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羟基4—(2’—羟基3’—丙烯酰氧基丙氧基)二苯甲酮(论文文献综述)
郭琼,王晓瑜,潘立宁,杨乾栩,谢复炜,郭吉兆,刘惠民,陈满堂,朱保昆,张伟[1](2022)在《GC-MS/MS法分析不同规格卷烟主流烟气醛酮类成分释放量》文中研究说明为考察细支、中支和常规卷烟主流烟气中醛酮类成分的释放特征,建立了同时测定卷烟主流烟气95种醛酮类香味成分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采用相同烟丝配方卷制细支、中支和常规规格卷烟,检测主流烟气8种低分子量醛酮类刺激性成分和95种醛酮类香味成分。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筛选出差异化合物。结果表明:(1)95种醛酮类香味成分标准工作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0.99),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11.1%,日间RSD在0.7%~24.3%之间(其中70个化合物的RSD<10%);3个添加水平下,92种化合物的回收率在70%~120%之间。(2)共筛选出68种差异化合物,以单位焦油释放量计,常规卷烟主流烟气中有7种小分子醛酮类刺激性成分释放量(除甲醛外)均高于中支和细支卷烟。(3)对于沸点≤133℃的醛酮类香味成分,如2-己酮、乙醛和2,3-戊二酮等,常规卷烟释放量高于中支和细支卷烟;对于沸点≥215℃的醛酮类香味成分(3-甲基苯乙酮和肉桂醛除外),如甲基环戊烯醇酮、香兰素和5-羟甲基糠醛等,常规卷烟烟气中的释放量显着低于中支和细支卷烟;对于沸点在133~215℃之间的醛酮类香味成分(2-庚酮、2-甲基四氢呋喃-3-酮和6-甲基-3,5-庚二烯-2-酮除外),如2-环戊烯-1-酮、2-甲基-2-环戊烯-1-酮和糠醛等,中支卷烟烟气中的释放量高于细支和常规卷烟。
王辰龙[2](2021)在《一种丙烯酸酯高分子光引发剂的合成及性能测试》文中研究表明
赵子任[3](2021)在《含芳香杂环自由基光引发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光固化技术是一项快速发展起来的绿色新技术,因其节能环保、聚合效率高、适用性广等特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涂料、3D打印、纳米技术、医用填充材料等技术领域。光引发剂是光固化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光固化速度和程度起决定性作用,并影响固化后终端产品的物化性质。光固化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光引发剂的发展。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可作为自由基光引发剂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和硫醚类、硫酯类化合物。(1)第一部分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以含羟基二苯甲酮类衍生物和带有不同取代基的酰氯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系列含芳香杂环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采用1H NMR、13C NMR以及HRMS等技术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并探究确定反应的最佳条件:室温下,二苯甲酮类衍生物与酰氯的摩尔比为1:1.2,溶剂为无水CH2Cl2,碱为Et3N(1 eq),反应1 h后产率最高可达94%。随后测定分析产物3的紫外吸收并将其作为光引发剂进行光固化涂膜实验,发现与二苯甲酮(BP)相比,3的最大吸收波长红移,吸光范围变宽,吸光能力增强;3总体引发固化效果良好,其中3c,3e,3f引发效率较高,固化膜物化性质优良,有商品化的潜力。(2)第二部分硫醚类和硫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通过杂环硫醇类化合物和2-溴苯乙酮或对甲基苯甲酰氯之间的反应,合成了带有杂原子芳香结构的硫醚类或硫酯类化合物。首先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探究确定合成硫醚的反应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为室温,杂环硫醇类化合物与2-溴苯乙酮的摩尔比为1:1,溶剂为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碱为K2CO3(1.5 eq),1.5 h后完成反应,反应条件温和,溶剂环保。测定分析产物6、7的紫外吸收光谱并将其作为自由基光引发剂分别进行紫外光固化涂膜实验,结果表明6、7的摩尔消光系数与BP相比都有所提高;6a-6e吸光范围变宽,6e在330 nm附近有吸收峰,吸收范围可延伸至360nm以上;7a-7c最大吸收波长略有红移。6都可以引发体系聚合,其中6a固化时间只需10 s,膜性状光滑透明,硬度可达5H,凝胶含量较高,并且迁移性低。
王舟[4](2021)在《手性salen、salan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手性合成与不对称催化领域中,基于手性salen配体的催化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之结构类似的含手性salan配体的催化剂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应用。由于催化剂的空阻对其催化性质尤其是立体选择性具有较大影响,设计和使用含大位阻取代基的手性salen、salan配体是提升其相应催化剂立体选择性的重要途径。考虑到二氧化碳共聚物和二氧化碳利用的战略地位以及β-硝基醇类化合物的重要性,结合前人工作经验,我们合成了诸多含大位阻取代基的手性salen金属、salan金属配合物并将其应用到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立体选择性共聚及不对称Henry反应中。具体研究工作如下: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含大位阻取代基(2,3-二甲基-2-丁基、枯基、二苯乙基)的手性salen Co配合物1a-1i,并考察了其在环氧丙烷与二氧化碳共聚反应,环氧丙烷与二氧化碳及丁二酸酐三元共聚反应中的催化效果。我们首先以1b为代表性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聚合的影响。随后筛选催化剂时发现,催化剂所含取代基以及催化剂的轴向配体均影响催化性质,含相对较小取代基的催化剂反应活性相对较高,相应生成的聚合物也具有相对高的分子量。使用1d/双(三苯基正磷基)氯化铵(PPNNCl)和1d/双(三苯基正磷基)-2,4-二硝基苯酚铵(PPNDNP)的催化体系,在低催化剂浓度下可以制得重均分子量大于100 kg/mol的高分子量聚碳酸丙烯酯;含有较大位阻取代基的催化剂立体选择性更好,在25°C、使用1f/4-二甲氨基吡啶(DMAP)催化体系催化聚合时,其对于消旋环氧丙烷的拆分效率值(Krel)可达10.6(S构型环氧丙烷为优势构型)。催化剂的轴向配体为DNP时催化剂立体选择性更好;相对于PPNCl和PPNDNP,以DMAP为助催化剂时体系活性较低,但立体选择性更好。使用1f/PPNDNP催化体系,我们首次合成了具有中等等规度的聚丁二酸丙烯酯-聚碳酸丙烯酯(聚酯-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含大位阻取代基(枯基、二苯乙基、三苯甲基)的手性salen Cr配合物2a-2f,并考察了其对于环氧环己烷与二氧化碳共聚反应的催化性能。2a-2f均可与PPNCl或PPNDNP组成催化体系,得到数均分子量6.9-10.8kg/mol的完全交替结构的聚碳酸环己烯酯(PCHC)。相较于催化剂的轴向配体、助催化剂的阴离子,催化剂所含取代基对催化剂性质具有更为明显的影响。使用含二苯乙基取代基的salen Cr Cl 2b/PPNCl催化体系,所得聚合物中CHO单元对应的ee值达19.1%。催化剂所含取代基改为位阻更大的三苯甲基时,其活性和立体选择性均显着下降。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含大位阻取代基(枯基、二苯乙基、三苯甲基)的手性N-甲基salan配体LfH2-LhH2及相应的salan Ti和salen Ti配合物3a-3f,并考察了其在环氧环己烷与二氧化碳环化反应和环氧环己烷与邻苯二甲酸酐或丁二酸酐共聚反应中的应用。以PPNCl为助催化剂,3a-3f均可在高温下以中等活性催化反应,相应生成顺式环碳酸环己烯酯(cis-CHC)和交替结构的聚邻苯二甲酸环己烯酯(PCHP)、聚丁二酸环己烯酯(PCHS)。对于环化反应salan Ti Cl2催化活性高于相应salen Ti Cl2催化剂,且含大位阻取代基的催化剂活性更高。对于聚合反应,大位阻salen Ti Cl2的活性较低,而大位阻salan Ti Cl2的活性较高。将所合成的含大位阻取代基(枯基、二苯乙基、三苯甲基)的手性N-甲基salan配体LfH2-LhH2应用在不对称Henry反应中,配体上的取代基对于其与醋酸铜原位形成的催化剂的立体选择性具有显着影响。在-20°C、三乙胺存在下,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原位形成的含二苯乙基取代基的salan配体LgH2的催化剂立体选择性最佳。在此条件下拓展了最高产率达94%,最高ee值为95%的16个反应实例。通过与文献比对液相色谱谱图,确定产物为S构型。对于高活性的硝基苯甲醛,无碱条件下反应产物ee值增大,改为使用含三苯甲基的salan配体LhH2,产物ee值进一步提升。对于硝基乙烷参与的非对映反应,我们拓展了6个反应实例,以中等产率得到非对映体比例最高为11.5:1,主产物ee值92-96%的相应产物。通过与文献比对,确定产物绝对构型为1S,2S。
杨志平[5](2021)在《UV固化金属防腐涂层的构筑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属腐蚀不仅对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主流的金属防腐手段就是在金属器件表面涂装防腐涂料,然而传统的溶剂型涂料由于高污染、高能耗等缺陷而饱受诟病。UV固化涂料具有高效、低能、环保等优点,在众多的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金属防腐领域却鲜见报道。主要原因有二:一,长久以来金属防腐涂料主要以溶剂性涂料为主,对于UV固化涂层的阻隔性能和防腐性能的影响因素缺乏认知;二,由于高固化速率导致收缩应力释放不及时,UV固化涂层往往难以获得较强的金属附着力。因此本课题首先对UV固化涂料中最重要的两个组分——低聚物树脂和活性稀释剂进行了研究,通过吸水率测试、电化学阻抗、耐中性盐雾等手段探究了涂料各组分结构对UV固化涂层吸水率和防腐性能的影响;然后对涂层在金属表面附着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探究;最后根据研究结果,设计了双层UV固化金属涂层(底漆+面漆),并对其防腐性能进行了评估。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活性稀释剂的化学结构对UV固化涂层金属防腐性能的影响。利用不同结构的活性稀释剂与市售的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共同构筑了一系列UV固化金属涂层,通过吸水率测试、水接触角测试、电化学阻抗测试和耐中性盐雾测试对UV固化涂层的吸水率和防腐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稀释剂的化学结构很大程度上会影响UV固化涂层吸水率从而影响涂层的阻隔性能及防腐性能。高官能度的活性稀释剂能够提高涂层的交联密度,降低其吸水率,所构筑涂层的阻隔性能上升,防腐性能因而提高;长链烷烃的引入也能够降低涂层的吸水率,但烷烃链太长会导致涂料体系中双键含量的降低,进而导致涂层交联密度降低,阻隔性能和防腐性能下降;苯环的引入能提高涂层的疏水性,涂层的阻隔性能和防腐性能也随之提高;亲水性的醚键会增加UV固化涂层的吸水率,但同时也会提高涂层的附着力,在低交联密度的UV固化涂层中,涂层附着力是决定涂层防腐性能的主要因素;支化结构能够提高UV固化涂层的疏水性,并降低涂层的吸水率,但过高的支化程度会导致涂层组分相容性不佳,进而导致涂层阻隔性能和防腐性能降低。本文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低聚物树脂的化学结构对UV固化涂层金属防腐性能的影响。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硬段与软段结构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并用其构筑UV固化金属涂层。通过吸水率测试、水接触角测试、电化学阻抗和耐中性盐雾测试对UV固化涂层的吸水率和防腐性能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聚氨酯丙烯酸酯软段中醚键含量的增加会导致UV固化涂层亲水性提高,涂层吸水率增加,从而导致阻隔性能防腐性能降低;聚氨酯丙烯酸酯硬段为环状结构(芳香环或脂防环)时所构筑的UV固化涂层比直链硬段结构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涂层具有更高的疏水性,更低的吸水率和更强的防腐性能;在聚氨酯丙烯酸酯软段中醚键附近引入疏水性的甲基或者降低醚键的密度均能够提高UV固化涂层的疏水性,从而降低其吸水率,提高其阻隔性能和防腐性能,但是降低醚键密度的方法对于涂层防腐性能的提升却不如在醚键附近引甲基明显。本文的第三部分选用具有良好金属附着力的UV固化涂层作为底漆,具有良好阻隔性能的UV固化涂层作为面漆,构建了双层UV固化金属涂层,通过电化学阻抗和耐中性盐雾测试对双层涂层的防腐性能进行了考察。首先以不同的低聚物树脂和活性稀释剂制备了一系列UV固化涂层,对其附着力和防腐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UV固化涂层的干态附着力与涂层耐阴极剥离性能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涂层的湿态附着才是影响涂层耐阴极剥离性能的关键因素;以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与聚酯丙烯酸酯共同作为低聚物树脂构建的UV固化涂层具有优异的干/湿附着力和耐阴极剥离性能,将其作为底漆与第一部分中阻隔性能最好的UV固化涂层相配合,所构筑的双层UV固化金属涂层同时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和阻隔性能,表现出优异的防腐性能:对于无缺陷涂层,1000 h盐雾测试后涂层表面没有任何起泡和锈点;对于划伤后的涂层,600 h盐雾测试后涂层没有大范围的剥落(腐蚀产物扩散<3 mm)。
马正峰[6](2021)在《耐磨自润滑亲/疏水界面材料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润湿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理现象之一,特殊润湿现象对生物体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自然界中生物体表面的超亲水/超疏水等特殊润湿性可赋予其自清洁、减阻、减摩抗磨等功能,是其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在生产生活中,特殊浸润表面也被运用在各种设施和装备中以提高生产效率,如超疏水表面广泛应用于防污、减阻、防结冰、自清洁等领域,超亲水材料广泛应用于防雾、抗粘附、微流控、防污,油水分离等领域。现有的特殊润湿性界面构筑方法大多是基于材料表面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分的协同效应进行制备。然而,材料表面的微/纳米结构通常机械稳定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很难承受较大的机械摩擦、辐照等外界破坏,因此,提高特殊润湿界面的机械稳定性是特殊润湿性界面材料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本论文摒弃材料表面结构的影响,引入自润滑的概念在固体界面材料构筑亲疏水表面材料,通过提高材料表面自润滑性能的方式分别制备了两种机械耐磨性良好的疏水表面和两种功能化的耐磨自润滑亲水表面,包括刷状有机/无机杂化耐磨聚硅氧烷疏水表面、高抗磨有机/无机杂化全氟聚醚自润滑全疏表面、多功能一体化自润滑亲水防雾耐磨表面和基于多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耐磨亲水生物抗污表面等四种特殊润湿性界面,具体内容为:1、通过有机/无机杂化方式设计了一种类似于含液光滑表面(SLIPS表面)的光滑的自润滑聚硅氧烷疏水表面。将聚硅氧烷通过硅-氧化学键锚固到材料表面得到刷状结构的全疏表面,该表面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良好的透光性,可以排斥除硅油以外几乎所有液体,可以承受紫外线辐射、热溶剂浸泡、超声处理等各种外力破坏,同时在100 KPa压力下可以承受30000次以上摩擦循环。2、通过一步法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全氟聚醚耐磨自润滑表面,在上一章节基础上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表面化学键合接枝了的全氟聚醚分子链。制备的全疏涂层具有高透光性,可以排斥几乎所有类型的液体,具有良好抗污性和抗指纹性能和低摩擦系数,在100 KPa压力下在空气和乙醇溶剂中可承受20万次摩擦循环。3、通过分子设计制备了多功能一体化的聚合物亲水防雾涂层材料,该涂层材料通过含亲水季铵盐离子和柔性聚二甲基硅氧烷链段的共聚物和多官能度光固化单体形成交联网络。在空气中具有良好的润滑、防雾、抗静电和自润滑性能,在水中具有良好的自清洁、低摩擦、抗菌等性能。4、通过壳聚糖接枝亲水聚合物刷的方法制备了具有梳状结构的“瓶刷”状聚合物,利用其与单宁酸的静电相互作用、氢键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等多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协同效应,构筑了具有良好的水润滑性能、耐磨性能以及抗蛋白污染性能的亲水自润滑涂层。该涂层制备条件温和,具有良好的透过光率,适用于多种材料基底,并适应于多种离子、表面活性剂等环境,在医疗器械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王启繁[7](2021)在《不同树种木材气味释放特性与图谱表达研究》文中认为木材被广泛使用于室内家具、地板及装饰用材,其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异味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有针对性地破解木质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气味问题,帮助人们了解木质材料气味产生的来源,同时扩展木材气味物质数据库,本文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测量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scopy-Olfactometry,GC-MS-O),以气味的视角展开,对广西11种人造板、家具原料树种木材和东北5种家具原料树种木材释放的气味活性化合物进行识别和鉴定,实现木材气味特征图谱表达和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溯源。同时研究并探索含水率、环境条件和涂饰处理等影响木材气味释放的因素。对比分析热解吸/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技术(Thermal Desorp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scopy-Olfactometry,TD/GC-MS-O)与木材抽提物气味成分萃取稀释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在掌握木材基本VVOC/VOC和气味释放特性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利用数学建模构建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等级综合评价模型,同时运用Qt计算机技术开发材料健康等级综合评价人工智能软件,实现不同应用场景下涂饰木材健康等级快速评定和比较。本文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部分木材气味研究领域的空白,帮助人们对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木质材料产生气味的来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有利于针对性地破解木材及木质装饰制品“异味”及对健康影响问题。对保证居住者身心健康、促进木质家具及其饰品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木材气味特性研究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1)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在气味强度指数的基础上构建层次结构模型。通过比较矩阵分析、单排序权向量计算以及矩阵总排序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对16种不同树种木材的主要气味源化合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到不同树种木材关键气味源物质。根据神经学科学家相关研究结果整理而成的不同类型气味轮廓,发现不同树种木材的气味轮廓图谱具有其各自的特点。美食调是本试验使用16种木材的主要气味轮廓香调,其次为花香调和柑橘调。木质调、绿叶调、化学物调、苷苔调、果香调和刺鼻调也共同构成了不同木材的气味基础轮廓。鉴定得到的高气味强度化合物主要分布在板栗、马尾松、酸枣木、香椿、香樟木和柞木。16种南北方不同树种木材释放的气味活性化合物的气味强度主要集中于1.0-2.0。(2)采用单因素法对呈现较大气味特性的木材—酸枣、马尾松和香樟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气味释放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了含水率对三种木材VOC/VVOC和各气味组分特性的影响,得到了含水率变化过程中的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主导性气味组分和气味轮廓。发现木材VOC/VVOC成分和气味的释放与水在木材中的运动直接相关。随着含水率的下降,木材中组分随水分的蒸发和迁移而释放,导致三种不同树种木材总组分浓度随之下降,其变化在含水率由60%下降至30%时最为显着。含水率下降对酸枣木花香调、绿叶调和美食调轮廓强度的影响较大,对马尾松和香樟木美食调和木质调轮廓强度影响较大。(3)使用GC-MS-O技术探究了聚氨酯涂料(PU)、紫外光固化涂料(UV)和水性涂料(Water)饰面对酸枣木、水曲柳和柞木气味释放成分及气味强度的影响。VOC是PU涂料饰面材和水性涂料饰面材的主要释放组分,VVOC是UV涂料饰面材的主要气味成分。涂饰板材气味释放浓度及释放特性受板材本身特性影响较大。PU、U V和水性涂料涂饰对三种木材释放的部分气味活性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封闭作用,同时也增加了一些气味活性化合物的释放。三种实木板中,PU涂料和UV涂料饰面板材的主要气味轮廓特征为花香调、美食调和果香调。水性涂料饰面板材的主要气味轮廓特征为木质调、化学物调、美食调和花香调。(4)通过TD/GC-MS-O结合微池热萃取仪,探索了环境条件变化对水曲柳气味活性化合物的影响。发现温湿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可以显着促进板材中部分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的释放,增强了部分气味特征。升高相对湿度能够较好的抑制水曲柳中丁烷、丙酮和庚醛三种气味活性化合物的释放。随着空气交换率与负载因子之比的升高,水曲柳素板6种关键特征的气味强度值呈降低趋势。空气交换率与负载因子之比对水曲柳关键气味特征的影响相比于温度和相对湿度更加显着。为加速水曲柳组分释放,建议将其放置于高温、高湿以及高空气交换率与负载因子之比的环境条件。(5)应根据不同试验目的和应用场景选择最适宜的气味分析方法。TD/GC-MS-O在探究木质材料日常释放气味组分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可分析研究不同状态及环境条件木材气味释放情况,适用于探究木材及室内“气味源”。木材抽提物气味成分萃取稀释技术适用于木材气味化合物表征的基础性研究,能够较全面地识别木材中含有的气味成分。在采用木材抽提物气味成分萃取稀释技术对欧洲白桦中气味活性物质的研究中,发现欧洲白桦样品的气味愉悦度被评为中性偏愉悦。通过夏皮洛-威尔克(Shapiro-Wilk,S-W)联合柯尔莫戈洛夫-斯米诺夫(Kolmogorov-Smirnov,K-S)统计学分析,发现6种欧洲白桦样品气味强度/愉悦等级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欧洲白桦样品的10种气味属性分别为似泥土香、似铅笔香、似软木塞/发霉的、似青草香、似脂肪香、果香、似绿茶香、似草药香、似香草香和醋香。大多数气味属性均能够很好的匹配到鉴定得到的气味活性化合物。发现抽提物中脂肪酸降解产物(包括饱和和不饱和醛、酮、和酸类化合物)是欧洲白桦气味化合物中最多的一类成分。此外,气味活性化合物也来源于抽提物中和萜烯类化合物和木质素降解过程中产生的苯基化合物。(6)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同时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构建了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等级综合评价模型。在灰色关联度分析矩阵(GRA)的基础上,建立隶属度判断矩阵。根据归一化后的综合评价矢量,在最大隶属度原则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标准和健康评价程序实现了对材料健康等级的最终判定。运用Qt技术和后端开发,开发设计一款运行于Windows 10上的GRA-FCE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等级综合评价人工智能软件,实现不同应用场景下涂饰木材健康等级的快速评定和比较。
黄艳贞[8](2020)在《过渡金属催化碳氢键选择性活化和[3+2]环化反应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主要研究了过渡金属催化选择性合成具有平面手性二茂铁羧酸衍生物和二茂铁酰基恶唑衍生物,探了二芳基腙衍生物的邻位酰胺化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钯催化二茂铁羧酸的对映选择性C-H键烯基化反应平面手性二茂铁衍生物广泛地应用于不对称催化、生物医药、功能材料等领域。在钯催化下,以二茂铁甲酸和丙烯酸酯为底物,手性氨基酸为配体,开发了一个简单、高效的C-H键对映选择性烯基化反应,以中等到良好的产率得到平面手性二茂铁化合物,为其高效合成提供了一条简洁路线。该反应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无外加金属氧化剂,采用氧气作为绿色氧化剂;2)底物适用范围广;3)利用催化量的廉价手性氨基酸做配体;4)反应条件温和。通过研究发现,在该反应中,二茂铁中Fe(II)首先被氧气氧化成Fe(III)+,随后作为氧化剂将被还原的Pd(0)氧化为具有催化活性的Pd(II),实现钯催化剂的催化循环(图式1)。(?)2.钴催化二茂铁烯胺酮与二恶唑酮的[3+2]环化反应合成三取代恶唑衍生物以二茂铁烯胺酮与二恶唑酮为底物,开发了一个简单、高效钴催化的[3+2]环化反应,构筑多取代恶唑类杂环衍生物。该反应底物适用范围较广,不仅适用于3-芳基二恶唑烷酮,且对3-乙烯基二恶唑烷酮、3-烷基二恶唑烷酮也有很好的适用性(图式2),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4-二茂铁甲酰基恶唑衍生物。(?)3.钴催化二芳基腙与二恶唑酮的邻位酰胺化反应二芳基腙具有亚结构“-C=N-N=C-”,广泛存在于农药,医药和材料分子中。基于碳氢键活化,在二芳基腙邻位引入官能团进行修饰,对二芳基腙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发展了一种钴催化二芳基腙与二恶唑酮衍生物的直接酰胺化反应(图式3)。该方法无需外加添加剂,在空气条件下即可进行。值得注意的是,邻酰胺二芳基腙经过简单转化可得到具有药物活性的2-芳基-4-喹诺酮衍生物。(?)
马志鹏[9](2020)在《卤胺抗菌防紫外棉织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境中存在许多病原微生物,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生活。纺织品的多孔结构极易吸附和滋生细菌,有害细菌以纺织品为媒介,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环保意识的提高,抗菌材料、特别是抗菌纺织品的研究和开发受到广泛关注。金属及其氧化物的纳米材料、壳聚糖、季铵盐、季磷盐、卤胺化合物等抗菌剂应运而生。抗菌纺织品既要达到快速、持久的杀菌效果,又能在抗菌处理过程不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同时对人体和环境无害。卤胺抗菌剂以广谱抗菌、快速杀菌、抗菌功能可再生的优势,很好的迎合了抗菌纺织品的需要。卤胺抗菌剂在应用过程中,受紫外光照容易分解,造成活性氯含量损失进而导致抗菌性能下降。提高卤胺抗菌剂的耐紫外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选择有机类紫外防护剂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PTCD)、1,2,4-三氮唑-3-甲酸甲酯(BHMEC),分别和卤胺前驱体一起整理棉织物,来改善卤胺抗菌棉织物的紫外稳定性;选用无机类紫外屏蔽剂ZnO、AgCl纳米颗粒,分别和卤胺前驱体协同制备紫外稳定性能较好的抗菌棉织物。同时对二环己基碳酰亚胺(DCC)/4-二甲氨基吡啶(DMAP)体系、紫外光接枝、电子束辐射接枝、硫醇-烯点击化学、等离子引发接枝的反应速率进行对比,以获得改性效率高、抗菌性能优异、紫外稳定性好的棉织物。以5,5-二甲基海因和二氯乙胺盐酸盐反应合成氨乙基海因(NDMH),核磁共振氢谱确定了产物结构。通过轧烘焙工艺将紫外防护剂BPTCD整理到棉织物上,在纤维表面引入了羧基,在DCC/DMAP体系下与NDMH发生酰胺化反应,经次氯酸钠氯化后得到卤胺抗菌织物。抗菌测试结果表明,卤胺改性织物可在10 min接触时间内杀死接种数量为9.70×106 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30 min内杀死数量为5.20×106 CFU的大肠杆菌。改性棉织物UPF为42.25,在紫外光照射24 h后,保留了44%的活性氯,经过重新氯化,活性氯可以恢复到89%。改性织物经向强力保留率为81.6%,纬向强力保留率为76.4%。但是DCC/DMAP体系反应时间需要24 h,反应速率有待提高。以5,5-二甲基海因和烯丙基溴反应合成了3-烯丙基-5,5-二甲基海因(ADMH),核磁共振氢谱确定了产物结构。紫外防护剂BPTCD含有光敏剂二苯甲酮的结构,先将BPTCD整理到棉织物上,然后利用紫外光照射引发ADMH在纤维表面接枝共聚。制备的改性织物可在10 min接触时间内使10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失活。改性棉织物UPF为43.17,在紫外光照射24 h后,氯含量保留率达50%,重新氯化后氯含量可恢复至93%。改性织物经向强力保留率为72.4%,纬向强力保留率为67.5%。紫外光照射引发接枝反应只需25 min,反应速率明显提高,并且紫外稳定性也有一定提高。以BHMEC为紫外吸收剂、ADMH为卤胺前驱体,溶于丙酮形成整理液,棉织物在整理液中二浸二轧,采用电子加速器共辐射工艺,制备卤胺抗菌防紫外棉织物。所得改性织物可在10 min内杀死9.70×106 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5.20×106 CFU的大肠杆菌,杀菌率100%。改性棉织物的UPF为46.95,紫外光照射24 h后,氯含量保留率达48%,重新氯化后氯含量可恢复至91%,紫外稳定性和可恢复性较好。整理后织物经向强力保留率为68.9%,纬向强力保留率为65.2%。电子加速器共辐射接枝实现了抗菌功能和防紫外功能的一浴法整理,反应效率较高,但强力损失偏大。考虑到紫外光辐照引发接枝和电子束辐射接枝对织物强力损伤较大,采用温和的硫醇-烯点击反应来制备抗菌防紫外棉织物。先用纳米ZnO溶胶处理棉织物,在织物表面引入ZnO;再用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处理棉织物,在纤维表面引入巯基;最后以安息香双甲醚为光引发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巯基与ADMH发生硫醇-烯点击反应,在纤维表面接枝卤胺前驱体,接枝后的棉织物经次氯酸钠氯化后获得卤胺抗菌织物。点击反应接枝棉织物能在1 min内全部杀死1.13×106 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5 min内全部杀灭2.67×106 CFU的大肠杆菌。抗菌棉织物UPF为42.65,经紫外光照射24 h,保留了47%的活性氯,重新氯化后可恢复至初始的93%。整理后织物经向强力保留率为80.8%,纬向强力保留率为75.3%。硫醇-烯点击反应只需光照10 min,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率较快。为了进一步提高反应速率,通过低温等离子体引发接枝来制备抗菌防紫外棉织物。采用连续交替浸渍法在棉织物表面负载氯化银纳米颗粒,再将棉织物在卤胺前驱体ADMH的整理液里浸轧,室温干燥后,经等离子体引发接枝制得抗菌防紫外织物。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可在1 min接触时间内使10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失活,氯化银和卤胺化合物有较好的协同抗菌作用。改性棉织物的UPF为56.45,照射24 h后的整理布样仍然含有54%的活性氯,重新氯化后氯含量可恢复至92%。改性织物经纬向强力保留率分别为84.3%和80.2%。低温等离子体引发接枝反应仅需处理3 min,反应效率极高,织物强力保留率较好。综上所述:以上五种方案都制得了抗菌性能和紫外稳定性较好的棉织物。DCC/DMAP体系需先将BPTCD预处理到棉织物上,且与氨乙基海因酰胺化反应需要24 h,反应速率偏慢;紫外光引发接枝也要将BPTCD预处理到棉织物上,接枝反应只需光照25 min,但强力损伤较明显;电子加速器共辐射接枝实现了卤胺抗菌功能和防紫外功能的一步法整理,反应效率较高,但强力损失偏大;硫醇-烯点击反应只需光照10min,反应速率较快,强力保留率好,但需要分步将ZnO和巯基引入到纤维上;低温等离子体引发接枝需先将氯化银负载到纤维上,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只要3 min,反应速率快,织物强力保留率较好。
陈俊宇[10](2020)在《基于光引发聚合制备的荧光纤维素纳米晶及其生物成像》文中认为纤维素是天然材料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它被认为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来源,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自文明的诞生以来,纤维素的应用就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服装和纸再到建筑材料都离不开它的作用。纤维素纳米晶(Cellulose Nanocrystal,CNCs)是一种由纤维素进一步处理得到的纤维状一维纳米材料,因其纳米形态下的独特的理化性质及可再生性和多功能性,它吸引了大量研究者的关注。CNCs表面大量存在的活性羟基为其功能化修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通过各种化学反应对其表面进行共价改性,比如酯化,醚化,氧化,硅烷化,高分子接枝等等。以此来来赋予它独特的性质,从而制备出新型的纤维素基多功能纳米材料,并将其应用扩展到更为广阔的领域。因此,发展更具效率更加通用的表面修饰方法对于CNCs的应用来说意义重大。近年来,基于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以及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RAFT)聚合方法对 CNCs 进行表面修饰的工作被大量的报道。然而,传统的ATRP过程中需要过渡金属配体作为催化剂,这就使得产物中必然会存在一定量的重金属残余,使产物难以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另外,ATRP和RAFT通常需要在较高温度下才能引发聚合反应,因此对一些生物样品的表面修饰将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发展更为简便高效的CNCs表面功能化方法对于其未来应用有一定的意义。在本论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无金属光催化聚合制备CNCs基荧光高分子纳米材料的方法;这种表面修饰方法具有以下特点:如不需要金属催化剂,可以室温下进行,反应速度更快,可以在空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因此可以有效的克服传统表面聚合的缺点。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二章中,我们预先合成小分子10-苯基吩噻嗪(10-phenylphenothiazine,PTH)作为光氧化还原催化剂,相比传统的ATRP体系来说,PTH很容易从产物当中除去。然后合成了一种席夫碱染料HDPAP作为荧光单体与NIPAM共聚,赋予CNC荧光特性和温敏特性。然后我们对CNC表面进行引发剂改性,随后将引发剂改性的CNC进行光催化聚合,制备得到的荧光CNC具有独特的温敏特性,并对其性质进行了一系列表征。第三章中,我们预先合成了 RAFT链转移剂CEPA,然后通过酯化反应将其修饰到CNC的表面。最后通过光催化RAFT聚合将荧光素和PEGMA修饰到CNC表面得到荧光CNC复合材料。我们对其进行了光谱表征,细胞毒性和生物成像实验,实验表明它可以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且生物相容性优秀,成像效果良好,不会细胞造成损伤。第四章,我们通过将荧光素分子催化的光引发RAFT聚合反应制备了具有温敏特性的荧光纳米硅球复合材料。经过高分子修饰,纳米硅球本身形貌结构并未发生变化,在表面形成了一层厚度20 nm左右的高分子膜,其独特的温敏性质由NIPAM单体提供,我们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温敏性质的测试。第五章中我们利用荧光素催化的RAFT聚合制备了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荧光介孔硅材料。其介孔结构在修饰后未被破坏。其独特的介孔特性有望用于细胞内的药物递送。我们将其明亮的绿色荧光用于细胞成像实验,细胞毒性结果表明PEGMA的引入增强了介孔硅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其生物应用的潜能有望得到进一步开发。
二、2—羟基4—(2’—羟基3’—丙烯酰氧基丙氧基)二苯甲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羟基4—(2’—羟基3’—丙烯酰氧基丙氧基)二苯甲酮(论文提纲范文)
(1)GC-MS/MS法分析不同规格卷烟主流烟气醛酮类成分释放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试剂和仪器 |
1.2 方法 |
1.2.1 卷烟物理参数分析 |
1.2.2 样品处理 |
1.2.3 8种小分子醛酮类刺激性成分分析 |
1.2.4 95种醛酮类香味成分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GC-MS/MS仪器参数优化 |
2.2 方法评价 |
2.2.1 标准曲线、精密度、检测限和定量限 |
2.2.2 基质效应 |
2.4 不同规格卷烟主流烟气醛酮类成分释放量 |
3 结论 |
(3)含芳香杂环自由基光引发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固化技术简介 |
1.2 光引发剂简介 |
1.2.1 Norrish I型光引发剂 |
1.2.2 Norrish II型光引发剂 |
1.3 光引发剂研究进展 |
1.3.1 单组分光引发剂 |
1.3.2 大分子光引发剂 |
1.3.3 可见光(LED)光引发剂 |
1.3.4 水溶性光引发剂 |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主要药品和仪器 |
2.2.1 主要药品 |
2.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步骤 |
2.4 涂膜实验 |
2.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4.2 涂膜的基础配方 |
2.4.3 涂膜操作步骤 |
2.4.4 涂层的性能测试方法 |
2.4.5 光引发剂迁移性能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产物反应条件的优化 |
2.5.2 反应底物拓展 |
2.5.3 产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
2.5.4 产物涂膜性能测试 |
2.5.5 光引发剂迁移性能测试 |
2.5.6 光引发剂引发机理的探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硫醚类和硫酯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主要药品和仪器 |
3.2.1 主要药品 |
3.2.2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步骤 |
3.3.1 硫醚类化合物的制备 |
3.3.2 硫酯类化合物的制备 |
3.4 涂膜实验 |
3.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4.2 涂膜的基础配方 |
3.4.3 实验操作步骤 |
3.4.4 固化成膜后的性能测试方法 |
3.4.5 光引发剂迁移性能测试方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产物反应条件的优化 |
3.5.2 反应底物拓展 |
3.5.3 产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
3.5.4 产物涂膜性能测试 |
3.5.5 光引发剂迁移性能测试 |
3.5.6 光引发剂引发机理的探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部分化合物谱图 |
附录Ⅱ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手性salen、salan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CO_2与环氧化物共聚反应的机理 |
1.3 CO_2与环氧化物共聚反应中的基本化学问题 |
1.4 CO_2与环氧化物共聚反应催化剂概况 |
1.4.1 共聚反应催化体系发展阶段 |
1.4.2 均相金属中心催化体系 |
1.5 论文选题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含大位阻取代基手性salenCo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环氧丙烷、二氧化碳与丁二酸酐立体选择性共聚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的准备与纯化 |
2.2.2 常规试剂 |
2.2.3 分析测试方法 |
2.2.4 配体及催化剂的合成 |
2.2.5 PO/CO_2/SA共聚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配体与配合物的合成 |
2.3.2 PO/CO_2共聚研究 |
2.3.3 PO/SA共聚研究与PO/SA/CO_2三聚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2.5 配体、金属配合物、聚合物的谱图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含大位阻取代基手性salenCr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环氧环己烷与二氧化碳立体选择性共聚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的准备与纯化 |
3.2.2 常规试剂 |
3.2.3 化合物分析测试方法 |
3.2.4 配合物的合成 |
3.2.5 CHO与CO_2的共聚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的合成 |
3.3.2 CHO与CO_2的共聚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3.5 配合物、聚合物的谱图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含大位阻取代基salanTi、salenT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环氧环己烷与二氧化碳环化、环氧环己烷与酸酐共聚反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的准备与纯化 |
4.2.2 常规试剂 |
4.2.3 化合物分析测试方法 |
4.2.4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
4.2.5 CHO与CO_2的环化实验及CHO与酸酐的共聚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配体的合成 |
4.3.2 配合物的合成、核磁表征 |
4.3.3 配合物的晶体学研究 |
4.3.4 CHO与CO_2的成环研究 |
4.3.5 CHO与酸酐的共聚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4.5 配体、配合物及聚合物的谱图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含大位阻取代基手性salan配体在不对称Henry反应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1.1 不对称Henry反应铜催化剂概述 |
5.1.2 选题背景、意义和主要结果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的准备与纯化 |
5.2.2 常规试剂 |
5.2.3 分析测试方法 |
5.2.4 配体的合成 |
5.2.5 不对称Henry反应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配体合成部分 |
5.3.2 不对称Henry反应部分 |
5.4 本章小结 |
5.5 产物的谱图 |
参考文献 |
结论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UV固化金属防腐涂层的构筑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腐蚀及防护 |
1.2.1 金属腐蚀的分类 |
1.2.2 金属防腐手段 |
1.3 有机金属防腐涂料 |
1.3.1 金属防腐涂料发展历程 |
1.3.2 有机防腐涂层分类 |
1.4 UV固化金属防腐涂料简介 |
1.4.1 UV固化涂料组成 |
1.4.2 UV固化涂料的应用 |
1.4.3 UV固化金属防腐涂料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活性稀释剂结构对UV固化涂层吸水率及防腐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2.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2.2.3 光固化配方调配及涂层制备 |
2.3 测试表征 |
2.3.1 涂层吸水率测试 |
2.3.2 涂层凝胶含量测试 |
2.3.3 涂层水接触角测试 |
2.3.4 涂层电化学阻抗测试 |
2.3.5 涂层耐中性盐雾测试 |
2.3.6 涂层基本膜性能测试 |
2.3.7 动态热机械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活性稀释剂官能度对UV固化涂层吸水率及防腐性能的影响 |
2.4.2 活性稀释剂中苯环数量对UV固化涂层吸水率及防腐性能的影响 |
2.4.3 活性稀释剂中醚键数量对UV固化涂层吸水率及防腐性能的影响 |
2.4.4 活性稀释剂中碳链长度对UV固化涂层吸水率及防腐性能的影响 |
2.4.5 活性稀释剂中支化结构对UV固化涂层吸水率及防腐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氨酯丙烯酸酯结构对UV固化涂层吸水率及防腐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3.2.3 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制备 |
3.2.4 光固化涂料调配及涂层制备 |
3.3 测试表征 |
3.3.1 反应体系中NCO值的测定 |
3.3.2 聚氨酯丙烯酸酯结构表征 |
3.3.3 涂层吸水率测试 |
3.3.4 涂层凝胶含量测试 |
3.3.5 涂层水接触角测试 |
3.3.6 涂层电化学阻抗测试 |
3.3.7 涂层耐中性盐雾测试 |
3.3.8 涂层基本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聚氨酯丙烯酸酯结构表征 |
3.4.2 软段中醚键含量对UV固化涂层吸水率及防腐性能的影响 |
3.4.3 硬段结构对UV固化涂层吸水率及防腐性能的影响 |
3.4.4 软段结构对UV固化涂层吸水率及防腐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层UV固化金属防腐涂层的构筑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4.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4.2.3 光固化涂料调配及涂层制备 |
4.3 测试表征 |
4.3.1 拉脱法涂层附着力测试 |
4.3.2 涂层湿态附着力测试 |
4.3.3 涂层电化学阻抗测试 |
4.3.4 涂层划痕耐中性盐雾测试 |
4.3.5 涂层基本膜性能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UV固化涂层底漆配方设计及附着力研究 |
4.4.2 UV固化涂层附着力与涂层防腐性能之间的关系 |
4.4.3 双层UV固化金属防腐涂层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6)耐磨自润滑亲/疏水界面材料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润湿和特殊润湿现象 |
1.1.2 界面润湿的基本理论 |
1.1.3 特殊润湿性界面构筑方法 |
1.2 特殊浸润性界面制备中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的选题及研究内容 |
1.3.1 论文选题及构思 |
1.3.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有机-无机杂化的刷状耐磨聚硅氧烷疏水表面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测试仪器 |
2.2.3 实验内容 |
2.2.4 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材料制备与表征 |
2.3.2 材料形貌与基本性能 |
2.3.3 材料表面润湿性及稳定性 |
2.3.4 有机-无机杂化刷状聚硅氧烷全疏表面改性方法的普适性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高抗磨有机-无机杂化全氟聚醚自润滑全疏表面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测试仪器 |
3.2.3 实验内容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制备与表征 |
3.3.2 材料形貌与基本性能 |
3.3.3 材料表面润湿性及性能稳定性 |
3.3.4 全氟聚醚抗磨自润滑涂层抗磨性能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多功能一体化亲水防雾耐磨自润滑表面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测试仪器 |
4.2.3 实验内容 |
4.2.4 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制备与表征 |
4.3.2 多功能一体化防雾耐磨涂层性能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多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亲水耐磨生物抗污表面 |
5.1 引言 |
5.2 实验内容 |
5.2.1 实验试剂 |
5.2.2 测试仪器 |
5.2.3 材料制备 |
5.2.4 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材料制备与表征 |
5.3.2 性能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论文总结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不同树种木材气味释放特性与图谱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及采样分析 |
1.1.2 极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VOC) |
1.2 木材VOC/VVOC及气味释放研究现状 |
1.2.1 木材VOC/VVOC释放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木材气味释放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选题思路、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选题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2 基于GC-MS-O技术的木材气味释放组分研究及特征图谱表达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与采样方法 |
2.2.2 VOC/VVOC分析方法 |
2.2.3 气味分析与识别方法 |
2.3 木材释放气味活性化合物鉴定及气味强度分布 |
2.3.1 南方不同树种木材释放气味组分分析及强度分布 |
2.3.2 北方不同树种木材释放气味组分分析及强度分布 |
2.3.3 木材释放气味活性化合物分布及气味特征分析 |
2.4 层次分析法(AHP)主要气味源化合物分析 |
2.4.1 气味强度指数计算 |
2.4.2 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
2.4.3 AHP模型的实现过程 |
2.4.4 不同木材关键气味源化合物分析 |
2.5 木材气味轮廓图谱表达 |
2.5.1 气味特征轮廓分类 |
2.5.2 南方不同树种木材气味物质特征及气味轮廓图谱的表达 |
2.5.3 北方不同树种木材气味物质特征及气味轮廓图谱的表达 |
2.6 本章小结 |
3 含水率对木材释放VOC/VVOC组分及气味活性化合物轮廓组成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及样品制备 |
3.2.2 采样方法与准备 |
3.2.3 TD/GC-MS-O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含水率对木材释放VOC/VVOC及气味组分影响 |
3.3.2 不同含水率下木材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表征 |
3.3.3 含水率对木材整体气味轮廓组成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环境因素对木材释放VOC/VVOC及气味特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及样品制备 |
4.2.2 采样方法 |
4.2.3 TD/GC-MS-O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环境条件对水曲柳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影响表征 |
4.3.2 环境条件对水曲柳VOC/VVOC释放浓度及气味强度的影响 |
4.3.3 环境条件对水曲柳释放VOC/VVOC组分浓度的影响 |
4.3.4 环境条件对水曲柳关键气味特征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涂饰木材气味特性研究及异味主控物质清单建立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及样品制备 |
5.2.2 采样方法及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涂饰处理对木材释放气味成分及气味强度的影响 |
5.3.2 涂饰木材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鉴定及对比分析 |
5.3.3 涂饰木材气味轮廓图谱表达 |
5.3.4 涂饰木材异味物质主控清单的建立 |
5.4 本章小结 |
6 木材抽提物萃取气味化合物及溯源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化学试剂 |
6.2.1 试验样品 |
6.2.2 化学试剂 |
6.3 思路与方法 |
6.3.1 试验思路 |
6.3.2 SAFE-OEDA/GC-MS-O技术 |
6.3.3 感官嗅觉评价试验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欧洲白桦样品气味评价与属性表达 |
6.4.2 欧洲白桦气味活性化合物鉴定 |
6.4.3 基于OEDA技术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表征 |
6.4.4 欧洲白桦主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析 |
6.5 气味整体属性与气味活性化合物关联性探究 |
6.6 欧洲白桦木气味来源分析 |
6.7 木材气味鉴别技术的差异分析与选择 |
6.8 本章小结 |
7 GRA-FCE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等级综合评价模型 |
7.1 引言 |
7.2 相关环境评价标准 |
7.2.1 LCI危害评估值 |
7.2.2 德国AgBB法规限定标准与评估程序 |
7.3 GRA-FCE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性综合评价理论基础 |
7.4 基于GRA-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模型构建 |
7.4.1 相关概念 |
7.4.2 模糊综合评价法(FCE)的来源与基本原理 |
7.4.3 GRA-FCE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性综合评价基本步骤 |
7.4.4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矩阵模型(GRA)权重的确定 |
7.4.5 GRA-FCE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性综合评价模型实例验证 |
7.5 GRA-FCE材料健康等级综合评价软件的开发设计 |
7.5.1 开发目的、应用环境及软件的功能技术特点 |
7.5.2 GRA-FCE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等级综合评价软件用户手册 |
7.5.3 软件使用过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7.5.4 木材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等级计算程序应用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8)过渡金属催化碳氢键选择性活化和[3+2]环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介绍 |
1.1.1 化学选择性 |
1.1.2 区域选择性 |
1.1.3 立体选择性 |
1.2 过渡金属催化的选择性碳氢键活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
1.2.1 过渡金属催化氮导向的选择性碳氢键活化 |
1.2.2 过渡金属催化氧导向的选择性碳氢键活化 |
1.2.3 过渡金属催化硫导向的选择性碳氢键活化 |
1.2.4 过渡金属催化膦导向的选择性碳氢键活化 |
1.3 过渡金属催化的选择性环化反应 |
1.3.1 过渡金属催化的选择性[3+2]环化反应 |
1.3.2 过渡金属催化的选择性[4+1]环化反应 |
1.3.3 过渡金属催化的选择性[4+2]环化反应 |
1.4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钯催化二茂铁羧酸的对映选择性C-H键烯基化反应 |
2.1 引言 |
2.2 模板反应建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3.2 底物拓展 |
2.3.3 机理探究 |
2.3.4 ESI-MS Spectra |
2.3.5 机理提出 |
2.4 实验部分 |
2.4.1 仪器与试剂 |
2.4.2 钯催化二茂铁羧酸的对映选择性C-H键烯基化反应的一般过程 |
2.4.3 产物鉴定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钴催化二茂铁烯胺酮与二恶唑酮的[3+2]环化合成多取代恶唑衍生物 |
3.1 引言 |
3.2 钴催化二茂铁烯胺酮与二恶唑酮的[3+2]环化合成多取代恶唑衍生物 |
3.2.1 模板反应的建立 |
3.2.2 条件的优化 |
3.2.3 底物拓展 |
3.2.4 控制实验 |
3.2.5 机理提出 |
3.3 实验部分 |
3.3.1 仪器与试剂 |
3.3.2 钴催化二茂铁烯胺酮与二恶唑酮的[3+2]环化合成多取代恶唑衍生物的一般过程 |
3.3.3 二茂铁烯胺酮的一般合成步骤及其核磁数据 |
3.3.4 二恶唑酮衍生物的一般合成方法 |
3.3.5 产物鉴定 |
3.3.6 8aa的单晶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钻催化二芳基腙与二恶唑酮的邻位酰胺化反应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2.2 底物拓展 |
4.2.3 产物的转化 |
4.2.4 可能的机理 |
4.3 实验部分 |
4.3.1 仪器与试剂 |
4.3.2 邻位酰胺化反应的一般过程 |
4.3.3 二芳基腙的一般合成方法 |
4.3.4 二恶唑酮衍生物的一般合成方法 |
4.3.5 产物鉴定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Ⅰ:主要符号对照表 |
附图Ⅱ:部分化合物的液相谱图及核磁谱图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论文 |
致谢 |
(9)卤胺抗菌防紫外棉织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病原微生物 |
1.1.1 病原微生物引发的各种公共卫生事件 |
1.1.2 病原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会引发各种“现代病” |
1.2 抗菌材料 |
1.2.1 天然抗菌材料 |
1.2.2 无机抗菌剂 |
1.2.3 有机抗菌剂 |
1.3 卤胺抗菌剂的分类 |
1.3.1 环状卤胺抗菌剂 |
1.3.2 非环状卤胺前驱体 |
1.3.3 环状/非环状复合型卤胺化合物 |
1.4 卤胺抗菌剂的应用 |
1.4.1 抗菌纺织品 |
1.4.2 空气净化 |
1.4.3 水处理 |
1.4.4 抗菌涂料 |
1.4.5 其他方面应用 |
1.5 卤胺前驱体与纤维材料的键合方式 |
1.5.1 含羟基或羟甲基的卤胺前驱体 |
1.5.2 含双键的卤胺前驱体 |
1.5.3 硅氧烷卤胺前驱体 |
1.5.4 环氧类卤胺前驱体 |
1.5.5 均三嗪类卤胺前驱体 |
1.6 卤胺抗菌材料应用中存在的紫外稳定性问题 |
1.7 提高卤胺抗菌材料紫外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1.7.1 改变卤胺前驱体的结构 |
1.7.2 紫外防护剂提高卤胺抗菌材料紫外稳定性 |
1.8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8.1 课题研究意义 |
1.8.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BPTCD的抗菌防紫外棉织物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卤胺前驱体氨乙基海因(NDMH)的合成 |
2.3.2 接枝BPTCD的棉织物的制备 |
2.3.3 抗菌织物的制备和氯含量测试 |
2.3.4 氨乙基海因的~1H-NMR表征 |
2.3.5 织物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 |
2.3.6 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
2.3.7 织物紫外防护性能和活性氯紫外稳定性测试 |
2.3.8 织物活性氯水洗稳定性测试 |
2.3.9 织物活性氯储存稳定性测试 |
2.3.10 织物断裂强力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氨乙基海因的结构分析 |
2.4.2 织物红外光谱表征和扫描电镜分析 |
2.4.3 BPTCD接枝棉织物的工艺探讨 |
2.4.4 织物抗菌性能分析 |
2.4.5 织物紫外防护性能和活性氯耐紫外稳定性分析 |
2.4.6 织物活性氯耐水洗稳定性分析 |
2.4.7 织物活性氯耐储存稳定性分析 |
2.4.8 织物断裂强力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紫外光照射引发接枝制备抗菌防紫外棉织物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3-烯丙基-5,5-二甲基海因(ADMH)的合成 |
3.3.2 BPTCD整理棉织物的制备 |
3.3.3 紫外光照射引发接枝制备卤胺抗菌棉织物 |
3.3.4 ADMH的~1H-NMR表征 |
3.3.5 织物红外光谱表征和扫描电镜表征 |
3.3.6 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
3.3.7 织物紫外防护性能和活性耐紫外稳定性测试 |
3.3.8 织物活性氯水洗稳定性测试 |
3.3.9 织物活性氯储存稳定性测试 |
3.3.10 织物断裂强力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3-烯丙基-5,5-二甲基海因的结构分析 |
3.4.2 织物红外光谱表征和扫描电镜分析 |
3.4.3 紫外照射引发接枝工艺探讨 |
3.4.4 织物抗菌性能分析 |
3.4.5 织物紫外防护性能和活性氯紫外稳定性分析 |
3.4.6 织物活性氯水洗稳定性分析 |
3.4.7 织物活性氯储存稳定性分析 |
3.4.8 织物断裂强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电子束辐射制备抗菌防紫外棉织物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抗菌防紫外棉织物的制备及活性氯含量的滴定 |
4.3.2 织物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 |
4.3.3 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
4.3.4 织物紫外防护性能和活性氯紫外稳定性测试 |
4.3.5 织物活性氯耐水洗稳定性测试 |
4.3.6 织物活性氯耐储存稳定性测试 |
4.3.7 织物断裂强力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织物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 |
4.4.2 电子束辐射工艺探讨 |
4.4.3 织物抗菌性能分析 |
4.4.4 织物紫外防护性能和活性氯紫外稳定性分析 |
4.4.5 织物活性氯水洗稳定性分析 |
4.4.6 织物活性氯储存稳定性分析 |
4.4.7 织物强力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硫醇-烯点击反应制备抗菌防紫外棉织物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纳米ZnO溶胶制备及棉织物的预处理 |
5.3.2 巯基改性棉织物的制备 |
5.3.3 基于点击反应的抗菌棉织物的制备 |
5.3.4 纳米溶胶的表征 |
5.3.5 织物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 |
5.3.6 织物X射线衍射(XRD)测试 |
5.3.7 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
5.3.8 织物紫外防护性能和活性氯紫外稳定性测试 |
5.3.9 织物活性氯水洗稳定性测试 |
5.3.10 织物活性氯储存稳定性测试 |
5.3.11 织物断裂强力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纳米ZnO溶胶的表征 |
5.4.2 织物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 |
5.4.3 织物XRD分析 |
5.4.4 织物抗菌性能分析 |
5.4.5 织物紫外防护性能和活性氯紫外稳定性分析 |
5.4.6 织物活性氯水洗稳定性分析 |
5.4.7 织物活性氯储存稳定性分析 |
5.4.8 织物断裂强力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等离子体引发接枝制备抗菌防紫外棉织物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负载氯化银纳米颗粒的棉织物的制备 |
6.3.2 等离子体接枝棉织物的制备 |
6.3.3 织物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 |
6.3.4 织物X射线衍射(XRD)测试 |
6.3.5 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
6.3.6 织物紫外防护性能测试和活性紫外稳定性测试 |
6.3.7 织物活性氯水洗稳定性测试 |
6.3.8 织物活性氯储存稳定性测试 |
6.3.9 织物断裂强力测试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织物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 |
6.4.2 织物XRD谱图分析 |
6.4.3 等离子体处理接枝ADMH的工艺探讨 |
6.4.4 织物抗菌性能分析 |
6.4.5 织物紫外防护性能评价和紫外稳定性测试 |
6.4.6 织物活性氯水洗稳定性分析 |
6.4.7 织物活性氯储存稳定性分析 |
6.4.8 织物断裂强力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7.3 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的成果 |
(10)基于光引发聚合制备的荧光纤维素纳米晶及其生物成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纤维素的结构 |
1.3 纤维素的原材料 |
1.3.1 木质纤维素 |
1.3.2 动物、藻类和细菌 |
1.4 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 |
1.5 传统的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 |
1.5.1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 |
1.5.2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transfer polymerization, RAFT) |
1.6 表面引发SI-CRP的发展和应用 |
1.6.1 SI-ATRP |
1.6.2 SI-RAFT |
1.7 光催化自由基聚合(Photo-CRP) |
1.7.1 光源的选择 |
1.7.2 无金属光催化Photo-CRP |
1.8 本研究课题简介 |
1.8.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2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无金属光催化ATRP制备的具有温敏性的荧光纤维素纳米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表征仪器 |
2.2.2 HDPAP的合成 |
2.2.3 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 |
2.2.4 CNC-poly (NIPAAm-HDPAP)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2 热重分析 |
2.3.3 核磁共振氢谱 |
2.3.4 XPS分析 |
2.3.5 透射电镜(TEM) |
2.3.6 温敏性质表征 |
2.3.7 荧光和紫外光谱分析 |
2.4 总结 |
第三章 光催化RAFT聚合制备的荧光纤维素纳米晶及其生物成像应用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表征仪器 |
3.2.2 双键荧光素的合成 |
3.2.3 纤维素纳米晶(CNCs)的制备 |
3.2.4 链转移剂修饰的CNCs的制备 |
3.2.5 荧光纤维素纳米晶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6 细胞毒性及摄取行为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红外光谱分析 |
3.3.2 核磁共振氢谱 |
3.3.3 热重分析 |
3.3.4 TEM形貌分析 |
3.3.5 XPS表面元素分析 |
3.3.6 紫外-可见光和荧光光谱 |
3.3.7 细胞毒性和成像应用 |
3.4 总结 |
第四章 基于光催化RAFT聚合快速制备具有温度相应的纳米硅球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表征 |
4.2.2 氨基化硅球(APTES/SiO_2)的制备 |
4.2.3 制备链转移剂修饰的硅球(CEPA/SiO_2) |
4.2.4 温敏性荧光纳米硅球Poly (NIPAM-AcFl)/SiO_2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核磁共振氢谱 |
4.3.2 红外光谱分析 |
4.3.3 热重分析 |
4.3.4 TEM形貌分析 |
4.3.5 XPS表面元素分析 |
4.3.6 温敏性质表征 |
4.3.7 紫外和荧光光谱分析 |
4.4 结论 |
第五章 光催化RAFT聚合制备的荧光介孔硅及其细胞成像应用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表征仪器 |
5.2.2 MSNs的合成和氨基化MSNs的制备 |
5.2.3 链转移剂修饰的MSNs(MSNs-CEPA)的制备 |
5.2.4 荧光介孔硅(MSNs-co-poly(MPC-AcFl)的制备 |
5.2.5 细胞活性测试 |
5.2.7 激光共聚焦成像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核磁共振氢谱 |
5.3.2 红外光谱分析 |
5.3.3 热重分析 |
5.3.4 TEM形貌分析 |
5.3.5 XPS分析 |
5.3.6 紫外和荧光光谱分析 |
5.3.7 水溶性和粒径分析 |
5.3.8 细胞毒性测试 |
5.3.9 细胞成像应用 |
5.4 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2—羟基4—(2’—羟基3’—丙烯酰氧基丙氧基)二苯甲酮(论文参考文献)
- [1]GC-MS/MS法分析不同规格卷烟主流烟气醛酮类成分释放量[J]. 郭琼,王晓瑜,潘立宁,杨乾栩,谢复炜,郭吉兆,刘惠民,陈满堂,朱保昆,张伟. 烟草科技, 2022(01)
- [2]一种丙烯酸酯高分子光引发剂的合成及性能测试[D]. 王辰龙.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3]含芳香杂环自由基光引发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赵子任. 山西大学, 2021(12)
- [4]手性salen、salan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质研究[D]. 王舟. 吉林大学, 2021(01)
- [5]UV固化金属防腐涂层的构筑及性能研究[D]. 杨志平. 江南大学, 2021(01)
- [6]耐磨自润滑亲/疏水界面材料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D]. 马正峰. 兰州大学, 2021(09)
- [7]不同树种木材气味释放特性与图谱表达研究[D]. 王启繁.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8]过渡金属催化碳氢键选择性活化和[3+2]环化反应研究[D]. 黄艳贞. 郑州大学, 2020(02)
- [9]卤胺抗菌防紫外棉织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马志鹏. 江南大学, 2020(01)
- [10]基于光引发聚合制备的荧光纤维素纳米晶及其生物成像[D]. 陈俊宇. 南昌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