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类不可忽视的名词(论文文献综述)
徐悦虹[1](2015)在《法语体范畴研究》文中指出“体”(vid)这一术语源自俄语语法研究,它所涵盖的体现象却超越俄语而广泛存在于其他语言中。本论文探讨了体范畴的定义、分类、本质以及表现模式,着眼于梳理法语中的体现象并论证法语中存在体系统。除绪论和结论之外,本论文的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分述如下:第一章介绍体的概念和体范畴,并在普通语言学层面上提出体的定义和分类。根据普通语言学的理论预设和研究方法,指出体范畴普遍存在于不同语言之中,它是以语言手段表征事态与时间之关系的语言学范畴,该定义可作为确认特定语言中体现象的依据。基于语言中形式与意义之间交错对应的关系,采用形式标准和意义标准对体进行双重分类:从形式角度,依据体现象所借助的语言手段,划分语法体、词汇体、句法体和篇章体;从意义角度,依据体现象所表达的体的差别,划分动作的延续、阶段和界点、重复和频次以及序列四大类,其中,第一类包括延续体和瞬间体,第二类包括前瞻体、整体体、过程体、结果体、回顾体、起始体、分割体和终结体,第三类包括重复体、反复体、惯常体以及单次体,第四类统称序列体。由此,体的形式分类是意义分类的实现方式,体的意义分类是形式分类的语义集合,二者均可作为梳理特定语言中体现象的依据。第二章构建理论框架,以便揭示体范畴的认知根源,并基于此而设计表现体范畴的时间-事态模式。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本论文的理论构建以Lakoff&Johnson的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以Langacker,Taylor,Talmy等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为补充,并借鉴Guillaume和Gosselin等法国语言学家的相关研究。实际上,意象图式是固化于人类经验的基本认知模式,是进行隐喻投射的前提,概念隐喻是根植于人类经验的主要认知机制,是对意象图式的扩展:它们是阐释人类语言的两个重要方面。意象图式反映了人类基本的认知规律,后者至少可归纳为注意力、动静、边界、精密度、抽象和视角六个方面,它们是人类理解实体和空间等认知对象的共同基础。概念隐喻将意象图式的内部结构进行跨经验域投射,从而使普适于喻体概念的认知规律也普适于本体概念,其中,本体隐喻通过实体而认知事态,包括“事件是物体”和“非事件是物质”两个方面,空间隐喻通过空间而认知时间,即“时间是空间”。在此基础上形成复合隐喻,即“时间中的事态是空间中的实体”,不但包括由实体域向事态域以及由空间域向时间域的双重投射,还存在实体之于空间的辩证关系向事态之于时间的辩证关系的映射。人类语言中时体范畴的认知根源皆为事态与时间的认知关联:当事态被时间包含,则主要涉及事态在时间中所占据的位置,以及与其他事态的相对时间关系,这是时价值的内容;当事态包含时间,则主要涉及事态所包含时间之长短、事态的边界和结构,以及若干事态之间相似或相异的关系,这是体价值的内容。根据体范畴的认知根源,设计时间-事态模式作为表现体范畴的认知模式。该模式参照Croft的垂直双轴模式,且吸收单轴模式和平行轴模式的优势,以便融入更多的表现方式,具有更大的表现空间。它适于表现体范畴的本质、体的意义分类,并可用于描写特定语言中的体现象。第三章讨论法语语法体,并梳理法语中语法层面的体现象。法语语法体的特点是以显在的语法形式表达明晰的体价值。在法语动词的屈折变化中,简单形式均表达非结果体,包括整体体和分割体两种可能,而复合形式均表达结果体,并可转而表达整体体。第四章讨论法语词汇体,并梳理法语中词汇层面的体现象。法语词汇体的特点是语言形式的差别不甚显着而体的差别丰富细致。动词以其自身意义能表示不同的事态类型,借助不同词缀可表达重复体、起始体和终结体等,构成迂回法则主要表现动作进展的大小阶段,涉及前瞻体、过程体、回顾体、起始体、分割体和终结体等;动作名词以及名词意群所表达的体的差别,与动词以及迂回法呈大致的平行关系;副词主要传达动作的频次、程度、时间和序列等信息,涉及重复体、强化体、瞬间体/延续体和序列体;形容词所表达的体的差别与副词呈大致的平行关系。第五章讨论法语句法体,并梳理法语中句法层面的体现象。法语句法体的特点是语言形式的复杂性和体的意义的合成性。在句中,谓语动词与宾语、主语或状语组合为动词意群,并受后者所带来的意义成分的影响,可能引起句子整体意义的变化;谓语动词所采用的特定语法形式表达一定的体价值,促使动词或动词意群所表达的事态类型的潜在意义转化为实在意义,也可能引起句子整体意义的变化。综上所述,依据体定义和体的分类确认并归纳法语中的体现象:它们分布于不同的语言层次,采用不同的语言手段,可分别归入语法体、词汇体、句法体和篇章体;这些体现象所表达的体的差别不尽相同,均可归入体的意义分类。至于篇章体,它是比语法体、词汇体和句法体更为复杂的体现象,涉及更多因素的影响。总之,法语中的这四类体现象由简至繁,彼此之间存在着语义关联和相互作用,它们是法语中体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共同促成法语体系统的运转。本论文的理论价值在于,以普通语言学的高度提出抽象、概括的体定义,采用形式和意义的双重标准提出全面、有效的体的分类,并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框架探索体范畴的本质;其实用价值在于,加深对体范畴、法语中的体现象以及体系统的理解,从而对法语教学和翻译实践有所裨益。
查飞能[2](2019)在《商周青铜器自名疏证》文中认为商周青铜器自名是时人对青铜器的命名,由专名和修饰语组成,用于说明青铜器名称、用途及性质等。青铜器研究肇始汉唐,至宋代成为专门学问,尤以定名为主,而青铜器自名是定名的基础。然青铜器功用扩大、器类关系、地域文化、古人分类思想及礼制等均对时人命名青铜器产生重要影响,以致商周青铜器自名数量庞大、称谓复杂,既有纷繁多样、写法奇特的专名,又有丰富的修饰语以限定用途与性质。纵观以往成就,商周青铜器自名研究已有较丰富成果,既有综合性研究,也有专题性研究,更有疑难问题的长期性研究。但学界相关研究运用的自名资料却并不多,缺乏系统性与全面性,绝大多数自名之字尚未得到关注。为深入发掘商周青铜器自名在古器物学、古文字学、历史学、文献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本文全面分类统计与整理商周各类青铜器自名,进而展开系统疏证,藉此发挥金文出土文献的史料价值。全文主体分上、下编两部分。上编是商周青铜器自名专名疏证,主要是逐一对商周各类青铜器自名专名进行分类整理与疏证,对一些疑难文字作出分析与考释。本部分由商周青铜容器、乐器、兵器及杂器共4类青铜器自名专名疏证组成,容器包括食器、酒器、水器及杂容器共4类。第一,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专名疏证,由常见容器共名、食器、酒器、水器、杂容器等5部分组成。常见容器共名分动词、名词名物化的共名和异器同铭导致的共名2种情况。食器有鼎、高、(?)、簋、盨、簠、敦(盏)、豆、铺、盂、盆共11种;酒器有爵、尊、觚、壶、卣、罍、锣、(?)、缶、瓿、罐、同、杯、卮共14种;水器有盘、盉、匜、鉴共4种;杂容器有盛饭器、食器盖、炉盘、杂饮器、杂量器共5种。第二,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专名疏证,由钟、缚、铃、铎、钲、籴共6类组成。第三,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专名疏证,由戈、戟、矛、剑、铍、斧钺、杂兵共7类组成。第四,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专名疏证,由衡器、符节、车马器、器座、钩类器、门锩、匕、俎等组成。自名专名疏证之时尤其注意多角度解读自名文字,探究疑难自名,以补证旧说、提出新说。文中或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互证,或结合青铜器器型特征解释,或结合青铜器器类之间的组合、更替、相生、派生关系对自名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或注重古文字音韵通假方面的证据,或注意礼仪、祭祀意义的动词、名词名物化成为自名现象,对商周青铜器自名专名进行系统疏证。举凡重要的自名专名疏证有:鼎自名方、合、填、甾、枳、鬻、(?)(鲧鼎),簋自名(?)(簋)、衡、即((?))、(?)、(?),盨自名(?)(盨)簋、(?)、诌、匜,豆自名(?)、(?)、敦、钲,盆自名益,壶自名(?)((?))、(?)(镬)、盏、牟,匜自名(?)、(?),镈自名(?)、,钲自名(?),(?)自名(?),戟自名(?)、(?)、(?)、(?),戈自名镐、(?),斧钺自名(?)、就,剑自名锃、(?)。下编是商周青铜器自名修饰语疏证,是上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依据商周青铜容器、乐器、兵器及杂器的主要用途及性质对商周青铜器自名修饰语展开全面分类与整理,然后逐一对各类自名修饰语进行综合疏证,考释疑难杂字,以此加深对商周青铜器性质、用途的进一步认识。第一,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修饰语疏证,本章由特征类、祭祀类、荐献类、膳饮类、宴飨类、盥洗类、置用地类及其他共8类自名修饰语组成。特征类是反映青铜器性质、盛装、形制及大小与数量的限定性语言。祭祀类是用各种祭祀或祭祀方式之字来表明青铜器用于某种祭祀。荐献类是用具有荐献义的字来限定青铜器用于进献、馈食场合。膳饮类又分粢盛、膳牲、制作膳食、备置膳食、酒饮等5类自名修饰语,主要是反映日常膳饮的字词。宴飨类是用与宴飨或具有宴飨之义的字以体现青铜器用途。盥洗类主要是限定青铜器净洗用途的修饰语。置用地类包括宫室、庖厨及其他使用地等限定性字词以体现青铜器使用场合、摆放位置。其他一类是不宜归入以上七类的自名修饰语。第二,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修饰语疏证,由声律与其他两类组成。声律类是乐器重要自名修饰语,起着说明乐器声音或声音特征与演奏乐律的作用。其他一类包括演奏方式、性质与用途等限定性修饰语。第三,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修饰语疏证,由特征类、使用对象类、击杀持执类及其他共4类自名修饰语组成。特征类是限定兵器性质、长短、大小与数量的修饰语。使用对象类分基层士兵、军制单位两种情况。击杀持执类包含兵器击杀用途与持执方式2类修饰语。其他一类包括兵器制作工库、置用地、使用、者精神意志等修饰语。第四,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修饰语疏证,包括材质、数量、置用地等,因量少而附于文末。自名修饰语疏证之时,对一些疑难杂字亦基于各类青铜器性质、用途进行重新解读和多角度分析,如会、(?)、叀、造/佶、(?)、簟(寻)、御、锣、(?)(孰—熟)、(?)((?)—熟)、(?)、曲(区)—(?)、(?)、米宫、行、(?)、林/大林等。
丁艳[3](2020)在《汉语植物词语研究》文中认为植物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较大的语义场。众多植物词语在传达自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富含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植物词语不仅是解读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也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出口。本文选择汉语植物词语(包括用来称说植物的名词和以植物名为构词语素构造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依据传统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对植物词语从命名、语义等语言层面以及认知、文化等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文章对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理据、意义构成、意义衍变特别是具有文化义的植物词语的语义特点及表现、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植物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微观的描写与宏观的分析,深入探讨语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在植物词语意义及植物隐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揭示植物词语一般特点的同时探索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勾勒出汉语植物词语系统的基本面貌;并希望借助某一类词语聚合的研究,从词汇层面上探讨一个民族的语言现实与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研究目标为:从植物名出发,分析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和命名的特点,探讨植物概念获得名称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它们在词义特征中的具体表现;分析植物词语的意义构成和语义特征,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植物词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词义的演进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有如下发现:汉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多源,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语植物词语的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既有客观词义,也有主观词义,是植物概念义和深层附加义的双层叠加,词义蕴涵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植物词语文化涵义的产生和理解是建立在植物自身的特征属性和文化模式(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形式、习俗生活形式、心理文化形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或转喻)的基础之上,并反映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植物命名的重要依据和途径,植物的隐喻命名从属于与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隐喻也是植物词语词义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植物词语的语义,以相似性(或相关性)为联结点,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途径实现了语义的衍生和拓展。汉语植物隐喻涉及的层面极广,模式多样且特色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隐喻模式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适应。植物词语词义的演进与隐喻(包括转喻)的认知方式及其被用于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汉语植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植物词的命名。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植物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特点,同时对植物词中的异名同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从语言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产生植物词异名现象的深层原因。第二章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植物词语的语义构成包括理性义、语法义和文化义。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重点分析植物词语理性义和文化义两个方面。通过索解植物词语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植物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间接性的语义表现和产生原因;阐释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特征,指出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来源和产生途径;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语义模式,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意义对应模式,分析引起这种语义模式差异的原因。第三章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隐喻是植物命名的一种重要依据,也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隐喻化认知表现在植物名的隐喻化上,也表现在借植物的隐喻含义来映射反映非植物域的某一概念上。论文从两个方面即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来分析植物词语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指出在植物词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中,隐喻起着重构、联想和转移的认知作用。同时,文章在深入考察植物隐喻特点的基础上也指出了汉语植物隐喻生成的动因。第四章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意义作为一种概念系统,基于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存在,词义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限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章从文化的物质层次挖掘植物词语反映的古代生产生活以及植物词语对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映射,通过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的微观解读,探讨词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五章汉语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植物词语不仅可以反映物质文化,有些更是精神文化下的言语结晶。植物词语蕴涵着独特的礼俗文化色彩,并烙有礼俗文化的鲜明印迹。蕴含于植物词语中的大量礼俗事象,折射出汉民族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植物词语也映照出民族价值观念,人们以花草树木为载体,抒发了对高尚精神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彰显出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结语。对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池舒文[4](2019)在《三大范畴体系的理论性比较研究及其对范畴化的实践性认知研究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范畴”一词做出两种解释,一种是哲学性或理论性的解释,即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另一种则是通俗的解释,即范畴指“类型、范围”,这两者之间虽不能说在意义上毫无联系,但它们之间似乎仍有不小差别。一方面“范畴”作为各学科必须依赖的基础性概念,显然被要求作为一个体系而存在,即各学科均要为自己准备一整套“范畴”用以构筑一个严谨详实的能够反映人对客观事物本质认识的理论体系,但另一方面“范畴”在日常用语中却给人一种“事事皆范畴,处处见范畴”的感觉。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语言使用中“范畴”似为所有“语词”背后的意义支撑,每个“语词”自身被看成是“表达”,而它所表达的东西就是其背后的“范畴”意义,但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范畴”概念本身有不同寻常之处。首先,它是西方思想和学术源头的核心概念,在古希腊学术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中位居显要;其次,“范畴”在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概念,它是自带一个体系的存在者,其中包含了着名的十大范畴;再次,“范畴”概念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得到广泛的使用,广泛存在于不同哲学家的不同哲学体系,结果是“范畴”概念在获得极其丰富的意义内涵的同时,其本身内在的涵义亦被不断“泛化”,它的使用早已突破了哲学的领域而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科学领域,特别是在现代的语境中更是几乎被等同于“类别”;最重要的是,“范畴”概念始终与我们的认知息息相关,它具有根本性的作用,亦即它并非仅仅相关于世界上某些事物、某些种类、某些方面的认知,而是相关于世界上所有事物、所有种类、所有方面的认知和理解。有鉴于此,本论文力图完成涉及范畴的两项紧密相关的研究任务,第一项任务涉及三大范畴体系的理论性比较研究,它作为主体内容将覆盖本文第一部分至第四部分;第二项任务是该理论性比较研究对范畴化实践性认知研究的启示,它作为必要延伸将在本文第五部分加以展开。在第一项任务中,我们追寻“范畴”所经历的体系演变,我们把范畴论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分别选取一个最具有影响力的哲学认识论中的范畴体系加以研究,具体而言,即选取亚里士多德的经验论范畴体系、康德的先验论范畴体系和胡塞尔的本质论范畴体系这三大范畴体系进行理论比较研究。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三个最具有代表性的范畴体系尽管可以说互相之间是异质性的,但它们同样都专注于描述我们的全部基本认知范式,并且同样都把这些认知范式命名为“范畴”,因此在对于基础认知意义的追寻方面完全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在具体论证上,本文一方面把着力点放在各体系本身内在的系统纯粹性和自洽性及其对于基础认知所具有的独特维度,另一方面也注重对于不同范畴体系进行横向比较,在揭示不同范畴体系之间的异质性和各自具备的系统自洽性的同时,亦着重挖掘范畴论本身一以贯之的精神脉络以及范畴体系演变进化的历史连贯性。接着,本文进一步深入考察范畴概念本身的演变规律,揭示其演变所围绕的三大主轴即逻辑主轴、区域主轴及意义主轴,前两大主轴为显性主轴,后一个主轴为隐性主轴;从以上范畴概念本身演变的考察中,我们提炼出了其不变的概念内核即“认知意义之底层”或者说“认知的可能性本身”。正是以此范畴概念本身的不变内核为基础,我们转而进入本文的第二项任务即“范畴化”过程的研究,因为“范畴化”就其根本而言就是根植于基础领域的“认知可能性之本身”的意识操作,它是在整个经验认知过程之中进行的(针对认知可能性的)现实化和(针对认知对象的)客体化的意识行为。原本按照胡塞尔的划分,整个经验认知过程一共为三个对象性建构阶段即接受性对象的建构阶段、知性对象性的建构阶段以及普遍对象性的建构阶段,而根据我们的对于范畴化的定义则可以把它们解释为三个阶段的范畴化。在针对经验认知过程的范畴化实践性研究中,我们进一步发现了三大范畴体系所辖的诸范畴在主导不同阶段的范畴化方面存在着天然的互补性和一致性,即第一认知阶段的范畴化其实是由康德的现象性诸范畴主导进行的范畴图型化(还有范畴的特型化作为必要补充),第二认知阶段的范畴化正是由胡塞尔的逻辑性诸范畴主导进行的范畴逻辑化,而第三认知阶段的范畴化则是由亚里士多德的类型性诸范畴主导进行的范畴类型化,这些不同阶段的范畴化构成了基础认知领域的一整个经验认知构架。除了以上基础领域,我们的经验认知其实还有更加显性、突出的领域,这就是心理认知领域和语言认知领域,只要我们稍稍扩展一下“范畴化”的意义辖域,它就必然要涉及这两个领域,但是即便如此,在这两个领域中所谓的范畴化亦仍然是基础领域的范畴化的外化表现,在心理领域直接表现为“直观化显象”而在语言领域则直接表现为“系统化表达”。
曹雨杨[5](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张绍时[6](2019)在《先秦“象”范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体系中,“象”是一个蕴含文化观念、哲学思想、审美特质的范畴,它跨越了哲学、美学、文学、天文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汉语思维方式、言说方式乃至社会价值体系均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象”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范畴,与其孕育、发生最为关键的先秦时期有着紧密关联。“象”是构建先秦思想文化系谱的一个基本符号,从日常生活的器物之象到祭祀活动的祭器、乐舞之象,从天文学的日月星辰之天象到医学的藏象、脉象,从巫卜文化中的龟筮之象到宗法文化的制度之象,“象”涉及到先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它是一个包含思想价值、精神品格、民族意识的概念。“象”又是关涉到先秦人们思维模式的一个重要范畴,象思维和象喻言说在先秦时期得到广泛运用,经过思想家的理论阐释,形成了以“象”为思维纽结,以天地人互通为平台的整体运思模式。“象”范畴虽然在先秦的知识系谱形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学界对“象”范畴在先秦时期的孕育发生、历史演化、内涵特征及其与象思维的关联、对后世文化的影响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有必要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范畴研究与文化研究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把握相结合,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研究方法对先秦“象”范畴进行全面整理、系统研究。在充分掌握文献的基础上,厘清“象”范畴的孕育、发生、发展过程,梳理各家学派对“象”范畴的论述,探析“象”范畴的内涵、特征、功能,彰显“象”范畴所包含的民族思维模式,探讨“象”范畴对后世文化的影响。这有着多方面的意义:有助于把握先秦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方式,有助于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有助于把握中华文艺美学的特征与精神,有助于中西文化及文论的比较研究。“象”字丰富的含义为“象”范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甲骨文中“象”有动物名、氏族名或人名、乐舞名三义。周代“象”字含义主要沿着动物义、神圣义、视觉义发展。“象”又转化为动词,具有效法、相似之义。在“象”的字义发展及转化过程中,其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成为关系到周代礼乐文化的一个重要范畴。先秦思想家的理论总结直接促使了“象”范畴的发生,推动了“象”范畴的发展。《老子》提出“无物之象”“其中有象”“大象无形”等一系列命题,最先将“象”提升为一个哲学范畴。《易传》提出的“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制器尚象”等命题分别阐释了易象的发生、目的和功能,建立了比较系统的象论思想。《乐记》将“象”引入到艺术领域,“气以成象”“声者,乐之象也”“乐者,所以象德也”等命题关涉到乐象的发生、形态和功能,“象”在乐中相应地具有本体、媒介、功能等多重意义。先秦思想家较少对“象”范畴进行直接地理论界定,“象”范畴的内涵、特征、功能是在与其他范畴的关联与比较中凸显出来的。从内涵来看,“象”与“物”“形”“名”“文”密切相关而又有所区别。“象”源于古人对宇宙自然、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效法,它是物象世界与观念世界相互交融的产物。“象”既保留了自然物象的感性形态,又包含了主体观念之象的超自然、超实体特征,是一个具有丰富意蕴的文化符号。从特征来看,“象”与“气”密切相关而具有直观性,与“道”密切相关而具有形上性,是心物交融的产物而具有主客交融性。从功能来看,“象”是先秦思想家尽意的一种重要方式,他们广泛地运用象喻方式阐释自己的理论主张。“象”之所以成为先秦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与它所包含的思维模式密切相关。“象”源于先民的尚象意识,先民的采集渔猎活动、龟卜占筮活动以及图腾符号、象形字等都体现出这一本源性的尚象思维模式。象思维以“观物取象”为起点,以“取象比类”方式展开,以“立象尽意”为目的,以象征、比类、联想、暗示等方式把握和表述未知的世界。象思维是物象世界与观念世界相浑融的一种思维模式,具有形象性、直觉性、整体性特征。先秦象思维的广泛运用从潜在层面促进了“象”范畴的发生,“象”范畴的发生、发展与广泛运用又是象思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先秦思想家对“象”范畴的讨论以及象思维的广泛运用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影响。以文艺美学为例,这表现在三个层面:从话语层面来看,中国古代文艺美学衍生出意象、兴象、气象、境象等一系列次生范畴,在唐代形成了成熟的审美意象论,由“象内”“象外”之论进而发展成为艺术意境论;从思维与言说层面来看,先秦时期形成的象思维方式和象喻言说方式,对古典文艺美学的象思维及象喻言说有着重要影响,形成了偏重于直觉感悟与象喻妙譬的理论品格;从文化精神层面来看,先秦“象”范畴与象思维对古代艺术的超越精神、生命精神、诗性精神都有着重要影响。总而言之,“象”具有原始具象、认知中介和本体意义等多重内蕴,它在先秦思想文化演进与知识系谱生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象”与龟卜、占筮相结合,确立了它作为沟通天地人的中介。“象”在春秋战国思想家的阐释中完成了理论层面的超越。老子的“大象”论将“象”提升到哲学层面,确立了其形而上的本体意义。儒家将“象”与伦理道德相关联,确立了“以象比德”的政教传统。凡此种种体现了原始“尚象”意识到象思维的转化。先秦“象”范畴和象思维对重视形象性、审美性的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楚小庆[7](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闫章虎[8](2019)在《政治制度视角下的唐代书法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政治制度的视角出发,对唐代书法史进行深入考察,旨在揭示唐代书法史与政治制度相关的那一层面。基于这种观察视角,本文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讨论。根据论述主题,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揭示了唐代书法的“政治属性”,并考察唐代国家典仪中的书法因素,分析书法活动及相关书迹背后的政治意涵,解读它们在处理政治关系、维护统治中所发挥的作用。在第二部分,论文从文书行政的角度出发,思考唐代铨选制度中为何会设置“楷法遒美”及“工书”这两个关于书法的标准,探究“楷法遒美”与“工书”的具体内涵并梳理它们和唐代书法史的关系。基于以上讨论,这一部分还对“书判拔萃科”中“书判”的具体所指进行了考证。论文第三部分重点讨论凭借书法技艺为皇室服务的翰林书待诏,对这一群体的性质、供职模式、工作内容、选拔方式、仕途、社会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结合传世及新出石刻资料,考察唐代宫廷书法对翰林书待诏书法的影响,以及书待诏书法的群体性特征。第四部分关注的则是在行政及文馆机构中供职的文书吏、楷书手、书直等群体,揭示他们在当时整体制度框架中所处的不同位置、所承担的不同职能。并结合敦煌文献及吐鲁番文书,从职能的角度出发,对他们的书法特征进行了总结。第五部分研究的是唐代的“书法教育制度”,这一部分的目的不是对相关制度进行全面介绍,而是重在分析这些“书法教育制度”的实际运作情况以及对唐代书法发展的影响。结论表明,除侍书之外,书学、弘文馆等机构在唐代书法史上所起的作用明显被夸大了。
李迅[9](2018)在《复杂事件结构视角下的现代汉语V1NV2构式研究》文中提出“N1+V1+N2+V2”句法形式在现代汉语中非常常见,但在内部语义上是非均质的,以“致使性”为参照点,可以分为致使性结构和非致使性结构。论文将致使性结构界定为V1NV2构式,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致使”范畴是一个典型的由复杂事件表达的语义范畴,而V1NV2构式则是对这种复杂事件的具体表达手段。论文以“认知构式语法”理论、“认知事件”相关理论为理论依据,系统分析了 V1NV2构式以“致使”义为核心的表达功能。论文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V1NV2构式的事件结构类型及构式义的界定V1NV2构式包含了词汇型致使和分析型致使两种类型。词汇型致使的V1NV2,体现为隐性致使型事件;分析型致使的V1NV2,体现为显性致使型事件。显性致使型事件包括了迂回致使事件和回指致使事件两种下位类型;隐性致使型事件包括了使役事件、使能事件、使成事件、助成事件、共动事件以及归因事件等六种下位类型。论文坚持“基于用法的模型”思想,对超过370万字的新闻和小说的封闭语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以型率和例率为主要考察点,以“基于互为变化的共现词素构式搭配分析”为思路,考察了各种下位类型构式中V1和V2的分布情况,以及V1和V2的搭配情况,根据用法的频率,确定了V1NV2构式表达的各种事件语义以及其中的典型范畴和非典型范畴。迂回致使事件和使役事件分别是显性致使和隐性致使两种事件类型的典型代表。依据典型范畴的事件语义,V1NV2构式义界定为:外部事件直接致使N实现V2表征的状态事件的发生,或外部施事N0通过V1手段直接或间接致使N产生V2表征的动作事件。二、显性致使V1NV2构式的分析迂回致使型V1NV2构式是这一类中用法占绝对优势的类型,论文将其作为这一部分的主要研究对象。在使因事件方面,迂回致使型V1NV2构式中的E1事件以构式关联的外部事件形式存在。事件名词和E,事件的表达具有“天然”的相容性,而非事件名词则以转喻的方式指代E,事件,转喻能力和“显着度”相关。在致使关系方面,“使”和“让1”这两个显性致使标记词的用法频率占了绝对优势分布。“使”和“让1”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分化。功能分化受到语体、事件类型以及V1动词语义等三个因素的制约。在结果事件方面,E2事件的下位类型包括“状态变化事件”、“感知变化事件”。围绕“状态变化”这个语义范畴,有5种语义类型:状态实现、状态延续、状态消失、状态量增、状态量减。围绕“感知变化”这个语义范畴,有2种语义类型:感官感知、心理感知。三、隐性致使V1NV2构式的分析使役型V1NV2构式中,E1事件和E2事件通过“指令性”的致使关系建立联系,“指令性”依靠V1动词的词汇义得到具体表达。依据指令性语义的强弱,分为三类:弱指令性V1、一般指令性V1以及强指令性V1。一般指令性V1在使役事件中处于绝对优势分布,其致使的结果主要是动作类事件。使能型V1NV2构式中,E1事件和E2事件通过“允禁”的致使关系建立联系,根据“允禁”的类型,分为两大类:允许性V1和禁止性V1。使能型V1NV2构式中E2事件往往具有强动作性。助成型V1NV2构式中,E1事件和E2事件通过“助力”的致使关系建立联系,根据外部论元N0的参与度,可以分为Ⅰ型助成型和Ⅱ型助成型。共动型V1NV2构式有两个特征:一是致使关系必须存在;二是“共动”语义中有侧重,共动事件中的外部论元N0虽然参与了 E2事件的表达,但仅仅是伴随性的,而内部论元N才是E2事件的主要角色。使成型V1NV2构式在隐性致使类型中使用频率最低,是隐性致使V1NV2构式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在致使关系的表达上具有一定的跨范畴倾向,构式搭配有凝固倾向,搭配扩展功能有限。归因型V1NV2构式在隐性致使类型中最为特殊。归因型V1NV2构式在语义结构上更接近于显性致使V1NV2构式的特点,可以看作是无显性致使标记词的无意致使型构式的特殊类型。四、V1NV2构式致使功能体系的分析V1NV2构式应被看作是一个最高层级的抽象构式,以致使性为构式义的核心。“让”是个多功能的动词,以“让”为观察点,可以较完整地呈现出V1NV2构式从显性致使到隐性致使的功能联接体系。子构式体现出的“图式一一例示”联接关系的紧密度和构式的典型性特征高度相关。越符合“图式——例示”联接关系的子构式越接近V1NV2构式的典型范畴,反之则处于边缘范畴。V1NV2构式对“致使性”语义表达的全面性还体现在构式表达力互动类型功能的全面性。V1NV2构式覆盖了包括基本力稳定动态模型、次级力稳定动态模型以及转换力动态模型在内的所有的具体模式,甚至还延伸出具有鲜明汉语语法特征的两个新概括的模式。迂回致使型V1NV2构式对力动态系统模型的表达功能最丰富,说明致使方式的明确程度和力互动类型表达的多样性程度呈反比,在V1NV2构式中,致使方式越倾向于标记化,表达不同力互动类型的能力越强;致使方式越倾向于词汇化,越容易限定在特定的力互动类型表达范畴中。迂回致使型、使役型、使能型是V1NV2构式使用频率最高的三种子构式,在力动态系统模型中,恰恰也就是这三种类型拥有较强的跨模式分布的表达功能,说明跨模式分布的表达功能有利于构式更广泛的运用,或者说,用法能否更为普遍,使用频率能否更高,取决于该构式是否可以表达多种不同类型的力互动模式。
岳岚[10](2015)在《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研究》文中提出晚清时期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随着新教传教士进入中国,形成了历史上西方人汉语学习的第二次高潮。以传教士、商人、外交人员为主的西方人为了各自的目的学习汉语,编写了类型多样、卷帙浩繁的汉语教材。本文以这些汉语教材为研究对象,在占有较为完备的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从文献学、历史学、语言学史学的角度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梳理其发展脉络,考察这一时期西方人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模式,总结他们汉语教学和学习的经验与特征,为当今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第一章为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概况。在这一百多年中,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西方人编写的汉语教材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800-1840年,初步探索期。教材数量少,编写水平有限,主要在翻译法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编写,语法教材以印欧语法为框架,对汉语特征认识存在不足,学习者以传教士为主。第二阶段,1841-1860年,快速发展期。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人的活动范围扩大,方言教材增加。除了传教士之外,商人、外交人员等学习者大量出现,相应地也出现了为不同学习者准备的教材。第三阶段,1861-1890年,日渐成熟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国门进一步打开,方言教材进一步增多,北京官话的学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书面语教材应需而生。西方人有意识地采用安、奥林多夫教学法等进行教材编写,教材编写和汉语教学都走向成熟。第四阶段,1891-1911年,全面繁荣期。中西交流空前活跃,汉语教材类型更丰富,教材编写数量更多,结构体例更加成熟,各个语言要素结合更加自然,语法教材退出舞台。第二章为晚清时期西方人的语音教学。西方人在汉语学习过程中,采用罗马注音的方式辅助汉语语音学习,这一时期西方人开始采用英语语音进行标记,创制了多个拼音系统,但是无论哪个系统都不能完全正确地表示汉语语音,真正的汉语语音只能从老师那里学到。声调和送气音在西方语言中并不存在,也形成了西方人语音学习的难点,不过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有效的声调和送气音的教学与学习方法。第三章为晚清时期西方人的语法教学。西方人一方面在印欧语法的框架下进行汉语语法的分析,对汉语进行八大词类的划分:同时努力寻找和西方语法对应的汉语语法形式。另一方面,他们关注汉语的特性,对汉语语法中的独特特征进行追寻,对中西语言共性中的个性语法现象也进行了分析与介绍。西方人偏重教学语法,多采用翻译法、例证法、功能概念法和比较对照等方法进行语法教学,在语法学习中提倡多观察,还对语法学习中的难点给予特别关注。第四章为晚清时期西方人的汉字和词汇教学。汉字是表意文字,完全不同于字母文字,形成西方人汉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在汉字教学中,他们注重汉字部首及部件的学习,强调书写汉字的笔画、笔顺及练习方法。受到西方语言学的影响,西方人同样对汉语,特别是方言进行了搜集、整理,编写了双语对照词汇书和字典:语法教材侧重从构词法的角度对汉语词语进行分析:其他教材中词汇教学逐渐成为重要板块。另外,西方人注重具有汉语特色的四字词语、谚语、俗语等的学习。本文对晚清时期西方人编写的汉语教材进行了四个时期的纵向梳理,并从语音、语法、汉字、词汇等方面进行横向考察,使得我们对晚清时期西方人的汉语学习有了比较清晰和全面的认识。晚清时期的汉语教材实用性、针对性较强,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编写体例日趋成熟,多采用中外合作的编写模式,并能结合自身学习中的弱点和难点对汉语各要素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都值得现今的对外汉语教学借鉴。晚清时期西方人编写的汉语教材是中西语言接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语语言学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还保存了鲜活的近代汉语语料,为汉语本体研究提供了发展空间。晚清时期西方人编写的汉语教材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整理和研究。
二、一类不可忽视的名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类不可忽视的名词(论文提纲范文)
(1)法语体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0.1 体范畴与体现象:研究对象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本研究的思路以及论文的框架、创新点和意义 |
第一章 体:概念和分类 |
1.1 体的渊源 |
1.1.1 古典语言中的体概念 |
1.1.1.1 古希腊语中的体概念 |
1.1.1.2 拉丁语中的体概念 |
1.1.1.3 古阿拉伯语中的体概念 |
1.1.2 俄语中的体定义 |
1.2 体的定义 |
1.2.1 体与动作方式 |
1.2.2 普通语言学中的体定义 |
1.2.2.1 Comrie的观点 |
1.2.2.2 Dahl的观点 |
1.2.2.3 Cohen的观点 |
1.2.3 英语语言学中的体定义 |
1.2.3.1 Vendler的观点 |
1.2.3.2 Verkuyl的观点 |
1.2.3.3 Smith的观点 |
1.2.4 法语语言学中的体定义 |
1.2.4.1 Guillaume的观点 |
1.2.4.2 Bally的观点 |
1.2.4.3 Gosselin的观点 |
1.2.5 本文对体的重新界定 |
1.3 体的分类 |
1.3.1 体的狭义二分法 |
1.3.2 体的广义二分法 |
1.3.3 体的多分法 |
1.3.3.1 Bally的分类法 |
1.3.3.2 Wilmet的分类法 |
1.3.4 本文对体的重新分类 |
第一章结论 |
第二章 体: 理论和模式 |
2.1 关于体的主要理论学说 |
2.1.1 Guillaume的心理机制论以及体的理论 |
2.1.1.1 概述 |
2.1.1.2 动词理论 |
2.1.1.3 体的理论 |
2.1.2 Gosselin的时性语义学 |
2.1.2.1 概述 |
2.1.2.2 反向双重动力模式 |
2.1.2.3 体-时表征以及解读程序 |
2.2 阐释体的认知途径 |
2.2.1 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 |
2.2.1.1 体验哲学 |
2.2.1.2 认知语言学 |
2.2.2 意象图式、概念隐喻以及人类基本的认知规律 |
2.2.2.1 意象图式理论 |
2.2.2.2 概念隐喻理论 |
2.2.2.3 基本的认知规律及其意象图式 |
2.2.3 事态及其认知阐释 |
2.2.3.1 事态类型学说 |
2.2.3.2 认知视角下的事态 |
2.2.4 时间及其认知阐释 |
2.2.4.1 “时间类型”学说 |
2.2.4.2 认知视角下的时间 |
2.2.5 认知视角下的体 |
2.3 描写体的时间-事态模式 |
2.3.1 单轴模式 |
2.3.1.1 表现内容 |
2.3.1.2 评价 |
2.3.2 平行轴模式 |
2.3.2.1 Gosselin的平行轴模式 |
2.3.2.2 评价 |
2.3.3 垂直双轴模式 |
2.3.3.1 Croft的垂直双轴模式 |
2.3.3.2 时间-事态模式 |
2.3.3.3 时间-事态模式的优势 |
第二章结论 |
第三章 法语语法体 |
3.1 直陈式 |
3.1.1 简单形式 |
3.1.1.1 现在时 |
3.1.1.2 未完成过去时 |
3.1.1.3 简单过去时 |
3.1.1.4 简单将来时 |
3.1.1.5 过去将来时 |
3.1.2 复合形式 |
3.1.2.1 复合过去时 |
3.1.2.2 愈过去时 |
3.1.2.3 先过去时 |
3.1.2.4 先将来时 |
3.1.2.5 过去先将来时 |
3.2 虚拟式 |
3.2.1 简单形式 |
3.2.2 复合形式 |
3.3 条件式 |
3.3.1 简单形式 |
3.3.2 复合形式 |
3.4 其他语式 |
3.4.1 命令式 |
3.4.1.1 简单形式 |
3.4.1.2 复合形式 |
3.4.2 不定式 |
3.4.2.1 简单形式 |
3.4.2.2 复合形式 |
3.4.3 分词式以及副动词 |
3.4.3.1 现在分词 |
3.4.3.2 过去分词 |
3.4.3.3 副动词 |
第三章结论 |
第四章 法语词汇体 |
4.1 动词 |
4.1.1 单一动词 |
4.1.1.1 简单动词 |
4.1.1.2 代动词 |
4.1.2 动词词缀 |
4.1.2.1 前缀 |
4.1.2.2 中缀 |
4.1.2.3 后缀 |
4.1.2.4 前后缀 |
4.1.3 动词短语 |
4.1.3.1 三大阶段以及序列和重复 |
4.1.3.2 三小阶段以及中断和接续 |
4.2 名词 |
4.2.1 动作名词 |
4.2.1.1 单一名词 |
4.2.1.2 名词词缀 |
4.2.1.3 名词意群 |
4.2.2 时间名词 |
4.2.2.1 时间单位 |
4.2.2.2 时期 |
4.2.2.3 日期 |
4.3 副词 |
4.3.1 频次 |
4.3.1.1 频率 |
4.3.1.2 次数 |
4.3.2 程度 |
4.3.3 时间 |
4.3.4 序列 |
4.4 形容词 |
4.4.1 频次 |
4.4.1.1 频率 |
4.4.1.2 次数 |
4.4.2 程度 |
4.4.3 时间 |
4.4.4 序列 |
4.5 介词 |
4.5.1 空间点和时间点 |
4.5.1.1 基于一点的静态定位 |
4.5.1.2 基于一点的动态定位 |
4.5.2 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 |
4.5.2.1 基于两点的静态定位以及距离 |
4.5.2.2 基于两点的动态定位以及距离 |
第四章结论 |
第五章 法语句法体 |
5.1 简单句 |
5.1.1 动词与宾语 |
5.1.2 动词与主语 |
5.1.3 动词与状语 |
5.1.3.1 频次状语 |
5.1.3.2 程度状语 |
5.1.3.3 时间状语 |
5.1.3.4 地点状语 |
5.1.4 动词与语法形式 |
5.1.4.1 单一动词与语法形式 |
5.1.4.2 动词意群与语法形式 |
5.2 复杂句 |
5.2.1 先时性时间关系复杂句 |
5.2.1.1 以avant que引导的时间从句 |
5.2.1.2 以jusqu'a ce que等引导的时间从句 |
5.2.2 同时性时间关系复杂句 |
5.2.2.1 以pendant que等引导的时间从句 |
5.2.2.2 以aussi longtemps que等引导的时间从句 |
5.2.3 后时性时间关系复杂句 |
5.2.3.1 以apres que引导的时间从句 |
5.2.3.2 以aussitot que等引导的时间从句 |
第五章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2)商周青铜器自名疏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基本疏证思路与方法 |
四、材料来源与疏证规范 |
上编 商周青铜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一章 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一节 商周青铜容器自名共名疏证 |
第二节 商周青铜食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三节 商周青铜酒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四节 商周青铜水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五节 商周青铜杂容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二章 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一节 商周青铜钟镈铃自名专名疏证 |
第二节 商周青铜铎钲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三节 商周青铜鑃自名专名疏证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一节 商周青铜戈戟矛自名专名疏证 |
第二节 商周青铜剑铍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三节 商周青铜杂兵自名专名疏证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一节 商周青铜衡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二节 商周青铜杂用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三节 小结 |
下编 商周青铜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五章 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一节 特征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二节 祭祀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三节 荐献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四节 膳饮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五节 宴飨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六节 盥洗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七节 置用地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八节 其他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九节 小结 |
第六章 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一节 声律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二节 其他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七章 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一节 特征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二节 使用对象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三节 击杀秉持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四节 其他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五节 小结 |
附录 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3)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植物词语的界定 |
一、选题缘由 |
二、植物词语的界定与选取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传统训诂学对植物词语的研究 |
二、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研究 |
三、植物词语隐喻认知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方法 |
三、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汉语植物词的命名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与类型 |
一、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 |
二、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的特点 |
一、理据多源,但命名单一 |
二、选取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命名 |
三、命名具有类比性 |
四、命名具有鲜明的具象性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的异名与同名 |
一、植物词的异名同实 |
二、植物词的同名异实 |
第二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理性义 |
一、理性义的直接性及其表现 |
二、理性义的间接性及其原因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文化义 |
一、文化义的语义特征 |
二、文化义的语义来源 |
三、文化义的产生途径 |
第三节 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及成因 |
一、植物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 |
二、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差异成因 |
第三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 |
第一节 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 |
一、植物概念与植物隐喻命名的认知形成 |
二、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类型 |
三、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认知分析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 |
一、植物基本层次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二、植物构成部分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三、“人是植物”“事(物)是植物”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第三节 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及生成动因 |
一、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 |
二、汉语植物隐喻的生成动因 |
第四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生产生活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的农业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社会生活 |
三、植物词语与古代其他生产活动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饮食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饮食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食事规仪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中医药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药学典籍 |
二、植物词语与药学理论 |
三、植物词语与医食保健 |
四、植物词语与涉医文学 |
第五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礼俗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传统礼仪 |
二、植物词语与民风民俗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价值观念 |
一、“君子之风”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 |
二、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
三、“德容兼备”古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与反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三大范畴体系的理论性比较研究及其对范畴化的实践性认知研究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研究的缘由和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第一节 范畴论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二节 范畴化的国内外研究 |
第三章 研究目标和方法 |
第一部分 范畴论的经验始发 |
第一章 亚里士多德的十大范畴 |
第一节 范畴划分与语词分类 |
第二节 范畴划分与存在分类 |
第三节 范畴体系与含义系统 |
第二章 范畴划分的纯粹性与完备性 |
第一节 范畴划分的纯粹性 |
第二节 范畴划分的完备性 |
第三章 范畴在语义阐释上的综合应用 |
第二部分 范畴论的先验转身 |
第一章 知识的经验之始与先验之源 |
第二章 知识的客观普遍性与客观必然性 |
第三章 范畴的客观实在性与客观有效性 |
第一节 范畴的客观实在性 |
第二节 范畴的客观有效性 |
第四章 康德范畴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 |
第一节 范畴知识产生的系统性和完备性 |
第二节 范畴部门的系统性和完备性 |
第五章 康德范畴体系与亚里士多德范畴体系的比较 |
第一节 两个体系在纯粹性上的对比 |
第二节 两个体系在完备性上的对比 |
第三部分 范畴论的本质蜕变 |
第一章 本质(Wesen) |
第一节 本质(Wesen)与观念(Idée) |
第二节 本质(Wesen)与实体(ousia) |
第三节 本质(Wesen)与意义(Sinn,Bedeutung) |
第二章 概念(Begriff) |
第一节 概念(Begriff)、意义(Sinn)与对象(Gegenst?nd) |
第二节 概念(Begriff)与范畴(Kategorie) |
第三章 胡塞尔范畴体系的划分 |
第一节 范畴与区域 |
第二节 逻辑范畴的分类 |
第三节 区域范畴与逻辑范畴 |
第四章 范畴与直观 |
第一节 范畴感知和感性感知 |
第二节 范畴直观和普遍直观 |
第三节 个别直观与本质直观 |
第四节 诸本质直观的对象 |
第五节 诸本质直观行为及其代现 |
第五章 胡塞尔范畴体系再论 |
第一节 范畴的本质、意义、概念、名称 |
第二节 胡塞尔直观学说的理论跨越 |
第三节 接受性的直观和自发性的直观 |
第六章 三大范畴体系的比较 |
第一节 三大范畴体系在纯粹性上的对比 |
第二节 三大范畴体系在完备性上的对比 |
第四部分 范畴概念本身的系统演变 |
第一章 范畴概念本身演变的逻辑化主轴 |
第一节 范畴与逻辑的“隔空初遇” |
第二节 范畴与逻辑的“通畅合流” |
第三节 范畴与逻辑的“扩张合一” |
第二章 范畴概念本身演变的区域化主轴 |
第一节 “范畴的区域化”和“区域的范畴化” |
第二节 范畴、逻辑与区域的“三位一体” |
第三章 范畴概念本身演变的隐性主轴 |
第五部分 范畴化问题的实践性认知研究 |
第一章 不同认知阶段的范畴化 |
第一节 第一认知阶段的范畴化 |
第二节 第二认知阶段的范畴化 |
第三节 第三认知阶段的范畴化 |
第二章 三个认知阶段的范畴化与直观化 |
第一节 第一阶段的范畴化与直观化 |
第二节 第二阶段的范畴化与直观化 |
第三节 第三阶段的范畴化与直观化 |
第四节 三大范畴体系的理念变更与直观化 |
第三章 基础领域、心理领域和语言领域的范畴化 |
第一节 基础领域的范畴化和心理领域的直观化 |
第二节 基础领域的范畴化和语言领域的符号化 |
第六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
凡例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
《尹至》篇知见录 |
《尹诰》篇知见录 |
《程寤》篇知见录 |
《保训》篇知见录 |
《耆夜》篇知见录 |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
《皇门》篇知见录 |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
《楚居》篇知见录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
综论知见录(存目) |
(6)先秦“象”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及评析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象”字义的发生与演变 |
第一节 殷商和西周早期“象”字含义考论 |
一、作为动物名 |
三、作为乐舞名 |
二、作为氏族名或人名 |
第二节 西周中期以后“象”字名词义考论 |
一、“象”之动物义 |
二、“象”之神圣义 |
三、“象”之视觉义 |
第三节 西周中期以后“象”字动词义考论 |
一、“象”之效法义 |
二、“象”之相似义 |
三、“象”之象征义 |
第二章 “象”范畴的发生与发展 |
第一节 道家论“象” |
一、《老子》论“象”与“大象” |
二、《庄子》论“象”与“象罔” |
三、《鹖冠子》论“象”与“名物” |
第二节 《易传》论“象” |
一、“象”的多重含义 |
二、“观物取象” |
三、“立象以尽意” |
四、“制器尚象” |
第三节 《乐记》论“象” |
一、“气以成象” |
二、“声者,乐之象也” |
三、“乐以象德” |
第四节 其他文献论“象” |
一、《鬼谷子》论“象” |
二、《黄帝内经》论“象” |
三、《管子》《荀子》论“象” |
第三章 “象”范畴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
第一节 “象”与“物”“形” |
一、“象”与“物” |
二、“象”与“形” |
第二节 “象”与“名”“文” |
一、“象”与“名” |
二、“象”与“文” |
第三节 “象”的特征 |
一、直观性 |
二、形上性 |
三、主客交融性 |
第四节 “象”的功能 |
一、“六经”之以象尽意 |
二、儒家之以象比德 |
三、道家之以象喻道 |
四、兵墨法诸家之以象言理 |
第四章 “象”范畴与象思维 |
第一节 先民的尚象意识与象思维 |
一、先民实践活动的观象意识 |
二、图腾符号的想象与象征 |
三、汉字造字的尚象思维 |
四、原始思维中的尚象意识 |
第二节 象思维的过程与特征 |
一、象思维的过程 |
二、象思维的特征 |
第三节 先秦文献中的象思维与“象”范畴 |
一、《周易》的“取象”与“立象” |
二、老庄对“道”的体悟与“象”的营构 |
三、《黄帝内经》“以象测藏”的运用与“藏象”论 |
四、其他文献中的象思维与“象”范畴 |
第五章 先秦“象”范畴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 |
第一节 “象”范畴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话语形态 |
一、“象”从哲学范畴向文艺美学范畴的演变 |
二、“象”从“象外”到“境”的发展 |
第二节 “象”范畴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 |
一、“象”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思维方式 |
二、“象”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言说方式 |
三、象思维和象喻言说的优势与局限 |
第三节 “象”范畴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精神 |
一、“象”与文艺美学的超越精神 |
二、“象”与文艺美学的生命精神 |
三、“象”与文艺美学的诗性精神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先秦文献“象”字语句辑录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
1.关于“艺术”的概念 |
2.关于“技术”的概念 |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
1.关于“形态”的概念 |
2.关于“生态”概念 |
3.关于“形式”的概念 |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创新目标 |
(二)创新价值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体系 |
三、研究方法 |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
五、解决方案 |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
(一)基本脉络 |
(二)主要表现 |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
1.中国 |
2.西方 |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
1.正面影响 |
2.负面影响 |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
致谢 |
(8)政治制度视角下的唐代书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视角与术语释义 |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 |
第三节 基本资料评述 |
第四节 本文的结构框架 |
第一章 礼仪与政治语境中的书法 |
第一节 唐代书法的“政治属性” |
第二节 礼仪活动中的书法因素:以“册”类书迹为中心的讨论 |
一、皇帝即位、册太子、上尊号仪式中的玉册及其书法情况 |
二、丧葬仪式中的哀册、谥册、神主与墓志 |
1、唐代哀册、谥册、墓志及神主使用制度概述 |
2、现存唐代哀册、谥册的书法分析 |
三、“册”的书写者、所用书体及相关问题 |
第三节 书法活动的政治意涵 |
一、建构政治合法性 |
二、恩宠与褒功:唐代皇帝的赐“御书”活动 |
三、纪功与纪念:碑刻的政治色彩 |
第二章 试以政事:文书行政视角下的“楷法遒美”和“工书” |
第一节 唐代之前的“文书行政”与官吏的“行政技能” |
第二节 唐代的“文书行政” |
第三节 作为官吏“行政技能”的“楷法遒美”和“工书” |
一、“楷法遒美”的重要性及其内涵 |
二、“工书”标准与流外官的铨选 |
第四节“楷法遒美”、“工书”的性质及其与唐代楷书发展的关系 |
第五节“书判拔萃”相关问题考辨 |
第三章 执艺以事上奉诏而处中:宫廷中的翰林书待诏 |
第一节 翰林院及待诏群体的性质 |
第二节 翰林书待诏的供职模式与工作内容 |
第三节 进入翰林院的途径及书待诏的仕途 |
第四节 墓志所见书待诏的社会关系 |
第五节 宫廷书法影响下的翰林书待诏 |
第六节 翰林书待诏书法的群体性特征:基于石刻的考察 |
一、字体、风格的多样性 |
二、“各有所长”与“分工合作” |
三、书法传承的家族性 |
四、“创作意识”的出现?:关于书待诏书写格式的一个推测 |
第四章 专职缮写:行政及文馆机构中的文书吏、楷书手、书直及告身书写人 |
第一节 普遍设置的文书吏 |
第二节 秘书省及诸文馆中的“职业抄写员”:楷书手 |
一、楷书手的设置及职能 |
二、楷书手的选拔与仕途前景 |
三、“楷书手”称名问题考 |
四、楷书手书法的特征:以敦煌所出宫廷写经为中心 |
1、唐代官方抄写制度略说 |
2、楷书手书法的“职业特征” |
第三节 作为“专业人才”的书直 |
一、书直的设置及其职责 |
二、书直的选拔标准、来源及迁转诸问题 |
第四节 唐代的告身书写人及现存告身的书法形态 |
一、告身颁给制度及告身书写人 |
二、现存告身的类别及书法形态 |
第五章 唐代“书法教育制度”再研究 |
第一节“文字教育机构”还是“书法教育机构”?:国子监书学性质考辨 |
一、国子监书学的制度起源 |
二、作为文字教育机构的唐代书学 |
三、唐代官学的兴废及书学对书法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弘文馆书法教学活动的短暂性 |
第三节 宫教博士与内廷书法教育 |
一、宫教博士的设置及相关问题考论 |
二、宫教博士的阶官化与内廷书法教育的式微 |
第四节 作为皇室“职业书法教师”的侍书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后记 |
(9)复杂事件结构视角下的现代汉语V1NV2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缘起与研究目标 |
一、课题缘起 |
二、研究目标 |
第二节 理论背景 |
第三节 语料说明 |
一、语料来源 |
二、语料统计方法 |
第四节 章节安排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回顾与思考 |
第一节 兼语式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兼语式名称的讨论 |
二、“兼语式”独立地位的争议 |
三、兼语式范围的研究 |
四、兼语式研究的方法论 |
五、兼语式研究中的一些不足 |
第二节 “事件”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概述 |
一、“事件”的含义 |
二、“事件”研究方法的分化 |
三、“事件”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事件结构的语义研究 |
五、事件结构的句法研究 |
六、汉语中的事件结构研究 |
第二章 V_1NV_2构式的事件结构类型及构式义的界定 |
引言 |
第一节 复杂事件视角下的V_1NV_2构式界定 |
一、“N_1+V_1+N_2+V_2”句法形式的事件结构类型分析 |
二、V_1N_V2构式的界定 |
第二节 V_1NV_2构式的致使类型 |
一、“致使”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用法 |
二、显性致使和隐性致使 |
第三节 V_1NV_2构式的能产性——“基于用法的模型” |
一、“构式型率”和“构式例率”的总体考察 |
二、V_1的语义类型分析 |
第四节 V_1NV_2构式的典型事件和非典型事件——基于互为变化的共现词素构式搭配分析 |
一、V_2的语义类型分析 |
二、V_1和V_2搭配强度分析与事件语义概括 |
三、“隐性致使事件——显性致使事件”的内部连接 |
第五节 本章小结——V_1NV_2构式义的概括 |
第三章 V_1NV_2构式的显性致使事件结构研究 |
第一节 使因事件分析 |
一、使因事件与显性致使V_1NV_2构式的连接方式 |
二、使因事件的识解路径 |
三、转喻能力与使因事件表征 |
第二节 致使关系分析 |
一、致使关系的功能分化 |
二、来自语料的观察 |
三、来自构式搭配的观察 |
四、小结 |
第三节 迂回致使结果事件分析 |
一、状态变化类结果事件 |
二、感知变化类结果事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_1NV_2构式的隐性致使事件结构研究 |
第一节 “使因——结果”事件结构的识解 |
一、基于动词和构式互动分析的词汇分解模式 |
二、V_1动词的构式准入机制 |
第二节 致使关系功能分化与隐性致使V_1NV_2构式的多义联接 |
一、多义联接的基本理据 |
二、隐性致使V_1NV_2构式的多义联接类型 |
第三节 隐性致使V_1NV_2构式的“使因——结果”事件结构分析 |
一、使役型V_1NV_2构式 |
二、使能型V_1NV_2构式 |
三、助成型V_1NV_2构式 |
四、共动型V_1NV_2构式 |
五、使成型V_1NV_2构式 |
六、归因型V_1NV_2构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_1NV_2构式致使功能体系 |
第一节 致使功能表达视角下的V_1NV_2构式的层级性 |
一、“让_1”的显性致使功能及其与隐性致使事件中V_1的替换性 |
二、“让_2”的隐性致使功能及其与隐性致使事件中V_1的替换性 |
三、“让_3”的隐性致使功能及其与隐性致使事件中V_1的替换性 |
四、“图式——例示”联接紧密度与V_1NV_2构式典型性的关系 |
五、V_1NV_2构式层级性研究小结 |
第二节 力动态系统视角中的V_1NV_2构式致使功能研究 |
一、力动态理论简介 |
二、“基本力稳定动态模型”与V_1NV_2构式致使性的表达 |
三、“转换力动态模型”与V_1NV_2构式致使性的表达 |
四、“次级力稳定动态模型”与V_1NV_2构式致使性的表达 |
五、V_1NV_2构式致使性表达的其他力动态模式 |
六、力动态模型与V_1NV_2构式研究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时段及研究对象 |
二. 研究内容的选取和研究方法 |
三. 选题意义 |
四. 文献综述 |
五.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的历史分期 |
第一节 第一阶段:初步探索期(1800-1840年) |
一. 临时借用各种材料 |
二. 教材编写的初步尝试 |
第二节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1841-1860年) |
一. 方言教材的迅速发展 |
二. 成熟语法教材的出现 |
三. 教材类型的多样化 |
第三节 第三阶段:日渐成熟期(1861-1890年) |
一. 方言教材进一步增长 |
二. 官话教材的快速发展 |
三. 新型教材的出现 |
第四节 第四阶段:全面繁荣期(1891-1911年) |
一. 官话教材的旺盛需求 |
二. 方言教材范围持续扩大 |
三. 专项技能教材的深化 |
小结 |
第二章 晚清时期西方人的语音教学与学习 |
第一节 对汉语语音的总体认识和学习 |
一. 罗马化拼音系统与汉语语音 |
二. 汉语音节 |
三. 汉语语音的学习 |
第二节 汉语拼音系统 |
一. 马礼逊拼音系统 |
二. 卫三畏拼音系统等 |
三. 艾约瑟拼音系统 |
四. 威妥玛拼音系统 |
五. 内地会拼音系统 |
六. 狄考文拼音系统 |
七. 联合拼音系统 |
第三节 对声调的认识及教与学 |
一. 对声调的认识 |
二. 声调的讲授 |
三. 声调的学习 |
第四节 对送气音的认识以及教与学 |
一. 对送气音的认识 |
二. 送气音的教与学 |
小结 |
第三章 晚清时期英语世界汉语教材中的语法教学 |
第一节 印欧语言框架下的汉语语法分析 |
一. 总体构成 |
二. 词类划分 |
第二节 汉语中的形态标记 |
一. 名词的数性格 |
二. 动词的时态 |
三. 形容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 |
四. 被动形式的标记 |
第三节 对汉语特性的探讨 |
一. 量词 |
二. 语气词 |
三. 处置式 |
第四节 关注共有语法现象中的汉语特色 |
一. 数词 |
二. 代词 |
三. 对其他特色语法现象的关注 |
第五节 汉语语法的教与学 |
一. 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区分 |
二. 语法教学方法 |
三. 汉语语法学习与习得 |
四. 对汉语语法习得难点的把握 |
小结 |
第四章 晚清时期西方人的字词教学与学习 |
第一节 西方人对汉字的总体认识 |
第二节 汉字教学 |
第三节 汉字学习 |
第四节 晚清时期西方人的词汇教学 |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晚清时期(1800-1911年)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目录 |
附录Ⅱ. 卫三畏语音系统表 |
附录Ⅲ. 禧在明语音系统对照表 |
附录Ⅳ. 《汉语官话口语语法》中的声调练习 |
附录Ⅴ. 文璧《中国北方口语语法》中动词时态和语态——以“拴”为例 |
附录Ⅵ. 各教材对量词的讲解 |
附录Ⅶ. REV.J.A.SILSBY的部首歌谣 |
附录Ⅷ. J.A.SILSBY的《部首押韵诗》 |
附录Ⅸ. 博士在读期间学术成果及学术活动 |
四、一类不可忽视的名词(论文参考文献)
- [1]法语体范畴研究[D]. 徐悦虹. 南京大学, 2015(01)
- [2]商周青铜器自名疏证[D]. 查飞能. 西南大学, 2019(01)
- [3]汉语植物词语研究[D]. 丁艳.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4]三大范畴体系的理论性比较研究及其对范畴化的实践性认知研究的启示[D]. 池舒文.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6]先秦“象”范畴研究[D]. 张绍时.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 [8]政治制度视角下的唐代书法史研究[D]. 闫章虎. 吉林大学, 2019(02)
- [9]复杂事件结构视角下的现代汉语V1NV2构式研究[D]. 李迅.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4)
- [10]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研究[D]. 岳岚.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