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氨茶碱片稳定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肖叔平,郭红[1](1993)在《氨茶碱片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用加速试验方法,对影响氨茶碱片稳定性因素:水分,温度,工艺配方进行实验性探讨,为选择合理的工艺条件和处方提供了依据,并测算了氨茶碱片在室温下的有效期。
陈赞民,陈颖江[2](2012)在《气相色谱法测定氨茶碱及其制剂中乙二胺的含量》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氨茶碱及其制剂中乙二胺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用DB-624毛细管气相色谱柱(30 m×0.53 mm,3.0μm),程序升温(120℃保持7 min,以80℃.min-1上升至250℃,保持5 min),进样口温度180℃,检测器为FID,检测器温度250℃,内标为甲基异丙基酮。结果:乙二胺的线性范围为0.1193~0.5964 mg.mL-1(r=0.9995),理论板数大于10000,各相邻峰分离度均大于1.8,精密度、回收率的RSD均小于2.0%。结论: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氨茶碱及其制剂中乙二胺含量的测定。
潘英娇[3](2008)在《流化床法制备氨茶碱缓释微丸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流化床包衣造粒的方法制备了氨茶碱缓释微丸并对制剂的药动学性质作了相关研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结合X-射线粉末衍射法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考察了药物与辅料的配伍兼容性;采用单因素摸索的方法确定了空白丸心的制备工艺并且对丸心的粉体动力学性质作了评价;同样单因素方法确定了氨茶碱缓释微丸的包衣处方和制备工艺,制得12h持续释放的缓释制剂,通过体外释放试验并对释放曲线进行曲线方程拟合,研究了微丸的缓释机理;以家兔为实验动物,对制备的缓释微丸进行了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流化床造粒包衣法制备的氨茶碱缓释微丸体外释放行为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与市售氨茶碱片相比,自制缓释微丸的Tmax显着延长,Cmax明显降低,达到了良好的缓释效果;动物体内分数和体外释放度试验拟合较好,可以用体外试验取代体内试验作为质量监测的方法;药动学实验结果表明自制的缓释微丸生物利用度良好。
余海宣,辛淑波,陈瑞擎,黄俊斌[4](2014)在《医院药房常见拆零药品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选定药品拆封后置于原包装瓶的外观和含量分析,对拆零药品的管理、存放、使用提出合理的建议,保证医院用药的安全。方法将选定药品在规定环境下分装留样,按规定时间进度进行含量测定,并观察外观变化。结果药房中拆封后置于原包装瓶的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富马酸酮替芬片和氨茶碱片、维生素C片,在各自观察时间内标示量保持稳定,这些药物的药品有效期可视为与原包装标示的有效期一样。结论在医院药房,只要严格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进行拆零药品销售,无论药品的化学性质如何,都可保证留存在原包装瓶内药品的有效期与原包装标示的有效期基本一致或药品质量基本不变。
区健民,祝小林,张强,朱建华,程江凤[5](2017)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与氨茶碱片治疗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对比》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比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与氨茶碱片治疗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广东省中山市古镇医院门诊就诊的120例缓解期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生活质量、变化呼吸困难指数(TDI)、6 min步行距离(6MWD)及动脉血气水平。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1.67%和8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TDI、6MWD及动脉血气水平均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COPD临床疗效优于氨茶碱片,可显着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李鸿彬,乔仲和,张玉叶[6](1994)在《氨茶碱片中茶碱的体外溶出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五个厂家的氨茶碱片中茶碱进行了体外溶出度测定。求得T50、Td、T80、m和Kr,各参数之间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我们认为有必要规定氨茶碱片中茶碱的溶出度以控制其质量。
庄布军[7](2017)在《水相合成量子点在药物检测方面的应用》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药物检测技术研究的目标是获得一种准确、灵敏、快速、经济、简便以及稳定性好的新方法。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气相、液相色谱法、免疫测定法、荧光测定法、质谱分析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目前,最常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这两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准确度,但同时也存在其固有的缺点(如:仪器昂贵、操作复杂、耗时较长等)。荧光检测因具有省时方便、操作简单以及灵敏度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检测领域。而量子点(Quantum Dots,QDs)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材料用于药物检测,解决了上述检测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在药物检测方面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QDs是由Ⅱ/Ⅵ族或者Ⅲ/Ⅴ族元素合成的半导体纳米材料。与传统的有机荧光材料相比,具有耐光漂白性强、宽而连续的激发光谱以及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stokes shift)现象等优异的光学特性。由于其水相合成简单、易于表面修饰、容易表征以及特殊的理化性质等特点,使得在药物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研究方法及结果本论文旨在研究QDs的水相合成方法,并探讨在药物检测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四方面研究内容:1、以巯基乙酸(TGA)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出了荧光发射峰在607 nm、粒径在4.0 nm左右的CdTe QDs,并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等对所合成的QDs进行表征。随后,基于硫酸庆大霉素对CdTe QDs的荧光淬灭作用,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经济、简便和快速测定硫酸庆大霉素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最优实验条件下,硫酸庆大霉素浓度在0.102.00 mg/L范围内时,QDs的荧光淬灭程度与硫酸庆大霉素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校正系数R2=0.9989,该方法可用于测定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的浓度。2、以巯基丙酸(MPA)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Mn掺杂ZnS QDs。通过测定Mn掺杂ZnS QDs磷光强度的上升,实现了对硫酸庆大霉素浓度的测定。实验过程中,优化了Mn掺杂ZnS QDs室温磷光法检测硫酸庆大霉素体系中pH、缓冲溶液类型、溶液加入顺序、QDs浓度以及反应时间等条件,从而获得最优的检测环境。基于Mn掺杂ZnS QDs室温磷光的增敏作用,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经济和高灵敏度的检测硫酸庆大霉素的新方法。硫酸庆大霉素对Mn掺杂ZnS QDs有磷光增敏的作用,浓度在0.1010 mg/L范围时QDs磷光强度比值与硫酸庆大霉素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校正系数R2=0.9985。在尿液中的加样回收率为98%104%。3、将前述合成的Mn掺杂ZnS QDs于室温下对氨茶碱片进行浓度测定。实验过程中,优化了反应体系中pH、缓冲溶液类型、缓冲溶液浓度以及相互作用时间等条件,从而获得最优的检测环境。氨茶碱对MPA修饰的Mn掺杂ZnS QDs有磷光增敏作用,在pH=7.4的Tris-HCl缓冲体系中检测,氨茶碱对Mn掺杂ZnS QDs呈现有规律的磷光增敏现象,且浓度在230 mg/L范围时QDs的相对磷光强度与氨茶碱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校正系数R2=0.9962。基于Mn掺杂ZnS QDs的磷光增敏现象,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检测氨茶碱的新方法。本方法可快速、简便的测定片剂中氨茶碱的浓度,回收率在101%104%。4、本研究优化了Mn掺杂ZnS QDs室温磷光法检测硫酸阿米卡星体系中pH、干扰离子以及反应时间等条件,从而获得最优的检测环境。通过测定Mn掺杂ZnS QDs磷光强度的上升,实现了对硫酸阿米卡星浓度的测定。基于Mn掺杂ZnS QDs室温磷光的增敏作用,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经济和高灵敏度的检测硫酸阿米卡星的新方法。硫酸阿米卡星对Mn掺杂ZnS QDs有磷光增敏的作用,浓度在0.055.0 mg/L范围时QDs相对磷光强度与硫酸阿米卡星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能有效避免血清与尿液中其他成分的干扰,并且在检测血清与尿液中的硫酸阿米卡星时不需要加入任何除氧剂与诱导剂。在尿样与血清样品中测定硫酸阿米卡星的回收率为95%104%。
韦广辉[8](2011)在《电位滴定法测定氨茶碱片中乙二胺的含量》文中认为目的:改进氨茶碱片中乙二胺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电位滴定法进行测定。采用E-201-C型pH复合电极,用苯二甲酸盐标准缓冲溶液和混合磷酸盐缓冲液对pH计进行校正。采用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用二阶微商法计算滴定终点。结果:精密度试验乙二胺含量为13.88%,RSD=0.28%(n=3);乙二胺的平均回收率为99.37%,RSD=0.18%(n=6)。结论:该方法准确、精密度好,不受片剂辅料干扰。
王雪明,冯端浩,王德隆,曹颖[9](2006)在《复方氨茶碱缓释片的制备》文中提出目的:制备复方氨茶碱缓释片。方法:用正交试验优化处方,以羟丙甲基纤维素为骨架材料,用疏水性阻滞剂乙基纤维素调节药物释放速度,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制备复方氨茶碱缓释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主药氨茶碱的含量,用HPLC法测定其他组分的含量。通过测定氨茶碱的体外释放度,进行释放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所制备的缓释片12h内呈现良好的缓释特性,符合Higuchi方程:Q=24.176 0t1/2-7.699,r=0.995 6。结论:复方氨茶碱缓释片体外释药缓慢、平稳,符合设计要求。
黄彦[10](2007)在《聚β-环糊精分子量测定、热稳定动力学及其对水溶性药物释放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课题研究了β-环糊精(β-CD)与环氧氯丙烷(EPI)的交联产物聚β-环糊精(β-CDP)的相对分子量、热稳定动力学,并考察β-CDP对亚甲蓝(Methylene blue)、盐酸二甲双胍(Metformin hydrochloride)和氨茶碱(Aminophylline)三种水溶性药物释放的影响。β-CDP是β-CD与交联剂EPI在NaOH碱性条件下通过不断开环,闭环反应得到。研究从合成反应开始,得到一系列包括水溶性和水不溶性的环糊精交联聚合物。本研究对水溶性β-CDP的相对分子量进行测定,采用粘度法测定β-CDP特性粘度,凝胶色谱法测得两个不同特性粘度β-CDP的谱图及分子量,代入Mark- Houwink方程求算参数。实验结果计算得β-CDP的水溶液在35℃时α=0.4445, K =0.10678,浓度单位g·ml-1。求得α和K值,可以方便地用粘度法计算水溶性β-CDP的分子量, M W在1600~5400之间,用于进一步指导合成优化。得到高分子量的水溶性β-CDP,分子量为57316.6。粘度法简单易行,数据有效可靠,可作为测定水溶性β-CDP相对分子量的参考方法。考察了三种β-CDP的热稳定动力学,给出热分解反应的级数n、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等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可见,β-CDP在N2气氛中280℃左右开始分解失重,到400℃左右分解完毕。用Freeman-Carroll法求算出水溶性、水难溶性、水不溶性β-CDP热分解反应E分别为102.9、101.6、213.2KJ·mol-1,级数分别为1、1、2级。其中水难溶性β-CDP进一步考察了2、5、10、15K/min升温速率下的热分析曲线,Ozawa法和Kissinger法求算E为158.2、160.5 KJ·mol-1,所得结果基本一致,A为2.53×1012; K2984. 694×10-16 s-1, t0.52984. 68×107年,可见β-CDP在室温下稳定性良好。对β-CDP热分解机理进行了分析,为随机成核机理。通过溶出度试验,探讨β-CDP对水溶性药物释放的作用和机理。从合成优化的β-CDP中筛选出具缓释潜力的β-CDP(分子量大于57000),将β-CDP与水溶性药物(亚甲基蓝、盐酸二甲双胍、氨茶碱)混合均匀直接压片,按中国药典溶出度测定方法,使用转篮法,以水为释放介质,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介质中药物的含量,并计算其累积释放率。在药物含量及材料用量一致的情况下,释放的差异可能与药物结构或性质有关。对三种药物的溶出数据分别以零级释放、一级释放、Higuchi方程和Ritger-pappes模型进行拟合,求出相应的特征参数,探讨其体外释放规律。结果表明,三种药物片剂符合一级方程或Higuchi方程。用Ritger-pappas模型进行拟合,从模型拟合结果分析以及释放指数n′=0.46~0.63判断,水溶性药物-β-CDP片的释药过程为扩散与溶蚀并存,并以扩散释药过程为主。应用对片形释放的数学拟合,求出药物在不同压力下长时间、短时间、一半时间的扩散系数D值,从D值可更直观的看出药物在聚合物中扩散的情况。实验结果可知,药物在β-CDP片的释放是浓度依赖性的,即D是浓度的函数。从D值的变化也可以看出药物的释放是扩散与骨架溶蚀并存,且以扩散过程为主。
二、氨茶碱片稳定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氨茶碱片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气相色谱法测定氨茶碱及其制剂中乙二胺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
2 色谱条件 |
3 溶液的配制 |
3.1 内标溶液 |
3.2 对照品溶液 |
3.3 供试品溶液 |
4 方法学考察 |
4.1 线性关系试验 |
4.2 最小检测限试验 |
4.3 精密度试验 |
4.4 重复性试验 |
4.5 稳定性试验 |
4.6 回收率试验 |
5 样品含量测定 |
6 讨论 |
(3)流化床法制备氨茶碱缓释微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药物与辅料的配伍兼容性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试剂与药品 |
2.1.3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处理方法 |
2.2.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量 |
2.2.3 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测定 |
2.2.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 |
2.2.5 缓释微丸释放曲线的测量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量结果 |
2.3.2 X-射线粉末衍射法扫描结果. |
2.3.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图结果 |
2.3.4 两种缓释微丸的释放结果 |
2.4 结论 |
第三章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 |
3.1.2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的含量测定 |
3.2.2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3.2.3 释放度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结果 |
3.3.2 释放度测定方法建立结果 |
3.4 结论 |
第四章 氨茶碱载药丸心的制备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 |
4.1.2 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空白丸心制备的基本原理 |
4.2.2 实验操作过程 |
4.2.3 制备工艺的单因素考察 |
4.2.4 评价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制备工艺单因素考察结果 |
4.3.2 空白丸心的粉体学性质评价 |
4.3.3 载药量的测定结果 |
4.4 结论 |
第五章 氨茶碱缓释微丸的制备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材料 |
5.1.2 试剂与药品 |
5.1.3 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底喷”包衣原理 |
5.2.2 包衣的操作过程 |
5.2.3 包衣效率的确定 |
5.2.4 包衣工艺的单因素考察 |
5.2.5 处方工艺的单因素考察 |
5.2.6 制备工艺的确定 |
5.2.7 释药机理的探讨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包衣工艺的单因素考察结果 |
5.3.2 包衣处方的单因素考察结果 |
5.3.3 制备工艺的确定结果 |
5.3.4 释放机理的分析结果 |
5.4 结论 |
第六章 氨茶碱缓释微丸的家兔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
6.1 材料与仪器 |
6.1.1 材料 |
6.1.2 药品与试剂 |
6.1.3 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体内检测方法的建立 |
6.2.2 药动学研究 |
6.2.3 药动学参数计算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体内检测方法的建立结果 |
6.3.2 药动学研究结果 |
6.3.3 药动学参数计算结果 |
6.4 结论 |
第七章 总结 |
7.1 研究成果 |
7.2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4)医院药房常见拆零药品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药品与仪器 |
1.1.1 试药 |
1.1.2 仪器 |
1.2 方法 |
1.2.1 药品保存条件 |
1.2.2 含量测定 |
1.2.3 外观留样观察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5)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与氨茶碱片治疗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
1.4 治疗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疗效评价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DI、6MWD及动脉血气水平比较 |
2.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GRQ评分比较 |
3 讨论 |
(7)水相合成量子点在药物检测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水相合成CdTe量子点荧光光度法测定硫酸庆大霉素 |
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仪器 |
1.1.2 实验试剂 |
1.1.3 实验方法 |
1.2 结果 |
1.2.1 CdTe QDs的制备及条件优化 |
1.2.2 QDs的形貌及光学性质 |
1.2.3 荧光检测条件的优化 |
1.2.4 QDs对硫酸庆大霉素的荧光响应 |
1.2.5 硫酸庆大霉素的检测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基于Mn掺杂ZnS量子点室温磷光法检测硫酸庆大霉素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方法 |
2.2 结果 |
2.2.1 影响磷光检测的因素 |
2.2.2 Mn掺杂ZnS QDs对硫酸庆大霉素的磷光响应 |
2.2.3 Mn掺杂ZnS QDs对硫酸庆大霉素的测定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基于Mn掺杂ZnS量子点室温磷光法检测氨茶碱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方法 |
3.2 结果 |
3.2.1 影响磷光检测的因素 |
3.2.2 Mn掺杂ZnS QDs对氨茶碱的磷光响应 |
3.2.3 Mn掺杂ZnS QDs对氨茶碱的测定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四、基于Mn掺杂ZnS量子点室温磷光法检测体液中的硫酸阿米卡星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1.3 方法 |
4.2 结果 |
4.2.1 稀释尿液对Mn掺杂ZnS QDs检测硫酸阿米卡星的影响 |
4.2.2 影响磷光检测的因素 |
4.2.3 Mn掺杂ZnS QDs对硫酸阿米卡星的磷光响应 |
4.2.4 Mn掺杂ZnS QDs对硫酸阿米卡星的测定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量子点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复方氨茶碱缓释片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 药品与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缓释片的制备 |
2.2 处方筛选 |
2.3 含量测定 |
2.3.1 氨茶碱含量[3] |
2.3.2 地巴唑、氯苯那敏含量 |
2.4 体外释放度测定 |
2.5 初步稳定性试验 |
3 讨论 |
(10)聚β-环糊精分子量测定、热稳定动力学及其对水溶性药物释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环糊精的结构与性质 |
1.1 化学结构特点 |
1.2 环糊精对酸、碱的稳定性 |
1.3 化学反应活性 |
1.4 环糊精的物理性质 |
1.5 环糊精在药剂方面的应用 |
2 修饰环糊精 |
3 环糊精聚合物 |
3.1 悬挂式结构 |
3.2 管状式结构 |
3.3 交联式结构 |
3.4 固载环糊精 |
3.5 环糊精聚合物的应用 |
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一章 水溶性β-环糊精聚合物分子量的确定 |
1 原理 |
1.1 高聚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
1.2 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方法 |
2 实验部分 |
2.1 GPC 测定 |
2.2 特性粘度的测定 |
3 结果及数据处理 |
3.1 K 值和α值的确定 |
3.2 分子量的确定 |
4 讨论 |
4.1 粘度法影响因素的考察 |
4.2 β-CDP 的α和K 值、分子量确定 |
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β-环糊精聚合物的热稳定动力学 |
1 原理 |
1.1 热分析研究动力学方法的分类及基本概念 |
1.2 热分析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及样品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3.1 S1 的 TG、DSC 分析 |
3.2 S2 的 TG、DSC 分析 |
3.3 S3 的 TG、DSC 分析 |
3.4 β-CD 的TG、DSC 分析 |
4 热分解动力学分析 |
4.1 热分解活化能的计算及反应级数的确定 |
4.2 β-CDP 稳定性考察和指前因子A 的确定 |
4.3 β-CDP 热反应机理的判断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β-环糊精聚合物对水溶性药物释放的影响 |
1 药物的释放机理 |
1.1 药物释放的模型拟合 |
1.2 Ritger-Peppas 模型 |
1.3 片形释放的数学处理 |
2 实验部分 |
2.1 材料及仪器 |
2.2 β-CDP 材料的选择 |
2.3 片的压制 |
2.4 测定波长的选择 |
2.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6 溶出度测定 |
3 结果讨论及数据处理 |
3.1 确定β-CDP 材料 |
3.2 药物检测的最大吸收波长 |
3.3 标准曲线 |
3.4 药物的累积释放曲线 |
3.5 释药模型拟合 |
3.6 扩散系数D 的确定 |
4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氨茶碱片稳定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氨茶碱片稳定性研究[J]. 肖叔平,郭红. 中国药学杂志, 1993(01)
- [2]气相色谱法测定氨茶碱及其制剂中乙二胺的含量[J]. 陈赞民,陈颖江. 药物分析杂志, 2012(09)
- [3]流化床法制备氨茶碱缓释微丸的研究[D]. 潘英娇. 吉林大学, 2008(10)
- [4]医院药房常见拆零药品稳定性研究[J]. 余海宣,辛淑波,陈瑞擎,黄俊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4(08)
- [5]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与氨茶碱片治疗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对比[J]. 区健民,祝小林,张强,朱建华,程江凤.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7(04)
- [6]氨茶碱片中茶碱的体外溶出度研究[J]. 李鸿彬,乔仲和,张玉叶.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1994(04)
- [7]水相合成量子点在药物检测方面的应用[D]. 庄布军.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3)
- [8]电位滴定法测定氨茶碱片中乙二胺的含量[J]. 韦广辉. 中国药房, 2011(12)
- [9]复方氨茶碱缓释片的制备[J]. 王雪明,冯端浩,王德隆,曹颖.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6(07)
- [10]聚β-环糊精分子量测定、热稳定动力学及其对水溶性药物释放的影响[D]. 黄彦. 广东药学院,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