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艺安装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施瑛[1](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研究说明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唐煜[2](2018)在《预制装配技术提升既有桥梁水下墩柱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桥梁水下墩柱构件常因设计不合理、服役环境恶劣以及自然灾害和人为等因素而受损。水下墩柱一旦受损,将同时面临力学性能快速下降和耐久性能加速退化等多重问题。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法作为一种新兴的预制装配式加固技术,有望应用于复杂水下环境下采用传统围堰法加固成本过高(或无法适用)的桥梁水下墩柱加固工程,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水下墩柱加固,并大幅度(甚至超设计)提升桥梁水下墩柱的轴压性能、抗震性能,以及耐久性能。本文创新研发了包括预制混凝土管片、FRP网格筋、FRP螺旋箍筋等新型水下加固材料,提出了新型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桥梁水下墩柱设计实施方法;基于理论分析,总结并提出了采用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柱截面弯矩-曲率关系基本特征,并基于“最远点法”以及能量守恒概念,提出了适用于FRP筋与钢筋混杂配筋加固截面的新型弯矩-曲率“双折线型”简化计算模型;阐明了采用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提升水下混凝土圆柱轴压性能与推覆性能的效果和“多重侧向约束+纵向FRP筋”对水下墩柱抗震性能提升的作用机理,发现了采用半刚性侧向约束(即预制混凝土管片+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可有效限制混凝土开裂变形,提高纵向FRP筋对墩柱抗震性能的贡献。全文首先从既有桥梁水下墩柱的加固需求出发,探讨了采用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的设计目标与主要实现思路,对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法进行了初步设计,提出并突破了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多项技术难题,包括:预制混凝土管片的研发、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研制、加固筋材的选取与制备、多重界面性能的保证、FRP筋水下植筋锚固、管片损伤控制和环向预应力设计等,通过试验总结提炼了两类性能提升加固的具体实施方法。然后,从理论分析和数值分析两个角度对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圆柱截面的弯矩-曲率关系进行了截面层次的分析,总结了主要分析参数(包括等效配筋率比、截面增大率、FRP筋弹模、轴压比以及混凝土抗压强度)对加固截面弯矩-曲率关系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混杂筋材加固截面的新型弯矩-曲率“双折线”简化计算模型,拟合了计算模型中峰值点与计算屈服点的曲率与弯矩公式,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其次,对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水下混凝土圆柱的轴压性能与推覆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轴压性能试验通过对9个采用预制混凝土管片或未加固试件的轴压试验,验证了采用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对混凝土圆柱的轴压峰值荷载和峰值应变的显著提升作用,并提出了影响加固柱轴压性能的关键参数;推覆性能试验通过对6个1/4比例尺的混凝土圆柱采用不同类型或不同配筋率的FRP筋+预制混凝土管片的加固处理(包含1个对比柱),从刚度、强度、承载力、延性、耗能、残余位移以及曲率分布多个角度研究了预制混凝土管片对混凝土圆柱推覆性能的综合提升作用与机理,并提出了部分加固柱推覆性能提升设计建议。再次,建立了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的高精度数值分析模型,进行了加固柱推覆性能多参数数值分析,研究了主要设计(分析)参数变化对加固柱推覆性能以及加固柱粘结滑移变形组成的影响,并采用弯曲-曲率简化计算模型的构建思路提出了加固柱荷载-位移比简化计算模型,并对计算模型中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与拟合。最后,结合本文提出的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混凝土圆柱相关理论与试验、数值分析结论,建立了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混凝土圆柱的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和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在总结现有桥梁墩柱基于性能的损伤评价方法基础上,提出了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混凝土圆柱的基于性能的损伤分类方法与损伤指标计算公式,并结合对加固柱进行的多地震波作用下的动态时程分析,初步构建了加固柱的易损性曲线,并对加固柱的易损性进行了简要评价。
孙静[3](2018)在《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特色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铁作为人们出行理想的交通工具,其高流动性、高聚集效应决定了它应是传承和演绎城市文化的“第二空间”。然而发展中的中国城市地铁,虽获得了建设速度的显项收益,却付出了城市文化特征迷失的代价。标准化孪生性设计模式造成了线路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车站风貌极为雷同,缺乏各自地域的文化特征。加之高速建设的态势下,各城市对于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风格与定位尚处于积极探索与调整期,虽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却普遍缺乏相应理论的指导。地域文化是城市个性品质之灵魂所在,其所蕴含的“环境特质信息”更是缝合地下与地上环境分区,赋予地铁各车站相似空间结构以显著识别性和记忆点的设计源泉。当前我国地铁站空间设计正由解决基本功能需求向提升城市文化价值层面过渡。如何从文化的高度,兼顾艺术的视角塑造具有“地域性城市文化意象”的地铁建筑空间,必将成为今后地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与其作为百年工程的历史责任与文化担当之所在!为此论文从理论和方法层面尝试对地铁空间特色表达设计中带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了“理论——方法——模式”的研究框架。论文主体研究内容共分三部分6个章节。第一部分,论文架构了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特色表达的理论框架。从乘客的多层次需求角度探寻“地域性”理念介入下地铁站空间的核心价值及设计更新;在此基础上,以地铁乘客的感知度及关注度为研究依据,系统总结地铁站空间地域文化体系的内涵因素,凝练地铁站空间地域文化特色表达的主要切入点,确立了“空间界面、公共艺术”两大层面的设计维度,架构起“地域性”地铁站空间意象体系研究的核心主体,从而形成理论上的突破。第二部分,论文总结了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特色表达的设计方法。从实际调研与设计实践着手,依照“限定因素——设计原则——设计手法”的研究主线,分别从空间界面、公共艺术两个维度系统提炼了地铁站空间地域特色表达的方法,从而形成了地铁站空间人文艺术应用设计层面的研究成果。第三部分,论文凝练了基于地铁站空间地域文化特色表达的设计模式。针对当前普遍存在于地铁站空间创作实践中的共性规律,系统凝练了地铁站空间地域性特色表达的两种基本模式:均质——标准化、个性——空间艺术一体化。分析其成因、设计表现特征、优势及局限,通过典型设计案例加以验证,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思路,从而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邵靖[4](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徐美宝[5](2018)在《折叠式干货集装箱的研发》文中研究说明集装箱作为一种现代运输载体以其高效、方便和安全的优势特点被广泛用于各种货物的运输。由于各国之间贸易顺逆差的存在,集装箱运输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空箱回运及调拨的情况,由于空箱运输时箱内空间无法得到利用,造成空箱运输的空间浪费。折叠式干货集装箱是一种可以反复折叠使用的新产品,在空箱运输时,可以折叠起来进行运输,大幅度减小空箱占用空间,同时其有别于传统集装箱的部件制造工艺能够解决传统集装箱整箱焊接工艺存在的各种弊端。本论文对折叠式干货集装箱的折叠部件进行了划分,对箱体结构及连接进行了设计与优化,并分别通过有限元模拟试验及实际试验验证了强度可靠性,具体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研发目的及集装箱运输系统,制定部件划分准则,并完成部件划分和折叠方案的设计,不但大幅度降低了空箱运输占用空间,而且折叠后的结构能够适用于目前现有集装箱所有运输载体和吊运工具,能够与现有集装箱的整套运输系统进行无缝衔接。2)基于折叠部件划分方案,并根据集装箱行业规范及传统集装箱强度要求,制定折叠式干货集装箱的强度设计准则和要求,包括箱体结构强度设计准则与连接强度设计准则。3)按照强度设计要求,对折叠式干货集装箱的部件结构及连接结构进行设计分析与优化,保证所设计的结构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轻量化。4)对折叠式干货集装箱进行整箱有限元模拟试验分析,验证了理论设计强度。连接件强度是保证整个箱体结构的关键,对箱体每个位置的连接件进行详细的受力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计算对螺栓连接进行优化,并制定各连接螺栓的扭矩要求,将扭矩要求制定为三组,分别为:250Nm、350Nm及450Nm。5)对样箱进行实物试验,验证箱体的实际强度,并对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分析误差原因主要是材料差异性、装配误差、焊接应力等。误差相对值大多数不大于5%,其中个别略大,最大的为8%,所以认定有限元模拟试验的精度能够满足验证强度的要求。
侯叶[6](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高福聚[7](2002)在《空间结构仿生工程学的研究》文中提出各类空间结构的出现往往都受到了自然界的启迪,自然界的创造能力常常要超越人类的设计和想象能力。利用仿生学的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发展空间结构。仿生工程学是关于应用有关生物学知识体系去解决工程和社会问题的分支科学。生物以最少的材料,构造了坚固、美观实用的外形和生存空间的事实,确实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本文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运用仿生学原理来理解、分析和发展空间结构。首次将仿生学和空间结构相结合来研究,不仅认识到生物体结构发展进化的各种合理性,同时也注意到了其局限性;指出了建筑结构与生物结构的统一性、建筑与生命活动的标度性和建筑仿生研究的条件与限制。本文开创性的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历史考古资料,追踪了仿生学思想在人类建筑活动方面的潜意识运用、现代空间结构的原始雏形和历史发展,以及的宗教、民俗、历史、文化对于建筑结构和形式的影响;2)从形态、力学、材料、功能和施工(制造、安装)等方面,寻找仿生学在空间建筑结构领域应用的一般规律和实际例证;3)对于空间结构仿生工程学的研究,在研究原则和方法中,引入了分形、拓扑、混沌和组合等现代数学的概念,提出了特征标度的概念和思想;4)展望、预测了仿生工程学在空间结构领域的研究、应用和发展趋势;确定了近期空间结构领域内仿生研究的重点内容,等等。
吴长保[8](2019)在《局部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规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产业逐渐精细化、产品外观同质化的今天,企业对产品外观的创新往往是“渐进式”的。换言之,企业往往对产品的某一部分做出创新,吸引消费者。局部外观设计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未在立法上排除局部外观设计的保护,但是在有关规定1中明确指出产品部分的设计不能被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由于我国对外观设计实行“形式审查”,所以一些局部外观设计也能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但是通过此种方式获得的权利不稳定,不利于鼓励创新。我国司法机关对局部外观设计的出现做出了回应,司法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局部要素规则”,保护外观设计人的智力劳动成果。毋庸置疑,“局部要素”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保护局部外观设计的作用,但是其也存在一些不利于保护局部外观设计的因素。我国的“局部要素规则”以“混淆标准”为理论基础。但是,一方面“混淆理论”与外观设计法律制度立法宗旨不符;另一方面,“混淆标准”在适用中出现较多问题:“局部要素”的认定难以统一;授权设计的转用(转用至其它种类产品)行为,无法被认定为侵权。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以及相关规则的完善即是本文的重点。本文有四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通过探究局部外观设计的相关理论为下文奠定基础。主要包括局部外观设计的界定、独立价值以及载体的法律意义。本文认为局部外观设计具有独立价值,值得脱离整体设计而得到保护;局部外观设计的载体不具有法律意义,局部外观设计的保护不应限定在特定种类产品之上。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我国司法实践中形成的局部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规则。司法机关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局部要素规则”,即在坚持“整体观察、综合判断”的大原则下,考虑“重要部位”、“设计特征”、“设计空间”等因素,并认为这些因素对整体视觉效果的判断具有更显著的影响。但是这一判断规则以混淆标准为理论基础,而混淆理论与外观设计法律制度立法宗旨不符。此外,局部要素的引入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保护局部外观设计的作用。但是,“局部要素规则”也存在以下不足:“局部要素”的认定难以统一、预期可能性问题、功能性特征的认定标准不统一等。第三部分,以美国、日本为例介绍其他国家的局部外观设计保护制度。美国依据整体外观设计的保护规则保护局部外观设计。美国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断标准历经两次调整,最终形成了“普通观察者检测”标准。关于局部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方式,美国认可局部外观设计的独立价值,在判断两设计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时,仅需判断授权局部设计与被控侵权设计对应部位是否相同或近似。此外,关于局部外观设计的确定形式,可以借鉴美国、日本的做法,以“实线+虚线”的形式确定局部外观设计。第四部分,分析并完善我国的局部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规则。首先,探讨局部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本文建议,在现有侵权判断规则的基础上,将“创造性判断中的单一对比规则”纳入现有侵权判断标准之中,可以更好地保护局部外观设计。其次,关于设计相同、近似的判断主体,本文认为应与上述侵权判断标准保持一致,即“一般消费者+普通设计者”。在判断两设计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时,美国、日本采用不同的方式,本文建议认可局部外观设计的独立价值,仅需判断授权设计的局部与被控侵权设计对应部位是否相同或者近似。最后,梳理并分析功能性特征的几种认定方法,建议我国采用客观测试法。
李婧[9](2015)在《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遗产测绘是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中国建筑遗产测绘事业已经过80年发展历程,由于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诸如管理机制不完善、标准要求缺失、专业人才匮乏等大量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主要学术团体、科研机构的测绘成果及相关历史文献、访问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自中国营造学社开创性引入西方测量方法调查古建筑以来,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实践与理念发展的历史进程,全面考察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实践成果、理论与技术发展,尽可能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建筑遗产测绘的发展变化脉络,对于解决测绘领域的发展瓶颈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按照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历史的时间顺序为主线进行论述。首先回顾了西方和日本学者在中国进行的建筑调查测绘实践,分析了中国营造学社系统开展建筑遗产测绘的背景和条件,进而对民国时期中国营造学社、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等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活动进行考察,分析了上述活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建筑遗产测绘对于古建筑维修向文物保护工程转化的作用。其次,将1949年以后文物建筑测绘的历程以198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对文物测绘的实践历程、管理体制、技术理念、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展开论述。然后,对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史进行个案研究,作为共和国建立之后高等院校从事建筑测绘遗产活动的缩影。最后,就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存在误区、争议或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试图审视因果,以史为鉴,在已有的宏观建筑史学研究领域中进一步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推动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樊兢克[10](2020)在《武汉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规划史及建设史研究(1953-1978)》文中研究表明建国初期,为配合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计划布局,苏联援华“156项”工程项目定址武汉市青山工业区,而厂外工程作为建国初期建成时间较早的工业企业配属工程,正是联合选厂工作背景下的直接产物。本文将建国初期武汉青山厂外工程作为研究对象,以七个部分分述其内容。在第一章绪论中,本文首先介绍了本次研究的课题来源,并结合文献资料点明本文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以技术路线图的方式说明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关键研究路线,继而对本次研究工作的目的及意义给出预期。在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中,本文通过援引、剖析国内外城市规划史学界的既有研究成果,罗列并阐述了现今学界关于本文所涉及的具体研究领域所形成的科学共识,为后文展开研究奠定学科基础。在第三章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项目的历史沿革中,本文通过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项目的源流背景及项目特性进行阐释,并概述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总体设计计划中所包括的主要内容,以形成对项目发展时序及分期上的科学把控。在第四章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项目的规划历史及其范型研究中,通过结合前文梳理形成的项目发展时序及分期,以总体设计计划中的城市规划部分为切入点,还原其规划历史,并分析城市规划部分所具有的规划范型特征,进而明确总体设计计划中规划设计与苏联城市规划范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第五章中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项目的建设历史及其建设技术研究,本章节通过结合前文分期研究,以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建设活动为切入点,还原其建设历史,并分析其建设技术特征及来源。在第六章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项目的建设形态研究中,通过将项目建成概况作为研究据,并结合笔者实地调研,从平面形制、立面形制及外观形式等方面探讨该项目建筑形态方面所具有的诸多建筑形制特征。在第七章结论中,笔者综合上述研究内容,分别从史实还原、武汉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现实影响等多个方面形成研究结论,并结合实际研究工作提出展望与不足之处,以便利后续研究。本文旨在剖析武汉市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项目的规划及建设历史,以期拓展现今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的研究范围。并能够为武汉一地工业遗产的具体保护工作提供详细参考,也可作为武汉地区工业遗产史学研究方法的一种创新探索。
二、工艺安装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艺安装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
1.3 研究范围 |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
1.4.1 相关著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
1.4.2 期刊文章研究 |
1.4.3 其他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
1.8 研究价值 |
1.9 研究成果 |
1.10 研究创新之处 |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
1.11 文章结构 |
1.12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2.1 学院派 |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
2.2.2 包豪斯 |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
3.1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1.2 教学体系 |
4.1.2.1 教学思想 |
4.1.2.2 教学计划 |
4.1.2.3 师资情况 |
4.1.2.4 学生情况 |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2.2 教学体系 |
4.2.2.1 教学思想 |
4.2.2.2 教学计划 |
4.2.2.3 教材建设 |
4.2.2.4 教学方法 |
4.2.2.5 教学条件 |
4.2.2.6 师资情况 |
4.2.2.7 学生情况 |
4.2.3 学术科学研究 |
4.2.3.1 科研论文与著作 |
4.2.3.2 教授演讲 |
4.2.3.3 对外交流 |
4.2.4 建筑工程实践 |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3.2 教学体系 |
4.3.2.1 教学思想 |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
4.3.2.3 教学方法 |
4.3.2.4 师资情况 |
4.3.2.5 学生情况 |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3.3.1 举办展览 |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
4.3.4 建筑工程实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1.2 教学体系 |
5.1.2.1 教学思想 |
5.1.2.2 教学计划 |
5.1.2.3 教材建设 |
5.1.2.4 教学方法 |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
5.1.2.6 师资情况 |
5.1.2.7 学生情况 |
5.1.3 学术科学研究 |
5.1.3.1 论文著作 |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
5.1.3.3 访问交流 |
5.1.4 建筑工程实践 |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2.2 教学体系 |
5.2.2.1 教学思想 |
5.2.2.2 教学计划 |
5.2.2.3 教材建设 |
5.2.2.4 教学方法 |
5.2.2.5 师资情况 |
5.2.2.6 学生情况 |
5.2.3 学术科学研究 |
5.2.3.1 科研机构 |
5.2.3.2 展览会 |
5.2.3.3 调查测绘 |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
5.2.3.6 科学报告会 |
5.2.3.7 学术论文与著作 |
5.2.3.8 设计竞赛 |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
5.2.4 建筑工程实践 |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
(1)师资的开放性 |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
三、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
附 4.1 金振声访谈 |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
附 4.3 何镜堂访谈 |
附 4.4 蔡德道访谈 |
附 4.5 邓其生访谈 |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预制装配技术提升既有桥梁水下墩柱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桥梁水下墩柱既有加固方法 |
1.2.2 桥梁水下墩柱既有加固理论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桥梁水下墩柱设计与实施方法 |
2.1 引言 |
2.2 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水下墩柱设计 |
2.2.1 设计目标与思路 |
2.2.2 设计难点与关键技术 |
2.3 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水下墩柱实施方法 |
2.3.1 轴压性能提升实施方法 |
2.3.2 抗震性能提升实施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混凝土圆柱截面弯矩-曲率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本构关系 |
3.2.1 混凝土 |
3.2.2 钢筋与FRP筋 |
3.3 理论峰值弯矩、曲率计算 |
3.3.1 基本假定 |
3.3.2 最大受压区高度 |
3.3.3 峰值点曲率 |
3.3.4 峰值点弯矩 |
3.4 数值分析参数设置 |
3.4.1 模型参数 |
3.4.2 分析参数 |
3.5 主要分析参数对典型弯矩-曲率关系、屈服点、峰值点的影响 |
3.5.1 典型弯矩-曲率关系 |
3.5.2 峰值点弯矩、曲率 |
3.5.3 屈服点弯矩、曲率 |
3.6 弯矩-曲率关系简化计算模型 |
3.6.1 现有计算模型 |
3.6.2 本文计算模型 |
3.6.3 峰值点曲率、弯矩 |
3.6.4 计算屈服点曲率、弯矩 |
3.6.5 模型预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混凝土圆柱轴压性能与推覆性能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混凝土圆柱轴压性能试验 |
4.2.1 试件设计 |
4.2.2 加载方案及测量内容 |
4.2.3 试验现象及荷载-位移曲线 |
4.2.4 轴压性能特征值 |
4.2.5 应变分布规律 |
4.3 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混凝土圆柱推覆性能试验 |
4.3.1 试件设计 |
4.3.2 加载方案与测量内容 |
4.3.3 试验现象与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
4.3.4 骨架曲线 |
4.3.5 水平承载力与承载力退化 |
4.3.6 延性 |
4.3.7 耗能 |
4.3.8 残余位移 |
4.3.9 曲率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混凝土圆柱推覆性能数值分析 |
5.1 引言 |
5.2 数值分析模型的设计与考虑 |
5.2.1 钢筋混凝土柱侧向位移组成与等效塑性铰理论 |
5.2.2 塑性铰模式的模拟 |
5.2.3 纵筋粘结滑移的模拟 |
5.3 数值分析结果与推覆性能试验结果对比 |
5.3.1 荷载-位移比关系对比 |
5.3.2 推覆性能指标对比 |
5.4 分析参数设定与计算模型简化方法 |
5.4.1 分析参数设定 |
5.4.2 典型荷载-位移比关系 |
5.4.3 荷载-位移比关系简化计算模型 |
5.5 分析参数对推覆性能的影响 |
5.5.1 刚度 |
5.5.2 荷载 |
5.5.3 位移比 |
5.5.4 延性 |
5.5.5 耗能 |
5.5.6 残余位移 |
5.5.7 粘结滑移变形 |
5.6 荷载-位移比简化计算模型的拟合 |
5.6.1 峰值点荷载、位移比拟合 |
5.6.2 计算屈服点荷载、位移比拟合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预制混凝土管片加固柱恢复力模型与易损性评价 |
6.1 引言 |
6.2 恢复力模型 |
6.2.1 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研究现状 |
6.2.2 恢复力模型确定方法 |
6.2.3 加固柱截面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 |
6.2.4 加固柱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 |
6.3 加固柱损伤评价和易损性分析 |
6.3.1 现有损伤评价方法 |
6.3.2 本文提出的加固柱损伤评价方法 |
6.3.3 单自由度体系振动方程 |
6.3.4 地震波的选取 |
6.3.5 时程分析设置与典型时程关系 |
6.3.6 易损性曲线的计算 |
6.3.7 分析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7.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3)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特色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城市地铁建设的高速态势 |
1.1.2 地铁站空间的文化与艺术使命 |
1.1.3 国内地铁站空间设计的问题反思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切入点、内容及框架 |
1.4.1 范围界定与相关概念 |
1.4.2 研究切入点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以文献查阅为理论基础 |
1.5.2 以实地调研为研究前提 |
1.5.3 以项目实践为研究依据 |
1.5.4 以多学科交叉为研究视野 |
1.6 研究创新点 |
2 地铁站空间相关理论基础 |
2.1 地铁站空间的结构解析 |
2.1.1 地铁车站形态分类 |
2.1.2 地铁站空间布局 |
2.1.3 地铁站空间的功能组成 |
2.2 地铁站空间的特质解析 |
2.2.1 空间感受的疏离性 |
2.2.2 空间形态的相似性 |
2.2.3 空间行进的规定性 |
2.2.4 空间流动的高频性 |
2.2.5 空间功能的制约性 |
2.3 不同艺术思潮影响下的地铁站空间解析 |
2.3.1 新古典主义风格(NeoclassicismStyle)影响下的地铁站空间特征 |
2.3.2 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影响下的地铁站空间特征 |
2.3.3 国家权利美学影响下的地铁站空间特征 |
2.3.4 现代主义(Modernism Style)思潮下的地铁站空间特征 |
2.3.5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思潮影响下的地铁站空间特征 |
2.3.6 新现代主义(Neo-Modernism)思潮影响下的地铁站空间特征 |
2.4 国内地铁站空间文化发展脉络 |
2.4.1 功能转型阶段(1960—1985) |
2.4.2 “填充式”公共艺术装点空间阶段(1986-2007) |
2.4.3 “融合式”公共艺术营造空间阶段(2008—至今)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特色表达的理论构建 |
3.1 地铁站空间文化表达的优势 |
3.1.1 受众的多样性 |
3.1.2 视觉欣赏的强迫性 |
3.1.3 艺术品的高覆盖率 |
3.1.4 文化传播的广泛性 |
3.1.5 碎片化文化资源的整合性 |
3.2 地域文化导向下地铁站空间设计的核心价值 |
3.2.1 地铁乘客的需求层次分析 |
3.2.2 功能性价值:满足公众多元需求,增强站点识别性 |
3.2.3 审美性价值:体现人文关怀,塑造空间意象 |
3.2.4 意指性价值:展现城市魅力,改善城市体验 |
3.3 地域文化导向下地铁站空间设计的新倾向 |
3.3.1 设计理念上:功能性地铁向人文性地铁转型 |
3.3.2 设计方法上:模式化空间构成向多元化审美转换 |
3.3.3 设计机制上:串行设计向一体化同步设计转变 |
3.4 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特色表达的理论基础 |
3.4.1 地铁站空间地域文化的内涵 |
3.4.2 地铁站空间地域特色的乘客认知度调查 |
3.4.3 地铁站空间地域特色表达的主要切入点 |
3.4.4 地铁站空间地域特色表达的设计维度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界面特色表达设计 |
4.1 地铁空间界面设计的限定性 |
4.1.1 空间尺度规范的限制 |
4.1.2 界面与各设备接口整合的限定 |
4.1.3 空间照明功能性的限制 |
4.2 地铁站空间界面地域特色表达原则 |
4.2.1 艺术表象,功能优先原则 |
4.2.2 地域意象,现代演绎原则 |
4.3 地铁站空间界面地域特色表达方法 |
4.3.1 对自然因子的抽象与还原 |
4.3.2 对文化理念的地域性契合 |
4.3.3 空间层高的优化提升 |
4.3.4 照明的艺术表达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公共艺术特色表达设计 |
5.1 地铁公共艺术的多样化形态 |
5.1.1 永久性地铁公共艺术 |
5.1.2 临时性地铁公共艺术 |
5.2 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限定性 |
5.2.1 欣赏时的干扰性 |
5.2.2 行进动线的规定性 |
5.2.3 停留时间的短暂性 |
5.2.4 有限空间的节约性 |
5.2.5 工程实施的复杂性 |
5.3 地铁公共艺术地域特色表达原则 |
5.4 地铁公共艺术地域特色表达方法—地铁壁画维度 |
5.4.1 地铁壁画——地铁公共艺术的首选形式 |
5.4.2 立“题”切意——地铁壁画的主题定位 |
5.4.3 建“构”表意——地铁壁画的构图定位 |
5.4.4 因“型”制宜——地铁壁画的选位与尺度定位 |
5.4.5 取“色”达意——地铁壁画的色彩定位 |
5.4.6 选“材”映象——地铁壁画的材质运用 |
5.5 地铁公共艺术地域特色表达方法——新媒体艺术维度 |
5.5.1 新媒体艺术——地铁公共艺术的跨界形式 |
5.5.2 主题氛围的虚拟营造 |
5.5.3 色彩表达的智能可变 |
5.5.4 公共精神的互动体验 |
5.6 地铁公共艺术工程的技术表达及设计要求 |
5.6.1 地铁公共艺术材质的特殊属性要求 |
5.6.2 地铁公共艺术工程质量的控制 |
5.6.3 地铁公共艺术照明层面的设计表达 |
5.7 本章小结 |
6 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特色表达的设计模式 |
6.1 均质——标准化模式 |
6.1.1 模式的内涵 |
6.1.2 模式形成的原因 |
6.1.3 模式的设计表现特征 |
6.1.4 模式案例验证——以西安地铁2号线为例 |
6.1.5 模式的总结 |
6.2 个性——空间艺术一体化模式 |
6.2.1 模式的内涵 |
6.2.2 模式形成的原因 |
6.2.3 模式的设计表现特征 |
6.2.4 模式案例验证——以武汉地铁王家湾站为例 |
6.2.5 模式的总结 |
6.3 对两种典型模式进行改进的思路 |
6.3.1 均质——标准化模式的改进思路 |
6.3.2 个性——空间艺术一体化的改进思路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4)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文化背景 |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
三、 公共花园雕塑 |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
一、 美术团体 |
二、 美术期刊 |
三、 美术展览 |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
二、 李金发 |
三、 江小鹣 |
四、 刘开渠 |
五、 滑田友 |
六、 张充仁 |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
一、 孙中山雕像 |
二、 名人塑像 |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美协的成立 |
二、 向苏联学习 |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四、 “两结合” |
五、 “大跃进” |
六、 文化大革命 |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
五、 名人雕塑作品 |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艺术背景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
一、 工作职能 |
二、 存在问题 |
三、 改变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一、 存在问题 |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
结语 |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
引用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折叠式干货集装箱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有限元 |
1.3 主要研究问题及设计目标 |
1.4 本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箱体部件划分和折叠方案设计 |
2.1 概述 |
2.2 制定部件划分准则 |
2.2.1 运输过程 |
2.2.2 起吊与运输固定装置 |
2.2.3 部件划分准则与要求 |
2.3 部件结构划分 |
2.3.1 底部及顶部结构划分 |
2.3.2 侧墙与门端结构划分 |
2.4 箱体折叠方案 |
2.4.1 前后端折叠方案 |
2.4.2 侧墙折叠方案 |
2.5 箱体连接设计 |
2.5.1 连接位置 |
2.5.2 箱体连接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箱体结构设计分析与优化 |
3.1 概述 |
3.2 强度设计准则 |
3.2.1 箱体结构强度准则与要求 |
3.2.2 连接强度设计准则与要求 |
3.3 连接结构设计与分析计算 |
3.4 部件结构设计分析与优化 |
3.4.1 有限分析参数 |
3.4.2 底架结构 |
3.4.3 顶部结构 |
3.4.4 左右侧墙结构 |
3.4.5 前后门扇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强度验证与连接分析优化 |
4.1 概述 |
4.2 模拟试验强度验证 |
4.2.1 模拟试验说明 |
4.2.1.1 分析对象与有限元相关参数 |
4.2.1.2 建模与网格划分 |
4.2.2 箱体结构强度分析验证 |
4.2.2.1 吊顶模拟试验 |
4.2.2.2 侧壁模拟试验 |
4.3 连接件强度分析、设计优化及预紧扭矩计算 |
4.3.1 连接件强度分析 |
4.3.2 连接件设计优化 |
4.3.3 连接件预紧扭矩计算 |
4.4 实物试验强度验证 |
4.4.1 试验设备及测量工具 |
4.4.2 试验结果 |
4.4.2.1 吊顶试验 |
4.4.2.2 侧壁试验 |
4.5 误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
2.3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
3.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
5.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
6.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
7.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空间结构仿生工程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概述 |
第一章 仿生学的历史发展与应用 |
1.1 仿生学的起源 |
1.2 建筑和结构仿生的原始雏形和历史发展 |
1.3 建筑结构及体系的历史发展 |
1.4 仿生学的定义、应用和研究 |
1.5 本文对仿生学的研究和重点工作 |
第二章 空间结构的仿生研究 |
2.1 形态仿生 |
2.2 力学仿生 |
2.3 材料仿生 |
2.4 功能仿生 |
2.5 施工仿生 |
第三章 仿生学的研究原则、方法和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3.1 仿生学的研究原则 |
3.2 研究方法和数学工具 |
3.3 研究所要注意的问题 |
3.4 研究的手段和方法 |
3.5 近期研究的资源和重点 |
第四章 空间结构仿生实例分析 |
4.1 形态仿生的范例及原型 |
4.2 力学仿生的范例及原型 |
4.3 材料仿生的范例及原型 |
4.4 功能仿生的范例及原型 |
4.5 施工仿生的范例及原型 |
第五章 仿生工程学在其他领域的研究 |
5.1 军事与仿生学 |
5.2 化学仿生学 |
5.3 航空航天与仿生学 |
5.4 工业技术与仿生学 |
5.5 能源与仿生学 |
5.6 材料与仿生学 |
5.7 农业与仿生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局部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规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局部外观设计的基础法律问题 |
(一)局部外观设计的界定 |
(二)局部外观设计的独立价值 |
(三)局部外观设计的载体 |
二、局部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规则的检视 |
(一)对理论基础的质疑 |
(二)“局部要素规则”的适用难题 |
三、局部外观设计法律保护的域外经验 |
(一)美国的侵权判定标准及方式 |
(二)日本的侵权判定标准及方式 |
四、局部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规则的完善 |
(一)局部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 |
(二)侵权判断主体 |
(三)设计实质相同的认定 |
(四)功能性特征的认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已有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范围 |
四、论文结构 |
五、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
第一章 中国建筑遗产测绘活动的先导 |
第一节 域外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活动 |
一、欧洲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
二、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
第二节 近代学术与技术的发展 |
一、近代学术思潮 |
二、测绘技术的近代化 |
第三节 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
一、朱启钤创立中国营造学社 |
二、中国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考察 |
三、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 |
第一节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历程 |
一、初肇——以清代官式建筑研究为“前理解” |
二、发兴——实物调查测绘的初步展开 |
三、拓展——紧凑密集的大规模调查测绘 |
四、尾声——战时的考察与总结 |
第二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学术思想 |
一、实物调查测绘的方法论来源 |
二、田野调查测绘的研究思路 |
三、明清官式建筑测绘的研究思路 |
第三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技术路线 |
一、调查测绘程序 |
二、调查测绘等级划分 |
三、田野考察调查测绘方法 |
四、明清官式建筑测绘方法 |
五、修缮勘察测绘方法 |
六、评析与启示 |
第四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研究的成就及影响 |
一、奠基中国建筑史学治学方法 |
二、奠立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基础 |
三、解读宋《营造法式》 |
四、辅助图解古代建筑典籍 |
五、推动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
六、促进建筑创作 |
七、培养专门人才 |
八、古建筑测绘研究的社会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 |
第一节 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测绘 |
一、清末民初的文物保护思想与实践 |
二、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修缮工程 |
第二节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实施事务处的建筑遗产保护测绘 |
一、文整会与文整工程沿革 |
二、文整工程中测绘的作用和意义 |
三、文整会技术力量的发展与保护职能的完善 |
第三节 1941-1945年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 |
一、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缘起与概况 |
二、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的详细情形 |
三、测绘工具和成果 |
四、测绘方法和要求 |
五、中轴线建筑测绘成功的条件 |
六、中轴线建筑测绘的意义和影响 |
第四节 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活动 |
一、国立北平研究院对北平寺庙的调查测绘 |
二、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对西北建筑的调查测绘 |
三、西北史地考察团与敦煌艺术研究所对敦煌莫高窟的测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扩展(1949年-1980年代) |
第一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步入正轨 |
一、文物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 |
二、共和国初期以专家为主力的古建筑调查测绘 |
三、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与全国文物普查 |
四、古建筑测绘人才培养 |
第二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全面深入 |
一、文整会的勘察测绘 |
二、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的古建筑调查研究 |
三、其他机构的古建筑调查测绘研究 |
第三节 古建筑测绘技术方法的总结 |
一、《勘查山西古建筑的工作方法》(1954年) |
二、《建筑纪念物的测量方法》(1955年) |
三、古建筑测绘培训教材(1976年) |
第四节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测绘 |
一、文物保护工程的发展概况 |
二、文物保护工程的图纸要求和具体程序 |
三、测绘与文物保护工程各环节的关系 |
四、这一时期文物保护工程及测绘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遗产测绘的全面发展(1980年代至今) |
第一节 高等院校古建筑测绘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一、人才培养的促进与合作 |
二、条块分割式管理体制的突破 |
三、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测绘研究重点科研基地的建立 |
四、高校古建筑测绘的发展 |
第二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管理体系的发展完善 |
一、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的深化 |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法制化建设 |
第三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一、建筑遗产测绘的数字化发展 |
二、建筑遗产测绘的信息化发展 |
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
第四节 建筑遗产测绘规范化建设 |
一、文物保护标准化建设 |
二、文物建筑测绘规范化研究 |
三、《文物建筑测绘技术规程》的编写 |
第五节 建筑遗产测绘对建筑史学研究的影响 |
一、实物测绘与学术研究的相互促进 |
二、古代建筑尺度规律研究 |
第六节 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
一、个案分析——独乐寺观音阁维修工程 |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个案研究——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程 |
第一节 发轫(1953-1964年) |
一、古建筑测绘实习开设的背景 |
二、古建筑测绘实习历程 |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的管理与教学 |
四、古建筑测绘与建筑教育思想 |
五、古建筑测绘与建筑历史研究 |
第二节 继承(1976-1989年) |
一、回顾传统 |
二、重要测绘项目 |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危机 |
四、古建筑测绘教学思路 |
五、古建筑测绘的收获与对外交流 |
第三节 突破(1985-1997年) |
一、重要测绘项目 |
二、古建筑测绘教学与改革 |
三、古建筑测绘成果转化 |
四、培养综合素质 |
第四节 拓展(2004-2014年) |
一、古建筑测绘直接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二、古建筑测绘的全面发展 |
三、重要测绘项目 |
四、对外交流与合作 |
五、影响与荣誉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建筑遗产测绘发展历程综述 |
二、相关问题探讨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武汉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规划史及建设史研究(1953-197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 |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关于“苏联城市规划”的研究 |
2.1.2 相关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关于建国初期城市规划历史的研究 |
2.2.2 关于“苏联援华”的研究 |
2.2.3 关于“厂外工程”的研究 |
2.2.4 关于苏联城市规划的研究 |
2.2.5 关于“三线建设”的研究 |
2.2.6 相关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
第3章 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项目的历史沿革 |
3.1 项目背景及概况 |
3.1.1 项目背景 |
3.1.2 项目概况 |
3.2 项目发展时序及分期 |
3.3 项目的主要内容 |
3.3.1 项目的规划内容 |
3.3.2 项目的建设内容 |
第4章 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项目的规划历史及其范型研究 |
4.1 规划编制史实(1953—1954) |
4.1.1 前奏:武汉城市规划草图与156项工程在汉选址工作 |
4.1.2 编制:厂外工程的规划设计历程 |
4.2 项目规划编制史实的特征分析 |
4.2.1 源流背景下对同期规划的广泛借鉴 |
4.2.2 直观反映社会主义工业布局的规划目标 |
4.2.3 总体设计方法下的高速落实效率 |
4.2.4 紧密对标总体规划远景的协调设计 |
4.3 规划范型来源 |
4.4 规划范型特征研究 |
4.4.1 定额设计 |
4.4.2 城市景观艺术 |
4.4.3 用地功能组织 |
4.4.4 规划图则系统 |
第5章 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项目的建设历史及其建设技术研究 |
5.1 项目建设史实(1954—1978) |
5.1.1 建设准备 |
5.1.2 建设工作 |
5.2 项目建设史实的特征分析 |
5.3 建设技术来源 |
5.4 建设技术的典型特征分析 |
5.4.1 建筑工人技术标准 |
5.4.2 闷顶技术 |
5.4.3 竹筋混凝土技术 |
第6章 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项目的建筑形制研究 |
6.1 建筑形制来源 |
6.2 建筑的典型特征分析 |
6.2.1 平面形制 |
6.2.2 立面形制 |
6.2.3 民族形式的延续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四、工艺安装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2]预制装配技术提升既有桥梁水下墩柱抗震性能研究[D]. 唐煜. 东南大学, 2018(01)
- [3]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空间特色表达研究[D]. 孙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7)
- [4]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5]折叠式干货集装箱的研发[D]. 徐美宝.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6]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空间结构仿生工程学的研究[D]. 高福聚. 天津大学, 2002(11)
- [8]局部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规则研究[D]. 吴长保.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9]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D]. 李婧. 天津大学, 2015(08)
- [10]武汉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规划史及建设史研究(1953-1978)[D]. 樊兢克.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