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西部农村经济、金融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成章[1](2010)在《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研究 ——基于建设模式及其发展要素的视角》文中认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纵观历史,人类文明就是一个从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的过程。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演进,国民经济逐渐形成了众多产业,而农业始终处于基础地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支柱产业。从全球发展来看,判断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程度的高低。如果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谈不上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这既是一个实践性的命题,也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结论。从世界各国发展史来看,如果一个国家能够正确处理好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关系,那么其经济社会就会得到较快发展,迅速跨入现代化国家行列。相反,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处理好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就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现代化发展进程也受到严重阻碍。“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和消费市场。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不仅影响着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而且事关全社会的安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实现。农民收入如果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对于我国来说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政府部门对此问题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薄弱环节”。没有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投入,增加农民收入就是一句空话。西部贫困山区由于地处丘陵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恶劣,资源禀赋较差,发展很不平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总体竞争力不强;加之,自解放后我国提倡先城市后农村,先工业、后农业的经济总体方针影响,我国农村在较长时间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土地,工农产品价格形成了剪刀差,这样也客观地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人为地造成了东部、中部与西部、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之间较大的差别。同时,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涉农群体事件增多,农民在医疗、养老、教育、就业、住房等方面处于劣势,社会矛盾突显。这些特殊情况,迫使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纳入议事日程,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因此,本文立足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新意,借鉴国外新农村建设模式及其发展要素的述评,在审视国内新农村建设之文献上百个模式的基础上,着力于区域发展类型及其模式发展要素(发展的着力点)的新视角,对东部地区的温州、苏南,南部地区的珠江和西部地区的成渝近郊模式(西部发达地区模式)、地震灾后重建模式(西部特殊新村模式)作了新的研究和透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适应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模式之发展要素作了新的提练和补充。据此,打造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及其发展要素,在吸收其它合理内核的基础上,不能照抄、照搬,必须以新的视角,以新的理念,以新的思路,来审视,协调、推进,解决“三农”问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提出要发展西部贫困山区农村经济,不可能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完全靠农民自身的发展解决农村的问题。必需以新农村要素建设,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奠定农村发展基础,改善农村经济发展质态,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进而探索出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模式。要做到这一点也就必需借助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持,以农村生产要素建设加大对公共产品的提供,加快通道经济建设,以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人才回流,恢复农村的自身造血功能;以农业产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的方向,解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矛盾问题,从而找到西部贫困山区农村脱贫致富的钥匙,实现国家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战略意图。按照文章的研究思路,本文全部内容共分9章来论述我国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从文章结构上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1-3章,这一部分是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进行要素建设的理论基础;第二部份即第4章,是对西部贫困山区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分析;第三部份为第5-9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具体从新农村要素建设研究入手,分析西部贫困山区应该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具体看:第1章是导论。主要论述此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思路、论文的框架结构,以及本文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等。第2章是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模式及其发展要素相关文献的述评。通过对新农村建设内涵、模式及其发展要素的述评,解决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与全国和过去新农村建设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在什么地方,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以采取什么模式、采取什么具体措施进行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现有关于新农村建设内涵的文献,分析了现有新农村建设新在何处,与过去什么不同,并针对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实际,吸取前人的理论,给出了在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其次,通过对国内、国外新农村建设的模式的比对,分析他们在新农村建设的不同方式和措施,找出其共性,归纳出其相同点为我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之所用,并提出在西部贫困山区应该以什么模式进行建设。最后,通过对国际国内农村建设模式的评述,提出以五要素建设的模式,作为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并找出其脱贫之路。第3章是关于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支持。包括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市场失灵、非营利组织、农村公共产品理论。通过对理论的归纳和论述对农村公共产品进行了分类,证明了造成西部贫困山区农村日趋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以及城乡之间的结构性失衡的根源就在于我国长期执行的“重工轻农”、“先城后乡”的“二元”经济结构。第4章是关于西部贫困山区农村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本章通过对西部贫困山区与全国、东部、中部、东北部等近十年来的经济数据比较发现,西部与东部、中部、东北部的差距不但没缩小反而越来越扩大。认为,要解决西部贫困山区农村现状,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三农”问题的根本,只有从政治、经济体制上,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以及行政手段来弥补市场缺陷,纠正市场失灵,破除偏向于城市居民而把农村人口排斥在外的二元经济制度,才能抓住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源,也才能找到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治本之策的结论。第5章是关于探讨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保障:财政金融资金支持的问题。农业要发展,资金是保障。本章通过对财政金融支农的概念及国内外关于财政金融支农的相关理论研究现状的论述,根据国外财政金融支农的实践经验,找出我国西部贫困山区目前财政金融支持的局限性和各自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详细分析,总结出我国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财政金融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6章是关于探讨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农村经济要发展,产业是方向。本章通过对国际国内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分析,认为在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由于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的原因,要在农村发展合组组织化、区域农业化,大力发展龙头企业,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有差别的区域政策,形成合力,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等措施,提高农民收入,才能使贫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第7章是关于探讨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通道经济的建设的问题。经济要发展,交通物流是基础。本章通过对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通道建设问题的论述发现,西部贫困山区大都地处大山深壑,有地势偏僻,环境恶劣,经济落后,交通不畅,物流不发达,信息闭塞、资金短缺、资源空置、销路无门等显着特点。交通严重制约了其经济发展,因此要想富先修路,这是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并提出了在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交通通道建设、还包括信息通道和物流通道建设。第8章是探讨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之根本:农村人才培养的问题。农村经济要发展,人才是根本。本章通过对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的人才现状和制约因素分析发现,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才空心化问题较为严重,急需数量充足、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新农村人才队伍和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因此建议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中要创新人才回流的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回乡创业。第9章是探讨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载体:小城镇建设的问题。农村要发展,城镇是载体。本章通过对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目前大城市的盲目扩张,由于资金、人才等因素制约,大中城市在城市管理体制、方式及公共产品提供方面还存大许多缺陷。而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小城镇的门槛较低,是城市与农村重要的结合点,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最终将缩小城乡差别,打破旧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提出在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应该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市县城市,积极发展农村乡镇的观点。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第一、本文立足于新农村建设4个新意,在学术界、实务界已有的,按其产业发展特性和政府作用分类的基础上,按照其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的实际情况对原有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以前农村发展模式用新的观点、以区域发展的角度来剖析提炼了每种模式的发展要素,并以此推出了一些新的发展模式,如:西部灾后重建新村模式。同时、通过对以前国内五个模式的要素进行了内在分析和比较研究,我们就很容易从其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相同,地域相近的模式中,分析其内在规律,方便归纳和总结,找出其中的共性和特性,从而为本文提炼出以要素建设来进行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新发展模式。第二、对适应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各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及其发展要素进行了新的界定。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传统模式进行了梳理,并对其发展要素作了拓展,如:在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成渝近郊模式的要素建设、对西部的启示等,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通过乡镇重建、产业重建、农房重建、人才培育、财政金融支持等5大要素分析,总结归纳了西部灾后重建新村建设模式,从而归纳和完善了整个四川灾后重建新村模式的总体构架。第三、要赋予“土地银行”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融资功能。资金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前人在“土地银行”研究方面,没有考虑到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和物权法的限制,多以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为目的,而所谓研究的“土地银行”也仅只是一个中转机构,基本没有银行贷款功能,更没有解决“土地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来源。而本文所谈的“土地银行”是着力于西部贫困山区实际,在集体所有制下,以财政进行担保,对土地进行三权分离,(即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建立集体所有制的“土地银行”,并利用长江上游的自然资源建立生态补偿基金,进行公开上市发行,以作为农村“土地银行”运行的资本金。同时,以土地经营权进行抵押,加快土地有目的流转,解决土地大量撂荒和龙头企业、农户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因此,本文研究的“土地银行”是真正的把“土地资源”转化为了“土地资本”,且“土地银行”资金带有政府救助、扶贫的责任,具有真正的普惠性质,能够解决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问题。第四、本文对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及其发展要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和研究了在一般发展模式的支撑要素,应以财政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通道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人才培养五要素支撑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这一般模式发展的新模式。具体看:一是在财政金融支持上,二者是相互关联的统一体,在功能上存在互补进而形成互补关系,是一个系统性整体,二者必须协同支持新农村建设。建设属于社会性质的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农业保险、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农村公共产品,应该以财政手段支持。以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商品流通等属于市场化性质的私人产品建设,应以金融手段支持为主,财政可以适度贴息引进民间资金进入建设。二是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应就地进行小城镇建设,用比较收益的办法,提高待遇,吸引到农村工作的人才,加快人才回流;在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的基础上,建议跨行政区域建设,发展区域农业,保证对龙头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并以龙头企业来带动农民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在发展的通道上,本文认为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进行通道经济建设不仅仅是交通通道建设,更重要的是物流通道和信息通道建设。只有加强交通通道、信息通道和物流通道的建设,彻底改变其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物流不通、人流不旺的局面。才能改变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落后的基础环境;才能筑巢引凤,吸引人才、资金、技术的回流;才能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效果;才能实现党和国家的战略意图。尽管本文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收获,但由于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牵涉面广、实践性强的重大问题,透彻研究该问题,需要具备深厚理论功底、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而笔者受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的局限,加之具体的可操作性受政策与环境的限制,论文肯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第一、论文明确提出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西部贫困山区农村资金不足的问题。利用当地资源不改变土地属性,构建农村土地银行,加快农地流转,实现土地资源向资本转变,并制定了方案和操作流程,如何施设及效果怎样尚需进一步研究。第二、论文提出了通道经济概念、农村工业化概念,农业区域化概念,就是着眼于西部贫困山区实际情况,找出它们之间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共同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西部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交叉研究。本文只是提出了概念,问题的深入研究将是本人今后研究的方向。
赵洪丹[2](2016)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区域经济的版图上,农村经济是重要的战略基点。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是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然而,中国的农村金融不仅落后于城市金融,而且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也不相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效果更是不尽人意。为什么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设想在城市及一些其他国家已经实现,而在中国农村却表现的十分迥异?不仅如此,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中国的农村表现的十分突出。发达地区农村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状况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那么,农村金融发展差异是否会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差异,还是相反?当前,世界经济处于缓慢复苏和深度调整的过程中,中国经济步入增长速度放缓和结构转型的“新常态”。面对国际和国内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尤为引人瞩目。这是因为,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既符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战略又能满足中国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的宏观经济要求;同时,国际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大,使原本脆弱的农村经济更是雪上加霜。被寄予厚望用于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金融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在各种利益博弈下,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体系残缺不全、农村金融创新动力匮乏和农村金融改革推进缓慢。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农村金融发展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并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破解,首先要深刻认识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基本关系状态,并结合中国改革实际深入分析其原因;其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特征明显,即使在农村,发达地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各自发展情况差异巨大,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难点和重点在于欠发达传统农业区,因此研究欠发达传统农业区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具有特殊意义;第三,资金瓶颈始终困扰着农村经济发展,在市场化改革的各个阶段,中国的农村资金供给方式和状态具有各自的特点,那么理解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行为与作用则十分必要;第四,即使农村金融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也未必一定会增加农民的福利水平。消费水平一般可以代表福利水平,而提高农民福利水平既是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因此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巨大的情况下,讨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区域影响及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五,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学术界往往更加关注金融对经济的反作用,而较少顾及经济对金融的决定性作用,农村金融发展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又是哪些,同时这些影响因素是否存在区域差异?这无疑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围绕上述五个方面问题展开深入研究,试图揭开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问题之谜。本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显着的负面效应;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农村存款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不存在显着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均具有负向影响。第二,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改革存在“路径依赖”;农村贷款和财政支农的相对比例较低,不利于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中央政府能够适时改变发展战略,愈加尊重市场的作用,使农村金融、财政支农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趋于协调。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村金融和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逐步显现,且作用的力度不断增强;只有农村金融和财政支农相互配合,破除阻碍市场功能发挥的体制性和行政性障碍,才能破解农村融资难题。第三,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具有重要影响。总体来看,农村金融能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尤其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农村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积极作用。农村金融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的发展不仅未能促进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反而由于农村金融风险积累、农村小企业贷款和农村储蓄存款分流了农村金融资源,使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受到了极大的抑制。第四,政府和市场是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支出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作用存在收入差异性特征,即在农村高收入地区,政府支出对农村金融发展具有负向效应,而在农村低收入地区,政府支出对农村金融发展具有正向效应;农村市场化对农村金融发展总体上表现为的正向效应,农村市场化进程的提升将有助于提高农村人均金融资产和农村人均贷款水平,同时会抑制农村金融流出,但是可能会加大农村金融风险。第五,欠发达地区是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薄弱点。通过对吉林省的案例分析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并不是表现为农村金融结构的优化和农村金融效率的提升,而是因为缺乏有效的金融供给而导致的强制性储蓄。国有商业银行撤出农村,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滞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还未普遍设立,造成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农村资金外流问题突出,农村金融风险较大。农村贷款比率相对较低,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相对不足。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一是要坚持市场化方向,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二是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行政性和体制性障碍;三是要加快普惠金融实施步伐,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四是要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加强对欠发达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本文共分为8章,分别是:第1章:绪论;第2章:文献综述;第3章: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第4章: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第5章: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第6章: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第7章: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分析——以吉林省为例;第8章: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
房启明[3](2017)在《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金融资源扭曲错配,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农村非法金融滋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以提升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使得农村金融供给总量充足、农村金融供给的产品和服务契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体系成为不能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2014年末,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本外币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19.4万亿,同比增长12.4%,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为23.2%,较2010年末增加了98.27%,5年间平均年均增速为14.67%。虽然农村正规金融是农村金融资源的主要供给者,但是农村正规金融依然是经济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本文把农村正规金融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非均衡是经济发展的常态,农村正规金融适度非均衡可能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过度的非均衡反而会妨害农村正规金融发展,扩大城乡收入差距,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国内外对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研究不全面、不系统,对当前中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特征把握不足。基于这种判断,本文以农村正规金融为研究对象,在归纳总结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供给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供给总量、农村正规金融融量缺口以及农村信贷配给程度等角度进行了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的总量评价,并对农村信贷配给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组织结构和市场结构垄断、产品结构和投入结构错配等角度进行了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的结构评价,并对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投入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从资金配置效率偏低、机构效率低下且发散角度进行了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的效率评价,并就农村正规金融储蓄投资转化率影响因素进行了甄别;从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总量-结构-效率出发,测算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的非协调程度,对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进行整体评价,并识别了影响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整体非均衡性的因素;进而设计农村正规金融均衡化发展的方案,提出相应的配套措施,为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包括五个方面:1.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量不足,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的非均衡性特征比较明显,虽然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量有所增加,但历史欠账过多,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1)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供给不足,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空白仍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的均衡化发展问题仍待解决;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短缺,农村每万人拥有金融从业人员16.52人,仅为全国平均值的60%。(2)2010-2014年,农村正规金融融量缺口分别为102770.57亿元、87319.61亿元、91422.82亿元、85384.70亿、74481.27亿元,占农村生产总值的1/3以上,虽然农村正规金融融量缺口缩小的规模总量和速度都比较明显,但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量不足的非均衡性特征明显。(3)2010-2014年,农村信贷配给程度分别为58.88%、55.53%、55.33%、52.60%和52.03%,农村金融信贷配给严重但是总体表现出缓和趋势。在对农村信贷配给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发现,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邮政储蓄银行资产规模的增加可以降低农村信贷配给的程度;城镇化率的提高、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大会提高农村信贷配给程度。2.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组织结构、市场结构高度垄断,农村正规金融产品结构单一、期限结构不合理,农业贷款与农村企业贷款结构存在正向偏离,农村贷款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低水平匹配,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的非均衡性显着。(1)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组织结构垄断程度较高,属于高寡占Ⅰ型,农村信用合作金融资产规模占涉农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的比重超过67%,营业网点占涉农金融机构网点总数的70%左右,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hhi指数减小缓慢,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在向多元化发展但进展比较慢。(2)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市场结构从实现了从高寡占Ⅰ型向高寡占Ⅱ型市场的转变,农村贷款上大型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金融体系分别在县城及乡镇形成了两极垄断。同时,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市场结构的垄断程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表明市场竞争程度正在不断加深,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市场结构在向多元化发展。(3)农村正规金融产品品种单一,农村正规金融产品期限结构错配,“小额、零散、短期”的农村正规金融产品供给与“长期、大额、集中、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信贷需求相背离。(4)2010-2014年,农业贷款的结构偏离度分别为0.75、0.74、0.79、0.84、0.88,农村企业贷款结构偏离度分别为2.59、2.10、2.04、1.81、1.84,农业、农村企业获得的贷款规模与其经济贡献不匹配,农村企业的贷款结构偏离度正在不断缩小,农业贷款偏离度反而在扩大;农村贷款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别为0.9644、0.9729、0.9771、0.9811和0.9814,农村贷款结构与农村产业结构处于信贷资金供给不足条件下的低水平相对匹配状态,其实质仍然是一种非均衡的态势。农业产业占比、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度、农业总动力、农户投资等变量对农村贷款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似度具有显着影响。3.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体效率偏低,机构效率差异较大且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效率低下表明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的非均衡性比较严重。(1)2010-2014年,农村正规金融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为0.354,东部地区为0.603,西部地区为0.357,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体效率值比较低,中部地区农村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测算值为0.065且不显着,东、中、西部农村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存在差异,中部“塌陷”特征比较明显。(2)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机构财务效率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商业银行各项指标优于农村信用合作社。(3)2010-2014年,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储蓄投资转化率分别为66.24%、65.27%、64.84%、65.01%和65.53%,农村正规金融储蓄投资转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有下降趋势,区域间的非均衡性特征明显。生产总值对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储蓄投资转化率具有正向影响;贷款利率、城镇化率、农户储蓄则负向影响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储蓄投资转化率。4.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量-结构、总量-效率、结构-效率、总量-结构-效率协调发展系数均比较低,基本处在中度失调和濒临失调的状态,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的协调性较差,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处于整体失调的非均衡发展阶段。(1)2010-2014年,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协调发展系数分别为0.45、0.39、0.39、0.45、0.46,处在濒临失调的衰退发展阶段;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非均衡性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2)小型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网点数量、贷款利率水平、财政支出规模对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协调性具有负向影响;农村公路里程、邮政储蓄网点数量则正向影响农村正规金融的协调性;东部地区省份相对中西部地区省份其农村正规金融的协调性更好。5.提出应以“增加供给、优化结构、提升效率”为基本出发点,立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构建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分工明确、功能互补、产权明晰、监管有力、合理竞争、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正规金融体系,初步形成商业金融支持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金融合力,打破城乡二元体系,最终实现城乡金融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提出在现代化的中期阶段继续弥补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短板,引导商业金融支持农村金融发展,实现城市金融向农村金融的渗透;现代化发展的后期,打破城乡金融二元结构界限,实现城乡金融一体化融合发展的两阶段发展步骤。从增加供给总量、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效率角度提出了改革的具体配套措施,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黎翠梅[4](2010)在《我国农村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渐拉大且有加速扩大的趋势,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要远远大于区域经济的差距。在这一现实背景下,认识农村资金资源区域非均衡配置状况及其在区域农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寻求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增长的农村财政金融改革对策与措施,是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统筹区域发展“面临的难题。已有的关于农村资金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从国家宏观层面进行探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很少涉及从区域层面进行研究。基于此,论文选择从长期被忽视的区域层面对农村资金供给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并据此提出协调区域农村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化制度安排与政策措施。论文首先对经典的金融发展理论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由此在理论上形成了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基于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从多个角度对我国农村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系统、全面地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其一,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规模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绝对规模要远大于中西部地区,但西部地区的相对规模反而大于东中部地区;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支农结构普遍不合理,资金配置效率普遍不高。其二,受长期以来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职能特殊定位的影响,农业政策性信贷规模主产区要远大于产销平衡区与主销区,但区域信贷结构雷同;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与商业性信贷业务的区域分布明显有悖于政策性金融逆市场配置的原则。其三,农村民间借贷规模呈东中西递减分布;经济发达地区民间借贷的组织化程度,民间借贷中有息借贷的比例、用于生产性用途的比例、采用抵押担保的比例均要高于欠发达地区。其四,省级财政支农资金规模区域差异明显,中部地区无论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都小于东西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均不尽合理,资金使用效率普遍不高,其中尤以西部地区为甚。农村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必然对区域农村经济增长产生不同的影响。论文在分析农村资金供给区域差异的基础上,分别利用面板数据、混合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构建模型实证检验了这一影响。实证结论表明:其一,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规模的扩大仅对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推动作用,而资金供给结构的不合理则主要抑制了东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增长,其可能原因在于东部地区农村资金供给结构与农村经济结构的严重错位;资金配置效率的低下对三大地区农村经济增长均具有十分显着的负向影响,表明农村资金的非农化已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经济增长。其二,农业政策性信贷仅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经济增长具有较显着的推动作用,对主销区与产销平衡区农业经济增长作用不显着,说明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不考虑区域差异的功能定位严重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其三,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三大地区农村民间借贷对农民增收都没有产生预期中的促进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格兰杰因果检验也表明三大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都是农村民间借贷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但民间借贷并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其四,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经济增长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相对而言,经济塌陷且财政支农弱化的中部地区影响程度要低于东西部地区。根据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论文较系统地提出了促进农村资金供给区域协调的政策建议。鉴于农村金融供给模式决定着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与具体的政策措施,论文分析了我国区域差异化农村金融供给模式的选择,认为发达地区、相对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可分别选择市场导向型、政府适度导向型、政府导向型农村金融供给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构建区域差异化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建议,即应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区域差异设计区域农村金融组织架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农村地区民间金融、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主次搭配应体现差异;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包括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组建、民间金融合法化的引导方法均应体现区域差异;农村金融机构应提供并创新差异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以满足区域差异化的需求。与此同时,应采取区域差别化的财政金融政策促进区域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并积极推动有利于农村资金形成的土地金融制度改革。
许丹丹[5](2013)在《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经济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本质是两个经济区域内两种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把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作为向农村迁移先进生产力的基本手段,实现城市与农村两个区域内生产力水平的均衡发展,是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动力。依托“生态文明”和“信息化”建设的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创新农村经营模式,建立以农业产业发展为主体,相关产业发展为支撑,立足农村的生产和需求,构建并开放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机制体制,优化农村区域内市场资源配置,是保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动力。农村金融内生于农村经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条件是国家意志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本文不做深入研究,而基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包括农村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金融效率的可持续发展是本文的研究内容。受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性限制,所以金融业长期以来支持重心一直处在工业、商业等市场经济活跃领域,城市金融发展水平远远优于农村。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不确定性、农产品市场的不开放性、农村公共资源配套的滞后性、农村人口的分散性,致使中国农村金融长期以来总体上一直处在政策性金融的发展阶段,缺乏可持续的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构建,这些客观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繁荣。国外在探索和实践农村经济发展的道路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直指农村金融体系建设问题,即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在一定的条件下直接主导了农村经济发展,使得原有单纯依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的农村发展模式得以转变,进而形成了以农村金融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改革之路。显然,中国经济发展至今已经具备金融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和要求,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农村金融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涉农金融机构较多,其在农村网点覆盖面较大,为农村金融服务开展提供条件;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具备使用金融产品的条件;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城镇化建设需要金融支持;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城市饱和压力的存在,客观要求金融业要开辟农村这个新市场。同时,基于现有条件实施农村金融化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已有针对中国农村市场的研究表明,农村金融对于转变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改善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市场的资源配置,提高相关要素的生产率,缓解和转变农村居民的贫困程度,应对人口流动,都有积极的作用。当前中国针对农村所实施的各项政策以及涉农金融机构所开展的各项金融服务都反映了中国正逐步启动农村市场,依托金融支撑农村发展道路,转变和实现农村的增长。对此,不少学者也给出了较为客观的评判和经验总结:改革的方向正确,对于解决当前农村发展的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仅能够发挥短期效应,很多的政策和机构行为都只对短期的农村市场问题起作用而忽视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归结中国当前农村整体的发展现状就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和实现了农村的短期发展,但改革在整体上缺乏基于市场的构建,不具有可持续性,没有充分发挥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功能。基于对中国农村发展和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学者们对中国近年来针对农村金融支撑农村发展结果和效率的总结,本文从可持续性的角度审视和考察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理论和实证对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路径进行了有效地识别,以期能够为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保障农村金融支撑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农业增长的可持续提供必要的证据和指导。在整合论文整体框架的过程中,本文注重将理论和实证有效地结合,一方面承袭前人的研究成果,应用全新和完整的数据就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真实效应进行了动态的测度和识别,更细致甄别了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另一方面客观的总结了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需要应对的基本问题,包括农村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农村金融效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从实证角度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识别。基于前面两个方面的分析和论述,本文最终形成了针对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框架,既包括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对农村金融不同层面体系的指导意见,又包括结合国情和发展现状对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具体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为绪论部分,从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出发,在理顺目前针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的文献的基础上,引出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总体概况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第2章是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在总结和整合前人针对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应用完整和全新的数据,运用状态空间模型从动态的视角审视和考察了中国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借助于状态空间在测度潜在因子的动态变化,本文能够识别和测度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不同阶段下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从对整体宏观的农村经济增长到具体的农民收入增加,既对农村金融产生的实际经济效应进行了再次的验证,同时也考证了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趋势,有助于识别和诊断中国农村金融不同发展阶段的效率,并针对性地提出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指导,为本文后续内容的展开奠定实证数据基础。第3章研究了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问题,包括构建中国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研究、着重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控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优化财政支持政策进行阐述,从一个宏观的层面对中国未来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框架进行了论证。第4章对中国农村金融效率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分别就中国农村宏观与微观金融效率发展路径以及不同区域金融效率差异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维持农村金融效率可持续发展的制度问题以及激励机制问题。第5章从微观层面细致甄别了制约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除了使用DEMATEL因素分析法对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进行识别外,本部分还以甘肃省为例考察了金融支农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针对制约因素的发展路径,即以金融服务创新带动中国农村整体效率的提升方案。第6章主要是针对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介绍,并从中寻找适合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最后分别从“金融体系架构”和“金融创新与金融保障体制”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对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有益的思路。第7章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概括和总结了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问题,具体从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以及金融服务三个层面总结和归纳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希望能以此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和体制,充分发挥金融支农的重要作用,保证中国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由此促进中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罗美薇[6](2019)在《基于区域差异的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经济增长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内容。金融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推动因素之一,资金的支持和金融工具、金融服务的创新也正是农村地区经济增长进程中最紧缺的要素。基于区域差异,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发展存在差异,导致各区域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作用不同。考虑到地理空间因素的影响,区域间资源要素互相流动,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均存在空间相关性,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有空间溢出效应。也就是说,一个地区农村经济增长不仅受到本地金融发展等要素的影响,还受到周边邻近地区金融发展等要素的影响。因此运用金融发展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结合空间计量方法研究基于区域差异的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论文中区域差异的划分以“七五计划”为基础,结合经典文献并根据近几年经济发展情况对我国省域划分进行了调整,具体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区域。论文测度金融效率值来代表金融发展水平,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30个(西藏除外)省份2006-2016年金融业效率进行测算,同时测度出东、中、西部区域的金融发展水平。运用莫兰指数模型验证了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具有空间相关性。再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中分别以全国为研究范围和东、中、西区域为研究范围进行深入研究。即研究全国范围内,周边地区金融发展对本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东、中、西部各区域内,周边地区金融发展对本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结论为:全国范围内,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显着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表明以省为研究对象,周边省份的金融发展对本省的农村经济增长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用,即对本省的农村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东、中、西部各区域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用不同等。针对实证结果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苏静[7](2015)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文中认为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贫困在发展中国家的表现尤为突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持续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经济增长率,创造了“中国奇迹”,但贫困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消除,贫困尤其是农村贫困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突出障碍。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农村反贫困事业,并且将农村金融视为缓减农村贫困的主要力量和基本政策工具。为了促进农村金融有效地发挥减贫功能,政府先后对农村金融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和调整。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政府基于“改革存量,发展增量”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新思路,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农村金融“新政”,力图实现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贫困缓减的良性互动。为此,深入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及其特征,一方面不仅可以为检测、评价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效应提供现实依据,也可以为相关部门进一步挖掘农村金融减贫向纵深转型的内在动力机制进而推进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效农村金融减贫模式的形成提供理论与决策参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扩展金融发展与贫困缓减的研究理论,丰富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首先结合农村金融发展相关理论和贫困与贫困缓减相关理论,从理论上系统研究了中国农村金融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机制;然后在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农村多维贫困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前沿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及其特征;最后,结合国外典型国家农村金融减贫的实践与经验,就中国农村金融减贫的政策优化策略及其实现路径提出了相关建议。具体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第一,在阐述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界定相关概念、提出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对农村金融发展与贫困缓减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贫困缓减的典型事实和农村金融发展相关理论、贫困与贫困缓减相关理论,构建了农村金融发展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理论分析框架,就农村金融通过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间接机制以及通过金融服务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直接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各机制作用于贫困减缓的传导路径进行了探讨。第二,在阐释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形成与发展逻辑的基础上,从需求与供给视角深入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参数模型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的收敛性。研究发现,伴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推行,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明显拓展,但是农村依然存在较强的信贷约束,并且不同程度的存在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结构上的“错配”。同时,各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发展动态均存在显着差异。第三,分析了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现状及其成因,并利用fgt贫困指数就中国农村贫困程度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环境与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农村贫困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综合指数分析方法就中国2001-2011年农村多维贫困程度进行了测度与评价。基于fgt贫困指数与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中国农村贫困广度、深度、强度整体上呈现逐步缓减趋势,但地区差异显着;基于新构建的农村多维贫困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熵权综合指数分析方法以及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同时存在经济、社会、环境与生态三大维度的贫困,且各维度贫困程度整体上呈现逐步下降趋势;经济贫困对农村总体贫困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其次分别是社会贫困、环境与生态贫困;从贫困程度的地区分布来看,农村总体贫困程度以及各维度贫困程度均表现为东部低于中部,中部低于西部,各维度贫困程度均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且经济、社会维度的地区差异明显大于环境与生态维度的地区差异。第四,在比较分析框架下借助状态空间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影响的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缓减的总体效应显着,并且大体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动态变化趋势;(2)中国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村贫困缓减的过程中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并存,且两大效应在时间上均呈现结构性变动特征:农村金融缓减农村贫困的效应中平均有45.83%的比例来自于农村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平均有54.17%的比例来自于金融服务的直接效应;其中1986—1992年期间的中介效应占比为70.17%,直接效应占比为29.83%;1993—2010年期间的中介效应占比为38.14%,直接效应占比为61.86%。第五,借助pstr模型识别出了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影响的非线性结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多维贫困影响的pstr模型,并基于纵向贫困视角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与贫困强度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的影响都是非线性的,呈现鲜明的门槛特征:(1)对应于门槛值前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的影响由促进转变为抑制,并且抑制效应随着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增强;对贫困强度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抑制,跨过门槛值之后,其促进农村贫困强度降低的速度有所提升,但提升的幅度不明显;(2)对应于门槛值前后,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贫困广度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抑制,跨越门槛值之后这种抑制效应得到进一步强化;对贫困深度的影响以门槛值之后的抑制效应为主;对贫困强度的影响由抑制转变为促进,但均不显着;(3)农村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贫困强度的影响均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第六,采用PSTR模型和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多维纵向贫困视角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贫困、社会贫困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在促进农村贫困缓减的过程中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并存,只是在不同的发展水平上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贫困缓减的效应均存在差异:(1)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能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居民教育文化水平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并且这种促进效应随着自身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村非正规金融只有在自身发展的较高水平区间才能促进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和农村医疗条件的改善;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有效带来了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但是这种改善效应随着自身发展水平的上升而下降;(2)农村正规金融发展在自身发展的较高水平区间同样能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居民教育文化水平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但无论处在哪种发展水平区间,都无益于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以及农村居民生活与医疗条件的改善;(3)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多维贫困的影响均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整体上看,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发展的多维减贫效应已经凸显,但是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提升空间与潜力。
于德[8](2019)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贫困问题是一个历史性命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古今中外、东西南北,概莫能外。反贫困,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和共同任务;消除贫困,始终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和美好愿望。中国作为世界大家庭一员,是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也是贫困人口规模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一直以来,反贫困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高度关注、认真对待和着力解决的大事要事难事,也是地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在长期反贫困的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中,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调整反贫困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反贫困新模式,逐步加大反贫困投入力度,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现实国情、彰显制度体制优势、减贫脱贫成效明显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得累计近7亿人口实现减贫脱贫并即将建成惠及近14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世界公认的反贫困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从治国理政的政治高度突出扶贫工作,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高度落实扶贫工作,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战略高度推进扶贫工作,鲜明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亲自督战,通过一系列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工作要求等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精准扶贫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形成了思想深邃、逻辑缜密、体系严整、内涵丰富的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开展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指南和行动指针。鉴于此,本文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主题,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视角,对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反贫困理论,深入开展研究,系统进行总结,不断丰富完善,以彰显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内生性、系统性、现实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因而本论文选题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共5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背景、贫困相关核心概念梳理、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重难点、创新点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和哲学维度”部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具有强烈的内生性、系统性、现实性、社会性和实践性,这既归因于其对古今中外反贫困思想理论的借鉴、继承、创新和发展,也归功于中国特色扶贫道路的长期实践积累和其他国家地区反贫困政策措施的重要启示,更源于这一思想内在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立场、基本观点和思维方法,具有着深刻的哲学维度,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光芒。第二章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基本内涵和鲜明特征”部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以2013年在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为逻辑起点,逐步展开为“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七个强化”等扶贫开发基本方略,具体细化为一系列精准扶贫配套政策措施,工作落实为一个个精准扶贫重要时间节点安排和目标任务要求,全面展示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刻思考、精深谋划和强力推动,赋予了新时代扶贫开发工作的鲜明内涵和主要特征。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中涵盖的精准扶贫、内源式扶贫、合力扶贫、制度扶贫等理念思路,科学回答了扶贫工作实践中“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重大现实问题,全面把握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主要特点,深刻揭示了我国贫困治理基本规律,深刻彰显出人民性、现实性、全面性、精准性和创新性等鲜明特征。第三章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特点和理论创新”部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我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指南,具有显着的实践特点和鲜明的理论特色。在实践特点方面,主要包括“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从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认识精准扶贫、“大农业大农合大农政”——从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趋势实施精准扶贫、“一二三产融合”——从现代化经济规律的现实要求推进精准扶贫、“小康路上一个都能少”——从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对待精准扶贫、“五级书记抓扶贫”——从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落实精准扶贫;在理论创新方面,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彰显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农民合作化思想、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深化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第四章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时代新命题”部分。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引的新时代脱贫攻坚工作,在理论上实现了创新性新发展、在实践上取得了历史性新成就,但与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和人民的期待而言,仍面临诸多新难题新任务新要求,这也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未来要解决的时代新命题。主要包括研究宣传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深化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精准对接脱贫攻坚新问题、完善针对性解决方案,系统谋划未来新课题、拓展中国特色扶贫道路等三个主要方面,因而2020后的精准扶贫工作必须树立新理念、推出新举措、开拓新局面。第五章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历史地位、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部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展什么样的扶贫开发工作、怎样开展扶贫开发工作”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发展、是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的指导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思想宣言,必将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进一步深化人民利益至上执政理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时,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指引下,中国政府在贫困治理实践中,建立健全和丰富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多方协同、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贫困治理体系。中国特色贫困治理体系,历经脱贫攻坚工作实践的全面系统检验淬炼,取得了贫困治理的开创性、历史性伟大成就,为世界反贫困战略、国际减贫脱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发挥了中国作用。结语部分对本课题论文进行了简明、扼要、系统的梳理总结,概要阐述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生成发展逻辑、理论实践特点、鲜明时代价值和重要研究意义,并前瞻性展望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历史发展动态。
陈俊[9](2015)在《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支撑农村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金融动员和金融资源配置吗,是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兴旺的重要保证。然而,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中国是一个区际、省际、甚至省内发展都极不平衡的大国,在农村金融不断发展完善的同时,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安排仍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既不能满足农村金融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大部分农村地区,非正规金融已经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农村金融体系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当前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发展、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背景下,深入探索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运行机理及其发展效应,对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进行系统全面地剖析,并有针对性地对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未来发展之路提出政策建议,旨在为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论文按照“理论归纳——统计分析与实证检验——逻辑阐述”的技术路线展开。首先,系统梳理了农村非正规金融起源、发展与基本内涵、以及对农村经济增长和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等相关文献,确定了本文研究思路。在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后。本文认为,农村非正规金融在中国主要以民间自由借贷、民间集资、关联贷款等形态存在,其在法律规范、法律保护、监管、经营特征上都和农村正规金融存在着各种不同,有着自己的特点,亦发挥着自己的独特作用。宏观上,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内生优势和信息相对完全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当然中国社会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金融结构也是农村非正规金融形成的直接原因。我国现代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迅速发展是一种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体系亦或是我国现代农村非正规金融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其次,论文从宏观、微观、筛选、定价和监督等方面来探索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运行机理。正规金融的需求及供求曲线所形成的消费者剩余,因为利率管制和信贷配给的原因,小于非正规金融的消费者剩余,因此非正规金融可以增加人民的总福祉,提高金融配置效率。本文通过对农户或乡镇企业投资或经济活动行为的分析,发现农户或乡镇企业选择非正规金融的条件有:投资或进行经济活动的成功率、资金获取的容易程度、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利率差,以及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其他成本差。非正规金融具有信息优势,可以直接寻找合适的借款人,无需调整借款条约,因此非正规贷款者在对借款人的筛选上可以更依赖于直接筛选机制。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定价机制一般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由于借贷双方信息基本是充分自由流动的,非正规贷款者或组织几乎不需要明确地对贷款进行监督,借款人会因为个人约束和社会约束而选择还款,从而减轻了非正规金融机构的监督压力。通过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运行模型的推导,可以看出:一是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能够运用信息优势和以较小的信息成本分离出富裕农民和维持型农民,并且可以通过要求不同的利率达到分离均衡,从而使维持型农民和富裕农民都可以从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得到贷款;二是由于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拥有较小的监督成本和较好的监督效果,所以其合约形成的范围被有效扩大;三是对于富裕农民,当农村正规金融组织要求的贷款抵押品的价值较大或者是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付出的监督成本较小时,富裕农民将更倾向于向非正规金融组织借款,即使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要求的利率会略微有点高;四是由于贫困农民的还款概率接近于0,因此具有信息优势的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不会选择向贫困农民发放贷款。接着,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金融体系设计、改革、变化以及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情况,可以认为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生于“内生”长于“外生”。通过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统计考察发现,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规模从2003年的8229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6540亿元,增长了三倍多。不同地区的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规模也存在差别。另外,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还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但只存在β条件收敛趋势而不存在β绝对收敛趋势。空间相关性的存在没有改变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收敛的方向,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收敛速度。理论上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既存在协调发展又存在相互竞争关系,但在实证中发现政府如果通过金融及其他政策对正规金融进行调节,对非正规金融影响是相对有限的。本文研究发现,农村正规金融规模的扩张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促进作用是有限的;而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的扩大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对农村经济的增长反而起显着的阻碍作用,这是一种短期内实体经济泡沫作用的体现。同样,在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效应研究中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阻碍作用越来越小,呈现“U”型的非线性特征,即从长期来看,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不断消除的前提下,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的扩大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本文运用我国30个省市2004—2010年面板数据,分别建立东、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关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研究分析2004年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以来,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的扩大、效率的提高均能促进农民增收;但由于存在区域差异,非正规金融对农民增收的促进程度不同,表现为东部地区作用最明显,而中部、西部地区促进作用略低。借鉴日本非正规金融组织Mujin的正规化改造和印度小额信贷发展的经验教训,本文认为,日本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大量存在和蓬勃发展与政府的积极引导和严格的监管政策是分不开的,而这些非正规金融机构反过来又在支持当地农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为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从印度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或暂行规定,推动公益性业务的发展,通过与一系列脱贫计划结合的小额贷款,将当期的补贴贫困政策转向市场行为,通过小额贷款的效率来进行扶贫服务,并由此来构建全面而系统性的小额信贷体系。最后,运用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运行机理及其发展效应研究结论,提出:各级政府应当引导并扶持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可先通过先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登记备案机制和相关法律制度,再区分对待,对符合要求的农村非正规金融部分逐步进行正规化改造的路径来促进农村非正规金融进一步发展。在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其发展的关键技术,如农村非正规金融立法与监管、非正规金融的利率管制与放松、规范民间金融,打击金融犯罪等。
杨智[10](2016)在《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文中指出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神圣目标。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即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在距离这一时间节点越来越近的关键时期,西部、农村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则成为难点中的难点。为了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问题,扶贫开发成为当前贫困地区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习近平指出:必须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掉队。本文从全面小康建设的要求出发,在梳理小康社会战略思想和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国外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力图对以甘肃贫困地区农村为代表的西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历史、成就、经验、现状、障碍、问题及其精准扶贫、可持续脱贫等关键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从而窥斑见豹,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益参考。甘肃作为典型的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众多,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区域集中的特征显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多年居于全国末位,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在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当前,甘肃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主要的困难在于经济发展滞后,特别是人均收入水平偏低。搞好贫困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对于提高全省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全面、科学认识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的贫困问题,找到科学的破解路径,我们需要对有关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贫困、农村、农业、农民、城乡关系等科学理论,为我们研究农村贫困和发展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方法指引。国内外诸多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角度直接研究贫困问题的理论成果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借鉴。本文梳理、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的思想、列宁关于农村建设的思想、毛泽东关于农村建设与城乡关系的思想、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八大以来党的“三农”问题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精准扶贫战略等,汲取了如冈纳?缪尔达尔、西奥多?舒尔茨、阿玛蒂亚?森等国外学者关于贫困问题的重要学术观点,以期为科学分析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的扶贫开发夯实理论基础。同时,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如美国的“向贫困挑战”计划、巴西的“发展极”开发试验、孟加拉格莱米乡村银行小额信贷等国外扶贫开发成功实践经验,为推进甘肃扶贫开发提供经验借鉴。今天的扶贫开发是过去扶贫开发思路和实践的延伸和发展。本文在回顾甘肃自20世纪80年代“两西”建设以来的扶贫开发思路和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的扶贫开发措施及其扶贫开发取得成就和经验。在30多年的扶贫开发中,甘肃形成的“甘肃经验”以及如“甘肃精神”、“五苦精神”等精神财富,对进一步提升扶贫开发事业具有重大奠基意义。历经30年大规模扶贫开发,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甘肃人民在扶贫开发实践中探索出的诸多有效举措为全国扶贫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并在全世界扶贫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甘肃为全人类做出的重大贡献。贫困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外在表现和形成原因具有多元复合性特征。贫困不仅在于经济收入不足,更体现在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实质是整个社会现代发展滞后。我们不能就贫困来论贫困,应在“三农”问题和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大视野来认识农村贫困。对于甘肃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而言,农村贫困在地域和人口两个方面都有突出表现。从区域角度看,贫困是地理资本贫困、基础设施贫困、社会服务贫困、历史基础贫困、生产能力贫困、经营管理贫困、社会治理贫困、风俗习惯贫困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在快速城镇化和家庭小规模农业比较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的影响下,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日益加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相伴而生,贫困农村“空心化”不断加重,其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弱化。从人口角度看,其贫困主要在于文化素质、家庭负担、身体健康、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不足,然而各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各不相同,发展需要也千差万别。扶贫开发虽历经多年,政府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扶贫开发政策体系本身也面临诸多内在矛盾和实施难题。扶贫与开发、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投入与需求等内在矛盾和资金缺口大、社会参与不够、资源整合不足等突出问题深刻制约着扶贫开发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甘肃农村扶贫开发事业进一步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我们客观上需要进一步汇聚社会力量,聚焦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瞄准主要制约瓶颈,有针对性采取差异化帮扶措施;同时,需要从发展目标、动力、环境、路径、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完善扶贫开发措施体系,在进一步增加投入的同时完善体制机制,拓展发展路径,激发内生动力。
二、东、西部农村经济、金融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西部农村经济、金融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研究 ——基于建设模式及其发展要素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文章的框架结构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模式、要素述评 |
2.1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述评 |
2.2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分类 |
2.3 关于国外农村建设的模式及其发展要素述评 |
2.3.1 关于美国的"农场建设"模式 |
2.3.2 关于日本的"造村运动"模式 |
2.3.3 关于韩国的"新村运动"模式 |
2.3.4 关于印度的"喀拉拉邦"模式 |
2.4 关于国内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及其发展要素述评 |
2.4.1 关于温州模式及其发展要素述评 |
2.4.2 关于苏南模式及其发展要素述评 |
2.4.3 关于珠江模式及其发展要素述评 |
2.4.4 关于西部成渝近郊模式及其发展要素述评 |
2.4.5 关于西部灾后重建新村模式及其发展要素述评 |
3 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支持 |
3.1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
3.1.1 市场经济失灵概念论述 |
3.1.2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范围 |
3.1.3 理论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3.2 非营利性组织理论 |
3.2.1 非营利组织的相关概念 |
3.2.2 非盈利组织的特征 |
3.2.3 非盈利组织(NGO)的功能 |
3.3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3.3.1 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3.3.2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3.3.3 在发展中国家二元结构理论 |
3.3.4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3.3.5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危害性 |
3.4 农村公共产品理论 |
3.4.1 公共产品的特性及其分类 |
3.4.2 农村公共产品的概念内涵 |
3.4.3 农村公共产品的几种分类 |
4 西部贫困山区农村发展的制约因素 |
4.1 西部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
4.1.1 西部贫困山区农村居民收入现状分析 |
4.1.2 西部贫困山区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
4.1.3 西部贫困山区基础施设和公共事业的分析 |
4.2 西部贫困山区农村资金支持力度弱 |
4.2.1 国家财政支持力度弱 |
4.2.2 金融资金注入力度差 |
4.3 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累积矛盾深 |
4.3.1 自然环境因素制约 |
4.3.2 政治体制等历史因素制约 |
4.3.3 农村公共产品因素制约 |
5 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保障:财政金融资金支持 |
5.1 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 |
5.1.1 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
5.1.2 国内外财政支农的比较和启示 |
5.1.3 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举措 |
5.2 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 |
5.2.1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
5.2.2 国内金融支农政策的比较和启示 |
5.2.3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举措 |
5.3 新农村建设融资的新举措:成立农村土地银行 |
5.3.1 支撑成立农村土地银行基础理论 |
5.3.2 构建农村土地银行的可行性分析 |
5.3.3 建设农村土地银行的具体操作模式 |
6 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农业产业化经营 |
6.1 发展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 |
6.1.1 农业产业化支持的政策缺位和越位 |
6.1.2 农业产业化主要生产要素极度缺乏 |
6.1.3 农业产业化发展整体竞争力不强 |
6.2 国内外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经验启示 |
6.2.1 农业产业化发展国际经验 |
6.2.2 农业产业化发展国内比较 |
6.2.3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启示 |
6.3 西部贫困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
6.3.1 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之一:成立农村合作组织 |
6.3.2 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之二:发展农村区域农业 |
6.4 发展农业产业化具体措施 |
6.4.1 夯实基础,倡导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
6.4.2 加大投入,加强对农业公共物品的供给 |
6.4.3 做强龙头,提高集约化生产经营的水平 |
6.4.4 科学设计,探索合理的利益联结新机制 |
6.4.5 做大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建设 |
6.4.6 合理布局,建设有资源特色的支柱产业 |
6.4.7 发挥合力,加速农业生产要素流动组合 |
7 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通道经济的建设 |
7.1 发展"通道经济"的内涵、功能及作用 |
7.1.1 发展"通道经济"的深刻内涵 |
7.1.2 发展"通道经济"的功能 |
7.1.3 发展"通道经济"的作用 |
7.2 发展"通道经济"的存在问题 |
7.2.1 农村交通通道建设的存在问题 |
7.2.2 农村物流通道建设的存在问题 |
7.2.3 农村信息通道建设的存在问题 |
7.3 发展"通道经济"的总体思路 |
7.4 发展"通道经济"的具体措施 |
7.4.1 发展交通通道 |
7.4.2 发展物流通道 |
7.4.3 发展信息通道 |
8 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之根本:农村人才培养 |
8.1 农村人才出现的问题 |
8.1.1 农村基层组织干部缺乏,农村政策传导发展受阻 |
8.1.2 农村人力资源存量下降,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实现 |
8.1.3 农业资源利用水平下降,农业发展严重受到影响 |
8.1.4 农村劳动力趋于老龄化,阻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
8.1.5 城乡出现系列社会问题,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增多 |
8.2 农村人才问题制约因素 |
8.2.1 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城乡收入差异性扩大 |
8.2.2 公共物品供给失衡,农村发展整体性落后 |
8.2.3 生存环境持续恶化,农民增收普遍性困难 |
8.3 农村人才问题解决措施 |
8.3.1 提高比较收益,以高薪吸引人才留人 |
8.3.2 加强组织领导,以正确舆论导向留人 |
8.3.3 增加政府投入,以增加农民收入留人 |
8.3.4 完善农村保障体系,以和谐环境留人 |
8.3.5 构筑人才培养机制,以优质服务留人 |
9 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载体:小城镇建设 |
9.1 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概述 |
9.1.1 农村小城镇的概念界定 |
9.1.2 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分歧 |
9.1.3 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功能 |
9.2 小城镇与新农村的关系 |
9.2.1 小城镇与农村农业发展的关系 |
9.2.2 小城镇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系 |
9.2.3 小城镇与农村社会发展的关系 |
9.3 建设农村小城镇的基本思路 |
9.3.1 西部贫困山区发展小城镇的指导思想 |
9.3.2 西部贫困山区发展小城镇存在问题 |
9.3.3 西部贫困山区发展小城镇基本思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2)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结构安排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早期思想:20 世纪之前 |
2.2 20 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 |
2.3 20 世纪50年至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 |
2.4 20 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 |
2.5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 |
2.6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3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
3.1 引言 |
3.2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
3.2.1 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作用机制 |
3.2.2 内生增长理论中的作用机制 |
3.2.3 帕特里克理论中的作用机制 |
3.3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
3.3.1 模型设定 |
3.3.2 变量与数据说明 |
3.4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单位根检验 |
3.4.2 协整检验 |
3.4.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3.5 结论及政策含义 |
第4章 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 |
4.1 引言 |
4.2 文献回顾 |
4.3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回顾 |
4.3.1 第一阶段:农村金融体系初建阶段(1952-1977) 50 |
4.3.2 第二阶段:农村金融体系恢复与发展阶段(1978-1993) |
4.3.3 第三阶段:农村金融体系完善与创新阶段(1994-2012) |
4.4 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
4.4.1 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分析 |
4.4.2 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结构分析 |
4.5 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
4.5.1 模型设定、变量释义和数据说明 |
4.5.2 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
4.5.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5.4 方差分解分析 |
4.6 实证检验结果的进一步讨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视角 |
4.7 基本结论及政策含义 |
第5章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增长 |
5.1 引言 |
5.2 文献评述 |
5.3 模型设定、变量数据说明与数据描述统计 |
5.3.1 模型设定 |
5.3.2 变量数据说明 |
5.3.3 数据描述统计 |
5.4 计量分析与讨论 |
5.4.1 基于全国的计量分析 |
5.4.2 基于东部地区的计量分析 |
5.4.3 基于中部地区的计量分析 |
5.4.4 基于西部地区的计量分析 |
5.5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比较分析 |
5.6 结论及政策含义 |
第6章 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 |
6.1 引言 |
6.2 文献回顾 |
6.3 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6.3.1 模型设定 |
6.3.2 变量说明 |
6.3.3 数据来源 |
6.4 计量分析与讨论 |
6.4.1 基于农村人均金融资产为因变量的全样本的计量分析 |
6.4.2 基于三个因变量的全样本计量分析 |
6.4.3 基于四个因变量的农村高收入地区和农村低收入地区样本的计量分析 |
6.5 结论与政策含义 |
第7章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分析——以吉林省为例 |
7.1 吉林省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 |
7.1.1 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
7.1.2 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
7.2 吉林省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
7.2.1 引言 |
7.2.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7.2.3 实证检验结果及原因分析 |
7.2.4 结论及政策含义 |
7.3 长春市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
7.3.1 前言 |
7.3.2 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7.3.3 实证检验结果 |
7.3.4 原因分析 |
7.3.5 基本结论与对策 |
7.4 四平市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
7.4.1 引言 |
7.4.2 理论分析 |
7.4.3 实证模型构建 |
7.4.4 回归分析 |
7.4.5 结论及政策含义 |
第8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含义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3)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1.3.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评价理论基础 |
2.1 研究对象和范围 |
2.2 理论依据 |
2.2.1 金融发展理论 |
2.2.2 非均衡理论 |
2.2.3 协调发展理论 |
2.3 理论框架 |
2.3.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总量评价 |
2.3.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结构评价 |
2.3.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效率评价 |
2.3.4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整体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现状 |
3.1.1 政策性金融 |
3.1.2 商业性金融 |
3.1.3 合作性金融 |
3.1.4 新型农村金融 |
3.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发展的新趋势 |
3.2.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多元化竞争格局逐渐深化 |
3.2.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商业化趋势不断加强 |
3.2.3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 |
3.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存在问题 |
3.3.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量不足 |
3.3.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结构仍待完善 |
3.3.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效率有待提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总量评价 |
4.1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供给总量状况 |
4.1.1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服务空白仍待消除 |
4.1.2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短缺 |
4.2 农村正规金融融量缺口测算 |
4.2.1 研究方法 |
4.2.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4.2.3 农村正规金融融量缺口测算及分析 |
4.2.4 农村正规金融融量缺口变动的原因分析 |
4.2.5 本节小结 |
4.3 农村信贷配给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农村信贷配给测算方法 |
4.3.2 农村信贷配给度测算及分析 |
4.3.3 农村信贷配给度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结构评价 |
5.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组织结构评价 |
5.1.1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特征 |
5.1.2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网点分布特征 |
5.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市场结构评价 |
5.2.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农村贷款市场结构 |
5.2.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农业贷款市场结构 |
5.2.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农户贷款市场结构 |
5.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产品结构评价 |
5.3.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产品品种结构 |
5.3.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产品期限结构 |
5.4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投入结构评价 |
5.4.1 农村贷款行业分布 |
5.4.2 农村贷款结构偏离度 |
5.4.3 农村贷款结构相似度 |
5.4.4 农村贷款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似度影响因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效率评价 |
6.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体效率测算 |
6.1.1 资金配置效率衡量方法 |
6.1.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资金配置效率测算 |
6.1.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资金配置效率评价 |
6.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机构效率评价 |
6.2.1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资本资产利润率 |
6.2.2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不良率 |
6.2.3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储蓄投资转化率 |
6.2.4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储蓄投资转化率影响因素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整体评价 |
7.1 模型构建 |
7.2 变量选取 |
7.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协调发展系数测度 |
7.3.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量-结构协调性 |
7.3.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量-效率协调性 |
7.3.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结构-效率协调性 |
7.3.4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总量-结构-效率协调性 |
7.4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协调发展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
7.4.1 变量选取 |
7.4.2 模型结果 |
7.4.3 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的方案设计 |
8.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方案 |
8.1.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的目标 |
8.1.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的方向 |
8.1.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的原则 |
8.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的步骤设计 |
8.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的配套措施 |
8.3.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量增加配套措施 |
8.3.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结构优化配套措施 |
8.3.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效率提升配套措施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促进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与对策 |
9.1 制定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 |
9.2 建立政府支持农村正规金融发展的长效机制 |
9.3 培育农村经济主体金融有效需求 |
9.4 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功能 |
9.5 提高金融机构客户征信信息共享水平 |
9.6 扩大农村保险﹑担保的覆盖范围和支持力度 |
9.7 培养农村客户金融素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我国农村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现实背景与意义 |
1.1.2 理论背景与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1.2.1 区域金融资金与区域经济增长 |
1.2.2 农村金融资金与农村经济增长 |
1.2.3 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村经济增长 |
1.2.4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第2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
2.1 实现经济增长的金融路径:金融发展理论的分析 |
2.1.1 金融结构论 |
2.1.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论 |
2.1.3 金融约束论 |
2.2 实现农村经济增长的金融路径: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的分析 |
2.2.1 农业信贷补贴论 |
2.2.2 农村金融市场论 |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2.2.4 农村金融理论的比较及在我国农村的实践 |
2.3 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区域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2.3.1 资本形成机制 |
2.3.2 资本配置机制 |
2.3.3 技术创新机制 |
2.3.4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
3.1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研究范畴的界定 |
3.1.1 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范围的确定 |
3.1.2 研究区域的划分 |
3.1.3 指标界定与数据来源 |
3.2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分析 |
3.2.1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绝对规模的区域比较 |
3.2.2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相对规模的区域比较 |
3.2.3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结构的区域比较 |
3.2.4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区域比较 |
3.2.5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机构空间分布的区域比较 |
3.3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区域差异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3.3.1 因子分析 |
3.3.2 回归模型的构建 |
3.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
4.1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4.1.1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涵义与本质特征 |
4.1.2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农村经济增长的理论依据 |
4.1.3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特殊功能 |
4.2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及本章的研究范畴 |
4.2.1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 |
4.2.2 本章研究范畴的界定 |
4.3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分析 |
4.3.1 农业政策性贷款规模的区域比较 |
4.3.2 农业政策性贷款结构的区域比较 |
4.3.3 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的区域比较 |
4.4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供给区域差异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1 研究假设 |
4.4.2 面板数据模型的建立 |
4.4.3 面板数据模型形式设定检验 |
4.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村民间借贷区域差异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
5.1 农村民间借贷概述 |
5.1.1 农村民间借贷的界定及形式 |
5.1.2 农村民间借贷的形成机制 |
5.1.3 农村民间借贷对农村经济增长的特殊作用机制 |
5.2 农村民间借贷的区域差异——基于农村民间借贷调查的分析 |
5.2.1 农村民间借贷规模的区域差异 |
5.2.2 农村民间借贷利率的区域差异 |
5.2.3 农村民间借贷用途的区域差异 |
5.2.4 农村民间借贷形式的区域差异 |
5.3 农村民间借贷的区域差异——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 |
5.3.1 农村民间借贷绝对规模的区域差异 |
5.3.2 农村民间借贷相对规模的区域差异 |
5.3.3 农村民间借贷资金来源结构的区域差异 |
5.4 农村民间借贷区域差异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实证分析 |
5.4.1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5.4.2 实证分析方法 |
5.4.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
6.1 研究说明 |
6.1.1 财政支农资金的界定 |
6.1.2 研究视角 |
6.2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1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供给绝对规模的区域差异 |
6.2.2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供给相对规模的区域差异 |
6.2.3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供给结构的区域差异 |
6.2.4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效率的区域差异 |
6.3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供给区域差异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1 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与形式设定 |
6.3.2 面板数据平稳性检验结果 |
6.3.3 面板协整检验及模型估计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村资金供给区域协调的制度安排与政策措施 |
7.1 区域差异条件下农村金融供给模式的选择 |
7.1.1 农村金融供给模式: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与混合型 |
7.1.2 我国区域农村金融供给模式的选择 |
7.2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与产品的差异化设计 |
7.2.1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区域差异 |
7.2.2 区域差异化农村金融组织架构设计 |
7.2.3 区域差异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路径选择 |
7.2.4 区域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设计 |
7.3 农村金融政策的区域差异化安排 |
7.3.1 金融政策区域差异化实践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
7.3.2 我国差异化农村金融政策安排 |
7.4 区域差异条件下倾斜性财政政策安排 |
7.4.1 区域差异化财政政策选择 |
7.4.2 财政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配合与协调 |
7.5 农村资金供给的土地金融机制 |
7.5.1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对农村资金形成的影响 |
7.5.2 农地资本化融资 |
7.5.3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5)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综述与概念界定 |
1.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
1.2.2 农村金融理论综述 |
1.2.3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研究综述 |
1.2.4 概念界定 |
1.3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创新点 |
1.3.4 研究不足 |
第2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 |
2.1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研究 |
2.1.1 模型及数据 |
2.1.2 实证模型及结果分析 |
2.2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性实证分析 |
2.2.1 模型与数据 |
2.2.2 实证模型及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研究 |
3.1 多层次农村金融市场体系设计 |
3.1.1 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现状及问题 |
3.1.2 多层次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模式选择 |
3.1.3 中国农村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框架 |
3.2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的路径选择 |
3.2.1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基本定位 |
3.2.2 发展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瓶颈问题 |
3.2.3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
3.3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 |
3.3.1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风险形成原因 |
3.3.2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思路 |
3.4 面向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财政支持政策 |
3.4.1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困境 |
3.4.2 财政扶持政策现状 |
3.4.3 优化财政支持政策的建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效率可持续发展分析 |
4.1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效率研究 |
4.1.1 数据 |
4.1.2 实证模型及结果分析 |
4.2 中国农村金融效率区域差异的动态研究 |
4.2.1 指标体系及数据说明 |
4.2.2 中国农村金融效率区域差异分析 |
4.3 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的制度瓶颈 |
4.3.1 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现状 |
4.3.2 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与制度瓶颈 |
4.4 农村金融制度效率激励机制研究 |
4.4.1 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制度问题 |
4.4.2 提高农村金融制度效率的政策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5.1.1 DEMATEL 模型的构建 |
5.1.2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5.2 金融支农的制约因素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
5.2.1 中国金融支农的制约因素分析 |
5.2.2 提升金融支农效率的基本策略 |
5.3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分析 |
5.3.1 影响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主要因素 |
5.3.2 推动农村金融创新的政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外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经验 |
6.1 国外农村金融体系介绍 |
6.1.1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6.1.2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体系 |
6.2 国外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有益经验 |
6.2.1 国外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 |
6.2.2 金融创新与金融保障 |
第7章 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 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和改革策略 |
7.1.1 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路径 |
7.1.2 合作性金融机构改革的基本思路 |
7.1.3 农村商业性金融体系的改革路径 |
7.2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制与管理 |
7.3 金融创新与支农服务效率的提升 |
7.3.1 双向金融创新模式 |
7.3.2 双层金融支农服务效率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区域差异的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区域差异 |
2.1.2 金融发展 |
2.1.3 金融效率 |
2.1.4 农村经济增长 |
2.1.5 空间经济计量 |
2.2 金融发展相关理论 |
2.2.1 金融结构理论 |
2.2.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
2.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4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
2.4.1 循环积累因果理论 |
2.4.2 增长极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区域差异的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现状及作用机理分析 |
3.1 我国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现状 |
3.1.1 我国金融发展现状 |
3.1.2 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现状 |
3.1.3 我国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情况分析 |
3.2 基于区域差异的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现状 |
3.2.1 东、中、西部区域划分 |
3.2.2 东、中、西部金融发展现状 |
3.2.3 东、中、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分析 |
3.2.4 东、中、西部区域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
3.2.5 东、中、西部区域农村经济增长中存在的差距分析 |
3.3 基于空间计量的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作用机理分析 |
3.3.1 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分析 |
3.3.2 金融发展、农村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3.3.3 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区域差异的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实证分析 |
4.1 基于超效率DEA的金融发展水平测度 |
4.1.1 模型原理与构建 |
4.1.2 金融效率值测度 |
4.1.3 金融发展水平分析结论 |
4.2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4.2.2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4.2.3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4.2.4 全国范围内周边省份金融发展对本省份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5 东部区域内周边省份金融发展对本省份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6 中部区域内周边省份金融发展对本省份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7 西部区域内周边省份金融发展对本省份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 实证分析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区域差异的金融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
5.1 我国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1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
5.1.2 优化金融组织体系的原则与策略 |
5.2 东部区域内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
5.2.1 充分发挥金融集聚的辐射效应 |
5.2.2 加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 |
5.3 中部区域内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
5.3.1 建立科学信贷管理体制 |
5.3.2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
5.4 西部区域内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
5.4.1 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 |
5.4.2 健全风险管理相关法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 |
1.2.2 贫困的内涵与外延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1 国外研究述评 |
1.3.2 国内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农村金融发展与贫困缓减的相关理论 |
2.1 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1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理论 |
2.1.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2 贫困与贫困缓减的相关理论 |
2.2.1 贫困理论 |
2.2.2 贫困缓减相关理论 |
第3章 农村金融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机制分析 |
3.1 农村金融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间接机制 |
3.1.1 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3.1.2 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 |
3.2 农村金融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直接机制 |
3.2.1 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不同合作关系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影响 |
3.2.2 正规金融服务的作用机制 |
3.2.3 非正规金融服务的作用机制 |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
4.1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4.1.1 农村金融组织机构的创建与反复( 1949-1978) |
4.1.2 单一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979-1992) |
4.1.3“三位一体”农村金融体系的初步形成(1993-2002) |
4.1.4“三位一体”农村金融体系的深化(2003—) |
4.2 中国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
4.2.1 农户的资金需求分析 |
4.2.2 农村企业和其他非企业组织的资金需求分析 |
4.2.3 农村公共物品的资金需求分析 |
4.3 中国农村金融供给分析 |
4.3.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规模与结构 |
4.3.2 农村非正规金融供给规模与结构 |
4.4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收敛性分析 |
4.4.1 计量模型与指标数据 |
4.4.2 实证结果分析 |
4.4.3 结论与启示 |
4.5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探讨 |
4.5.1 农村金融生态难以有效承载农村金融健康发展 |
4.5.2 农村金融体系内部组织机构之间存在矛盾冲突 |
4.5.3 农村金融供需规模失衡与供需结构“错配”并存 |
第5章 中国农村贫困测度与评价 |
5.1 中国农村贫困及其成因的多维透视 |
5.1.1 中国农村贫困现状考察 |
5.1.2 中国农村贫困的成因分析 |
5.2 基于FGT贫困指数的中国农村贫困测度 |
5.2.1 模型、方法与数据 |
5.2.2 中国农村贫困广度、深度与强度分析 |
5.3 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5.3.1 经济贫困程度的评价指标 |
5.3.2 社会贫困程度的评价指标 |
5.3.3 环境与生态贫困程度的评价指标 |
5.3.4 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
5.4 基于熵权综合指数法的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程度测算与评价 |
5.4.1 熵权综合指数法的原理与思路 |
5.4.2 指标与数据 |
5.4.3 2001-2011年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程度测度与评价 |
5.5 中国农村金融反贫困政策及其评价 |
5.5.1 农村金融反贫困政策变迁及其成效 |
5.5.2 农村金融反贫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减贫效应分析 |
6.1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 |
6.1.1 状态空间模型及其实证模型设立 |
6.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6.1.3 估计结果与结论分析 |
6.2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线性效应与非线性效应 |
6.2.1 PSTR模型估计原理与实证模型构建 |
6.2.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3 估计结果与结论分析 |
6.3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 |
6.3.1 实证模型构建 |
6.3.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3 估计结果与结论分析 |
第7章 农村金融减贫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
7.1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发展与减贫的实践 |
7.1.1 美国“复合信用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与减贫实践 |
7.1.2 日本以合作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与减贫实践 |
7.2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发展与减贫的实践 |
7.2.1 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 |
7.2.2 印度“银行—自助小组”联接下的小额信贷 |
7.3 典型国家农村金融发展与减贫的经验 |
7.3.1 政府引导与扶持是农村金融发展与减贫的重要保障 |
7.3.2 正确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
7.3.3 重视服务特定群体的小额信贷的发育与成长 |
7.3.4 正视非正规金融组织“正规化”的趋势与诉求 |
7.3.5 有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与商业利益保证 |
7.3.6 不断推进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
7.3.7 建立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机制 |
第8章 提升中国农村金融减贫效应的政策研究 |
8.1 进一步完善普惠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 |
8.1.1 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增强金融服务协同效应 |
8.1.2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
8.1.3 加强农村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 |
8.1.4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资源在农村地区有效配置 |
8.2 强化农村金融的减贫功能,提升金融减贫的深度与强度 |
8.2.1 规范信贷投向,优化信贷结构 |
8.2.2 完善小微企业多维金融支持体系 |
8.2.3 增加服务特定贫困群体的小额信贷产品供给 |
8.2.4 引导和推进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的有效衔接 |
8.2.5 加快推进贫困农户信用信息工程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课题 |
(8)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背景 |
三、贫困相关核心概念梳理 |
四、研究意义 |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
六、研究思路、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七、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和哲学维度 |
第一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精准扶贫思想之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贫困问题研究 |
二、精准扶贫思想之源—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反贫困思想 |
三、精准扶贫思想之根—中华传统文化扶危济困价值理念 |
四、精准扶贫思想之鉴—西方反贫困理论 |
第二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现实基础 |
一、习近平个人实践经历 |
二、中国特色扶贫道路 |
三、世界反贫困探索 |
四、新时代扶贫开发工作现实需求 |
第三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哲学维度 |
一、从发展传承性审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历史逻辑 |
二、从人民主体性审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逻辑 |
三、从联系普遍性审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整体逻辑 |
第二章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基本内涵和鲜明特征 |
第一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基本内涵 |
一、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
二、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 |
三、精准扶贫的基本原则 |
四、精准扶贫的策略方法 |
五、精准扶贫的运行机制 |
六、精准扶贫的组织保障 |
第二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鲜明特征 |
一、彰显人民性 |
二、注重现实性 |
三、体现全面性 |
四、强化精准性 |
五、富有创新性 |
第三章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特点和理论创新 |
第一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特点 |
一、“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从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认识精准扶贫 |
二、“大农业大农合大农政”—从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趋势实施精准扶贫 |
三、“一二三产融合”—从现代化经济规律的现实要求推进精准扶贫 |
四、“小康路上一个都能少”—从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对待精准扶贫 |
五、“五级书记抓扶贫”—从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落实精准扶贫 |
第二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创新 |
一、彰显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 |
二、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农民合作化思想 |
三、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
四、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 |
五、深化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
第四章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时代新命题 |
第一节 着力解决精准扶贫新命题 |
一、研究宣传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深化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
二、精准对接脱贫攻坚新问题,完善针对性解决方案 |
三、系统谋划未来新课题,拓展中国特色扶贫道路 |
第二节 树立践行精准扶贫新理念 |
一、注重创新引领,激发人才科技发展动力 |
二、注重协调引领,形成有机联动发展态势 |
三、注重绿色引领,彰显生态文明发展方向 |
四、注重开放引领,构建内外连通发展格局 |
五、注重共享引领,打造全体共有发展平台 |
第三节 推出完善精准扶贫新举措 |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二、建立健全反贫困保障体系 |
三、强化教育反贫困战略地位 |
第五章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历史地位、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
第一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中国特色“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发展 |
四、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的指导思想 |
五、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思想宣言 |
第二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时代价值 |
一、深化人民利益至上执政理念 |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三、促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
四、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第三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世界意义 |
一、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贫困治理提供理论借鉴 |
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贫困治理提供路径模式 |
三、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贫困治理提供支持帮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与重要文献 |
二、研究专着 |
三、中文期刊 |
四、外文期刊 |
五、网页资料 |
六、报纸 |
七、硕博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致谢 |
(9)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农村非正规金融起源、发展与基本内涵研究 |
1.3.2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研究 |
1.3.3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相关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理论基础 |
2.1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概念界定 |
2.1.1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定义 |
2.1.2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主要形态 |
2.1.3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比较 |
2.2 农村非正规金融形成的理论基础 |
2.2.1 交易费用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二元经济与金融结构理论 |
2.3 农村非正规金融演进的理论基础 |
2.3.1 制度变迁理论 |
2.3.2 金融抑制论 |
第3章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运行机理 |
3.1 农村非正规金融运行的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 |
3.1.1 农村非正规金融运行的宏观分析 |
3.1.2 现代农村非正规金融运行的微观分析 |
3.2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筛选机理 |
3.3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定价机制 |
3.4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监督机制 |
3.5 农村非正规金融运行机理的数理分析 |
第4章 现代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演进 |
4.1 现代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演进 |
4.2 现代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现状的统计考察 |
4.3 现代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收敛性研究 |
4.3.1 模型、方法、数据 |
4.3.2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
4.4 现代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协调发展与相互竞争 |
4.5 现代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
4.5.1 研究方法、指标设计数据处理 |
4.5.2 实证分析 |
第5章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机理分析 |
5.2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5.2.1 研究方法、指标设计数据处理 |
5.2.2 实证分析 |
5.3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效应研究 |
5.3.1 模型设定 |
5.3.2 实证研究 |
第6章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影响农民收入的机理分析 |
6.2 农民收入统计考察 |
6.2.1 农民收入及趋势 |
6.2.2 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分析 |
6.3 模型设定、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6.3.1 模型设定 |
6.3.2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6.4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6.4.1 变量平稳性检验 |
6.4.2 协整检验 |
6.4.3 模型设定形式检验 |
6.4.4 参数估计 |
第7章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和经验启示 |
7.1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 |
7.1.1 日本——非正规金融组织Mujin的正规化改造 |
7.1.2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 |
7.2 经验启示 |
第8章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策建议 |
8.1 实证研究的启示意义 |
8.2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及可行路径 |
8.3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关键技术 |
8.3.1 农村非正规金融立法与监管 |
8.3.2 非正规金融的利率管制与放松 |
8.3.3 规范民间金融与打击金融犯罪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在学期间的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
(一)国外贫困问题研究 |
(二)国内学者贫困问题研究 |
(三)甘肃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有关小康社会的基本概念 |
一、小康社会 |
二、全面小康 |
三、农村小康 |
第二节 有关贫困的基本概念 |
一、贫困 |
二、贫困线 |
三、反贫困 |
四、扶贫开发 |
第二章 研究视角: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
第一节 小康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社会理想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小康社会目标的理论探索 |
一、毛泽东关于“小康社会”的思想 |
二、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实践对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 |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促进农村温饱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总体小康 |
三、统筹城乡发展阶段稳步进军全面小康 |
第四节 2020年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解析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确立的依据 |
二、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
三、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
第五节 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现实困境 |
一、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大 |
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 |
三、农村社会发展滞后 |
四、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 |
五、特困地区农村按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困难 |
第六节 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可行性 |
第三章 理论溯源: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和城乡关系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发展问题的思想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的重要思想 |
第二节 列宁关于农村建设和城乡关系思想 |
一、列宁关于农村建设的重要思想 |
二、列宁关于城乡关系的重要思想 |
第三节 毛泽东农村建设与城乡关系的思想 |
一、农村建设思想 |
二、城乡关系思想 |
第四章 理论发展:新时期“三农”问题战略、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农村建设思想的发展 |
一、邓小平农村改革和建设思想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农村建设的发展 |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建设的推进 |
一、科学发展观概述 |
二、科学发展观对于农村建设的理论指导意义 |
第三节 中共十八大以来“三农”问题新战略 |
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
二、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 |
三、深化农村改革 |
四、强化农业农村生态治理 |
五、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
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战略 |
一、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二、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
三、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协调的城镇化 |
四、新型城镇化是环境美好的城镇化 |
第五节 精准扶贫战略 |
一、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 |
二、实施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
三、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 |
第五章 国际借鉴:国外反贫困的经验借鉴与思考 |
第一节 开发式扶贫 |
一、政府制定和实施反贫困特别计划 |
二、区域开发战略 |
三、小额信用贷款 |
四、人力资源开发和促进就业 |
五、注重发挥扶贫对象的主体性 |
第二节 保障式扶贫 |
一、政府承担主要责任和法制化管理 |
二、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需求 |
三、注重培育贫困群体的自立能力 |
四、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
五、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 |
第六章 实践基础:甘肃农村反贫困的历程、措施与经验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村反贫困政策历史回溯 |
一、经济体制改革和“两西”建设阶段(1978~1985年) |
二、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986~1993年) |
三、全面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 |
四、大扶贫阶段(2001以后) |
第二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归类 |
一、投入扶贫开发资金 |
二、基础设施建设 |
三、产业培育 |
四、移民搬迁 |
五、劳务输出 |
六、能力提升 |
七、金融扶贫 |
八、组织化扶贫 |
九、社会帮扶 |
第三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措施的效果分析 |
一、贫困程度显着减轻 |
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 |
三、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
四、精神面貌逐步改变 |
第四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 |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
二、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性作用 |
三、集中力量破解制约瓶颈 |
四、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
五、注重精神财富的积累 |
第七章 现实分析(一):甘肃农村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贫困现状及特征 |
一、贫困的区域性特征 |
二、贫困的人口性特征 |
第二节 甘肃贫困地区农村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
一、生产方式制约 |
二、自然条件制约 |
三、历史基础制约 |
四、体制机制制约 |
五、主导产业制约 |
六、人口因素制约 |
第八章 现实分析(二):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内在矛盾与有利条件 |
第一节 甘肃农村反贫困的内在矛盾分析 |
一、扶贫与开发的矛盾 |
二、政府与市场的矛盾 |
三、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
四、投入与需求的矛盾 |
五、上层设计与底层实际的矛盾 |
六、扶民与扶县的矛盾 |
七、扶村与扶人的矛盾 |
八、放权与治村的矛盾 |
九、教育与就业的矛盾 |
十、发展与稳定的矛盾 |
第二节 现行反贫困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农内扶贫,产业延伸能力不足 |
二、政府主演,社会力量参与不够 |
三、以情识扶,扶贫精确程度不高 |
四、就贫扶贫,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
五、利益多元,协调整合扶贫不够 |
六、观念落后,思想教育扶贫滞后 |
第三节 甘肃扶贫开发面临的有利条件与历史机遇 |
一、地理区位条件 |
二、自然资源条件 |
三、文化资源优势 |
四、发展基础条件 |
五、政策叠加机遇 |
第九章 研究整合:甘肃农村反贫困与全面小康建设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瞄准小康目标,找准脱贫关键 |
一、瞄准小康目标,明确任务责任 |
二、找准关键问题,破解主要难题 |
第二节 调动积极因素,增强脱贫动力 |
一、广开帮扶渠道,整合投入力量 |
二、完善参与机制,发挥主体作用 |
三、深化土地改革,推进现代发展 |
四、发展合作组织,壮大集体经济 |
五、加强思想教育,增强脱贫意志 |
六、强化教育培训,开发人力资源 |
七、加强城镇建设,带动乡村发展 |
第三节 改善发展环境,夯实脱贫基础 |
一、建设基础设施,提升硬件环境 |
二、加强组织建设,改善领导环境 |
三、加强民主法治,改善治理环境 |
四、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发展环境 |
第四节 广开增收渠道,拓展脱贫路径 |
一、培育特色产业,增强产业支撑 |
二、完善农村金融,增强金融支撑 |
三、壮大劳务经济,增加工资收入 |
第五节 完善帮扶机制,增强脱贫保障 |
一、增强项目弹性,契合实际需求 |
二、完善后续保障,促进持续发展 |
三、完善民生保障,兜底特困群体 |
四、关注特殊群体,促进发展公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东、西部农村经济、金融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研究 ——基于建设模式及其发展要素的视角[D]. 杨成章.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8)
- [2]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赵洪丹. 吉林大学, 2016(08)
- [3]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评价研究[D]. 房启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0)
- [4]我国农村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 黎翠梅. 中南大学, 2010(11)
- [5]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许丹丹. 吉林大学, 2013(04)
- [6]基于区域差异的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分析[D]. 罗美薇.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
- [7]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D]. 苏静. 湖南大学, 2015(02)
- [8]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D]. 于德.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9]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研究[D]. 陈俊. 湖南大学, 2015(09)
- [10]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D]. 杨智. 兰州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