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刊张顺河同志荣获湖北省首届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工作者光荣称号(论文文献综述)
李朝霞[1](2010)在《新中国的美术观及其话语实践 ——以《美术》(1950-1966年)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1950-1966年《美术》杂志及相关内容,探讨在“新中国的美术观”指导下的美术话语如何形成以及形成的机制,剖析这一时段中国美术的基本特征。《美术》杂志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机关刊物,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美术界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团结全国的美术家,利用舆论工具为社会主义的新美术服务。新中国美术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其指导思想是毛泽东的文艺观,其理论话语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逐步形成了大众主义的美术话语、民族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具有科学主义倾向的美术话语体系。在具体的话语实践中,有政策性的引导、理论性的批评、组织策划的讨论、各种消息的报道。前后121期的刊物既体现了话语的丰富性,同时也呈现了话语的敞开方式以及难以避免的遮蔽现象。文艺的政治化是20世纪较为普遍的现象。在中国,这种政治化的文艺思潮直接依靠国家体制,在国家意识形态的调控下逐步形成,并左右着全国性的美术创作活动。也许,我们还不能用“百废待兴”这个词去看待新中国十七年的美术,但却可以用“破旧立新”一词说明这一时期美术思潮的基本性质。毫无疑问,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时代,不仅国家政治体制变了,国家意识形态变了,在美术创作上,也面临着思想的大转变与创作方法的大统一,而《美术》杂志也就在新中国美术思想阵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思想具有横扫一切的趋势,而这时必然存在着适应与不适应,顺畅与不顺畅,配合与不配合,改造与不改造等诸种问题,这些都会通过话语的种种方式得以反映。本文从四个方面,即“话语平台”、“话语实践”(含三个部分——“大众化”、“民族化”与“科学化”)、“话语的敞开与规避”及“话语的生产与传播”,系统地梳理这一时期《美术》杂志在新中国美术的话语实践中所作的努力及其结果,为新中国美术观的最初实践提供一个相应的历史阐释。第一章是“话语平台”,主要阐述新中国的美术观历史来源及现实基础。共有三小节:一是“五四”的新文艺观;二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观;三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文艺观。“五四”新文艺是在欧洲启蒙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文艺形态,与马克思的阶级观及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密切相关;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观来自前苏联,具有明确的阶级性与政党色彩;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艺观,是五十年代由毛泽东提出,其标志着无产阶级文艺观的中国立场。第二章是“话语实践”的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大众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面向大众,尤其是为广大工农兵群众服务的文艺观,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就明确提出,建国后便全面推行,贯彻到美术创作的方方面面。其具体体现为创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同时推进工农兵美术创作活动,与“国画改造”运动相配合,重新讨论“雅”“俗”问题,美术创作开始朝向政治化,注重题材,强调主题,围绕形势,配合宣传。在大众化的美术运动中,美术也就成为政治斗争或阶级斗争的工具。因此,本章分三小节加以论述:一是“大众化”形象;二是“政治化”主题;三是“民俗化”方式。第三章是“话语实践”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民族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新中国美术观”十分强调中华民族的现代文化自立,强调现代中国的国格自觉。建国伊始,当我们接受了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时,就有人提出“社会主义的民族的现实主义”一说,意识形态的认同和民族主体性焦虑同样都很突出;紧接着,美术界又分别在中国画领域及西洋画领域开展对传统笔墨的问题讨论及油画民族化问题的讨论,追求美术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社会主义话语和民族主体性话语相统一。因此,本章分四节加以论述:一是“社会主义的民族的现实主义”;二是“现代彩墨”;三是“传统笔墨”;四是“意象油画”。第四章是“话语实践”的第三部分,主要分析科学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科学主义的思潮伴随着新技术革命几乎席卷20世纪的所有领域,“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提出请“赛先生”(science)来改造中国。科学,讲究事实与规律,而科学主义的美术话语除了崇尚写实精神外,也包含着意识形态化的技术问题讨论,并由此延及个人手法与创作风格,出现意识形态化的现象。因此,本章分两节加以论述:一是真实论与“写实性”;二是规律性与“典型”论。其中,引入一些典型的创作事例来分析论证。第五章是“话语的敞开与遮蔽”,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通过《美术》杂志对王式廓、林风眠、石鲁三人作品的不同态度,来分析新中国美术观需要哪些美术话语。因此,本章分三节加以论述:一是培育现实主义话语;二是削弱个体性话语;三是肯定富有积极意义的话语创新。第六章是“话语的生产与传播”,主要论述美术话语的生产体制、生产方式、以及它的传播载体与传播策略。批评文本就是话语的产品形式,也是话语流行的主要载体。而《美术》杂志本身就是体制的产物,故其一方面是新中国美术话语的生产者;另一方面又是新中国美术话语的传播者,其编辑思想与编辑工作,既在领会并推行国家的文艺政策,又在上下沟通,引导全国的美术创作方向。因此,本章分三节加以论述:一是王朝闻的美术批评;二是“美协”体制与画家的认同意识;三是《美术》杂志的编辑及策划选题。
陈然[2](2012)在《试论钱伟长的科学精神及其影响》文中提出钱伟长教授(1913—2010)是我国着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生前任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所长。他从事教育、科研工作逾七十年,在力学、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处理、科学史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由于他为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与周培源、钱学森、郭永怀教授一起被公认为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钱伟长的一生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杰出的成就、超人的才华、坦率的品格和创新的观念为人敬仰。钱伟长继承并光大了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的优秀传统,大力发扬学术民主,组织各种学术活动,经过他的传道授业,数以千计的学子迅速成长,不少人成了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新一代的中流砥柱。因此,总结、研究、分析并弘扬他的科学精神,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做了初步尝试,主要工作如下:1、试图通过回顾钱伟长的一生科学报国的经历,对钱伟长的科学精神和影响进行解读,介绍钱伟长主要的学术成就,指出科学报国和强国富民的爱国情怀是其科学精神的根基。2、列举了钱伟长学术生涯中所的取得的若干重要创新成果,对他在发展我国力学事业的创举、科研选题上的创新进行了分析,以此解读钱伟长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3、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钱伟长治校(上海大学)、建所(上海大学力学所)、办班(各类理性力学讲习班、应用数学和力学培训班)、办刊(《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办会(各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经历,并据此提炼了钱伟长知行合一的奉献精神。4、从钱伟长参与制定新中国第一个科学规划到求学治学的求真务实,到不迷信权威敢于追求科学真理和攀登学术高峰,解析了钱伟长始终坚持探索真理的求实精神。5、综合钱伟长“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知行合一的奉献精神、探索真理的求实精神”等方面,对钱伟长科学精神的进行了溯源研究,还分析了钱伟长虽遭受磨难,但仍然坚持自我不懈努力的坚毅意志,着重指出钱伟长科学精神的可贵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发掘钱伟长科学精神及其影响的深刻内涵及时代价值。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李新[3](2010)在《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发展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还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古语有云“牧以畜为体,畜以饲为天”,饲料对于牲畜的重要作用正如食物之于人类,不可轻忽。营养物质在“土壤—植物—动物—人”之食物链中的流向与转移,不但是农业生产的根本基础,也是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现代农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营养物质在食物链中的快速和高效转移与回流。动物营养学正是一门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因此,动物营养学不但是动物生产的理论基础,也是生命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回顾总结其百年的发展历程对于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中国驯养动物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勤劳智慧的中国人积累了许多畜禽饲养方面的经验,其中不乏饲料选择与如何喂养的内容,这在古代农书中多有涉及。然而,那只是建筑在长期生产实践基础上的经验积累,并非以科学试验为依据,所以还称不上动物营养科学。回顾我国动物营养科学史,大体上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到如今已然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到1949年的肇始与奠基阶段;第二阶段,1949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曲折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的转折与蓬勃发展阶段。当中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我们的祖国正处于内忧与外患并存之际,晚清以来的衰颓局面未见好转,频繁的战争和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得民生凋敝,国家经济几近破产;就是在危机之中,畜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出来,也由此备受重视。而较之中国传统的基于感性经验的畜牧饲养方式,西方利用科学试验得来的现代技术,对于增产增收效果更好,动物营养科学恰是近现代科学畜牧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于是这门科学开始在中国扎根发芽并成长起来。虽然当时此方面的科研教育机构乃至学会组织等还大都蕴含在大畜牧之中,但无疑已作为大畜牧科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被提及,甚至专门成立这方面的专门系组从事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这对于科学畜养风气的形成颇有助益,同时也为此后中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研究、管理经验,为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中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受国内政治经济大背景的影响,我国动物营养科学虽走了些弯路,但也有曲折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动物营养科学终于迎来它发展的春天,开始了蓬勃发展的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动物营养专业正式设立并发展完善,1980年成立了专业学会,1989年本专业学术刊物创刊发行,至此,一个学科独立的三个标志已经全部具备。30多年来,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在养殖业及饲料工业上的普遍应用,使得我国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全国人民膳食结构得到极大改善。在诸多因素的影响推动下,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经过百年发展,终于取得了现在来之不易的成绩;同时它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着人民的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将会使人们对动物营养科学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对于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来讲既是挑战也是希望。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研究正经历着从常量到微量,从静态到动态,从整体到组织,从表观到内涵,从单因子对比到多因子互作的深入发展。由描述为主的科学向控制科学转变,由“分析时代”进入“系统时代”已然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整体趋势,中国自不能例外。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动物营养科学还是要根据国情,在继承传统,重视当下,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本身就具有世界意义!论文正是以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基础和背景,之后分别从组织机构、相关书刊、人才队伍以及科研内容和成果等方面对中国动物营养学在20世纪前、后50年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进而对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动因和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一章总结了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经验,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孙青青[4](2017)在《文摘期刊与行业期刊的当下探索-《教师博览》杂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问世于1993年的《教师博览》,被誉为“教师手中的《读者》”。教育行业类期刊与文摘类期刊内容与形式的结合,成为其发展特色。主办单位江西教育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经过改企的转型发展,如今在杂志的发展模式上,紧跟时代步伐,将教育杂志的出版同各种新媒体形式相结合,衍生了教育期刊发展的链条,使得教育期刊的市场更加多元化。《教师博览》结合自身资源举办的各种培训、活动等,延伸了教育杂志产业链,为教育期刊的发展提供了范例。本文从定位、内容、装帧、经营四个方面分析了《教师博览》的特色,并结合当下教育期刊市场的现状,为期刊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设想。
二、本刊张顺河同志荣获湖北省首届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工作者光荣称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刊张顺河同志荣获湖北省首届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工作者光荣称号(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的美术观及其话语实践 ——以《美术》(1950-1966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基本概念 |
1 关于"新中国的美术观" |
2 关于"美术话语" |
二 研究对象与目的 |
三 研究路径与方法 |
四 新中国十七年美术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新中国的美术观"历史来源及现实基础 |
第一节 "五四"新文艺观 |
一 欧洲启蒙思想与"现代"文艺观 |
二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与文艺思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观 |
一 高尔基与苏联的无产阶级文艺观 |
二 "党性原则"及其意识形态话语 |
三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延安新文艺观 |
第三节 "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艺观 |
一 毛泽东的提倡及其本义 |
二 周扬及文艺界"权威"人士的阐发与解释 |
三 美术界"权威"人士的阐发与解释 |
第二章 大众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Ⅰ) |
第一节 "大众化"形象 |
一 "年画"改造运动中的健康形象 |
二 "国画"改造运动中的"雅""俗"形象 |
第二节 "政治化"主题 |
一 作为"宣传"的主题性话语 |
二 作为"斗争"的主题性话语 |
三 对"概念化"和"公式化"的批判与反批判 |
第三节 "民俗化"方式 |
一 专业画家工农化 |
二 工农兵绘画创作 |
第三章 民族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Ⅱ)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民族的现实主义" |
第二节 现代彩墨:"学院式"的民族话语 |
一 现代彩墨的学院化 |
二 学院彩墨的民族化 |
第三节 传统笔墨:"文人式"的民族话语 |
一 民族话语的体现——齐白石黄宾虹 |
二 民族话语的现代转换——潘天寿 |
三 民族话语空间的开辟——"文人画"的讨论 |
第四节 意象油画:"西洋画"的民族话语 |
一 油画民族化的讨论 |
二 油画民族化的实践:以罗工柳油研班为例 |
第四章 科学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Ⅲ) |
第一节 真实论与"写实性"话语 |
一 写实性的话语建构:有关"素描"与"造型"问题的讨论 |
二 自然主义的话语清理 |
1 对自然主义的批判 |
2 有关"印象派"的讨论 |
第二节 规律性与"典型"论话语 |
一 有关木刻《从前没有人到过的地方》的讨论 |
二 规律性和典型性作品:大型雕塑《收租院》 |
第五章 话语的"敞开"与"遮蔽" |
第一节 培育现实主义话语:王式廓作品的讨论 |
一 对异质声音的批评 |
二 《血衣》的"示范化" |
第二节 削弱个体性话语:林风眠作品的讨论 |
一 游离于体制边缘的林风眠 |
二 林风眠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第三节 肯定富有积极意义的话语创新:石鲁作品的讨论 |
一 石鲁作品引出的讨论——"中国画的创新与笔墨问题" |
二 对石鲁作品的两种评价 |
第六章 话语的"生产"和"传播" |
第一节 王朝闻的美术批评 |
第二节 蔡若虹的美术批评 |
第三节 "美协"体制与画家的认同意识 |
一 第一次"文代会"与新中国美术体制 |
二 中国"美协"的组织机构与工作任务 |
第四节 《美术》杂志的编辑及策划选题 |
一 组稿:新中国美术话语的具体操作 |
二 编者按:立场的表达与问题的导引 |
三 读者来信:美术批评的隐形权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一 图版索引 |
二 表格索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附录1《美术》杂志(1950-1966年)编辑访谈录 |
1 华夏访谈 |
2 吴步乃访谈 |
3 丁永道访谈 |
4 葛路访谈 |
5 力群访谈 |
6 王靖宪访谈 |
7 王琦访谈 |
8 李松访谈 |
附录2《人民美术》(1950年)、《美术》(1954-1966年)讨论文章分类表 |
1 中国画讨论 |
2 其他方面问题讨论 |
附录3《人民美术》(1950年)、《美术》(1954-1966年)刊登苏联文章及作品统计表 |
1 苏联文章及作品一览表 |
2 苏联文章及作品年刊登总量 |
致谢 |
(2)试论钱伟长的科学精神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价值 |
1.3 钱伟长研究综述 |
1.3.1 钱伟长的生平及教育思想研究 |
1.3.2 钱伟长学术思想的研究 |
1.3.3 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科学精神的研究综述 |
1.4.1 什么是科学精神? |
1.4.2 科学精神的价值 |
1.4.3 关于科学精神的研究情况 |
1.5 钱伟长科学精神的构成 |
1.6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架构 |
第二章 钱伟长的学术成就及科学精神的根基 |
2.1 钱伟长的学术成就 |
2.1.1 奇异摄动方法 |
2.1.2 环壳理论及其应用 |
2.1.3 板壳内禀理论、弹性圆薄板大挠度理论、广义变分原理等之外,其它方面的学术成就 |
2.2 钱伟长科学精神的根基——科学报国、强国富民的爱国胸怀 |
2.2.1 立志科学救国 |
2.2.2 为爱国留学、归国为报国 |
2.2.3 与师生谈爱国——先忧后乐 |
第三章 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
3.1 板壳内禀理论研究及博士论文中的创新 |
3.2 两个主要学术创新——圆薄板大挠度问题、广义变分原理 |
3.2.1 圆薄板大挠度问题 |
3.2.2 广义变分原理及其在有限元计算中的应用 |
3.3 发展我国力学事业中的创举 |
3.3.1 创建力学研究室,参与创办北大力学系、中科院力学所、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 |
3.3.2 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及其学术活动 |
3.3.3 筹办理性力学讲习班和相关专题会议 |
3.3.4 两个着名学术会议的诞生 |
3.4 理念上的创新——钱伟长的创新观 |
3.5 科研选题方法的创新 |
3.5.1 研究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
3.5.2 选择具有创造性的问题 |
第四章 知行合一的奉献精神 |
4.1 钱伟长与上海大学 |
4.1.1 事必躬亲,践行教育理念 |
4.1.2 爱校爱生、事事亲力亲为 |
4.2 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的建所之道 |
4.2.1 建所背景和历程 |
4.2.2 建所方略和实践 |
4.2.3 成功之道:良好的研究环境和学术氛围 |
4.3 钱伟长与《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 |
4.3.1 从无到有、艰难创刊 |
4.3.2 屡开先河、快速发展 |
4.3.3 影响渐广、与时俱进 |
第五章 探索真理的求实精神 |
5.1 参与制定中国科技史上的第一个规划 |
5.2 求学治学恪守求真务实 |
5.2.1 谈作弊——杜绝作弊要从端正教育思想入手 |
5.2.2 反对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 |
5.2.3 科学不能无中生有,亲身实践、贵在务实 |
5.3 不迷信权威,敢于追求科学的真理 |
5.4 坚持科学发展的“百家争鸣” |
5.5 谈如何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
第六章 钱伟长科学精神的溯源及影响 |
6.1 钱伟长科学精神的渊源 |
6.1.1 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文理交融 |
6.1.2 继承和发扬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风格 |
6.2 钱伟长科学精神的影响 |
6.2.1 科教兴中华、奔走为苍生 |
6.2.2 倡导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必须宏观综合平衡 |
6.2.3 强调系统工程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6.2.4 致力地区发展战略和区域规划 |
第七章 钱伟长科学精神的不懈坚持与可贵之处 |
7.1 50 年代的清华之辩——历史给出了答案 |
7.2 钱伟长的坚持与改变 |
7.3 钱伟长科学精神的可贵之处 |
第八章 结语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四、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基础和背景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畜牧业发展概况与家畜饲养管理经验 |
一、中国古代畜牧业的发展概况 |
二、中国古代在家畜饲喂方面的主要技术 |
三、中国古代家畜饲喂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畜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及传统畜牧业面临的危机 |
一、鸦片战争以来的战乱影响了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
二、国外畜禽饲养管理技术被引介到中国 |
三、中国传统饲养方式的延续与面临的危机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动物营养学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现代畜牧业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 |
三、动物营养学日益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力量 |
第二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动物营养学的发展 |
第一节 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建立 |
一、相关科研机构的建立 |
二、相关教育机构的建立 |
三、相关学会组织的建立 |
第二节 动物营养学相关学术着作与刊物 |
一、相关刊物的刊行 |
二、相关书籍的出版 |
第三节 中国动物营养学先驱人物及其贡献 |
一、陈宰均先生—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奠基者 |
二、王栋先生—通研植物动物生产的畜牧大家 |
三、许振英先生—为祖国工作六十年的动物营养科学先驱 |
第四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动物营养研究内容和成果 |
一、动物营养及营养生理研究 |
二、科学饲养方式与传统习惯饲养方式效果比较研究 |
三、国内各种常见廉价饲料的畜禽肥育效果研究 |
四、不同饲料饲用效能比较及替代试验研究 |
五、中外不同品种家畜比较饲养试验研究 |
第三章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动物营养学的发展 |
第一节 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建立 |
一、1978年以前相关的科研机构和学会组织 |
二、1978年以后动物营养学会组织和科研机构等的独立设置 |
三、畜牧教育资源的调整重组和动物营养专业的设置 |
第二节 动物营养学重要书刊的出版和刊行 |
一、动物营养学重要书籍的出版 |
二、动物营养学相关刊物的刊行 |
第三节 动物营养学人才队伍 |
一、成名于此时的几位主要动物营养学大家 |
二、几支重要的动物营养学研究队伍 |
第四节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动物营养研究主要内容和成果 |
一、1949~1978年间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二、20世纪80年代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三、20世纪90年代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第四章 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动因分析及社会影响 |
第一节 中国落后的畜牧业亟待改进 |
一、中国畜牧业落后情形日显 |
二、国外先进动物营养科技的直接影响 |
第二节 国家政策和本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了动物营养学发展 |
一、国家政策因素的重要影响 |
二、科技投入和本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动物营养学发展空间拓展 |
一、粮食有余和畜牧业的大发展 |
二、饲料工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急需动物营养学的跟进 |
第四节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对我国畜牧业和饲料业的影响 |
一、动物营养科学改变着中国传统的养殖观念和养殖方式 |
二、动物营养科学直接影响着饲料工业的发展 |
第五节 动物营养科学在改善人民膳食的同时影响着农业结构 |
一、动物营养科学为提高人民的膳食水平做出了贡献 |
二、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对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第六节 动物营养科学与畜牧业污染 |
一、现代化畜牧业的污染问题 |
二、动物营养在解决畜牧业污染问题上的作用 |
第五章 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经验启示和未来发展趋势 |
第一节 中国动物营养学历史进程及经验总结 |
一、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的阶段划分及特征 |
二、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经验启示 |
第二节 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动物营养相关问题及需求 |
一、缓解饲料资源紧缺需要动物营养学发挥作用 |
二、解决畜牧业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动物营养学方法加以调控 |
三、改善畜产品品质依赖动物营养新技术新产品 |
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动物营养研究改变传统观念 |
第三节 未来中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趋势 |
一、研究领域和视野的扩展与目标思路的调整转变 |
二、中国动物营养科学研究发展趋势 |
三、中国动物营养研究与实践一定要走自己的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文摘期刊与行业期刊的当下探索-《教师博览》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价值与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际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文献阅读法 |
1.4.2 内容分析法 |
1.4.3 调查法 |
第2章 《教师博览》概况 |
2.1 《教师博览》的发展背景 |
2.2 《教师博览》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3章 《教师博览》的特色分析 |
3.1 定位特色 |
3.2 内容特色 |
3.3 装帧设计 |
3.4 经营方式 |
3.4.1 新媒体 |
3.4.2 图书出版及征文活动 |
3.4.3 读书活动 |
第4章 《教师博览》的发展展望 |
4.1 《教师博览》的发展困境 |
4.2 《教师博览》的未来展望 |
第5章 文摘类期刊与行业类期刊的办刊启示 |
5.1 内容编辑:从“多中选优”到“突出主题” |
5.2 打造品牌:从“专业化”到“全方位” |
5.3 转变思想:从“受众”到“用户” |
5.4 媒体融合:“互联网+” |
5.4.1 构建数字化平台 |
5.4.2 媒介融合发展 |
5.4.3 应用高科技手段 |
5.4.4 积极寻找发展方向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教师博览》大事记 |
附录B 《教师博览》文摘版2016年《情思》栏目收录文章 |
四、本刊张顺河同志荣获湖北省首届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工作者光荣称号(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的美术观及其话语实践 ——以《美术》(1950-1966年)为中心[D]. 李朝霞.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09)
- [2]试论钱伟长的科学精神及其影响[D]. 陈然. 上海大学, 2012(02)
- [3]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研究[D]. 李新.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4]文摘期刊与行业期刊的当下探索-《教师博览》杂志研究[D]. 孙青青. 南昌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