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钦州地区农业气候区划(论文文献综述)
廖雪萍,黄梅丽,雍阳阳,李妍君,周绍毅,秦川[1](2020)在《气候变化对广西农业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全面了解气候变化对广西农业的影响,以期为广西农业趋利避害、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尽可能降低气候风险对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今后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章简述了气候变化对广西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种植制度和品种布局、农业病虫害等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重点研究方向。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广西热量资源呈增加趋势、光照资源呈减少趋势、水分资源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年际间变化较大,从而造成农作物发育期、品种布局和种植制度的变化;干旱、洪涝、高温等农业气象灾害有明显加重的趋势,作物灌溉需水量增长,作物病虫害加剧,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大,造成作物产量波动加大,作物品质和产量下降。总体上看,气候变化对广西农业的影响利弊共存,以不利为主。未来应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象灾害变化归因研究,在考虑多因子变量综合影响下,改进目前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方法,丰富和扩展广西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领域,加强气候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适应技术及其示范基地试验的研究。
冀晶娟[2](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张卫[3](2020)在《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是我国典型的马铃薯冬作区,开发冬闲田发展马铃薯产业空间大。近几年,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但与其它先进省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大力推进广西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提高马铃薯总体单产水平,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补足、补齐产业短板,提升马铃薯附加值,对优化广西粮食生产结构、加快精准扶贫助农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等方法,从国家宏观政策和马铃薯主粮化的大背景出发,针对广西马铃薯产业现状,包括种植区域布局、生产状况、脱毒种薯繁育、品种推广、栽培技术、栽培模式、加工、贸易、消费状况等方面,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广西马铃薯的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化经营各环节以及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推进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广西有适宜的气候条件、耕地资源、区位优势、栽培技术,但区域分布不平衡,加工发展滞后、种薯繁育不足,不易发展规模化种植以及易发生自然灾害与病虫害等。广西应该抓住机遇,精确布局各产业带。以满足春季鲜薯供应淡季需求、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发展马铃薯深加工为目标,升级产业规模、水平,补足、补齐产业条,创建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机械化、规模化种植,加强自然灾害及病虫害防控,完善全产业链扶持政策,推进产业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促进一二三产产业融合,构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马铃薯产业。
丁圣,张茂松,赵兴东[4](2019)在《元江县红心火龙果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文中认为为了更合理地分析当地气候资源条件和空间分布,为元江火龙果产业服务。使用云南省标准时段1986—2015年30年气象资料和地理信息数据(经纬度、海拔高度、坡向和坡度等),通过以往区划经验、专家咨询、文献查阅、实地调研论证等方法,定性判断气象因子对气候适宜性或灾害风险的重要性,确定火龙果的气候适宜性指标和低温冷害风险指标,再根据区划的指标要素利用薄盘光滑样条函数统计模型将气候要素空间插值,综合考虑相关地理信息数据,建立空间栅格数据集,并进行种植适宜性指标和灾害风险指标计算及空间推算对区划结果进行分类,完成了元江县火龙果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图和低温冷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火龙果种植气候适宜区和低温冷害低风险区高度重合,位于元江河谷两岸大片地区包括澧江街道东部、红河街道中部、甘庄街道西南部和曼来街道东部等地区,从气象条件证明了发展火龙果产业的决策正确性。此项工作的完成为元江县火龙果种植发展,产业布局和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峰[5](2019)在《基于SD和DPSIRM模型的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文中指出随着20世纪中期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环境开发的不断加剧和升温,全球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严重影响了全球区域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为首的国际组织,指出脆弱性是全球未来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生态脆弱性评价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上升为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全球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议题,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挑战提供科学依据,满足当今世界及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及生态环境条件差异性较大,在气候交错区、生态交错区等区域自然环境敏感性较大,加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干扰加强,形成了较为广大的生态脆弱地区。尤其是高纬度地区的流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干扰较大,系统响应能力较弱,生态系统脆弱性问题严峻。因此,对该地区开展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可以为生态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以为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对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以位于高纬度地区的吉林省饮马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野外采样、室内实验以及“3S”技术为数据获取手段,以趋势分析、M-K检验、Sen斜率估计、格网GIS等数学分析手段,利用气象数据、基础地理数据、野外采样及实验室测试数据、遥感解译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通过对流域生态脆弱性影响因子进行识别分析,利用国际上较为先进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管理(DPSIRM)因果关系模型和系统动力学(SD)模型构建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概念框架,从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进行对研究区域的生态脆弱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化表达,分析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演化机制和发展趋势,探索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恢复途径和方法,探讨对区域生态脆弱区的保护模式和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以期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依据。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表征气候变化的极端气候事件指数分析表明,饮马河流域受全球变暖影响较为明显,表现出极端高温指数的年际上升趋势,极端低温指数的年际下降趋势,极端降水指数在年际变化上呈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上来看,极端高温指数表现出一定的纬向地带性,南部增加幅度小而北部增加幅度大,极端低温指数的下降趋势则是由西南部向东北部呈递减趋势,极端降水指数从西南部向中部下降幅度逐渐减小,到东北部的变化幅度表现出递增趋势;饮马河流域极端气温事件的突变发生在1980s和1990s之间,极端降水事件的突变现象较为复杂,一般均存在多个突变点。极端气候事件的年际变化速率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演变起到了驱动力和压力的作用。(2)饮马河流域为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也是生态脆弱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流域人口、经济和城市化等因素对流域生态脆弱性的恶化产生了极大的压力;另一方面,社会管理的进步对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能够起到积极的响应作用。(3)饮马河流域2001-2015这15年来EVI指数的趋势变化表现为,EVI发生显着恶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流域中部及西南部的长春市、双阳区、伊通县这三个行政区之中。其中恶化发生较为严重的当属长春市,其严重恶化区域达到了28.43km2,占所有严重恶化区域的57%。(4)通过对自然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的变量及反馈关系的分析,最终建立的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系统结构流图,包括了12个状态变量以及与他们密切相关的速率变量及辅助变量,表现出了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接下来的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基础。(5)通过对1995、2005和2015年3个时期饮马河流域的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趋势表明,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在空间上表现为东南部地区脆弱性较低,而西南部和北部地区脆弱性较强的特征。而容易发生生态脆弱性演替的地区通常集中在西南部的伊通以及中部的长春市、德惠市等地。(6)从不同时期生态脆弱性空间演变规律来看,饮马河流域1995年和2005年的生态脆弱性水平总体上均处于中度脆弱,但生态脆弱性呈现向恶化趋势发展,表现为中度、重度和极度脆弱性面积增加而而轻度脆弱区和微度脆弱区空间呈萎缩趋势。2015年生态脆弱性总体上处于重度脆弱,与前两个时期相比,重度脆弱和极度脆弱区域面积进一步扩大。(7)从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在不同行政区域上的分布结果来看,德惠、农安、九台和伊通这4个地区生态脆弱性指数较大,双阳市和磐石市则以微度和轻度脆弱性为主,长春市各个等级的生态脆弱性区域面积相对较为均衡。(8)通过构建“压力-状态-响应”的三角图模型对生态脆弱性进行分类,结果表明,饮马河流域行政区在不同时期内整体上以状态-响应脆弱性类型为主,其他类型中,响应类因子所占比重均较大。1995-2005年,各县市变化向着“压力-状态”方向发展,2005-2015年,除永吉县的变化趋势为“响应”方向发展外,其余县市均为向“压力-响应”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脆弱性特征提出针对流域内行政区的脆弱性改善对策。另外,还从流域尺度,提出协调人口-资源-环境3者关系、集成流域生态脆弱性全过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引入生态产品补偿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等3项具体性措施。
黄海洪,谭宗琨,罗永明[6](2019)在《广西双季稻种植区涝灾量化评估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广西南、中、北不同地形地貌代表县份历史典型涝灾年强降水过程的雨量分析,结果表明:涝灾当前日有效雨量与灾前6天有效雨量和的线性关系最为明显,达到95%置信检验。在此基础上,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历史灾情,构建了以涝灾当前日与灾前6天的有效雨量总和为致灾因子的农田涝灾等级指标,并以广西双季稻种植空间分布遥感信息为涝灾承灾体,采用智能格点雨量预报产品、乡镇自动观测站实时雨量的有效雨量值栅格图与之镶嵌、融合方法,实现广西双季稻洪涝灾前的量化评估。这一研究结果对政府及相关部门针对性开展防灾减灾,以及气象为农智慧化直通式服务有积极意义。
黄桂珍,李莉,匡昭敏[7](2018)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水稻发育期变化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气候变化对广西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利用广西16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水稻生育期观测资料和1981—2010年的气象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分析了广西水稻生育期的年代际变化规律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30年来,广西水稻产区年平均气温及各季节的平均气温普遍呈上升趋势,而秋冬季节增温更为明显;广西年降水量与夏季、冬季降水量均呈增多趋势,而春、秋季节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早稻播种、移栽日期普遍提前,齐穗、成熟日期普遍推迟;晚稻播种日期普遍推迟,移栽、齐穗、成熟日期普遍提前。
阮红燕[8](2018)在《气候变化对广西甘蔗生产潜力影响的模拟研究》文中指出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甘蔗产区,其产量增减和品质优劣严重影响着国民生计。大量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在未来将继续存在,并将对甘蔗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明确广西气候变化规律,研究其对广西甘蔗生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选用广西多个试验站点的田间试验观测数据和试验站气象资料、甘蔗作物参数和土壤参数,对甘蔗生长模型APSIM-sugarcane进行参数本地化调整和验证,将其与全球气候模型(GCM)相结合,模拟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广西甘蔗生长发育,分析甘蔗地上部干重、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在未来三个研究阶段(2030s:2021-2040年、2060s:2051-2070年和2090s:2081-2100年)相对于基准年(1961-2010年)的变化趋势。此外,分析广西未来三个研究阶段(2030s:2021-2040年、2060s:2051-2070年和2090s:2081-2100年)的阶段的温度、降雨和辐射等相对基准年(1961-2010年)的变化特征,进一步探讨甘蔗产量变化与气候变化的相关关系,明确温度、降雨和辐射等气候要素对甘蔗生产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APSIM-sugarcane模型的参数本地化和有效性验证研究中选用南宁站2015年2月15日种植的甘蔗大田试验数据进行参数调整,选用南宁站2015年3月和2015年4月种植的甘蔗大田试验数据,以及6个研究站点(来宾、砂糖、崇左、平果、贵港和河池等)从2009到2014年的田间产量数据进行有效性验证。通过对模型参数的调试和验证,APSIM-sugarcane模型对广西甘蔗的生育期和产量均有较好的模拟效果,生育期模拟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对出苗期天数的模拟效果较拔节期天数模拟效果好(出苗期和拔节期天数模拟的R2分别为0.95和0.89,RMSE分别为11d和23d)。南宁试验站的产量的模拟验证表明调参后的APSIM-sugarcane对甘蔗蔗糖产量的模拟精度最好(R2为0.93,RMSE为0.88 t·ha-1),其次是对蔗茎产量的模拟(R2为0.82,RMSE为18.89t.ha-1);但是对甘蔗叶面积的模拟精度相对其他指标较弱(R2为0.70,RMSE为1.07 m2·m-2)。其余6个研究站点的蔗茎产量验证结果表明APSIM-sugarcane模型对广西其他站点甘蔗的产量模拟效果较好(R2为0.78,RMSE为7.87 t·ha-1)。所有模拟指标均在有效范围内,即参数调整后的APSIM-sugarcane模型能够有效的运用于广西甘蔗生产的模拟。(2)GCMs模拟气候数据的评价及差异性分析选用两个不同的温室气体排放情景(RCP4.5和RCP8.5)下28个GCMs的模拟气候数据进行评价,表明全球气候模型对广西的温度模拟效果较降雨和辐射好。28个GCMs的温度模拟值离散性较小,而降雨和辐射离散性较大。全球气候模型的广西气候数据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RCP4.5情景下的温度、降雨和辐射的变异系数较同阶段RCP8.5情景下小;相同排放模式下从2030s,2060s到2090s阶段温度模拟值的变异系数相差很小,而降雨和辐射的变异系数随着时间增大。(3)未来气候和甘蔗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对28个GCMs气候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未来温度变化、降雨变化和辐射变化在不同的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均表现为逐阶段增加的趋势,广西22个研究站点的日平均温度在RCP4.5情景下增温幅度小于RCP8.5情景下;降雨变化和辐射变化在RCP4.5和RCP8.5情境下均表现出2060s和2090s阶段较2030s阶段升高的特点,而从2060s阶段到2090s阶段则表现为各个站点间变化不一致,多数站点为逐渐升高,部分站点在两个阶段的变化保持一致。甘蔗地上部干重、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变化在未来阶段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表现为逐年增加趋势,地上部干重和蔗茎产量的变化规律相似,多数站点表现为RCP4.5情景下增产幅度较同阶段RCP8.5情景下大,所有站点均是从2030s到2060s增产幅度上升,而2060s和2090s阶段多数站点增产幅度相近,少数站点为2090s增产下降。(4)量化气候变化对甘蔗产量变化的影响通过气候变化和产量变化的回归分析,发现甘蔗地上部干重和蔗茎产量与温度变化和降雨变化呈显着相关性,与辐射变化无显着相关关系,与CO2浓度变化相关性较小;甘蔗蔗糖产量则与温度、降雨和辐射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同样的与CO2浓度变化相关性较小。通过对温度、降雨与生物量(地上部干重和蔗茎产量)的热力图分析,发现降雨对地上部干重和蔗茎产量的影响规律相似。当降雨不变时,若温度升高则地上部干重和蔗茎产量均增加较小;当温度不变时,若降雨增加则较大程度提高地上部干重和蔗茎产量;当降雨和温度同时增加时,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当降雨和温度同时增加能较大程度的提高甘蔗生物量。但是降雨对地上部干重和蔗茎产量的增产作用有一定的限制,当降雨增加达到一定限度时,继续增加降雨量则会使地上部干重和蔗茎产量下降,该限制作用在年均辐射总量较小的站点或年均总辐射增加较小站点表现较为突出。温度、降雨和辐射对蔗糖产量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和降雨的协同作用对蔗糖产量影响与对地上部干重和蔗茎产量的影响相似。温度和辐射协同作用对蔗糖产量的正相关关系需要建立在土壤水分较多的条件下,即在降雨较多的条件下,辐射增加有利于蔗糖产量增加,但是超过一定限度辐射继续增加则会使产量下降;若降雨和辐射同时增加则蔗糖产量增加较大。(5)灌溉产量差分析研究基于APSIM-sugarcane设置灌溉模拟试验,发现土壤水分含量对甘蔗生产有重要的作用。在未来各研究阶段温度逐渐增加且22个研究站点温度增加幅度相近的背景下,在降雨量较少且未来阶段降雨增加也较少的站点,设置自动灌溉可增加土壤含水量,对甘蔗产量(地上部干重、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增产效果显着。特别是对蔗糖产量,在未来阶段年均总辐射增加较多的站点,灌溉后土壤含水量始终充足条件下蔗糖产量增产较大;而在降雨量较多的地区,由于其土壤含水量基数较大,灌溉对甘蔗产量增加效果不显着。研究表明,经过本地化参数调整和验证后的APSIM-sugarcane生长模型能够有效的模拟广西甘蔗生长状况。将全球气候模型的气候数据与APSIM-sugarcane模型相结合模拟未来广西甘蔗产量,明确了在未来气候条件下广西甘蔗产量的变化趋势,探清了未来温度、降雨和辐射的变化对广西甘蔗产量的影响趋势,有利于适当的调整未来阶段甘蔗种植管理措施。
廖雪萍,梁骏,黄梅丽,李政,史彩霞,杜裕[9](2014)在《广西冬种马铃薯种植布局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近50年来广西气候变暖对冬种马铃薯种植布局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广西冬种马铃薯种植布局与更好适应气候变化,保障广西粮食安全提供决策建议。利用广西9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11月至次年3月的逐日气象资料,在用线性倾向率对广西冬种马铃薯气候区划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基础上,利用GIS平台完成广西1997年气候变暖突变前、后各气候区划指标空间分布图及冬种马铃薯种植气候区划图。结果表明:近50年来广西绝大部分地区11月至次年3月≥10℃积温呈现增多趋势,气候突变后比突变前的积温平均增多了198.5℃;各地极端最低气温均呈明显升高趋势,气候突变后比突变前的平均年极端最低气温升高了1.9℃;大部分地区霜冻日数呈减少趋势,气候突变后比突变前的平均霜冻日数减少了2.6 d。受广西近50年气候变暖的影响,广西冬种马铃薯种植气候最适宜区、适宜区往北扩张,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往北缩小。广西气候突变前后用极端最低气温、霜冻日数表征的适宜区面积均比≥10℃积温表征的面积要小,说明极端最低气温、霜冻日数一直是制约广西冬种马铃薯扩大种植的主要气象因素。
李宗倍[10](2014)在《广府文化背景下珠三角与桂东南传统村落形态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府传统文化是岭南地区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文化类型,主要分布在粤中、粤西及桂东南地区,是以粤语为日常用语的广府人聚居的地区。广府文化区内的村落以梳式布局、三间两廊民居、以及浓郁的岭南装饰为地域特征,是适应南方炎热多雨气候而形成的传统村落。在广府文化区内,珠三角地区是文化核心区,该区内的传统村落特征最明显。而桂东南地区的传统村落处于文化边缘区,风格特征、文化识别性相对较弱。本文以广府地区内的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珠三角及桂东南地区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采用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借鉴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等学科知识,努力发掘广府边缘区村落与核心区村落的异同,找出产生这些差异的内在及外在因素,揭示广府传统村落的核心特质以及其在应对不同自然环境时所展现的深刻内涵。文章先对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予以讨论和界定,着重于明确广府文化的范围,然后梳理国内外传统村落及广府传统村落的研究现状,尤其仔细阅读两广广府村落的相关着作,把握现有的研究成果。接着简述珠三角与桂东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条件等基本内容,总结广府传统村落在不同区域中的分布情况及形态特征。文章重点在于对这两个地区传统村落的总体格局、形态特征和建筑特点等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总结,始终采用比较的分析手法,得出文化核心区和边缘区村落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最后,分析存在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指出广府传统村落的本质特性,得出全文的结论。通过本次比较研究,笔者希望达到丰富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研究的目的,尤其对桂东南地区广府村落的研究和记录作补充,为广府文化的整体保护做贡献。
二、广西钦州地区农业气候区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钦州地区农业气候区划(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变化对广西农业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对广西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 |
2 对广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 |
3 对广西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3.1 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 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
4 对广西农作物种植制度和品种布局的影响 |
5 对广西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影响 |
6 对广西作物灌溉量的影响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2)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
1.2 研究问题 |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
1.2.4 总体评价 |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
3.2.1 经济生产方式 |
3.2.2 社会组织形态 |
3.2.3 原始崇拜意识 |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
4.1.1 样本选定 |
4.1.2 因子体系构建 |
4.1.3 因子属性来源 |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2.1 地形地貌 |
4.2.2 坡度坡向 |
4.2.3 河流水系 |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3.1 传统民居 |
4.3.2 村落布局 |
4.3.3 历史环境 |
4.3.4 村落规模 |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4.1 建村年代 |
4.4.2 世居民族 |
4.4.3 语言与民系 |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
(3)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马铃薯与马铃薯产业概述 |
1.2.2 世界马铃薯产业研究概况 |
1.2.3 中国马铃薯产业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及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2.1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2.1.1 生产 |
2.1.2 消费 |
2.1.3 贸易与加工 |
2.2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2.2.1 生产 |
2.2.2 消费 |
2.2.3 贸易与加工 |
2.3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2.3.1 生产 |
2.3.2 加工、贮藏及贸易 |
2.3.3 育种与栽培 |
2.3.4 消费 |
2.4 马铃薯种植意愿与消费意愿调查 |
2.4.1 调查方法 |
2.4.2 种植意愿调查 |
2.4.3 消费意愿调查 |
第三章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劣势分析 |
3.1 主粮化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新要求 |
3.2 主粮化背景下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2.1 缺乏种薯繁育基地,脱毒种薯应用率低 |
3.2.2 优良品种少,缺乏加工型品种 |
3.2.3 机械化、规模化程度不高 |
3.2.4 高产栽培新技术推广不够 |
3.2.5 科研条件薄弱 |
3.2.6 缺乏精深加工 |
3.2.7 冷链物流设施缺乏,贮藏调控能力弱 |
3.2.8 缺少大型专业市场 |
3.2.9 效益不稳定,影响马铃薯的发展规模 |
3.2.10 自然灾害频发 |
3.3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 |
3.3.1 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
3.3.2 具备良好的栽培基础 |
3.3.3 节令优势 |
3.3.4 气候优势 |
3.3.5 区位优势 |
3.3.6 土地资源优势 |
3.4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劣势 |
3.4.1 种薯繁育先天条件不足 |
3.4.2 规模化种植推进有难度 |
3.4.3 自然灾害威胁 |
3.4.4 易发生病虫害 |
3.4.5 外部竞争压力大 |
3.4.6 种植成本较高 |
3.4.7 加工发展严重滞后 |
第四章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4.1 做好顶层设计,精准定位,精确布局 |
4.1.1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涉农部门协同合作 |
4.1.2 精准定位、精确布局 |
4.1.3 抓好优势区建设 |
4.1.4 抓种植面积扩增 |
4.1.5 多元发展,多方发力 |
4.1.6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
4.2 加强基础研究,加速品种选育 |
4.2.1 加强基础研究 |
4.2.2 根据不同产业带进行品种选育 |
4.3 合理布局,扩展加工产业链 |
4.3.1 合理布局,填补空档 |
4.3.2 扩大加工型马铃薯种植 |
4.3.3 实现初加工 |
4.3.4 大力推进精深加工 |
4.3.5 推动广西特色马铃薯主食产品研发 |
4.3.6 建设绿色加工体系 |
4.4 健全脱毒种薯良种繁育体系,扩大脱毒种薯覆盖率 |
4.4.1 加强脱毒种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
4.4.2 建立种薯质量监测和检测体系 |
4.4.3 建设脱毒良种繁育基地 |
4.4.4 扩大脱毒种薯覆盖率 |
4.5 科技引领,多种形式推广先进栽培技术 |
4.5.1 科技引领,健全栽培技术体系 |
4.5.2 大力推广先进技术 |
4.5.3 强化技术培训 |
4.5.4 示范带动 |
4.6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机械化的投入力度 |
4.7 提高自然灾害及病虫害防控能力 |
4.7.1 抓好防霜抗冻工作 |
4.7.2 做好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 |
4.7.3 建立病虫害预警系统 |
4.8 产业扶持全覆盖,保障薯农收益 |
4.8.1 财政扶持全面覆盖 |
4.8.2 普及农业保险,降低生产风险 |
4.8.3 试点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保障农民收益 |
4.9 健全销售网络 |
4.9.1 建立东盟营销网络 |
4.9.2 利用节令优势大力拓展外省市场 |
4.9.3 积极推广订单式、合同式生产 |
4.9.4 推进信息大数据平台建设 |
4.9.5 抓好农民营销队伍建设 |
4.10 强化马铃薯主粮化消费宣传引导 |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
5.1 结论 |
5.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马铃薯种植意愿调查表 |
附录2 马铃薯消费意愿调查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元江县红心火龙果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1.1 基础地理数据 |
1.1.2 气象水文资料 |
1.1.3 农业生产资料 |
1.1.4 灾情资料 |
1.2 方法 |
1.2.1 农业气候相似理论 |
1.2.2 气候适宜性区划技术路线 |
1.2.3 灾害风险区划技术路线 |
1.2.4 空间插值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元江县火龙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火龙果种植1月温度适宜性 |
2.2 火龙果种植6月温度适宜性 |
2.3 火龙果种植积温适宜性 |
2.4 元江县火龙果种植气候适宜性 |
2.4.1 最适宜区 |
2.4.2 适宜区 |
2.4.3 次适宜区 |
2.4.4 不适宜区 |
2.5 元江县火龙果低温冷害风险区划 |
2.5.1 低风险区 |
2.5.2 中风险区 |
2.5.3 次高风险区 |
2.5.4 高风险区 |
3 结论与讨论 |
(5)基于SD和DPSIRM模型的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相关概念辨析 |
1.3.2 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
1.3.3 河流流域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
1.3.4 当前研究总结与发展趋势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1.6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第二章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处理 |
2.1 理论基础 |
2.1.1 脆弱性理论 |
2.1.2 生态系统评价理论 |
2.1.3 人地关系理论 |
2.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5 DPSIRM模型的来源、原理与应用 |
2.1.6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变化斜率趋势分析法 |
2.2.2 Mann-Kendall检验法 |
2.2.3 像元二分模型 |
2.2.4 Sen斜率估计法 |
2.2.5 主客观组合权重法 |
2.2.6 综合加权评价法 |
2.2.7 格网GIS法 |
2.2.8 地统计学分析方法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1 气象数据 |
2.3.2 遥感数据 |
2.3.3 野外实测数据 |
2.3.4 社会经济数据 |
第三章 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影响因子时空演变及形成机理分析 |
3.1 极端气候事件时空演变分析 |
3.1.1 极端气候指数定义 |
3.1.2 极端气候指数的年际变化趋势 |
3.1.3 极端气候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
3.1.4 极端气候指数的突变特征 |
3.2 人类活动因子演变分析 |
3.3 植被覆盖演变分析 |
3.3.1 数据来源和处理 |
3.3.2 饮马河流域EVI演变趋势分析 |
3.4 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形成机理分析 |
3.4.1 极端气候因子与植被覆盖变化的关系 |
3.4.2 人类活动与植被覆盖变化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D模型的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系统模型研究 |
4.1 系统动力学模型原理 |
4.1.1 模型构建的基本原理 |
4.1.2 建模目的 |
4.1.3 系统边界 |
4.1.4 定义问题和构思模型 |
4.1.5 图形表示方法 |
4.2 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模步骤 |
4.2.1 问题分析 |
4.2.2 系统结构分析 |
4.2.3 建立模拟模型和数学方程 |
4.2.4 模型模拟与政策分析 |
4.2.5 模型检验与评估 |
4.3 河流流域生态脆弱性系统结构流图构建 |
4.3.1 自然子系统 |
4.3.2 社会经济子系统 |
4.3.3 资源环境子系统 |
4.3.4 综合系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DPSIRM模型的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 |
5.1 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形成机理及概念框架 |
5.2 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指标的选择 |
5.2.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和权重 |
5.2.3 指标空间展布 |
5.3 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
5.4 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 |
5.5 饮马河流域不同行政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饮马河流域降低生态脆弱性对策研究 |
6.1 模型的设计 |
6.1.1 三角图法的设计 |
6.1.2 界定条件 |
6.1.3 趋势分析 |
6.2 饮马河流域1995 年生态脆弱性类型评价 |
6.3 饮马河流域2005 年生态脆弱性类型评价 |
6.4 饮马河流域2015 年生态脆弱性类型评价 |
6.5 饮马河流域1995-2015 年生态脆弱性趋势分析 |
6.6 降低脆弱性对策 |
6.6.1 行政区尺度对策 |
6.6.2 流域尺度对策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加科研项目及参编着作情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广西双季稻种植区涝灾量化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来源与处理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资料来源于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降水对农田涝灾形成的作用 |
2.2 农田涝灾等级指标分析与建立 |
2.2.1 农田涝灾发生前期有效降水与当日有效降水关系分析 |
2.2.2 农田涝灾风险等级指标的建立 |
2.2.3 农田涝灾等级指标检验 |
3 双季稻灾前量化评估技术及实现 |
3.1 承灾对象—双季稻种植分布遥感信息获取 |
3.2 双季稻涝灾致灾因子的降尺度 |
3.3 双季稻洪涝灾前量化评估的实现 |
4 结论 |
(7)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水稻发育期变化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统计分析方法 |
2 气温及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
2.1 气温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
2.1.1 气温变化趋势。 |
2.1.2 各季节气温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
2.1.3 水稻主产区1980—2000年代各季节平均气温变化特征。 |
2.2 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
2.2.1 广西各季节降水量变化特征。 |
2.2.2 广西水稻主产区各季节降水量变化特征。 |
3 广西水稻生育期的时空演变特征 |
3.1 早稻生育期时空演变特征 |
3.1.1 早稻生育期年代际空间演变特征。 |
3.1.2 早稻生育期年代际时间演变特征。 |
3.1.3 早稻各生育期所需天数变化特征。 |
3.2 晚稻生育期时空演变特征 |
3.2.1 晚稻生育期年代际空间演变特征。 |
3.2.2 晚稻生育期年代际时间演变特征。 |
3.2.3 晚稻各生育期所需天数变化特征。 |
4 结论与讨论 |
(8)气候变化对广西甘蔗生产潜力影响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对甘蔗生产的影响 |
1.2.2 作物生长模型的发展 |
1.2.3 作物模型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应用 |
1.2.4 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和全球气候模型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APSIM模型在广西甘蔗种植区的本地化研究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田间试验设计 |
2.2.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2.2.3 检验模型有效性的方法和指标 |
2.3 作物模型的简介及参数初始化 |
2.3.1 APSIM模型的框架结构 |
2.3.2 APSIM-sugarcane的介绍 |
2.3.3 作物模型参数初始化及设置 |
2.4 APSIM-SUGARCANE模型的本地化的参数调试和验证结果 |
2.4.1 甘蔗品种参数调试 |
2.4.2 APSIM模型模拟广西甘蔗发育期的有效性验证 |
2.4.3 APSIM模型模拟广西甘蔗生产力的有效性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广西气候时空变化特征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GCM气候数据评价方法 |
3.1.3 气候差异性研究方法 |
3.1.4 气候变化研究方法 |
3.1.5 数据处理方法 |
3.2 气候数据评价及其差异性分析 |
3.2.1 GCM气候数据评价结果 |
3.2.2 GCMs模拟的气候数据差异性分析结果 |
3.3 未来气候变化结果分析 |
3.3.1 温度变化结果分析 |
3.3.2 降雨变化结果分析 |
3.3.3 辐射变化结果分析 |
3.4 广西气候时空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
3.4.1 日均温时空变化研究 |
3.4.2 年均降雨时空变化研究 |
3.4.3 年均辐射总量时空变异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广西甘蔗产量变化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不同模拟情景设置 |
4.1.2 产量差异分析方法 |
4.1.3 产量变化分析方法 |
4.1.4 甘蔗产量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4.1.5 数据处理方法 |
4.2 产量差异性及其影响研究结果 |
4.2.1 产量差异结果分析 |
4.2.2 气候差异对产量差异的影响 |
4.3 甘蔗产量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4.3.1 气候变化背景下甘蔗地上部生物量变化特征 |
4.3.2 气候变化背景下蔗茎产量变化特征 |
4.3.3 气候变化背景下蔗糖产量变化特征 |
4.4 温度、降雨和辐射变化对产量变化的协同影响 |
4.5 广西甘蔗产量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 |
4.5.1 地上部干重的时空变化分析 |
4.5.2 蔗茎产量时空变化分析 |
4.5.3 蔗糖产量时空变化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APSIM模型的灌溉产量差变化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不同情景灌溉产量模拟设置 |
5.1.2 灌溉产量差变化计算方法 |
5.1.3 数据处理方法 |
5.2 不同情景下模拟的灌溉产量差变化分析 |
5.2.1 地上部干重灌溉产量差 |
5.2.2 蔗茎产量产量差变化 |
5.2.3 蔗糖产量差变化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特色和创新 |
6.3 研究中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和论文发表情况 |
(9)广西冬种马铃薯种植布局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近50年广西冬种马铃薯气候区划指标时间变化 |
2.2 近50年广西冬种马铃薯气候区划指标的空间变化 |
2.2.1 日平均气温≥10℃积温 |
2.2.2 极端最低气温 |
2.2.3 霜冻日数 |
2.3 气候变暖对广西冬种马铃薯种植区划的综合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10)广府文化背景下珠三角与桂东南传统村落形态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范围和对象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背景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意义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珠三角与桂东南广府传统村落的概述 |
2.1 自然环境比较 |
2.1.1 珠三角地势低平,水网密布 |
2.1.2 桂东南地形多样,山河相间 |
2.2 文化特点比较 |
2.2.1 珠三角呈现开放性、外向性的特点 |
2.2.2 桂东南呈现混杂性、原始性的特点 |
2.3 选址特点比较 |
2.3.1 珠三角选址近水特点突出 |
2.3.2 桂东南多选址于山麓地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珠三角与桂东南广府传统村落的形态特征 |
3.1 村落格局比较 |
3.1.1 珠三角布局程式化,形态规整 |
3.1.2 桂东南布局整体自由,局部规整 |
3.2 交通系统比较 |
3.2.1 珠三角以网式路网为特色 |
3.2.2 桂东南以自由式路网为特色 |
3.3 公共节点比较 |
3.3.1 珠三角节点临水,构成元素多样 |
3.3.2 桂东南节点多位于路口,元素较单一 |
3.4 空间特点总结 |
3.4.1 珠三角空间清晰有序,较为匀质 |
3.4.2 桂东南的无序性突出,空间较为丰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珠三角与桂东南广府传统村落的建筑形态 |
4.1 公共建筑 |
4.1.1 珠三角形制成熟,装饰精美 |
4.1.2 桂东南保留古制,外观质朴 |
4.2 传统民居 |
4.2.1 珠三角以三间两廊为主,节约用地 |
4.2.2 桂东南大型宅院较多,宅形灵活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珠三角与桂东南广府传统村落的异同 |
5.1 村落的异同点 |
5.1.1 村落的相同点 |
5.1.2 村落的不同点 |
5.2 产生不同点的原因 |
5.2.1 自然环境的影响 |
5.2.2 经济发展不平衡 |
5.2.3 文化传播的差异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广西钦州地区农业气候区划(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变化对广西农业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廖雪萍,黄梅丽,雍阳阳,李妍君,周绍毅,秦川.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0(04)
- [2]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张卫. 广西大学, 2020(07)
- [4]元江县红心火龙果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J]. 丁圣,张茂松,赵兴东. 农学学报, 2019(11)
- [5]基于SD和DPSIRM模型的饮马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D]. 张峰.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6]广西双季稻种植区涝灾量化评估技术研究[J]. 黄海洪,谭宗琨,罗永明. 中国农学通报, 2019(11)
- [7]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水稻发育期变化特征分析[J]. 黄桂珍,李莉,匡昭敏. 现代农业科技, 2018(11)
- [8]气候变化对广西甘蔗生产潜力影响的模拟研究[D]. 阮红燕. 广西大学, 2018(12)
- [9]广西冬种马铃薯种植布局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 廖雪萍,梁骏,黄梅丽,李政,史彩霞,杜裕. 西南农业学报, 2014(06)
- [10]广府文化背景下珠三角与桂东南传统村落形态比较研究[D]. 李宗倍.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