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桌文化”与大学生心态(论文文献综述)
韩劢,张积家[1](2006)在《大学生课桌文化的心理分析》文中认为运用因素分析法研究大学生课桌文化所反映的心理。结果表明,课桌文化反映的大学生心理由11个因素构成:(1)对人生意义及未来的思考;(2)对爱情的探索及情感困惑;(3)自我迷茫与情绪困扰;(4)对性的看法和渴望;(5)对学校及社会不满;(6)自我宣泄;(7)渴望解放个性;(8)对时事与历史的看法;(9)评论他人;(10)悔恨与反思;(11)调侃。不同年级、性别、专业及家庭经济状况的学生在课桌文化心理方面存在差异。
周英洁[2](2006)在《解读大学“课桌文化”》文中研究说明大学校园中有不少学生以课桌为载体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对学业的看法和对爱情的向往,形成了独特的大学校园课桌文化.对课桌文化不能从道德评判的角度简单地予以否定,而应尽可能将其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呈现来审视,使之成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一个窗口和媒介.从心理动机、话语权力、中国文化传统、社会功能需要等方面审视了“课桌文化”.
庞世华,何晓明[3](2015)在《高职院校学生“课桌文化”的内容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职院校的1 309张课桌进行详实的调查研究,对收集到的词句按内容进行分类,发现:高职院校"课桌文化"所反映的内容从总体上讲缺乏积极性和健康性,"课桌文化"多成为学生考试作弊的"工具"和情绪宣泄的地方。"课桌文化"透视出的问题,需要学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蒋沁芸[4](2009)在《从课桌文化透视大学生的不和谐心理》文中研究说明课桌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折射出了大学生各种心理状态,包括爱情、学习、理想等。在和谐视野下,对大学课桌文化现状、课桌文化所反映出的大学生不和谐心理状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课桌文化所反映的不和谐心理,采取大力发展校园主流文化,增强大学生自律意识,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等措施,努力构建大学生和谐心理,为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张世友[5](2008)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中的大学课桌文化及其矫正》文中提出大学课桌文化是大学校园里的一种去之不尽、死而复生的"牛皮癣"。它不仅损坏公共基础设施,有碍于大学校园积极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更有碍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准的全面提高。要从根本上矫正大学课桌文化,必须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从提高他们思想道德素质和纠正其思想行为偏差等方面狠下功夫,方能达到预期目标和收到实效。
解卫东[6](2003)在《课桌文化反映出的学生心态及对策》文中认为课桌文化是当今中国大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课桌作为整个校园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的整洁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大学生的公德修养 ,也折射出大学生的心灵世界。校园非主流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同时也与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关系密切。课桌文化反映了大学生的矛盾、困惑与玩世不恭 ,但若任其发展蔓延势必使校园受到精神上的污染。因而 ,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净化校园
段鑫星,付豪,宋冰[7](2003)在《大学生“课桌文化”的词语分类分析》文中指出通过对中国矿业大学 1 72 83张课桌进行翔实的调查 ,本文对“课桌文化”内容进行词条归类与词素分类研究 ,认为 :大学“课桌文化”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 ,但消极颓废的内容值得引起重视 ,课桌文化透视出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心理问题、心理压力与自我发展任务。
杨波,王建武[8](2006)在《大学校园课桌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桌文化是大学校园里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一种独特的校园非主流文化。通过对课桌文化的内容、类型和特点分析,得出课桌文化是多种因素长期形成的结论。
宗惠,张艳[9](2014)在《财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机制探析——基于安徽财经大学课桌文化的调查》文中提出从财经类大学生对课桌文化的态度、创作的课桌文化内容及创作课桌文化的可能心态三方面,对安徽财经大学学生创作的课桌文化展开了实证研究,发现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存在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志向远大与动力不足、渴望友情与个性自我、向往爱情与心智困惑等心理问题。对此,从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课程设置、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以及整合家庭、社会资源形成心理健康干预机制和丰富财经类大学的主流校园文化建设四方面,提出了财经类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机制的对策,以对大学生走上成功之路进行干预和指引。
李立坚[10](2008)在《大学生“课桌文化”现象的分析与思考》文中提出大学生"课桌文化"是目前大学校园普遍存在的一种亚文化现象,本文提出通过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和抓好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与规章制度建设等对策对大学生"课桌文化"进行综合治理。
二、“课桌文化”与大学生心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课桌文化”与大学生心态(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课桌文化的心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课桌文化反映的大学生心理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
3.2 课桌文化所反映的个体心理差异 |
4 讨论 |
(2)解读大学“课桌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课桌文化”的种种表现 |
1.1 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理解 |
1.2 对大学学习、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
1.2.1 对大学学习的理解 |
1.2.2 对学生干部或学校管理方式的不满 |
1.2.3 信息类 |
1.3 对爱情的追寻和感受 |
2“课桌文化的特点 |
2.1 普遍性 |
2.2 匿名性 |
2.3 模仿性 |
2.4 随机性 |
2.5 不均衡性 |
3 从多方面解读“课桌文化” |
3.1 从文学的视角解读课桌文化 |
3.2 从传播学的视角解读课桌文化 |
3.3 从心理学的视角解读课桌文化 |
3.4 从社会学的视角解读课桌文化 |
3.5 从功能需要的视角解读课桌文化 |
3.6 从中国传统文化特点来解读课桌文化 |
3.7 从社会变迁视角解读课桌文化 |
4 如何应对课桌文化 |
(3)高职院校学生“课桌文化”的内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研究方法 |
2“课桌文化”的主要内容 |
2.1 学习内容 |
2.2 情感类 |
2.3 与网络有关的内容 |
2.4 人际交往 |
2.5 低俗语言 |
2.6 人生思考 |
2.7 大学生生存状态 |
2.8 地名、品牌名称, 大学生情绪和其他 |
3 调查结果分析与结论 |
(4)从课桌文化透视大学生的不和谐心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桌文化的现状及内容分析 |
1. 课桌文化的现状分析。 |
2. 课桌文化的内容分析。 |
二、从课桌文化透视大学生的不和谐心理及其成因 |
1. 情感活动错综复杂。 |
2.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 |
3. 学习心理失衡。 |
三、构建大学生和谐心理的主要措施 |
1. 社会层面。 |
2. 高校层面。 |
3. 大学生层面———增强大学生自 |
(5)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中的大学课桌文化及其矫正(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课桌文化及其内涵解读 |
二大学课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认知的折射 |
三大学课桌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矫正理路 |
(7)大学生“课桌文化”的词语分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方法 |
三、“课桌文化”的内容及其分析 |
1.学习内容 |
2.人生思考 |
3.大学生生存状态 |
4.情感类 |
5.大学生情绪 |
6.人际交往 |
7.无意义与其他 |
(8)大学校园课桌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课桌文化的内容分析 |
(一) 对课桌文化中文字分析 |
(二) 对课桌文化中图画的分析 |
二、课桌文化的类型、特点 |
(一) 课桌文化的类型 |
(二) 课桌文化的特点 |
1.创作内容的感染性。 |
2.创作手段的随意性和不自觉性。 |
3.创作主体的不明确性。 |
4.创作内容的广泛性。 |
5.思想观点的原始性。 |
6.创作内容的消极性。 |
三、导致课桌文化长期存在的因素 |
(一) 自身因素 |
(二) 社会因素 |
(三) 学校因素 |
四、建议 |
(一) 加大对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和心理疾病预防的力度 |
(二) 从娃娃抓起, 加强和改进行为养成教育 |
(三) 表明态度, 展开讨论研究 |
(四) 开展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
(五) 改革高校教育体制 |
(9)财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机制探析——基于安徽财经大学课桌文化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课桌文化调查 |
1.1 收集信息 |
1.2 问卷调查 |
1.3 结果分析 |
1.3.1 财经类大学生对课桌文化的态度 |
1.3.2 财经类大学生创作课桌文化的内容 |
1.3.3 财经类大学生创作课桌文化的可能心态 |
2 财经类大学生课桌文化反映的心理问题 |
2.1 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 |
2.2 志向远大与动力不足 |
2.3 渴望友情与个性自我 |
2.4 向往爱情与心智困惑 |
3 几点思考 |
3.1 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课程设置 |
3.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
3.3 整合家庭、社会资源形成心理健康干预机制 |
3.4 丰富财经类大学主流校园文化的建设 |
四、“课桌文化”与大学生心态(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课桌文化的心理分析[J]. 韩劢,张积家. 心理科学, 2006(01)
- [2]解读大学“课桌文化”[J]. 周英洁. 天中学刊, 2006(05)
- [3]高职院校学生“课桌文化”的内容分析[J]. 庞世华,何晓明.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3)
- [4]从课桌文化透视大学生的不和谐心理[J]. 蒋沁芸.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06)
- [5]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中的大学课桌文化及其矫正[J]. 张世友.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05)
- [6]课桌文化反映出的学生心态及对策[J]. 解卫东.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 [7]大学生“课桌文化”的词语分类分析[J]. 段鑫星,付豪,宋冰. 青年研究, 2003(08)
- [8]大学校园课桌文化研究[J]. 杨波,王建武.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6(06)
- [9]财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机制探析——基于安徽财经大学课桌文化的调查[J]. 宗惠,张艳. 宿州学院学报, 2014(08)
- [10]大学生“课桌文化”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 李立坚.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