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我院“三育”活动迈上新台阶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我院“三育”活动迈上新台阶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我院“三育人”活动推向新阶段(论文文献综述)

王光[1](2021)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由大向强,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当此之时,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命题。如何担负好立德树人历史使命,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开展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必须担当作为,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完成好党和国家交付的重大教育使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既是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使然,也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论文立足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这一前提性、根本性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回溯建国以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反思其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探究这一价值取向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客观规律。特别是本着强烈的自觉意识和批判精神,构建了现实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人为本取向的理论图景和实践方案,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可以为其他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本文由绪论和五章正文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明问题研究缘起、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并在分析国内学术界就该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结合对已完成论文的总体把握,分析提炼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本章从解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构成入手,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并对其主客体关系、内容体系、载体和特点进行分析,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内涵要求和功能作用。第二章,“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本章首先从古代的民本思想、近代以来的人道主义两方面考察中国历史上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脉络,之后重点解读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后以建国以来几代领导人的以人为本思想为切入点,阐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理论支撑和合理性解释。第三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本章将建国以来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划分为探索起步(1949—1956)、曲折前进(1957-1965)、遭遇挫折(1966-1976)、恢复调整(1977-1988)、改进深化(1989-2001)和创新发展(2002-现在)六个阶段,通过追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变探究其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异同与变迁。第四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本章首先解读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以人为本的现实表现和不利影响,进而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必要性,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发展的外部动因、内在动力,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地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具体化的理论指导。第五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本章主要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以进一步增强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路径选择,从确立科学理念、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合理需要、融入人文关怀、促进全面发展五个方面提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实践方案。

杨田静[2](2019)在《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要实现对学生“情感”的塑造与升华。教师作为音乐教育的主导性要素,要发挥其情绪力量以实现音乐教育的“情感”目标。而小学阶段,是学校音乐教育最为重要的基础性阶段,基于此,本研究以情绪劳动为视角,探究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构成与现状,进而促进小学音乐“情感”教学目标的实现。本研究以情绪劳动为视角,首次将情绪劳动引入到我国音乐教育的研究中。本研究采用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范式,通过对小学音乐教学本质的分析,厘清了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内涵及构成要素,探究了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现状及影响要素,为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实践提供了可行性的建议。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通过分析小学音乐教学和教师情绪劳动相关文献和理论,梳理教师情绪劳动的内涵框架及影响因素;第二部分是质性研究: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对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外显性情绪表达现状和内隐性情绪调节现状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探究;第三部分是量化研究:结合质性研究结果对小学音乐教师的情绪劳动及相关变量进行调查,分析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内隐性情绪调节现状及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是综合分析及策略研究:通过对质性、量化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与探讨,找到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为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提供可行性建议。结合对质性研究近19万字的文本分析和对904份调查问卷的量化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结论一:基于文献梳理与理论分析,厘清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概念,形成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结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预研究确定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调查的维度。结论二:通过课堂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水平显着高于我国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常模,正、负性情绪体验同时存在,教师的职业自我认同水平和个人成就感较好,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在情绪劳动过程中主要采用深层扮演的策略且情绪劳动知觉水平较好。小学音乐教师在外显性情绪表达中的言语表达、表情表达和体态表达方面呈现出了显着“情绪先行”的学科特征。结论三:通过对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与讨论,得出了小学音乐情绪劳动受到了来自教师自身、情绪表达规则和学校层面的交互影响。教师对音乐教学中情绪要素的理解、教师的职业自我认同和情绪状态都会对其情绪劳动产生影响。来自不同维度的情绪表达规则制约并影响着教师情绪劳动的认知和实践。学校方面的重视程度、资源支持、文化环境、评价机制等都从外部对小学音乐教师的情绪劳动造成了影响。结论四:提炼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价值为其情绪劳动提供可行性建议。小学音乐教师的情绪劳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与个体发展,对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提升教师情绪涵养、明确情绪表达规则、改善情绪劳动环境共同助力小学音乐教师的情绪劳动。

张微[3](2018)在《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12月8日,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思政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然而,通过对国内多所高校的实证研究发现,高校学生工作面临主体困顿、客体倒逼压力和环境挑战等诸多方面现实问题,这成为了本文探讨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现实动因。接着,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工作与社会工作两者在历史沿革与特点的梳理阐析中发现,在学理层面,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两者存在着耦合性与弥补性统一的内在关联性,这成为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在应然层面的逻辑基础。然而,在实然层面,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作用为何,是在逻辑上需予以进一步回答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多所高校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行动实践的实证研究,发现了社会工作在参与高校学生工作实践中的多种功能实现,这些功能可借助显功能与潜功能的概念工具予以区分。区分后可知,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显功能是行动者事先预见、非隐蔽性的功能实现,表现为具有服务性质作用于高校学生工作服务领域的实践后果,主要包括大学生成长发展指导的有效提供、弱势大学生的全面关注与帮扶、学生组织内源性的建设与引导等方面。而潜功能则是行动者事先未预见或具有隐蔽性的功能实现,是其在高校学生工作除服务领域外,在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等领域的实践后果,具体显现在促进“全员育人”的操作化、学生管理三级预防体系的建构和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的优化等方面。研究进一步发现,每种功能实现背后均有其发生的必然内在逻辑。在研究逻辑的延续上,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参与如何实现的问题需予以进一步澄清。对此问题,本文通过提出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模式予以回应。通过对影响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微观、中观和宏观因素的分析,借助模式划分类型变量,本文尝试提出了原发融入附着型、内驱诱导协助型和外驱嵌入合作型三种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模式,并基于特征分析变量对每种模式的特征予以了明晰,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从适用范围与结构生长探讨了实践模式建构的适用性意义。

刘亚琼[4](2017)在《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探究》文中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党的历代领导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方法。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究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点。第一,探究习近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新阐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遵循“三个规律”、坚持“四个不懈”、落实“三因”理念和“四为”服务的要求。第二,探究习近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新期待:关于教师,习近平丰富和发展了胡锦涛的“引路人”思想,对教师提出了“四个引路人”的新期待;关于学生,习近平丰富发展了胡锦涛的“德才兼备”思想,对青年学生提出了“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新期待。第三,探究习近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要求,主要分析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的工作方法。本文通过对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观点的分析,进一步探究了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理论价值和时代价值。习近平高校思想教育观紧扣时代脉搏,针对现实问题,饱含丰富的理论内涵。研究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有助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推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更好地实现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施瑛[5](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研究说明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赵欢春[6](2011)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文中指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的显着特征是意识形态性。高校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传递与发展政治文化,培养未来知识分子对社会主流意识价值的认同感,促进社会在精神文化层面的统一,这将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更好地发挥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一个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路径研究是针对当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应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教育路径依赖问题的时代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特性,决定了路径研究的价值。从路径着手研究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表面上看似乎只抓枝末而未触及理论体系之根本,但在实践中却是从存在的问题入手,循着解决问题的思路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和实践。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尤其在当前路径多元、路径形式多样、路径依赖性增强的时代背景下,从路径的视野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以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无疑具有现实价值。本研究以高校为研究视角,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为研究对象,按照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逻辑关系形成问题的研究框架。首先,在理论上厘清高校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的关联与冲突。研究指出,高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力量;同时指出,高等教育认识论与政治论之间存在的冲突,不是不可调和的,而是可以通过教育路径的调整达到社会适应。第二、在学理上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理论架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内涵、结构、功能和机制。第三,回顾和梳理了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百年形成历程和当代路径。结合路径运行的现实语境,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剖析了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问题。第四、提出了路径整合的思想。从经典着作中提炼出“整合能产生新的生产力”的思想,探讨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整合的内涵、特征和功能。又从教育主体路径优势互补、教育资源深入挖掘、教育路径整合的形成等三个方面提出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整合的措施。最后,论述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优化的三个思路:一是着力推进教育路径的社会化。二是增强教育路径的生活化色彩。三是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路径的文化属性。

许瑞芳[7](2006)在《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带来了从经济形态到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使高校德育面临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新的时代课题,高校德育必然要不断地通过自身的改革和转型去适应这种变革。本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借鉴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的阐释,运用历史研究、文本解读、访谈、个案考察等方法,把特定时期的中国高校德育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它在社会变革中的演变过程,深入挖掘价值观变迁与高校德育转型的内在机理联系。论文力图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在社会变革中发展进程历史经验的揭示,并在对当代高校德育相关要素分析的基础上,为高校德育的现代化转型寻找合理的定位,以推动高校德育的发展和社会新道德秩序的重建。全文包括导论和正文六章。 导论部分论述了本研究的选题原因,研究的价值所在,已有的相关研究综述,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并对论文的基本概念作了界定。 第一章主要从历史纵向的视野探讨1978年到1992年这期间高校德育所面临的新环境和德育的新探索。为应对社会出现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关系的新变化,高校德育适时地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改革,不断地探索德育实践的新途径和新内容。但总体来讲,此时德育改革的步伐并没有跟上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德育实践在“教育危机”中陷入了被动应付的僵局。 第二章着重论述1992年到2005年间,在多元、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的新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网络时代等多元的社会背景和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构成了高校德育改革复杂的内外环境,出现了德育适应性不强等问题。在既有德育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域,出现了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以及与网络兴起相关联的网络德育问题等等,高校德育在改革中向纵深方向发展。 第三章从微观的视角,抓住德育结构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德育目标与德育功能进行分析。指出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同时德育目标的合理设置也会制约德育功能的发挥。论文从历史的纵向发展对高校德育目标设置进行解读和特征分析,提出了构建新世纪高校德育目标的新视角。从“应然”和“实然”的状态对我国高校德育功能发展进行梳理与反思,指出在人才培养目标发生转变的条件下,应进一步拓展德育功能。 第四章探讨了高校德育的变革与转型是如何体现在德育课程的发展演变中。指出了我国高校德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育课程思想,描述了专门德育学科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采用课堂观察和调查访谈的方式,对“主渠道”德育实效性不佳的状况进行剖析,提出德育中的教学不等于教育。

吴榜华[8](1991)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我院“三育人”活动推向新阶段》文中指出 同志们:吉林林学院第二届"三育人"理论研讨会历时三个下午,今天就要园满地结束了。我根据学院"三育人"的情况,谈几点认识。1 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搞好"三育人"的根本前几年,对于教育方针,还没有准确统一的表述。经过反复讨论,党中央在七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

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我院“三育人”活动推向新阶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我院“三育人”活动推向新阶段(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依据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现状
        (一)关于以人为本思想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以人为本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必要性的研究
        (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内在根据的研究
        (五)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实践途径的研究
        (六)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分期与发展经验的研究
    五、研究思路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解读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构成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特点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一、相关概念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
第二章 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以人为本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二、中国近代的人道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
        一、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二、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一、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人民动力观,人民利益观
        二、邓小平: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塑造人
        三、江泽民:突出人民本位,关心人民疾苦,维护人民利益
        四、胡锦涛:关照人民利益,坚持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社会
        五、习近平:体察民情,改善民生,保障民主
第三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探索起步(1949—1956)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开始有效开展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萌芽
    第二节 曲折前进(1957—1965)
        一、“又红又专”培养目标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展开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
    第三节 遭遇挫折(1966-1976)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存在
        二、“教育革命”旗帜下的系列政治运动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沦失
    第四节 恢复调整(1977-1988)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重新确立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逐步恢复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向趋于明确清晰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度陷入低徊迷惘
    第五节 改进深化(1989-2001)
        一、重新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地位
        二、系统设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三、细化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四、着力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五、优化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第六节 创新发展(2002-现在)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顶层政策设计系统清晰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明确呈现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务实有效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充分拓展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局面开始形成
第四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
    第一节 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缺失
        一、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的缺失
        二、以人为本的学校资源的缺失
        三、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虚空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外部动因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二、多元文化环境下大学文化创新的要求
        三、网络信息时代教育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内在动力
        一、大学生的主体诉求与教育者主导地位之间的矛盾
        二、大学生主体需求与教育者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
        三、大学生自我教育动力与自我教育能力的矛盾
第五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
    第一节 确立科学理念: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前提
        一、“尊重人”:发挥大学生的价值主体作用
        二、“服务人”:发挥大学生的权益主体作用
        三、“发展人”:发挥大学生的发展主体作用
    第二节 贴近学生生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理论的内涵要求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生活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满足合理需要: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动力
        一、人的需要的内涵要求
        二、当前大学生的需要现状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学生合理需要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融入人文关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情感支撑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内涵
        二、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具体路径
    第五节 促进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归宿
        一、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要求
        二、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发展目标要求的变迁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

(2)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时代背景——国家对教师情绪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
        (二)学理背景——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研究较为匮乏
        (三)现实背景——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大量的情绪需求
    二、研究问题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本研究对混合研究方法的界定
        (二)本研究的混合研究设计方案
    四、研究创新与价值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价值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小学音乐教学的相关研究
        一、小学音乐教学本体的相关研究
        二、小学音乐教学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情绪劳动的相关研究
        一、情绪劳动的概念及结构
        二、情绪劳动的测量
        三、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教学中的教师情绪劳动研究
        一、我国教师情绪劳动研究述评
        二、国外教师情绪劳动研究述评
    小结
        一、研究方法:缺少质性、量化相结合的综合研究
        二、研究对象:缺少对不同学科教师情绪劳动特点的研究
        三、研究变量:缺少从不同侧面对教师情绪劳动的整体研究
        四、策略研究:缺少策略及及情绪表达规则的探讨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一、文献法
        二、观察法
        三、访谈法
        四、问卷调查法
    第三节 研究准备
        一、抽样方法
        二、样本选取
        三、预研究过程
第三章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研究的论域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研究的论域
        一、研究对象及场域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教师情绪劳动的学科属性寻根
        二、心理学基础:教师情绪劳动的心理学定位解析
        三、社会学基础:教师情绪形成的社会学探究
第四章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外显性情绪表达研究
    第一节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中情绪表达的课堂观察
        一、课堂观察的实施过程
        二、课堂观察的信效度检验
        三、课堂观察的结果分析
    第二节 小学音乐教师人际交往中情绪表达的访谈
        一、访谈的实施过程
        二、访谈的信效度说明
        三、访谈的结果分析
    第三节 调查的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小学音乐教师关于情绪劳动的理解
        二、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外显性情绪表达特征
        三、对音乐教学要素的理解差异带来的表达方式差异
        四、情绪表达方式差异带来的课堂情绪氛围及教学效果差异
        五、音乐教学工作中高强度的情绪需求带来的情绪消耗
第五章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内隐性情绪调节研究
    第一节 小学音乐教师内隐性情绪调节现状的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的实施过程
        二、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三、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第二节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内隐性情绪调节的访谈
        一、访谈的实施过程
        二、访谈的结果分析
    第三节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一、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内隐性情绪调节的特征突出
        二、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个性差异显着
        三、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预测变量与结果变量
        四、尚未明确的小学音乐教师情绪表达规则
        五、受到不同困境影响的情绪劳动实践
第六章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及建议
    第一节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的自身因素
        二、情绪表达规则的条件因素
        三、学校层面的资源因素
    第二节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价值
        一、与音乐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契合
        二、与人本主义学习观的契合
        三、与音乐教育时代育人使命的契合
    第三节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建议
        一、发挥内力——提升小学音乐教师情绪涵养
        二、提供依据——明确小学音乐教师情绪表达规则
        三、借助外力——改善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环境
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之结论
    二、研究之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课堂观察记录表(样表)
    附录二: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访谈提纲(第一阶段)
    附录三: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访谈提纲(第二阶段)
    附录四: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调查问卷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与创新之处
        1.2.1 研究综述
        1.2.2 本文创新之处
    1.3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1.3.1 理论基础:马克思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与对象的选取
第2章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
    2.1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主体的困顿
        2.1.1 学生工作价值理念的异化
        2.1.2 学生工作内容偏离、泛化与悬浮
        2.1.3 学生工作者的职业化与专业性困境
    2.2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客体的倒逼压力
        2.2.1 常规工作路径实效性下降
        2.2.2 传统组织形式的整合度下降
        2.2.3 学生与学生工作者的关系疏远
    2.3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环境挑战
        2.3.1 社会转型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
        2.3.2 信息化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
        2.3.3 高等教育改革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
第3章 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及内在关联
    3.1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沿革与特点
        3.1.1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沿革
        3.1.2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
    3.2 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与特点
        3.2.1 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
        3.2.2 社会工作的特点
    3.3 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内在关联性
        3.3.1 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耦合性
        3.3.2 社会工作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弥补性
第4章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显功能
    4.1 成长发展指导的有效提供
        4.1.1 助人自助:社会工作参与大学生成长发展指导的价值基础
        4.1.2 社会工作参与提供各种成长发展指导的行动实践
        4.1.3 理念耦合与方法专业:社会工作促进成长发展指导的内在逻辑
    4.2 弱势大学生的全面关注与帮扶
        4.2.1 对弱势大学生关注与帮扶的全面性: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质
        4.2.2 社会工作参与弱势大学生全面关注与帮扶的行动实践
        4.2.3 去标签化、关注情绪、聚焦优势:社会工作促进弱势大学生关注与帮扶的内在逻辑
    4.3 学生组织的内源性建设与引导
        4.3.1 自组织化:社会工作参与学生组织建设与引导的行动策略
        4.3.2 社会工作参与学生组织建设与引导的行动实践
        4.3.3 学生组织的内源性建设:社会工作促进学生组织建设与引导的内在逻辑
第5章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潜功能
    5.1 “全员育人”的操作化
        5.1.1 社会工作的“人在环境中”:全员育人操作化的行动选择
        5.1.2 “人在环境中”指导下全员育人操作化的行动实践
        5.1.3 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论的具体化、明确化:社会工作促进“全员育人”操作化的内在逻辑
    5.2 学生管理三级预防体系的构建
        5.2.1 预防性: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与基本功能
        5.2.2 社会工作预防性行动框架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行动实践
        5.2.3 三级预防体系的构建:社会工作提升高校学生管理预防功能的发生逻辑
    5.3 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的优化
        5.3.1 核心素质结构与内容要素的耦合:社会工作促进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优化的逻辑基础
        5.3.2 理念、能力、思维的优化: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优化的实践后果
        5.3.3 社会工作促进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优化的内在逻辑
第6章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模式
    6.1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因素
        6.1.1 微观因素
        6.1.2 中观因素
        6.1.3 宏观因素
    6.2 实践模式类型变量与分析变量的建构
        6.2.1 变量建构的基本思路
        6.2.2 实践模式划分的类型变量
        6.2.3 实践模式特征的分析变量
    6.3 实践模式的类型、特征与适用性
        6.3.1 原发融入附着型模式
        6.3.2 内驱诱导协助型模式
        6.3.3 外驱嵌入合作型模式
        6.3.4 三种实践模式划分的适用性意义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附录 A 高校学生工作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 B 高校学生工作现状访谈提纲

(4)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重点和难点
    1.4 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
    2.1 理论渊源
        2.1.1 习近平对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科学运用
        2.1.2 习近平对党的历届领导集体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继承发展
    2.2 时代背景
        2.2.1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2.2.2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要求
第三章 习近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新阐述
    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新原则
        3.1.1 遵循“三个规律”
        3.1.2 坚持“四个不懈”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新要求
        3.2.1 贯彻“三因”理念
        3.2.2 落实“四为”服务
第四章 习近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新期待
    4.1 对高校教师的新期待
        4.1.1 坚持“四个相统一”
        4.1.2 成为“四有好教师”
        4.1.3 做好“四个引路人”
    4.2 对高校学生的新期待
        4.2.1 培养“情理兼修”的健全人格
        4.2.2 争做“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好青年
第五章 习近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要求
    5.1 科学的思维方法
        5.1.1 用战略思维统揽全局
        5.1.2 用创新思维促进发展
        5.1.3 用辩证思维解决主要矛盾
    5.2 科学的工作方法
        5.2.1 以文化熏陶法实现文化育人
        5.2.2 以实践养成法推进实践育人
        5.2.3 以系统分析法践行“大思政”理念
第六章 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时代价值
    6.1 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理论价值
        6.1.1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6.1.2 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6.1.3 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
    6.2 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实践价值
        6.2.1 有力地推进师资队伍的建设
        6.2.2 有力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1.3 研究范围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1.4.2 期刊文章研究
        1.4.3 其他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1.8 研究价值
    1.9 研究成果
    1.10 研究创新之处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1.11 文章结构
    1.12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2.1 学院派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2.2.2 包豪斯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3.1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1.2 教学体系
        4.1.2.1 教学思想
        4.1.2.2 教学计划
        4.1.2.3 师资情况
        4.1.2.4 学生情况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2.2 教学体系
        4.2.2.1 教学思想
        4.2.2.2 教学计划
        4.2.2.3 教材建设
        4.2.2.4 教学方法
        4.2.2.5 教学条件
        4.2.2.6 师资情况
        4.2.2.7 学生情况
        4.2.3 学术科学研究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4.2.3.2 教授演讲
        4.2.3.3 对外交流
        4.2.4 建筑工程实践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3.2 教学体系
        4.3.2.1 教学思想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4.3.2.3 教学方法
        4.3.2.4 师资情况
        4.3.2.5 学生情况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3.3.1 举办展览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4.3.4 建筑工程实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1.2 教学体系
        5.1.2.1 教学思想
        5.1.2.2 教学计划
        5.1.2.3 教材建设
        5.1.2.4 教学方法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5.1.2.6 师资情况
        5.1.2.7 学生情况
        5.1.3 学术科学研究
        5.1.3.1 论文着作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5.1.3.3 访问交流
        5.1.4 建筑工程实践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2.2 教学体系
        5.2.2.1 教学思想
        5.2.2.2 教学计划
        5.2.2.3 教材建设
        5.2.2.4 教学方法
        5.2.2.5 师资情况
        5.2.2.6 学生情况
        5.2.3 学术科学研究
        5.2.3.1 科研机构
        5.2.3.2 展览会
        5.2.3.3 调查测绘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5.2.3.6 科学报告会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5.2.3.8 设计竞赛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5.2.4 建筑工程实践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5.3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1)师资的开放性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三、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附 4.1 金振声访谈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附 4.3 何镜堂访谈
        附 4.4 蔡德道访谈
        附 4.5 邓其生访谈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主要创新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关系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概念诠释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功能
    第二节 高等教育社会整合职能的解读
        一、教育"软权力"与社会整合
        二、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整合
        三、教育再生产与社会整合
    第三节 高校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的梳理
        一、高校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关联
        二、高校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外在冲突
第二章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学理考察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内涵
        一、路径的界定及其内涵
        二、何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结构
        一、路径的主体序差结构
        二、路径的客体结构
        三、路径的媒介结构
        四、路径结构的绩效考量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功能
        一、路径本身的功能
        二、路径的关系功能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机制
        一、基于主体资源的主体式灌输
        二、基于活动资源的选择性激活
第三章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形成的百年历程
    第一节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初步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在高校传播的第一次高潮(1919—1927)
        二、以国统区高校为主体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1927—1937)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的新发展(1937—1949)
    第二节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曲折发展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重大进展(1949—1956)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曲折前进(1957—1965)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唯政治化歧途(1966—1976)
    第三节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阶段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在拨乱反正中恢复(1978—1992)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创新(1992—2002)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全面拓展(2002—2009)
    第四节 经验总结
        一、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百年历程中的三个结合
        二、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百年历程中的四个经验
第四章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学术路径
        一、学术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
        二、学术路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第二节 课堂教学路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地位
        二、形势与政策课的主阵地作用
        三、课程渗透与教学路径的支撑
    第三节 组织建设路径
        一、党团组织建设
        二、班级组织建设
        三、学生社团建设
        四、学生宿舍的思想建设
    第四节 校园文化路径
        一、校园文化路径的可行性
        二、校园文化路径的实施形式
        三、校园文化路径的保障机制
第五章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语境与路径依赖问题
    第一节 全球化语境
        一、全球化的总体趋势及其意识形态性
        二、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联互动
    第二节 改革开放语境
        一、"单位制"终结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
        二、"后单位时代"的高校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机制
    第三节 高等教育大众化语境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及其中国化特征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 路径依赖及路径错位问题
        一、路径依赖理论及其价值
        二、路径错位问题的分析
        三、路径信息的错层交流
第六章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整合
    第一节 路径整合的基础理论
        一、马克思的社会生产整合力思想
        二、恩格斯的社会历史整合力思想
        三、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
    第二节 路径整合的内涵、特征和功能
        一、路径整合的内涵
        二、路径整合的特征
        三、路径整合的功能
    第三节 路径整合的措施
        一、高度整合路径主体的优势
        二、深入发掘路径客体的资源
        三、大力促进路径整合力的生成
第七章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优化
    第一节 着力推进路径的社会化
        一、路径社会化的必然性
        二、路径社会化的推进路线
    第二节 增强路径的生活化色彩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道德基础
        二、生活世界是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家园
        三、回到生活中去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设计
        四、"四维一体"的生活化服务路径建构
    第三节 提升路径的文化属性
        一、文化属性的本源性与价值意识再生性的关联
        二、促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认同度的提升
        三、建构深厚文化底蕴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7)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构想与内容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论文框架
        (三) 研究方法
    四、概念的界定
        (一) “社会变革”释义
        (二) “德育”与“高校德育”释义
        (三) “德育转型”释义
第一章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价值主体回归与高校德育新探索(1978-1992)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高校德育环境的转变
        一、“改革”带来价值主体的回归与理性精神的张扬
        二、“开放”引发权威效应的丧失与自我价值的凸现
    第二节 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重构与转型探索
        一、新教育方针的确立对高校德育的引导
        二、80年代高校德育的实践探寻
        三、高校德育研究的启动: 德育的学科化走向
    第三节 “教育危机”中的高校德育
        一、价值导向的错位与德育工作的弱化
        二、高校德育的失误
        三、反思: 在社会变革中高校德育何以作为?
第二章 市场经济转轨中的多元价值文化与高校德育的新发展(1992-2005)
    第一节 高校德育发展的复杂背景
        一、遭遇新挑战: 市场经济的“双刃剑”效应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价值文化
        三、高等教育改革与德育面临的时代性新课题
    第二节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改革探索
        一、高校德育在改革中的新发展
        二、开启心灵之门: 高校德育价值指向的新维度
        三、人文素质教育: 寻求“精神家园”的重建路径
        四、诚信教育: 源自信用经济时代的呼唤
    第三节 数字化生存与网络德育的启动
        一、网络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冲击
        二、高校网络德育的启动
        三、“红色网站”的尴尬境遇
        四、网络德育中的主体自觉
第三章 德育功能观与高校德育目标的设置
    第一节 高校德育目标设置的理性反思
        一、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历史发展
        二、高校德育目标特点的理性分析
    第二节 高校德育功能反思与功能拓展
        一、我国高校德育功能发展的历史梳理与反思
        二、德育功能观的更新与高校德育功能的拓展
    第三节 构建新世纪高校德育目标的新视角
        一、确立高校德育目标的依据
        二、德育目标应体现先进文化的价值意蕴
        三、境界提升: 德育目标设置的维度指向
    第四节 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德育功能的创新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决定高校德育功能的转换
        二、高校德育功能的时代创新
第四章 德育课程观念更新与高校德育课程建构
    第一节 德育课程观与高校德育课程发展进程
        一、高校德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二、德育观念变革与高校德育课程的演进
        三、《思想道德修养》教材的文本解读
    第二节 “主渠道”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分析
        一、“两课”: 学生出勤率及其课堂表现
        二、“主渠道”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缺失的原因剖析
        三、德育教学与“德育教育”之辨析
    第三节 不容忽视: 非专门德育学科课程的德育功效
        一、德育活动课程: 社会实践
        二、校园文化: 一种典型的隐性德育课程
    第四节 课程观变革下的高校德育课程改革
        一、高校德育课程观念的变革
        二、整合德育课程群建设
        三、沟通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教育价值
第五章 高校德育的日常实践: 辅导员工作之个案分析
    第一节 现状: 日常德育在事务性工作中游离
        一、博弈: 管理与教育的选择
        二、辅导员的生命样态: 来自一线的诉说
        三、学生眼中的辅导员与日常德育
    第二节 历史回眸: 缘自日常政治控制的需要
        一、辅导员工作的历史溯源
        二、辅导员工作模式与日常德育的发展
        三、日常德育实践的困境分析
    第三节 在交往互动实践中重新诊释日常德育
        一、日常德育应回归日常生活
        二、在日常交往互动中重构师生德育关系
        三、日常德育中制度和教育的和谐统一
第六章 走向未来: 高校德育的现代化转型
    第一节 整合中外优秀德育资源
        一、文化传统: 德育现代化转型的内源性资源
        二、外来优秀德育文化资源的借鉴
        三、东西方价值资源的整合
    第二节 高校德育现代化转型的文化思索
        一、高校德育发展进程的前瞻性反思
        二、高校德育立足“整体教育”的视野
        三、走出困境: 回归本真的德育价值取向
        四、走向未来: 追求德性的可持续发展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我院“三育人”活动推向新阶段(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D]. 王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研究[D]. 杨田静.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3]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参与研究[D]. 张微.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4]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探究[D]. 刘亚琼. 江南大学, 2017(02)
  • [5]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6]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D]. 赵欢春. 南京师范大学, 2011(12)
  • [7]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 许瑞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8]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我院“三育人”活动推向新阶段[J]. 吴榜华. 吉林林学院学报, 1991(04)

标签:;  ;  ;  ;  ;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我院“三育”活动迈上新台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