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和碱性电极对焊工的危害比较

酸性和碱性电极对焊工的危害比较

一、酸、碱性焊条对焊工危害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崔先超,张伟福,丰振军,郑玉申[1](2021)在《环焊缝内窥镜检测典型缺陷图谱判读与质量控制》文中指出2205双相不锈钢管线环焊缝内表面内窥镜检测缺陷图谱与RT底片相比,在缺陷评定的定性、定位和部分定量方面有相同点,在形貌和氧化色识别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不足之处是不能准确量化缺陷在壁厚方向上的尺寸偏差。通过收集、梳理、分析、分类实际应用案例中2205双相不锈钢管线环焊缝典型缺陷,找出缺陷产生的原因,为焊接施工质量控制积累经验。

杨光磊[2](2018)在《PP-Ni620镍基新型渣系焊条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LNG行业蓬勃发展。LNG船、货仓(B型、C型)及陆地储罐的建造过程中,大量使用到9%Ni钢的材料,而其配套的焊接材料ENiCrMo-6则完全依赖进口,受制于人,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自主开发国产9%Ni钢配套焊材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效益。提出了一种具有弱碱性新型渣系的9%Ni钢配套镍基焊条,通过三因素、五水平的正交设计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药皮化学成分对稳弧性、脱渣性、熔渣流动性、飞溅率、合金过渡系数的影响规律,实现了焊条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当碳酸盐和氟化物的比例为1.2-1.5时,脱渣性能最优;当钛铁、金红石和冰晶石的添加总量约在19-22%之间时,熔渣的流动性及覆盖性能最优。利用焊接参数综合测定仪,对不同渣系的PP-Ni620镍基焊条的稳弧性、脱渣性、覆盖性及其他性能进行了测试,优选了一个新型渣系的配方作为本课题的最终配方,研发出了9%Ni钢用PP-Ni620焊条。为控制配方中合金加入量,计算该配方的合金过渡系数如下:Cr元素的过渡系数是0.59,Mo元素的过渡系数是0.61,Mn元素的过渡系数是0.44,Nb+Ta元素的过渡系数是0.41,W元素的过渡系数是0.52。该焊条的熔敷金属屈服强度434MPa,抗拉强度708MPa,延伸率43%,均满足GB/T 13814、AWS A5.11M以及EN IOS 14172标准,与主流进口焊材林肯牌的NYLOID2性能相当(进口焊条的熔敷金属屈服强度468MPa,抗拉强度730MPa,延伸率41%)。本课题特殊渣系PP-Ni620焊条的熔敷金属-196℃的平均冲击值为88J(线能量9.17KJ/cm),进口同类产品的熔敷金属-196℃的平均冲击值为82J(线能量9.06KJ/cm),经比较,PP-Ni620焊条的熔敷金属低温冲击性能符合相应标准要求,与进口产品性能相当。此外,该配方在不同线能量的焊接下,熔敷金属的低温冲击性能存在差异。经实验表明线能量在9-10KJ/cm之间的熔敷金属低温冲击性能最佳。最后,分别探索碳酸锶(碳酸盐)和冰晶石(氟化物)的添加对合金过渡系数以及工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锶替代部分大理石可以有效降低氧化性气氛,有利于合金元素的过渡和获得更柔和的工艺性能(改善飞溅等);冰晶石替代部分萤石可改善熔渣的流动性,并对金属粉末的熔化起到更好的助熔作用。

顾理[3](2015)在《大连焊接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分析与控制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焊接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如汽车制造业、造船厂等,焊接技术是现代工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工艺。焊接工艺种类很多,主要有手工焊、电弧焊、二氧化碳保护焊、氩弧焊、埋弧焊等。焊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有毒废气、紫外辐照、噪声等,可引起电焊工尘肺、锰中毒、呼吸道炎症、神经衰弱症等多种职业危害疾病;这些职业危害因素一直威胁着焊接工作者的健康,同时恶化了赖以生存的环境。目前我国当前焊接机械化与自动化总体水平不高,而且我国焊材产量连续多年居全球首位,使得焊接生产环境、焊接工人的健康与安全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因此加强对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毒物烟的监测和治理工作是当前职业卫生、环保工作中的当务之急。本课题选择2012~2014年大连31家企业的焊接车间作为研究对象,以焊接车间环境主要危害因素识别、监测、风险评估、数据分析为主要研究内容,并提出危害预防措施,这些对大连市具有焊接车间的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焊接工人的身体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采用了国家标准监测方法,针对日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化学有害物质以及物理因素进行了空气样品的采集、实验室检测和现场监测,收集了1282名焊接岗位工人职业健康体检的情况,运用EXCEL软件、SPSS13.0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有害物的变化规律和监测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划分焊接车间中有害物质的职业危害等级,对作业场所危害作业分级评估,最后针对焊接车间环境中危害因素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本文通过监测、评估、分析等方法得出三年监测的毒物浓度呈下降趋势;四种焊接工艺产生的粉尘与二氧化锰浓度差异不显着;焊工体检异常比例较低,与焊接车间污染程度相符合;二氧化锰浓度超标的四家企业焊接作业分级结果一家为Ⅱ级,一家为Ⅲ级,其余两家为0级;最后提出了有效的控制对策。总体来说,大连焊接环境卫生状况在不断的改善和提高。

侯玉更,武珊珊[4](2013)在《电焊作业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及其对作业者健康的影响》文中指出作者介绍从手工电弧焊到全自动埋弧焊机等各种电焊作业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电焊烟尘、有毒气体、噪声、弧光辐射、高频电磁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并分析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示各职业病危害因素与作业人员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对电焊作业产生的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全面了解将有助于提高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认识,同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

王水成[5](2013)在《焊工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文中研究表明从安全生产和广大职工健康的角度出发,本文分析了焊接与切割作业中粉尘和有害气体对人的危害,并提出了通风和工艺技术措施,同时阐述了不同通风方式的适用环境。

韩志霄[6](2010)在《谈钢筋焊接质量的提高》文中指出目前公路施工中所有的钢筋焊接都是由手工完成的,可以说焊工的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焊件的质量,只有提高焊工的技术水平,严格执行焊接工艺,在焊接材料的保管上注意方法,加强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焊接节点的质量问题。

徐昆伦,时亚丽[7](2009)在《船舶修造焊接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结合船舶修造行业焊接作业的特点,分析了船舶焊接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提出了控制焊接事故的预防措施,通过加强对人员、设备和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从而有效控制焊接作业事故的发生,降低焊接作业产生的危害,提高船舶修造安全管理水平。

许芙蓉[8](2008)在《GMA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烟尘产生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弧焊在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电弧焊烟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严重影响。因此,本课题从在我国应用日益广泛的气体保护焊入手,研究了GMA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烟尘产生的影响。本研究课题根据JIS和本实验的要求,设计了焊接烟尘采集装置。在焊接试验过程中,选用实芯焊丝和药芯焊丝两种焊接材料和多种熔滴过渡方式研究焊接烟尘的产生特点。采用光散射法和光纤型准光弹性散射颗粒粒度测试仪测量焊接烟尘的颗粒粒度;针对不同的熔滴过渡方式,采用多种工艺参数进行烟尘粒度测量试验,探索了GMA焊接工艺参数对烟尘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在深入分析焊接烟尘的产生机理后,根据颗粒过渡、短路过渡和射流过渡等多种熔滴过渡方式的特点,在不同的焊接工艺参数下进行烟尘发尘量测量试验,分析了GMA焊接工艺参数对烟尘发尘量的影响,总结其影响规律,并研究降低烟尘发尘量的措施。另外,本文还对焊接烟尘的成分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表明,常用药芯焊丝发尘量相对较高,烟尘粒度处于易让人体吸收的范围;实芯焊丝的不同熔滴过渡方式下的烟尘粒度和发尘量具有不同的特点。本课题进行GMA焊接工艺参数对烟尘产生影响的研究,对有效控制焊接烟尘,降低烟尘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沈晓勤,蒙继龙,宋永伦[9](2005)在《焊接过程中有害物质问题的研究及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焊接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气体、烟尘等有害物质污染了工作环境,直接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焊接要清洁化、绿色化,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研究从源头来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产生的办法和策略。本文介绍了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综述了国内外焊接过程中有害物质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向,并对国内焊接烟尘问题研究工作做了展望。

金晓军[10](2004)在《双相不锈钢管道焊接质量控制和安全评定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SAF2205双相不锈钢管道广泛地应用于化工、海洋石油平台等国民经济重要部门的建设。双相不锈钢焊接的最大特点是焊接热循环对焊接接头组织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开展对SAF2205双相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的研究,设计并评定最佳焊接工艺参数,保证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同时在焊接过程有可能出现焊接接头组织性能劣化及产生缺陷,因此在“合于使用”原则的指导下,采用SINTAP标准对管道结构进行安全评定,为结构的安全使用提供保证。所以,开展对SAF2205双相不锈钢管道焊接质量的控制和安全评定,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SAF2205双相不锈钢管道进行了两种焊接工艺的设计,以焊接接头具有最佳相比例(铁素体的含量约为50%)为指导原则,从大量的焊接工艺参数试验结果中筛选出最佳的焊接工艺参数,并对它进行了重复性验证试验,最终得到满足相比例的两种焊接工艺。本文对在最佳焊接工艺参数下施焊的SAF2205双相不锈钢管道焊接接头的进行了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接头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能完全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但研究也发现相比例并不是评定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综合性能的唯一标准,还需考虑显微组织的微观形态等因素。首次建立了双相不锈钢管道全位置焊接移动热源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以瞬态温度场分析为基础,利用ANSYS程序进行了焊接残余应力的热弹塑性分析。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在管道接头内表面的焊缝及近缝区的轴向和环向残余应力均为拉应力,随着离开焊缝距离的增加,由拉应力逐渐过渡为压应力。在管道接头外表面焊缝中心处的轴向残余应力为压应力,而环向残余应力为拉应力。由于5G全位置的焊接工艺,从环向位置上的应力变化规律可以看出正半周和负半周的应力分布具有明显的对称性。采用盲孔法实测值与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采用欧共体提出的结构完整性评定方法SINTAP对焊接接头焊趾处的表面裂纹进行了安全评定,在给定原始裂纹尺寸及载荷条件下,评定点均落在评定曲线定义的范围内,说明该结构在给定受载情况下可以安全使用。

二、酸、碱性焊条对焊工危害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酸、碱性焊条对焊工危害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环焊缝内窥镜检测典型缺陷图谱判读与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缺陷评判方法
    1.1 图像质量要求
    1.2 一般评判方法和缺陷评定技巧
        1.2.1 一般评判方法
        1.2.2 内窥镜缺陷评定技巧
        1.2.3 准确判读缺陷图谱的意义
    1.3 特殊情况下的判定
    1.4 内窥镜缺陷图像和RT底片的异同和优缺点
    1.5 内窥镜图像的作用
2 缺陷类型图谱判读、分类、成因及防止
    2.1 评定依据
    2.2 焊接方式
    2.3 典型缺陷图谱分类、成因及防止
        2.3.1 凹坑、内凹或未焊满
        2.3.2 未焊透
        2.3.3 氧化发蓝、发灰、发黑及氧化过烧
        2.3.4 咬边
        2.3.5 气孔
        2.3.6 修磨过度、修磨过宽、毛刺和倒刺
        2.3.7 母材损伤、划伤、压痕和麻坑
        2.3.8 焊道内壁异物、电弧烧伤、纵缝间距及其他
3 提高焊接质量、减少焊接缺陷的改进建议
    3.1 人
    3.2 机
    3.3 料
    3.4 法
        3.4.1 坡口加工
        3.4.2 组对
        3.4.3 焊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5 环
        3.5.1 温度和风速影响
        3.5.2 焊接过程中和焊后的环境保护
4 内窥镜图像的不足之处
    4.1 氧化色分级判读有待规范化
    4.2 图像尚不能准确量化缺陷(欠)在壁厚方向的尺寸差别
5 结语

(2)PP-Ni620镍基新型渣系焊条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焊条配方设计简述
    1.3 焊条工艺性能简介
    1.4 药皮过渡系数简介
    1.5 NiCrMo-6 焊条介绍
    1.6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焊芯的选择
        2.2.2 焊条药皮材料
    2.3 焊条的工艺性能测定及焊接综合测定仪的使用
    2.4 合金元素过渡系数及熔渣碱度的计算方法
        2.4.1 合金元素的过渡系数
        2.4.2 熔渣碱度的计算方法
    2.5 力学性能测试
        2.5.1 试板烧制及制样
        2.5.2 拉伸实验
        2.5.3 冲击实验
        2.5.4 成分检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弱碱性特殊渣系PP-Ni620 焊条设计及研制
    3.1 引言
    3.2 焊条研制的设计原则
    3.3 焊条的制造
    3.4 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设计
        3.4.1 、PP-Ni620 镍基焊条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设计
        3.4.2 合金元素的作用
    3.5 药皮渣系设计
    3.6 配方物料的作用
        3.6.1 矿物粉
        3.6.2 合金粉
        3.6.3 其他粉剂及水玻璃
    3.7 配方调整
    3.8 粘渣现象
        3.8.1 现象分析
        3.8.2 理论分析
        3.8.3 解决方案
    3.9 熔渣流动性与覆盖不佳现象
        3.9.1 现象分析
        3.9.2 理论分析
        3.9.3 解决方案
    3.10 确定最终配方
        3.10.1 传统碱性渣系配方调整后的结果
        3.10.2 特殊渣系配方调整后的结果
        3.10.3 两种渣系的综合测定评价
        3.10.4 确定最终配方
    3.11 PP-Ni620 的合金过渡系数及熔渣碱度的计算
        3.11.1 过渡系数计算
        3.11.2 熔渣碱度计算
    3.1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表征
    4.1 引言
    4.2 化学成分
    4.3 常规力学性能
    4.4 低温冲击(不同线能量)
    4.5金相实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材料对过渡系数及工艺性能影响规律的探索
    5.1 引言
    5.2 碳酸盐的不同对过渡系数以及工艺性能的影响
        5.2.1 碳酸锶
        5.2.2 碳酸锶梯度设计
        5.2.3 元素过渡系数的变化
        5.2.4 工艺性能的变化
    5.3 氟化物的不同对过渡系数以及工艺性能的影响
        5.3.1 冰晶石
        5.3.2 冰晶石梯度设计
        5.3.3 元素过渡系数的变化
        5.3.4 工艺性能的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大连焊接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分析与控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焊接生产中主要有害物质概述
    1.3 焊接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影响
        1.3.1 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种类
        1.3.2 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的方式
        1.3.3 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的影响
    1.4 焊接车间有害物质控制方法的发展现状
        1.4.1 国外焊接行业危害控制对策现状
        1.4.2 国内焊接行业危害控制对策现状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大连焊接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分析方案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2 分析有害物质的选择
    2.3 分析方法
        2.3.1 采样方式的选择
        2.3.2 采样时间的确定
        2.3.3 采样布点和采样频率
        2.3.4 本研究使用主要仪器
        2.3.5 研究依据标准
    2.4 分级评估方法
第3章 大连焊接车间中有害物质的监测与分析
    3.1 重点监测的有害物质选择
    3.2 焊接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浓度监测方法
        3.2.1 焊接车间危害因素采集及检测方法
        3.2.2 焊接车间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因素接触限值与依据标准
        3.2.3 焊接车间工作场所紫外辐射接触限值
        3.2.4 焊接车间工作场所噪声接触限值
    3.3 有害物质及物理因素监测数据与分析
        3.3.1 有害物质及物理因素监测数据
        3.3.2 监测数据分析
        3.3.3 职业健康检查项目
        3.3.4 焊接工人职业健康体检情况表
    3.4 焊接车间有害物质监测结果判定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焊接车间危害程度分级评估
    4.1 工作场所空气有害物质危害程度分级
        4.1.1 有毒作业分级
        4.1.2 粉尘作业分级
    4.2 本章小结
第5章 焊接作业场所中有害物质控制对策研究
    5.1 引言
    5.2 焊接车间环境污染控制技术
        5.2.1 电焊粉尘净化措施
        5.2.2 焊接车间危害因素整体控制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电焊作业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及其对作业者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电焊作业的种类及其对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
    1.1 几种焊接方法的原理及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1.1.1 手工电弧焊
        1.1.2 埋弧焊
        1.1.3 气体保护焊
        1.1.4 等离子焊
        1.1.5 接触焊
        1.1.6 钎焊
    1.2 高温热辐射
    1.3 焊接作业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应注意
2 电焊作业的职业病危害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2.1 电焊尘对电焊工的危害
    2.2 电弧光对电焊工的危害
    2.3 臭氧对电焊工的危害
    2.4 锰对电焊工的危害
3 电焊作业的职业防护措施
4 结语

(5)焊工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金属烟尘及危害
    1.1 金属烟尘的形成
    1.2 金属烟尘的危害
        1.2.1 焊工肺
        1.2.2 锰中毒
        1.2.3 焊工“金属热”
2 有害气体及危害
    2.1 有害气体的形成
    2.2 有害气体的危害
        2.2.1 臭氧
        2.2.2 氮氧化物
        2.2.3 一氧化碳
        2.2.4 氟化氢
        2.2.5 硫化氢及磷化氢
3 防护措施
    3.1 通风措施
        3.1.1 局部通风
        3.1.2 全面通风
        3.1.3 实施通风措施的注意事项
    3.2 焊接防护的工艺技术措施
        3.2.1 采用先进设备
        3.2.2 采用先进工艺
        3.2.3 选用低毒焊材
4 结束语

(6)谈钢筋焊接质量的提高(论文提纲范文)

1 焊接缺陷的危害
2 解决措施
    2.1 焊接工艺及人员素质
        2.1.1 防止咬边的措施是电流大小要适当, 焊条角度要正确。
        2.1.2 防止产生气孔的措施是:
        2.1.3 防止产生夹渣的主要措施有:
    2.2 焊接材料
        2.2.1 焊条在运输、搬运、使用时受到损伤;
        2.2.2 焊条的存储要注意以下几点:
        2.2.3 焊条使用前的烘干与保管。
        2.2.4 对过期焊条的处理。

(7)船舶修造焊接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船舶修造焊接作业危害因素分析
    1.1 高处坠落
    1.2 物体打击
    1.3 火灾爆炸
    1.4 触电
    1.5 窒息
    1.6 灼伤
    1.7 有害物质
2 船舶修造焊接作业危害预防控制措施
    2.1 焊接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2.1.1 保证焊接作业设备的本质安全
        2.1.2 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2.1.3 加强焊接作业地点通风
        2.1.4 焊接作业环境的危险辨识
        2.1.5 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
    2.2 焊接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2.2.1 建立严格的焊接作业审批制度
        2.2.2 加大现场安全检查力度
        2.2.3 加强焊接作业人员安全教育
        2.2.4 对作业现场实施7S管理
        2.2.5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3 结束语

(8)GMA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烟尘产生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2 焊接烟尘研究现状
        1.2.1 焊接烟尘的形成机理及性质
        1.2.2 焊接烟尘的影响因素
        1.2.3 焊接烟尘的危害性
        1.2.4 防止焊接烟尘的措施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焊接烟尘采集及分析试验系统
    2.1 试验总体设计
    2.2 试验系统构成
        2.2.1 烟尘采集系统
        2.2.2 焊接试验系统
        2.2.3 烟尘分析系统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焊接烟尘粒度分析
    3.1 焊接工艺试验
    3.2 烟尘粒径测量试验
        3.2.1 样品的制备
        3.2.2 粒径测量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1 粒度分析的相关概念
        3.3.2 焊接烟尘粒度测试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焊接烟尘发尘量及成分分析
    4.1 焊接烟尘发尘量研究
        4.1.1 焊接烟尘发尘量测定方法
        4.1.2 试验结果分析
    4.2 焊接烟尘成分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焊接过程中有害物质问题的研究及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1 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
2 焊接烟尘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
3 焊接烟尘研究工作展望

(10)双相不锈钢管道焊接质量控制和安全评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双相不锈钢的发展概况
    1.3 双相不锈钢焊接技术现状
    1.4 国内外管道对接环焊缝残余应力数值模拟研究动态
    1.5 管道缺陷的安全评定研究进展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SAF2205 双相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的确定
    2.1 前言
    2.2 焊接工艺的确定
    2.3 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观察
    2.4 焊接裂纹敏感性试验
    2.5 根部保护气体作用的研究
    2.6 焊接接头的有害金相检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AF2205 双相不锈钢管道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测试
    3.1 前言
    3.2 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测试
    3.3 焊接接头CTOD 断裂韧度试验
    3.4 热影响区断裂韧度的统计分布研究
    3.5 焊接接头疲劳性能试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AF2205 双相不锈钢管道焊接接头耐腐蚀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耐点蚀试验
    4.3 耐缝隙腐蚀试验
    4.4 耐晶间腐蚀试验
    4.5 耐应力腐蚀试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相不锈钢管道全位置焊接残余应力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及测量
    5.1 前言
    5.2 焊接残余应力有限元计算的基本理论
    5.3 焊接温度场的有限元模拟
    5.4 焊接应力场的有限元分析
    5.5 管道环焊缝接头残余应力分布的形成机理
    5.6 双相不锈钢管道环焊缝接头残余应力测试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SAF2205 双相不锈钢管道非匹配焊接接头的安全评定
    6.1 前言
    6.2 SINTAP 简介
    6.3 SINTAP 安全评定过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论文
致谢

四、酸、碱性焊条对焊工危害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环焊缝内窥镜检测典型缺陷图谱判读与质量控制[J]. 崔先超,张伟福,丰振军,郑玉申.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1(01)
  • [2]PP-Ni620镍基新型渣系焊条的研制[D]. 杨光磊.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6)
  • [3]大连焊接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分析与控制对策研究[D]. 顾理. 大连海事大学, 2015(03)
  • [4]电焊作业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及其对作业者健康的影响[J]. 侯玉更,武珊珊. 职业与健康, 2013(20)
  • [5]焊工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J]. 王水成. 安全, 2013(01)
  • [6]谈钢筋焊接质量的提高[J]. 韩志霄. 交通标准化, 2010(Z1)
  • [7]船舶修造焊接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J]. 徐昆伦,时亚丽.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 2009(02)
  • [8]GMA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烟尘产生影响的研究[D]. 许芙蓉. 天津大学, 2008(09)
  • [9]焊接过程中有害物质问题的研究及其进展[J]. 沈晓勤,蒙继龙,宋永伦. 焊接, 2005(07)
  • [10]双相不锈钢管道焊接质量控制和安全评定的研究[D]. 金晓军. 天津大学, 2004(11)

标签:;  ;  ;  ;  ;  

酸性和碱性电极对焊工的危害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