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银行对三类信用企业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林健[1](2004)在《转轨时期我国企业信用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企业在市场经营活动中通过制假售假、逃废债务、偷税漏税、提供虚假信息等一系列违法和违反信用原则的行为谋取私利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企业信用的严重缺失成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大障碍。企业信用制度作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是转轨时期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保障。本文重点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对企业信用研究理论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转轨时期我国企业信用的总体特征,借助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市场经济的企业信用进行了深入的经济学分析,系统研究了企业信用的需求与供给以及均衡关系。 其次,本文研究了市场经济下企业征信制度、企业信用评估制度、信用约束与监督机制,运用比较分析法,比较了现代市场经济下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信用体系模式的主要异同。本文分析了转轨时期企业信用危机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种种危害,并从我国历史文化背景、现有经济体制角度对转轨时期的企业信用危机产生根源进行剖析,探究了我国企业信用缺失和信用危机产生的根源。 最后,本文在理性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信用体系的优劣并参考其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对如何构建转轨时期我国企业信用体系作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包括提出了从制度设计上和法理依据上解决我国企业信用征集、评估、失信惩罚机制等问题的对策,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治理我国企业信用缺失问题和构建转轨时期我国企业信用体系的解决方案。
方文开[2](1993)在《浅议银行对三类信用企业的对策》文中指出 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个令人十分担忧的问题,是有不少工业企业连年亏损,成了一个空壳。它们步履艰难,面临严重的困难。这些企业,多数被专业银行评定为三类信用企业。对于这些三类企业,银行信贷部门应认真分析其陷入困境的实质性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施治措施。 1.主动“输血”,投入资金,积极扶救。资金周转是维护企业再生产的根本条件。而有些三类信用企业,如果注入一些资金,拉一把、扶一下,企业就能转机。所以,对于从事人民生活必需品生产的企业;利用传统工艺优势,从事出品创汇的企业;原材料、产品销路有保障的企业;产品有销路、有后劲,但由于技术设备跟不上、产品质量过不了关而亏损的企
杜晓华[3](2016)在《我国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金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近年来,我国新型金融机构不断涌现,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银行作为社会融资主渠道的作用逐渐下降,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其他金融机构在社会融资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随之而来,我国以广义货币M2和新增人民币贷款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着巨大挑战。社会融资规模是人民银行创新性地提出的衡量我国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资金总额的指标,见于官方文件时间较短,因此学者在全面研究我国社会融资方面的文献相对较少。社会融资规模指标数据的公布为社会融资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以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为基础,分析社会融资的供给与需求,提出了社会融资传导过程中的六个步骤,揭示了社会融资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理。二是依据马克思关于信用具有生产力的理论,论证社会融资具有生产力,推动贸易、投资、消费增加,生产规模扩大。三是尝试建立社会融资供给与需求的数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社会融资均衡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相关变量的数量关系,分析社会融资不均衡的原因。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提出问题:在对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梳理后,本文提出研究的主题是社会融资资金在传导过程中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问题:首先,按照参与主体、所属市场和领域的不同,将社会融资资金的流动过程划分为社会融资的供给和社会融资的需求两部分。其次,从社会融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分析。对社会融资的供给分析主要对我国社会融资供给的基本原理、社会融资的供给主体、供给渠道和影响融资供给的因素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构建社会融资供给的数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社会融资的需求分析主要对我国社会融资需求的基本原理、社会融资的需求主体和融资方式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构建社会融资需求的数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在社会融资供给与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社会融资均衡分析和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理论分析表明社会融资是生产力,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社会融资规模的各个组成都能直接或间接的促进经济增长。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分析我国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论表明,社会融资规模在短时间内的增多,将最终会使经济增长水平实现长期稳定的提升。在对社会融资均衡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中,分析了导致我国社会融资不均衡的原因。通过分析可知,我国社会融资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社会融资的供给与需求分析表明社会融资的供给与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非常敏感。通过社会融资均衡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可以发现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在社会融资过程中缺乏定价权,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融资的不均衡。其次,在社会融资供给和社会融资均衡分析中都能看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缓慢,直接融资不足。再次,从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中可以看出,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是从社会融资的统计口径可以看出社会融资统计信息还存在缺口,这会降低货币当局执行货币政策的效果,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会大打折扣。然后,社会融资的需求分析、均衡分析以及社会融资均衡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都表明我国实体经济存在融资难题,社会融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还未充分发挥。最后,从均衡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可以看出,货币政策不能一直有效地调节社会融资的不均衡,社会融资规模的可控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金融统计信息缺口的存在也表明金融监管可能存在一定的漏洞。解决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关于提高社会融资规模监测水平、促进直接融资快速增长、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和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谢琼[4](2009)在《农村金融:体制突破与机制改进》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但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慢于城市,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农村金融发展落后,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自1996年农村金融市场改革以来,农村金融市场逐步形成了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与合作银行并存的格局。但农村金融体系依然处于金融抑制之下,难以发挥有效配置农村资金的金融功能。随着2003年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农村金融领域的改革突飞猛进,农行股改、农发行拓展业务、邮政储蓄银行成立,2006年农村金融“新政”实施,这些变化使得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服务“三农”的能力得以提升。然而,新的发展总会受到原有制度的桎梏,并伴随着一些新的问题。笔者建议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同时推进改革深化。横向改革强调农村金融体制突破:巩固和创新存量改革,大力引进增量改革;纵向改革强调农村金融机制改进,其中关键是引导资金回流农村,并将信贷资金有效的投放和利用于“三农”经济,而提高农村信贷资金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并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本文在审视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从体制突破和机制改进两个角度出发,对农村金融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1)关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典型相关分析、Granger因果分析研究二者的互动性,以及利用多变量VAR系统协整分析和三变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研究前者对后者的贡献效率。结果发现在我国农村并没有实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等主流观点,而是不可思议的反向结论。事实上,农村正规金融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外生于农村经济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目标存在偏差,导致了其结构和功能的失衡。从而使得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促进缺乏效率。因此农村金融改革首先必须坚守农村金融服务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期目标,校正农村金融发展中的目标、结构和功能的失衡。(2)我国目前农村金融需求旺盛、范围广泛、层次鲜明,针对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资金供给主体。然而农村金融体系中各类银行业务定位模糊且互相交叉,导致对农村金融市场细分不足,难以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因此需要将农村金融的需求层次与金融机构的业务类型进行一定的匹配,最终形成多元并存、各有侧重、适度竞争的格局。(3)关于农村传统金融机构的改革。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已初见成效,“花钱买机制”的政策效应初步显现。农信社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方向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维护和保持县级联社的独立法人地位;落实农村社区金融机构政策,增强服务“三农”的功能。农业发展银行构建了“一体两翼”的整体业务布局,需要进一步调整农发行的职能定位,适应粮棉油流通体制改革的新情况,实行政策性和经营性业务分开管理的体制改革,尝试商业化和市场化经营运作。农业银行在股改已完成,但同时需要面向“三农”,实施县域“蓝海战略”:突出差异化,在农村金融高端市场上树立和维持领先性的竞争地位;完善“一行两制”的思路,保持“三农”业务的独立性;挖掘县域蓝海市场空间,拓宽农村金融服务业务渠道。(4)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典型的农村合作金融,能够加强农村金融市场的合作。其试点中的问题包括股本金增长缓慢,存款不足,融入资金困难等,而资金互助社缺乏资金支持政策是其难以为继的要害。要解决该问题,一要发挥货币政策引导作用;二要实行差别存款利率;三要建立商业银行商业批发与农村资金互助社服务零售互惠机制,及配套的担保体系等。(5)村镇银行是典型的农村商业性金融,在试点中建立了多种信贷模式,促进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也推动了民间金融正规化。村镇银行的发展面临各种问题,一是盈利后劲不足,可持续性将经受考验;二是存、贷款业务进一步拓展面临困难;三是支农效率偏弱,“厌农”、“弃农”现象让人堪忧;四是配套政策、监管资源不足。建议从拓宽资金渠道、放开利率限制、创新产品与服务、本土人才培养等方面加以突破。(6)农户家庭的金融行为方面。通过建立联立方程(GMM估计)对农户家庭金融行为和收入支配行为分析得知:农户家庭储蓄与存款基准利率和农村金融发展均存在正向关系;农户投资与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负相关,与农村金融发展正相关;农户的金融行为、信贷需求与农村金融制度之间存在脱节。因此,建议要扩大农村金融机构规模,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率,同时加快利率市场化。(7)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研究。我国县域和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具体成因包括:商业银行撤并、授信管制,统一货币政策,无差别信贷政策以及担保体系能力有限等等。从经济学角度可归纳为:信贷风险责任制度和中小企业诚信缺失共同导致“信贷配给”,以及过度集中集权的信贷管理和过高的不良资产率共同导致“利率抑制”。建议从建立多层次的银行融资体系和进行更为实质性的信贷基础结构建设两方面解构县域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8)农村资金外流问题与回流机制研究。通过对1998-2006年的地区数据建立Panel Data模型估计发现,农民收入、农村经济增加值、农村贷款还贷率是影响农村资金外流率的三个因素。但在不同区域,这三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也各有特征。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增加值的提高和贷款还贷的改善可以明显降低农村资金的外流率;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的提高却大大增加了农村资金的外流率。目前,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存在措施不明确、缺乏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等问题。通过对机制设计理论和激励机制基本模型的分析,笔者建立了农村资金回流机制改进的理论模型,认为要引导资金回流,机制改进的几个重点方面在于金融机构运营的信用环境及其自身抗风险的能力、农村和县域信贷资金收益率,以及政策当局的奖励、补偿和支持。(9)我国的小额信贷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至今历经了三个阶段,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逐渐从扶贫功能过度到金融功能;小额信贷运作依托农信社,带有明显的自上而下的政府导向性;民间小额信贷逐渐受到重视,政府试图引导小额信贷市场步入竞争时代。我国小额信贷在发展中帮助农民脱贫、增加农民收入,打击了高利贷活动,促进了农村金融的市场竞争,改善了农村的信用环境。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考虑地区差别,选择与地方经济水平相适宜的发展模式;立足小额信贷功能实现的目标,创新以小额信贷为中心的功能化信贷产品;应采取灵活的差别利率定价策略;优化小额信贷监管等。(10)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量化研究有利于帮助排查影响某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某个子系统,具有针对性的改善薄弱环节,提高改进效率。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健全多元化、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生态主体;二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夯实农村、县域经济基础;三是改善金融法制环境;四是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五是加强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组织领导;六是规范和强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社会中介服务;七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切实维护金融债权。
周志华[5](2019)在《优化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研究》文中提出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十多年时间里,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先后超越德国成为世界出口第一大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中国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如何既做好对进出口的有效监管、履职尽责把守国门,又做好服务国家和地方对外贸易发展的大局,成为国家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为了破解监管任务越来越重与海关人力物力等监管资源有限的矛盾,我国海关在吸收国外海关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海关企业管理方法。以信用管理理念为核心的海关企业信用管理逐步兴起并日益完善。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办法》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海关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工作的开始,此后经历数次调整,以及逐渐与国际接轨的革新。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出台,标志着中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和手段的逐步成熟。但是,随着近年来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多变,我国外贸进出口业务量不断增长、贸易方式不断增加,海关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在实际运作中也暴露出来诸多问题,种种矛盾日益凸出,主要体现在直属海关企业管理的执法不统一、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手段落后、进出口口岸通关便利性不高、外贸企业信用意识普遍缺失等方面,而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主要来自目前海关企业信用管理的制度设计和法律法规不完善、海关企业管理执法协调性不足、海关与外贸企业合作关系不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等方面。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借鉴企业信用管理理论研究的现有成果,从规范企业运作、促进贸易便利与安全的角度出发,梳理海关企业信用管理的发展历程,发现现有制度和管理模式的短板及不足,剖析出现短板和不足的深层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通过对海关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制度设计和运行实际等方面的创新,构建利于海关实施有效监管、推动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对接国际先进标准、促进企业规范有序经营的信用管理体系。
谢艳[6](2018)在《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加剧,化石资源逐渐面临枯竭等困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促使国家和人民开始重视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自―十一五‖以来,新能源产业就成了国家和政府大力扶持的重点产业之一,而新能源汽车产业由于其对化石燃料的节约,相对于传统汽车产业具有较高的环保性,在节能减排、调整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关键产业之一。其中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经营水平预测、内外部融资成本估算及产业技术革新等方面极具代表性。同时,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体现了企业能否实现持续经营和获取利润的能力,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治理结构和市场竞争力,因此,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财务绩效关系是值得研究的重要学术领域。本文以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资本结构与财务绩效的相关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两者关系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我国学者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研究情况;然后定义了本文涉及的主要相关概念,并对本文采用的理论基础进行说明;其次阐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并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145家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债权结构及财务绩效现状进行分析;之后运用聚类分析将上市公司分为三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对公司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中回归分析的因变量由对评价财务绩效的21个指标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的综合财务绩效得分表示。研究结果显示:多数债权结构指标与财务绩效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多数股权结构指标与财务绩效呈负相关关系。由此提出降低流动负债率、增加长期负债率、使用多元化融资手段、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法律制度等建议。
朱沣[7](2019)在《L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L银行是一家城市商业银行,近年来L银行面临着严峻的信贷风险问题,主要体现在逐年升高的不良贷款率。截止2017年年末L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4%,且还在呈上升趋势,关注类以上贷款总额占总贷款额的25.58%,占总贷款额的四分之一,在所有贷款逾期企业中,中小企业的占比高达76.74%。不良贷款的高发背后反映的是L银行较严重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问题。L银行目前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得L银行很难实现其风险管控的目标。通过先期调研,调查问卷的发放,以及回收分析,从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三个角度对L银行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贷前调查主要涉及贷前调查无法准确掌握企业信息、信贷客户集中于某个行业这两个问题。贷中审查主要的问题是贷中审查无法有效识别信贷风险。贷后管理主要涉及的问题有:贷款发放后无法有效追踪贷款流向、贷款发放后难以实时掌握企业信息、高危贷款企业难以实现有效退出、不良贷款处置时间过长。通过归纳和整理可以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1、银企信息不对称;2、缺乏专业的授信队伍;3、科技水平落后;4、缺少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5、缺乏有效客户准入及退出机制;6、相关信贷制度和产品设计不合理。针对L银行在风险管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发展有效的关系型借贷;2、完善考核机制;3、加大科技投入并完善系统设计;4、引入“信贷工厂”模式;5、建设专业化的信贷队伍。本文基于相关风险管理理论,通过对L银行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最终给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对L银行降低不良贷款率、提升信贷质量、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爽[8](2009)在《转型期中国企业信用缺失及其治理研究》文中提出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基本步入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轨道,市场机制逐步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信用交易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基本交易方式。然而,由于经济转型中多种因素长期积聚作用的结果,中国目前正在进入企业信用问题的高发期。本文在对经济转型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转型期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表现和影响,对现阶段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现状进行了概括和梳理。从交易成本、市场融资风险和资源配置等多等角度对企业信用缺失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了逐一分析。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产权结构多元化、决策主体分权化和多重制度规则并存等方面,分析了转型期企业信用缺失的制度环境。探讨了企业信用缺失的制度性成因,认为经济转型期信用秩序缺失、信用约束机制减弱、制度承诺不足等因素综合作用,是经济转型期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正式制度成因;同时,我国非正式信用制度变迁中,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道德理念、思维模式变革,规则的冲突与不确定,是转型期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非正式制度成因;此外,转型期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协调性减弱和约束软化也对信用体系的有效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运用了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转型期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经济主体的信用行为可以发现,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罚,提高企业失信成本,使企业的短期博弈失信成本远高于因此获得的收益,能促使企业倾向于长期博弈,减少企业失信行为。因此,构建企业信用缺失治理机制的设计需要从增加失信成本、加大守信收益,而使守信成为博弈方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出发,同时通过加大监管体系的建设,使得守信成为经济主体的自主选择。本文还对企业信用建设进行了国际借鉴比较。分析了对以欧洲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信用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信用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行业协会信用模式的不同特点,从信用立法、信用监管、信用管理与服务、不良信用行为惩罚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中国信用模式设计与建设必须考虑现阶段经济和其它方面的制约因素,采用遵循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兼取发达国家的优点,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信用体系。最后,本文提出了对我国企业信用治理问题的总体设想。提出了构建企业信用治理的制度规范机制、健全企业信用治理的信息传递机制、强化企业信用治理的环境约束机制和完善企业信用治理的技术辅助机制的具体设计四方面治理对策。
何瑛华[9](2019)在《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制度问题与优化探析 ——以H海关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据中国媒体报道,自“一带一路”倡议于2013年11月提出以来,大约有70个国家参加了“一带一路’倡议。然而,中国在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投资的很多项目也带有“一带一路”的特征。中国利用各种方式来促进出口,如国内龙头企业、信贷、基础设施、贸易协议等。中国的国有企业从巨额的补贴中受益匪浅,全球排名在近年来大幅提升。基础设施项目短期看,有助于中国出口建筑相关产品,一定程度上缓解产能过剩问题;长期看,可强化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联系,便于开展双边贸易。鉴于“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的多样性,要达成“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贸易协议不太可能。尽管额外的双边协议可降低中国与个体市场之间的贸易壁垒,但却会使贸易规则复杂化。近年来,中国海关在开展对外交往中一直积极倡导“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换”(简称3M)的合作理念,希望通过海关与海关、海关与商界、海关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加强互联互通,提高执法能力和监管效能,积极营造透明、公正和充满活力的贸易环境,大力推进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如何达到“共赢”的局面呢?这是当今急于解决的难题。AEO制度(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的推广和实施,提供了实现“共赢”的可能性。2018年3月,中国海关总署制定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信用管理办法》),进一步对我国海关AEO制度进行了完善,表明中国海关在推进AEO制度的落实上加大力度。虽然近年来,中国AEO制度的实施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果,然而离全面推进AEO制度的实施还存在着差距。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是我国构建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世界海关组织WCO在全球国家海关部门中着重推广的管理企业体系。本文通过对H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执行、推动、问题等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本人在H海关实际工作和调研情况着手,比较了我国与欧盟海关AEO制度、美国C-TPAT制度的不同之处,提炼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对进一步完善中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提出可行性方案。
胡翠萍[10](2012)在《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传导机理及控制研究,项目编号:77071085)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务风险给企业造成的危害程度正在日益加深,不仅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给相关利益者带来巨大损失。在企业理财系统内部,由于理财环节之间的密切相关性,一个理财环节的财务风险容易传导至另一个理财环节上,产生财务风险在企业的内部传导。同时企业还会通过供应链将财务风险传导至上下游相关企业,产生财务风险在外部供应链上的传导。因此,从财务风险传导源、传导载体和传导路径等多个方面系统研究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并提出财务风险传导控制策略,对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和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沿着“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基本理论——企业财务风险传导主体博弈过程——企业财务风险传导仿真模型构建——实证分析——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管控策略”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综合运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系统论、风险传导理论、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从风险传导的角度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效应,并深入研究了企业财务风险传导主体的博弈过程,构建了企业财务风险传导仿真模型,并探讨了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管控策略。全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第1章阐述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2章在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内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概念和特征,多角度对企业财务风险传导进行分类,研究了企业财务风险传导关键构成要素,同时阐述了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效应。第3章对企业财务风险传导主体的博弈过程进行分析,在界定企业财务风险传导主体属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企业内部财务风险传导博弈过程和企业外部财务风险传导博弈过程。第4章在绘制企业财务风险传导子系统因果关系图的基础上,构建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模型。第5章为实证分析。第6章探讨了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管控策略,主要包括控制财务风险源、阻滞财务风险传导路径、提高财务风险阀值三个方面的策略。第7章是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二、浅议银行对三类信用企业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银行对三类信用企业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转轨时期我国企业信用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主要特点及创新 |
第二章 企业信用研究综述与评价 |
2.1 企业信用内涵的讨论 |
2.2 企业与企业信用问题 |
2.3 近现代西方企业信用学说 |
2.4 马克思关于企业信用问题的论述 |
2.5 国内对企业信用问题的研究及其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信用的属性、功能及信用的供求均衡分析 |
3.1 企业信用研究的AFE模型:属性、功能与供求均衡 |
3.2 企业信用的属性 |
3.3 企业信用关系的分类及内容 |
3.4 企业信用的经济功能 |
3.5 企业信用的需求与供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征信制度、信用评估模式与信用约束机制 |
4.1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征信制度研究 |
4.2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信用评估模式 |
4.3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信用约束与监督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轨时期的我国企业信用:规模、结构及问题 |
5.1 我国企业信用规模和结构问题 |
5.2 我国企业信用微观运行效率问题 |
5.3 我国企业资信评估体系问题 |
5.4 企业信用监督机制与信用风险保障机制问题 |
5.5 不良的企业信用体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转轨时期我国企业的信用缺乏及其原因分析 |
6.1 企业信用缺失的基本含义及其特征 |
6.2 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状况的基本估计 |
6.3 政府的职能错位与企业信用缺失 |
6.4 转轨时期的我国企业制度与企业信用缺失 |
6.5 我国产业组织特征与企业信用缺失 |
6.6 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文化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转轨时期我国企业信用体系的重构 |
7.1 构筑企业信用体系的微观基础 |
7.2 建立健全行业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 |
7.3 建立社会信用管理体系 |
7.4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征信模式 |
7.5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资信评估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致谢 |
(3)我国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框架、方法与创新 |
1.3 基本概念辨析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2 文献综述 |
第3章 我国社会融资的发展与现状 |
3.1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迅猛增长 |
3.2 我国社会融资结构日趋多元化 |
3.3 我国社会融资发展变化的原因 |
3.4 我国社会融资资金的流动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社会融资的供给分析 |
4.1 社会融资供给的基本原理 |
4.2 我国社会融资的供给主体 |
4.3 我国社会融资的供给渠道 |
4.4 我国社会融资供给的影响因素 |
4.5 我国社会融资供给的模型建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社会融资的需求分析 |
5.1 社会融资需求的基本原理 |
5.2 我国社会融资的需求主体 |
5.3 我国社会融资的融资方式 |
5.4 我国社会融资需求的模型建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 |
6.1 社会融资的均衡分析 |
6.2 经济增长的相关问题 |
6.3 社会融资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理 |
6.4 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
7.1 我国经济增长指标体系构建 |
7.2 经济增长影响因子提取 |
7.3 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影响因子的回归分析 |
7.4 社会融资均衡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 |
7.5 实证分析结论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政策建议 |
8.1 提高社会融资规模监测水平的建议 |
8.2 促进直接融资快速增长的建议 |
8.3 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建议 |
8.4 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的建议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与致谢 |
(4)农村金融:体制突破与机制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的研究 |
1.2.2 农村金融改革研究 |
1.2.3 其他农村金融问题 |
1.3 研究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框架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本章参考文献 |
2 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历史沿革 |
2.1 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理论 |
2.1.1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论 |
2.1.2 斯蒂格利茨的“金融约束”论 |
2.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及其实践范式 |
2.2.1 农村金融抑制与农业补贴信贷范式 |
2.2.2 农村金融深化与农村金融市场范式 |
2.2.3 农村金融约束与农村金融不完全市场范式 |
2.3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历史沿革和反思 |
2.3.1 农贷制度的陨落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初始环境 |
2.3.2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金融体制的变迁 |
2.3.3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总结与反思 |
2.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3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3.1 文献回顾及问题的提出 |
3.2 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的互动性研究 |
3.2.1 指标选择、数据及初步分析 |
3.2.2 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互动关系的经验分析 |
3.3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性研究 |
3.3.1 前提假设、指标选择与数据 |
3.3.2 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贡献的多变量VAR系统分析 |
3.3.3 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贡献的三变量VEC模型估计 |
3.4 结论与思考 |
本章参考文献 |
4 农村金融体制突破(一):传统金融机构改革 |
4.1 农村金融需求层次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格局 |
4.2 农信社新一轮体制的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服务功能 |
4.2.1 新一轮农信社改革的内容及其成效 |
4.2.2 农信社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方向及措施 |
4.3 农业发展银行业务拓宽:一体两翼,支持新农村建设 |
4.3.1 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背景和内容 |
4.3.2 农业发展银行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的措施 |
4.4 农业银行蓝海战略:面向“三农”,服务县域 |
4.4.1 农业银行股改中面向“三农”的改革内容和试点进展 |
4.4.2 农业银行实施“蓝海战略”的进一步思考和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5 农村金融体制突破(二):新型金融机构建设 |
5.1 农村新型社区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起点:民间金融正规化 |
5.1.1 民间金融的范畴、优势和普遍有效性 |
5.1.2 民间金融发展成农村新型社区性金融机构的理论依据 |
5.2 农村资金互助社:合作性金融,形成合作 |
5.2.1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优势 |
5.2.2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试点现状与问题 |
5.2.3 支持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
5.3 村镇银行:商业性金融,促进竞争 |
5.3.1 村镇银行的试点现状 |
5.3.2 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 |
5.3.3 支持村镇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6 农村金融微观需求主体行为洞悉与融资困境解析 |
6.1 农户家庭金融行为洞悉 |
6.1.1 问题的提出和文献综述 |
6.1.2 农户家庭金融行为的理论分析 |
6.1.3 农户家庭金融行为的经验分析:联立方程的GMM估计 |
6.1.4 农户家庭收入支配金融行为的习惯分析:基于收入分解视角 |
6.1.5 农户家庭借贷行为分析:调研文献归纳 |
6.1.6 结论 |
6.2 现行金融体制下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解析 |
6.2.1 文献回顾及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成因的梳理归纳 |
6.2.2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经济学解释 |
6.2.3 现行金融体制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
6.2.4 解构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
6.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7 农村金融机制改进(一):引导资金回流 |
7.1 农村资金外流的历史与现状、影响及原因剖析 |
7.1.1 农村资金外流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
7.1.2 农村资金外流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3 农村资金外流的原因与渠道剖析 |
7.2 农村资金回流的机制改进 |
7.2.1 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思想与基本模型 |
7.2.2 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的改进 |
7.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本章附录 |
8 农村金融机制改进(二):发展小额信贷 |
8.1 小额信贷的国际经验总结 |
8.2 尤努斯的小额信贷实践与实用主义经济思想的启示 |
8.2.1 尤努斯成功的关键来自于他的实用主义经济思想 |
8.2.2 格莱珉银行成功的基础是以人为本 |
8.2.3 格莱珉银行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的机制改进 |
8.2.4 格莱珉小额信贷实践的评价与启示 |
8.3 中国的小额信贷实践 |
8.3.1 中国小额信贷的实践历程 |
8.3.2 中国小额信贷的总结评价 |
8.3.3 探索发展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功能性小额信贷 |
8.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本章附录 |
9 农村金融机制改进(三):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
9.1 金融生态理论及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问题 |
9.1.1 金融生态与金融生态环境 |
9.1.2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及其现状 |
9.2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量化研究:基于县域层面 |
9.2.1 文献回顾 |
9.2.2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量化研究的原则及指标体系设计 |
9.2.3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量化研究的方法 |
9.2.4 以湖北省为例的实证研究 |
9.3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措施 |
9.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本章附录 |
致谢 |
硕博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5)优化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特色和研究方法 |
二、海关企业信用管理理论 |
(一) 企业信用与信用管理基本概念 |
(二) 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及其特点 |
(三) 加强海关企业信用管理的必要性 |
(四) 企业信用管理理论 |
三、国外海关企业信用管理模式及我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发展历程 |
(一) 国际主要海关企业信用管理模式 |
(二) 国外模式对我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的启示 |
(三) 中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发展历程与现状 |
四、我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存在问题及其成因 |
(一) 我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二) 问题的主要成因 |
五、加强我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 完善我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的制度选择 |
(二) 完善我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的其他措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债权结构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 |
1.2.2 股权结构与财务绩效研究 |
1.2.3 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新能源汽车 |
2.1.2 上市公司 |
2.1.3 资本结构 |
2.1.4 财务绩效 |
2.2 资本结构理论基础 |
2.2.1 权衡理论 |
2.2.2 代理成本理论 |
2.3 财务绩效理论基础 |
第三章 资本结构与财务绩效现状分析 |
3.1 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分析 |
3.2 研究样本及数据来源 |
3.3 资本结构现状分析 |
3.3.1 债权结构现状分析 |
3.3.2 股权结构现状分析 |
3.3.3 资本结构的特点 |
3.4 财务绩效现状分析 |
3.4.1 盈利能力现状分析 |
3.4.2 营运能力现状分析 |
3.4.3 偿债能力现状分析 |
3.4.4 成长能力现状分析 |
3.4.5 财务绩效的特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资本结构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 |
4.1.1 债权结构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
4.1.2 股权结构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
4.2 变量设定 |
4.2.1 因变量设定 |
4.2.2 自变量设定 |
4.2.3 控制变量设定 |
4.3 聚类分析对公司分类 |
4.3.1 按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聚类 |
4.3.2 按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聚类 |
4.4 回归模型的构建 |
4.4.1 2014-2016各年度的回归分析 |
4.4.2 第一类公司的回归分析 |
4.4.3 第二类公司的回归分析 |
4.4.4 第三类公司的回归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债权结构与财务绩效 |
5.1.2 股权结构与财务绩效 |
5.1.3 公司规模、净利润增长率与财务绩效 |
5.2 对策建议 |
5.2.1 优化债权结构方面 |
5.2.2 优化股权结构方面 |
5.2.3 优化市场环境方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作者简历 |
(7)L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及目的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主要框架 |
第二章 L银行的基本情况和经营环境 |
2.1 L银行基本情况 |
2.2 L银行经营环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银行信贷业务基本情况和风险管控情况概述 |
3.1 L银行信贷业务基本情况概述 |
3.2 L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情况概述 |
3.3 L银行信贷风险现状概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L银行对公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问题调查 |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发放 |
4.1.2 调查问卷的分析 |
4.2 L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4.2.1 贷前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
4.2.2 贷中审查中存在的问题 |
4.2.3 贷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3 L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4.3.1 银企信息不对称 |
4.3.2 缺乏专业的授信队伍 |
4.3.3 科技水平落后 |
4.3.4 缺少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 |
4.3.5 缺乏有效客户准入及退出机制 |
4.3.6 相关信贷制度和产品设计不合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对策研究 |
5.1 发展有效的关系型借贷 |
5.2 完善考核机制 |
5.3 加大科技投入并完善系统设计 |
5.4 引入“信贷工厂”模式 |
5.5 建设专业化的信贷队伍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8)转型期中国企业信用缺失及其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研究的意义 |
0.3 研究的方法 |
0.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0.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1 国外文献综述 |
1.1.1 国外关于信用缺失成因的研究 |
1.1.2 国外关于信用缺失治理的研究 |
1.2 国内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关于信用缺失成因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信用缺失治理的研究 |
2 转型期中国企业信用缺失的表现及其影响 |
2.1 经济转型及转型期企业信用关系的变化 |
2.1.1 经济转型及其界定 |
2.1.2 经济转型期企业信用关系的变化 |
2.2 转型期中国企业信用缺失的表现 |
2.2.1 企业商业信用缺失 |
2.2.2 企业资金信用缺失 |
2.2.3 企业商品信用缺失 |
2.3 转型期中国企业信用缺失的影响 |
2.3.1 对企业成本和赢利的影响 |
2.3.2 对市场融资和风险的影响 |
2.3.3 对资源配置和市场秩序的影响 |
3 转型期中国企业信用缺失的制度性成因分析 |
3.1 传统经济条件下信用制度的特征 |
3.1.1 传统经济体系与企业产权特征 |
3.1.2 传统产权体系与企业信用特征 |
3.2 转型期企业信用缺失的制度环境 |
3.2.1 产权结构多元化 |
3.2.2 决策主体分权化 |
3.2.3 信用规则复杂化 |
3.3 转型期企业信用缺失的正式制度成因 |
3.3.1 制度规则变迁下的信用秩序机制缺失 |
3.3.2 政策监管转换下的信用约束机制减弱 |
3.3.3 制度承诺不足下的信用权威机制失效 |
3.4 转型期企业信用缺失的非正式制度成因 |
3.4.1 转型期企业非正式信用关系的环境演变 |
3.4.2 转型期企业非正式信用关系的演变特点 |
3.4.3 转型期企业非正式信用关系的分化与整合 |
3.5 转型期企业信用缺失的制度问协调性成因 |
3.5.1 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协调性降低 |
3.5.2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双重软约束 |
4 转型期中国企业信用缺失的信息与监管因素分析 |
4.1 信息结构因素的影响 |
4.1.1 信息结构对企业信用行为的影响 |
4.1.2 信息结构对企业行为影响的博弈分析 |
4.2 监管激励因素的影响 |
4.2.1 监管激励对企业行为影响的静态博弈 |
4.2.2 监管激励对企业行为影响的动态博弈 |
5 企业信用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
5.1 政府主导型信用制度模式 |
5.1.1 政府主导模式的执行机构 |
5.1.2 政府主导模式的监管体系 |
5.1.3 政府主导模式的主要特点 |
5.2 市场主导型信用制度模式 |
5.2.1 市场主导模式的执行机构 |
5.2.2 市场主导模式的法律体系 |
5.2.3 市场主导模式的监管体系 |
5.3 协会主导型信用制度模式 |
5.3.1 协会主导模式的产生环境 |
5.3.2 协会主导模式的运行体系 |
5.3.3 协会主导模式的主要特点 |
5.4 发达国家信用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
5.4.1 发达国家信用制度的比较 |
5.4.2 发达国家信用制度的借鉴 |
5.4.3 发达国家信用制度的启示 |
6 转型期中国企业信用制度的总体构建 |
6.1 构建激励约束机制 |
6.1.1 完善产权制度激励 |
6.1.2 强化法律体系约束 |
6.1.3 加强政府治理效用 |
6.2 健全信息传递机制 |
6.2.1 建立适度的信用标准 |
6.2.2 选择合理的征信模式 |
6.2.3 完善评级与担保功能 |
6.2.4 规范信用信息的管理 |
6.3 强化环境约束机制 |
6.3.1 推行行业保障约束 |
6.3.2 引导舆论监督约束 |
6.3.3 提高道德自律约束 |
6.3.4 有效实现自身管理 |
6.4 完善技术辅助机制 |
6.4.1 开发智能辅助工具 |
6.4.2 发挥市场技术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制度问题与优化探析 ——以H海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3.我国信用管理制度的现状 |
3.1 我国信用管理制度的发展现状 |
3.2 我国各地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实施创举 |
4.案例分析——H海关 |
4.1 H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发展和现状 |
4.2 H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实施遇到的困境 |
4.3 问卷调查:H 海关认证制度实施效益情况 |
5.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5.1 存在的问题 |
5.2 原因分析 |
6.各国(地区)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实践经验和启示 |
6.1 欧盟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实施简介 |
6.2 荷兰海关概况和其AEO制度实施情况 |
6.3 C-TPAT制度实施简介 |
6.4 欧盟AEO制度、美国C-TPAT制度与我国分类管理制度对比 |
6.5 经验和启示 |
7.加强我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实施的建议 |
7.1 完善AEO制度的法律支撑体系 |
7.2 增强政府服务意识,构建平等伙伴关系 |
7.3 建设专业化、高素质的AEO管理团队 |
7.4 建立企业辅导数据库,完善企业信用培育模式 |
7.5 创新双随机模式,加固企业管理链条 |
7.6 构建新的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制度 |
7.7 贸易便利应量化并定期评估 |
7.8 实施全供应链相关企业的信用认证 |
8.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财务风险传导的基本理论 |
2.1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内涵 |
2.2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关键构成要素 |
2.3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主体博弈过程 |
3.1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主体属性分析 |
3.2 企业内部财务风险传导博弈过程 |
3.3 企业外部财务风险传导博弈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仿真模型构建 |
4.1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仿真工具与建模步骤 |
4.2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子系统因果关系图建立 |
4.3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分析 |
5.1 样本选取 |
5.2 模型的基本假设与参数估计 |
5.3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仿真运行与分析 |
5.4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控制方案及仿真结果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管控策略 |
6.1 控制财务风险源策略 |
6.2 阻滞财务风险传导路径策略 |
6.3 提高财务风险阀值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摩托车行业6家上市公司2007-2011年财务指标 |
表A1 2007年6家摩托车上市公司财务指标 |
表A2 2008年6家摩托车上市公司财务指标 |
表A3 2009年6家摩托车上市公司财务指标 |
表A4 2010年6家摩托车上市公司财务指标 |
表A5 2011年6家摩托车上市公司财务指标 |
附录B 嘉陵股份2007-2011年财务报表原始数据 |
表B1 2007-2011年嘉陵股份5年资产负债表 |
表B2 2007-2011年嘉陵股份5年利润表 |
表B3 2007-2011年嘉陵股份5年现金流量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浅议银行对三类信用企业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转轨时期我国企业信用体系研究[D]. 林健. 暨南大学, 2004(01)
- [2]浅议银行对三类信用企业的对策[J]. 方文开. 广东金融, 1993(01)
- [3]我国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 杜晓华. 吉林大学, 2016(08)
- [4]农村金融:体制突破与机制改进[D]. 谢琼.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5]优化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研究[D]. 周志华. 厦门大学, 2019(08)
- [6]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D]. 谢艳.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7]L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朱沣.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转型期中国企业信用缺失及其治理研究[D]. 张爽. 辽宁大学, 2009(04)
- [9]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制度问题与优化探析 ——以H海关为例[D]. 何瑛华. 广东财经大学, 2019(07)
- [10]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研究[D]. 胡翠萍. 武汉理工大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