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喜马拉雅前寒武系基底岩系的变质作用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周志广,刘文灿,梁定益[1](2004)在《藏南康马奥陶系及其底砾岩的发现并初论喜马拉雅沉积盖层与统一变质基底的关系》文中指出藏南北喜马拉雅拉轨岗日带康马岩体西南侧,奥陶系及其底砾岩覆盖于前奥陶系拉轨岗日群(POL)之上,后者被515~485Ma拉轨岗日构造穹隆带花岗岩侵入,沿不整合面又被泛非运动最晚期的基性脉岩侵入。奥陶系与前奥陶系的接触关系为伸展不整合,与喜马拉雅甚至冈底斯带有关剖面完全可以对比。这一不整合面即是冈瓦纳大陆北缘统一变质基底和沉积盖层的分界。冈瓦纳大陆统一变质基底的形成始于震旦纪末的“泛非运动”,其终止时间在喜马拉雅及以北地区可以延续至寒武纪—奥陶纪之交,表现为区域上不断的伸展—拉张—裂解的构造环境。由此可以认为伸展构造亦是控制统一变质基底与沉积盖层的形成机制之一。
李建忠[2](2006)在《珠穆朗玛峰地区构造古地磁和磁组构研究及喜马拉雅隆升》文中指出针对喜马拉雅地块研究程度较高、许多观点不一致的特点,本文从古地磁的角度出发,系统详细地研究了喜马拉雅地块构造古地磁和磁组构,提出了新的高原隆升模型,主要取得以下认识和进展: 1.根据新的构造古地磁资料,阐明了作为冈瓦纳大陆(印度板块)北部边缘的喜马拉雅地块从古生代以来向北的漂移过程中,有三次向南的短暂漂移:首先在泥盆纪中晚期至晚期有0.6°S的向南位移,从28.4°S漂移到29.0°S;然后晚三叠世到中侏罗世有2.6°S向南的漂移,从18.6°S漂移到21.2°S:最后一次往南漂移是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有3.8°S的向南漂移,从南纬18.6°S漂移到22.4°S。主要由于喜马拉雅地块(印度板块)总体的向北漂移,南北两个超级大陆的相对位置总体上靠得更近了。 2.应用岩石磁组构,结合变形变质、变形期次、变质期次、岩浆活动和岩组,详细研究了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磁组构特征。目前喜马拉雅地块新生代以来明显存在至少两期变形、两期变质,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磁组构同样记录了至少两次韧性变形:第一次是由北向南的逆冲推覆变形。这次变形非常强烈,在所有磁组构样品的磁面理和磁线理Flinn图上都表现为压扁形椭球体,显示挤压变形;在磁化率各异性度P频谱图和百分率各向异性度H曲线上显示岩石曾经历了强烈的塑性变形。第二次是由南向北的伸展变形,变形仅在局部有显示。地点是MCT的上盘樟木附近、丁仁布桥、康山桥和高喜马拉雅顶部以及特提期喜马拉雅的底部。在磁面理、磁线理Flinn图上表现为拉长形椭球体,显示拉张变形。 3.从变质岩石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构造地质学、地质年代学、岩浆岩岩石学及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对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变质倒置做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认为,只有一对正、逆韧性剪切带的配合,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才能产生管道流(Channel flow)或塑性挤出(ductile extension)。然而主中央断裂(MCT)和藏南拆离系(STDS)主拆离面自新生代以来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不论是显微岩组还是岩石磁组构都至少存在两期变形:早期是强烈的韧性变形,由北往南逆冲:晚期是构造掀斜,由南往北伸展。 4.应用现代变质岩石学、现代构造地质学,结合岩石磁组构、岩组,重新对高喜马拉雅雅结晶岩系变质倒置序列的成因作出新的解释,推测变质倒置和藏南拆离系的形成,可能是逆冲推覆、构造掀斜共同作用的结果。 5.喜马拉雅地块从古生代以来总体向北的漂移过程中,它的三次往南的短暂漂移都与特提斯洋的演化有关。这些往南回返大致分别与古特提斯(S1-P2)、中特提斯(T33-J1)和新特提斯(J33-K1)的打开形成相对应。
刘一鸣[3](2017)在《青藏高原羌南—保山板块550~450Ma岩浆事件 ——兼论冈瓦纳大陆北缘基底构造演化》文中提出青藏高原位于喜马拉雅-阿尔卑斯造山带的东缘,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时期特斯提洋的演化记录上,主要包括蛇绿岩、高压变质带和岩浆岩等。相比之下,有关青藏高原早期形成与演化的研究报道较少。羌南-保山板块是青藏高原上重要的大地构造单元,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夹持于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和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之间,是国内外长期关注的特提斯构造域的组成部分。由于青藏高原本身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以及高原极端恶劣的气候和交通条件,致使羌南-保山板块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尤其是关于晚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的地质记录研究资料较少,许多关键的地质问题仍处于争论之中。其中泛非造山运动在羌南-保山板块的影响范围和表现形式就是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有关羌南-保山板块在晚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时期的基底物质组成、时代和性质,以及是否构成泛非造山运动的地质记录等关键的地质问题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论,这直接制约了对青藏高原早期形成与演化历史的认识。对于恢复和重建冈瓦纳大陆北缘早期构造演化,确定其物质组成和形成时代是问题的关键。目前,越来越多的地质学家报道了青藏高原上早古生代的岩浆事件以及区域上广泛发育的沉积不整合。关于这期岩浆事件和沉积不整合所代表的构造热事件的认识还不统一,争论较大,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在早古生代时期冈瓦纳大陆北缘为被动大陆边缘,这期早古生代岩浆事件形成于冈瓦纳大陆聚合后的碰撞后伸展背景;第二种观点认为这期岩浆事件是安第斯型造山事件的产物,其与原特提斯洋洋壳向冈瓦纳大陆北缘的南向俯冲有关。依据上述认识的不同,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冈瓦纳大陆北缘构造演化模型。岩浆岩作为板块运动与构造活动的信息载体,赋含了丰富的地球动力学信息,是探讨基底形成与构造演化的重要介质。基性岩、尤其是双峰式火山岩,对于恢复古构造背景,反演古板块构造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由于构造作用、岩浆源区与岩浆演化过程的复杂性,需要综合区域地质、岩石学、地球化学、沉积学和地球动力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来进行基底构造演化研究。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羌南-保山板块中部已经报道的和我们项目组近年来新发现的花岗岩类、安山岩、玄武岩、辉长岩、双峰式火山岩和裂谷型沉积建造等为重点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晚新元古代-晚奥陶世各岩石单元进行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lu-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在此基础上,系统收集和分析青藏高原南部及邻区上发育的同时代的岩浆岩和沉积建造的研究资料,将他们与典型的泛非造山运动进行宏观的时空联系,探讨青藏高原冈瓦纳大陆北缘构造属性,最终建立青藏高原冈瓦纳大陆北缘早期构造演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羌南-保山板块中部目前可靠的最古老的岩石记录为晚新元古代(550ma)达不热碎屑岩和玄武岩夹层。达不热碎屑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具有典型的浊流沉积的特点。玄武岩夹层获得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晚新元古代(550ma)。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达不热玄武岩成分上属于碱性系列岩石,富集钛和铁,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现明显的右倾模式,无eu异常,微量元素表现为nb、ta明显的亏损,具有大陆板内玄武岩的特征。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为不均一的hf同位素组成,但其主体反映出玄武岩起源于富集型地幔,并且受到了地壳物质的混染。达不热玄武岩很可能代表了前寒武纪冈瓦纳大陆北缘初始裂解,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初始拉张的产物。本文首次在羌南-保山板块中部的都古尔地区报道了晚寒武世的花岗片麻岩和辉长岩。三件花岗片麻岩样品获得的la-icp-ms锆石u-pb谐和年龄分别为492.0±1.8ma、500.7±1.5ma和501.8±1.6ma。这为羌南-保山板块是否存在古老的基底提供了一定的线索。该花岗片麻岩原岩为高钾钙碱性的s型花岗岩,hf同位素分析显示其εhf(t)值均为负值(-7.4-1.1),获得的二阶段模式年龄为17571406ma,与本松错同时代的花岗片麻岩具有可比性,表明他们应该来自相同的岩浆源区。本文认为这期岩浆事件来源于古老地壳泥质岩石的部分熔融,并受到了少量幔源物质的混入。一件辉长岩获得的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490±4ma。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中钾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无明显eu负异常。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中未见nb和ta的亏损,具有e-morb的特征。辉长岩的εhf(t)值变化较大(-9.21.2),其起源于富集型地幔的部分熔融,并伴随有后期少量的地壳混染。羌南-保山板块中部的早奥陶世岩浆岩主要集中在都古尔、戈木日、本松错和俄久卖地区。岩性较丰富,分别为玄武岩、安山岩和花岗岩。其中都古尔地区的玄武岩和安山岩为本文首次报道。一件玄武岩样品获得的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486±10ma。样品显示为低钾拉斑系列,富集轻稀土,可见较弱的eu负异常。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中未见nb和ta的亏损,具有e-morb的特征。玄武岩的εhf(t)值变化较大(-6.9-0.04),起源于富集型地幔的部分熔融,并经历了少量的地壳混染。三件安山岩样品获得的锆石u-pb年龄为473±15ma、475±4ma和477±3ma。样品为低钾拉斑系列,富集轻稀土,并可见轻微的eu负异常。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中可见轻微的nb和ta的亏损,具有oib的特征。安山岩的εhf(t)值变化较大(-6.62.2),岩浆起源于幔源基性岩浆与古老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酸性岩浆的混合。戈木日、本松错和俄久卖地区的花岗岩时代集中在486477ma。三个地区的花岗岩均具有高钾钙碱性过铝质s型花岗岩的特征,εhf(t)值变化较大,多为负值(–18.71.7)。该期酸性岩浆事件来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混入少量幔源物质,其与都古尔地区的晚寒武世花岗片麻岩为同源不同时的产物。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次研究成果认为羌南-保山板块中部晚寒武世-早奥陶世岩浆岩形成于泛非造山事件的后碰撞构造背景中,代表了造山运动后期伸展拆沉事件的产物。羌南-保山板块中部中-晚奥陶世物质记录为都古尔地区的花岗片麻岩和达瓦山地区的裂谷型沉积夹双峰式火山岩。其中都古尔地区的花岗片麻岩为本文首次报道。一件花岗片麻岩样品获得的锆石u-pb谐和年龄为455±3ma。样品显示为高钾钙碱性过铝质的s型花岗岩,富集轻稀土,可见明显的eu负异常。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富集pb、u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sr和高场强元素。花岗片麻岩具有负的εhf(t)值(-7.1-3.8),起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伴随有少量幔源岩浆的混染。中-上奥陶统达瓦山组主要为一套复理石沉积,岩性组合以变质砂岩、变质杂砂岩和千枚岩为主,并夹双峰式火山岩,岩性为流纹岩和玄武岩。达瓦山组代表了冈瓦纳大陆北缘中-晚奥陶世裂谷型深水-半深水沉积。该期岩浆事件形成于泛非造山运动之后的伸展垮塌阶段,代表了青藏高原泛非造山事件的结束。通过区域综合对比,羌南-保山板块晚新元古代-晚奥陶世岩浆事件与青藏高原上广泛分布的同时代岩浆事件在时代上是一致的,岩浆事件可以分为两期。其中第一期(550520Ma)岩浆记录在冈瓦纳大陆北缘呈带状零星分布,其在时代上与典型的泛非造山运动的变质高峰期是吻合的;第二期(520450Ma)岩浆岩出露规模较大,同期变质作用也见有少量报道,但分布范围仅集中在青藏高原及其邻区,并且比冈瓦纳大陆内典型的泛非造山带的时代明显年轻3050Ma。泛非造山运动标志着东冈瓦纳和西冈瓦纳大陆的最终汇聚拼合。这期造山运动会在平行于造山带的方向形成伸展,并伴随有岩石圈的伸展和减薄(拆沉)。因此本文认为第一期岩浆事件是由于冈瓦纳大陆内部强烈的挤压造山而在北缘地带形成的局部伸展事件的产物;第二期岩浆事件是泛非造山运动后期和/或之后岩石圈伸展减薄的产物。青藏高原上广泛分布的奥陶系与寒武系/前寒武系之间的不整合可能归因于岩石圈减薄和造山带垮塌形成的裂陷盆地。岩石圈拆沉事件很可能造成了冈瓦纳大陆北缘的初始裂解事件。
陈智梁,刘宇平[4](1996)在《藏南拆离系》文中研究说明藏南拆离系陈智梁,刘宇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特提斯地质研究中心)一、引言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在岩石圈会聚区,除了地壳缩短和增厚之外,许多造山带还有伸展运动。安第斯和西藏是活动构造区,已证明伸展和缩短是同时的(Dalmayrac&Molnar,1981;B...
陈智梁,刘宇平[5](1996)在《藏南拆离系》文中指出藏南拆离系陈智梁刘宇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特提斯地质研究中心)一、引言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在岩石圈会聚区,除了地壳缩短和增厚之外,许多造山带还有伸展运动。安第斯和西藏是活动构造区,已证明伸展和缩短是同时的(Dalmayrac&Molnar,1981;Bu...
张刚阳[6](2012)在《藏南金锑多金属成矿带成矿模式与找矿前景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藏南金锑成矿带的查拉普金矿、马扎拉金锑矿、车穷卓布锑矿、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为典型矿床,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成矿期次阶段分析、矿相学观察、流体包裹体研究、矿物H-O-S-Pb同位素分析,锆石U-Pb年代学和含钾矿物Ar-Ar年代学分析、区域成矿规律总结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总结了藏南金锑成矿带典型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查拉普金矿矿体主要受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产出蚀变岩型、破碎带型和石英脉型矿石,发育自然金和不可见金,后者主要赋存与毒砂和黄铁矿中。主要发育有石英、绢云母、伊利石、绿泥石等蚀变矿物以及毒砂、黄铁矿等金属矿物。成矿温度在164℃~308℃之间,盐度在2.7wt%Nac1~9.3wt%Nac1之间,形成深度大约为1.1~3.8Km范围,为浅成环境。矿流体具有变质水相似的特征,有地表水的加入。热液蚀变是造成金属沉淀的主要机制,其次为冷却降温和流体混合。马扎拉金锑矿矿体主要受控于地层层间破碎带,产出的矿石类型主要为含金辉锑矿-石英脉。主要发育石英、碳酸盐、绢云母、绿泥石等蚀变矿物以及毒砂、辉锑矿、黄铁矿等金属矿物。金以自然金形式产出为主,极少量以不可见金出现为毒砂、辉锑矿和黄铁矿中。成矿温度在134℃~324℃之间,盐度在0.41wt%Nac1~7.81wt%Nac1之间,形成深度大约为1.1~2.8Km范围,为浅成环境。金属沉淀机制、流体来源与查拉普金矿相似,具有与变质水相似的特征,有地表水的加入。热液蚀变、冷却降温和流体混合是矿质的沉淀机制。车穷卓布锑矿矿体主要受控于近南北向高角度正断层,产出的矿石类型主要为辉锑矿石英脉和辉锑矿方解石脉。主要发育有石英、方解石等蚀变矿物,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锑矿。主要的锑矿化温度在121℃~234.5℃之间,盐度在1.40wt%Nac1~4.65wt%Nac1之间,成矿深度大约为0.6~1.9Km范围,为超浅成环境。成矿流体主要为地表水,显示与建造水混合的趋势。流体混合和冷却降温是造成锑金属沉淀的主要机制。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主要受控于近南北向高角度正断层,产出的矿石类型主要为闪锌矿-铁锰碳酸盐脉、方铅矿-铁锰碳酸盐脉、辉锑矿-石英脉和辰砂-辉锑矿-石英脉。主要发育石英、菱锰矿、方解石、菱铁矿、云母等蚀变矿物,金属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辉锑矿、毒砂、黄铁矿等。主要金属矿化的温度分布在211℃~328℃之间,盐度在0.70wt%Nac1~12.51wt%Nac1之间,成矿深度大约为0.4~1.1Km范围,为超浅成环境。成矿流体主要为建造水,并有与西藏地表水混合的趋势。金属沉淀机制与锑矿相似,主要为流体混合和冷却降温。2、限定了藏南金锑成矿带的成矿和成岩时代。利用锆石U-Pb年代学,确定了沙拉岗锑矿的闪长岩形成于23.6±0.8Ma,间接限定了切割闪长岩的辉锑矿-石英脉的形成时间小于23.6±0.8Ma。利用伊利石Ar-Ar年代学方法,限定了查拉普金矿热液活动的时间大约在20.43Ma。利用锆石U-Pb年代学方法限定了扎西康矿床辉绿岩脉形成于133.1Ma,远早于金锑成矿时间,与区域地层中广泛分布的辉绿岩墙形成时代一致,新特提斯洋晚期大规模扩张的产物。3、根据本文年代学资料,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藏南金锑多金属成矿作用划分为两阶段:(1)同碰撞阶段与韧性剪切相关的金矿,矿体受控于近东西向韧性剪切带及其次级断裂,发育有以含自然金-石英脉为典型特征的矿体,以邦布、马攸木等造山型金矿为代表,形成于59.3Ma~42.0Ma。(2)后碰撞阶段与伸展变形有关的金矿、金锑矿、锑矿和铅锌多金属矿,矿体主要受控于近南北向的高角度正断层和近东西向的层间破碎带,发育有蚀变型金矿体、热液脉状金属矿体,以沙拉岗、车穷卓布、扎西康等为代表,形成于23.6Ma-18.7Mao4、建立了特提斯喜马拉雅金锑多金属控矿构造格架。提出以近东西向的拉孜—邛多江缝合带(北)、绒布生长断层(中)、洛扎生长断层(南)与近SN向的勒金康桑走滑断裂带(西)、下坝走滑断裂带(中)和泽日—洞嘎伸展走滑断裂带(东)围限,构成的羊卓雍错—哲古错—拿日雍错被动大陆边缘裂谷(断陷)盆地周缘的盆山转换部位是成矿有利的地区。金、金锑矿床主要受近东西向拆离构造及其次级构造控制;锑、铅锌多金属矿床主要受近南北向走滑正断系统及其次级构造控制,特别是东西向拆离断裂与南北向走滑正断系统的交汇部位更是寻找锑、铅锌多金属矿的最有利部位。5、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划分出三大成矿作用期、三大成矿系列、五大矿床成因类型。三大成矿作用期:(1)被动大陆边缘裂谷(裂陷)喷流(热水)沉积、浊流沉积、有机质富集的同沉积期;(2)大陆边缘弧前增生楔中的动力变质、韧-脆性剪切的同碰撞期;(3)伸展拆离、正断系统及中酸性次火山岩浆热液(包括热泉水)叠加改造的后碰撞期。三大成矿系列:(1)与喷流-沉积-改造有关的AuAs、CuZn、PbZnAg、 PbZnAgMnFe矿床系列;(2)与增生杂岩中与韧-脆性剪切带相关的造山型HgSb、AuSb、AuAs矿床系列;(3)与次火山岩浆热液(包括热泉)有关的Hg→AsSb→AuAg→PbZnAg→PbZn→Cu矿床系列。五大矿床成因类型:(1)喷流沉积-改造型:包括喷流沉积-热泉水改造型(如扎西康、则日铅锌多金属矿)、喷流沉积-次火山岩浆热液改造型(如马扎拉、哲古、姜仓金锑矿);(2)次火山岩浆热液型(如沙拉岗、得龙锑矿);(3)热泉型(如车穷卓布、勇日锑矿);(4)卡林型-类卡林型(如查拉普、熊曲金矿);(5)造山型(如邦布、洗贡金矿)。6、总结了藏南金锑成矿带的成矿规律和控矿要素,提出特提斯喜马拉雅“四要素”找矿模式。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中生代沉积盆地的黑色岩系,其次为变质基底。成矿流体主要为盆地卤水、下渗的地表水、变质水、岩浆水等流体不同程度的混合。以羊卓雍错盆地为中心,矿床沿区域性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断裂带成群分布、分段集中,形成了金矿、金锑矿、锑矿和铅锌多金属矿。同沉积期黑色碳硅泥岩系和中基性脉岩、同碰撞期的韧脆性剪切及动力变质、后碰撞期EW向拆离构造或近SN走滑正断系统、中新世的中酸性次火山岩浆或地表发育的热泉活动遗迹的“四要素”,是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最重要的找矿标志。7、在研究区划分了成矿远景区6个,其中A类远景区2个,分别为马扎拉—扎西康金锑多金属找矿远景区(A1)和洛扎-措美锑成矿远景区(A2)。B类成矿远景区3个,分别为浪卡子金成矿远景区(B1)、沙拉岗-康马锑成矿远景区(B2)和查拉普-三安曲林金成矿远景区(B3)。C类远景区1个,为邦布-白露金成矿远景区(C1)。
于晓飞[7](2010)在《西昆仑造山带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昆仑造山带地处青藏高原西北缘,是板块北缘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论文以区域动力学背景和区域成矿理论为基础,以成矿作用为核心,采用成矿动力学背景-区域成矿分析与典型矿床研究相结合,在阐明成矿动力学背景、成矿作用、控矿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不同矿床的成因类型和成矿模式,总结成矿规律,确定找矿远景区。区域成矿动力学背景表明,本区区域构造演化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地壳演化,包括太古代陆核形成、俯冲、碰撞和陆内构造作用。以往研究认为库地蛇绿岩和其曼于特蛇绿岩是裂解洋和弧后洋盆的重要证据,本文研究发现它们是古大洋发育成熟的产物,并且库地蛇绿岩现在的位置并不是西昆北洋碰撞缝合的位置,而是受后期挤压作用的影响仰冲上来的。对中新元古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长城系、蓟县系基性火山岩形成于洋中脊和洋岛环境;阿克塔什、萨洛依热水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类型的确定,进一步证明大洋环境的存在。这些证据表明西昆仑-塔里木古元古代并不存在统一大陆裂解形成的裂陷槽,而是一个古大洋。以往多认为本区中新元古代时期从塔里木板块裂解出去的,有着共同的基底,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西昆仑地块并不是从塔里木地台裂解出来的微陆块,而是完全独立的太古宙古陆块,具有独立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被南北两侧的古大洋所分隔,本文称之为“西昆北洋”和“西昆南洋”。针对西昆仑中间岩浆岩带,分别针对各个时期的花岗岩,尤其是对加里东期和海西期花岗岩进行地球化学、年代学和构造环境研究,认为自510480Ma(寒武纪)开始,西昆北洋东部洋壳向南、北两侧大陆俯冲,在440430Ma(早志留世)两个陆块发生碰撞,直到410Ma(早泥盆世)西昆北洋东部南、北两侧大陆完全对接,而这时期的西部仍然为浩瀚的大洋。海西早期东部进入后造山阶段,西昆北洋西部洋壳开始向两侧俯冲,于270Ma(二叠纪)南北两侧大陆对接碰撞,大洋闭合,结束了西昆北洋的历史,是一种自东向西“剪刀式”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西昆仑造山带地球动力学演化经历了如下4个阶段:①西昆仑古陆的形成②西昆北洋的演化与闭合-内部造山③西昆南洋的演化与闭合-边缘造山④西昆仑造山带的后期演化-隆升。研究中以构造-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为主线,对西昆仑地区各时代侵入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高精度定年方法对大同布斯拉津铜钼黑云母石英二长岩和花岗细晶岩、塔什库尔干班迪尔闪长玢岩和斯如依迭尔碱性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年龄测试,它们分别是449Ma和446Ma、239.8Ma、13Ma。446Ma和449Ma年龄代表后造山花岗岩,证明加里东期造山带的存在,这个时期东部已经开始碰撞造山,是一俯冲间歇期伸展环境的产物;239.8Ma年龄代表了印支早期岩浆热事件;13Ma年龄代表了帕米尔构造结作用的结果。另外,首次对布斯拉津铜钼矿床的辉钼矿进行Re-Os法定年,获得了439 Ma辉钼矿Re-Os年龄,指示了西昆仑地区加里东期的成矿事件。对研究区内部分金矿床(点)形成的地质背景和成矿因素进行研究,首次提出黄羊岭锑(金)矿、帕西木金矿点、叶尔羌河金矿、木吉金矿等为造山型金矿床的观点,采集矿区样品进行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通过获得的成矿温度,计算出不同成矿深度,认为区内造山型金矿存在从低温-中温、从浅成(黄羊岭锑(金)矿、帕西木金矿点、叶尔羌河金矿)-中成(木吉金矿)等连续成矿的特点,从而建立起该区造山型金矿的地壳垂直连续成矿模式。研究了西昆仑北带的塔木铅锌矿床的地质背景、矿化蚀变特征和岩浆岩特征,并采样测试了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获得流体盐度为3.45wt%NaCl,密度为0.90g/cm3,首次提出了塔木-卡兰古一带的铅锌矿床不是前人认为的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而是与基性辉绿岩脉有关的中低温热液脉状铅锌矿床。根据热水喷流沉积矿床的特点,我们按照块状硫化物矿床和贫硫化物型喷流矿床进行研究。西昆北带石炭纪海底火山喷流-喷气沉积成矿特点,明确提出阿克塔什、萨洛依铜矿床为热水喷流沉积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萨洛依铜矿床为别子型、阿克塔什铜矿床为类黑矿型;契列克其、黑恰铁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研究表明,二者都是受后期岩浆热液的影响,导致矿化进一步富集,是热水喷流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同时指出矿区含钠长质硅质岩和碳酸盐岩为热水沉积岩,从而为寻找热水喷流成因矿床提供了有力证据。通过对大同布斯拉津铜钼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成矿年代学的研究,明确认为该矿床为岩浆热液脉型铜钼矿床,成矿作用发生于加里东中期,略晚于成岩年龄;通过对含矿石英脉进行流体包裹体研究,测得成矿均一温度为147~172℃之间,辉钼矿形成于低温条件。在成矿动力学演化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典型矿床、同位素年代学、成矿地球化学、成矿作用的研究,建立了西昆仑造山带的成矿模式,并总结了成矿规律,在成矿模式、确定找矿标志和大型矿田产出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各类矿床的6个找矿方向,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勘探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耿国帅[8](2020)在《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及找矿靶区圈定》文中研究表明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处于青海省中部,与其周边地区共同构成青藏高原北部的重要地质单元,并以其丰富的金、铜、铁、多金属矿产资源,成为国内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之一。目前该地区基本实现了 1:50万、1:20万或1:25万化探数据覆盖,前人基于这些数据,采用传统方法圈定大量的化探综合异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论文以地球化学数据处理为主,把成分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稳健统计分析的方法应用于数据处理中,充分挖掘地球化学数据的含量信息、空间信息与内部结构信息,综合地球化学各方面特征、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思路,统计各网格单元的综合信息,从而圈定找矿靶区,取得了如下的成果:1)根据该区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结合研究区矿床类型划分,把该区的矿床类型分为以基性岩有关的成矿组合(SEDEX型、VHMS型和沉积变质型),与中酸性岩有关的成矿组合(矽卡岩型、斑岩型和热液脉型)和热液型金矿成矿组合(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三种组合八种类型。2)提出并应用中值和几何平均值的差与变异常系数图,分析了昆北、昆中、昆南和北巴四个子区较有潜力的成矿元素。指出昆北W、Bi、Pb、Cr、As、Ag等,昆中 Hg、Au、Sb、Mo、Bi、Ag、Sn、W、As 等;昆南 Hg、Sb、Bi、Ni、Au、Cr、Mo、As、Cu、Ag;北巴Hg、Au、Sb、As、W等为该区较有潜力的成矿元素。3)采用两种方法圈定单元素异常,①利用ILR转换后造岩元素的稳健因子分析,进行地球化学分区,对元素含量进行分区标准化,从而圈定各元素异常。②提出利用改进的Aitchison距离方法来圈定单元素异常,从两种方法圈定的效果看,与矿床点的对应关系都较好,但相对而言,Aitchison距离由于考虑了与其它元素的关系,且消除了成分数据的闭合效应,圈定的异常更好。4)利用成矿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分别提取了以基性岩成矿、与中酸性岩成矿和与金矿成矿有关的主成分异常。利用主成分分析结果和矿床特征元素,选择Cu、Co、Cr、Ni、V、Zn;Ag、Cd、Pb、Mo、Sn;Au、As、Sb 和 Au、Bi、W四种元素组合,进行稳健马氏距离计算,并圈定马氏距离异常。5)综合分析了 Au、Cu、Co、Pb等元素含量在E、SE、S、SW四个方位的空间变化情况,总体上,元素NS向的空间变化率好于EW向的空间变化率,与区内矿床点的走向一致。对比Au、Cu两元素含量变化等值线图和空间变化率等值线图,认为元素的含量空间变化率等值线图比含量等值线图更具找矿意义。6)综合各类地球化学信息,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思路,计算各网格单元的成矿信息量,根据信息量,圈定了三类靶区共32处,其中与基性岩成矿有关找矿靶区10处;与酸性岩成矿有关的找矿靶区10处;与热液型金矿有关的找矿靶区12处。在此基础上,圈定10处成矿远景区。在靶区验证中,热液型金矿找矿靶区内发现金、锑矿脉,在与酸性岩成矿有关的找矿靶区内发现了钨的矿化线索。
邹光富,朱同兴,贾保江,周铭魁[9](2006)在《西藏南部聂拉木地区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组成及其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在对肉切村岩群的岩石组合、变质特点以及区域综合对比研究基础上,根据其中锆石U-Pb法年龄值686Ma、黑云母斜长变粒岩全岩Rb-Sr法年龄值796±103Ma,认为其原岩形成于新元古代,时代属震旦纪;前人划分的震旦—寒武系肉切村群,实际上是前寒武纪变质岩地层,聂拉木地区并未出露寒武纪地层。将前寒武纪地层划分为聂拉木岩群和肉切村岩群,并将聂拉木岩群划分为友谊桥岩组、曲乡岩组、康山桥混合岩和江东岩组4个构造岩石地层单元,将肉切村岩群划分为扎西宗混合岩和塔吉岭岩组两个构造岩石地层单元。
王文华[10](2018)在《藏南扎西康地区变质核杂岩带的组成及变形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扎西康地区位于藏南拆离系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扎西康库曲、错那洞、空布岗变质核杂岩发现于2014-2016年期间,它们与以前在研究区西部所发现的变质核杂岩构成一条规模宏大的变质核杂岩带。前人对于变质核杂的形成机制有着不同的成因认识。本文旨在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地球化学分析和同位素年代学分析,结合遥感解译,重点对新发现的三个变质核杂岩体的物质组成、结构样式、构造特征进行剖析,重塑它们的形成过程,探讨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三套变质核杂岩具有相似的三层结构。变质核杂岩由内(下)向外(上)依次由结晶基底(核部)、滑脱系、盖层三部分构成,三者之间均为拆离断层接触。其中,结晶基底与滑脱系之间的拆离断层称为基底(下)拆离断层,滑脱系与盖层之间的拆离断层称为主(上)拆离断层。基底(下)拆离断层具有韧性剪切变形特征,主(上)拆离断层具有脆性变形特征。深入剖析了不同变质核杂岩构造组合样式的差异性。库曲变质核杂岩出露于主拆离系边部,断裂北倾,发育单一北倾构造线理;构造形态为东西向带状,配套断裂性质为北倾拆离断层,核部岩浆岩时代为25.11Ma。错那洞变质核杂岩发育一系列环状外倾正断层,呈背形特征,具放射状线理。构造形态为环状,产状外倾,配套断裂性质为环状外倾正断层,核部岩浆岩时代为21.19Ma。空布岗变质核杂岩继承了北倾的线理特征,构造形态为南北向展布,产状近水平,配套断裂性质为南北向正断层,核部岩浆岩时代最新为15.20Ma。在喜马拉雅地区发育两种形式的伸展作用,一为南北向伸展作用形成的北倾藏南拆离系(STDS),东西向延伸;另外一套伸展构造为东西向伸展作用形成的南北向裂谷。扎西康地区的变质核杂岩与这两种伸展构造关系密切,它们形成于伸展构造的不同阶段,并不同程度地保留了早期逆冲推覆构造的部分变形特征。研究表明,库曲变质核杂岩及错那洞变质核杂岩的形成与近东西向发育的拆离断层(与藏南拆离系为同期)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其中库曲变质核杂岩出露的构造机制为北倾的拆离断层,核部淡色花岗岩体的出露与拆离作用相关。而错那洞变质核杂岩出露的构造机制除了北倾伸展断裂作用之外还叠加了热-构造底辟作用,岩体侵位时的底辟作用对变质核杂岩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核部岩浆岩的形成时代(21.19Ma)基本代表了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时代。空布岗变质核杂岩与南北向裂谷伸展作用(晚于藏南拆离系)相关,核部岩浆岩形成最新时代(15.20Ma)略早于南北向伸展作用(启动时间约为14Ma),南北向断裂对核部淡色花岗岩具破坏作用;其出露机制为后期南北向断裂(地垒)的抬升作用形成。
二、西藏喜马拉雅前寒武系基底岩系的变质作用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喜马拉雅前寒武系基底岩系的变质作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2)珠穆朗玛峰地区构造古地磁和磁组构研究及喜马拉雅隆升(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选题依据 |
1.1.3 研究意义 |
1.2 前人工作基础、研究程度及存在问题 |
1.2.1 前人工作基础 |
1.2.2 研究程度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2 古地磁学原理和研究方法 |
2.1 古地磁学原理 |
2.1.1 古地磁学的基本概念 |
2.1.2 磁性矿物 |
2.1.3 岩石的磁化强度 |
2.2 古地磁的研究方法 |
2.2.1 古地磁采样 |
2.2.2 古地磁测量和仪器 |
2.2.3 剩余磁性稳定性检验和退磁 |
2.2.4 数据处理与资料整理 |
3 珠穆朗玛峰地区的主要地质特征 |
3.1 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主要沉积建造特征 |
3.1.1 特提斯喜马拉雅(TH) |
3.1.2 高喜马拉雅(HH) |
3.1.3 低喜马拉雅(LH) |
3.1.4 亚喜马拉雅(SH) |
3.2 岩浆活动及岩石记录 |
3.2.1 侵入岩浆活动 |
3.2.2 脉岩 |
3.2.3 火山岩 |
3.2.4 岩浆作用的时空演化规律 |
3.3 变质岩与变质作用 |
3.3.1 高喜马拉雅变质岩 |
3.3.2 变质作用 |
3.3.3 变质作用的P-T-t轨迹趋势分析 |
3.3.4 变质期次 |
3.4 珠穆朗玛峰地区主要地质构造特征 |
3.4.1 各次级构造单元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 |
3.4.2 造山带规模的区域性断裂 |
3.4.3 喜马拉雅造山带新生代构造演化 |
4 珠穆朗玛峰地区构造古地磁及两个超级大陆的相对运动 |
4.1 地层概况与采样 |
4.2 古地磁测试数据 |
4.3 构造古地磁新结果 |
4.3.1 天然剩余磁性 |
4.3.2 热退磁 |
4.4 讨论 |
4.5 南北两个超级大陆古生代以来的相对运动 |
4.5.1 南北两个超级大陆的由来 |
4.5.2 特提斯演化 |
4.5.3 印度板块和劳亚大陆古生代以来的相对运动 |
5 珠穆朗玛峰地区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磁组构及其构造含义 |
5.1 引言 |
5.1.1 构造塑性挤出模型 |
5.1.2 伸展跨塌模型 |
5.2 地质背景 |
5.2.1 岩石建造 |
5.2.2 主中央断裂 |
5.2.3 藏南拆离系 |
5.3 采样和测试 |
5.4 磁组构特征分析 |
5.4.1 磁各向异性度P |
5.4.2 平均百分率各向异性度H |
5.4.3 磁化率椭球体的形状 |
5.4.4 平均最小磁化率主轴方向 |
5.4.5 磁各向异性图 |
5.5 讨论和结论 |
6 喜马拉雅造山带及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和机制 |
6.1 喜马拉雅造山带及青藏高原隆升的证据 |
6.1.1 地质证据 |
6.1.2 生物群落的时空分布证据 |
6.1.3 古地磁证据 |
6.1.4 古地貌证据 |
6.1.5 古气候证据 |
6.2 喜马拉雅造山带及青藏高原隆升过程 |
6.2.1 俯冲碰撞隆升阶段(K_2-E_2) |
6.2.2 汇聚挤压隆升阶段(E_3-N_1) |
6.2.3 均衡调整快速隆升阶段(N_2-Q) |
6.3 青藏高原隆升的特征 |
6.3.1 隆升时代和隆升幅度 |
6.3.2 隆升方式 |
6.4 青藏高原隆升的机制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附件 |
(3)青藏高原羌南—保山板块550~450Ma岩浆事件 ——兼论冈瓦纳大陆北缘基底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案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技术方案 |
1.3 论文完成工作量和主要研究进展 |
1.3.1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3.2 研究进展和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青藏高原亲劳亚大陆陆块 |
2.2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 |
2.3 青藏高原亲冈瓦纳大陆陆块 |
第3章 晚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
3.1 达不热玄武岩 |
3.1.1 野外产状及岩石学特征 |
3.1.2 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 |
3.1.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3.1.4 岩浆源区与成岩过程 |
第4章 晚寒武世岩浆作用 |
4.1 都古尔辉长岩 |
4.1.1 野外产状及岩石学特征 |
4.1.2 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 |
4.1.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4 岩浆源区与成岩过程 |
4.2 都古尔花岗片麻岩 |
4.2.1 野外产状及岩石学特征 |
4.2.2 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 |
4.2.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4.2.4 岩浆源区与成岩过程 |
4.3 本松错花岗片麻岩 |
4.3.1 野外产状及岩石学特征 |
4.3.2 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 |
4.3.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4 岩浆源区与成岩过程 |
第5章 早奥陶世岩浆作用 |
5.1 都古尔玄武岩 |
5.1.1 野外产状及岩石学特征 |
5.1.2 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 |
5.1.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1.4 岩浆源区与成岩过程 |
5.2 都古尔安山岩 |
5.2.1 野外产状及岩石学特征 |
5.2.2 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 |
5.2.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4 岩浆源区与成岩过程 |
5.3 戈木日、本松错和俄久卖花岗岩 |
5.3.1 野外产状及岩石学特征 |
5.3.2 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 |
5.3.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3.4 岩浆源区与成岩过程 |
第6章 中-晚奥陶世岩浆作用 |
6.1 都古尔花岗片麻岩 |
6.1.1 野外产状及岩石学特征 |
6.1.2 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 |
6.1.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6.1.4 岩浆源区与成岩过程 |
6.2 达瓦山组双峰式火山岩 |
6.2.1 野外产状及岩石学特征 |
6.2.2 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 |
6.2.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6.2.4 岩浆源区与成岩过程 |
第7章 青藏高原晚新元古代-晚奥陶世冈瓦纳大陆北缘构造演化 |
7.1 青藏高原及邻区晚新元古代-晚奥陶世岩浆作用时空格架 |
7.2 泛非造山运动与青藏高原冈瓦纳大陆北缘的联系 |
7.2.1 泛非造山运动 |
7.2.2 泛非造山运动与青藏高原冈瓦纳大陆北缘的时空联系 |
7.3 羌南-保山板块晚新元古代-晚奥陶世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
7.3.1 晚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构造背景 |
7.3.2 晚寒武世-早奥陶世岩浆作用的构造背景 |
7.3.3 中-晚奥陶世岩浆作用的构造背景 |
7.4 岩石圈拆沉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指示 |
7.4.1 岩石圈拆沉 |
7.4.2 岩石圈拆沉对区域构造演化的指示 |
7.5 青藏高原晚新元古代-晚奥陶世构造-岩浆演化模型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藏南金锑多金属成矿带成矿模式与找矿前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卡林型金矿 |
1.2.2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
1.2.3 造山型金矿 |
1.2.4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前寒武旦系与古生界 |
2.2.2 三叠系 |
2.2.3 侏罗系 |
2.2.4 白垩系 |
§2.3 区域构造 |
2.3.1 褶皱构造 |
2.3.2 近东西向断裂构造 |
2.3.3 藏南拆离系 |
2.3.4 近南北向断裂构造 |
2.3.5 变质核杂岩 |
§2.4 岩浆活动 |
2.4.1 基性-中基性岩浆岩 |
2.4.2 中酸性花岗岩 |
§2.5 区域地球化学 |
第三章 藏南金锑成矿带典型矿床特征 |
§3.1 藏南金锑成矿带 |
§3.2 查拉普金矿 |
3.2.1 矿区地质 |
3.2.2 矿床地质 |
3.2.3 围岩蚀变 |
3.2.4 金的赋存状态 |
3.2.5 成矿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 |
§3.3 马扎拉金锑矿 |
3.3.1 矿区地质 |
3.3.2 矿床地质 |
3.3.3 围岩蚀变 |
3.3.4 金赋存状态 |
3.3.5 成矿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 |
§3.4 车穷卓布锑矿 |
3.4.1 矿区地质 |
3.4.2 矿床地质 |
3.4.3 围岩蚀变 |
3.4.4 成矿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 |
§3.5 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 |
3.5.1 矿区地质 |
3.5.2 矿体地质 |
3.5.3 围岩蚀变 |
3.5.4 成矿阶段及矿床模型 |
第四章 矿床成因和矿床类型 |
§4.1 成矿物质来源 |
4.1.1 硫同位素元素 |
4.1.2 铅同位素 |
4.1.3 地层成矿元素 |
§4.2 成矿流体特征 |
4.2.1 流体包裹体的特征 |
4.2.2 成矿温度、盐度和压力 |
§4.3 成矿流体来源 |
4.3.1 氢氧同位素 |
4.3.2 氦氩同位素 |
§4.4 矿质迁移和沉淀机制 |
4.4.1 矿质迁移 |
4.4.2 金属沉淀机制 |
§4.5 矿床类型 |
第五章 成矿动力学背景 |
§5.1 岩体与成矿关系 |
5.1.1 辉绿岩的形成时代 |
5.1.2 花岗岩类的形成时代 |
5.1.3 岩体与成矿的关系 |
§5.2 金锑矿成矿时代 |
5.2.1 成矿时代 |
5.2.2 成矿时代研究存在的问题 |
§5.3 构造控矿作用 |
5.3.1 同生断裂 |
5.3.2 拆离断层 |
5.3.3 变质核杂岩构造 |
5.3.4 近南北向断裂 |
5.3.5 矿区尺度地壳浅表层构造 |
§5.4 成矿动力学背景 |
§5.5 区域成矿模式 |
第六章 成矿规律和找矿前景 |
§6.1 成矿规律 |
§6.2 找矿标志 |
6.2.1 区域找矿标志 |
6.2.2 矿床找矿标志 |
6.2.3 矿床找矿模式 |
§6.3 找矿前景分析 |
6.3.1 地质信息分析 |
6.3.2 地球化学异常 |
6.3.3 线环构造及遥感蚀变分析 |
§6.4 找矿前景分析 |
6.4.1 马扎拉-扎西康金锑多金属找矿远景区(A1) |
6.4.2 洛扎-措美锑成矿远景区(A2) |
6.4.3 浪卡子金成矿远景区(B1) |
6.4.4 沙拉岗-康马锑成矿远景区(B2) |
6.4.5 查拉普-三安曲林金成矿远景区(B3) |
6.4.6 邦布-白露金成矿远景区(C1) |
第七章 结论 |
§7.1 取得的认识 |
§7.2 存在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西昆仑造山带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依托项目及论文选题 |
二、研究区范围 |
三、工作程度及存在问题 |
四、研究思路及完成工作量 |
五、本次研究主要进展 |
第1章 西昆仑造山带区域地质背景 |
1.1 西昆仑区域断裂构造与构造分区 |
1.1.1 区域断裂构造 |
1.1.2 西昆仑构造分区 |
1.2 区域地层 |
1.2.1 前寒武纪 |
1.2.2 下古生界 |
1.2.3 上古生界 |
1.2.4 中生界 |
1.2.5 新生界 |
1.3 区域岩浆岩 |
1.3.1 侵入岩 |
1.3.2 西昆仑蛇绿岩带 |
1.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1.4.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1.4.2 区域磁场特征 |
第2章 西昆仑地球动力学背景 |
2.1 西昆仑地球动力学演化史研究现状 |
2.2 西昆仑造山带花岗岩构造背景 |
2.2.1 元古代花岗岩浆活动的构造背景 |
2.2.2 加里东期花岗岩的构造背景 |
2.2.3 海西期花岗岩的构造背景 |
2.2.4 西昆南带印支期侵入岩的构造背景 |
2.2.5 燕山期花岗岩浆活动的构造背景 |
2.2.6 西昆南带喜马拉雅花岗岩的构造背景 |
2.3 火山岩活动的构造背景 |
2.3.1 中新元古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
2.3.2 早古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
2.3.3 晚古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
2.4 西昆仑造山带东西向差异 |
2.4.1 地层与沉积建造东西向差异 |
2.4.2 火山岩东西向差异 |
2.4.3 花岗岩东西向差异 |
2.4.4 区域矿产分布的东西向差异 |
2.5 西昆仑造山带地球动力学演化 |
2.5.1 西昆仑南、北洋的确定 |
2.5.2 西昆北洋的演化 |
2.5.3 西昆南洋的演化 |
2.5.4 西昆仑造山带的隆升 |
第3章 典型矿床研究 |
3.1 造山型金矿 |
3.1.1 造山型金矿概述 |
3.1.2 西昆仑典型造山型金矿特征 |
3.1.3 西昆仑造山型金矿连续成矿模式的建立 |
3.2 热水喷流沉积矿床研究 |
3.2.1 西昆仑块状硫化物典型矿床研究 |
3.2.2 贫硫化物型喷流矿床的研究 |
3.3 热液型铜多金属矿床研究 |
3.3.1 大同乡布斯拉津岩浆热液脉型铜钼矿点 |
3.3.2 塔什库尔干司热洪矽卡岩型铜(铁)矿床 |
3.4 塔木中低温热液脉型铅锌矿床研究 |
3.4.1 矿区地质特征 |
3.4.2 矿床地质特征 |
3.4.3 流体包裹体特征 |
3.4.4 成矿物质来源 |
3.4.5 矿床成矿机理 |
3.4.6 塔木铅锌矿床成矿模型 |
3.5 特格里曼苏生物化学沉积砂岩型铜矿床研究 |
3.5.1 矿区地质特征 |
3.5.2 矿床地质特征 |
第4章 西昆仑造山带区域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 |
4.1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
4.1.1 不同时代地层与成矿 |
4.1.2 特殊岩性与成矿 |
4.2 岩浆作用与成矿 |
4.2.1 火山作用与成矿 |
4.2.2 侵入作用与成矿 |
4.3 构造与成矿 |
4.3.1 构造演化与成矿 |
4.3.2 深大断裂与成矿 |
4.4 区域成矿规律 |
4.4.1 成矿的时间演化规律 |
4.4.2 矿床空间分布规律 |
4.5 成矿后的保存条件 |
4.5.1 西昆北成矿带保存条件 |
4.5.2 西昆中成矿带保存条件 |
4.5.3 西昆南成矿带保存条件 |
4.5.4 西昆仑成矿带东西保存条件 |
第5章 区域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
5.1 区域成矿模式 |
5.2 大型矿田的形成条件及其地球动力学 |
5.2.1 形成与产出条件 |
5.2.2 动力学条件 |
5.3 区域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 |
5.3.1 区域找矿标志特征 |
5.3.2 进一步找矿方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及找矿靶区圈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及交通地理概况 |
1.3 勘查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 |
1.4 化探信息提取 |
1.4.1 背景和异常的概念 |
1.4.2 背景和异常确定方法的分类 |
1.4.3 异常下限的确定 |
1.5 化探数据处理的两个进展 |
1.5.1 稳健分析 |
1.5.2 成分数据 |
1.6 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6.1 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1.6.2 存在问题 |
1.7 科学问题、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
1.7.1 科学问题 |
1.7.2 研究思路 |
1.7.3 研究内容 |
1.7.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8 两点说明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 |
2.1.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1.2 区域地层 |
2.1.3 研究区主要构造及构造单元划分 |
2.1.4 岩浆岩 |
2.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2.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2.2 区域磁场特征 |
2.3 区域矿产特征及成矿区带划分 |
2.3.1 区域矿产特征 |
2.3.2 成矿区带划分及各带成矿规律 |
2.4 小结 |
第三章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3.1 区域地球化学总体特征 |
3.1.1 元素分布特征 |
3.1.2 元素富集离散特征 |
3.1.3 元素的共生组合特征 |
3.2 元素的时空分布规律 |
3.2.1 元素的时间分布规律 |
3.2.2 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 |
3.3 元素在各地质子区中的具体特征 |
3.3.1 昆北子区元素特征 |
3.3.2 昆中子区元素特征 |
3.3.3 昆南子区元素特征 |
3.3.4 北巴子区元素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数据处理及异常识别 |
4.1 数据处理和异常识别的原则及影响因素 |
4.1.1 影响区域地球化学背景的因素 |
4.2 单元素数据处理及异常圈定 |
4.2.1 ILR变换后数据因子分区标准化方法 |
4.2.2 Aitchison距离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的方法 |
4.3 多元异常圈定 |
4.3.1 主成分分析法 |
4.3.2 马氏距离法 |
4.4 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化率 |
4.4.1 具体做法 |
4.4.2 主要成矿元素的空间变化率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地球化学数据的靶区圈定 |
5.1 思路 |
5.2. 具体做法 |
5.2.1 选择地球化学参数 |
5.2.2 确定各地球化学参数的权重系数 |
5.2.3 各地球化学参数赋值及单元格划分 |
5.3 3种类型的找矿信息量及靶区圈定 |
5.3.1 与基性岩成矿有关的找矿靶区 |
5.3.2 与中酸性岩成矿有关的找矿靶区 |
5.3.3 与热液型金矿有关的找矿靶区 |
5.4 典型成矿远景区评述 |
5.4.1 小干沟-西藏大沟成矿远景区(Y_1) |
5.4.2 五龙沟一带成矿远景区(Y_3) |
5.4.3 诺木洪郭勒一波洛斯太一带成矿远景区(Y_5) |
5.4.4 大厂一扎陵湖一带成矿远景区(Y_7) |
5.4.5 东山根一沟里一带成矿远景区(Y_8) |
5.4.6 孟可特一冬给措纳湖一带成矿远景区(Y_(10)) |
5.4.7 Y_1、Y_5、Y_7、Y_8四个远景区内金矿的找矿潜力分析 |
5.5 远景区找矿发现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6.1.1 主要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西藏南部聂拉木地区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组成及其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前寒武纪变质岩研究历史 |
2.1 关于聂拉木岩群 |
2.2 关于肉切村岩群 |
3 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组成 |
4 构造-岩石地层单元划分 |
4.1 聂拉木岩群 |
1.友谊桥岩组 |
2.曲乡岩组 |
3.康山桥混合岩 |
4.江东岩组 |
4.2 肉切村岩群 |
1.扎西宗混合岩 |
2.塔吉岭岩组 |
5 变质岩系的原岩恢复及建造特征 |
5.1 产状及其共生组合特点 |
5.2 原始沉积标志 |
5.3 岩石化学特征 |
5.4 原岩建造类型 |
6 变质岩的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 |
6.1 原岩时代 |
6.2 变质年龄 |
6.3 变质作用时期划分 |
7 结 论 |
(10)藏南扎西康地区变质核杂岩带的组成及变形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区背景简介 |
1.1.2 论文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
1.1.3 项目资助情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前人对北喜马拉雅穹窿带的研究认识 |
1.2.2 研究区变质核杂岩带的发现及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完成工作量 |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2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1.1 地层 |
2.1.2 岩浆岩 |
2.1.3 变质岩 |
2.1.4 构造 |
2.2 区域矿产特征 |
第3章 变质核杂岩的结构样式 |
3.1 变质核杂岩带的发现意义 |
3.2 变质核杂岩结构样式 |
3.2.1 库曲变质核杂岩 |
3.2.2 错那洞变质核杂岩 |
3.2.3 空布岗变质核杂岩 |
3.2.4 变质核杂岩的特征 |
第4章 核部淡色花岗岩体特征 |
4.1 岩石学特征 |
4.2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 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 年代学特征 |
4.5 构造背景讨论 |
4.6 岩体特征综述 |
第5章 变质核杂岩成因机制分析 |
5.1 形成阶段的划分 |
5.2 变形期次特征 |
5.3 产出机制的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西藏喜马拉雅前寒武系基底岩系的变质作用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藏南康马奥陶系及其底砾岩的发现并初论喜马拉雅沉积盖层与统一变质基底的关系[J]. 周志广,刘文灿,梁定益. 地质通报, 2004(07)
- [2]珠穆朗玛峰地区构造古地磁和磁组构研究及喜马拉雅隆升[D]. 李建忠. 成都理工大学, 2006(12)
- [3]青藏高原羌南—保山板块550~450Ma岩浆事件 ——兼论冈瓦纳大陆北缘基底构造演化[D]. 刘一鸣. 吉林大学, 2017(09)
- [4]藏南拆离系[J]. 陈智梁,刘宇平. 特提斯地质, 1996(00)
- [5]藏南拆离系[J]. 陈智梁,刘宇平. 特提斯地质, 1996(20)
- [6]藏南金锑多金属成矿带成矿模式与找矿前景研究[D]. 张刚阳. 中国地质大学, 2012(12)
- [7]西昆仑造山带区域成矿规律研究[D]. 于晓飞. 吉林大学, 2010(05)
- [8]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及找矿靶区圈定[D]. 耿国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9]西藏南部聂拉木地区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组成及其特征[J]. 邹光富,朱同兴,贾保江,周铭魁.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6(01)
- [10]藏南扎西康地区变质核杂岩带的组成及变形特征研究[D]. 王文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