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湛江师院:让学生更有竞争力(论文文献综述)
吕宁[1](2020)在《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口语是个体语言发展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信息交流手段。现代社会强调人际互动与合作,口语素养更成为了现代公民所必备的素质。口语对社会来说亦是不可或缺的,国民口语素养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息息相关,国民的母语水平更是展现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因此,应研究汉语口语教育,优化汉语口语教育,保证个体拥有和谐的语文生活,这是语文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重文轻语”的背景下,汉语口语教学是中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薄弱环节,相关理论研究和卓有成效的实践也相对较少。这成为制约语文课程改革、汉语口语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事实上,先辈们曾就汉语口语教育进行过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朱自清作为语文大家,对于口语教育有着许多独特的见解。这为我们的课程教学变革积累了宝贵的资源,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发展。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展开探究:在绪论部分,本文阐明了研究的缘起、意义、核心概念及研究方法,梳理、评述了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的有关研究,以及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汉语口语课程实施现状。第二部分以朱自清的口语观为切入点,首先溯源了其汉语口语观的形成,分析了其思想成长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和同侪背景。其次,依托朱自清的相关论述对口语的价值、功能、特点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基于对朱自清“语脉”、“文脉”、“用笔如舌”等概念的总结分析,明确了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与联系,澄清了学生汉语口语与书面语能力的发展及其关系,探讨了口语、书面语训练的方法;明确了汉语普通话和地方方言的区别和联系,探讨了汉语普通话的教育问题;最后,提炼出汉语口语的三大特点。第四部分基于朱自清的汉语口语教育论述与实践,总结了汉语口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梳理了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的具体内容与原则。明确了汉语口语教育有满足言说需要、发展语文能力、提升思维能力、塑造健全人格的个体作用,及推动语言发展的社会作用;汉语口语教育包含普通话、语境、表达、思维方面的训练内容。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了朱自清的汉语口语教学思想。相关的汉语口语教学方法包括三类:借助法是结合阅读、诵读、口头问答、讨论活动进行的汉语口语教学方法;专门法包含演剧、辩论、演说等方法;课外活动则是通过团体活动和日常谈话活动进行的教学方法。第六部分立足上述梳理与总结,得出对当下汉语口语教育的启示与建议。启示包括重估汉语口语教育的重要价值、合理构建汉语口语课程的内容、明确汉语口语教学的基本方法三方面。建议包括“语”“文”并举:书面语训练和口语训练结合;文道统一:口语训练和语文素质发展协调推进;统筹兼顾:学普通话和巧用方言协调统一;“教”“学”协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整合;继承发展:传统方法与教育技术优势互补;回归生活:语文课程教学和学生生活深度融合。
陈琴[2](2019)在《美国高校创客空间的构成要素与运行机制研究 ——以美国HEMI高校为例》文中认为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教学形式的变革与多样化,这一时代背景为创客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物质基础。创客空间(Makerspace)根植于创客运动(Maker Movement),是实施创客教育的主要平台。从我国高校创客空间发展历程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创客空间的建设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高校创客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高校创客空间面临的问题却比较多,例如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以比赛为导向、设备使用率不高、无专业师资、创客课程不匹配等问题。如何结合学校的学科发展和专业特色,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与政府、企业合作建设高校自身的创客空间,保障其有效运行是我们需要解决的课题。美国已有近百所高校开设了创客空间,建立了一套政策支持、课程支持、项目支持、师资支持、工具支持等系列体系。从创客空间的数量与质量考虑将美国高校创客空间联盟作为借鉴对象,以文献梳理为主、网络调查、案例法为辅对美国高校创客空间联盟(HEMI)进行研究,总结美国高校创客空间构成要素与运行机制,以期对我国高校创客空间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本文共有五部分,论文第一部分对我国高校创客空间价值定位进行探讨,我国已经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时代,创新创业已经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对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高校创客空间在这样特定的背景下具有独特价值即高校创客空间的产业创新价值、高校创客空间的主体整合价值、高校创客空间的社会文化价值和高校创客空间的教育本位价值。第二部分对美国HEMI高校创客空间基础建设进展及其基础资源进行探讨,从政策支持介绍了 HEMI联盟高校创客空间的保障性政策资源,从美国HEMI创客空间联盟成员与日常管理介绍总结了 HEMI联盟高校创客空间的事务性人力资源;从创客空间基本情况、创客空间的服务对象、创客空间的运行形态总结了 HEMI联盟高校创客空间的条件性资源。第三部分对美国HEMI高校创客空间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总结研究,以创客中心为主体通过创客空间的内外部要素进行分类,总结出了高校创客空间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内部要素是以创客空间内部建设为中心考量,主要调查总结了HEMI高校创客空间的创客空间场地、创客空间设备、创客空间团队、创客空间课程、创客空间项目、创客综合培训。外部要素是从创客空间外部来考量,关注HEMI高校的成果孵化平台建设以及校企合作形式。第四部分基于美国高校创客空间构成要素对美国HEMI高校创客空间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美国高校创客空间能得到迅速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以及多元化的团队成员和广泛的师生会员,在具体操作层面,既有相应的课程、项目,也有安全类、使用类的综合培训,这样才有一系列的成果产出。因此将美国HEMI高校创客空间的运行机制归纳为:政策导向与经费保障机制、组织机构与师生协同机制、设备管理与安全培训机制、课程开放与效果实施机制、质量评价与市场反馈机制。第五部分介绍了美国HEMI高校创客空间建设与运行的启示,从我国高校创客空间取得的成就和问题切入,文章认为我国高校创客空间建设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改进,综合发挥高校创客空间的育人价值。一是增添基础设备,完善高校创客空间的基础资源;二是开发创客课程,打造创客教育课程体系;三是开发项目合作,丰富高校创客空间的服务项目;四是加强师资培训,完善高校创客空间的师资队伍建设;五是打造创客文化,营造高校创客空间的文化氛围;六是重视产品制造,促进高校创客空间的成果转化;七是利用多元评价,建立高校创客空间的评价机制。
邓逢光[3](2018)在《广东师范院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迅猛发展,人类知识从来没有像现在那样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和创造,各国大学从来也没有像现在那样在世界范围里联系这么紧密,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如日方升。当前,我国正在推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大学建设过程中,以国际顶尖大学为坐标,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成为政府和大学追求的目标。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应对全球化培养国际化人才与大学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策略。特别是国家发展进入新时代,正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各大学如何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对接好、利用好这一战略,提升自身办学实力和影响力,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必然的战略选择。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高等教育国际化有了长足发展。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全面地、系统地去谋划广东师范院校教育国际化发展,是本研究的初衷。首先,论文全面梳理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成果,特别是在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内涵、动因作用、构成要素和发展评价等理论系统介绍的基础上,挖掘了师范院校和教师教育国际化研究的现况和不足,说明本研究的意义。其次,论文在借鉴国内外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要素的基础上,参考了国内外大学排行榜中涉及国际化的指标内容,根据国家和省的教育国际化政策导向,以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为指导,建构了一套体现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广东师范院校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再次,论文根据广东师范院校国际化评价指标,分别设计了广东师范院校教师和学生调查问卷,对广东五所师范院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进行量化研究;同时也通过对五所院校国际化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结构式访谈的质性研究,从不同的视角较为全面的呈现了广东师范院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并总结其发展特征和面临的发展困境。最后,论文运用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AGIL模型,有针对性地建构广东师范院校国际化发展策略,全面展望广东师范院校教育国际化未来发展图景。
王学丽[4](2018)在《台湾地区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研究(1994-迄今) ——以台湾东华大学为例》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台湾地区小学师资培育职前培养模式为题,针对台湾地区1994-迄今为对象范围进行师资培育职前教育阶段的研究,为了达到研究目的,首先透过历史研究法与文件分析法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分类与整理分析,探讨台湾地区小学师资培育的历史、台湾地区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相关制度、台湾东华大学小学师资培训职前培养、台湾东华大学小学教师职前培育模式的特点等四个方面展开,接着在通过文献法对每个方面具体论述,对台湾地区小学师资培育职前的概况、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究,期望能对台湾地区小学师资培育职前培养有深入的认识,以归纳研究主要发现与提出结论。文章介绍了台湾地区小学师资培育职前培养的现状,且在探讨其模式时,分别从师资培育的三个阶段进行阐述,即职前师资生的甄选制度、课程制度、实习制度和检定制度进行了具体和全面的分析,继而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中原因,为大陆小学师资培育职前发展提供借鉴与经验。通过对海峡两岸小学教师师资职前培育模式的比较得出一些结论:海峡两岸小学师资培育政策的变迁均受政治、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台湾的国小师资培育发展主要依据《师资培育法》;大陆未制定《师资培育法》主要以《教师法》为依据;台湾地区的培育理念以多元开放、自费就学、合流培育、储备制培育;大陆则采取非定向、自费为主、培育一体化的理念;两岸均自1994年都开放了非师范院校参与小学师资培育;台湾地区的学费制度以自费为主、公费及奖助学金为辅的方式实施;大陆地区则采取自费为主并试办师资生免费教育;台湾地区为加强师资生就业竞争力,规划开设第二专长“增能学程”;大陆地区则建构专业化课程模式并积极发展学校“特色课程”;台湾地区实习制度在《师资培育法》施行后有大变革;大陆则推动“顶岗实习支教”来提升农村师资素质。
王严淞[5](2018)在《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大学师生关系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经典的话题,它对大学师生、高等教育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当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存在诸多问题并广受质疑与诟病。与此同时,社会与高等教育正处于急剧变革之中,更使大学关系发展具有不确定性。有鉴于此,本研究选取大学师生关系作为主题,通过透视大学师生关系的内涵,构建大学师生关系的分析模型,开发大学师生关系的测量工具,将其应用于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调查,以此获得相关数据,并据此总结、归纳、分析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特征与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预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未来走向。大学师生关系是大学教师与大学生基于知识发生交往而形成的高等教育联系,是大学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力与作用力。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力,而生成这种力的必备要素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知识、交往,四者缺一不可。与一般人际关系或是普通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相比,大学师生关系具有教育性、独立性、自由性、创造性以及精神性等五大特性。研究大学师生关系,交往与知识两种视角必不可少。基于大学师生交往行为由疏离到紧密的发展趋势以及知识活动由权威到平权的发展趋势,可以将大学师生关系划分为四种模式:权威型知识与紧密型交往结合的父子式关系、权威型知识与疏离型交往结合的师徒式关系、平权型知识与疏离型交往结合的合同式关系、平权型知识与紧密型交往结合的共同体式关系。同时,四种模式的排列顺序也是大学师生关系的演变趋势。根据上述相关理论,研究开发设计了 QCFSR5.0,用以调查当前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现实情况。调查使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了 35所本科院校,回收了 11050份调查问卷,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处于合同式关系模式,其主要问题包括:学生学习主动性偏低,师生交往便利性不足,教师在交往中的主动性较差,师生交往对学生的非学业成长帮助较少以及考试内容倾向于记忆化。当然,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当前也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潜力,诸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关注学生体验,大学生创造性意识较高,课程不确定性内容形式较为多样。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仍处于平权型的初级阶段,而交往行为则处于疏离型状态。进一步来说,当前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的最大问题在于流于形式,而忽视本质。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成了偷懒的“勤奋者”,大学教师成了做戏不做细的“表演者”,师生共同出演了一场“精致的演出”,致使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问题更为隐蔽,更为复杂。此外,制度困境是造成我国大学师生交往疏离的主要原因,包括制度缺位、制度偏向以及制度空转等一系列因素使得我国大学师生交往处在一个“制度真空”的环境中。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当前的问题是由于伦理与秩序的对撞导致运行逻辑出现失序,也是由于工具与价值的分裂导致理性取向存在困惑,更是由于传统与现代的差距导致发展环境失衡。面对未来,普及化、信息化、终身化将会对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因而需要我们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分析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其中,普及化对大学师生关系最大的影响在于提高了大学师生关系的地位,因此要求大学师生关系发挥更大的价值;信息化对大学师生关系的影响在于重塑大学师生的知识活动,强调有些知识不必再由大学教师在大学课堂上教授;终身化对大学师生关系最大的影响在于改变大学师生关系观念,使人们不再以学历作为开展大学师生关系的唯一目的,从而有可能实现纯粹的、质朴的大学师生关系。面对普及化、信息化以及终身化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应通过转变观念、完善制度、加强设计、推进改革、营造文化等多方举措迎接新型大学师生关系的到来。
郑晓坤[6](2017)在《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研究(1978-2016)》文中提出十七大以来,特殊教育发展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提出“关心特殊教育”,十八大报告提出“支持特殊教育”,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办好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发展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是特殊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是促进特殊教育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和支撑。然而,已有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特殊教育的师资还面临数量缺乏、教学能力与经验匮乏、教师资质偏低以及自我效能感不足的发展瓶颈。2012年《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4年《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等重大政策,把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作为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对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笔者选择“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题目,旨在通过对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历程梳理和反思,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揭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路径构想。本研究借助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档案资料、政策法规文件、教育统计年鉴、各高校师资培养内部资料等,通过对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史料和文献的梳理,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历史,全面考察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导论部分。说明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明确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基本内涵和具体研究对象,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筑本论文的整体写作框架和基本思路,介绍了基本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兴起与发展。主要探讨了自西学东渐以来至改革开放前期,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建立,经历了早期的曲折发展,到文革期间的断裂,寻求复兴和稳步发展的进程,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是如何从早期发展的困窘状况,发展到形成了一些师资培养经验,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培养,开始了初步的探索。系统分析了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发展受自身能力和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揭示了背后推动和制约的原动力。第二章,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1978—1997)。分别从我国特殊教育教育师资培养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培养模式的变迁,课程设置的发展等不同维度,分析我国改革开放至上个世纪90年代末,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不同表现形式及成因,阐述这一时期所呈现出的共同特点和基本发展趋向。第三章,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深化改革(1998—2016)。本章主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探讨从20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在教育一体化、融合教育、全纳教育开展的背景下,尤其是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召开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蕴、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以及培养、培训模式和相应的政策建设和实施。本文同时选取了2所部属和2所省属院校为案例,通过对上述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进行文本分析,目的是更加直观地呈现我国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发展演变过程和基本特点。第四章,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历程反思与国外借鉴。对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历程进行反思,揭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经验和问题,采用比较研究的视角,以美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为镜鉴,分析美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资格准入制度、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并以美国N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为例,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阐释和分析,总结其对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改革的借鉴和参考价值。第五章,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路径建构。本章具体分析和详细阐述了我国在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从移植走向本土化,吸收与自我发展的结合,中西文化冲突背景下的本土化生长,提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发展的新构想:文化觉醒和关怀是中国特教育师资发展的必由之路,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是重点,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是趋势,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构建是基本手段,特殊教育教师教学能力从个体“他主——自主”建构是重要方式。
崔岐恩,张晓霞[7](2016)在《文化资本:大学文化的符号性解读》文中提出大学文化可译作:culture of the university,by the university,and for the university.即归属于大学的文化、大学生产的文化和适合于大学的文化,此三分可作为大学文化的外延解析。根据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可将大学文化资本分成三种形态——具身形态文化资本、物产形态文化资本、证书形态文化资本。大学文化资本增值通过大学文化再生产而实现,文化再生产具有正反双面镜像。大学文化是一个中性词,对大学文化再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关系的建构之关注更能揭示大学文化的本质。
秦洁琼[8](2016)在《湖州师范学院青年教师职后教育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学生授业解惑的主要力量。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倒逼青年教师必须寻求专业发展。作为90后的新一代青年教师,他们在个性和观念上有一定的独特性和时代感。如何构建一套能够遵循青年教师的个性特点,促使他们自觉追求自身发展的职后教育运行机制是本文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湖州师范学院青年教师职后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不理想,实施的职后教育项目与青年教师的发展需求不符,导致青年教师参与不积极,整体青年师资队伍水平不高。通过构建更为合理有效的职后教育运行机制,激发青年教师内在发展需求,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实现学校与青年教师个体利益的双赢。本文立足于湖州师范学院青年教师的职后教育需求实际,在前期调研考证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法收集到青年教师在职后教育中反映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职后教育观念相对滞后;第二,职后教育培养体系不完善;第三,职后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第四,职后教育激励机制不健全;第五,职后教育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最后,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角度分析影响青年教师职后教育效果的原因。通过借鉴国内高校青年教师职后教育的经验,在问卷调查湖州师范学院青年教师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结合问题提出了完善湖州师范学院青年教师职后教育的对策和建议。首先,转变职后教育观念,树立“以青年教师为本”的教育观念,贯彻“教师发展”理念。其次,建立职后教育管理体制,从明确管理机构职责、完善相应管理制度、构建考核激励机制三方面来阐述,其中,重点阐述考核激励机制的构建,通过建立分类、全面、公平考核和人文、物质、成就激励机制,激发教师追求发展的内在需要。最后,优化职后教育体系,根据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所体现出的不同需求实施分层分类教育,真正做到想教师所想,切实提出符合教师需求的职后教育措施;针对湖州师范学院的“师范”特色,提出重点培养青年骨干,彰显师范特色;基于目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鼓励青年教师合理利用现代化技术,提升教学能力。
刘浩[9](2016)在《天津城建大学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不但涉及到办学效益和办学活力,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办学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转变。本文以天津城建大学为研究对象,以深化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提升学校师生日益重视的后勤服务能力为主要研究目的,采取分析和比较的方法,系统性的就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研究现状为途径,以天津城建大学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实际现状为切入点,找出、剖析天津城建大学后勤服务社会化过程中还存在着包括经营模式和利益关系调整难、主体责任的划分定位模糊以及各级层面的监管力度匮乏等问题,分析存在这些问题最为主要的原因集中在政策体制缺乏有效支撑、经营主体整体素质亟待加强、分类管理适度外包缺乏系统思维以及高校用人政策体制固化等方面,通过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典型的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经验,提出清晰的社会化改革区域和明确的执行环节,探索涵盖了加大后勤服务队伍建设、加强低风险领域推进社会化水平以及增强后勤服务的高效、可控性等有效措施,力争大力推动天津城建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脚步。
萧巨昇[10](2016)在《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发展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成为当代艺术致力的目标,是艺术创作的起点,也是艺术创作的终点,更是艺术发展的未来,这与水墨画一百多年来致力於革新的努力是完全相同的。百年来水墨画对革新的辩证,屡屡在水墨画坛掀起阵阵的波涛,而这股改革的力量如海啸般席卷两岸,不断的冲击﹑自省﹑生发成为改革的原动力,使水墨画的表现更为多元。民国以来学校体制的建立,早已成为水墨画改革的轴心,台湾的高校水墨画教育,历经七十年的发展与变迁,使水墨画深耕於宝岛,成长茁壮,屹立不摇,遂成为大陆地区以外的高校水墨画教育宝地,同时也联系了两岸血浓於水的民族情感,在二十一世纪中显得格外地珍贵。就世界水墨画坛而言,台湾占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其传承与发展端赖於高校水墨画教育的体制运作,高校水墨画教育在教育目标、课程、师资、学生四大元素中,不断地改革演进,培养了许多的水墨画家,贡献卓着。然而近二十年来面对时代的变迁,人文情思﹑时尚美学的转换,台湾的水墨画教育有渐趋於衰微之势。本文以台湾的历史与现状发展为考察对象,企图透过台湾高等学校专业水墨画教育的历史进程﹑台湾高校水墨画教育的课程发展研究、水墨画师资与学院水墨画风格发展、水墨画教学成果与创作之研究等,从学校体制的运作与发展中,探求水墨画改革方向的可能性。并从台湾水墨画渐趋於冷门的现象中,藉由学校体制的因应之道,探寻水墨画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更希望藉由本文的研究,以确立台湾水墨画坛在整部中国水墨画史中应有的地位。
二、湛江师院:让学生更有竞争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湛江师院:让学生更有竞争力(论文提纲范文)
(1)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重估汉语口语及其教育的价值 |
1.1.2 反思语文课程中的汉语口语教育 |
1.1.3 对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的关注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研究综述 |
1.3.2 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的研究综述 |
1.3.3 汉语口语教育的研究综述 |
1.3.4 相关研究评述 |
1.4 华语区汉语口语课程发展现状及评述 |
1.4.1 华语区汉语口语课程发展状况 |
1.4.2 华语区汉语口语课程发展评述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汉语口语 |
1.5.2 汉语口语教育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分析法 |
1.6.2 比较研究法 |
1.6.3 文本分析法 |
第二章 朱自清口语观研究 |
2.1 朱自清汉语口语观的形成溯源 |
2.1.1 朱自清汉语口语观形成的文化背景 |
2.1.2 朱自清汉语口语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3 朱自清汉语口语观形成的同侪背景 |
2.2 口语的价值 |
2.2.1 口语的历史价值 |
2.2.2 口语的时代价值 |
2.2.3 口语的生活价值 |
2.3 口语的功能 |
2.3.1 交际功能 |
2.3.2 思维功能 |
2.3.3 审美功能 |
2.3.4 教育功能 |
2.3.5 社会功能 |
2.3.6 职业功能 |
2.4 口语的特点 |
2.4.1 临场性 |
2.4.2 瞬时性 |
2.4.3 辅以副语言 |
2.4.4 强调情感信息 |
第三章 朱自清汉语口语思想研究 |
3.1 汉语口语与书面语 |
3.1.1 汉语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 |
3.1.2 汉语口语与书面语的联系 |
3.1.3 学生汉语口语与书面语能力的发展 |
3.1.4 汉语口语与书面语训练 |
3.2 汉语普通话与方言 |
3.2.1 汉语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 |
3.2.2 汉语普通话与方言的联系 |
3.2.3 汉语普通话教育 |
3.3 汉语口语的特点 |
3.3.1 以活的“方言”为参照 |
3.3.2 来源于民众的日常生活 |
3.3.3 雅俗共赏的大众语 |
第四章 朱自清论汉语口语教育 |
4.1 汉语口语教育的作用 |
4.1.1 满足学生的言说需要 |
4.1.2 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
4.1.3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
4.1.4 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
4.1.5 推动汉语言的建设 |
4.2 汉语口语教育的内容及原则 |
4.2.1 国语训练 |
4.2.2 语境训练 |
4.2.3 表达训练 |
4.2.4 思维训练 |
第五章 朱自清汉语口语教学法研究 |
5.1 借助法 |
5.1.1 阅读法 |
5.1.2 诵读法 |
5.1.3 口头问答与讨论法 |
5.2 专门法 |
5.2.1 演剧 |
5.2.2 辩论 |
5.2.3 演说 |
5.3 课外活动 |
5.3.1 团体活动 |
5.3.2 日常谈话 |
第六章 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与建议 |
6.1 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对当下口语教育的启示 |
6.1.1 重估汉语口语教育的重要价值 |
6.1.2 合理构建汉语口语课程的内容 |
6.1.3 明确汉语口语教学的基本方法 |
6.2 基于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的相关建议 |
6.2.1 “语”“文”并举:书面语训练和口语训练相结合 |
6.2.2 文道统一:口语训练和素质发展协调推进 |
6.2.3 统筹兼顾:学普通话和巧用方言协调统一 |
6.2.4 “教”“学”协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整合 |
6.2.5 继承发展:传统方法与教育技术优势互补 |
6.2.6 回归生活:语文课程和生活世界深度融合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美国高校创客空间的构成要素与运行机制研究 ——以美国HEMI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 文献综述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双创”背景下高校创客空间的多重价值 |
(一) 高校创客空间的产业创新价值 |
(二) 高校创客空间的主体整合价值 |
(三) 高校创客空间的社会文化价值 |
(四) 高校创客空间的教育本位价值 |
二、美国HEMI高校创客空间的基础资源 |
(一) HEMI高校创客空间的保障性政策资源 |
(二) HEMI高校创客空间的事务性人力资源 |
(三) HEMI高校创客空间的条件性设施资源 |
三、美国HEMI高校创客空间的构成要素 |
(一) 创客空间的内部结构要素 |
(二) 创客空间的外部支撑要素 |
四、美国HEMI高校创客空间的运行机制 |
(一) 政策导向与经费保障机制:宏观引领与经费支持 |
(二) 组织协同与团队沟通机制:团队建设与师生参与 |
(三) 设备管理与安全培训机制:专兼结合与系统培训 |
(四) 课程开放与效果实施机制:多元归类与氛围营造 |
(五) 质量评价与结果反馈机制:效益导向与公开发布 |
五、美国HEMI高校创客空间建设与运行对我国的启示 |
(一) 增添基础设备,完善高校创客空间的基础资源 |
(二) 研发创客课程,构建高校创客空间的课程体系 |
(三) 开发项目合作,丰富高校创客空间的服务项目 |
(四) 加强师资培训,建设高校创客空间的师资队伍 |
(五) 打造创客文化,营造高校创客空间的文化氛围 |
(六) 重视产品制造,促进高校创客空间的成果转化 |
(七) 利用多元评价,建立高校创客空间的评价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科研情况 |
(3)广东师范院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 |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和内涵 |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和作用研究 |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构成要素和发展评价研究 |
四、教育国际化的国别、区域和类型类别大学研究 |
五、师范院校和教师教育国际化的研究 |
六、高等教育国际化文献研究的述评 |
第三节 研究问题、方法、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问题和目标 |
二、研究方法和方案 |
三、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二章 广东师范院校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筛选的原则和思路 |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二、指标构建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广东师范院校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的借鉴 |
一、国内外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审视 |
二、国内外大学排行榜的国际化指标参考 |
三、国家和省的教育国际化相关政策导向 |
第三节 广东师范院校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结构功能主义 |
二、广东师范院校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三章 广东师范院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基本状况 |
第一节 广东师范院校教育国际化的量化研究:教师视角 |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三、讨论与分析 |
四、小结 |
第二节 广东师范院校教育国际化的量化研究:学生视角 |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三、讨论分析 |
四、小结 |
第三节 广东师范院校教育国际化的质性研究:管理者的视角 |
一、关于理念与规划 |
二、关于组织与制度 |
三、关于人才培养 |
四、关于教师队伍 |
五、关于科学研究 |
六、关于交流合作 |
七、关于保障与服务 |
八、关于特色项目 |
第四节 广东师范院校教育国际化的特征和困境 |
一、广东师范院校教育国际化的特征 |
二、广东师范院校教育国际化发展困境 |
第四章 广东师范院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 |
第一节 广东师范院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广东师范院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
二、广东师范院校教育国际化策略构建的理论模型 |
第二节 广东师范院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策略构建 |
一、建构基于提高教育国际化“适应性”的策略 |
二、建构基于保障教育国际化“目标达成”的策略 |
三、建构基于统筹教育国际化“整合功能”的策略 |
四、建构基于凸显教育国际化“潜在模式维持功能”的策略 |
第五章 结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创新之处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学校教育国际化现状老师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学校教育国际化现状学生问卷调查表 |
附录三:学校教育国际化访谈提纲 |
在学期间主持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 |
后记 |
(4)台湾地区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研究(1994-迄今) ——以台湾东华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师资培育 |
(二) 国小教育(台湾) |
(三) 教师资格检定(台湾)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外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比较研究概述 |
(二) 国内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概述 |
(三) 台湾地区小学教师职前师资培养模式研究概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访谈法 |
(三) 比较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台湾地区小学师资培育的历史回顾 |
一、1994-2002年台湾地区小学师资培育政策背景 |
(一) 台湾地区师资培育制度的时代背景 |
(二) 台湾地区师资培育机构的变迁 |
(三) 台湾地区师资培育多元化的发展历程 |
(四) 台湾地区师资培育多元化的发展成果 |
二、2003年至迄今为止台湾地区小学师资培育的制度模式 |
(一) 教育实习制度的变革 |
(二) 实施教师检定制度 |
(三) 师资培育机构更名 |
(四) 师资培领域新的里程碑 |
第二章 台湾地区小学教师师资培育职前培养相关制度 |
一、台湾地区教师职前教育学程甄选制度 |
(一) 师资培育生甄选 |
(二) 教育学程生甄选 |
二、台湾地区小学教师师资职前教育课程设置 |
(一) 台湾地区小学教师师资职前教育课程现状 |
(二) 对台湾地区小学教师师资职前教育课程的探讨 |
三、台湾地区小学教师师资教育实习制度 |
(一) 1994年-2002年教育实习的制度 |
(二) 2003年至迄今为止教育实习的制度 |
(三) 对台湾地区小学教师师资教育实习制度的探讨 |
四、台湾地区小学教师资格检定制度 |
(一) 1994年-2002年的台湾地区小学教师资格检定制度 |
(二) 2003年至迄今为止的台湾地区小学教师资格检定制度 |
(三) 对台湾地区小学教师资格检定制度的评价 |
第三章 台湾东华大学小学教师师资职前培养规定 |
一、台湾东华大学师资培育发展过程 |
(一) 花莲教育大学和东华大学合并案 |
(二) 台湾东华大学师资培育中心发展概况 |
(三) 台湾东华大学师资培育流程 |
二、台湾东华大学小学师资培育职前教育学程甄选规定 |
(一) 台湾东华大学非师资生教育学程甄选修习资格 |
(三) 台湾东华大学师资生教育学程甄选 |
三、2005年-迄今为止东华大学小学师资培育职前教育课程设置 |
(一) 师资培育正式课程 |
(二) 台湾东华大学教育实习课程内容 |
四、台湾东华大学小学教师师资培育职前教育实习规定 |
(一) 实习流程三阶段 |
(二) 实习进程 |
五、台湾东华大学小学教师资格检定情况 |
(一) 台湾东华大学小学教师资格检定的规定 |
(二) 台湾东华大学小学教师资格检定考试类科与应试科目 |
第四章 海峡两岸小学教师师资职前培育模式的比较 |
一、法源依据的比较 |
(一) 两岸的法源依据 |
(二) 海峡两岸的法源依据的异同 |
二、培育理念的比较 |
(一) 海峡两岸的培育理念 |
(二) 海峡两岸的培育理念的异同 |
三、课程规划的比较 |
(一) 海峡两岸的课程规划设置 |
(二) 海峡两岸的课程规划设置的异同 |
四、实习制度的比较 |
(一) 海峡两岸的实习制度 |
(二) 海峡两岸的实习制度的异同 |
研究结论及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台湾东华大学国小师资培育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 |
(一) 师资培育法 |
(二) 师资培育法施行细则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选题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方法论基础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大学师生关系内涵透视 |
第一节 大学师生关系概念 |
一、大学师生关系的一般界定 |
二、基于“关系”的概念界定 |
三、大学师生关系概念一解 |
第二节 大学师生关系的价值 |
一、教育价值 |
二、认识价值 |
三、情感价值 |
四、文化价值 |
五、幸福价值 |
第三节 大学师生关系的特性 |
一、教育性 |
二、独立性 |
三、自由性 |
四、创造性 |
五、精神性 |
第三章 大学师生关系分析模型 |
第一节 大学师生关系与交往 |
一、交往及其特征 |
二、交往与大学师生关系 |
第二节 大学师生关系与知识 |
一、知识与大学知识活动 |
二、知识与大学师生关系 |
第三节 大学师生关系的基本模式 |
一、两种知识 |
二、两种交往 |
三、四种模式 |
第四章 大学师生关系测量工具 |
第一节 调查工具的编制 |
一、QCFSR编制原理 |
二、QCFSR修订过程 |
第二节 调查工具的预测 |
一、预测样本的构成分析 |
二、预测样本的描述分析 |
三、知识量表的质量分析与完善 |
四、交往量表的质量分析与完善 |
五、大学师生关系量表维度结构效度分析 |
六、满意度量表的质量分析与完善 |
第三节 调查的实施与数据回收 |
一、抽样方法 |
二、抽样对象的编码与命名 |
三、问卷的回收与筛选 |
四、样本的具体构成分析 |
第五章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现状 |
一、我国大学师生关系模式 |
二、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状况 |
三、我国大学生师生关系满意度 |
四、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特征 |
第二节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差异性 |
一、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院校差异 |
二、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学科差异 |
三、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学生差异 |
第六章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问题探源 |
第一节 真实的演戏——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 |
一、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的一般状况 |
二、偷懒的“勤奋”我国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
三、做戏不做细——我国大学教师的典型教学行为 |
四、一场精致的“演出”——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的实质 |
第二节 制度的真空——我国大学师生交往行为 |
一、我国大学师生交往行为的制度困境 |
二、我国大学师生交往投诉制度缺位 |
三、我国大学师生交往奖励制度偏向 |
四、我国大学师生交往促进制度空转 |
第三节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问题的深层原因 |
一、我国大学师生关系伦理与制度的对撞 |
二、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工具性与价值性的分裂 |
三、我国大学师生关系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断裂 |
第七章 未来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及其调整策略 |
第一节 普及化与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 |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 |
二、普及化与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 |
三、内涵式发展战略背景下大学师生关系的实践要求 |
第二节 信息化与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 |
一、信息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高等教育信息化将重塑大学师生的知识活动 |
三、信息化时代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实践要求 |
第三节 终身化与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 |
一、终身教育的内涵与高等教育终身化的必然性 |
二、高等教育终身化对大学师生关系的影响 |
三、终身化背景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实践要求 |
第八章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附件 大学师生关系调查问卷5.0(本科生版)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6)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特殊教育 |
(二)特殊教育教师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 |
三、研究综述 |
(一)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
(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哲学本体论研究 |
(三)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培养的研究 |
(四)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 |
(五)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变迁的研究 |
(六)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研究 |
(七)国外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案例研究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选题上的创新 |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兴起与发展(19 世纪末—1977) |
一、中国近代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嚆矢 |
(一)晚清以降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
(二)民国初期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初兴 |
(三)民国中后期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发展 |
二、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整顿与改革 |
(一)民主制度的初创与特殊教育师资培养 |
(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整顿与提高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师傅带徒弟”和“短期训练班”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1978-1997) |
一、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政策制定 |
(一)国家和地方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政策 |
(二)特殊教育师资待遇和聘任政策 |
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变迁 |
(一)从定向型向非定向型转变的中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 |
(二)从单一到多样化的高等特殊师范教育培养模式 |
三、特殊教育师资课程设置的转变 |
(一)中等特殊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二)高等特殊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深化改革(1998—2016) |
一、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政策建设 |
(一)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制的建立 |
(二)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培养培训的制度与政策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转向 |
(四)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类型的转变 |
二、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发展 |
(一)特殊教育师资专业思想素质的提升 |
(二)特殊教育师资的多元复合性知识结构 |
(三)特殊教育师资的教育理念与良好心理素质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目标的改革 |
(一)B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 |
(二)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 |
(三)L师范大学和C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 |
四、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变迁 |
(一)大专培养模式 |
(二)本科培养模式 |
五、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课程改革 |
(一)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性转变 |
(二)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向理论与实践并重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历程反思与国外借鉴 |
一、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历程反思 |
(一)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培养的政策演进历程反思 |
(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培养的演进历程反思 |
(三)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培养的课程演进历程反思 |
二、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国外借鉴:以美国为例 |
(一)明确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标准 |
(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专业化、系统化 |
(三)美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对我国的镜鉴与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路径建构 |
一、中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中西文化交融背景 |
(一)从移植走向本土化 |
(二)吸收与自我发展的结合 |
(三)中西文化冲突背景下的本土化生长 |
二、中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路径的建构视野 |
(一)文化觉醒和关怀是中国特教育师资发展的必由之路 |
(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是重点 |
(三)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是趋势 |
(四)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构建是基本手段 |
(五)特殊教育教师教学能力从个体“他主——自主”建构是重要方式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
(7)文化资本:大学文化的符号性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套译大学文化:概念浅析 |
二、文化资本:大学文化的资本形态 |
三、资本增值:大学文化再生产 |
(一)大学具身形态文化再生产 |
1.正面 |
2.反面 |
(二)大学物产形态文化再生产 |
1.正面 |
2.反面 |
结语 |
(8)湖州师范学院青年教师职后教育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 关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 |
2.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
3.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职后教育模式的研究 |
4. 综合述评 |
(三) 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可能的创新点·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思路 |
3. 研究方法 |
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青年教师职后教育的理论分析 |
(一) 青年教师职后教育的必要性 |
1. 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
2. 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 |
3. 学生成长和发展需求 |
(二) 相关概念的解释与界定 |
1. 高校青年教师 |
2. 职后教育 |
(三) 青年教师职后教育的理论基础 |
1. 教师专业发展论 |
2. 成人学习论 |
3. 教师增权赋能论 |
4. 终身教育理论 |
第三章 湖师院青年教师职后教育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探析 |
(一) 湖州师范学院青年教师职后教育的现状分析 |
1.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队伍简介 |
2. 湖州师范学院青年教师的现状分析 |
3. 湖州师范学院青年教师培训现状 |
4. 湖州师范学院青年教师发展需求现状 |
(二) 湖州师范学院青年教师职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
1. 湖州师范学院青年教师职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2. 影响青年教师职后教育效果的因素探析 |
第四章 国内高校青年教师职后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
(一) “985”、“211”高校青年教师职后教育经验 |
1. 南开大学的“希望之光” |
2. 东南大学的“优中选优、重点选拔”原则 |
3. 浙江大学的“三计划” |
(二) 地方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青年教师职后教育经验 |
1. 常熟理工学院的“一体两翼”培养体系 |
2. 宁波大红鹰学院的“学校主导型”培养机制 |
(三) 国内高校青年教师职后教育的启示 |
1. 先进的教育观念与理念 |
2. 完善的制度与保障体系 |
3. 多元化的职后教育体系 |
第五章 改进湖州师范学院青年教师职后教育的对策 |
(一) 转变职后教育观念 |
1. 树立“以青年教师为本”的教育观念 |
2. 贯彻“教师终身发展”理念 |
(二) 建立职后教育管理体制 |
1. 明确管理机构职责 |
2. 完善相应管理制度 |
3. 构建考核、激励机制 |
(三) 优化职后教育体系 |
1. 实施分层分类教育,满足不同需求 |
2. 重点培养青年骨干,彰显师范特色 |
3. 合理利用现代化技术,提升教学能力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天津城建大学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五)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 |
一、天津城建大学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现状 |
(一) 国内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历程 |
(二) 天津城建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现状 |
二、天津城建大学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
(一) 经营模式和利益关系调整难 |
(二) 主体责任的划分定位模糊 |
(三) 各级层面的监管力度匮乏 |
三、天津城建大学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政策体制缺乏有效支撑 |
(二) 经营主体整体素质亟待加强 |
(三) 分类管理、适度外包缺乏系统思维 |
(四) 高校用人政策体制固化 |
四、国内外典型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经验和启示 |
(一) 国内典型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模式 |
(二) 国外典型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模式 |
(三) 国内外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模式的启示 |
五、天津城建大学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措施 |
(一) 加大学校后勤人员队伍建设的力度 |
(二) 全面提升重要服务环节学校自营化水平 |
(三) 低风险领域推进社会化进程 |
(四) 增强后勤社会化服务的高效性和可控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发展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与限制 |
一 研究的动机与目的 |
1 梳理当代台湾水墨画与台湾人文背景发展的因果关系 |
2 探寻台湾水墨画发展之趋势 |
二 研究范围与限制 |
1 研究范围 |
2 研究之限制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方法与架构 |
二 本文关於水墨画概念之释义 |
1 中国画、国画与水墨画 |
2 日本画 |
3 胶彩画、东洋画与国画第二部 |
4 汉画 |
5 台湾的「国画」名词转换与「水墨画」的形成 |
第一章 台湾高等学校专业水墨画教育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台湾高等专业美术教育的发展脉络与省思 |
一 民国初年的高等院校学校水墨画教育与台湾之关系 |
二 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的建立 |
三 正统国画之争与文化冲突 |
四 师范教育体系的专业水墨画课程建置 |
五 高等院校专业美术教育时代的来临 |
六 美术馆的时代与各县市文化中心的成立 |
七 台湾高等专业水墨画教育的黄金年代 |
八 台湾高等专业水墨画教育的衰退期 |
九 高等专业水墨画教育的整合与转型 |
第二节 台湾高等专业水墨画教育发展与现状 |
一 师院系统的现况 |
二 艺术学校与其他美术科系的现况 |
第三节 台湾高等专业美术教育的理念 |
一 全人教育与高等校院美术教学之关系 |
二 民主思潮对高等美术教育之影响 |
第二章 台湾高等专业水墨画教育课程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台湾高等专业美术教育之教学目标与水墨画教学之关系 |
一 以培养书画创作人才为方向-精益求精的专业教学 |
二 以培养艺术创作人才为方向-专才与通才的权衡得失 |
三 以培养美术师资为方向-通才教育下的水墨画教育状况 |
四 以培养艺术专业人才为方向-其他艺术专才的水墨画自处之道 |
五 以培养应用艺术人才为方向-水墨认知课程的点缀作用 |
第二节 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研究 |
一 「课程」之理论依据与高等校院专业美术与水墨画教学之关系 |
二 以专业水墨画教学为主体的课程结构发展 |
三 以艺术创作为主体的课程结构发展 |
四 以美术专业为导向的课程结构发展 |
第三节 两岸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师资与教学的交流发展现况 |
一 两岸水墨画交流的几种模式 |
二 两岸学术交流的价值 |
第三章 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师资与学院水墨画风格发展 |
第一节 以专业水墨画教学为主体的师资结构 |
一 教师本身的条件:学术专业、教育专业、人文素养 |
二 学校的教学目标与师资结构的形成 |
三 台湾水墨画师资养成的几种渠道观察与研究 |
四 其他师资对水墨画教学的影响 |
第二节 台湾高等专业水墨画教育与画风类型研究 |
一 师资与学院风格塑造的面向 |
1 延续明清以来的传统风格 |
2 运用水墨画传统表现时代现象的折衷风格 |
3 倾向西方艺术美学思维之画风 |
二 学院风格与水墨画坛之关系 |
第四章 台湾地区近年来高等专业水墨画教学成果与创作 |
第一节 教学成果中的学术与创作成果 |
一 关於水墨画的学术研究 |
二 出版学术专业刊物 |
第二节 美展与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 |
一 台湾地区水墨画类之美展现状 |
1 以传统与创新为取向 |
2 以当代与前卫为取向 |
二 以前卫或当代为主要诉求的美展对水墨画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学院风格中的逸格画风与台湾水墨画坛 |
一 台湾另类水墨画风格素描 |
二 「学所学与自用我法」学院教育体制下的另类风格 |
1 既古典又饶富新意,具有装饰的个人独特美感的水墨画家潘信华 |
2 笔墨线条的组合,几何绝对的构成,水墨画家罗睿琳 |
3 後现代的置入与古典东方美学的当代阐述-游雯迪 |
4 粗放豪迈的大写意风格-栾兴美 |
三 「逸格」与创作 |
结论: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的价值与未来 |
一 学术性之教学/教学与研究 |
二 科学与学术性的研究/知识与道德 |
三 创造性之文化生活/专精与博通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记事年表 |
附件2 :台湾高等校院美术科系历史沿革表 |
附件3 :师资培育法 |
附件4 :第 1-39 届台湾省展国画评审委员表 |
附件5 :台湾高等美术校院教学目标与能力指标总表 |
附件6 :2012-2013 年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学系大事记 |
附件7 :文化建设基金管理委员会 1989-2002 年延聘驻校艺术家一览表 |
附件8 :大观书画 1-351目录 |
表格检索 |
图表检索 |
图版检索 |
谢志 |
四、湛江师院:让学生更有竞争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研究[D]. 吕宁. 江南大学, 2020(01)
- [2]美国高校创客空间的构成要素与运行机制研究 ——以美国HEMI高校为例[D]. 陈琴. 西南大学, 2019(01)
- [3]广东师范院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D]. 邓逢光.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4]台湾地区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研究(1994-迄今) ——以台湾东华大学为例[D]. 王学丽. 扬州大学, 2018(01)
- [5]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研究[D]. 王严淞. 厦门大学, 2018(07)
- [6]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研究(1978-2016)[D]. 郑晓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1)
- [7]文化资本:大学文化的符号性解读[J]. 崔岐恩,张晓霞. 江苏高教, 2016(03)
- [8]湖州师范学院青年教师职后教育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研究[D]. 秦洁琼.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9]天津城建大学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研究[D]. 刘浩. 天津师范大学, 2016(02)
- [10]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发展之研究[D]. 萧巨昇.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