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企业管理 实行三包一奖(论文文献综述)
铁力林业局基建工程处[1](1980)在《加强企业管理 实行三包一奖》文中研究指明 一九七九年我们铁力局基建工程处,在全处范围内实行了以搞好生产为中心,以加强企业管理为重点的"三包一奖"的管理办法。这个办法的实行,调动了广大职工群众大干四化的积极性,企业管理"松、散、乱"的现象有显著改善,"丢、拿、送、损"情况基本杜绝。一九七九年完成房舍竣工面积九千○一十一点五平方米,成本比予算降低三万一千四百
《邓小平传》编写组[2](2014)在《克服严重经济困难》文中研究说明一九六○年冬,中国国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连续两年大面积自然灾害的后果日益凸显,加上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后的继续"跃进",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局面进一步加剧,财政赤字巨大,市场供应十分紧张。特别是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一九五九年的粮食产量为三千四百亿斤,比一九五八年实际产量减少六百亿斤。一九六○年粮食产量又进一步下降为二千八百七十亿斤,比一九五九年还减少五百三十亿斤,跌落到一九五一年的水平。由此,城乡居民粮食供应量大幅度减少,一些地区饿死了人。
高其荣[3](2011)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农业调整研究》文中提出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国民经济陷入了严重困境,出现了严重的农业危机: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农业产值特别是粮食产量接连下降,农民生活水平下降,饥荒蔓延。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步转入调整轨道,到1960年11月正式开始了大规模的农业调整,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后农业调整全面展开并进入高潮。农业调整的基本出发点是调动农民积极性、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六十年代的农业调整历时五年多,至1965年底结束,经历了艰难的历程。首先,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出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关于彻底纠正五风问题的指示》和《关于坚决纠正平调错误、彻底退赔的规定》等文件,开展整风整社,退赔平调财物,坚决纠正了农村普遍存在的“共产风”等错误。其次,1961年,在毛泽东的大力倡导下,全党开展了空前规模的农村大调查。“农业六十条”是全党农村大调查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党领导对人民公社体制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解散了公共食堂,废除了供给制,划小了社队规模,将基本核算单位下调至生产队。再次,党逐步确立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提出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方针,采取了清理和下放农村劳动力、精简城镇人口、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对农业实行财政倾斜等措施,大力加强了农业战线。第四,党制定了恢复社员自留地,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恢复农村集市贸易,实行“借田渡荒”,进行包产到户试验等休养生息政策,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党还通过降低农业税、减少粮食征购量、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等措施,减轻了农民负担,一定程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六十年代的农业调整虽然存在以肯定“三面红旗”为前提、否定包产到户、与阶级斗争相联系、没有改变我国农业落后面貌等历史局限,但从总体上来说,它是成功的,产生了不能忽视的历史作用,在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第一,它是六十年代整个国民经济调整的先导和中心,带动和促进了工业等其他战线的调整,促进了我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发展。第二,它阻止了饥荒的继续蔓延,杜绝了社会动荡,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第三,它是中国共产党对已觉察的“左”倾错误的纠正,是1959年庐山会议前纠“左”的继续,主要纠正了在建设速度问题上的急于求成思想和在生产关系变革问题上的急于过渡错误,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超过了庐山会议前的纠“左”。第四,它是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改革,并成为了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渊源。六十年代的农业调整给我们留下了较为丰富的历史经验。主要有: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农业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农业兴则百业兴,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农村经济政策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基本出发点;必须从指导思想上根本纠正“左”倾错误,避免急于求成和阶级斗争扩大化;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完善我国农业保护政策体系。这些经验可以为我们今天更好地探索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历史借鉴。
中央文献研究室[4](2013)在《《毛泽东年谱(1949——1976)》选载之四:一九六一年的全党调查研究》文中认为1961年六十八岁1月13日在中南海怀仁堂主持中央工作会议全体会议,并讲话。毛泽东说:这一次中央工作会议,开得比过去几次都要好一些,大家的头脑比较清醒一些。我希望同志们回去之后,要搞调查研究,把小事撇开,用一部分时间,带几个助手,去调查研究一两个生产队、一两个公社。在城市要彻底调
刘爽[5](2007)在《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思想,就是毛泽东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问题上提出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和政策观点。研究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思想,对于正确地评价毛泽东,正确地对待毛泽东思想,全面了解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问题上的理论贡献,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搞好今天的经济体制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问题上,毛泽东论述了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问题,论述了把个体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问题,论述了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问题,论述了适当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以及引进国外投资的问题,论述了农村集体经济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问题,论述了要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问题,论述了坚持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的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管理体制问题上,毛泽东论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行计划管理的根据问题,论述了制定经济计划的基本要求问题,论述了中央和地方分权和扩大企业自主权问题,论述了加强企业管理问题,论述了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和管理问题,论述了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机制问题上,毛泽东论述了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问题,论述了不能剥夺农民、坚决反对“共产风”的问题,论述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问题,论述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问题,论述了工业、农业内部的关系问题,论述了发展中外经济交流问题,论述了使国民经济在综合平衡中发展的问题。毛泽东在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上,也存在着相当的局限性和失误。这主要是坚持“清一色”的公有制,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在经济管理问题上的“党政不分”和“以党代政”倾向,以及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认识的失误,特别是在商品生产和交换问题上认识的失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问题的思想,在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问题上,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问题上,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运行机制问题上,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科学思想,在今天仍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问题的探索,对于今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搞好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邢恩源[6](2013)在《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文中研究指明柯庆施于“文革”之前主政上海及华东十余年,是建国以后毛泽东最为赏识的地方领导人之一。1949年后,柯庆施先后担任南京市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1953年初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1954年10月调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从1956年起,柯庆施的政治生涯开始如日中天,在风起云涌的政坛上备受瞩目:他积极支持毛泽东对“反冒进”的批评,严厉指责所谓的“右倾保守主义”。1957年在上海贯彻毛泽东“引蛇出洞”反右方针,成为反右派运动主将。同年12月因发表《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的报告得到毛泽东的夸奖。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柯庆施语出惊人地提出:“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的程度”,大力树立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他全力支持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在1958年夏天放出华东钢铁产量八百万吨的“大卫星”,对毛泽东要求当年全国钢铁产量达到“一 0七0”万吨起了决定性影响。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他首创了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口号。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他一方面对“大跃进”百般维护,另一方面严厉批判彭德怀的“右倾机会主义”。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上,他对刘少奇有关大跃进运动的总结报告表示不满,并希望继续跃进;1963年,为响应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重新倡导的“阶级斗争”,提出“大写十三年”口号,在华东迅速掀起现代戏运动,为“文革”的爆发奠定了广泛的舆论氛围和群众基础。此后,他与江青合作在上海打造“文化革命的试验基地”,并提携张春桥、姚文元等人,基本形成了日后上海“文革”的政治构架。在他的大力支持与运作下,上海成为“文革”爆发的重要策源地。柯庆施的举动深得毛泽东的赏识,地位也随之不断攀升。1956年中共“八大”上他当选中央委员。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上他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从1960年开始担任重新成立的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解放军南京军区第一政委,同时继续兼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市长,成为响当当的华东“第一人”。1965年初升任国务院副总理。关于柯庆施的学术研究很具有典型意义。他是当时中共地方党政负责人中的一员,其表现出的政治姿态带有某种普遍性,只是更加突出和激烈而已。随着毛泽东“继续革命论”理论的变相发展,中共的执政主旨思想越来越急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急于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中共中央及地方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主动或被动地遵循毛泽东的指导思想亦步亦趋地紧跟。在党内大环境的制约下,柯庆施一方面揣摩毛泽东的心态,一再表达迎合性的极“左”言论,进而献言献策;另一方面彻底贯彻毛泽东所提出的各项“左”的政治方针,一直冲在历次政治运动的最前沿。但是,不可否认,在柯庆施的身上又充满了秉承“左”的路线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党性原则相互之间的矛盾。作为建国后在地方上最积极支持和拥护毛泽东极“左”路线的代表,柯庆施在1956—1965年间之所以能够飞黄腾达,说明了他的实际行动完全符合毛泽东的政治理念,是毛泽东政治思想在地方上的具体实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共党内,政治生态已经很不正常,整个社会在“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高巍翔[7](2010)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56-196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6年至1966年,既是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极其重要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由建国头七年主要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促进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转变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广大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服务。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为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就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它既是全方位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开端,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方面,起到了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党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服务于各方面建设的实践中开始逐步形成,基本上奠定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总的来看,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绩是主要的,战斗力是比较强的,效果是比较好的,在服务于党的各个中心工作中,在发挥自身优势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且获得新的发展。当然,这一时期,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由于缺乏建设经验,加上复杂的主客观因素及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曾经犯过严重“左”的错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着同样的曲折过程,在曲折中发展。经验与教训同在,发展与挫折交叉,理论上的开拓、完善与局部性的失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正确与偏差并存,是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特征。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基本方法基础的奠立。1955年到1957年整风之前,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基础的奠立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不仅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生命线”地位,解决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出发点问题,而且奠定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为正确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指南,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在创立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同时,党发挥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围绕中心工作转移,重点加强了对农民、知识分子和工商业者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形势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通过这些积极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1957年整风前后,党开展了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开门整风中,少数右派分子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发起了猖狂进攻。党及时进行了反击,掀起反右派运动。受其影响,整风运动的主题发生逆转,开始由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转向对敌斗争,由党内整风转向反击右派。反右派运动的影响是深刻的,党由此对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判断开始发生变化,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认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反右派运动结束后,党开展了以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为中心内容的全民整风运动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次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必要的,总体上是健康的、有成绩的。通过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在一系列根本问题上澄清了大是大非的问题,稳定了新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秩序。在肯定整风反右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承认,由于党对当时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分严重,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错误,在反右派斗争中,把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造成了不幸的后果。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上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力图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反映了我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对美好社会的热烈向往。但是,由于急于求成,犯了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错误,混淆了“两个界限”,盲目追求高速度,并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越来越“左”,导致了经济建设陷入严重困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围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样也犯了严重的“左”的错误,使“左”的错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开始泛滥,产生了严重的偏差,导致“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瞎指挥风和根本特殊化风盛行,同样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一是错误地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片面强调“政治挂帅”,只讲思想政治教育为政治运动服务,把“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看作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形式,用来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并用来解决对经济建设的速度问题的不同认识;二是在阶级斗争观念主导下急于求成,工作方式方法简单化和形式主义严重,忽视了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不适当地采借战争年代群众运动的方式方法,把“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取代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民主原则;三是混淆“两个界限”,宣传急于过渡急于求成的思想,导致“五风”盛行;四是违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精神的作用,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到了不适当的高度,忽视客观条件的制约,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离实际,陷入主观主义、唯心主义和唯意志论的泥潭,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大跃进”运动的严重后果就是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在严重的经济困难面前,党一方面开始着手系统地进行国民经济调整,纠正“左”倾错误,克服严重困难;另一方面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战胜严重困难,实现国民经济调整各项任务的重要环节,倡导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立足于对全党全国人民进行以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共度难关。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全国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同困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使我国度过了建国以来最为困难的经济局面,并使国民经济逐步好转。但是,由于纠正“左”的错误不彻底,八届十中全会以后,党内对形势估量、经济政策和工作指导上的分歧又逐渐发展起来,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中,发生了新的波折,形成了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为此,党开展了以“四清”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对于改进干部作风,改善经营管理虽然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四清”运动毕竟是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指导下,把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看作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阶级斗争为纲错误思想指导下,把干部思想认识问题、工作作风问题和生活作风问题泛政治化,认为这是阶级斗争或者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使不少基层干部和群众受到了不应有的打击。在这种脱离实际的“左”倾理论指导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偏离了正确的方向,逐步陷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局面,产生了一些失误,给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留下了值得汲取的教训: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科学地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阶级斗争问题,既不能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也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二是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正面教育和自我教育原则,切忌搞群众性的“政治运动”更不能“运动群众”;三是切忌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违背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四是思想政治教育切忌形式主义,把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庸俗化。
于革[8](2018)在《改革开放前邓小平经济建设思想研究(1949-1978)》文中研究说明迄今为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如果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为开启改革开放进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重要基础,那么作为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主要成员之一的邓小平无疑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其中的主要体现,就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邓小平对经济建设所作的一系列说明和阐述。本文围绕改革开放前邓小平经济建设思想的形成条件及主要内容确立研究框架,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研究邓小平经济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历史条件。这是理解这一思想的重要前提。其理论来源主要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以及邓小平在建国前关于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历史条件主要包括新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第二章主要考察邓小平关于经济建设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的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小平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是重中之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他又指出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发展经济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三章主要考察邓小平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和主要对策的思想。经济建设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必须致力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前提是必须制定正确的方针和采取科学的政策。对此,邓小平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导价值的思想;第四章主要考察邓小平关于调整国民经济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思想。发展国民经济不但要有方针和政策来指导,还要根据实际不断调整和完善经济关系。对此,邓小平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包括调整经济管理体制、完善经济制度以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等;第五章主要考察邓小平关于加强党对经济建设领导的思想。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体现党的执政宗旨的重要途径。邓小平强调,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以及集中统一与发挥自主性相结合;第六章主要研究邓小平经济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启示。其历史地位集中体现在是对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先导;当代启示集中体现在通过全面了解、学习和研究这一思想,会更进一步增强我们贯彻落实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战略部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李芳栋[9](2010)在《周家庄模式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周家庄乡作为全国唯一保留下来的、实行乡一级核算的集体组织,有许多独特之处。它的发展历程、各领域的管理机制、运行的效果、为什么能够保留下来等等问题都是知道该乡的人想了解的。上下各界对周家庄乡的看法,核心的意见无非两种:一种意见认为周家庄乡的模式值得推广,代表着中国“三农”未来的方向,对中国新农村建设很有借鉴意义;另一种意见认为周家庄乡模式是在特殊情况、特殊因素下保存下来的,现在和将来都不具备推广的条件,不能解决“三农”存在的问题,没有参考的价值。但笔者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它的许多做法,比如“两级所有,一级核算”的管理体制、“集体经营,统一核算,专业承包,分工分业”的管理模式、“三包一奖”、“劳动定额责任制”的经营机制、“定额十奖惩体现效率优先,普遍福利体现公平兜底”的思路和做法,等等,对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很有参考借鉴意义。在研究和思考中,笔者得出了一些观点,罗列如下,供大家批评。(1)中国地广人多,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政治上应该高度统一,经济上有的领域应高度统一,有的则不然。如在经济上不顾差别采取“刮大风”的形式,“一刀切”地强求统一,后果一定不佳。(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国策已基本完成了其历史使命,积极作用已过顶峰,负面作用开始显现,’应该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逐渐完善改进其形式和内容,分类制定不同区域的“三农”政策,否则,有可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3)中国的基层社会稳定、基层政权巩固、基层群众争取、基层先进社会形态、道德风尚的形成等等,都离不开基层组织掌握一定经济基础这一法宝。(4)社会进步与科学进步的规律不完全一样。科学进步往往后强于前、新强于旧:社会进步中,过去的事物不一定就落后,新生的事物不一定就先进。先进的社会政策如果实施不适时,方法、程序不恰当往往会阻碍社会进步,甚至造成混乱,遭到反对,但不能说其落后;不先进的社会政策可能符合时代要求反而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不能说其先进。这就需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来进行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和实施程序的设计。(5)新农村建设,必须实现农业机械化、产业化、集约化、科技化。(6)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运动必须统筹兼顾,相互支撑、支援、支持,才能取得好效果。如果顾此失彼,就会造成混乱。
左华[10](2014)在《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民生,即大多数人的生存与发展。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尤其是近代以来,民生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总基调。今天,在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改善民生更是成为第一要务。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就把改善民生作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在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刘少奇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有着深切的民生关怀。作为毛泽东的助手,同时又是亲临第一线的指挥者,刘少奇深知理论与实际的连接点与矛盾,对我国的民生建设作出了比较全面而深刻的解读。他的民生理论与实践和毛泽东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实际历史进程。本文按照“群众关切——刘少奇的思考和决策——群众实践效应”的解释模式,综合运用比较、制度主义等分析方法,分作四个阶段全面考察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变化及其独特品性。这四个阶段为:民主革命阶段,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萌动和创生;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成长和跨越;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失误;国民经济调整阶段,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成功和挫折。民主革命阶段,刘少奇由受传统民本思想和近代民主思想的熏染到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上了推翻旧统治的革命道路。他始终坚持,只有把争取和维护多数工农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革命才能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并取得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奠定政治前提。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如何在政权未稳、百废待兴的基础上满足民众对改善生活的迫切要求,成为新中国领导者面临的巨大考验。刘少奇和其他国家领导人一起制定了新民主主义发展纲领。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人民群众迫切希望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刘少奇放弃了新民主主义发展纲领,并跨越到了社会主义道路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场景。刘少奇在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实现民生改善的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正确原则和方法。但是,由于对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与民众生活之间的紧张缺乏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实践逐渐偏离了民生发展的轨道。刘少奇努力纠正其中的错误,并进行了大量富有创新性的思考。为克服严重的困难,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刘少奇主抓这项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改善民生的改革举措。国民经济很快得以好转。随之,刘少奇和毛泽东对于民生改善的方法和路径分歧逐渐公开化,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之弦再次绷紧。刘少奇与毛泽东的民生理论与实践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二者之间的纷争充分反映了我国民生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邓小平汲取刘少奇的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并实现了创新与超越,使民众的生活水平很快有了较大提高。刘少奇不同时期的民生理论与实践,揭示了改革开放前我国民生问题的内在矛盾和演绎逻辑,为新时期我国民生建设提供了许多重要借鉴和启示。
二、加强企业管理 实行三包一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企业管理 实行三包一奖(论文提纲范文)
(2)克服严重经济困难(论文提纲范文)
第三十二章 克服严重经济困难(上) |
第三十三章 克服严重经济困难(下) |
(3)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农业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
第2章 农业调整的历史背景 |
2.1 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
2.2 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农业形势 |
2.3 应对农业危机的临时之举 |
2.4 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出台 |
第3章 坚决纠正“五风”错误 |
3.1 “十二条”紧急指示信 |
3.2 整风整社运动 |
3.3 退赔平调财物 |
第4章 调整人民公社体制 |
4.1 全党农村大调查 |
4.2 解散公共食堂 |
4.3 废除供给制 |
4.4 划小社队规模 |
4.5 确定生产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 |
第5章 大力加强农业战线 |
5.1 确立农业基础地位 |
5.2 清理、下放农村劳动力 |
5.3 精简城镇人口 |
5.4 各行各业支援农业 |
5.5 对农业实行财政倾斜 |
第6章 调整农村经济政策 |
6.1. 恢复自留地,鼓励发展家庭副业 |
6.2 恢复农村集市贸易 |
6.3 实行“借田渡荒”政策 |
6.4 进行包产到户试验 |
6.5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
第7章 农业调整的历史定位 |
7.1 促进农业生产全面恢复 |
7.2 促进其他战线的调整 |
7.3 杜绝社会动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
7.4 孕育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改革 |
7.5 农业调整的历史局限 |
第8章 农业调整的历史经验 |
8.1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
8.2 对农业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有足够的认识 |
8.3 农业兴则百业兴,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以农业为基础 |
8.4 农村经济政策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基本出发点 |
8.5 必须从指导思想上根本纠正“左”倾错误,避免急于求成和阶级斗争扩大化 |
8.6 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完善我国农业保护政策体系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博期间的科研和奖励情况 |
(4)《毛泽东年谱(1949——1976)》选载之四:一九六一年的全党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961年六十八岁 |
(5)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思想”的涵义 |
(二) 研究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思想的意义 |
第一章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的思想 |
一、建立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相结合的所有制结构 |
(一)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 |
(二) 把个体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 |
(三) 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 |
二、对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问题的进一步探索 |
(一) 关于适当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思想 |
(二) 关于引进国外投资的思想 |
(三) 关于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
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分配制度的思想 |
(一) 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 |
(二) 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 |
第二章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管理体制的思想 |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实行计划管理的思想 |
(一)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行计划管理的根据 |
(二) 制定经济计划的基本要求 |
二、经济管理权限的划分和加强管理的思想 |
(一) 中央和地方分权,扩大企业自主权 |
(二) 加强企业管理 |
(三) 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和管理 |
三、关于在经济管理中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思想 |
(一)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经济管理的根本制度 |
(二) 在经济管理中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
第三章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思想 |
一、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 |
(一) 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 |
(二) 不能剥夺农民,坚决反对“共产风” |
二、正确处理经济运行中各种关系的思想 |
(一)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
(二) 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 |
(三) 工业、农业内部的关系 |
(四) 发展中外经济交流 |
三、使国民经济在综合平衡中发展的思想 |
(一) 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平衡和不平衡 |
(二) 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的 |
第四章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认识的局限性和失误 |
一、在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问题上认识的局限性和失误 |
(一) 关于“清一色”的公有制 |
(二) 关于人民公社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 |
二、在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上认识的局限性和失误 |
(一) 关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 |
(二) 关于经济管理问题上的“党政不分”和“以党代政” |
(三) 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认识的失误 |
(四) 对商品生产和交换问题的错误认识 |
三、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问题认识失误的原因 |
(一) 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准备不足和经验不足 |
(二) 对马克思主义某些论点的教条式理解和误解 |
(三) 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的影响 |
第五章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一、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理论 |
(一) 在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问题上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 |
(二) 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问题上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 |
(三) 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管理体制问题上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 |
(四) 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运行机制问题上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 |
二、对今天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 |
(一)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科学思想在今天的指导意义 |
(二)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问题的探索的现实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6)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去世后的哀荣 |
一、病逝成都 |
二、超乎常规的葬礼 |
三、死因重提 |
第二节 出身和早期经历 |
一、出身 |
二、新潮学生 |
第三节 家庭和工作作风 |
一、简朴的家庭生活 |
二、勤恳的工作作风 |
第二章 早期生涯 |
第一节 峥嵘岁月 |
一、见到列宁 |
二、年轻的共产党员 |
三、在“王明路线”时期 |
第二节 延安整风之中 |
一、与刘少奇“结怨” |
二、延安整风的开展 |
三、被“抢救” |
第三节 石家庄的“试验田” |
第三章 在南京的日子 |
第一节 主政南京 |
一、刘少奇的一封电报 |
二、接管南京 |
三、基层政权的建立 |
四、恢复生产 |
五、推动城市转型 |
第二节 江苏省委书记任上 |
一、中共高层“过渡”时间上的分歧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 |
第三节 推行农业合作化 |
一、“农业社会主义思想” |
二、为江苏互助合作运动打下基础 |
三、推行统购统销工作 |
第四章 在上海初显身手 |
第一节 初露锋芒 |
一、入主上海 |
二、跑步进入社会主义 |
三、上海的“对资改造” |
四、“论十大关系”对上海的影响 |
第二节 关于反右运动 |
一、整风运动 |
二、鼓励鸣放 |
三、反右主将 |
四、上海反右派风暴 |
第五章 从反冒进到大跃进 |
第一节 柯庆施与大跃进运动兴起 |
一、“主要矛盾”问题 |
二、乘风破浪 |
三、批评反冒进 |
四、无限崇拜 |
五、“急先锋” |
第二节 城市大跃进的楷模 |
一、上海进入“大跃进” |
二、“一0七0”指标的提出 |
三、大炼钢铁 |
四、“技术革命” |
五、“全国一盘棋” |
第三节 上海农村人民公社化 |
一、推波助澜 |
二、大办人民公社 |
三、短暂的纠“左” |
四、不服输 |
第六章 庐山会议后的继续跃进 |
第一节 庐山会议 |
一、再度转向 |
二、上海反右倾斗争 |
三、打击刘顺元 |
第二节 继续跃进 |
一、工业再跃进 |
二、“救命稻草” |
三、“穷过渡” |
第三节 跃进的代价 |
一、更上层楼 |
二、保钢 |
三、农村危局 |
四、不糊涂的糊涂账 |
第七章 七千人大会前后 |
第一节 坚守最后的阵地 |
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二、不同的反思 |
三、最后的“社会主义阵地” |
第二节 分裂的开始 |
一、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
二、中央高层重心的偏移 |
三、为毛泽东辩护 |
第三节 重提“阶级斗争” |
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
二、上海的阶级斗争之弦 |
三、“四清”运动 |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的试验基地 |
第一节 倡导现代戏 |
一、“大写十三年” |
二、华东各地贯彻 |
三、毛泽东的支持 |
第二节 “文革”前华东现代戏高潮 |
一、华东成为现代戏的海洋 |
二、全国现代戏高潮的出现 |
三、高潮的背后 |
四、柯庆施的文艺“四清”运动 |
第三节 柯庆施与“文革”的发动 |
一、与江青合作 |
二、提携张春桥、姚文元 |
三、关于“评海瑞罢官”的争议 |
结语 |
附1 1954 年—1965年上海市委主要领导 |
附2 1949 年以后柯庆施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56-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的价值 |
二、相关概念说明 |
(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二) 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
(三) 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状况 |
四、方法与结构 |
(一)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二) 基本内容和框架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奠定 |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生命线"地位的确立 |
(一)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大规模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生命线"地位的确立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
(一) 《论十大关系》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和原则,提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
三、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阐述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一步发展 |
(一) 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阐述为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 |
(二)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克服党内存在的"三风"问题 |
(三) 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
(四) 加强和改善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 |
四、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的奠立 |
(一)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创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学说 |
(二)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奠定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三)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奠定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论基础 |
(四)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规定了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五、中国共产党关于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
(一) 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思想教育和改造的理论与方法 |
(二) 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思想教育和改造的理论与方法 |
六、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评价 |
(一)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二)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上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形势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党对农民开展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党对农民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现实原因 |
(二) 党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思想教育 |
(三) 党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
(四) 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重的社会主义利益观教育 |
(五) 扫除农民文盲,提高农民社会主义思想觉悟 |
二、党对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建国初期党对知识分子开展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和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思想教育 |
(二)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党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
(三) 正确界定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是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 |
三、党对工商业者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党关于工商业者思想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
(二) 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商业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四、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形势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评价 |
(一) 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
(二)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获得了重大发展 |
第三章 整风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 |
(一) 开展整风运动的历史背景 |
(二) 开展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 |
(三) 开门整风和整风运动的逆转 |
(四) 全面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二、反右派运动之后党对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批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阐述无产阶级世界观 |
(二) 批驳绝对平均主义思想,阐述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 |
(三) 批判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民主观 |
(四) 树立政治与业务相统一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 |
三、党对工商业者进行整风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批判少数工商业者抗拒思想教育的思想和行为 |
(二) 对工商业者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思想教育 |
(三) 宣传农业合作化道路的优越性 |
四、整社整风和党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农村整风和开展农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原因 |
(二) 通过辩论、对比,向农民宣传合作化的优越性 |
(三) 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利益观教育,克服本位主义思想 |
(四) 对农民进行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教育,巩固工农联盟 |
(五) 厘清农民在工农生活差别方面几种不正确的思想认识 |
(六) 整顿农村干部工作作风,巩固农业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 |
(七) 对农民进行法制教育,树立守法观念 |
五、党对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党对工人阶级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
(二) 以提高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历史责任认识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三) 对工人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利益观思想教育 |
(四) 帮助工人群众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
(五) 鼓励工人积极学习文化和技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 |
(六) 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和学习先进生产者活动 |
(七) 关心工人群众生活,解决工人群众困难 |
六、以参加体力劳动为主的干部整风教育运动 |
(一) 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是解决干部官僚主义思想作风的重要途径 |
(二) 干部整风教育运动取得了较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
七、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就 |
(一) 开展整风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是必要的 |
(二) 澄清了人们混乱的思想认识,稳定了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
(三) 思想政治教育总体上健康有成绩 |
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整风反右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教训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
(二) 正确估计形势科学把握主要矛盾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
(三)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切忌以群众性的运动方式进行 |
第四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过程 |
(一) 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
(二) 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高潮和全民大炼钢铁 |
(三) "大跃进"中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与逆转 |
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农民"大跃进"的积极性 |
(一) 围绕农业发展纲要展开大辩论,激发农民生产"大跃进" |
(二) 围绕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运用"四大"方法推动农业生产"大跃进" |
(三) 总结人民公社"经验",大力宣传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
(四) 运用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艺术形式,向农民描绘人民公社的幸福图景 |
(五) 通过鸣放辩论,激发农民爱国爱社的共产主义思想 |
(六) 激发农民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
三、围绕"大跃进"运动进行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
(一) 提高新工人和青年工人的政治觉悟,树立工人阶级立场 |
(二) 结合"双反"运动加强新工人和青年工人的勤俭节约教育 |
(三) 鼓励青年职工投身劳动竞赛活动,树立热爱劳动的工人阶级本色 |
(四) 鼓励青年工人和新工人学习文化和技术,大闹技术革命 |
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绩 |
(一) 深入广泛地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推进了各项经济建设工作 |
(二) 在政治思想领域坚定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
(三)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上有新的发展 |
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教训 |
(一) 错误地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上"左"的偏差 |
(三) 混淆"两个界限",宣传急于过渡急于求成的思想,助长了"五风" |
(四) 违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精神的作用 |
(五) 过分强调主体能动性,把群众路线等同于群众运动 |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与发展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国民经济政策调整 |
(一) 确定国民经济调整方针 |
(二) 调整农村政策,制定《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 |
(三) 改善企业管理制定《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 |
二、国民经济恢复增长和政治上"左"倾错误再度发展 |
(一) 七千人大会促国民经济进一步调整 |
(二) 八届十中全会后党在政治上的"左"倾错误再度发展 |
(三) "四清"、"五反"和文化领域批判运动 |
三、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
(一) 重点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和背景 |
(二) 加强干部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学习 |
(三) 加强干部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 |
(四) 对干部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革命传统、革命理想教育 |
(五) 加强执政党建设,防止干部队伍形成特权阶层 |
(六) 加强反和平演变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
(七) 将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作为解决干部脱离群众的根本制度 |
四、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 以贯彻《农业六十条(修正草案)》等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二) 向农民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调动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 |
(三) 树立大寨典型,引导农民发扬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 |
(四) 开展"四清"教育运动,用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农民 |
(五) 对农民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同富裕教育,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 |
五、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工人阶级思想政治教育 |
(一) 学习解放军政治思想工作经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二) 制定《工业七十条》,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 |
(三) 树立工人阶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学习榜样 |
(四) 做好职工和精简城镇人口的思想工作,为国分忧解难 |
(五) 加强工农联盟教育,支援农业建设为农业发展作贡献 |
(六) 结合"五反",对工人阶级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六、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 |
(一) 恢复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提高了人民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 |
(二) 开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激励全国人民战胜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
(三) 关心群众生活和精神鼓励相结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
(四) 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 |
七、思想政治教育在"四清"教育运动中的成就与经验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在"四清"教育运动中的成就 |
(二) 抓住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关键环节,提高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
(三)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能动性作用 |
(四) 发挥了榜样教育的巨大作用,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
八、思想政治教育在"四清"运动中的教训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科学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阶级斗争问题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以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原则,切忌搞群众运动 |
(三) 切忌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违背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
结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 |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做好新时期人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 |
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途径 |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结合实际工作是发挥其"生命线"作用的根本要求 |
五、正确认识和处理借鉴与创新的关系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规律 |
六、探索榜样教育的有效形式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源泉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问参加的课题研究和发表的文章 |
后记 |
(8)改革开放前邓小平经济建设思想研究(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评价 |
三、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重点难点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重点难点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邓小平经济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历史条件 |
一、邓小平经济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 |
(二)毛泽东思想关于经济建设的理论 |
(三)邓小平在建国前关于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 |
二、邓小平经济建设思想的历史条件 |
(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 |
(二)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曲折探索 |
(三)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
第二章 经济建设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
一、进行经济建设是克服困难的根本途径 |
(一)经济困难的状况和克服经济困难的条件 |
(二)解决经济问题是根本前提 |
(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 |
二、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 |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
(二)确立经济建设是主要任务的内因 |
(三)确立经济建设是主要任务的外因 |
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发展生产力 |
(一)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 |
(二)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
(三)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表现 |
第三章 发展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和主要对策 |
一、发展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 |
(一)坚持增产节约 |
(二)合理制定发展计划 |
(三)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关系 |
二、促进农业生产的主要对策 |
(一)实行多种经营全面发展 |
(二)加强工业对农业的支援 |
(三)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 |
三、发展工业生产的主要对策 |
(一)实行“两个并举” |
(二)立足于整个经济状况 |
(三)促进工业生产的专业化 |
第四章 调整国民经济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
一、调整经济管理体制 |
(一)坚持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
(二)加强企业民主管理 |
(三)调整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体制 |
二、逐步完善经济制度 |
(一)生产关系不能完全采取固定不变的形式 |
(二)重视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
(三)坚持完善按劳分配制度 |
三、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
(一)发展同各国的经济往来 |
(二)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
(三)扩大对外经济交流 |
第五章 加强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 |
一、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
(一)搞建设必须适合国情 |
(二)坚持调查研究的根本工作方法 |
(三)要善于总结经济建设的经验 |
二、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
(一)经济建设要贯彻群众路线 |
(二)正确地贯彻执行群众路线 |
(三)深入扎实地开展群众工作 |
三、坚持集中统一和发挥自主性相结合 |
(一)贯彻“全国一盘棋”的方针 |
(二)发挥地方和经济单位的积极主动性 |
(三)做好经常性工作 |
第六章 邓小平经济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启示 |
一、邓小平经济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一)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
(二)对新中国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
(三)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先导 |
二、邓小平经济建设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
(二)贯彻党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
(三)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四)加强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9)周家庄模式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周家庄乡的基本情况 |
(一) 概况和现状 |
(二) 发展历程 |
二、重要领域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 |
(一) 农业方面 |
1. 模式和机制 |
2. 加大农业投入,建设现代农业 |
3. 建立科技队伍,实行科学种田 |
(二) 工业方面 |
1. 历程和概况 |
2. 管理模式和机制 |
3. 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工农业统筹力度 |
(三) 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方面 |
(四) 村镇建设方面 |
(五) 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
(六) 干部队伍建设方面 |
(七) 特色旅游方面 |
三、周家庄乡的基本经验和困惑 |
(一) 基本经验 |
(二) 面对的困惑和问题 |
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面临的困难 |
(一) 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
(二) 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
1. 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宏观问题 |
2. 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微观问题 |
五、周家庄经验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一)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切忌一刀切 |
(二) 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三)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共同富裕原则 |
(四) 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公共财富积累,壮大集体实力 |
(五)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
(六) 新农村建设,必须走集约化、城镇化道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10)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研究的学术价值 |
0.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民生”概念界定 |
0.2.1 民本——“民生主义”——“为人民服务” |
0.2.2 民生问题的实质探究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0.3.1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研究 |
0.3.2 刘少奇及其民生思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对象的阶段划分、研究思路、创新与不足 |
0.4.1 研究对象的阶段划分 |
0.4.2 研究思路 |
0.4.3 创新与不足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手段 |
0.5.1 文献研究法 |
0.5.2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方法 |
0.5.3 理论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第一章 民主革命阶段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萌动和创生 |
第一节 近世解决民生问题的三种方案 |
1.1.1 马克思主义方案 |
1.1.2 自由主义方案 |
1.1.3 渐进改良方案 |
第二节 由民主主义革命者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践者 |
1.2.1 受传统和先进思想影响,追随民主革命 |
1.2.2 接受并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 |
第三节 领导工人运动 |
1.3.1 掌握领导权 |
1.3.2 不能把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割裂开来 |
1.3.3 反对过激行为,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
第四节 反对“左”倾盲动 |
1.4.1 根据客观条件发动群众斗争 |
1.4.2 利用可利用的合法形式争取和维护工人的利益 |
第五节 指导土地改革 |
1.5.1 耕者有其田 |
1.5.2 开展群众运动 |
1.5.3 有右反右,有“左”反“左” |
第六节 做好群众工作 |
1.6.1 从实际出发组织群众 |
1.6.2 相信群众自己能够解放自己 |
1.6.3 教育和宣传群众 |
小结 |
第二章 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生长和跨越 |
第一节 恢复与发展生产,正确对待私人资本 |
2.1.1 恢复和发展生产是改善民生的基础 |
2.1.2 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 |
2.1.3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
2.1.4 发展社会化大生产,走向社会主义 |
第二节 以先富促共富 |
2.2.1 贫富分化不可怕 |
2.2.2 发展合作社,在经济上领导小农 |
第三节 民生发展的战略规划 |
2.3.1 工业化 |
2.3.2 民主化 |
2.3.3 工会要保护普通工人的利益 |
第四节 全面的社会建设 |
2.4.1 办教育,保就业,努力发展生产 |
2.4.2 解决群众的工资、物价、住房要求,实现分配公平 |
2.4.3 整风除恶,创造向善的社会环境 |
2.4.4 开展“三反”、“五反”,促进市场公正 |
第五节 民生发展的道路选择 |
2.5.1 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
2.5.2 同意采用统购统销政策 |
2.5.3 接受农业集体化的主张 |
小结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失误 |
第一节 全面的民生发展纲领 |
3.1.1 刘少奇在“八大”前的调研 |
3.1.2 阐述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 |
第二节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
3.2.1 矛盾是否存在 |
3.2.2 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根源 |
3.2.3 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
第三节 “大跃进”与民生悖论 |
3.3.1 从“反冒进”到跟进“大跃进” |
3.3.2 “大跃进”模式与效果 |
3.3.3 质疑与反思 |
第四节 生产关系的超越与民生幻象 |
3.4.1 通向共产主义天堂的桥梁 |
3.4.2 一次不理想的试验 |
3.4.3 《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学习 |
第五节 探索制度建设 |
3.5.1 收权与放权 |
3.5.2 纠“左”与反右倾 |
3.5.3 调整公社管理体制 |
小结 |
第四章 国民经济调整阶段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成功和挫折 |
第一节 湖南调查与“七千人大会”上的总结 |
4.1.1 “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根本方法” |
4.1.2 贴近群众,关心群众生活 |
4.1.3 群众满意不满意,生活是否改善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
4.1.4 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的总结 |
第二节 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
4.2.1 进一步统一思想,请陈云出山 |
4.2.2 批评公安、政法战线的“左”倾错误 |
4.2.3 甄反,让实事求是的人抬起头来 |
第三节 尊重个体和企业的自主经营权 |
4.3.1 默许包产到户 |
4.3.2 重塑党、政、企的关系,发挥市场作用 |
4.3.3 努力减少阶级斗争的干扰 |
第四节 民生发展的围城之困 |
4.4.1 反官僚主义,反腐防修 |
4.4.2 团结95%的干部,团结上中农和富农 |
4.4.3 团结95%的群众是团结95%干部的前提 |
4.4.4 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性质是什么 |
4.4.5 “四清”钩沉 |
第五节 倡导“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 |
4.5.1 经济恢复时期两种制度的并行 |
4.5.2 1956年前后两种制度的发展 |
4.5.3 “大跃进”时期两种制度的变奏 |
4.5.4 六十年代两种制度内涵的新阐释 |
小结 |
第五章 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特征和历史地位 |
第一节 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特征分析 |
5.1.1 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特征表现 |
5.1.2 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哲理探析 |
第二节 民生问题与所有制、阶级斗争、群众运动的实证考察 |
5.2.1 贫富差距与所有制、阶级斗争、群众运动 |
5.2.2 反官僚主义与所有制、阶级斗争、群众运动 |
5.2.3 民主与所有制、阶级斗争、群众运动 |
第三节 刘少奇与毛泽东民生问题上的分歧 |
5.3.1 分歧的寻踪觅迹 |
5.3.2 路径分歧还是路线分歧 |
5.3.3 正确对待不同意见 |
第四节 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继承和超越 |
5.4.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
5.4.2 从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
5.4.3 兼顾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道路 |
5.4.4 改革开放,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5.4.5 增强发展活力,有效促进社会建设 |
小结 |
结束语 坚定自信,奋力开辟民生发展新前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加强企业管理 实行三包一奖(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强企业管理 实行三包一奖[J]. 铁力林业局基建工程处. 林业经济, 1980(04)
- [2]克服严重经济困难[J]. 《邓小平传》编写组. 党的文献, 2014(S1)
- [3]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农业调整研究[D]. 高其荣. 湘潭大学, 2011(05)
- [4]《毛泽东年谱(1949——1976)》选载之四:一九六一年的全党调查研究[J].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党的文献, 2013(03)
- [5]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思想研究[D]. 刘爽.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1)
- [6]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D]. 邢恩源. 南京大学, 2013(01)
- [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56-1966)[D]. 高巍翔. 武汉大学, 2010(05)
- [8]改革开放前邓小平经济建设思想研究(1949-1978)[D]. 于革.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9]周家庄模式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D]. 李芳栋. 河北师范大学, 2010(02)
- [10]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研究[D]. 左华. 南开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