.5 全新统
        3.5.1 峨眉台地上全新统典型剖面
        3.5.2 盆地内部全新统典型剖面
        3.5.3 碎屑锆石测年及物源
    3.6 运城盆地第四系多重划分与对比
第四章 :运城盆地第四系沉积特征
    4.1 三门组岩石类型与沉积特征
        4.1.1 三门组岩石类型
        4.1.2 三门组沉积特征
    4.2 匼河组岩石类型与沉积特征
        4.2.1 匼河组岩石类型
        4.2.2 匼河组沉积特征
    4.3 离石组岩石类型与沉积特征
        4.3.1 离石组岩石类型
        4.3.2 离石组沉积特征
    4.4 丁村组岩石类型与沉积特征
        4.4.1 丁村组岩石类型
        4.4.2 丁村组沉积特征
    4.5 峙峪组岩石类型与沉积特征
    4.6 马兰组岩石类型与沉积特征
    4.7 全新统岩石类型与沉积特征
        4.7.1 峨眉台地全新统沉积特征
        4.7.2 运城盆地内全新统沉积特征
第五章 :运城盆地第四系三维建模及地质意义
    5.1 建模流程
    5.2 三维建模成果以及地质意义
第六章 :运城盆地第四纪沉积演化
    6.1 早更新世
    6.2 中更新世
    6.3 中更新世末期至晚更新世早期
    6.4 晚更新世中期-晚期
    6.5 全新世
    6.6 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7.1 主要成果与认识
    7.2 存在问题及进一步工作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塔吉克盆地古近系地层的沉积学和古气候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新生代内陆干旱化研究进展
        1.1.1 中国主体黄土高原黄土研究
        1.1.2 西北内陆新生代沉积环境变化研究
        1.1.3 中亚内陆干旱化研究
    1.2 塔吉克盆地新生代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3 土壤微形态沉积学和古气候环境意义
    1.4 粘土矿物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的古环境意义
        1.4.1 粘土矿物研究进展及古环境意义
        1.4.2 元素地球化学各项指标及其古环境意义
    1.5 科学问题和研究思路
        1.5.1 科学问题
        1.5.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区域地质和地层
    2.1 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
    2.2 区域地质
    2.3 剖面地层和年代框架
        2.3.1 剖面地层特征
        2.3.2 地层年代划分
    2.4 样品采集
第三章 土壤微形态记录及其沉积学意义
    3.1 研究方法
        3.1.1 岩石薄片的制作流程
        3.1.2 岩石薄片鉴定分析
    3.2 研究结果
    3.3 本章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粘土矿物和元素地球化学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
    4.1 研究方法
        4.1.1 粘土矿物实验方法
        4.1.2 扫描电镜和XRD衍射结果分析方法和辨识依据
        4.1.3 XRF分析实验
    4.2 研究结果
        4.2.1 PE剖面粘土矿物的SEM特征及相对含量等指标计算结果
        4.2.2 元素地球化学实验结果
    4.3 本章讨论
        4.3.1 粘土矿物成因、相对含量的变化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
        4.3.2 伊利石结晶度和化学指数记录
        4.3.3 元素地球化学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和结论
    5.1 塔吉克盆地新生代沉积环境变化框架
    5.2 本研究对亚洲内陆干旱化研究的意义
    5.3 主要结论
    5.4 存在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Magneto-and pedo-stratigraphy of paleosol-loess sequences in the Lanzhou Basin:Evidence for evolution of Huang He(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周缘上更新统角度不整合面的时代厘定及其构造意义 ——以河套断陷盆地和山西地堑系为例[D]. 白鸾羲.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
  • [2]依舒地堑依兰地区始新世古环境演化研究[D]. 平帅飞. 吉林大学, 2020
  • [3]云南禄丰石灰坝地点古猿生活环境重建[D]. 杜楠. 云南大学, 2020(08)
  • [4]西峰蒲河流域河流阶地分布、时代及成因分析[D]. 周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青藏高原东北部晚第四纪气候变化的黄土碳氧同位素记录[D]. 王素素. 南京大学, 2020(02)
  • [6]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新生代盆地演化[D]. 刘晓波.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9(07)
  • [7]西宁盆地新生代地层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D]. 姚丽洁. 兰州大学, 2019(08)
  • [8]多尺度地貌面形成过程与构造作用[D]. 苏鹏.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
  • [9]山西运城盆地第四系沉积特征及演化[D]. 谭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塔吉克盆地古近系地层的沉积学和古气候记录[D]. 张金辉. 兰州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兰州盆地古土壤-黄土层序的磁地层和土壤地层学:黄河演化的证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