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催化电子理论在光合作用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近十年催化电子理论在光合作用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一、十年来催化电子理论应用于光合作用研究的工作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范义积[1](1976)在《十年来催化电子理论应用于光合作用研究的工作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单地介绍了十年来把催化电子理论应用于光合作用的工作概况。包括: 1.分析了两个光化学反应学说的错误; 2.如何把催化电子理论应用于光合作用; 3.推论的实验证明; 4.根据催化电子理论,以无机半导体代替叶绿体在光下把NADP还原为NADPH;在近紫外光下把ADP与Pi合成为ATP。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范义积[3](1976)在《十年来催化电子理论应用于光合作用研究的工作概况(续)》文中研究指明 三、推论的实验证明半导体催化电子理论能否应用于光合作用,必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应用实验来肯定上述现象的存在。1.叶绿体在暗中的催化能力1965年我们以菠菜为材料,以磷酸化为指标,比较叶绿体和线粒体二者的规律变化,确定暗中形成的磷酸化是否由叶绿体所催化的。制备叶绿体用一般的常规方法,不过经 Tris 缓冲液四次洗涤,用阿诺恩(Arnon)的

王丽建[4](2019)在《硫碘制氢中抗硫型HI催化剂研发及中试制氢系统设计及调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氢能作为一种高效的新型能源,具备可存储和运输的优点。当今环境污染和化石能源危机,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氢能进行关注,因此,大规模制氢已是大势所趋。制氢的方法众多,其中,热化学硫碘循环水解制氢因其高效率,低成本且可实现大规模工业化而被作为制氢的理想选择。硫碘循环制氢是由以下三个反应组成:Bunsen 反应:2H2O+I2+SO2→H2SO4+2HIHI催化分解反应:2HI→H2+I2硫酸催化分解反应:H2SO4→H2O+SO2+1/2O2对于热化学硫碘循环制氢系统,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研究,其大规模应用仍存在许多难点。本文致力于硫碘循环制氢中抗硫性HI分解催化剂的开发、耐腐蚀材料的筛选和中试硫碘系统的设计建设、调试及放大研究。首先,由于硫碘系统纯化过程的不完全,在SI循环中无法避免HIx溶液残留的H2SO4得到100%去除。HI进料流中存在的H2SO4会导致HI分解催化剂的中毒现象。在本文研究中,分别在500℃下研究了硫酸对多种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重点研究了负载在碳和氧化铝上的Ru基和Ni基催化剂的活性和S中毒影响。对于Ru/C催化剂,当进料HI溶液中含有3000ppm的硫酸时,HI转化效率从21%显着降低到10%,但撤走硫酸后这种失活是可逆的。在Ru/C和Ni/Al2O3催化作用的情况下,催化剂失活程度取决于H2SO4的浓度;H2SO4浓度越高,失活的越严重。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硫中毒前后的催化剂。中毒的和新鲜催化剂的实验结果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失活可归因于硫物种的竞争性吸附和其表面性质的变化。HI进料中的残存的硫化物吸附能力比HI分子强是产生竞争吸附效应的最重要因素。竞争吸附效应对HI分解转化率影响较大,而适当的剂料比可以有效的降低甚至消除竞争吸附的影响。在Ni-Ru双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中,发现Ni-Ru/SiO2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并且与不含Ru的Ni/SiO2催化剂相比,具有更好的抗硫性。双金属催化剂中的Ni-Ru结合体活性位点能有效提高催化剂对HI分子的吸附而且可以降低对硫的吸附,Ru对Ni基催化剂抗硫性的改善的影响归因于电子因素,理论建模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双金属Ni-Ru催化剂在含H2SO4的HI分解反应中具有比Ni催化剂更好的催化活性和抗硫性能。向Ni基催化剂中加入Ru可以显着提高其催化活性和抗硫性,这为解决HI分解反应中硫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根据硫碘制氢过程所处的各种腐蚀环境进行了多种金属的腐蚀试验。基于试验相关数据及结果,得出钽、铌、钨、TC4可以应用于150℃以下的液相HI-12-H20-H2SO4四元溶液体系;钼和TC4可以推荐应用于600℃以下的气相HI溶液工况中;Incoloy 800H适用于850℃以下的气相硫酸工况中。完成了中试试验制氢系统的建设,并进行了中试系统的各个主要分模块的调试及优化。然后进行全流程的联动运行,从封闭全循环的初步实验结果中介绍了中试试验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可运行性。中试试验系统的研究结果与分析给硫碘循环制氢的放大提供了一个搭建和运作的可靠基础。在此数据的支撑下,本文进一步设计了具有更高的氢生产能力的5000L/h产氢量的更大的制氢系统,并介绍了系统放大后的物料流程的模拟仿真计算结果参数和整套系统的设计特点。

叶成[5](2006)在《化学学科发展综合报告(2006)》文中研究指明一、引言(一)化学是承上启下的中心科学在进入了21世纪的今天,人们在谈论科学的发展时指出,"这将是一个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世纪",那么究竟"化学还有什么用呢?"。诚如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HWKroto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所述,"正是因为21世纪是生命科学和信

王驰名[6](2020)在《卟啉酞菁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反应机理及光电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卟啉酞菁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具有大环共轭结构的多吡咯分子化合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卟啉酞菁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配位能力,可以与大多数金属离子配位。在与离子半径较大,配位数高的金属离子配位时,可以形成二层或多层夹心配合物,这些配合物统称为三明治型配合物。另外,由于其大环分子间的π-π相互作用,分子自身的化学易修饰性,以及高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卟啉酞菁类化合物能够表现出独特的光、电、磁性质,从而可以应用于光伏电池、分子催化剂、场效应晶体管和光动力治疗药物等。而同样具有N4中心空穴的四吡啶化合物作为配位基底可以形成金属配合物,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二氧化碳活性。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科技的迅速进步,使用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逐渐成为了化学研究的新趋势。本论文从计算和实验两方面出发,研究了四吡啶化合物电还原CO2的反应机理,双核酞菁和亚酞菁的合成机理,以及三明治型卟啉酞菁化合物与C60的组装及光电性质研究。以下几方面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四吡啶钴化合物电催化还原CO2的反应机理。另外,通过改变中心金属、在吡啶对位引入推-拉电子取代基、替换桥连基团的方式,充分研究了一系列新型氨基四吡啶化合物的催化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当中心金属替换成Cr、或在吡啶对位引入给电子取代基、或将桥连基团替换成p-π共轭的基团后,均能获得理论上性能更优良的电催化剂。(2)使用核磁共振氢谱、电子吸收谱、荧光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以及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三明治型卟啉酞菁化合物[(TClPP)Y(Pc)Y(TClPP)]和C60在溶液态和固态的相互作用。这两种化合物在共晶中紧密的接触面上可以诱发出强烈的电子转移现象,使得共晶化合物能够给出强于两单体自身之间的光电转化响应。(3)使用三明治型卟啉酞菁化合物[(Pc)Y(Pc)Y(TClPP)]与C60组装生成的共晶制备得到了晶体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并在其共晶超分子层表面上得到了均衡的高载流子迁移率,其中空穴迁移率为3.72 cm2 V-1 s-1,电子迁移率为2.22 cm2 V-1 s-1。这一数值是现有双极性共晶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器件中最优秀的结果之一。(4)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一种平面双核酞菁二聚体的合成反应历程,并预测了反应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稳定中间体。通过实验手段成功分离出这一中间体,并使用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对其基本性质进行表征。另外,理论计算结果所预测的产物氨气也成功通过实验得以验证。这一结果对今后应用该反应机理合成新型共价有机框架提供了有益支撑。(5)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以邻二氰基苯和三氯化硼为起始原料在二甲苯中合成亚酞菁的反应机理。研究表明,此反应的速控步为形成碳-氮单键的基元反应。另外,三氯化硼不仅作为反应试剂,同时也作为催化剂促进了反应发生。而由于三氯化硼会与中间体的活性位点进行配位,使得中间体失去反应活性,因此三氯化硼存在使亚酞菁的合成获得最高产率的最优浓度。(6)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和耦合-微扰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共轭尺寸、不同推-拉电子取代基的酞菁类化合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揭示了尺寸效应和取代基效应的局限性,并发现了一种不常见的八极矩静电分布形式。

王磊[7](2019)在《二维高分子全解水光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以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开发清洁的能源转换方式生产可再生能源成为了当今科学研究的重点。太阳能和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资源,通过半导体吸收太阳能将水分解从而得到清洁可储存的化学燃料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与传统的无机半导体材料相比,非金属的高分子半导体由于其光学和电子结构能够在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调控,近年来成为了用于光催化全解水的新兴材料。特别是具有二维平面共轭结构的高分子半导体在催化应用上具有特殊的结构优势,同时能够灵活地进行设计和改性,使其在光催化全解水上的应用引人关注。本论文以二维高分子半导体材料为研究平台,通过结构设计和组分调控,合成了一系列具备高效光催化全解水性能的二维高分子光催化剂,并根据材料结构与性能间的构效关系深入探讨催化反应的机理。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发展出一类含有1,3-二炔共轭结构的二维高分子光催化剂(PTEPB和PTEB),并实现可见光下高效全解水。研究结果表明PTEPB和PTEB具备合适的能带位置而能够催化水分解同时生成氢气和氧气,同时独特的二维超薄结构能够促进光生电子与空穴能够快速分离并很容易到达片层结构表面分别发生还原和氧化反应。此外,通过实验论证与理论计算进一步证实1,3-二炔共轭结构是催化反应的活性位点。2.通过原位光谱表征技术揭示了二维高分子光催化剂(PTEPB和PTEB)在可见光下催化水分解的反应路径。实验表征结果能够与理论计算结论相契合,从而能够确切指出催化剂进行产氢和产氧反应的活性位点。与此同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二维高分子进行水分解反应时的路径和机理也有所不同,进一步体现了结构调控对于开发高分子光催化剂的重要性。3.从半导体能带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合成具有低带隙不含金属催化活性中心的二维共轭氮杂稠环高分子光催化剂(aza-CMP),并实现高效光催化水分解产氧反应。研究结果表明,aza-CMP纳米片的催化效率优于之前报道的所有不含金属的高分子半导体材料,也是第一例报道的具有近红外光催化产氧性能的高分子半导体催化剂。此外,通过结合理论计算揭示了 aza-CMP光催化产氧的活性位点,从而更深层次的理解其物理化学行为。4.基于自然界中植物的光催化还原和氧化反应过程发生在不同催化活性中心的原理,构筑aza-CMP/C2N范德华异质结为新型的Z-scheme光催化体系实现可见光下高效全解水。研究结果表明aza-CMP/C2N异质结内形成的异质界面对光催化性能有着非常显着的影响,其太阳能到氢气(STH)的转换效率能达到0.23%。引入还原石墨烯作为固态电子转移介质能够增强光催化体系的催化性能,整个无金属催化剂体系的STH转换效率能够提高到0.40%。此外,通过在aza-CMP和C2N纳米片上分别负载助催化剂,整个体系的STH转换效率能够进一步提高到0.73%。5.受自然界光合作用中分子组装体系作用机制的启发,合成得到在可见光照射下能够催化纯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二维晶态有机组装纳米片(OPB nanosheets)。理论计算和实验表征结果均表明以上二维有机组装体系的光学带隙和能带结构适用于可见光下催化全解水,同时研究结果表明自组装晶态纳米片的有序排列结构与其光催化性能密切相关。

任静,谭玲,赵宇飞,宋宇飞[8](2021)在《超薄二维材料光/电催化CO2还原的最新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全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对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使CO2的排放量急剧增加,如何将过量的温室气体通过清洁的方式转变为燃料或其他高值化学品,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通过太阳能和电化学方法来还原CO2被证明是十分清洁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全球碳足迹,实现化石资源的高效利用。近几年来,超薄二维材料(诸如水滑石、氧化物、钙钛矿等)在催化领域的卓越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电子结构存在更多的调变可能,并且可以通过修饰其表面,使其在更多催化反应中发挥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超薄二维材料在光催化和电催化还原CO2的前沿进展,并总结其调变规律,为设计高效光、电催化剂提供参考。

姜良宝[9](2020)在《梅花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变化和基因表达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梅花(Prunus mume Sieb.&Zucc.)作为传统名花,深受国人喜爱。梅花自古栽培分布于黄河以南,在更北地区种植则受低温的限制。基于持续的耐寒品种选育和区域试验工作,对梅花耐寒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但梅花响应越冬低温胁迫的分子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对7个梅花品种进行了多年多区域的田间评价,对4个梅花品种进行了低温胁迫生理实验,在此基础上选择‘送春’为材料,在三个试验点的越冬时期三个时间点分别取样进行了转录组学研究,系统阐述了梅花越冬过程中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变化及基因表达模式。主要结果如下:(1)田间评价结果表明,参试远缘杂交品种中‘燕杏’梅耐寒性最强(-31.4℃),‘送春’(-29.1℃)、‘丰后’和‘淡丰后’次之,‘美人’梅耐寒性最弱。低温胁迫生理实验表明,‘送春’、‘美人’梅、‘三轮玉蝶’和‘小红朱砂’的耐寒性依次减弱。胁迫过程中,‘送春’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都低于‘小红朱砂’,表明耐寒性强的品种膜损伤程度更低。梅花可通过提高细胞可溶性糖含量和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响应低温胁迫。(2)选择耐寒性较强且在三个试验点越冬表现有差异的‘送春’为材料测序,进行秋季落叶始期、冬季内休眠终期、春季萌动始期三个时间点和北京、赤峰、公主岭三个试验点的转录组比较分析。在冬季取样日三个取样地点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总量(5813)要远多于秋季取样日(3559)和春季取样日(3445),表明冬季时三个试验点间有最大转录差异,这与温度因子相符。冷锻炼时期,北京、赤峰、公主岭三地的转录组中分别有1559(6.4%)、727(3%)、2410(10%)个差异表达基因;脱锻炼时期,三地的转录组分别有3517(14.5%)、4177(17.3%)、4691(19.1%)个差异表达基因,脱锻炼时期有更多的差异表达基因响应,表明脱锻炼阶段不应被简单看作冷锻炼的相反阶段。(3)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梅花在感受越冬期间的低温信号后,通过Ca2+信号转导系统和MAPK级联转导信号,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和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通路通过信息交流影响信号转导,从而快速激活一系列转录因子(ICE、CBF、WRKY和Hsf等),调控下游与低温诱导蛋白(Pm LEAs、HSP83)、淀粉和多糖代谢(BGLU42、GNS1、XYL1、CEL1)、光合作用(pbs A)、保护酶代谢(GLO1、CAT1)和脂类代谢(ADS3)等有关的基因的上调或下调表达,调节了细胞的稳定性、低温下的光适应、活性氧平衡和膜脂组分等,促进了‘送春’对越冬低温的适应性。‘送春’具备在北京、赤峰和公主岭三地露地越冬的分子基础。(4)JAZ蛋白是茉莉酸信号通路、赤霉素信号通路和ICE-CBF信号通路信息交流的核心节点。在梅花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5个TIFY家族成员,有8个属于JAZ亚家族。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Pm JAZ2和Pm JAZ4在脱锻炼时期三地共同差异下调表达,表明JAZ蛋白可能对梅花适应越冬低温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Pm TIFY基因(12个)在秋季或冬季高表达,表明Pm TIFY的基因功能可能和响应低温胁迫有关。控制条件下Pm JAZs响应低温胁迫的表达研究表明,Pm JAZ2和Pm JAZ6表达受低温胁迫的诱导。本研究首次对越冬梅树进行转录组学研究,结合田间评价和室内控制条件的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实验,分析梅花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和转录变化模式,提出了冷锻炼/脱锻炼时期梅花低温响应基因差异表达事件的假设模型,为梅花耐寒品种选育和北移驯化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周泉泉[10](2019)在《可见光催化的烷基偶联反应及不对称合成研究》文中提出太阳光是地球上最丰富和绿色的能源,基于可见光驱动的有机合成反应具有绿色高效、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近十年来相关研究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有机合成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同时,脂肪族化合物在自然界及生物体中随处可见,是构成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之一,其转化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其中,烷基sp3碳中心的交叉偶联反应是实现脂肪族化合物转化研究最直接的手段之一,是有机合成化学家的关注热点。近年来,有机化学家们将光氧化还原催化策略应用于烷基偶联反应中,为自由基的温和产生与转化提出了新的思路,也拓展了合成化学的新领域。这一反应类型展现出了一定的反应优势,包括不需要额外的氧化剂、条件温和、官能团容忍性好、化学选择性好等特点。本论文将对该领域近年来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并围绕这一领域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我们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且廉价、稳定的烷基羧酸出发,在光氧化还原催化条件下生成烷基自由基,与有机碘炔基试剂经历自由基加成过程,以较高的产率得到一系列结构多样的炔烃类化合物。此外,直接使用太阳光照射也能使反应高效进行,而且该反应还可放大到克级规模而不影响反应效率。通过对产物的进一步衍生化,我们还合成了恶唑烷酮类化合物。最后,我们通过一系列机理研究实验探索了该反应的机理。在上述光催化脱竣炔基化的工作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究并实现了脱羧氰基化反应,同时还将此策略应用于三级胺的碳氢氰基化反应。通过这两类温和氰基化反应,实现了一系列α-氨基氰及烷基氰类化合物的合成。值得注意的是,该反应将中性且结构稳定的有机碘氰基试剂作为氰源应用于光催化反应中,反应中无需加入额外氧化剂且反应体系中无氰基负离子生成,实现了安全的氧化还原中性的自由基氰基化反应。随后,我们进一步将烷基前体拓展到了普通烷基溴代物,通过硅自由基活化产生烷基自由基的策略,与烯基砜加成,实现了单一光催化条件下的脱溴烯基化反应。此外,我们以烷基溴代物和烯基溴代物为前体,将可见光催化与镍催化相结合,实现了双催化的烯基化反应。以上两种方法成功实现了官能团多样的烷基烯烃的合成。此外,该反应可进一步拓展到溴代糖类化合物及复杂的溴代物的进一步修饰,并应用于合成高利用价值的烯烃类化合物。另外,结合可见光催化与有机催化共催化模式,以氧气为氧化剂,实现了温和条件下的饱和脂肪醛的脱氢氧化反应。我们还使用手性胺作为催化剂,通过一锅的串联不对称转化,实现了饱和醛的β-位碳氢官能化反应,高对映选择性地合成多种手性醛类化合物。最后,基于相关不对称催化方面的研究,我们将手性吡啶配体应用于可见光催化中,通过光催化镍催化协同催化模式,将其应用于分子内碳氧偶联反应中,实现了直接的对映选择性去对称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手性的苯并哌氧环烷类化合物,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过程。

二、十年来催化电子理论应用于光合作用研究的工作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年来催化电子理论应用于光合作用研究的工作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4)硫碘制氢中抗硫型HI催化剂研发及中试制氢系统设计及调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及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制氢技术
        1.2.1 化石燃料制氢
        1.2.2 可再生能源制氢
        1.2.3 水制氢
    1.3 热化学循环水分解制氢
        1.3.1 热化学循环水分解制氢简介
        1.3.2 热化学循环水分解制氢研究进展
    1.4 热化学硫碘循环水分解制氢
        1.4.1 选择热化学硫碘循环水分解制氢的原因
        1.4.2 热化学硫碘循环水分解制氢简介
        1.4.3 热化学硫碘循环制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5 本文研究内容
    1.6 本文研究的难点和预期创新点
        1.6.1 本文研究的难点
        1.6.2 本文预期的创新点
2 实验系统及分析技术
    2.1 引言
    2.2 HI催化分解抗中毒评价实验系统
        2.2.1 化学试剂及实验仪器
        2.2.2 催化剂制备
        2.2.3 催化剂评价试验平台
        2.2.4 表征方法介绍
    2.3 材料腐蚀试验系统
        2.3.1 试验材料准备
        2.3.2 耐腐蚀试验平台
3 不同HI分解催化剂的硫中毒失活及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不同HI分解催化剂的制备
    3.3 催化剂硫中毒失活和表征结果分析
        3.3.1 多种催化剂的硫中毒试验结果
        3.3.2 Ru/C催化剂的硫中毒试验及表征
        3.3.3 Ni/Al2O_3 催化剂的硫中毒试验及表征
        3.3.4 活性炭催化剂失活规律评价及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NiRu双金属催化剂用于HI催化分解的活性及抗中毒规律研究
    4.1 引言
    4.2 Ni及 NiRu催化剂的制备
    4.3 Ni及 NiRu催化剂活性和抗中毒评价及表征结果分析
        4.3.1 Ni及 NiRu催化剂试验前表征
        4.3.2 Ni及 NiRu催化剂活性及抗中毒结果
        4.3.3 Ni及 NiRu催化剂试验后表征
    4.4 Ni及 NiRu催化剂理论吸附模型计算
        4.4.1 Ni及 NiRu催化剂理论吸附模型计算方法
        4.4.2 Ni及 NiRu催化剂对HI和硫的吸附计算结果
    4.5 NiRu催化剂的寿命评价
    4.6 本章小结
5 硫碘循环系统材料耐腐蚀筛选评价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腐蚀速率计算方法
    5.3 材料腐蚀试验结果及讨论
        5.3.1 硫碘循环中的腐蚀环境
        5.3.2 液相腐蚀模拟情况
        5.3.3 气相HI分解模拟工况腐蚀情况
        5.3.4 气相硫酸分解模拟工况腐蚀情况
    5.4 本章小结
6 硫碘中试试验系统调试、优化结果及系统放大
    6.1 引言
    6.2 中试试验系统流程说明和各模块单元设计参数
        6.2.1 各模块单元设计参数
        6.2.2 中试系统流程开车说明
    6.3 中试试验系统的调试及优化结果
        6.3.1 硫酸分解器调试优化结果
        6.3.2 HI分解器调试优化结果
        6.3.3 硫酸闪蒸器调试优化结果
        6.3.4 液液分离器调试优化结果
        6.3.5 纯化塔调试优化结果
        6.3.6 全流程调试结果及尚存不足
    6.4 中试试验系统的放大设计
        6.4.1 5000L/h硫碘循环制氢系统的介绍
        6.4.2 5000L/h硫碘循环制氢系统的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全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工作创新成果
    7.3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6)卟啉酞菁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反应机理及光电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清单
1 引言
    1.1 四吡咯化合物简介
        1.1.1 卟啉、酞菁简介
        1.1.2 卟啉、酞菁的应用
        1.1.3 三明治型卟啉、酞菁配合物简介及其应用
    1.2 亚酞菁化合物概述
        1.2.1 亚酞菁简介
        1.2.2 亚酞菁的合成方法
        1.2.3 亚酞菁的结构与性质
    1.3 CO_2资源化
        1.3.1 大气中CO_2概况
        1.3.2 CO_2电催化还原反应
    1.4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
        1.4.1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简介
        1.4.2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界面影响
    1.5 非线性光学简介
        1.5.1 非线性光学产生机理
        1.5.2 非线性光学的应用
        1.5.3 酞菁类化合物在非线性光学方面的应用
    1.6 密度泛函理论
2 氨基四吡啶钴化合物电催化还原CO_2性能的理论研究
    2.1 引言
    2.2 计算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o-类四吡啶化合物电催化CO_2还原机理
        2.3.2 中心金属效应
        2.3.3 取代基效应
        2.3.4 桥连基团效应
    2.4 本章小结
3 三明治型卟啉酞菁化合物与C_(60)的组装及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细节
        3.2.1 试剂和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2.3 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卟啉-酞菁-卟啉化合物与C_(60)的组装
        一、核磁氢谱研究
        二、紫外光谱研究
        三、荧光光谱研究
        四、纳米晶体组装研究
        五、超分子相互作用
        六、电化学研究
        七、电荷转移性质研究
        3.3.2 酞菁-酞菁-卟啉化合物与C_(60)的组装
        一、溶液态分子间相互作用
        二、共晶制备
        三、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性质
    3.4 本章小结
4 双核酞菁合成的反应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细节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计算方法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理论计算
        4.3.2 实验证实
    4.4 本章小结
5 亚酞菁合成机理的理论化学研究
    5.1 引言
    5.2 计算方法
    5.3 反应历程
        5.3.1 反应模型的选取
        5.3.2 前驱体活化
        5.3.3 链状三聚体的生成
        5.3.4 链状三聚体的生成
        5.3.5 环状三聚体的形成
        5.3.6 环状三聚体的形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为何低聚物处于较低产率
        5.4.2 四氯化硼的电子态
    5.5 本章小结
6 酞菁类衍生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理论化学研究
    6.1 引言
    6.2 理论与方法
        6.2.1 二阶非线性光学的计算原理
        6.2.2 计算细节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分子设计
        6.3.2 线性光学性质
        6.3.3 共轭尺寸效应
        6.3.4 取代基效应
        6.3.5 色散效应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补充信息图片与表格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二维高分子全解水光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以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光催化全解水的基本原理
        1.2.1 一步激发过程
        1.2.2 逐步激发过程
        1.2.3 两步激发过程
    1.3 二维高分子全解水光催化剂的发展及优势
        1.3.1 二维高分子全解水光催化剂的发展
        1.3.2 二维高分子在光催化全解水中的优势
    1.4 二维高分子全解水光催化剂的设计
        1.4.1 二维高分子全解水光催化剂的设计准则
        1.4.2 二维高分子全解水光催化剂的设计进展
        1.4.3 二维高分子全解水光催化剂的设计难点及方案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6 化学试剂和仪器设备
        1.6.1 实验化学试剂
        1.6.2 实验设备和仪器
    参考文献
第2章 含有1,3-二炔共轭结构的二维高分子实现可见光下高效全解水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样品制备
        2.2.2 样品表征
        2.2.3 理论计算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样品的形貌及化学结构分析
        2.3.2 样品的能带结构分析
        2.3.3 样品的光催化性能分析
        2.3.4 理论计算分析
        2.3.5 对照实验分析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含有1,3-二炔共轭结构的二维高分子光催化全解水的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样品制备
        3.2.2 样品表征
        3.2.3 理论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样品的形貌及化学结构分析
        3.3.2 PTEPB光催化全解水的机理研究
        3.3.3 PTEB光催化全解水的机理研究
        3.3.4 含有1,3-二炔共轭结构的二维高分子光催化全解水的机理概述
        3.3.5 对照实验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低带隙二维氮杂稠环高分子实现可见光和近红外光下高效水分解产氧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样品制备
        4.2.2 样品表征
        4.2.3 理论计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样品的形貌及化学结构分析
        4.3.2 样品的能带结构分析
        4.3.3 样品的光催化性能分析
        4.3.4 理论计算分析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超薄二维高分子纳米片组成的范德华异质结实现可见光下高效全解水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样品制备
        5.2.2 样品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样品的形貌及化学结构分析
        5.3.2 样品的能带结构分析
        5.3.3 样品的光电子能谱分析
        5.3.4 样品的光催化性能分析
        5.3.5 样品实现光催化全解水的机理研究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含有1,3-二炔共轭结构的二维有机组装纳米片实现可见光下全解水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样品制备
        6.2.2 样品表征
        6.2.3 理论计算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样品的化学结构及理论计算分析
        6.3.2 样品的形貌及晶体结构分析
        6.3.3 样品的能带结构分析
        6.3.4 样品的光催化性能分析
        6.3.5 光催化反应后样品的化学结构分析
        6.3.6 光催化反应后样品的电子结构分析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超薄二维材料光/电催化CO2还原的最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背景
    1.1 二维材料简介
    1.2 太阳能驱动CO2还原背景
    1.3 电催化CO2还原背景
2 超薄二维材料的厚度调控
    2.1 金属氧化物的厚度调控
    2.2 金属的厚度调控
    2.3 有机骨架材料的厚度调控
    2.4 二维黑磷材料的厚度调控
3 超薄二维材料的缺陷调控
    3.1 金属氢氧化物的缺陷调控
    3.2 金属氧化物的缺陷调控
    3.3 金属硫化物的缺陷调控
4 超薄二维材料的掺杂策略
    4.1 金属氢氧化物的掺杂
    4.2 金属氧化物的掺杂
    4.3 二维碳材料的掺杂
5 超薄二维材料的复合异质结构
    5.1 金属氢氧化物的复合异质结构
    5.2 金属的复合异质结构
    5.3 钙钛矿材料的复合异质结构
    5.4 金属硫化物的复合异质结构
    5.5 二维碳材料的复合异质结构
6 结论

(9)梅花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变化和基因表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1 引言
    1.1 植物耐寒性时空动态变化
        1.1.1 时间序列上植物越冬的冷锻炼/脱锻炼过程
        1.1.2 空间分布上植物对不同环境的冷适应
    1.2 植物响应冷胁迫的分子机理
        1.2.1 植物感知冷信号
        1.2.2 参与冷信号转导的信使分子
        1.2.3 ICE-CBF低温信号途径
        1.2.4 不依赖于CBF的低温信号途径
        1.2.5 冷响应基因的研究
    1.3 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植物低温胁迫响应
        1.3.1 转录组学研究的试验设计
        1.3.2 低温诱导的转录变化
    1.4 梅花耐寒性研究进展
        1.4.1 梅花耐寒性特点
        1.4.2 梅花耐寒机制的研究
    1.5 梅花的北移驯化和区域试验
        1.5.1 历史时期梅花的分布范围及北移驯化的尝试
        1.5.2 耐寒梅花品种在“三北”地区的区域试验
    1.6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技术路线
2 梅花品种的耐寒性评价和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点基本情况
        2.1.2 试验材料
        2.1.3 田间试验方法
        2.1.4 低温胁迫下梅花的生理响应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各试验点梅树越冬的田间评价
        2.2.2 人工控制条件下梅花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2.3 讨论
        2.3.1 梅花在“三北”地区的露地越冬
        2.3.2 低温胁迫对梅花生理指标的影响
        2.3.3 ‘送春’在北京、赤峰、公主岭三地的越冬性差异
    2.4 小结
3 基于RNA-seq的梅花响应低温胁迫的基因表达模式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点基本情况
        3.1.3 试验点的日温度测定
        3.1.4 取样点选择
        3.1.5 取样部位与方法
        3.1.6 测序流程与方法
        3.1.7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方法
        3.1.8 转录组测序数据的RT-qPCR验证实验
        3.1.9 室内控制条件下梅花ICE和 CBF基因低温响应的表达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越冬期间的日温度变化
        3.2.2 差异表达基因的比较分析
        3.2.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3.2.4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3.2.5 冷锻炼和脱锻炼时期低温胁迫响应的关键基因鉴定与分析
        3.2.6 转录组数据的RT-qPCR验证
    3.3 讨论
    3.4 小结
4 梅花TIFY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和低温响应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多物种TIFY基因家族成员鉴定
        4.1.2 系统进化分析
        4.1.3 基因结构和Motif分析
        4.1.4 染色体定位
        4.1.5 基因复制分析
        4.1.6 基于RNA-seq的梅花TIFY基因在不同组织和低温逆境的表达分析
        4.1.7 基于RT-qPCR的梅花JAZ基因低温响应的表达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梅花和拟南芥、苹果、杏的TIFY基因家族的成员鉴定
        4.2.2 梅花和拟南芥、苹果、杏的TIFY系统进化分析
        4.2.3 梅花TIFY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分析
        4.2.4 梅花TIFY基因染色体定位和基因复制分析
        4.2.5 基于RNA-seq的梅花TIFY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分析
        4.2.6 基于RNA-seq的梅花TIFY基因表达分析
        4.2.7 基于RT-qPCR的梅花JAZ基因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特色与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可见光催化的烷基偶联反应及不对称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可见光催化烷基SP~3碳中心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
        1.2.1 烷基羧酸作为烷基sp~3碳中心自由基源的反应
        1.2.2 羧酸衍生物作为烷基sp~3碳中心自由基源的反应
        1.2.3 烷基卤代物作为烷基sp~3碳中心自由基源的反应
        1.2.4 烷基硼试剂作为烷基sp~3碳中心自由基源的反应
        1.2.5 烷基硅试剂作为烷基sp~3碳中心自由基源的反应
        1.2.6 烷基醇衍生物作为烷基sp~3碳中心自由基源的反应
        1.2.7 4-烷基汉斯酯衍生物作为烷基sp~3碳中心自由基源的反应
        1.2.8 C(sp~3)-H化合物作为烷基sp~3碳中心自由基源的反应
    1.3 可见光催化基于未活化烷基SP~3碳中心的不对称转化研究进展
    1.4 小结与立题思想
第二章 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的脱羧炔基化反应
    2.1 引言
    2.2 反应的设计思路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条件优化
        2.3.2 底物适用范围
        2.3.3 克级规模合成和太阳光反应
        2.3.4 合成转化
    2.4 机理研究及可能的反应机理
        2.4.1 自由基捕获实验及自由基开环实验
        2.4.2 可能的反应机理
    2.5 本章小结
    2.6 实验部分
        2.6.1 仪器、试剂及方法
        2.6.2 炔烃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6.3 克级规模反应、太阳光反应、自由基开环反应及自由基淬灭反应实验步骤
        2.6.4 天然羧酸的后期修饰及代表性产物的金催化环化反应
第三章 可见光催化的三级胺α-位C-H氰基化反应及脱羧氰基化反应
    3.1 引言
    3.2 反应的设计思路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三级胺α-位C-H氰基化反应条件优化
        3.3.2 烷基羧酸脱羧氰基化反应条件优化
        3.3.3 底物适用范围
        3.3.4 太阳光反应和克级规模转化
    3.4 可能的反应机理
    3.5 本章小结
    3.6 实验部分
        3.6.1 仪器、试剂及方法
        3.6.2 有机碘氰基底物的合成及表征
        3.6.3 碳氢氰基化方法对α-氨基氰的合成及表征
        3.6.4 脱羧氰基化方法对烷基氰及α-氨基氰的合成及表征
        3.6.5 太阳光反应及克级规模反应实验步骤
第四章 可见光催化未活化烷基溴代物的烯基化反应
    4.1 引言
    4.2 反应的设计思路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单一光催化烷基溴代物与烯基砜烯基化反应条件优化
        4.3.2 双催化条件下烷基溴代物与烯基溴代物偶联反应条件优化
        4.3.3 底物适用范围
    4.4 反应机理研究
        4.4.1 自由基捕获实验及自由基开环反应
        4.4.2 反应体系中溴负离子存在的证明
        4.4.3 循环伏安实验
        4.4.4 可能的反应机理
    4.5 本章小结
    4.6 实验部分
        4.6.1 仪器、试剂及方法
        4.6.2 烷基溴代物与烯基砜IV-18a的烯基化反应的一般步骤(步骤A)
        4.6.3 烷基溴代物IV-17a与烯基砜IV-18的烯基化反应的一般步骤(步骤B)
        4.6.4 双催化条件下烷基溴代物与烯基溴代物的烯基化反应的一般步骤(步骤C)
        4.6.5 溴代糖类化合物IV-21与烯基砜IV-18的烯基化反应的一般步骤(步骤D)
        4.6.6 阿米替林衍生物的合成步骤
        4.6.7 溴负离子存在的证明实验
        4.6.8 自由基捕获实验
        4.6.9 克级规模反应
        4.6.10 烷基溴代物的炔基化反应
第五章 饱和醛的脱氢氧化及其β-位不对称官能化反应
    5.1 引言
    5.2 反应的设计思路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脱氢氧化反应条件优化
        5.3.2 脱氢氧化反应底物适用范围
        5.3.3 一锅法对醛的β-位官能化反应
    5.4 本章小结
    5.5 实验部分
        5.5.1 仪器、试剂及方法
        5.5.2 光催化二级胺催化协同催化饱和醛脱氢氧化反应的一般步骤
        5.5.3 一锅法对醛的β-位官能化反应
第六章 协同的可见光催化镍催化去对称化碳氧偶联反应:苯并哌氧环烷的构建
    6.1 引言
    6.2 反应的设计思路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反应条件优化
        6.3.2 底物适用范围
        6.3.3 克级规模反应
    6.4 可能的反应机理
    6.5 本章小结
    6.6 实验部分
        6.6.1 仪器、试剂及方法
        6.6.2 原料与手性吡啶配体L10的合成及表征
        6.6.3 去对称化碳氧偶联反应的合成步骤及结构表征
第七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典型化合物的NMR谱图和HPLC图谱
附录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十年来催化电子理论应用于光合作用研究的工作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十年来催化电子理论应用于光合作用研究的工作概况[J]. 范义积.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76(01)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十年来催化电子理论应用于光合作用研究的工作概况(续)[J]. 范义积.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76(02)
  • [4]硫碘制氢中抗硫型HI催化剂研发及中试制氢系统设计及调试[D]. 王丽建. 浙江大学, 2019(04)
  • [5]化学学科发展综合报告(2006)[A]. 叶成. 化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6), 2006
  • [6]卟啉酞菁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反应机理及光电性质研究[D]. 王驰名.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7]二维高分子全解水光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以及机理研究[D]. 王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8]超薄二维材料光/电催化CO2还原的最新进展[J]. 任静,谭玲,赵宇飞,宋宇飞. 化工学报, 2021(01)
  • [9]梅花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变化和基因表达模式研究[D]. 姜良宝.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10]可见光催化的烷基偶联反应及不对称合成研究[D]. 周泉泉.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近十年催化电子理论在光合作用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