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播军事宣传面临的挑战与困难(论文文献综述)
姜小玉[1](2021)在《延安《解放日报》“军事”副刊创办历史考察(1941-1945)》文中提出战争年代,军事斗争是核心工作,在战场上真枪实弹有时候并不能使人屈服,而往往一份报纸、一张传单就能让人意志衰退,不战自降,这也是宣传的特点所在。战争年代的军事和宣传都是制敌的手段,战场实战和舆论相配合才能从根本上起到瓦解敌人的效果。“军事”副刊作为《解放日报》军事与宣传的结合体,不仅传达着军事方面的方针政策,更承担着动员、武装民众的重任。全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版块,正文主要由五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从动员、武装群众的重要性以及延安时期副刊的创办经验三方面探究“军事”副刊的创办背景。第二部分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整风之前的“军事”副刊,从组织机构、版面设置、语言风格等方面结合初创阶段的历史背景剖析初创阶段的成绩与不足。第三部分探究停刊阶段的“军事”副刊,在全党整风的背景之下主要从《解放日报》自身以及军队角度分析其停刊原因,同时分阶段论述整风对于“军事”副刊创办理念的影响。第四部分主要分析复刊后的军事副刊,主要通过图表法、归纳法等总结、剖析有栏头和无栏头两个阶段的内容及特征,试图达到以小见大、以点见面的效果,力求展现经历了延安整风之后“军事”副刊全新的创办理念。第五部分在前四部分基础上得出“军事”副刊的历史作用及现实启示,为现今党报及军事新闻提供经验。全文以“军事”副刊的初创、停刊、复刊的三个阶段为骨架,结合时间线索从创办历史考察的角度为切入点意在还原一个立体、多维的“军事”副刊。
陶伊娜[2](2020)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又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一时期从一九四五年八月日寇投降、抗战胜利起,到一九四九年十月新中国成立止,前后有四年多的时间。人民解放战争的政治传播事业虽然经历的时间不长,但却是我国宣传史上一个大转折、大变革的时期。与抗战时期的形势相比,这一时期政治背景上的最大特点是:国民党和共产党的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政治传播的形势也随着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相应发生了变化。为了真正实现中国的民主进步,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团结一切力量同国民党反动派在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其中政治传播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在这个时期斗争的重要方式。中国共产党通过有效的政治宣传,将其军事战略、政治见解、政治立场和文化观念传播给了广大人民、党内干部和人民解放军,甚至包括敌军和国外媒体,与人民解放军的军事活动进行了有效配合。战场前线的宣传活动不仅激发了中共自身战斗部队的士气,而且促进了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和政策。中共有效的政治传播活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和中间派的支持,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和拉斯威尔的“5W”传播模型来研究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全文包括引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起源和国内外学者对该选题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中共早期政治宣传的相关论述的阐释。第三部分是在了解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的现实动因。通过革命形势,党组织的构成成分,民众觉醒程度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分析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各方面的严峻形势,为中共政治传播的必要性提供依据。第四部分主要利用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对战时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的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载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形成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实践活动的总体认识。第五部分主要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政治传播活动进行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的探析,为新时期中共进一步改善政治传播工作,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思考方向。
柏晓斐[3](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并未提出“军队形象”的概念,但其对八路军的形象给予了足够重视,为塑造八路军良好形象进行了持久努力。本研究在广泛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以党史学、历史学为基础,借鉴或运用传播学、形象学、宣传学、图像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致力于解决中共为何形塑八路军、如何形塑八路军、最终达到了何种效果、产生了何种影响的系列问题。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积极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动因。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出征前线。同时,中共制定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其中发动广大的群众参加抗战则是最重要一环。但由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反共宣传,华北民众对中共及其军队存在误解,这使刚出征的八路军在动员、组织群众以及作战、生活方面都面临不少困难。这不仅关乎全面抗战路线的践行效果,更直接影响着八路军的生存与发展。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打破民众的既存认知,消除误解,就成为中共必须迫切开展的工作。而随着抗战的推进,出于对中共的戒备和敌视,国民党不断造谣八路军“游而不击”,并诬蔑八路军“袭击友军”“擅自行动”,“破坏抗战”。日伪也积极进行宣传战,诬称八路军不堪一击,欺压百姓,并附和国民党,造谣八路军不对日作战,袭击国民党军队。受国民党、日伪造谣和诬蔑的影响,民间舆论一度也质疑或批评八路军未尽力抗战,妨害抗战。这又要求中共形塑八路军的活动必须持久开展。军队形象的塑造,以军队形象的定位为前提。全面抗战初期,立足于全国对日抗战的要求,依据红军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及敌强我弱之实际,中共中央尤其是毛泽东快速找准了八路军的形象定位。在政治上,保证并声明八路军仍旧是党领导的军队;同时指出八路军依旧是人的军队,将为人民而战,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在作风纪律上,强调要保持红军的优良作风,即官兵一致、民主团结,战斗勇敢、主动灵活,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等等;同时仍旧要执行铁的纪律。在军事上,包含着两个互相依存并向前发展的方面:一是八路军将执行主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二是,基于前,在地位和责任上,八路军将逐渐从战略支队转变为起决定作用和直接打垮日军的力量。军队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源像和媒介传播,但源像是媒介传播的依据。这就要求八路军在日常中必须有能获得外界认可的表现。对此,中共依据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并使之逐渐发展为全国抗战的主力;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建设,巩固了党对八路军的绝对领导,进一步严格了八路军的群众纪律,使军民关系更加融洽;进行了整军运动与有限度的正规化,提高了八路军的战斗力。同时,面对国民党破坏团结的新情况,始终不放弃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从而夯实了八路军坚决抗战、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乐于同国民党合作等形象的根本,为中共通过不同媒介和方法展示八路军奠定了坚实基础。夯实八路军形象根本的同时,中共借助多种媒介和方法对八路军的形象信息进行传播扩散。文字方面,主要借助报刊或标语口号宣传八路军的战绩、战斗英雄、与民众良好的关系以及坚持和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对友军的帮助,并驳斥国民党的造谣等;语音方面,通过大量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阐释八路军是争取抗战胜利的重要力量、力争并取得了军民团结、有着严格的纪律,并直接驳斥国民党诬蔑等,还利用广播电台宣传八路军的战绩等;文艺方面,积极利用歌、剧、图画、照片和电影等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八路军英勇作战、爱护民众并赢得了民众支持、艰苦奋斗等等。同时,抗战时期诸多中外记者和观察家曾进入中共根据地观察和考察,中共借机向他们大力展示八路军,通过接受采访,进行座谈,作报告,带领到访者参观部队、医院和作战前线等方式宣传了八路军以有效的战略战术坚决作战并取得了巨大成绩,有着优良的作风和纪律达到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还积极维护同国民党合作等。军队形象最终作为认知主体对军队的评价和言说而存在。在中共形塑八路军之“行”与“言”的影响下,不同认知主体对八路军都持有认可态度。根据地民众认为八路军能打、有办法、不怕死,而且纪律严明,与民一家。日伪在事实上承认八路军的游击战登峰造极,并认为八路军是最坚决的抵抗者,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且纪律极严,获得了民众支持。外国记者和观察家也认为八路军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坚决抗战并乐于同国民党合作,还有着官兵一致、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在国统区民间舆论的真实言说中,八路军同样也是积极抗战、战绩优良,且纪律严明,重视民众并获得了民众支持。良好的军队形象具有重要感召力,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产生了重要历史影响。首先使八路军获得了根据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成为八路军发展壮大和取得战斗胜利的重要原因。其次扩大了中共和八路军的影响,成为中共和八路军在根据地之外获得支持的重要因素。此外,中共战时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的构建,也与中共形塑八路军有密切关系。
李紫贤[4](2020)在《纪录片《续写心中的迷彩梦》创作阐述》文中研究说明军旅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在我国各类纪录片的创作中独树一帜。它不仅蕴含着我国国家政治军事高度的主流意识形态,而且还彰显了我国的强军意志、强军实力和强军风采。纪录片《续写心中的迷彩梦》是以记录高校里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为主体,以新媒体技术为表现方式的一部军旅题材纪录片。本部纪录片主要展现高校里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们不负韶华,助力强军伟业,追逐青春梦想,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中续写别样精彩人生的一种奋斗精神。同时也展现了新时代下的现役军人们敢打必胜的决心和信心。本文分别从五个部分对纪录片《续写心中的迷彩梦》的创作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分析了本部纪录片的选题背景,研究梳理了军旅题材纪录片的研究现状,结合了笔者的部队新媒体技术科研成果——军营虚拟主播军小部的运用,阐释了本部纪录片的创作价值意义;第二部分:详细讲述了本部纪录片的前期准备,分别包括前期调研、主题确立、叙事结构和脚本设计等方面;第三部分:详细讲述了本部纪录片的中期拍摄过程,包括器材选择、采访人物选择、拍摄场地选择、画面构图和拍摄技法等方面;第四部分:对本部纪录片的后期成片和包装制作进行详细阐述;第五部分:对本纪录片进行总结和反思,再一次深度剖析了笔者对本部纪录片创作的收获所得以及不足之处;第六部分:阐述了笔者对高校国防教育的展望。
余皓洁[5](2020)在《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及其历史经验研究》文中提出
田宇[6](2020)在《新时代“军报记者”微博军队报道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军队的新闻工作是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重要喉舌,是传播军队内外新闻信息,报道国防建设成就,展示中国军人风采,传播现代国防理念的重要渠道,也是沟通军民、上下联系的桥梁纽带。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军队传统媒体纷纷进驻新媒体,转变军队报道宣传思想,创新传播形式,军队报道在形式和内容上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和趋势。新浪微博“军报记者”作为《解放军报》和中国军网的法人微博,自2014年开通以来目前已有2000多万粉丝,微博数量9万余条,己经成为受众了解军队新闻的重要途径之一,“军报记者”全方位对军队进行报道宣传,所以其军队报道具有很高研究意义。本研究以“军报记者”为研究对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的军队报道进行抽样,同时利用文本分析法对军队报道的样本内容以及报道效果进行分析,利用python语言对报道观点以及关键词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到“军报记者”军队报道呈现出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军队新媒体的军队报道提供启示参考。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军报记者”的军队报道的报道主题丰富全面,报道来源权威官方,报道对象覆盖广且具有报道惯性。“军报记者”在报道内容上具有巧用话题、软硬兼施、利用议程设置等特点。报道形式多样但缺乏创新,语言使用上凸显军事特色,一定程度上适应受众习惯,尊重平台特性;虽在受众上呈现积极正面的反馈,但存在传受双方在内容的关注上不一致、宣传生硬、缺乏互动等问题。本研究认为军队新媒体应转变传播观念,贴近受众需求加强内容建设,注重传播艺术创新报道形式,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新媒体素养,以此做出更加有力量、有温度、有感染力的军队报道,从而更好地展现中国军队的形象达到引导舆论的目的。
任晓伟[7](2020)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领导开展了规模庞大、形式丰富多样的抗战宣传工作,抗战宣传成为党领导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抗战宣传工作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开展的。近代以来山东饱受外敌侵略,人民心中存有深厚的反帝爱国情绪,国民政府的黑暗统治加深了人民群众的憎恶情绪,中国共产党在山东的发展及推行的各项政策为山东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些都为党在山东开展抗战宣传工作奠定了基础。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抗战宣传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为了最大程度的进行抗战宣传,动员人民群众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地以宣传抗战为中心工作,通过散发抗战宣传品、发行抗战报纸、抗战期刊、出版革命书籍等新闻宣传,戏剧、歌咏、文学、曲艺等文艺宣传,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干部教育等教育宣传方式,进行政治宣传、经济宣传、文化宣传、军事宣传,注重运用典型宣传,丰富多彩的宣传方式及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宣传风格等宣传策略,揭发日本帝国主义的欺骗宣传和奴化教育,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投降阴谋,宣传减租减息和动员参加大生产运动,对敌开展政治攻势,促进了山东党组织的壮大与发展,推动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唤醒了民众参与抗战、服务抗战的民族意识,回击了日伪的欺骗宣传和奴化教育,为争取抗战胜利准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抗战宣传工作为当今党的宣传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坚持党对宣传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宣传工作要服务于现实需要,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宣传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同时又为我们当下的宣传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重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些经验和启示为新时代党的宣传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
谢晓雷[8](2019)在《军事类微信公众平台军人媒介形象塑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和更新迭代,传播媒介也随之在发生着本质上的变化。不管在任何国家的任何时期,军人形象一直都是为社会大众所关注,随着当下社会各种突发事件尤其是天灾的发生,军人保家卫国、无私奉献、见义勇为等的正面形象被社会各个媒体迅速宣传和传播,媒体对军人这一群体的“正能量”报道日趋繁多,受众通过公众媒体所呈现的信息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所谓的“军人形象”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对军人这一特殊群体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入,“军人形象”在媒体上的塑造也成为了一种必然,每名军人都是军队的形象代言人。在另一方面,新媒体在解放人们个性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极大限度地放大了“个性”,个体的形象很容易被个别有心人人从片面上升到对整体形象的评价上。任何组织、团体和个人都会被放到网络上经受着网络这个“放大镜”和“显微镜”之下进行观察,军人的形象问题正在经受着新媒体的全方位考量。个别军人的不文明行为也被迅速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再加上别有用心之徒如“假军人”事件等的捏造、歪曲、诋毁,使军人形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给军队以及军人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与歪曲,严重影响了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破坏了军民团结,和平时期军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同感逐渐呈下降趋势。如何塑造军人媒体形象成为当下社会宣传媒体尤其是军队宣传媒体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在对“东南前哨”和“一号哨位”两个微信公众平台中发布的塑造军人形象的相关推送内容进行抽样分析,总结两个微信公众号所建构、再现的军人媒介形象,并且具体分析主要文本内容所塑造的军人媒介形象的表现手段以及取得的效果,继而深入探究在新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平台军事类资讯媒体中如何构建良好的军人媒介形象提出建议。总结出相关结论,进一步优化新媒体时代官方和个人媒体平台对军人媒介形象塑造的报道行为和方式,更好地对社会大众进行国防爱国教育以及使其对军人这一特殊群体拥有一个更直观、更真实的了解。
李威[9](2018)在《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进行的理论武装与思想引导工作,是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既要坚持政治工作根本原则和制度,又要积极推进政治工作思维理念、运行模式、指导方式、方法手段创新,提高政治工作信息化、法治化、科学化水平。”习主席的重要论述,为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指明了方向。论文坚持以习主席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从思维理念、运行模式、指导方式、方法手段创新等方面对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一是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意义。推进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有利于确保这支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确保这支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确保这支部队血脉永续、根基永固、优势永存。二是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分析。论文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进行梳理归纳,对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与本质”、“主体与客体”、“原则与方法”、“载体与运用”等基本理论予以阐述分析,对教育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相关理论作了分析概括。三是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阐述了调查问卷设计的理论基础、内容结构和质量分析,对5个战区部分预备役部队中的2类人员进行问卷和实地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出当前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四是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进程和预备役部队所处的时代环境,从环境、组织、技术、法规等方面阐述了面临的机遇,从长期和平环境、西化分化战略、市场经济体制、预备役官兵成分结构变化等方面分析了面临的挑战。五是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理念创新。以思维理念创新打开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要着眼信息网络深度发展,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要着眼职能使命变化拓展,牢固树立强军致胜理念;要着眼寓军于民军民结合实际,牢固树立大政工理念。六是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模式和指导方式创新。以运行机制创新规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遵循客观规律,坚持依法施教,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依法开展、高效运行;严密组织实施,抓好教育落实,增强教育的组织力和领导力;坚持基本制度,完善教育机制,规范教育秩序,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七是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创新。以方法手段创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效益。要“把握人员集中时机,发挥军营文化熏陶作用”和“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实现群众性自我教育”两种隐性教育方法,让预备役官兵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要“发挥物质精神体制优势,实现部队家庭社会共育”“注重增强课堂互动,改进灌输教育方式”和“把握时机主动作为,做好随机教育启发”三种显性教育方法,让预备役官兵在正面灌输中接受教育;要“汲取社会媒体资源,做好新闻舆论引导”“发挥军地网络优势,开展网络互动教学”和“做好典型挖掘工作,发挥激励警示作用”三种显隐结合教育方法,让预备役官兵在情感交融中接受教育。
姚洪华[10](2017)在《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成因分析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舆情反转,信息时代舆论空间的一种新现象,指的是信息或新闻刚发布时,舆论受媒体报道或信息发布者导向影响,加上受众缺乏分析能力,从而跟风盲从随意表态,推动舆论呈现一边倒趋势,都把矛头指向某一方。但随着事实不断曝光,“剧情”突然发生逆转,舆论态度也瞬间转向,甚至多次反复,持续引发关注。受国内“沾军必热”舆情特点影响,这一现象也广泛出现在抢险救援军事新闻中,不仅消费社会公信力,更严重损害党和军队的形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各类灾害多发频发,军队和武警部队遂行抢险救灾任务已成常态化趋势。特别是随着我国国际地位作用的不断增强,武警部队出境救援也越来越频繁,每一次行动都受到国内外舆论前所未有的高期待、高关注。在这种背景下,深入分析研究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成因,探索有效应对的建议对策,对于有效引导军事舆情导向,减少、规避或引导舆情反转现象的发生,展示人民军队良好形象,强化党和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借鉴危机公关、危机传播、舆论学等相关理论,结合武警部队遂行海地、巴基斯坦、尼泊尔、天津爆炸事件等国内外抢险救灾过程中出现的舆情反转实例,深入分析形成诱因,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形成了有理有据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武警部队有效应对或引导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
二、广播军事宣传面临的挑战与困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播军事宣传面临的挑战与困难(论文提纲范文)
(1)延安《解放日报》“军事”副刊创办历史考察(194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一、延安《解放日报》“军事”副刊创办的历史背景 |
(一)游击战组织、动员群众的需要 |
(二)边区教育、武装群众的重要性 |
(三)延安时期党报副刊的繁荣为“军事”提供契机 |
二、延安《解放日报》“军事”副刊的创建、成绩与不足(1941.10.29-1942.3.20) |
(一)初创过程及组织机构 |
(二)初创阶段取得的成绩 |
(三)初创阶段的不足之处 |
1.题材单一,写法刻板 |
2.知识性强,互动性差 |
3.报道涣散,注重国际 |
三、延安《解放日报》“军事”副刊的停刊与重新定位(1942.3.21-1943.3.31) |
(一)停刊原因分析 |
1.全党进入普遍整风阶段 |
2.初创阶段“军事”副刊的缺点 |
3.全军工作重心的转移 |
(二)停刊阶段复刊的“再酝酿” |
1.《解放日报》改版副刊重新的定位阶段 |
2.“军事”副刊的正式提出 |
四、延安《解放日报》“军事”副刊的复刊与特征(1943.4.1-1945.12.31) |
(一)复刊的历史背景 |
1.更加重视利用报纸指导工作 |
2.整风进入“以工作为主”的新阶段 |
3.为抗击反共高潮做军事的准备 |
(二)复刊后两个阶段的特征 |
1.有栏头阶段(1943.4.1-1943.12.2) |
2.无栏头阶段(综合性副刊)(1943.12.3.-1945.12.31) |
五、延安《解放日报》“军事”副刊的历史作用及现实启示 |
(一)历史作用 |
1.为中国无产阶级军事新闻理论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
2.极大程度地动员、武装群众壮大了边区军事力量 |
(二)现实启示 |
1.为党报大众化的探索提供理论源泉 |
2.军事宣传应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学者关于政治传播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学者关于政治传播的相关研究 |
1.3 关于“政治传播”的简单界定 |
1.3.1 传播 |
1.3.2 政治传播 |
1.3.3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研究视角创新 |
2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的理论之源 |
2.1 经典马克思主义有关政治传播的重要论述 |
2.1.1 强调党性原则 |
2.1.2 注重语言通俗性 |
2.1.3 恪守新闻真实性 |
2.1.4 重视新闻出版自由 |
2.2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政治传播论述 |
2.2.1 注意新闻阶级性 |
2.2.2 重申实事求是 |
2.2.3 重视生动鲜活 |
2.2.4 强调大众至上 |
3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的现实动因 |
3.1 革命形势的根本変化——解放战争时期中共进行政治传播的关键因素 |
3.2 党组织的构成不纯一一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政治传播的内在主因 |
3.3 动员民众之需——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的基本动因 |
4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的实践 |
4.1 传播主体 |
4.1.1 中共政治领袖 |
4.1.2 党领导下的宣传机构 |
4.1.3 人民解放军 |
4.2 传播客体 |
4.2.1 解放区群众 |
4.2.2 国统区群众及民主党派人士 |
4.2.3 党员干部及解放军 |
4.2.4 敌军 |
4.2.5 外媒 |
4.3 传播媒介 |
4.3.1 报刊书籍、广播宣传 |
4.3.2 会议 |
4.3.3 文化教育 |
4.3.4 其他传播媒介 |
4.4 传播内容 |
4.4.1 战后局势:揭露蒋介石的“和平”阴谋 |
4.4.2 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 |
4.4.3 土地改革运动 |
4.4.4 军事宣传 |
4.4.5 减租、生产和练兵运动 |
4.5 传播效果 |
4.5.1 统一了党内思想 |
4.5.2 教育动员了全国群众 |
4.5.3 塑造了良好政党形象 |
4.5.4 有效策反瓦解了敌军 |
5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的价值意蕴 |
5.1 理论价值 |
5.2 现实启示 |
5.2.1 需面向大众 |
5.2.2 运用多样化的载体 |
5.2.3 坚持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 |
5.2.4 坚持内容、语言的通俗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0.1.1 选题缘由 |
0.1.2 研究意义 |
0.2 学术史回顾 |
0.2.1 军队形象塑造研究 |
0.2.2 八路军形象塑造及与八路军形象塑造问题相关的研究 |
0.2.3 已有研究评价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0.4.1 创新之处 |
0.4.2 不足 |
0.5 概念界定 |
第1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缘起与动因 |
1.1 践行全面抗战路线与八路军立足、发展的必然要求 |
1.1.1 中国走向全面抗战与红军改编出征 |
1.1.2 全面的全民族抗战:中共与八路军的抗战路线 |
1.1.3 华北民众对中共军队的既存认知及其影响 |
1.2 应对多方对八路军诋毁、造谣或质疑的客观要求 |
1.2.1 国民党的舆论诋毁与造谣 |
1.2.2 日伪的舆论攻击与造谣 |
1.2.3 民间舆论的误解与质疑 |
第2章 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 |
2.1 政治形象定位 |
2.1.1 党领导的军队 |
2.1.2 人民的军队 |
2.2 作风纪律形象定位 |
2.2.1 作风优良 |
2.2.2 纪律严明 |
2.3 军事形象定位 |
2.3.1 敌我军事实力的审度 |
2.3.2 游击战争:灵活的战略战术与从战略支队到起决定作用 |
第3章 夯实形象根本:积极作战、加强军队建设与维护国共合作 |
3.1 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 |
3.1.1 配合友军作战与展开战略部署 |
3.1.2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与创建根据地 |
3.1.3 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主力 |
3.1.4 在严重困难中坚持敌后抗战 |
3.1.5 反攻与夺取抗战胜利 |
3.2 加强军队建设 |
3.2.1 八路军的思想政治建设 |
3.2.2 八路军的作风纪律建设 |
3.2.3 开展整军运动与八路军的正规化建设 |
3.3 积极维护国共合作 |
3.3.1 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维护 |
3.3.2 国民党计划闪击延安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再次维护 |
第4章 多样“发声”与“展示”:积极宣传八路军 |
4.1 文字宣传 |
4.1.1 党报党刊的出版、发行 |
4.1.2 标语口号的运用 |
4.2 语音宣传 |
4.2.1 讲与说: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 |
4.2.2 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与军事宣传 |
4.3 形象宣传 |
4.3.1 歌、剧的创作及其表演 |
4.3.2 图画:年画、壁画等宣传画的运用 |
4.3.3 图像:电影、照片的拍摄与传播 |
第5章 人际宣传的典范运用:“他者”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1 1937-1939 年外国记者和观察家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2 1940年陈嘉庚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3 1944年中外记者参观团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4 美军延安观察组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5 国民党将领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第6章 来自“他者”的肯定: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 |
6.1 根据地民众言说中的八路军 |
6.1.1 军事形象:能打、有办法、不怕死 |
6.1.2 政治、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一家亲 |
6.2 日伪言说中的八路军 |
6.2.1 军事形象:登峰造极的游击战 |
6.2.2 政治形象:最坚决的抵抗者、政治信仰坚定 |
6.2.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极严、军民协力 |
6.3 外国记者和观察者言说中的八路军 |
6.3.1 军事形象: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 |
6.3.2 政治形象:坚定的抗战者、真诚的合作者 |
6.3.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团结、艰苦奋斗 |
6.4 国统区舆论对八路军的真实言说 |
6.4.1 政治、军事形象:积极抗战、乐于同国民党合作 |
6.4.2 作风纪律形象:官兵一致、纪律严明、军民关系融洽 |
第7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历史影响 |
7.1 获得根据地民众的拥护与支持 |
7.1.1 参军 |
7.1.2 支前、拥军、劳军 |
7.1.3 掩护、救护八路军 |
7.1.4 收集、传递情报,掩护物资 |
7.2 扩大影响与获得国内外社会各界支持 |
7.2.1 中外记者和观察家对中共、八路军的宣传与支持 |
7.2.2 少数国民党将领对中共和八路军的协助 |
7.3 回击质疑与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之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纪录片《续写心中的迷彩梦》创作阐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部纪录片的选题背景 |
1.2 本部纪录片的选题缘由及价值意义 |
1.3 军旅题材纪录片的研究现状 |
1.4 本部纪录片的创新点 |
1.5 部队新媒体技术科研成果——军营虚拟主播军小部 |
1.5.1 军营虚拟主播军小部的创作背景 |
1.5.2 军营虚拟主播军小部的创作手法 |
1.5.3 军营虚拟主播军小部的发展过程 |
1.5.4 军营虚拟主播军小部的口号使命 |
1.5.5 军营虚拟主播军小部在本部纪录片中的意义 |
1.6 本部纪录片的创作方法 |
1.7 撰写第一章的思考 |
第二章 纪录片《续写心中的迷彩梦》的前期准备 |
2.1 本部纪录片的前期调研 |
2.1.1 对高校退役大学生士兵现状的调研 |
2.1.2 对云南省人民政府征兵宣传工作的调研 |
2.1.3 对大学生征兵政策的调研 |
2.1.4 对被拍摄主要人群的调研 |
2.2 本部纪录片的主要策划 |
2.3 本部纪录片的主题确立 |
2.4 本部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
2.5 本部纪录片的脚本设计 |
2.6 撰写第二章的思考 |
第三章 纪录片《续写心中的迷彩梦》的中期拍摄 |
3.1 本部纪录片的器材选择 |
3.2 本部纪录片的采访人物 |
3.3 本部纪录片的场地选择 |
3.4 本部纪录片的画面构图 |
3.5 本部纪录片的拍摄技法 |
3.6 本部纪录片的拍摄用光 |
3.7 本部纪录片的插画创作 |
3.8 撰写第三章的思考 |
第四章 纪录片《续写心中的迷彩梦》的包装与后期合成 |
4.1 本部纪录片中军营虚拟主播军小部的运用 |
4.2 本部纪录片的平面设计 |
4.3 本部纪录片的动画渲染与后期包装 |
4.4 本部纪录片的音乐选择 |
4.5 本部纪录片的剪辑流程 |
4.6 本部纪录片运用到的电脑软件汇总 |
4.7 撰写第四章的思考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部纪录片的创作总结 |
5.2 本部纪录片的创作反思 |
第六章 对高校国防教育的展望 |
6.1 军人形象立榜样 |
6.2 高校教育强责任 |
6.3 大学学子树新风 |
6.4 征兵部门重宣传 |
6.5 军队建设迎挑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纪录片《续写心中的迷彩梦》的保密审查表 |
附录2 :军营虚拟主播军小部的人物设计图和项目策划 |
1.军营虚拟主播军小部的人物设计图 |
2.军营虚拟主播军小部的项目策划 |
附录3 :本人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所创作的军事漫画作品精选 |
1.系列漫画作品 |
2.精选插画合集 |
附录4 :本人的当兵感悟自述 |
1.《军营成就了我的艺术梦》 |
2.《用画笔,续写心中的迷彩梦》 |
附录5 :纪录片《续写心中的迷彩梦》的解说词 |
第一版块:《军营风采作标榜明德任责创荣光》 |
第二版块:《不负青春报国志携笔从戎续辉煌》 |
第三板块:《不忘初心跟党走建功立业展锋芒》 |
附录6 :本人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研究成果 |
2.论文情况 |
3.获奖情况 |
4.知识产权 |
5.年鉴作品 |
6.出版书籍 |
7.发表的新闻文章 |
(6)新时代“军报记者”微博军队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1.3.2 微博号“军报记者”的研究 |
1.3.3 军队报道研究综述 |
1.3.4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个案分析法 |
1.5.2 文本分析法 |
1.5.3 文献研究法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军队报道的相关概述及发展概况 |
2.1 报道 |
2.2 军队报道 |
2.2.1 概念界定 |
2.2.2 相关概述 |
2.3 我国军队报道的发展概况 |
第3章 新时代“军报记者”微博军队报道内容的分析 |
3.1 报道内容的分析 |
3.1.1 报道主题:丰富全面 |
3.1.2 报道来源:原创性强 |
3.1.3 报道对象:覆盖广泛 |
3.2 报道内容的特点 |
3.2.1 巧用话题凸显报道内容 |
3.2.2 软硬兼施呈现军队报道 |
3.2.3 利用议程设置扩大报道关注度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军报记者”微博军队报道的语言特点分析 |
4.1 军队报道的语言观点分析 |
4.1.1 基于python语言对文本观点的分析 |
4.1.2 关键词分析:凸显军事特色 |
4.2 “军报记者”军队报道的语言特色 |
4.2.1 严肃活泼兼具的语言运用 |
4.2.2 善用网络语言和非语言符号 |
4.2.3 巧用修辞手法增加感染力 |
4.3 报道形式的分析 |
4.3.1 以“文字+图片”为主的报道形式 |
4.3.2 贴近微博受众习惯但缺乏创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微博网民反馈的军队报道效果的分析 |
5.1 “军报记者”粉丝画像 |
5.2 “军报记者”转发和点赞分析 |
5.2.1 转发分析:传受双方关注的内容存在差异 |
5.2.2 点赞分析:受众点赞偏好主题与报道量大的主题不相符 |
5.3 “军报记者”军队报道的评论分析 |
5.3.1 评论态度:正面态度为主 |
5.3.2 评论关键词:表现积极肯定的态度 |
5.3.3 评论语言特点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军报记者”微博对军队新媒体报道的启示 |
6.1 转变传播观念 |
6.1.1 转变宣传观念,淡化宣传语调 |
6.1.2 增加互动交流,提高受众体验 |
6.2 加强内容建设 |
6.2.1 精心策划选题,打造优质内容 |
6.2.2 以受众为中心,确立内容传播定位 |
6.3 注重传播艺术 |
6.3.1 丰富传播语言 |
6.3.2 创新报道模式,拓展传播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历史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的背景 |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战宣传工作的历史背景 |
(一)近代以来山东饱受外敌侵略 |
(二)山东人民具有深厚的革命历史文化传统 |
(三)重视宣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历史传统 |
二、山东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战宣传工作的现实背景 |
(一)中共山东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
(二)全面抗战爆发前山东人民反帝爱国运动风起云涌 |
(三)日军对山东的大肆侵略,人民群众生活困苦 |
(四)国民党政权的腐败与国民政府工作人员无能 |
第二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的发展历程 |
一、中共山东党组织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初的抗战宣传(1937年7月—1938年10月) |
二、山东抗日根据地初步发展时期的抗战宣传(1938年10 月—1940年底) |
三、山东抗日根据地巩固发展时期的抗战宣传(1941 年初—1943 年底) |
四、山东抗日根据地后期的抗战宣传(1943 年底—1945 年) |
第三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的形式 |
一、新闻宣传 |
(一)简单明了的抗战宣传品 |
(二)通俗易懂的宣传报纸 |
(三)丰富多样的宣传期刊 |
(四)种类丰富的宣传书籍 |
二、文艺宣传 |
(一)形象生动的戏剧宣传 |
(二)鼓动人心的歌咏宣传 |
(三)催人奋进的文学宣传 |
(四)喜闻乐见的曲艺宣传 |
三、教育宣传 |
(一)学校教育 |
(二)社会教育 |
(三)干部教育 |
第四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的内容 |
一、政治宣传 |
(一)宣传党的理论,指导抗战开展 |
(二)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维护民族团结 |
(三)揭发日伪的欺骗宣传,坚定民众抗战信心 |
二、经济宣传 |
(一)推行党的经济统一政策的宣传 |
(二)开展减租减息的宣传 |
(三)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宣传 |
三、文化宣传 |
(一)注重革命文化的宣传教育 |
(二)注重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弘扬 |
四、军事宣传 |
(一)宣传抗战局势 |
(二)弘扬抗战英雄 |
(三)动员民众参军 |
第五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的评价 |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的策略 |
(一)运用典型宣传,发挥先锋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 |
(二)运用丰富多彩、类型多样的宣传形式 |
(三)运用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宣传风格 |
二、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的成效 |
(一)促进了山东党组织的发展与壮大 |
(二)推动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
(三)唤醒了民众参与抗战、服务抗战的思想意识 |
(四)回击了日伪的欺骗宣传和奴化教育 |
第六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抗战宣传工作的绝对领导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三)宣传工作要服务于现实需要,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 |
(四)宣传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
二、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的现实启示 |
(一)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
(三)要重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四)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文献资料类 |
(二)着作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四)学术论文类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8)军事类微信公众平台军人媒介形象塑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军人形象塑造研究 |
1.2.2 军事微信公众号研究 |
1.2.3 新媒体的军人形象塑造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概念及相关理论概述 |
2.1 形象概念界定 |
2.1.1 媒介形象 |
2.1.2 军人媒介形象 |
2.2 军事微信公众号界定及分类 |
2.3 媒介再现理论 |
3.军人媒介形象变迁的背景及原因 |
3.1 对外军事传播需求 |
3.2 对内军事强国梦的展现 |
3.3 军事文化社会化和日常化趋势 |
4.军事微信号中军人形象内容分析 |
4.1 样本选取理由 |
4.2 形象类别研究 |
4.2.1 新时代知识精英 |
4.2.2 硬汉形象的战士 |
4.2.3 柔情浪漫的暖男 |
4.2.4 女军人形象的多元 |
4.2.5 纯真质朴的和平卫士 |
4.2.6 乐观幽默的战地勇士 |
4.3 形象刻画的塑造手段 |
4.3.1 文章的位置、篇幅 |
4.3.2 文章主题 |
4.3.3 表现手段 |
5.媒介中的军人形象塑造效果 |
5.1 军人媒介形象受众分析 |
5.1.1 一般受众对军人形象的认知 |
5.1.2 军人媒介形象的自我认知 |
5.2 形象塑造的传播影响 |
5.2.1 形象制造传播爆点 |
5.2.2 形象促发内容故事化 |
5.2.3 形象引发文创消费 |
6.军媒和个人类公众号媒介形象对比分析 |
6.1 原因对比 |
6.2 策略对比 |
7.策略与建议 |
7.1 明确宣传定位,传承军旅文化 |
7.2 讲好军营故事,塑造“新时代”军人媒介形象 |
7.3 强化内容生产,抢占二次传播先机 |
7.4 二次元传播促使军人形象会更加多元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确保预备役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必然要求 |
1.1.2 确保预备役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现实要求 |
1.1.3 确保预备役部队血脉永续、根基永固、优势永存的内在要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理论及相关学科理论 |
2.1 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 |
2.1.1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 |
2.1.2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 |
2.1.3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
2.1.4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
2.1.5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 |
2.2 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本体理论 |
2.2.1 现象与本质 |
2.2.2 主体与客体 |
2.2.3 原则与方法 |
2.2.4 载体与运用 |
2.3 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
2.3.1 教育学相关理论与方法 |
2.3.2 心理学相关理论与方法 |
2.3.3 传播学相关理论与方法 |
第三章 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质量分析 |
3.1.1 调查问卷设计的理论基础 |
3.1.2 调查问卷设计的内容结构 |
3.1.3 调查问卷的质量分析 |
3.2 当前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 |
3.2.1 现役军官具备较强的理论授课能力 |
3.2.2 预备役官兵参加理论授课态度积极 |
3.2.3 普遍使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教育授课 |
3.2.4 相关指示决定和条令条例得到落实 |
3.3 当前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3.3.1 教育计划难制定 |
3.3.2 教育时间难保证 |
3.3.3 教育内容难整合 |
3.3.4 教育环境难构建 |
3.3.5 教育效果难体现 |
3.3.6 教育对象难掌控 |
3.3.7 方法手段难创新 |
3.3.8 预干能力难胜任 |
第四章 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4.1 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
4.1.1 政治生态重塑为创新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
4.1.2 组织形态变革为创新构建了科学的领导组织 |
4.1.3 信息技术应用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平台 |
4.1.4 法规制度完善为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
4.2 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
4.2.1 长期和平环境带来严峻挑战 |
4.2.2 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
4.2.3 官兵成分结构带来严峻挑战 |
4.2.4 意识形态斗争带来严峻挑战 |
4.2.5 网络技术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
第五章 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理念创新 |
5.1 着眼信息网络深度发展,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 |
5.1.1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用户意识 |
5.1.2 抓好分析预测,强化数据意识 |
5.1.3 实现技术共享,强化平台意识 |
5.1.4 注重资源整合,强化效率意识 |
5.2 着眼职能使命变化拓展,牢固树立强军胜战理念 |
5.2.1 深化党管武装教育,强化政治意识 |
5.2.2 深化国家安全教育,强化职能意识 |
5.2.3 深化国防法治教育,强化责任意识 |
5.2.4 深化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教育,强化备战意识 |
5.3 着眼增强教育时代性感召力,牢固树立大政工理念 |
5.3.1 军地党委统领,强化大局意识 |
5.3.2 部门齐抓共管,强化协同意识 |
5.3.3 践行群众路线,强化群众意识 |
5.3.4 增强业务能力,强化本领意识 |
第六章 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模式和指导方式创新 |
6.1 遵循客观规律,坚持依法施教 |
6.1.1 遵循“双重领导”的客观规律 |
6.1.2 遵循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客观规律 |
6.1.3 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
6.2 严密组织实施,抓好教育落实 |
6.2.1 抓好与“教”有关的工作 |
6.2.2 抓好与“学”有关的工作 |
6.2.3 抓好与“做”有关的工作 |
6.3 坚持基本制度,完善教育机制 |
6.3.1 计划制度 |
6.3.2 准备会制度 |
6.3.3 教育骨干培训制度 |
6.3.4 宣传日制度 |
6.3.5 检查考评制度 |
第七章 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创新 |
7.1 完善两种“隐性”教育法,让预备役官兵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
7.1.1 把握人员集中时机,发挥军营文化熏陶作用 |
7.1.2 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实现群众性自我教育 |
7.2 改进三种“显性”教育法,让预备役官兵在正面灌输中接受教育 |
7.2.1 发挥物质精神体制优势,实现部队家庭社会共育 |
7.2.2 注重增强课堂互动,改进灌输教育方式 |
7.2.3 把握时机主动作为,做好随机教育启发 |
7.3 健全三种“显性与隐性相结合”教育法,让预备役官兵在情感交融中接受教育 |
7.3.1 汲取社会媒体资源,做好新闻舆论引导 |
7.3.2 发挥军地网络优势,开展网络互动教学 |
7.3.3 做好典型挖掘工作,发挥激励警示作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一) 预备役战士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现役军官调查问卷 |
(10)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成因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舆情研究对比评价 |
1.3 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的研究意义 |
1.3.1 丰富完善应对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相关理论 |
1.3.2 探索净化抢险救灾军事舆情环境的路径 |
1.3.3 为有效应对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提供借鉴参考 |
1.3.4 提供推进圆满完成抢险救灾任务的舆论支撑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研究理论基础 |
2.1 概念内涵 |
2.1.1 军事舆情反转现象概念 |
2.1.2 武警部队国内外抢险救灾的主要任务和类型 |
2.1.3 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宣传原理 |
2.2 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研究的相关理论 |
2.2.1 危机公关“3T”原则 |
2.2.2 舆论“把门人”理论 |
2.2.3 传播受众理论 |
2.2.4 舆情反转博弈论 |
2.2.5 舆情引导正负论 |
2.3 国家军队和武警部队相关规定和要求 |
2.3.1 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规定 |
2.3.2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相关规定 |
2.3.3 武警部队相关规定 |
2.4 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
2.4.1 根本目的 |
2.4.2 基本要求 |
2.4.3 主要内容 |
第三章 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走势分析 |
3.1 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现状 |
3.1.1 武警部队舆情基本情况 |
3.1.2 武警部队舆情应对实践 |
3.1.3 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增长趋势 |
3.2 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相关性 |
3.2.1 受众关注趋势分析 |
3.2.2 媒体关注趋势分析 |
3.2.3 武警部队相关媒体记者及公信力 |
3.3 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主要特征 |
3.3.1 快速发酵性 |
3.3.2 不断反复性 |
3.3.3 瞬间逆转性 |
3.3.4 大体可控性 |
第四章 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形成诱因 |
4.1 新媒体诱因 |
4.1.1 网民非理性情感诱因 |
4.1.2 网络“沾军必热”诱因 |
4.1.3 网络媒介素养诱因 |
4.2 媒体记者诱因 |
4.2.1 新闻采访失实 |
4.2.2 编审制度缺陷 |
4.2.3 经济利益驱动 |
4.3 武警部队自身诱因 |
4.3.1 观念较滞后 |
4.3.2 反应不迅速 |
4.3.3 发声力度小 |
4.3.4 影响不对称 |
4.3.5 宣传人才少 |
4.4 其它诱因 |
4.4.1 可信度诱因 |
4.4.2 外媒炒作诱因 |
4.4.3 国际话语权诱因 |
4.4.4 技术诱因 |
4.5 几种诱因小结 |
第五章 武警部队应对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对策建议 |
5.1 观念创新与突破 |
5.1.1 以全球视野审视危机传播 |
5.1.2 以鲜明立场正确引导舆论 |
5.1.3 以受众视角思考传播路径 |
5.2 机制创新与突破 |
5.2.1 构建引导机制,变一味封堵为以疏为先 |
5.2.2 建立发言制度,变被动灭火为主动发声 |
5.2.3 引入人才机制,变小打小闹为体系培养 |
5.3 资源创新与突破 |
5.3.1 统筹融合军地媒体 |
5.3.2 发挥武警党媒优势 |
5.3.3 强化新兴媒体效能 |
5.4 传播创新与突破 |
5.4.1 生产“真实数据”,提升公信力 |
5.4.2 构建“军字招牌”,增强权威性 |
5.4.3 坚持“内容为王”,确保主导性 |
5.4.4 抢占“第二落点”,实现独家性 |
5.5 技术创新与突破 |
5.5.1 抢占黄金时段发声 |
5.5.2 聚焦正面议题发声 |
5.5.3 瞄准受众关切发声 |
5.5.4 区分真假虚实发声 |
第六章 几起典型案例分析及经验启示 |
6.1 中外媒体在武警海地救援“中国人只救中国人”舆情反转的博弈 |
6.1.1 案例背景 |
6.1.2 国际视野下舆情反转信源分析 |
6.1.3 西方媒体歪解事实的主要手段 |
6.1.4 效果评析 |
6.2 各方媒体在鲁甸地震“浑水煮泡面”事件舆情反转的较量 |
6.2.1 案例背景 |
6.2.2 抢险救灾军事舆论敏感度分析 |
6.2.3 舆情迅速发酵反转的成因 |
6.2.4 效果评析 |
6.3 军地应对天津爆炸事件“消防武警疑指挥失误”舆情反转的交锋 |
6.3.1 案例背景 |
6.3.2 爱军与仇官舆情敏感度分析 |
6.3.3 涉军舆情沸点度分析 |
6.3.4 效果评析 |
6.4 实践运用的几点经验启示 |
6.4.1 立场鲜明是前提 |
6.4.2 及时准确是基础 |
6.4.3 有效引导是保证 |
6.4.4 手段灵活是关键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四、广播军事宣传面临的挑战与困难(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解放日报》“军事”副刊创办历史考察(1941-1945)[D]. 姜小玉. 延安大学, 2021(12)
- [2]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研究[D]. 陶伊娜.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3]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D]. 柏晓斐. 湘潭大学, 2020(12)
- [4]纪录片《续写心中的迷彩梦》创作阐述[D]. 李紫贤.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及其历史经验研究[D]. 余皓洁. 湘潭大学, 2020
- [6]新时代“军报记者”微博军队报道研究[D]. 田宇. 新疆大学, 2020(07)
- [7]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宣传研究[D]. 任晓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8]军事类微信公众平台军人媒介形象塑造分析[D]. 谢晓雷.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9]新时代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李威.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10]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军事舆情反转现象成因分析及对策[D]. 姚洪华.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