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生命在于运动”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晶晶[1](2021)在《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道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经常探讨的话题。作为一种国际性思潮,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学派和代表人物普遍存在于欧美地区,尤其以东欧学者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二战之后,在部分东欧国家出现了以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群体,他们经历了“斯大林化”的社会主义模式,以及为了摆脱这种模式的反抗过程,他们是改革的理论家和积极的支持者,他们强调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特征,学术界称之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阿格妮丝·赫勒是匈牙利的女哲学家,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布达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赫勒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探索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的东欧地区正处于“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之中,她对资本主义社会和苏联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文化危机展开批判,从人的存在和社会结构的微观层面提出了推动人本身的发展以及社会人道化变革的道路。二战之后,虽然苏联红军使东欧国家摆脱了纳粹统治,但“斯大林化”的社会是高度威权的集体社会,人道主义被严重弱化。在反对斯大林主义、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愿望驱动和导师卢卡奇的指引之下,赫勒加入了匈牙利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在此期间马克思的生活实践理论、异化理论、需要理论、人类解放理论,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和日常生活本体论,以及弗洛姆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都深刻影响了赫勒,她的思想从此开始走向成熟。赫勒从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异化理论入手,提出日常生活的概念,强调日常生活的本体论地位,探索从微观视域上实现日常生活人道化的道路,从而形成了日常生活理论。与日常生活理论密切相关的是赫勒的需要理论,该理论同样是在人道主义思潮下产生的引导人类走出异化的一种理论探索。赫勒在总结马克思关于需要和价值的论述后,提出了自己的“激进需要”思想以及未来社会需要系统重建的构想,她将对需要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了满足形式主义需要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对需要进行专政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赫勒认为应该对社会进行总体革命,总体革命的主体则是拥有激进需要的个体,而个体激进需要意识的形成则需要激进哲学的引导。赫勒进一步利用激进哲学合理性的乌托邦理想的构建,构想出一个超越当代资本主义和现存社会主义的激进民主制社会。无论是日常生活的人道化,建立满足激进需要的激进民主制,都反射出赫勒积极构建真正属于人的“家园”,实现对人的存在的终极关怀的理想。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从微观视角反思人的日常生活、从人的需要观点理解理论和实践、以及从马克思思想中汲取的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她为人的自我解放提供了微观之路。另一方面,她的思想中历史局限性也很明显,比如赫勒的个性发展理论忽视了物质生产和政治经济变革的价值;由于过于偏重对需要的价值范畴分析,忽视需要的实践性;否定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脱离了社会生产的本质。尽管如此,赫勒对马克思思想的阐述与发展,对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和发展难题的深刻解释,是我们的重要理论资源和思想资源。
曹勇[2](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李京丽[3](2021)在《尼采早期历史哲学研究 ——以《历史的用途与滥用》为核心》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随着德意志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德国历史主义思潮发展到极致;面对这一思潮的蔓延,尼采展开了自己的思考和批判。他早期的历史哲学正是这一思考和批判的结果,它集中体现在他早期的着作《历史的用途与滥用》之中,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历史之价值标准的新思考。本文主要围绕《历史的用途与滥用》这一文本,阐述尼采的早期历史哲学。文章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论述尼采早期历史哲学形成的时代背景,即德国历史主义运动。这一运动缘起于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盛行,随后在以兰克为代表的历史学派运动中发展到高潮。尽管无论在哲学领域还是历史学领域,这两者的运动形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从根本上来说,它们都促使德国历史主义运动日益走向极端化。由此导致的危险结果直接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文化内在统一性的丧失、时代教育理念的盛行、哲学教育的忽视。其次,以《历史的用途与滥用》这一文本为核心,阐明尼采早期历史哲学的内容。尼采先是通过“历史学热病”指出现代人面临的生存困境;紧接着他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历史观念以及相应的三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并且指出对这三种历史观念的正确认识和运用必须以对“非历史”和“超历史”这两个概念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最后,尼采进一步指出,要回应现代历史的危机和困境,惟有再次回到古希腊,学习古希腊的独特艺术和文化,进行一种哲学的教育才是可能的。最后,辩证地分析尼采早期历史哲学。毫无疑问,尼采对现代历史所进行的思考和批判,进一步促使现代社会构筑新的历史研究之网,推动了历史研究和哲学研究的后现代转向。但是,尼采对未来人生命和行动的过度关注,忽视了对历史本身的客观性和事实性这一价值维度。总而言之,尼采的早期历史哲学尽管有其缺陷,但面对历史的危机和困境,尼采这种注重生命的历史哲学,强调意义和价值的追寻,在当今时代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袁一平[4](2021)在《人的生态化生存研究》文中认为人的生态化生存问题的探索源于人类对生存困境与生态危机的审视,特别是对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深入反思。开展人的生态化生存问题研究,有助于唤醒人的生态意识、改变生产方式、完善生存方式,实现思维模式的转变。人的生态化生存问题属于跨学科的探索,它在以往哲学、伦理学、生态学的基础上,将传统生存哲学与生态哲学的研究扩展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领域,并在实践上尝试以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调整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认知、判断与选择。本文在梳理与分析人的生态化生存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探索,初步建构了这一课题的研究框架。第一章:导论。导论部分从问题的提出开始,介绍了研究的理论动因与现实动因,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当前人类社会所处的困境,表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生存论及其生态逻辑。本章首先从形成、内涵以及意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基本思想进行了探索。其次,从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无机的身体、是人类栖息的家园三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根基。最后,从生态基本属性的演化过程、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特性、人类生存活动的时空逻辑三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意蕴。第三章: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本章首先从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内涵、形成及深化三个阶段阐释了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脉络。其次,从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生产逻辑、依附关系、精神世界三个方面阐释了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逻辑及其精神。最后,从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积极维度、消极维度与超越因素探讨了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第四章: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本章首先从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内涵、特征及其历史必然性对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进行了初步阐释。其次,对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存在的物质生活困境、精神生活困境、生存发展困境、生态平衡困境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并进一步探索了相关问题产生的根源。最后,从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异化、批判与超越探讨了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第五章: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本章基于上述的研究基础,探索了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首先从人的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可能性与挑战性三个方面分析了人的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型的重要意义。其次,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形式,从限度性生存、整体性生存与和谐性生存三个方面探讨了其主要特征。最后,从推进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原则、价值选择和行动要求探讨了其实践要求。第六章: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路径选择。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具体的实现路径是本研究的最重归宿。本章首先从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推动科技生态化转向、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三个方面对人类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向进行了探索。其次,从优化大众生活结构、推行绿色消费方式、提倡极简生活理念三个方面对人类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向进行了探索。最后,从生态化思维的主要特征、基本原则、培育路径三个方面对人类思维方式的生态化转向进行了探索。
朱琳烨[5](2021)在《杰森·摩尔“世界-生态”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生态”观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不仅根植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中的两个过程,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特性的无限制的积累与牟利,从而对作为资本主义外部的自然产生无限攫取的不合理要求。另一方面,为了维持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结构的稳定和非法地位,以便保证核心区域的繁荣与垄断;“世界—生态”是由“世界”、“生态”及“—”三部分构成,杰森·摩尔从生态哲学视角揭示了生命网络是怎样在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被暴力和破坏性的手段征服,一步步的沦为廉价的“物”。“廉价”代表了整个资本主义生态系统得以顺利进行的机制,即把人类和自然都看作是无偿的廉价物。这种机制通过将劳动、货币、食物、能源、关怀、自然和生命在内七种廉价物的整个生命网络的“廉价化”,这种廉价化使得社会概念下的人与自然都付出了代价,资本主义在历史的形成和当下的发展都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失衡问题,即廉价的极限,越是通过尽可能的压低廉价物的价格,自然越是需要支付高昂的资本来维持资本的运行;“世界—生态”观不仅仅将视域集中于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用来解释欧洲资本主义崛起的本质及影响和第三世界困境的历史渊源,更多的倾向于将自身理解为一种全新的组织原则,将人类与地球上生命网络中的所有成员的复杂关系看作一个整体,更关切自然与星球的未来,资本主义生态需要在“世界—生态”观的指导下进行变革,并对生命网络进行补偿与重建,进而人们可以在生态平衡与恢复中的工作空间下进行愉悦的劳动;“世界—生态”观不仅重塑了马克思的价值概念,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与理论框架,更为我国对生态文明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展示了多角度的可能性,但“世界—生态”的理论局限性也十分明显,它的分析主要建立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史中,并将生态因素作为人们政治行为中的决定性因素,这使得当代资本主义和自然的复杂关系只拘泥于其宏伟统一的理论,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理论倾向。
孙颖[6](2021)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性作为一个辩证的总体,从历史阶段上经历现代性的潜意识、现代性意识觉醒、现代性批判自觉三个主要时期,从文明模式上并存有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两种基本模态。但由于现代性的后两个历史阶段公认的源发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使现代性在批判意识中与资本主义文明同义,而其他文明类型处于从属地位。因此,要想冲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类型,便需在批判反思中参证出超越的文明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批判史可谓当代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其聚焦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核心主题,有机融嵌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主张、方法,形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批判的第三条道路。在多元话语批判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凝汇有三条主要路径:一是生产-消费路径。商品形式普遍化的逻辑结构构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拜物教思想的人本主义承递,其关于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重心从生产环节转向交换、分配、消费环节,基本遵循“某物化→物化物商品化→交换价值主体化、使用价值虚化→主体异化→异化主体复归”的批判逻辑与解放方案。其中,“某”可以指代实物、数字、情感、交往、语言等实在或虚在的社会存在或社会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批判大体未出离于上述逻辑路径,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实证批判在异化批判的语境与观念中愈发式微,造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深化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过程中,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向文化意识批判的轴心错轨。二是个体-共同体路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一个指向在于寻找个体与共同体的和解之法。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宏观对共同体意义上的制度虚假性批判转向当代对个体意义更为关注的生命政治批判,分析路径大体存在一条主线,即“社会元素权力化→权力集中化→权力集中化的理性合理化→共同体合法化、个体虚假化→共同体与个体和解”的批判思路与解放途径。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虚假共同体极权主义危机之隐匿性特征的同时,却逐渐消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阶级对立、无产阶级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原则。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揭批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与新问题,但就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偏离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中的政治实践原则立场,使其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思考不是陷于乌托邦的遐思,就是倒退回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调节与妥协。三是启蒙-再启蒙路径。启蒙理性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精神内核与精神气质,因此也成为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焦点。现代性危机的表征之一在于,启蒙理性的观念机制塑就与巩固了资本与权力对主体的合理化控制。对于启蒙理性的这一自反性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持辩证态度,认为对启蒙理性进行再启蒙是正确认知启蒙理性这一现代性之核,是打开资本主义现代性悖谬之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中,形成回归总体性、否定辨证法、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三大阶段,为理性自反性危机带来从复归到破维到融建的路径。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秉持形而上精神在不断试错中为理性的退化寻找再启蒙的道路,尤其是当代提出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地理学、空间化融建的思想,其内涵着从时空观的基点上新解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形而上意义。这一延续“后现代思潮”的新思路为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群像创造新的多元话语空间,但同时带来共识危机与隐忧。如果以“中西马”圆融为构建未来文明型社会的哲学文化语境及意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可谓沟通西方现代性模式与中国现代性模式的桥梁。从整体上与之展开理论对话,既有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论资源,又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共同理论问题,亦有基于异质文化传统背景交流差异性经验的话语空间。基于规律性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思想进路,本文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整体具有现象学方法意义上的存在论特征,反映出西方文明血缘孕育的西方文化基因特点。中国模式在回应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思维局限与实践困境等方面体现出独特智慧与卓越效力,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可见的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人类文明型构建历史进程中,现代性的中国模式正在书写属于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刘广利[7](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马枫[8](2021)在《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哲学批判一直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21世纪20年代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危机,更使生态批判的创新和生态哲学的重构成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理论任务。在这次疫情危机的冲击下,西方主流生态哲学褪下自由与民主的华丽外衣,其固有的理论缺陷暴露无遗。在理论上,西方主流生态哲学将“生态环境”变成了一个本质化、中心化的理论内核,而将人的生命置于这个核心之外,对生命健康与生态问题之间的深层关联缺乏思考,很少关注到病毒、瘟疫与人类健康之类问题。这次突发的疫情危机警醒了人类,也推动生态哲学研究以全新的视角思考生态问题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路径。在这个方面,法国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吉尔·德勒兹以马克思关于自然与人的关系理论为基点建立起的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提供了有益的哲学启示。德勒兹继承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异化的批判立场,注重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发展变化的哲学分析,由此出发,将资本主义制度归结为人类生态问题的最终根源,并进一步发展为对以资本同一性逻辑为核心的现代性批判,和对西方哲学的超验本质主义传统的哲学批判。德勒兹从马克思经典理论出发,广泛吸收卢克莱修、斯宾诺莎、康德、尼采、柏格森等人的哲学史资源,以差异性、内在性和容贯性为前提批判原则,入手于自然、社会和精神的三重生态维度,创建了以生成论、生机论、机器论与地理哲学四大主题为其内容,以重建“新大地和新民众”为其归宿的丰富而完整的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本论文从马克思的基本哲学立场出发,试图批判性地全面考察德勒兹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理论内容和当代意义,期待以此为拓展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视野和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思考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和哲学史背景。作为后马克思主义者的德勒兹,以马克思的自然观念为首要的理论来源,首先确定了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的核心母题,由此建立起反现代性的新自然主义,重构出表现性、多元性、生成性的现实自然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在当下互渗的现实状况与内在机制,并把马克思的“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高度统一”命题确立为自身生态理论的实践旨向。德勒兹由资本主义现代性回溯到柏拉图本质主义与理念论的哲学传统,以及由此产生的同一性、超验性的传统,认为理念论的四重幻相蒙蔽了本真的差异、流溢因之上建立的分有的原则泯灭了内在性,他重建了反同一性、超验性的差异性与内在性,并以差异性和内在性为基础再生了容贯性原则,将三者共同作为生态思想的理论前提,也预设了其理论的生命内核。以上述思想为基础,德勒兹构建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与精神生态的三重批判框架,不仅将自然生态定性为社会问题,而且提出了社会生态与精神生态本身是生态问题的一部分,并认为三者之间存在着交互同构的关系。他与加塔利为学界所熟知的两卷本“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着作,就是以精神生态为切入点的批判理论。第二部分努力呈现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的主要学术贡献和理论构成,这就是其在生态领域对资本主义的存在论批判、生命批判、技术批判和历史批判的具体展开。首先,德勒兹以生成论批判资本主义存在论,认为存在实为生成之在,自然具有多样性、多元体、共生性、关联性、断裂性与开放性的生成法则,整个自然既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世界,也不是按照树状模式建立起来的等级世界,而是一个由个体化的多元体所构成的多元体,是“反对其自身”的生成自然,由此批判达尔文进化论对人类认知的误导,揭示了此次疫情危机与生态环境的内在关系。其次,在生机论的起落沉浮的学术背景中凸显德勒兹对资本主义压制生命的批判,通过探析生命力量与自然、物质、心灵、精神、感知、艺术等事物的内在机理,德勒兹在生态哲学与生命哲学之间进行了一个有机的嫁接,发掘了新的社会场域下的生态创造力量。第三,着眼于机器改变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形态的普遍现象,经剖析机器的文明面及反生态的文明悖面,揭露了资本主义抽象机器控制自然、社会与人的精神世界的运行机制,同时以机器论视角考察有机体与有机的、无机的环境之间的共生规律,探析了超越技术理性的桎梏、重建人类生态文明的另一种可能。第四,德勒兹把马克思以土地为基础的资本批判作为其地理哲学的源头,并受尼采地理学隐喻的启发,赋予大地概念地球的、自然的、文化的与空间的等多重内涵,通过揭露其编码、结域、层化的内在机制,批判资本主义统治下的大地是被总体化、统一化了的同质空间,进而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破解问题推进为由“纹理空间”向“平滑空间”的转化。地理哲学也是对现代性尊崇历史观念的一种反拨。第三部分探讨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在哲学上对人类生态问题的未来出路的构想与规划。一方面,德勒兹主张重塑主体性,把生态拯救之道植根于人的日常生活领域,通过“内在的生存方式”,生成人类敬畏自然、呵护自然的生态伦理精神,以期达到以人性解放追求生态自由,最终实现人类解放的目的。另一方面,德勒兹既期待现代社会增强系统化、微观式的治理能力来应对生态危机,又希望在与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化解矛盾,其以消极逃逸的方式摆脱资本的平面、摆脱资本主义的一整套公理体系、摆脱以同一性为逻辑的现代哲学的设想,具有明显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另外,德勒兹生态批判理论包含着“生态共同体”意蕴,但以习近平生态思想来衡量,其思想只表达了对人类生态文明的向往,缺乏有价值的行动纲领。以“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凝聚全球共识,坚持异质同构、求同存异的原则来构建社会主义性质的共同体,才能引领人类走向生态文明新形态的美好明天。
郭明[9](2021)在《竞技本质因素的体育哲学辨析》文中认为采用文献资料法,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思想为理论依据进行哲学辨析,力求揭示体育与竞技的存在关系与理论联系。二者呈现出对立统一的辩证之意,既有对立层次的明显差异,其各自为属,体育是人塑造自我的社会文化活动,竞技是人身体性运动竞争的技艺,为本质间的不同所在;又有统一层次的紧密交织、交相促进,不为孤立发展,以共同良性的服务与作用于人,来实现主体的自由完整价值。故此,对体育与竞技的关系展开全面探索,在历史变迁中考量体育与竞技关系发展的流变,确证着两者从“结合体”到“离散体”的状态转向。从而基于找寻体育与竞技的多重本质属性因素之下,明清两者差异与共在之间的联系。再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异化理论分析,因社会大环境影响干涉体育的各种表现形式对竞技本质异化的幻象之关联,从中剖析人、体育、竞技三者间产生的割裂缘由,由此探索其出现异化的根源及造成的危害,最终在哲学视域中以体育的精神伦理层面为竞技建立起本质意义的复归路径。本论文将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探究分析:一、在对体育与竞技的概念解说中,架构起体育与竞技关系的哲学线索。从哲学视域和思维中阐释体育、竞技的概念,以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思想论述体育与竞技两者间的区别与联系,将人、体育、竞技展开明确的梳理整合,达到体育与竞技关系存在的主线目的。二、在历史文化背景的变迁中,拷问体育与竞技关系发展的流变转向。从自然万物中人开始出现时期的鸿蒙秘境为起点,而后经历神只的争斗、智者的诗篇、人神的欢娱、夺冠的狂热、价值的向度五个阶段,体育与竞技由最原初的结合体不分离状态转变到最后来的各自为属那般,其关系进行了向度的甄别选择,体育主“育”,竞技主“竞”,分别走向不同的发展征途。三、在体育与竞技的不同因素找寻中,深度探讨二者本质共在性与差异性的起因。主要从体育与竞技的身体性、运动性、竞争性、技艺性、规则性、游戏性、暴力性、体能性等因素来进行二者的“有与无”主体确认、“动与静”实践规约、“强与弱”认知状态、“高与低”行为自觉、“内与外”秩序框定、“此与彼”立场认同、“虚与实”价值尺度、“是与非”本体感知,以获得体育与竞技对立统一(异同共存)的辩证哲学关系澄明。四、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异化理论,以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干涉体育的各种表现形式,由此出现非人道现象、拜金主义、体育暴力、兴奋剂、假球黑哨等诸多问题,来揭露竞技本质异化存在的根源及危害。竞技本质的异化是社会大环境下人之主体被物化侵蚀致使人文体育精神缺失的后果,主体失位,进而造成体育与竞技关系的遮蔽破裂,竞技本质失守,不再本性自然。五、立足于竞技本质异化的幻象和根源剖析,以及对人之主体产生的伤害,运用体育的精神伦理层面来使竞技获得纯粹的本质意义回归。从体育的伦理规范、公平正义、生命塑造、卓越追求和自由解放等路径对竞技进行正确引导,从而在二者的辩证统一中促进其良性发展,以最终实现主体的自由之态。
郝志昌[10](2021)在《阿甘本共同体思想的生命政治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共同体是人类相互依存与共同交往的重要载体。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类不断地探索与建构“更值得一过的”共同体的进程。我们看到,从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霍布斯、洛克与卢梭,再到现代的马克思等等,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们无一例外地都将共同体视为他们关键性的致思取向。这种致思取向对于阿甘本而言,同样如此。不过阿甘本的贡献是,在既有的共同体的分析模式之外,阿甘本开启了一种新颖的并且也是非常重要的分析模式——生命政治的分析模式。阿甘本力图以生命政治的分析模式来透视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危机,并从而将生命长久以来所受到的不公平、不正义、不自由的境遇揭示出来。而此种分析模式,亦即以生命政治的视角通观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危机,在阿甘本看来,是既有的人类共同体的分析模式所忽略、遗留下的盲区,对此盲区的补遗就是阿甘本生命政治强烈的“问题意识”。舍此,我们在当今时代面对诸多的“乍眼”之事实(如集中营的再度显现)便无从给予其更为切中肯綮地回应。阿甘本的生命政治理论的构建,在其方法论上严格地遵循他所指认的“哲学考古学”、“范式”以及“签名理论”。在此方法论的自觉使用中,阿甘本开显出了异质于福柯、奈格里与哈特等人的生命政治理论,并创造性地生产出了诸多衍生性术语(如至高主权、例外状态、赤裸生命、神圣人等等),从而自洽地将其导向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的分析上。其中,阿甘本所谓的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表现为法权形式的公式:法律+法律之例外。其中,后者是前者的结构性溢出,这一溢出虽是必要性的,但同时也造成了危机性的后果。实际上,阿甘本正是借助法权形式的生命政治实践来透视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的。在诸多文本中,阿甘本都强调这一法权形式与人类共同体之间严丝合缝的关系。比如,在《例外状态》中,阿甘本同意如下看法:每个共同体都是由archon(下令的行政官员)、接受命令的人,以及第三个元素,法律,所组成。在《无目的的手段:政治学笔记》中,阿甘本也同样承认:共同体与权力严丝合缝地相互对等,因为共同体原则同一切权力的结合乃是所有共同体必然潜在的特性的一种功能。而正是主权权力及其它天生所携带着的法律之例外的属性,架构着人类共同体的悖论性结构,即它从外部建立自身,并支撑着内部的常规法律,但同时宣称并没有什么外部,从而生命被此种悖论性的结构牢牢宰制、捕获、征用与奴役。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阿甘本从法权形式来透视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的理论底色是宗教神学。或者毋宁说,阿甘本正是得益于对宗教神学的颠覆性思考,才真正独具特色地将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以法权的公式标注出来。在阿甘本看来,原本隶属于宗教神学的神圣这一概念,绝非是一个美好的、崇高的意象,而是相反性地表现为暴力性的排除、分隔机制。在宗教神学领域中,诸神正是经由祭祀的暴力性实践将凡俗之物从“人间法”领域中排除、分隔出去,从而将其交付给“神法”之域,以此诸神可以对凡俗之物进行绝对性、独一性、特权性地占有。“神法”恰恰就是“俗世法”抑或“人间法”的必要性例外,前者支撑着后者。阿甘本发现,而在现实的法权领域中,法权本身的具体运行机制实际上就是神圣机制的世俗化呈现,这让法权本身的超验性与权威性得到了神学范式的说明。因为至高主权的运行机制在本质上效仿了神圣机制,它自身同样指向俗世的常规法律之外,而这个常规的法律之外不再是天国的“神法”,而是现实中的“无法”空间——例外状态。在例外状态中,主权同诸神一样对事物获得了一种特权式的使用与占有。主权不受俗世的正常法律约束,但它却约束正常法律,因为它本身就是“活法”并有“合法”的权力去打断自身,开启例外。这样一来,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公式:法律+法律之例外就此形成,后者同样为前者提供普遍性的支撑,就像神圣为俗世提供普遍性支撑一样。所以,主权在其面相上不过就是诸神在现实世界中的代言人,主权的具体运行机制不过就是神圣机制的世俗化显现。阿甘本认为这一结构性公式在人类共同体的历史演绎进程中始终存在。基于此,我们以此结构性公式为线索,条分缕析地勾勒出了从古代共同体到现代资本主义共同体的同一性结构格局,并相应地将赤裸生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形式揭示了出来,进而确证这一结构性格局的极端悖论性、危机性及其对之扭转的必要性。否则,按照阿甘本的判断,我们就只能生活在集中营式的共同体中。因为,至高主权在历史的演绎进程中,无论它在形式上发生了多大程度上的翻新与更迭,但它的本质——例外治理——是始终不变的。我们看到,从古代共同体中的生杀大权,到现代资本主义共同体中的人民主权,以及景观时代中所呈现出来的景观主权,它们无一不奉行着法之例外的治理模式。或者说,政治主权无论表现为何种面相,世俗化的神圣机制始终在场,这意味着它的暴力性面相从未改变过。只有这样,它的绝对性、权威性与独一性的力量才能得到无限制的释放。因此之故,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在政治至高主权的架构下也始终表现为法律+法律之例外。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阿甘本拒绝接受我们所直面的问题是“新的”问题,而是隐藏了两千多年的并且始终未得到根本解决的“旧的”问题,阿甘本深切的担忧正在于此。面对如此这般的现实境遇,阿甘本极力筹划一种“来临中的共同体”。在阿甘本看来,“来临中的共同体”中不存在此种悖论性的结构格局,生命能够“如其所是”的获得自由的身价。要想通达“来临中的共同体”,阿甘本认为现实存在的赤裸生命,亦即在悖论性的结构中被捕获的生命,需要一种“非潜能”意识的支撑。“非潜能”意识是有能力说“不”的意识,它同时也是“能不”实现的至高的潜能,它是洞察既有的法权机器运作之奥秘的智识,更是突破既定知识框架和行为范式的勇气。“非潜能”意识落实到具体的政治化行动中就表现为对神圣机制的亵渎。阿甘本的亵渎方案所诊断的正是神圣机制,它以不作为、不实现的具体行为姿态无视、玩忽神圣机制的分隔结构,使其停滞与失效。这样,经由亵渎方案的政治化操作,阿甘本相信“来临中的共同体”会在弥赛亚式的当下时间的“收缩”中为我们敞开,在其中,政治表现为真正的政治,生命表现为本真的生命——“任意的独体”。这是阿甘本给予当今时代我们所共享之现实的生命政治致思路径的关切与努力。纵观阿甘本对人类共同体的生命政治批判以及激进的弥赛亚主义重构之后,我们必须一方面看到阿甘本思想中的真正闪光点,但同时更要在另一方面看到其不足之处。其不足之处体现为他忽略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的深刻性,并从而在对新的共同体的筹划上失去了真正的“准星”,以至于最终跌入到了弥赛亚主义的政治虚无之中。实际上,马克思所奠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不仅能够在现实的根源上为阿甘本生命政治批判理论提供更为坚实的根基,更能够以此为基础,为阿甘本弥赛亚主义的“来临中的共同体”的激进筹划提供“此岸”的“还原”——真正的共同体。否则,阿甘本对既有的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批判只能是“半截子式”的、不彻底的批判,并且,其亵渎的救赎之路也将总是耽于想象之中而无力自拔。虽然阿甘本青睐于将当代的现实难题纵向地回溯到古代的历史与宗教的神话之中去探寻答案,但是由资本所操控的当代现实难题,绝不能被前者所忽略甚至被前者所代替。马克思的着力点就在于后者,即对资本的深刻分析之上。因此,我们就不能完全将阿甘本的思想无条件地拿来使用,而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引下对之进行批判性的检验、深挖与再推进,从而使其真正地大放异彩!
二、对“生命在于运动”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生命在于运动”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创新之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
2.1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 |
2.1.2 东欧国家的“斯大林化” |
2.1.3 “匈牙利事件”及“非斯大林化”进程 |
2.2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2.2.1 马克思的现实批判向度与人的自由个性发展 |
2.2.2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日常生活本体论 |
2.2.3 弗洛姆关于的人的本质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赫勒人道化的日常生活理论——基于马克思的生活实践思想 |
3.1 赫勒对日常生活的界定 |
3.1.1 日常生活是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 |
3.1.2 日常生活主体类型:特性与个性 |
3.1.3 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界限划分 |
3.2 日常生活的特征与一般图式 |
3.2.1 日常生活的特征 |
3.2.2 日常生活的一般图式 |
3.3 日常生活的人道化 |
3.3.1 日常知识的改变 |
3.3.2 日常交往的人道化 |
3.3.3 “自为个性”的生成 |
3.3.4 “为我们存在”的日常生活 |
3.4 小结 |
第4章 赫勒人道化的需要理论——基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
4.1 赫勒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 |
4.1.1 对马克思的需要概念的理解 |
4.1.2 对马克思关于需要的异化问题的阐释 |
4.2 赫勒的激进需要思想 |
4.2.1 激进需要的提出 |
4.2.2 激进需要的内涵 |
4.3 赫勒对需要系统的重建 |
4.3.1 对资本主义的需要系统的批判 |
4.3.2 联合生产者社会中的需要系统的重建 |
4.4 小结 |
第5章 赫勒人道化的价值理想——基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 |
5.1 哲学与激进哲学 |
5.1.1 对哲学的接受与需要 |
5.1.2 哲学的理想与真实的价值 |
5.1.3 哲学的价值讨论 |
5.1.4 激进哲学 |
5.2 理性乌托邦的实现 |
5.2.1 合理性的乌托邦 |
5.2.2 左翼激进主义的理想 |
5.2.3 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
5.3 激进民主制道路的筛选过滤与选择 |
5.3.1 对当代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批判 |
5.3.2 对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批判 |
5.3.3 激进民主制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构建 |
5.4 小结 |
第6章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 |
6.1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合理性 |
6.1.1 从微观视角反思人的日常生活,为人的自我解放提供了可行的切入点 |
6.1.2 从人的需要观点理解理论和实践,丰富了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
6.1.3 汲取马克思思想中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为人类解放道路提供了多种选择 |
6.2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局限 |
6.2.1 赫勒的个性发展理论忽视了物质生产和政治经济变革的价值 |
6.2.2 过于偏重对需要的价值范畴分析,忽视需要的实践性 |
6.2.3 否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脱离社会生产本质 |
6.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与致谢 |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尼采早期历史哲学研究 ——以《历史的用途与滥用》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的目的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尼采早期历史哲学的时代背景——德国历史主义 |
2.1 德国历史主义的含义 |
2.2 德国历史主义的两种形式 |
2.2.1 哲学:黑格尔历史哲学 |
2.2.2 历史学:兰克客观历史主义 |
2.3 德国历史主义的危机 |
2.3.1 文化内在统一性的丧失 |
2.3.2 时代教育理念的盛行 |
2.3.3 哲学教育的忽视 |
3 尼采早期历史哲学的主要内容 |
3.1 历史的危机与困境:历史学热病 |
3.2 历史的类型:三种历史观 |
3.2.1 纪念式的历史 |
3.2.2 怀古式的历史 |
3.2.3 批判式的历史 |
3.3 历史的核心概念:非历史和超历史 |
3.3.1 非历史 |
3.3.2 超历史 |
3.4 历史的重建:回归古希腊 |
3.4.1 严格的语言训练 |
3.4.2 艺术本能的培养 |
3.4.3 哲学的教育 |
4 尼采早期历史哲学的评价 |
4.1 积极意义 |
4.1.1 构筑新的历史研究之网 |
4.1.2 促进哲学的后现代转向 |
4.2 局限性 |
4.2.1 虚无的历史 |
4.2.2 主观的历史 |
4.3 启示 |
4.3.1 生命:历史与哲学的焦点 |
4.3.2 历史:意义和价值的追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人的生态化生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理论动因 |
1.1.2 现实动因 |
1.2 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脉络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意义 |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生存论及其生态逻辑 |
2.1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生存论 |
2.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形成 |
2.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内涵 |
2.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意义 |
2.2 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根基 |
2.2.1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
2.2.2 自然界是人类无机的身体 |
2.2.3 自然界是人类栖息的家园 |
2.3 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意蕴 |
2.3.1 生态基本属性的演化过程 |
2.3.2 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特性 |
2.3.3 人类生存活动的时空逻辑 |
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 |
3.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内涵及其脉络 |
3.1.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内涵 |
3.1.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形成 |
3.1.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深化 |
3.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关系及其精神 |
3.2.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生产逻辑 |
3.2.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依附关系 |
3.2.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精神世界 |
3.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 |
3.3.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积极维度 |
3.3.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消极维度 |
3.3.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超越因素 |
4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 |
4.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内涵及其特征 |
4.1.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内涵 |
4.1.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特征 |
4.1.3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必然 |
4.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的问题与根源 |
4.2.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的相关问题 |
4.2.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的问题根源 |
4.3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 |
4.3.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异化 |
4.3.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批判 |
4.3.3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超越 |
5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 |
5.1 人的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型 |
5.1.1 人的生存方式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 |
5.1.2 人的生存方式生态化转型的可能性 |
5.1.3 人的生存方式生态化转型的挑战性 |
5.2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形式与主要特征 |
5.2.1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形式 |
5.2.2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主要特征 |
5.3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原则与价值准则 |
5.3.1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原则 |
5.3.2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价值选择 |
5.3.3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行动要求 |
6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路径选择 |
6.1 促进人类生产方式的转变 |
6.1.1 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 |
6.1.2 推动科技生态化转向 |
6.1.3 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 |
6.2 促进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 |
6.2.1 优化大众生活结构 |
6.2.2 推行绿色消费方式 |
6.2.3 提倡极简生活理念 |
6.3 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 |
6.3.1 生态化思维的主要特征 |
6.3.2 生态化思维的基本原则 |
6.3.3 生态化思维的培育路径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杰森·摩尔“世界-生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杰森·摩尔学术简介 |
(二)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价值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3、研究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存在的问题 |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创新点 |
一、“世界—生态”观的历史及理论基础 |
(一)“世界—生态”观的历史基础 |
1、农业革命与生态转型 |
2、商品的边疆运动与商品前沿 |
3、危机孕育与生态盈余 |
4、资本主义的新阶段:绿色革命 |
(二)“世界—生态”观的理论基础 |
1、布罗代尔的城乡辩证关系 |
2、马克思“物质变换”概念 |
3、福斯特理解的“新陈代谢”理论 |
二、“世界—生态”观的内容与核心 |
(一)“世界—生态”观的内容 |
1、沃勒斯坦的“世界” |
2、奥伊寇斯(oikeios)与“生态” |
3、“世界—生态”观中的“—” |
(二)“世界—生态”观的核心 |
1、廉价的定义 |
2、廉价的原因 |
3、廉价的过程与结果 |
(三)廉价的代价是高价 |
三、“世界—生态”观的理论目标 |
(一)“世界—生态”观与生态转型 |
1、突破笛卡尔的思维范式 |
2、扬弃资本主义的廉价生态观 |
(二)“世界—生态”观与生态赔偿机制 |
1、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
2、建立生态赔偿机制 |
3、打造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
(三)“世界—生态”观与补偿生态学 |
四、“世界—生态”理论的借鉴价值与理论局限性 |
(一)“世界—生态”的借鉴价值 |
1、弥补以往的理论缺陷 |
2、阐明危机解决的地理因素 |
3、重塑马克思的价值概念 |
4、提供新的理论框架 |
(二)中国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及与“世界—生态”的关系 |
1、中国对生态文明的理解 |
2、“世界—生态”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三)“世界—生态”的理论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6)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时代背景:资本主义批判与两种现代性模式 |
(二)现实背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总批判的现实任务 |
(三)理论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研究的范式转型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三)总结评析 |
三、研究重心与创新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四、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主要方法 |
第一章 地图与模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观探思 |
一、图示:资本主义现代性 |
(一)核心词:再释“现代性” |
(二)耦合因:缘何以资本主义划界 |
(三)时空观:资本主义现代性特质 |
(四)辩证法: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
二、图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
(一)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对资本主义的破解 |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现代性批判:对理性主义的反叛 |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双向融嵌中对主体的勘辨 |
三、图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三条路径 |
(一)资本的症候:经济现象的异化批判路径 |
(二)理性的滥觞:政治哲学的自由解放路径 |
(三)主体的困境:文化观念的再启蒙路径 |
第二章 生产-消费路径:从经济现象揭批到哲学文化批判 |
一、震源:商品拜物教 |
(一)现代性的细胞繁殖:从商品到商品化 |
(二)现代性的运行系统:拜物教机制 |
(三)现代性的机体病症:物化与异化 |
二、纵波:资本剥削形式的变迁 |
(一)劳动新形式:非物质劳动条件下的主体异化 |
(二)生产新态势:智能化生产转型中的“新奴隶主义” |
(三)消费新观念:符号政治经济学与大众文化批判 |
三、横波:资本剥削关系的扩张 |
(一)从实体到虚体:物化逻辑下的“数字异化” |
(二)从时间到空间:空间生产的异化之意 |
(三)商品全景的“景观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的幻象与梦魇 |
第三章 个体-共同体路径:从宏观制度批判到微观生命政治批判 |
一、共同体对个体的压迫:“新控制形式” |
(一)技术合理化:资本的技术化运作 |
(二)媒介合理化:资本对媒介的虚伪化利用 |
(三)合理化危机:隐身的资本霸权构筑起新帝国 |
二、个体向共同体的依附:“生命政治” |
(一)消极自由无以承受的生命之重:“规训与惩罚” |
(二)积极自由无法超拔的生命之轻:“逃避自由” |
(三)毁灭还是创生:新治理体系的可能性 |
三、个体与共同体的间性关系:“重建公共领域” |
(一)间性关系的认知基础:交往理性 |
(二)组建合法共同体的主渠道:参与式民主 |
(三)重建公共领域:卓越个体基础上的乌托邦 |
第四章 启蒙-再启蒙路径:从解构形而上学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
一、返本:回归总体性及其失败 |
(一)问题:碎片化现象的理性方案 |
(二)方法:历史总体性辩证法 |
(三)结果:落于空想的总体替代方案 |
二、破维:否定辩证法及其自我解构 |
(一)对否定的新解:辩证法的哥白尼革命 |
(二)对否定的否定:“反体系的体系” |
(三)对否定的扬弃:对“后学”与启蒙的重思 |
三、开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及效应 |
(一)新境遇:从时间基质的线性发展观到空间基质的谱系认识论 |
(二)新范式: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融建 |
(三)新道路:形而上学终结后的意义之归 |
第五章 超越-文明型路径:中国特色现代性方案 |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检视 |
(一)问题洞察力有余,但实践能力有限 |
(二)突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旨趣鲜明,但理论立场妥协性较强 |
(三)交互性研究范式的范例,但社会历史观共识不足 |
二、中国方案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有效回应 |
(一)破解资本逻辑困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
(二)回应理性滥觞危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优势 |
(三)祛除中心主义魔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远站位与宏伟格局 |
三、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中国智慧 |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 |
(二)融通“中西马”: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哲学文化理念 |
(三)“新轴心时代”的创生: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型文明体系 |
结语:未竟的解放事业与未来的中国故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7)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8)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德勒兹是生态哲学家吗? |
1.西方主流生态哲学的困境 |
2.德勒兹生态批判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3.本论文的基本结构与论证思路 |
第1章 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的哲学基础 |
1.1 重思马克思的自然观 |
1.1.1 马克思批判理论中的自然概念 |
1.1.2 基于现代性批判的新自然主义 |
1.1.3 自然与社会的统一如何可能? |
1.2 反思生态问题的“前提批判”诸原则 |
1.2.1 差异性原则 |
1.2.2 内在性原则 |
1.2.3 容贯性原则 |
1.3 加塔利的启示:进入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的三个维度 |
1.3.1 自然生态维度 |
1.3.2 社会生态维度 |
1.3.3 精神生态维度 |
第2章 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的理论构成 |
2.1 生成论 |
2.1.1 生成之在 |
2.1.2 自然的生成法则 |
2.1.3 “反自然”的真实自然 |
2.2 生机论 |
2.2.1 生机论的起落沉浮 |
2.2.2 物质、生命与自然力量 |
2.2.3 生命力量的另一来源:精神、感知与艺术 |
2.3 .机器论 |
2.3.1 机器变革及其两面性 |
2.3.2 资本主义机器的反生态本性 |
2.3.3 机器的文明面与生态文明何以可能 |
2.4 地理哲学 |
2.4.1 大地概念的多重内涵 |
2.4.2 尼采的地理学隐喻 |
2.4.3 马克思以土地为基础的资本批判 |
2.4.4 从纹理空间到平滑空间 |
第3章 德勒兹对走出人类生态危机之可能路径的哲学构想与规划 |
3.1 重塑新主体:重新反思人性与人的生存方式 |
3.1.1 “内在的生存方式”的生态涵义 |
3.1.2 生态伦理精神的生成 |
3.1.3 回到马克思:从自由个性到人类解放 |
3.2 重建新大地:走向人类生态共同体 |
3.2.1 生态治理与疫情治理 |
3.2.2 激活反资本主义的生态力量 |
3.2.3 基于根茎模型的“生态共同体” |
结语: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的当代意义与面向未来的生态哲学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竞技本质因素的体育哲学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1 国外竞技本质研究述评 |
2.1.2 国外竞技本质异化思想述评 |
2.1.2.1 异化理论释义研究述评 |
2.1.2.2 竞技本质异化理论研究述评 |
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2.2.1 国内竞技本质研究述评 |
2.2.2 国内体育释义研究述评 |
2.2.3 国内关于体育与竞技问题的研究述评 |
2.2.3.1 关于体育与竞技关系的研究 |
2.2.3.2 关于体育与竞技关系问题的研究 |
3 论文研究计划 |
3.1 研究思路与框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逻辑分析法 |
4 概念解说 |
4.1 体育 |
4.2 竞技 |
4.3 体育与竞技的理论阐述 |
5 时间的疑难——体育与竞技的哲学拷问 |
5.1 鸿蒙的秘境:体育与竞技的远古礼赞 |
5.2 神只的争斗:体育与竞技的诸神之战 |
5.3 智者的诗篇:体育与竞技的赛会史诗 |
5.4 人神的欢娱:体育与竞技的宗教信仰 |
5.5 夺冠的狂热:体育与竞技的锦标梦魇 |
5.6 价值的向度:体育与竞技的哲学甄别 |
小结 |
6 本质的阐释——体育与竞技的因素找寻 |
6.1 身体性的“有与无”:体育与竞技的主体确认 |
6.2 运动性的“动与静”:体育与竞技的实践规约 |
6.3 竞争性的“强与弱”:体育与竞技的认知状态 |
6.4 技艺性的“高与低”:体育与竞技的行为自觉 |
6.5 规则性的“内与外”:体育与竞技的秩序框定 |
6.6 游戏性的“此与彼”:体育与竞技的立场认同 |
6.7 暴力性的“虚与实”:体育与竞技的价值尺度 |
6.8 体能性的“是与非”:体育与竞技的本体感知 |
小结 |
7 文化的幻象——竞技本质异化的体育哲学辨析 |
7.1 身体的奴役:竞技非人道现象的体育训练 |
7.2 政治的干预:竞技荣誉背离中的体育竞赛 |
7.3 经济的膨胀:竞技商业浪潮中的体育功利 |
7.4 群体的角逐:竞技过度职业化的体育暴力 |
7.5 技术的跃进:竞技科技进步中的体育置换 |
7.6 文化的表演:竞技市场运作中的体育娱乐 |
小结 |
8 精神的指引——竞技本质意义的体育哲学考察 |
8.1 道德的承诺:竞技面对人性向善的体育伦理规范 |
8.2 价值的衡量:竞技树立竞赛规范的体育公平正义 |
8.3 行为的凸显:竞技针对身体本能的体育生命塑造 |
8.4 超越的魅力:竞技极限挑战精神的体育卓越追求 |
8.5 本质的回归:竞技寻找主体发展的体育自由解放 |
小结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阿甘本共同体思想的生命政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生命政治:透视人类共同体结构的重要视角 |
1.人类共同体的危机与阿甘本生命政治学的理论使命 |
2.“从阿甘本生命政治学视角窥探共同体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3.本文研究框架及其论证思路 |
第一章 共同体的生命政治分析模式何以可能 |
1.1 何谓共同体与共同体何为 |
1.1.1 共同体的概念 |
1.1.2 共同体的诸种分析模式 |
1.1.3 共同体的本质与使命 |
1.2 阿甘本以生命政治理论分析共同体结构的方法论自觉 |
1.2.1 作为“哲学考古学”的方法论自觉 |
1.2.2 作为“范式”的方法论自觉 |
1.2.3 作为“签名理论”的方法论自觉 |
1.3 阿甘本生命政治的理论定位 |
1.3.1 生命政治谱系中的阿甘本 |
1.3.2 贯穿阿甘本生命政治逻辑始终的神圣机制 |
1.3.3 阿甘本的生命政治对人类共同体诸种分析模式的回应 |
第二章 生命政治管控与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 |
2.1 神圣机制的诞生与古代人类共同体的结构 |
2.1.1 誓言的考古学回溯与神圣机制的诞生 |
2.1.2 古代生杀权的致死面相 |
2.1.3 古代悬法与例外状态 |
2.2 资本主义共同体中神圣机制的持续在场 |
2.2.1 现代装置与作为宗教的资本主义 |
2.2.2 人民概念的断裂与现代人民主权的虚假面相 |
2.2.3 现代悬法及其常态化演绎 |
2.3 资本主义共同体结构的形式创新与神圣机制的新用 |
2.3.1 景观拜物教的来临与至高主权的新面相 |
2.3.2 景观主权对语言的征用 |
2.3.3 语言展示价值的凸显与神圣机制的新用 |
2.4 作为资本主义共同体结构典范的集中营及其泛化 |
2.4.1 集中营作为历史现象 |
2.4.2 集中营作为“结构性”的范式 |
2.4.3 人工智能时代中“营范式”的扩增 |
第三章 反抗生命政治管控的方案与“来临中的共同体” |
3.1 反抗生命政治管控的思想支撑:潜能观 |
3.1.1 潜能的两种形式 |
3.1.2 潜能与形式生命的筹划 |
3.1.3 潜能与两种权力机制问题的反思 |
3.2 反抗生命政治管控的具体操作:亵渎方案 |
3.2.1 亵渎方案的政治使命:去神圣化的操作 |
3.2.2 亵渎方案的典范:无目的的游戏 |
3.2.3 亵渎方案的增补:从亵渎到身体使用 |
3.3 反抗生命政治管控的最终图景:“来临中的共同体” |
3.3.1 当下时间的收缩性 |
3.3.2 政治形态的圆满性 |
3.3.3 个体存在的任意性 |
第四章 阿甘本生命政治批判理论及其反抗策略的反思与推进 |
4.1 阿甘本生命政治批判理论及其反抗策略的价值与不足 |
4.1.1 阿甘本以神圣机制为核心揭示人类共同体结构性困境的价值 |
4.1.2 阿甘本以亵渎方案为核心重构人类共同体的价值 |
4.1.3 阿甘本对人类共同体结构性困境批判与重构的缺陷 |
4.2 发现神圣机制的真正秘密:回归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必要性 |
4.2.1 资本的统治权与至高主权 |
4.2.2 资本增殖的本性与例外状态 |
4.2.3 无产阶级与赤裸生命 |
4.3 推进亵渎方案的现实道路:弥赛亚主义的共同体还是真正的共同体 |
4.3.1 亵渎方案的主体建构:生命的生产性反抗 |
4.3.2 亵渎方案的制度建构:超越资本权力的制度性探索 |
4.3.3 亵渎方案的最终归宿:走向真正的共同体 |
结语:消解神圣机制: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困境与人类共同体的未来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对“生命在于运动”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 李晶晶. 吉林大学, 2021(01)
-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尼采早期历史哲学研究 ——以《历史的用途与滥用》为核心[D]. 李京丽.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4]人的生态化生存研究[D]. 袁一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5]杰森·摩尔“世界-生态”观研究[D]. 朱琳烨.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6]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D]. 孙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02)
- [8]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研究[D]. 马枫. 吉林大学, 2021(01)
- [9]竞技本质因素的体育哲学辨析[D]. 郭明.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10]阿甘本共同体思想的生命政治学研究[D]. 郝志昌.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