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中应注意前后呼应(论文文献综述)
李向勤[1](2019)在《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至关重要的技能之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随着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省市直接把英语听说能力考查纳入高考,强化对英语口语的考察。然而,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一言堂”以及“满堂灌”等现象严重,学生缺乏语言实践和活动的空间,很难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本研究旨在探寻能够突破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瓶颈的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环境下通过英语演讲学习来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并进一步分解为以下三个重点问题:(1)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是什么?(2)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可操作性教学途径有哪些?(3)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有哪些?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语言输入输出理论为基础,运用项目学习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按照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开展,整个研究共分为三轮:第一轮属于尝试和探索阶段,重在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第二轮属于调整和改进阶段,主要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第三轮属于提升和完善阶段,重点聚焦于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通过量化测试、师生访谈、学习反思、英语综合水平考察、问卷调查以及活动比赛等多种方式采集数据资料,分析对比,多角论证,总结归纳。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英语口语水平等语言综合素质以及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自信心等人文素养均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与增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并提出具体操作建议。本研究结论如下:(1)英语演讲项目学习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方式;(2)发挥学习小组的支架作用和最大功能是保障学习效果的有效教学手段;(3)通过多种方式的输入活动开展专题培训是英语演讲知识学习的主要教学途径;(4)开发“以输出为驱动”的课堂英语演讲学习活动是提高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渠道;(5)循序渐进地开展足量的英语演讲实践活动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关键途径;(6)形成性评价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本研究创新点有:⑴针对我国高中生的具体特点,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和具体操作建议,为愿意从事相关相关实践和研究的同行提供可模仿和解读的范本。同时,为新高考的“口语考试”提前探寻教学路径,促进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建构。⑵严格规范地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本表灵活的内部动态调节功能,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和达成目标,成效显着。⑶英语演讲项目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哑巴英语”等陈旧教学方式,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起指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得以重新塑造。⑷国内外相关研究几乎都是从大学生或成人视角探讨,而本研究主要从高中生视角开展,学生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参与者,拓展了英语演讲教学的研究视角。
宋扬[2](2014)在《韩国留学生关联副词习得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目前以传统的句法层面考察、对比处理为主,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量化的统计研究可以使我们对学习者中介语中某个语法项目的使用情况有比较清晰的了解,缺点是对考察项目的共性特征的揭示和解释还做得不够,中介语研究往往局限于本领域内的探索,对学者者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关注过少,难以据此提出具体可行的教授法,在“理论—实践”的转化上动力不足。本文以韩国留学生关联副词的习得考察为例探索二语习得研究的新视角,其目的—是对学习者使用关联副词时带有规律性的习得特点进行系统的归纳梳理,在观照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同时,也对汉语本体研究有所助益;二是希冀通过研究对象的泛化和细化,对关联副词整体使用进行语表考察后,就其特点进行个案分析(如副词“还”和“也”个案考察),以探索由点及面,以微观个案反映宏观概貌的研究路径并实现研究方法上“量化—质化”的结合,研究领域上中介语语言特点与影响习得的外部因素(教学策略)、学习者内部因素(学习策略)相结合,在全面描写关联副词各语言层面表现特征的基础上,完成对考察项目共性特征的揭示和解释,完成汉语习得研究山“描写到解释”、“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山“中介语—学习者—教学者”三方面构成一个完整闭合的习得研究系统。文章在确定研究目的和方法并阐述所依据的理论背景上,对关联副词的性质和功能作出了定义和描述。从关联副词和他类副词、关联副词和连词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角度为关联副词确立了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地位。采用了目前学界相对宽松的关联副词分类标准,将关联副词分为典型性关联副词“也、又、再、才、却、就、便、倒、更、还”和非典型性关联副词“非、不、越、都、既”两类,并最终确定了十个待考察的常用关联副词“也、又、再、才、却、就、还、越、都、既”。文章还对现阶段关联副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基本的阐述思路是首先明确关联副词的基本意义用法,然后从本体研究到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就有价值的学术结论进行梳理和总结。第三章基于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的数据统计,使用语料库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考察了韩国留学生十个常用关联副词的使用情况。文中选取了北京大学语料库检索系统(CCL)作为韩国留学生对比性语料,中介语语料来自暨南大学中介语语料库(约30万字),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约150万字)。分布对比显示,汉语母语者关联副词平均每十万字出现40.28次,暨南大学中介语语料库关联副词平均每十万字出现54.43次,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关联副词平均每十万字出现68.76次。韩国学习者更频繁的使用关联副词进行句法关联。其中,关联副词单独使用、与连词组成固定搭配句型、成对使用这三种使用方式的平均使用率,韩国留学生要高于汉语母语者;关联副词与副词、关联副词与连词的非固定搭配用法,韩国留学生要低于汉语母语者。我们进一步分析对比两个中介语语料库的关联副词使用率、不同水平等级学习者的使用数据以及学习者的偏误情况,发现关联副词在初级阶段正确率即可达到相当水平,但山初级到中级及以上等级相当长一段时问里,学习者的习得水平并没有得到显着提高,而是出现了一定的反复。高频副词“也、就”和中频副词“还、又、越”的使用率从初级到中高级阶段有着显着的增加,而低频副词“才、既、再、却、都”的使用率虽有所增长,但相对幅度较小。过度使用高频词是韩国留学生使用关联副词最主要的表现特点,涉及到过度使用的副词在句法形式上多表现为:单独在句中关联分句或句法成分、相同或不同关联副词搭配使用。偏误率方面,关联副词可划为四个等级,高偏误率:也、还、就;较高偏误率:既、又;较低偏误率:才、都、再却;低偏误率:越。偏误类型主要由误代、遗漏、错序、赘余、杂糅和其他六类构成,其中,主要的偏误类型为前四类,偏误量按降序可排列为:误代>遗漏>错序>赘余。文中还详细考察了八个常用关联副词的使用情况,考察的基本脉络为“副词各次类使用频率对比→韩国留学生和汉语母语者使用情况对比→关联副词的正确使用→关联副词的偏误情况→从句式角度考察偏误情况”,这—过程为我们揭示了各关联副词具体的习得过程以及偏误情况,有利于我们从微观个案角度理解关联副词总的习得特点,实现对关联副词“总—分—总”的描述、剖析、解释过程。第四章采用了量化研究中的测验调查法,通过“确立测验目的—测验设计—施测—结果统计分析”四个环节,考察非自主输出条件下韩国学习者关联副词的使用状况。结果显示,两种不同样本中的统计数据有同有异。相同之处表现为习得表现、习得规律、学习梯度、习得过程四方面,不同之处为二者拟建的习得难度顺序和统计的具体下位句式的正确率不完全一致。为了解释关联副词习得特点,我们根据测验目的将语料根据逻辑类型、句法特征、搭配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分别进行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基于逻辑类型分类的折线图在三个水平区间上的正确率差比小于基于句法特征和搭配方式的分类,后两者对习得过程有比较显着的影响。此外,关联副词的内部兼类量也影响习得效果,副词兼类数量和习得难度成正比。对关联副词习得顺序的考察采取了将两种语料(自然输出和非自然输出)数据相结合的办法并根据不同的语料收集方式采用不同的推导方法。中介语语料库数据采用正确率和正确相对频率进行考察;测验数据主要使用传统的正确率方法,并辅之蕴涵量表法,通过复用系数或量表系数对排列的顺序进行检验。十个关联副词的习得难度等级分为三等,低等难度习得副词为:都、才、越、却;中等难度习得副词为:既、再、就;高等难度习得副词为:也、又、还。第五章和第六章以个案的形式系统全面地考察了偏误率和使用率最高的两个关联副词“也”和“还”的使用情况。文中首先对两个副词的用法和分类进行了归并,确定了关联副词各句式的格式和用法,通过不同句式统计出的使用率、正确率,总结副词的基本习得特点和规律,描述不同阶段学习者副词的正确使用情况和偏误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偏误类型,解释偏误原因,通过正确使用相对频率的计算方法得出副词各句式的习得顺序。文中还从语际对比的角度分析了副词“也”与韩语“(?)”的区别与联系,从而阐明了学习者的习得障碍并据此提出了教学建议。第七章重点探讨了关联副词的学习策略。通过质化研究中的问卷调查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集中的统计和分析,探讨影响习得效果的主要因素。统计发现,学习者学习策略的使用分三个层次,最常用的是补偿策略和认知策略,其次是元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最不常用的是记忆策略和情感策略。统计还反映出优生和差生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三个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存在差异。在情感策略的使用上优生和差生没有明显差距。另外,在元认知策略的复习及预习策略上二者的区别也不大。第八章就关联副词的教学策略展开论述,具体考察了现行对外汉语大纲和通用对外汉语教材中关联副词知识点的设置和编排。根据得出的研究结论,对教材和大纲中不符合学习者实际学习规律的部分提出建议。文中进一步对影响习得教学的主要因素展开调查,发现优生和差生对教学策略的选择趋势是一致的,学习者对关联副词的课堂教学情况感到满意,乐于接受的词汇学习方式是让教学者说明该词使用的具体语法规则和语用条件,并对能够提供较多语言参数的练习形式表现出了更多的喜好。据此,我们分别探讨了关联副词的教学原则,提出了“构式—语块”教学设计模式,并列举了部分关联副词的练习题型以供参考。
曹雨杨[3](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提出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郑玉贵[4](2017)在《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肯定否定的极性视角切入,运用结构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的相关问题做了较为全面地探讨。全文由十三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理论背景及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说明语料来源。第二章到第六章是在宏观层面上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进行研究。第二章重点考察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类别。本章首先探讨极性词语与否定极性词语的概念,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否定极性副词”,接着对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进行探讨,提出界定该类副词的三个重要标准进而框定出其范围与具体成员。最后分别根据该类副词成员在语法意义和对否定结构的依赖程度等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征进行类别划分,为进一步展开考察打下基础。第三章重点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在句法和语义方面表现出的共性和差异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在句法特征方面,主要从其句法功能、修饰成分、句法分布与辖域范围、对否定词的选择限制以及与否定词的共现语序等方面进行描写和解释。在语义特征方面,重点对该类副词成员具有的极量特征进行描写和分析,初步从极量角度探寻了该类副词倾向于与否定结构结合的内在机制。第四章在根据此类副词语法意义的分类基础上分别考察各类成员与含“不”“没(有)”“别”否定结构的分布组合情况。虽然同为否定极性副词甚或是内部的同一小类,其组合情况也并不完全一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第五章首先引介学界对情态的定义以及大致的分类,然后据此对各种否定结构可能包含的情态语义类型做分析,最后集中通过描写分析该类副词成员对否定结构的情态语义的选择限制进而考察否定极性副词内部各成员呈现出的情态语义特征。第六章详细描写部分否定极性副词与肯定结构的组合分布状况进而归纳出可共现的肯定结构具有的一些特征,并尝试解释一些肯定结构可以允准部分否定极性副词使用的原因。最后对否定极性副词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七章到第十章是在微观层面上对否定极性副词进行研究,分别从程度类、时间类、范围类和语气类四类否定极性副词中各选取一个词语进行个案研究,分别是“丝毫”“始终”“一概”和“万万”。各章首先利用北大语料库对这4个副词的语例进行定量调查和分析,为它们能否成为否定极性副词成员进行定性。接下来根据语料从它们与否定结构的强制性程度、与否定词的组合位置、组合自由度以及间隔距离等角度考察分析它们作为否定极性词语所表现出来的极性特征。然后调查它们的语境分布状况,重点分析与否定结构搭配时表现出的各种句法格式特征和语法意义、与之共现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的选择限制规律以及在句中表达的语用功能等进行考察。最后提出观点,认为这些副词的语境分布之所以受到限制是其自身的极量语义特征、强调的语用功能以及梯级逻辑等因素相互协调的结果。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是对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的否定极性副词进行对比研究。第十一章是在宏观层面对汉日否定极性副词分别从句法分布、语义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首先确立界定标准并框定出拟对比的汉日否定极性副词成员,然后分别从词语的构成方式、在实际使用时共现成分的类型差异、与否定词的语序及辖域关系、量性特征以及该类副词的形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考察,总结并归纳出它们之间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第十二章是在微观层面对汉日否定极性副词中的日语“决して”与汉语“并”和“决/绝”进行个案对比分析。它们在各自的语言中都是典型的否定极性副词且语义上具有相通性。本章分别从否定的类型归属、各自的语义背景及用于否定句的语法意义、否定量域、共现成分的选择与限制等方面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之处,总结彼此对应及不对应的状况并尝试解释原因。第十三章是结语。
胡晋宾[5](2015)在《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学校教育来说,知识毫无疑问是课程和教学的核心。而从历史上来看,知识观决定着课程观和教学观,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在特定的知识观影响下展开的,知识观是历次课程改革的分歧焦点。对于课程物化载体的教科书来说,它的编写也是知识观指导下的创作活动。基于当下的高中数学课改现实,研究教科书编写策略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从数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这样3个视角来透视知识观发现:数学哲学视角的知识观强调对宏观的数学知识发生、确证、发展、结构、属性、应用等方面的反思和追问,心理学视角的知识观强调对微观的认知过程与机制、知识分类与传递等方面的解析和实证,教育学视角的知识观强调对学校中的数学知识的价值、筛选、组织、传递、教授、习得等方面的关切和侧重。数学知识观是隐藏在数学课程观和数学教学观背后的前提性根源,有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数学课程观、数学教学观和数学学习观。在数学教育领域,数学观和数学知识观不是一个概念,但是经常被混淆着使用。本文认为,前者是有关数学发展的“世界观”,使用场合主要是数学研究,隶属于“数学哲学”;后者是关照数学教育的“知识观”,使用场合主要是数学教育,隶属于“数学教育哲学”。如果把数学教育当作基于数学知识的教育,并从知识的角度来考察和反思数学教育的话,那么形成的关于数学知识的看法就是数学知识观。而数学课程知识观是数学知识观的一个子集,就是指关于数学课程知识的观念,它是立足数学课程、关照数学课程、服务数学课程的一种数学知识观。数学教科书中体现的数学课程知识不同于数学科学知识,不同于生活数学知识,而是学校教育中的数学知识。同时,它是以客观的、共同的数学科学知识为基础,整合了同龄人中的生活情境、个人知识中的共性成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如物理、化学等)等知识形态,揉进了教学法加工和编辑技术等元素,预设教学方式并以纸质文本呈现出来的整合知识。数学教科书知识的特点是,它假借以静态陈述的数学知识为躯壳,负载了教育理念的课程价值,预设有知识获得的教学方式。借鉴有关知识观的理论框架研究,我们赋予数学学科含义,认为数学课程知识观有3个维度,即数学知识本质观、数学知识价值观和数学知识获得观。理想的数学课程知识观理论图景是:数学知识本质是一种模式化的思维创造,数学知识价值是一种辩证性的复杂谱系,数学知识获得是一种参与式的社会建构。特别地,我们指出,应该强调借助数学教科书的编写去引导师生形成全面的、辩证的、现代的数学知识观。基于上述三维框架,对历史上数学教科书中隐匿的数学知识观进行了考察,对现实中教科书作者和数学教师的数学课程知识观以及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认同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相关分析。无论是从历史上6个版本教科书的文本考察来看,还是从现实中26名中学数学教科书作者和515名数学教师的问卷调查来看,知识观都影响了教科书编写策略;反过来,教科书编写策略中预设了不同的知识本质、知识价值和知识获得观念,从而又导致教学中不同数学知识观的形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辩证的。对于教科书作者来说,不同知识观导致了编写策略的不同认同,这种认同直接影响了编写策略,从而导致不同的教科书编写方式,间接影响了使用教科书的广大师生的数学知识观。正因为编写策略导致不同的教科书编写方案,因此优质的教科书编写应该寻求或者采用先进的数学课程知识观来做为指导。数学教科书编写是教科书作者在数学课程知识观显性或者隐性影响下的创造性活动,有什么样的数学课程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认同——持有传统的、机械的、静态的数学课程知识观,认同传统的、机械的、静态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大致强调知识、结果、显性、学科、传授、内部等);持有现代的、辩证的、动态的数学课程知识观,认同现代的、辩证的、动态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大致强调文化、过程、隐性、活动、建构、外部等)。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理论图景,对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进行了理论建构,并以3个课时的内容进行了微型实证和验证反思。首先,本文认为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视角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指导思想有3个,即: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学科性,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教学性,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人文性。其次,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6条具体的编写设想。第一条,经历数学化:衔接知识的过程与结果样态。第二条,揭示潜隐性.:兼顾知识的外显和内敛价值。第三条,渗透心理化:整合知识的逻辑和心理顺序。第四条,创设关联性:搭建知识的内部和外部链接。第五条,彰显主体性.:协调知识的科学和人文特质。第六条,体现交互性:铺设知识的传授和建构渠道。对于我国实际来说,数学教科书编写以前主要是国家行为,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现在教科书多元化以后,编写策略是教科书建设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我们主张高中数学教科书在编写的时候,立足于数学知识的结果、显性、逻辑、内部、传授维度的基础上,尤其要注意数学知识的过程、隐性、心理、外部和建构维度,把它们辩证地平衡起来,防止矫枉过正的简单化和一分为二的片面性,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最大教育价值和最佳育人效果。
陈瑜[6](2020)在《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的非逻辑性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议论文是一种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来阐明事理,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文体,就目前教学实践以及高考作文来看,也是高中生写作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文体。从发展心理学角度,个体逻辑思维的获得先天有之,但要形成系统性,仍旧需要后天的学习培养,而目前大多数高中生的逻辑思维是缺乏后天培养的,这种欠缺便称为“非逻辑性”,由这种欠缺所导致的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的种种问题便为“非逻辑性问题”。而非逻辑性多表现在论点立意偏颇、论据理由不充足、论证推不出以及论证篇章结构不严谨等。导致种种非逻辑性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在于高中生自身逻辑思维发展尚不成熟,从而无法在议论文写作这一高度密集的思维运转活动中无法保持正确的逻辑性。客观因素在于“逻辑性”一词的抽象性,高中生对与“逻辑性”相关的知识与运用技能存在欠缺,从而在写作过程中出现逻辑学当中常见的逻辑谬误,如在论点的审题立意过程中出现“偷换概念”以及“混乱种属概念关系”等,又如在论证过程中运用逻辑推理证明议论文论点的正确性时,出现的“自相矛盾”、“非黑即白”的逻辑性错误等。鉴于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过程中非逻辑性问题的复杂性,且为说明问题症状存在普遍性和应对策略的针对性,本研究将通过对比分析中学语文期刊中收录的高中生议论文病文,从论点、论据以及论证三个方面概括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非逻辑性的共性。在对前人所作的关于高中生议论文写作逻辑思维研究文献分析中,借鉴已有成果,参照期刊中收录的名师病文升格,从可能导致一系列非逻辑性问题出现的主、客观原因两个角度考虑,将学生心理因素、相关逻辑知识以及逻辑运用技能,融入非逻辑性问题的应对策略之中,如针对论点的非逻辑性,从概念的逻辑性出发;针对论据的非逻辑性,从“理由充足律”的角度考量;针对论证过程中的非逻辑性,着意于推理与构思的思维训练——探寻理论与实践操作的问题解决策略——以期对写作逻辑思维理论进行充实,对实践教学中的师生给予指导帮助。本研究共分为4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文献综述。因为议论文写作的逻辑性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弱点,所以才有对高中生议论文写作非逻辑性相关问题研究的必要性。此研究最终目的,是企图在议论文写作上为高中生以及教师提供学与教的益处。第二部分,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目标要求。从议论文写作目标要求、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高中生议论文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三个方面,分析逻辑性在高中生议论文中的重要性以及培养的必要性。第三部分,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的非逻辑性症状分析。通过列表格,比较分析中学语文期刊中收录的学生真实病文,选取较为突出的三个写作问题表现作有关非逻辑性的具体探究。第四部分,高中生议论文写作非逻辑性问题的应对策略。根据第三部分列表格中升格文的分析,并结合高中议论文写作的有关知识以及逻辑学理论,尝试寻求非逻辑性问题的对应策略。
李泊潭[7](2019)在《形式·力·情感 ——书法形式与情感表现论》文中研究说明书法形式与书家情感在书法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和情绪心理学的相关成果,来解释书法形式为什么可以表达书家情感,书家情感如何影响书法形式生成的根本原因。全文第一章梳理对于书法抒情思想具有重要影响的传统观念。第二章逐层论述书法形式表达情感的原理。首先辨析传统书法抒情理论的局限以及格式塔心理学在解释形式与情感关系上的优越性。其次抽绎出形式可以表达情感的核心因素是:具有倾向性的力。再次,论证格式塔心理学在书法领域中的适用性问题。最后论证书法形式因素(笔法、字法、章法、墨法)中都包含有可以表达情感的核心要素:具有倾向的力。该结论作为后文讨论形式与情感关系的依据。第三章从创作角度,运用情绪心理学相关理论,结合传统哲学和美学中有关于情感的认识,提出书法创作情感启动的两种基本模式。辨析创作理论中“心”和“手”的主要内容,情感打破心手隔阂的两种方式:忘情和激情,并辨析两者特点与异同。第四章从欣赏角度,论述五种书体的形式因素表达情感状态的异同,探究狂草中情感改变形式的现象。最后以实例说明不同的形式因素对于风格的影响。第五章以情感的不同状态为依据,将书法创作模式分为四种。四种创作模式是情感状态和形式表现的统一。
白斌[8](2019)在《初中历史教科书“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内容撰述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初中历史教科书是初中生系统学习历史的重要载体,通过课堂的强化学习和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初中生能够初步形成对民族与国家历史的基本认识,因而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至关重要。抗日战争是两岸中国人民的共同记忆,其在教科书上的叙述深刻影响着公民个人历史意识的形成与民族记忆的传递。2011年教育部重新编订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新的教科书按照标准编写投入使用,做到了与课标的相统一。不同的编写人员根据自身对标准的理解,通过不同版本教科书的撰写叙述,表达着不同的历史认识。本文从山西现阶段使用的人教版、华东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入手,对这三个版本中“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内容与编排进行对比研究。经过比较上述三个版本的教科书发现,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有关“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编写,都能基本地落实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正文内容的编写最主要在于知识内容选取和知识的语言表述两个方面,其中知识选取要涵盖基础性与典型性、前沿性与时代性,语言表述要有准确性、系统逻辑性以及能够与学生心理水平相融洽,上述三个版本教科书在这几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升优化。课文辅助系统方面包括标题、导入语、图片、史料补充和习题,按照各部分的编写原则进行分析发现,三个版本各具特色,人教版的标题和导入语线索明确、逻辑突出;北师大版注重标题、导入语的艺术性;华东师大版图片丰富、习题开放,便于思考。此外各版本也都略有不足,尤其是图片还原与史料的功能补充上,需要进一步与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相契合。本文整体上采用横向比较的方式进行分析,但又考虑到横向不足以窥探影响教科书编写的因素,因此又结合纵向的版本对比,力求做到完整分析。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影响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教科书编写因素有三种:台海形势变化、教育理念价值观的转变、民族记忆的建构。并同时提出相应的内容编写建议:注重历史的还原性、语言上要营造历史情境、教科书要凸显人文关怀。
杨怡[9](2020)在《情境化拼音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学习不可绕开的一环,同时也是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打好拼音的基础对后期识字、阅读等方面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一直以来,拼音教学面临着不少问题,一线教师付出了不懈努力,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然而学生在学习拼音过程中依然显露不少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对拼音教学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新课标明确要求汉语拼音教学应具有趣味性。当前,全面推广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儿童视角出发,教材编写充分凸显了情境化、童趣性、生活化的色彩,为情境化的拼音教学提供了凭借。本研究正是从上述背景出发,综合采取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展开了情境化拼音教学的探索,结合情境化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了将其应用于拼音教学的必要性和解决的实际问题,重点提出了情境化拼音教学的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以期针对一部分汉语拼音现状问题取得实质性改善,发挥一定的效用。文章内容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阐述本研究的缘起、综述相关研究,其次明确研究目的及意义、聚焦研究问题,最后确立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界定相关概念、论述相关指导理论,并探讨将情境化教学应用于拼音教学的必要性,为后续研究工作做好铺垫。在研究初期主要通过文献回顾和初步现状调查的方式来获取信息,经前期的文献调研,深入了解情境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在前人研究成果和初步的现状调查中获知拼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章分别概述情境化教学的特点、类型与原则,并确定理论依据,最后分别从课标要求、学生心理、学习理论、教师教学、教材特点等几个角度切入,论述了在拼音教学中实施情境化教学的必要性。第二章对小学语文情境化拼音教学现状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以小学低段学生为主,调查方法涉及问卷、访谈与课堂观察形式。通过对教师展开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于教材认识、教法使用与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情况,获悉实际教学中存在的现象与问题;通过对学生展开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学生的基本学情和真实的学习兴趣与倾向。最后对获取的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并整合资料得出调查结论,为接下来的策略构建做好铺垫。第三章提出情境化拼音教学的实施策略。力避提出的教学策略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在前期深入了解相关理论基础和一线实际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情境化拼音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展开探讨。教学实施策略具体分别从教学任务、内容、方法三个层面进行论述,并针对现状调查中发现的部分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策略。第四章选取情境化拼音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并撰写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实践。通过此次课堂教学实践,从中发现教学问题,以此总结反思,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参考。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聚焦的研究问题作出回答,重申核心观点,并指明研究的不足之处,展望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逐步完善。情境化拼音教学秉承儿童本位理念,切中儿童的基本学情,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与心理需求,本研究通过一系列工作证明得出,情境化拼音教学能有效改善儿童学习汉语拼音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对提升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效果显着,具有推广的价值。
王玺[10](2020)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后思想政治理论课规范建设的几十年来,针对其教学主体、内容、方法等维度的微观化、具体化的研究已经成果颇丰,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对教学本质以及活动开展进行规律性、学理性的认知与把握。但是,伴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社会空间的拓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交往关系的复杂化和多元化趋势,仅仅是微观层面的研究已不足以满足教学的要求以及应对学科的发展,需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更为整体化、社会化的宏观把握。若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整体性和社会性的研究,空间要素的纳入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上都是十分必要的。在新时代从空间化的视角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要把握的空间样态必然更加多元化、多维化,传统空间与新型空间形态的研究都应为题中之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空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与挑战性,但也凸显出其客观性和必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是当前一个全新的命题,需要汲取中西方相关空间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借鉴哲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化学、历史学、地理学、生态学、传播学等诸学科领域有益的理念与观点,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自身特有的研究体系和空间框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观的树立提供学理支撑。本论文主要从思政课教学空间的本质与特征、结构与功能、演进历史、现实境遇和优化拓展几方面来进行相关探索与研究,全文除绪论外,主体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来进行阐述:首先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进行总结梳理。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除了包含基本的自然时空观念之外,对于社会空间的发展及演变,以及空间差异的出现、正义的维护等方面都展示了独有的空间思维与智慧。中国社会的空间思想包括观象授时、立杆测影、律管候气、山川崇拜和敬天文化等对于空间认知,同时将空间思想应用于城邑空间、聚落空间等的布局与规划当中,当代则是以习近平“八个统一”规律性总结为空间构建的指导思想。西方世界对于空间也有不同的认知,囊括了哲学、数学、物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领域,以列斐伏尔、哈维、苏贾、福柯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在空间建构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框架及理论观点。其次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本质的阐释与基本特征的描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进行基本含义的阐释以及内涵的解析是本研究进行的根本前提,随后将思政课教学空间与教学空间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深刻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内涵与外延,接着对其基本特征的形成与分析是对其概念的进一步明晰与掌握。再次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结构要素、类型划分以及功能赋值的探讨。首先分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囊括了主体、内容、方法、载体四大要素,在此基础上按照三类不同的标准进行了思政课教学空间类别的划分,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别以及相互交往关系来进行相应的空间功能赋值。随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历史演进、需求动力、基本机制予以分析与总结。通过梳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演进历史可以发现,前后经历了空间初步形成、深化调整、规范建设以及发展提高四个阶段,对于四大需求动力的分析以及四种基本机制的探索,总结与提取出能够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现实境遇作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对全国部分不同层次的高校进行相关问卷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六大子系统,分别为课堂与学科子空间、现实与虚拟子空间、制度与非制度子空间,解读其优势和分析其困境的基础上,为下一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优化拓展提供现实参考基础。最后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优化与拓展。系统围绕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空间、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空间、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实空间、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空间、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空间以及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制度空间六个领域展开,全方位优化拓展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作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这个全新命题的探索与研究,本文创新式地进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概念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全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框架,旨在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视域,激发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力与生命力。
二、教学中应注意前后呼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学中应注意前后呼应(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缘由 |
1.1.2 新高考制度的变化:听力口语考试走进英语高考 |
1.1.3 笔者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能够在适合的舞台上翩翩起舞 |
1.1.4 培养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作用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初始的研究问题 |
1.2.2 问题的提炼与聚焦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践价值 |
1.3.2 理论价值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研究 |
2.1.1 关于演讲概念的研究与界定 |
2.1.2 英语演讲 |
2.1.3 关于演讲能力的界定与研究 |
2.1.4 关于(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研究 |
2.2 英语演讲学习与教学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2.2 国外新近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
2.3 行动研究及其在外语教学研究的应用 |
2.3.1 行动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
2.3.2 行动研究的概念界定 |
2.3.3 行动研究的特点 |
2.3.4 行动研究的过程 |
2.3.5 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的区别 |
2.3.6 行动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
2.3.7 本课题所采用的行动研究模式 |
2.4 相关理论基础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2 语言输入输出理论 |
2.4.3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
2.4.4 项目学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测量工具的编制 |
3.1 研究对象的背景分析 |
3.2 研究对照样本的选择与确定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思路与过程 |
3.4.1 总体思路 |
3.4.2 .实施步骤 |
3.4.3 研究过程 |
3.5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3.5.1 数据收集 |
3.5.2 数据分析 |
3.6 研究的伦理考量 |
3.7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测量工具的编制 |
3.7.1 明确研究目的,研究相关理论和文献资料 |
3.7.2 研究对象的特征与英语学习现状 |
3.7.3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维度与量化指标的初步确认 |
3.7.4 修改、完善量化指标,确定具体测量题项 |
3.7.5 评价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3.7.6 确定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和探索——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 |
4.1 第一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4.1.1 问题的确立 |
4.1.2 对问题的假设性分析 |
4.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4.2.1 制定行动计划 |
4.2.2 实施行动研究 |
4.3 第一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4.3.1 研究过程总结 |
4.3.2 行动研究结果 |
4.3.3 第一轮行动研究反思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和改进—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 |
5.1 第二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5.1.1 问题的确立 |
5.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5.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5.2.1 制定行动计划 |
5.2.2 实施行动研究 |
5.3 第二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5.3.1 研究过程总结 |
5.3.2 行动研究结果 |
5.3.3 进一步总结与反思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和完善—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 |
6.1 第三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6.1.1 问题的确立 |
6.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6.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6.2.1 制定行动计划 |
6.2.2 实施行动研究 |
6.3 第三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6.3.1 研究过程总结 |
6.3.2 行动研究结果 |
6.3.3 第三轮行动研究反思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结论 |
7.1 三轮行动研究总结 |
7.1.1 测试数据 |
7.1.2 问卷调查 |
7.1.3 学生的学习反思 |
7.1.4 笔者的教学反思 |
7.1.5 访谈 |
7.2 研究反思 |
7.2.1 研究对学生的影响 |
7.2.2 研究对笔者及课堂教学的影响 |
7.2.3 研究对学校整体教学生态的影响 |
7.2.4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的构建 |
7.2.5 研究成果的局限性 |
7.3 研究结论 |
7.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5 研究局限和有待改进的空间 |
7.6 研究展望 |
7.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韩国留学生关联副词习得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目的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题的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理论背景 |
1.4.1 对比分析理论 |
1.4.2 中介语理论 |
1.4.3 偏误分析理论 |
1.5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
1.5.1 国外二语研究的进展 |
1.5.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
1.5.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的不足 |
1.5.4 CSL的习得研究成果 |
1.5.5 汉语习得研究的展望 |
第二章 关联副词研究综述 |
2.1 关联副词的性质与功能 |
2.1.1 关联副词和他类副词 |
2.1.2 关联副词和连词 |
2.2 关联副词的范围与分类 |
2.2.1 关联副词的范围 |
2.2.2 关联副词的分类与兼类 |
2.3 常用关联副词的研究 |
2.3.1 关联副词“却” |
2.3.2 关联副词“又” |
2.3.3 关联副词“再” |
2.3.4 关联副词“就” |
2.3.5 关联副词“才” |
2.3.6 关联副词“越”、“都”、“既” |
2.3.7 常用关联副词的基本句型 |
第三章 语料库关联副词的使用情况考察 |
3.1 关联副词的总体使用情况 |
3.1.1 关联副词的分布情况 |
3.1.2 汉语母语者的使用情况 |
3.1.3 韩国学习者的使用情况 |
3.1.4 韩国学习者的偏误情况 |
3.2 常用关联副词的使用情况 |
3.2.1 关联副词“就”使用情况 |
3.2.2 关联副词“又”使用情况 |
3.2.3 关联副词“越”使用情况 |
3.2.4 关联副词“才”使用情况 |
3.2.5 关联副词“都”使用情况 |
3.2.6 关联副词“再”使用情况 |
3.2.7 关联副词“却”使用情况 |
3.2.8 关联副词“既”使用情况 |
第四章 基于测验调查的韩国留学生关联副词的习得 |
4.1 测验的目的与设计 |
4.1.1 测验的目的 |
4.1.2 测验的设计 |
4.2 测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4.2.1 正误率分析 |
4.2.2 试题分析 |
4.2.3 数据对比 |
4.3 基于逻辑类型、句法特征、搭配方式的数据分析 |
4.3.1 试题分类 |
4.3.2 测验结果 |
4.4 基于两种语料的关联副词习得顺序的考察 |
4.4.1 关联副词习得顺序考察的相关说明 |
4.4.2 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关联副词的习得顺序 |
4.4.3 基于测验的关联副词的习得顺序 |
4.4.4 关联副词习得顺序的总体情况 |
4.5 关联副词习得情况的总结 |
4.5.1 测验结果的归纳 |
4.5.2 构式语法理论下关联副词的习得与教学 |
第五章 基于语料库的韩国留学生关联副词“也”的习得 |
5.1 引言 |
5.2 考察范围及“也”的用法、分类 |
5.3 韩国留学生副词“也”的使用情况 |
5.3.1 韩国留学生和汉语母语者使用情况对比 |
5.3.2 各阶段韩国留学生副词“也”的正确使用情况 |
5.3.3 韩国留学生使用副词“也”的偏误类型及原因 |
5.4 韩国留学生使用“也”的偏误原因分析 |
5.5 副词“也”的习得顺序 |
5.6 教学建议 |
第六章 基于语料库的韩国留学生关联副词“还”的习得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方法及语料 |
6.2.1 研究方法 |
6.2.2 语料分类 |
6.3 关联副词“还”的使用 |
6.3.1 基于分类一的副词“还”的使用 |
6.3.2 基于分类二的副词“还”的使用 |
6.4 韩国留学生副词“还”的偏误情况 |
6.5 副词“还”的习得顺序及教学建议 |
6.5.1 副词“还”的习得顺序 |
6.5.2 副词“还”的教学建议 |
第七章 关联副词的学习策略 |
7.1 学习策略概述 |
7.2 关联副词学习策略的调查方法 |
7.3 关联副词学习策略的调查结果 |
7.3.1 学习策略的总体使用情况 |
7.3.2 具体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 |
7.3.3 优生和差生在学习策略上的差异 |
7.4 关联副词学习策略的讨论 |
第八章 关联副词的教学策略 |
8.1 大纲和教材中关联副词知识点的设置和编排 |
8.1.1 大纲中关联副词知识点的设置 |
8.1.2 教材中关联副词知识点的设置 |
8.1.3 大纲和教材中关联副词知识点设置情况的总结 |
8.2 影响习得的主要教学因素 |
8.3 关联副词的教学方法 |
8.3.1 关联副词的教学原则 |
8.3.2 关联副词的教学设计 |
8.3.3 关联副词的练习题型 |
第九章 结语 |
9.1 本文的基本认识 |
9.2 本文的不足 |
附录 |
附录一:关联副词学习策略量表 |
附录二:关联副词测验题 |
附录三:问卷调查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
凡例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
《尹至》篇知见录 |
《尹诰》篇知见录 |
《程寤》篇知见录 |
《保训》篇知见录 |
《耆夜》篇知见录 |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
《皇门》篇知见录 |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
《楚居》篇知见录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
综论知见录(存目) |
(4)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关注现代汉语否定现象的缘由 |
1.1.2 将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作为研究对象的考虑 |
1.1.3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考虑 |
1.2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
1.2.1 研究对象 |
1.2.2 语料来源 |
1.3 研究方法和意义 |
1.3.1 研究方法 |
1.3.1.1 描写和解释相结合 |
1.3.1.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
1.3.1.3 归纳和对比相结合 |
1.3.1.4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背景 |
1.4.1 极性词语的梯级模型理论 |
1.4.2 关联理论 |
1.4.3 预设理论 |
1.4.4 主观性与主观化 |
1.4.5 标记理论 |
1.5 相关研究动态 |
1.5.1 否定极性词语相关研究概况 |
1.5.1.1 国外的否定极性词语研究 |
1.5.1.2 国内的否定极性词语研究 |
1.5.2 否定极性副词相关研究概况 |
1.5.2.1 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与类别 |
1.5.2.2 微观层面的对比研究与历时考察 |
1.5.3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类别 |
2.1 引言 |
2.2 否定极性词语概念的提出 |
2.2.1 极性词语与否定极性词语 |
2.2.2 否定范畴与否定句的界定 |
2.2.3 否定极性词语的类别 |
2.3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界定 |
2.3.1 否定极性副词的范围 |
2.3.2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界定与判定标准 |
2.3.2.1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界定 |
2.3.2.2 否定极性副词的判定标准 |
2.3.3 与否定极性副词相关的几点说明 |
2.4 否定极性副词的分类 |
2.4.1 按照语法意义的分类 |
2.4.2 根据对否定性语境依赖程度的类别划分 |
2.4.2.1 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
2.4.2.2 非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
2.4.3 根据与否定词组合自由度的类别划分 |
2.4.3.1 自由组合类 |
2.4.3.2 不自由组合类 |
2.4.3.3 限制组合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否定极性副词的句法语义特征及成因 |
3.1 引言 |
3.2 否定极性副词的句法特征 |
3.2.1 句法功能的单一性和附属性 |
3.2.2 句法分布与辖域范围 |
3.2.3 对否定词的选择 |
3.2.4 对句类的选择 |
3.2.4.1 对陈述句的选择限制 |
3.2.4.2 对感叹句的选择限制 |
3.2.4.3 对祈使句的选择限制 |
3.2.4.4 对疑问句的选择限制 |
3.3 否定极性副词的语义特征 |
3.3.1 语义弱化或虚化 |
3.3.2 语义指向特征 |
3.3.3 极量特征 |
3.4 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因 |
3.4.1 极量否定极性副词的形成机制 |
3.4.1.1 自然语言的肯定与否定公理 |
3.4.1.2 违背肯定与否定公理的语言现象 |
3.4.1.3 关联标记模式对极量与肯否极性关系的解释 |
3.4.2 非极量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与否定结构的组合分布特征分析 |
4.1 引言 |
4.2 与含“不”否定结构的组合 |
4.2.1 否定极性副词+不+VP |
4.2.2 否定极性副词+不+助动词+VP |
4.2.3 否定极性副词+V+不+X+(O) |
4.2.4 否定极性副词+不+AP |
4.2.5 否定极性副词+A+不+X |
4.2.6 与含“不”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
4.3 与含“没(有)”否定结构的组合 |
4.3.1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VP |
4.3.2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AP |
4.3.3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NP |
4.3.4 与含“没(有)”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
4.4 与含“别”否定结构的组合 |
4.4.1 时间类成员 |
4.4.2 程度类成员与范围类成员 |
4.4.3 语气类成员 |
4.4.4 与含“别”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否定结构情态语义的选择限制考察 |
5.1 引言 |
5.2 情态的定义和类型 |
5.2.1 情态的定义 |
5.2.2 情态的类型 |
5.3 否定结构的情态类型 |
5.3.1 具备情态义的否定结构 |
5.3.2 不具备情态义的否定结构 |
5.4 对否定结构的情态语义选择 |
5.4.1 时间类成员 |
5.4.2 程度及范围类成员 |
5.4.3 语气类成员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与肯定结构的组合状况及语用功能分析 |
6.1 引言 |
6.2 与肯定结构组合的否定极性副词 |
6.2.1 强否定极性副词 |
6.2.2 弱否定极性副词 |
6.3 可共现肯定结构的特征 |
6.3.1 与隐性否定动词连用 |
6.3.2 与隐性否定副词连用 |
6.3.3 与隐性句否定表达共现 |
6.3.4 与其他词形成固定搭配 |
6.3.5 与非典型动词的连用 |
6.3.6 语境中临时获得消极否定语义 |
6.3.7 其他 |
6.4 可用于肯定结构的原因 |
6.4.1 语言的动态性 |
6.4.2 语言使用的个性差异 |
6.4.3 肯定结构与否定含义 |
6.5 否定极性副词的语用功能 |
6.5.1 增强语气 |
6.5.2 提高否定等级,凸显否定 |
6.5.3 主观性功能 |
6.5.4 反预期功能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丝毫”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7.1 引言 |
7.2 “丝毫”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7.2.1 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
7.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7.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7.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7.3 “丝毫”的句法特征 |
7.3.1 “丝毫”的语法功能及词性探讨 |
7.3.1.1 作状语的“丝毫” |
7.3.1.2 做定语的“丝毫” |
7.3.1.3 做宾语的“丝毫” |
7.3.2 副词“丝毫”的句法格式特征 |
7.3.2.1 丝毫+否定动词+NP |
7.3.2.2 丝毫+否定副词+(助动词)+VP |
7.3.2.3 丝毫+V+否定词+C+(NP) |
7.3.2.4 否定词+助动词+丝毫+VP |
7.3.2.5 丝毫+否定词+AP |
7.3.2.6 丝毫+A+否定词+C |
7.4 “丝毫”的语用功能分析 |
7.4.1 通过焦点表述加强否定语气 |
7.4.2 通过强调“反预期信息”加强否定语气 |
7.4.3 通过全量否定加强否定语气 |
7.4.4 通过凸显主观性加强否定语气 |
7.5 “丝毫”与否定亲和的语用认知阐释 |
7.5.1 基于客观世界肯定否定公理的解释 |
7.5.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7.5.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始终”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8.1 引言 |
8.2 “始终”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8.2.1 倾向性否定极性副词 |
8.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8.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8.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8.3 “始终”的各层面分析 |
8.3.1 “始终”的语义分析 |
8.3.1.1 表主观长时 |
8.3.1.2 表持续 |
8.3.2 “始终”的句法分布 |
8.3.2.1 “始终”位于主谓语之间 |
8.3.2.2 “始终”位于句首 |
8.3.2.3 “始终”与其他词的连用 |
8.4 “始终”的语境分布状况 |
8.4.1 “始终”与肯定结构共现分析 |
8.4.1.1 “始终”与状态动词 |
8.4.1.2 “始终”与动作动词 |
8.4.1.3 “始终”与变化动词 |
8.4.1.4 “始终”与形容词 |
8.4.2 “始终”与否定结构共现分析 |
8.4.2.1 “始终”+没(有)+(助动词)+VP∕AP |
8.4.2.2 “始终”+不+(助动词)+VP∕AP |
8.4.2.3 “始终”+V不 C |
8.5 “始终”的极性分布规律 |
8.5.1 “始终”与[+持续性]谓语情状类型 |
8.5.2 “始终”与[-持续性]谓语情状类型 |
8.6 “始终”的语用功能分析 |
8.6.1 主观评价 |
8.6.2 客观描述 |
8.6.3 焦点表述 |
8.6.4 对预期的否定 |
8.6.4.1 “始终”搭配肯定结构的否定作用 |
8.6.4.2 “始终”搭配否定结构的否定作用 |
8.7 “始终”极性特征隐现的语用认知阐释 |
8.7.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
8.7.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 |
8.7.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 |
8.7.3.1 “始终”的扩域和增强信息度的功能 |
8.7.3.2 “始终”隐藏极性特征的原因 |
8.7.3.3 “始终”显现极性特征的原因 |
8.8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一概”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9.1 引言 |
9.2 “一概”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9.2.1 倾向性否定极性副词 |
9.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9.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9.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9.3 “一概”的语境分布特征 |
9.3.1 “一概”与显性否定表达共现 |
9.3.1.1 格式“一概+否定词+VP” |
9.3.1.2 格式“一概+否定词+AP” |
9.3.1.3 格式“一概+其他+否定词+其他” |
9.3.1.4 格式“否定词+一概+VP” |
9.3.1.5 格式“否定词+其他+一概+VP” |
9.3.2 “一概”与隐性否定表达共现 |
9.3.2.1 与词语否定表达共现 |
9.3.2.2 与句否定表达共现 |
9.3.3 “一概”与肯定表达共现 |
9.4 与“一概”有关的语义问题 |
9.4.1 否定量域 |
9.4.1.1 全量否定 |
9.4.1.2 部分否定 |
9.4.2 “一概”的语义特征分析 |
9.4.2.1 表统括整体 |
9.4.2.2 表方式 |
9.4.2.3 表定量 |
9.4.3 语义特征对句法的制约 |
9.4.3.1 “一概”不能离谓的定位特征 |
9.4.3.2 “一概”不能直接被否定词否定 |
9.5 “一概”的语用功能分析 |
9.5.1 焦点表述 |
9.5.2 凸显主观性 |
9.5.2.1 主观评价 |
9.5.2.2 主观视角和主观情感 |
9.5.2.3 主观倾向 |
9.5.3 突出强调反预期信息 |
9.5.3.1 “一概”搭配否定表达的否定功能 |
9.5.3.2 “一概”搭配肯定表达的否定功能 |
9.6 “一概”与否定相亲和的允准动因 |
9.6.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
9.6.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 |
9.6.3 主观增量 |
9.7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万万”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10.1 引言 |
10.2 “万万”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10.2.1 强制性否定极性副词 |
10.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10.2.3 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10.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10.3 “万万”的语义分析 |
10.3.1 副词“万万”的句类分布 |
10.3.2 副词“万万”句的句式语义 |
10.3.2.1 “万万”+不+(助动词)+VP |
10.3.2.2 “万万”+V不 C |
10.3.2.3 “万万”+没(有)+VP |
10.3.2.4 “万万”+没(有)+NP |
10.3.2.5 “万万”与其他否定词 |
10.3.3 副词“万万”的语法意义 |
10.3.3.1 “万万”与否定词的共现语序规律 |
10.3.3.2 “万万”的语法化过程 |
10.3.3.3 “万万”的语境分布演变 |
10.4 副词“万万”的语用功能分析 |
10.4.1 传信评价 |
10.4.2 焦点表述 |
10.4.3 凸显主观性 |
10.5 “万万”与否定结构相亲和的语用认知阐释 |
10.5.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
10.5.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10.5.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10.6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对比分析 |
11.1 引言 |
11.2 相关研究概况 |
11.3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与构词方式 |
11.3.1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及数量 |
11.3.2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构词方式 |
11.4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极性敏感特征 |
11.4.1 否定极性副词的允准成分类型 |
11.4.2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极性敏感分类 |
11.4.2.1 极强否定极性副词 |
11.4.2.2 强否定极性副词 |
11.4.2.3 弱否定极性副词 |
11.5 与否定词的语序及辖域关系对比 |
11.5.1 与否定词的语序关系 |
11.5.2 宽域型和窄域型否定极性副词 |
11.6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量性特征 |
11.6.1 极小量否定极性副词 |
11.6.2 极大量否定极性副词 |
11.6.3 极大量与极小量之间的流动关系 |
11.7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对比分析 |
12.1 引言 |
12.2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否定类型 |
12.2.1 汉语界对“否定的性质与类型”的观点 |
12.2.2 日语界对“否定的性质与类型”的观点 |
12.2.3 “并”“决/绝”的否定类型归属 |
12.2.4 “决して”的否定类型归属 |
12.3 从否定类型看“决して”与“并”“决/绝” |
12.3.1 作用于“语义否定”的“决して”与“决/绝” |
12.3.2 作用于“语用否定”的“决して”与“并”“决/绝” |
12.3.2.1 语境预设 |
12.3.2.2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语义背景 |
12.4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语法意义 |
12.4.1 “决して”的语法意义 |
12.4.2 “决/绝”“并”的语法意义 |
12.5 “决して”与“并”“决/绝”表达的否定含义 |
12.5.1 完全否定 |
12.5.2 部分否定 |
12.5.2.1 “决して”与部分否定 |
12.5.2.2 “并”与部分否定 |
12.6 对共现成分的选择与限制 |
12.6.1 对形容词的选择与限制 |
12.6.2 对句类的选择与限制 |
12.6.3 与“预设否定”专用表达呼应的“决して” |
12.7 本章小结 |
第十三章 结语 |
13.1 基本观点与结论 |
13.2 本文的特点与创新 |
13.3 今后的研究课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缘起和目标: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问题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价值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价值 |
1.3 概念界定 |
1.3.1 数学课程知识观 |
1.3.2 高中数学教科书 |
1.3.3 编写策略 |
1.4 研究路径及方法 |
1.4.1 研究路径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综述和评论:相关研究及其进展 |
2.1 关于知识观及数学(知识)观的研究 |
2.1.1 关于知识观的研究 |
2.1.2 关于数学(知识)观的研究 |
2.2 关于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相关研究 |
2.2.1 关于功能目标和编写原则的研究 |
2.2.2 关于内容素材和组织呈现的研究 |
2.2.3 关于语言图表和教材评价的研究 |
2.2.4 关于编辑技术和其他学科的研究 |
2.3 关于知识观、数学(知识)观和课程教材关系的研究 |
2.3.1 课程和教材对数学(知识)观形成的影响 |
2.3.2 课程和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观前提及其体现 |
2.3.3 利用课程和教材去培养数学(知识)观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梳理和考察:多维视角的知识观审视及其对数学课程和教科书的影响 |
3.1 知识与知识观 |
3.1.1 知识 |
3.1.2 知识观与认识论、知识论 |
3.2 多维视角下的知识观审视 |
3.2.1 数学哲学视角下的知识观 |
3.2.2 心理学视角下的知识观 |
3.2.3 教育学视角下的知识观 |
3.3 知识观对数学课程和教科书编写的影响 |
3.3.1 从数学哲学视角来看 |
3.3.2 从心理学视角来看 |
3.3.3 从教育学视角来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厘清和界定:数学课程知识观涵义、图景及其观照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 |
4.1 数学观与数学知识观辨析 |
4.1.1 数学观是有关数学发展的“世界观” |
4.1.2 数学知识观是面向数学教育的知识观 |
4.2 数学课程知识观的提出及其图景 |
4.2.1 数学课程知识观的概念及其特点 |
4.2.2 数学课程知识观是知识教育立场的价值综合 |
4.2.3 数学课程知识观的理论图景概述 |
4.3 数学课程知识观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透视 |
4.3.1 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精选的学科知识 |
4.3.2 作为编写策略加工过的课程知识 |
4.3.3 借助教科书编写引导数学(知识)观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检视和辩驳:数学课程知识观及教科书编写策略的历史存在和现实认同 |
5.1 中外教科书里隐匿的数学课程知识观 |
5.1.1 以《几何原本》和《九章算术》为例:1949年以前的典型 |
5.1.2 以SMP版和人教大纲版为例:1970年前后的典型 |
5.1.3 以CPMP版和苏教课标版为例:2000年以来的典型 |
5.2 数学课程知识观及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问卷设计 |
5.2.1 理论维度设计 |
5.2.2 项目鉴别度、信度和效度 |
5.3 对中学数学教科书作者的调查 |
5.3.1 教科书作者的数学课程知识观 |
5.3.2 教科书作者的编写策略认同 |
5.3.3 教科书作者的数学课程知识观和编写策略认同的相关研究 |
5.4 对高中数学教师的调查 |
5.4.1 高中数学教师的数学课程知识观 |
5.4.2 高中数学教师的编写策略认同 |
5.4.3 高中数学教师的数学课程知识观和编写策略认同的相关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反思和建构:数学课程知识观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设想 |
6.1 数学课程知识观下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指导思想 |
6.1.1 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学科性 |
6.1.2 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教学性 |
6.1.3 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人文性 |
6.2 数学课程知识观下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具体设想 |
6.2.1 经历数学化:衔接知识的结果与过程样态 |
6.2.2 揭示潜隐性:兼顾知识的外显与内敛价值 |
6.2.3 渗透心理化:整合知识的逻辑和心理顺序 |
6.2.4 创设关联性:搭建知识的内部和外部链接 |
6.2.5 彰显主体性:协调知识的科学和人文特质 |
6.2.6 体现交互性:铺设知识的传授和建构渠道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尝试和探索:基于策略设想编写的3个微型实证研究案例 |
7.1 微型实验1:棱柱、棱锥和棱台(课时) |
7.1.1 实验设计 |
7.1.2 信息处理 |
7.1.3 研究启示 |
7.2 微型实验2:两个基本计数原理(课时) |
7.2.1 实验设计 |
7.2.2 信息处理 |
7.2.3 研究启示 |
7.3 微型实验3:基本不等式(课时) |
7.3.1 调查设计 |
7.3.2 信息处理 |
7.3.3 研究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和展望:结论、不足及前景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1 数学课程知识观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认同调查问卷 |
附录3 棱柱、棱锥和棱台(静态陈述式) |
附录4 棱柱、棱锥和棱台(动态发生式) |
附录5 棱柱、棱锥和棱台(测试问卷) |
附录6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旁观式) |
附录7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参与式) |
附录8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测试问卷) |
附录9 基本不等式(孤立式) |
附录10 基本不等式(关联式) |
附录11 基本不等式(访谈问卷)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的非逻辑性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2.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目标要求 |
2.1 议论文写作的目标要求 |
2.2 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 |
2.3 高中生议论文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 |
3.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的非逻辑性症状分析 |
3.1 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的问题分析 |
3.2 高中生议论文非逻辑性症状分析 |
4.高中生议论文写作非逻辑性问题的应对策略 |
4.1 针对论点相关的非逻辑性问题应对策略 |
4.2 针对论据相关的非逻辑性问题应对策略 |
4.3 针对论证相关的非逻辑性问题应对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形式·力·情感 ——书法形式与情感表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立论依据 |
三、研究现状 |
四、本文主要内容 |
五、研究目的和意义 |
六、研究方法和手段 |
第一章 传统情感观念及审美演变 |
第一节 儒家“节情”观 |
一、孔子对情的态度 |
二、孟子对情的态度 |
第二节 道家“无情”观 |
一、老子对情的态度 |
二、庄子对情的态度 |
第三节 屈骚“狂情”观 |
第四节 佛教“去情”观 |
第二章 书法形式与情感表现的中介:力 |
第一节 书法形式概念的内涵 |
一、梳辨书法“形式”概念的必要性 |
二、书法“形式”是不断变化的历时性范畴 |
三、代表性形式观念简述 |
第二节 传统书法情感理论特点及阐释空间 |
一、传统书法情感理论的特点 |
二、传统书法情感理论的阐释空间 |
第三节 书法形式表现情感的现代心理学阐释 |
一、代表性情感表现理论及其局限 |
二、格式塔心理学情感理论:“力”生“情” |
三、格式塔心理学在书法表情论中的适用性 |
第四节 书法形式因素中的力 |
一、笔法是力的作用 |
二、字法是力的架构关系 |
三、墨法体现轻重、引斥、进退诸力 |
四、章法是力群节奏化呈现 |
第三章 书法创作中情感影响形式生成 |
第一节 影响书法形式生成的四个维度 |
第二节 情感的定义、内涵与核心要素 |
一、西方情绪理论的发展与情绪的定义、核心内容 |
二、中国传统情感观念 |
第三节 书法情感生成原理与启动模式 |
一、书法情感生成基本原理 |
二、书法情感启动两种模式 |
第四节 书法情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
一、创作论中“心”的含义 |
二、创作论中“手”的内容 |
三、心手关系 |
四、书法情感打破心手隔阂 |
第四章 书法欣赏中形式表现情感 |
第一节 五体书情感表现方式 |
一、笔法相异致五体书表情不同 |
二、字法相异致五体书表情不同 |
三、章法相异致五体书表情不同 |
四、墨法相异致五体书表情不同 |
第二节 形式表现情感的极致——狂草 |
一、狂草创作状态特点 |
二、狂草创作形式特点 |
三、狂草“形”省“情”存的视觉心理依据 |
四、狂草“情使形变”现象 |
第三节 书法形式与风格 |
一、传统书法风格理论的主体性与客体性 |
二、形式对于书法风格的影响 |
第五章 形式与情感的统一:书法创作模式举隅 |
第一节 “中和”式创作模式 |
一、“中和”观念渊源及内涵要求 |
二、“中和”创作模式的形式及情感特点 |
第二节 “狂狷”式创作模式 |
一、“狂狷”观念的审美内涵 |
二、“狂狷”创作模式的形式及情感特点 |
第三节 “以理御情”式创作模式 |
一、理学之“以理御情”创作模式 |
二、形式规律之“以理御情”创作模式 |
第四节 “无情”式创作模式 |
一、道家“无情”观对创作形式的影响 |
二、佛教“去情”观对创作形式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成果 |
致谢 |
(8)初中历史教科书“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内容撰述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2.1 初中历史教科书研究现状 |
1.2.2 有关初中历史教科书对比的研究 |
1.2.3 初中历史教科书关于抗日战争的研究 |
1.2.4 有关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课程标准与“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课程内容 |
2.1 课程标准的要求 |
2.2 三个版本历史教科书“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落实 |
2.2.1 历史教科书知识内容的选取 |
2.2.2 历史教科书历史知识的语言表述 |
3 初中历史教科书“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内容分析 |
3.1 全面抗战的正面战场各战役 |
3.1.1 平津作战 |
3.1.2 淞沪会战 |
3.1.3 南京保卫战与南京大屠杀 |
3.1.4 徐州会战 |
3.1.5 武汉会战 |
3.1.6 第三次长沙会战 |
3.1.7 豫湘桂战役 |
3.2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 |
3.2.1 第二次国共合作 |
3.2.2 平型关大捷 |
3.2.3 皖南事变 |
3.3 抗日战争的胜利 |
3.3.1 战略反攻 |
3.3.2 日本投降与国民政府受降 |
3.3.3 开罗会议与台湾光复 |
3.4 小结 |
4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课文辅助系统比较 |
4.1 标题的比较分析 |
4.1.1 课标题的分析 |
4.1.2 子目标题的分析 |
4.2 导入语的比较分析 |
4.2.1 全面战争开始的导入语分析 |
4.2.2 正面战场的导入语分析 |
4.2.3 抗日战争胜利的导入语分析 |
4.3 历史图片的比较分析 |
4.3.1 广泛性分析 |
4.3.2 还原性分析 |
4.3.3 相关性分析 |
4.3.4 适量性分析 |
4.4 史料补充文的比较分析 |
4.5 习题的比较分析 |
4.6 小结 |
5 反思与建议 |
5.1 各版本教科书变化原因分析 |
5.1.1 新世纪以来台海关系变化对教科书编写的影响 |
5.1.2 新世纪以来教育理念、价值观对教科书编写的影响 |
5.1.3 民族记忆建构对教科书编写的影响 |
5.2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编写建议 |
5.2.1 还原即真实 |
5.2.2 身临其境 |
5.2.3 凸显人文关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情境化拼音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问题 |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情境化拼音教学的指导理论与必要性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情境 |
二、情境图 |
三、情境化拼音教学 |
第二节 情境化教学的特点、类型与原则 |
一、情境化教学的特点 |
二、情境化教学的类型 |
三、情境化教学的原则 |
第三节 情境化拼音教学的理论依据 |
一、注重联系旧知的建构主义理论 |
二、强调知识情境性的情境学习理论 |
三、重视知情统一的人本主义理论 |
四、李吉林语文情境教学模式 |
第四节 情境化拼音教学的必要性 |
一、新课标理念的倡导 |
二、拼音知识客观要求 |
三、儿童认知心理诉求 |
四、学习受情境的制约 |
五、教材编写特点启示 |
六、教师适应课改需求 |
第二章 情境化拼音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一节 情境化拼音教学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二、调查实施 |
第二节 情境化拼音教学的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学生调查结果及分析 |
二、家长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三、教师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三节 情境化拼音教学的现状调查结论 |
第三章 情境化拼音教学的实施策略 |
第一节 明确拼音教学任务 |
一、遵循课标教学定位,实现合理教学 |
二、落实课标实施建议,实现科学教学 |
三、注重教学情境整合,实现有效教学 |
四、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实现趣味教学 |
第二节 完善拼音教学内容 |
一、拼音与识字圆融:利用汉字帮助学生掌握拼音 |
二、知识与能力兼顾: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发展能力 |
三、方法与训练结合:方法的习得需要立足于训练 |
四、认知与情感统一:促使学生在和谐愉悦中学习 |
第三节 优化情境创设方法 |
一、依托教材情境图,助力汉语拼音教学 |
二、引入游戏化情境,促进学生玩中巩固 |
三、借助生活化情境,调动已有生活经验 |
四、采取歌诀化形式,加强音与形的联结 |
五、巧用形象化手段,突破拼音认知障碍 |
第四节 聚焦教学改进策略 |
一、紧扣教学目标,设置有效情境 |
二、关照儿童本位,实现以人为本 |
三、综合教学方法,呈现浓厚情趣 |
四、加强理论培训,注重教材研究 |
五、增强家校合作,提高推广力度 |
第四章 情境化拼音教学案例分析与实践反思 |
第一节 情境化拼音教学案例分析 |
一、教学案例展示 |
二、教学案例分析 |
第二节 情境化拼音教学课堂实践与反思 |
一、课堂教学实践 |
二、教学实践反思 |
第三节 情境化教学在语文教学各领域中的应用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总体框架 |
1.4 本文的主要难点与创新 |
1.4.1 主要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
1.4.2 论文可能的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
2.1 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时空观 |
2.1.2 空间发展 |
2.1.3 空间变迁 |
2.1.4 空间差异 |
2.1.5 空间正义 |
2.1.6 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新发展 |
2.2 中国社会的空间思想 |
2.2.1 始于敬天文化的空间认知 |
2.2.2 城邑聚落布局的空间规划 |
2.3 西方世界的空间理念 |
2.3.1 多学科的空间观念 |
2.3.2 代表性的空间理论 |
第三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本质与特征 |
3.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本质阐释 |
3.1.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基本含义 |
3.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内涵解析 |
3.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相关概念辨析 |
3.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基本特征 |
3.2.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共生性 |
3.2.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实践性 |
3.2.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系统性 |
3.2.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技术性 |
第四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结构、类别与功能 |
4.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结构要素 |
4.1.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主体要素 |
4.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内容要素 |
4.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方法要素 |
4.1.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载体要素 |
4.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类型划分 |
4.2.1 按照教学服务的空间功能划分 |
4.2.2 按照教学主体的空间参与方式划分 |
4.2.3 按照教学系统的空间运行特征划分 |
4.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功能赋值 |
4.3.1 融合多种学科空间 |
4.3.2 联通社会育人空间 |
4.3.3 打造全面发展空间 |
第五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历史演进、需求动力与基本机制 |
5.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演进历程 |
5.1.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初步形成 |
5.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深化调整 |
5.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规范建设 |
5.1.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发展提高 |
5.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需求动力 |
5.2.1 思想政治理论课受教育者主体需求 |
5.2.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主体需求 |
5.2.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织需求 |
5.2.4 思想政治理论课技术介入需求 |
5.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基本机制 |
5.3.1 主体导向机制 |
5.3.2 内容挖掘机制 |
5.3.3 方法改革机制 |
5.3.4 载体拓展机制 |
第六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现实境遇 |
6.1 相关问卷调查 |
6.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优势解读 |
6.2.1 课堂空间主体化 |
6.2.2 学科空间规范化 |
6.2.3 现实空间多样化 |
6.2.4 虚拟空间技术化 |
6.2.5 制度空间协同化 |
6.2.6 非制度空间开放化 |
6.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困境分析 |
6.3.1 理论支撑仍需强化 |
6.3.2 实践模式尚待创新 |
6.3.3 空间资源亟需整合 |
第七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优化拓展 |
7.1 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空间 |
7.1.1 协调运行教学要素 |
7.1.2 优化教学拓扑结构 |
7.2 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空间 |
7.2.1 促进学科规范建设 |
7.2.2 延展学科发展路径 |
7.3 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实空间 |
7.3.1 调整实践教学思路 |
7.3.2 提升教学实践效度 |
7.4 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空间 |
7.4.1 把脉虚拟空间样态 |
7.4.2 融合虚拟空间要素 |
7.5 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空间 |
7.5.1 实现制度合理配比 |
7.5.2 增强制度空间效力 |
7.6 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制度空间 |
7.6.1 维护空间生态平衡 |
7.6.2 提供空间发展保障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教学中应注意前后呼应(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D]. 李向勤.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2]韩国留学生关联副词习得考察[D]. 宋扬. 华中师范大学, 2014(12)
- [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4]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D]. 郑玉贵.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5]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研究[D]. 胡晋宾.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5)
- [6]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的非逻辑性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D]. 陈瑜. 西南大学, 2020(01)
- [7]形式·力·情感 ——书法形式与情感表现论[D]. 李泊潭.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8]初中历史教科书“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内容撰述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为例[D]. 白斌.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9]情境化拼音教学研究[D]. 杨怡.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10]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D]. 王玺.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