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速航空信息处理机的功能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岩[1](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吕传悦[2](2020)在《某信息处理机测控台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如今,信息处理机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尤其是在雷达设备中,信息处理机在目标检测、信号处理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处理机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功能和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设计一个通用的信息处理机测控台,完成对信息处理机各部分功能的测试,对于保证信息处理机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信息处理机测试技术研究现状、测试需求的分析,拟定了测控台的总体设计方案。系统采用当前主流的ZYNQ芯片作为核心控制器。对于系统硬件设计,考虑到设备外设接口众多,采用主从双ZYNQ控制器实现。主控制器用于人机交互,并向从控制器发送指令,而从控制器在主机控制下执行具体任务,两者之间通过网口通信。系统外设接口主要包括光纤接口、RS-422总线接口以及DA模拟输出接口等。为了实现所有功能,双ZYNQ控制器根据功能需求分别搭配不同的功能扩展板。系统的固件设计主要实现对硬件电路的控制,将通信数据暂存后传输至PS作进一步处理。系统的软件部分首先分别设计主从控制器的网络通信程序,然后在主控制器中设计模块的通信界面,实现数据的收发与显示。除此之外,软件中针对光纤通信模块通过动态加载比特流的方式实现通信速率的动态重配置。最后,本文对系统功能仿真和硬件测试的结果进行介绍,首先对系统关键模块的固件逻辑进行仿真验证,然后测试了系统中多路时钟信号和IQ调制信号的各项参数,并对DMA传输速率和SRIO协议实际速率进行验证与分析,测试结果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张晨[3](2020)在《吊舱控制系统接口与旋变解码的研究开发》文中认为本课题来源于某光电吊舱伺服控制系统的研制。论文首先根据项目的设计要求完成了系统的总体方案规划和电路设计,着重介绍了基于FPGA的吊舱控制系统数字接口的设计与开发;随后,重点对旋变解码系统的方案设计以及误差补偿技术进行了研究,论述了旋变解码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以及针对多极旋转变压器的数据融合误差的解决方法。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依据光电吊舱伺服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制定了基于FPGA+DSP的控制系统总体方案,同时完成了关键器件的选型以及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2)完成了基于FPGA的吊舱数字接口设计开发。根据整个控制系统的接口功能要求,完成了基于FPGA的控制系统数字接口方案设计,并对跨时钟域信号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着重介绍了上位通信模块、驱动通信模块、陀螺通信模块、RDC模块、DI/DO模块、XINTF模块以及时钟模块的开发和调试工作。最后通过实验平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符合要求,并投入了产品的实际使用。(3)完成了旋变解码系统的设计开发。根据系统对旋变解码的技术要求,完成了基于RD19230的旋变解码系统研制工作。接着根据系统的低成本需求,研制了一款基于AD2S1210的旋变解码系统。对两种不同的解码系统都分别完成了联试联调工作,并投入了实际产品应用。(4)对多极旋转变压器中的数据融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首先,介绍了多极旋转变压器中的粗、精通道的数据融合原理;然后,针对数据融合过程中出现的理论误差进行了分析;最后,研究了能够补偿这种误差的算法(固定区间判断法和随动区间判断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李明[4](2019)在《定位测距声呐测控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定位测距声呐技术一直是水声探测定位的前沿发展方向,对水下航行目标进行实时、精准的定位及导航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战略意义。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联合卫星定位(GPS)系统、无线电局域网通信系统、长基线水声定位系统和高精度时统系统的定位测距声呐系统测控平台,其在充分发挥各子系统的情况下实现定位测距声呐水面单元对水下目标的精准实时定位。首先,针对定位测距声呐系统的功能及性能指标,设计定位测距声呐系统测控平台的实施方案,论证了定位测距声呐系统测控平台的组成结构,主要包括有时统系统、无线电通信系统和FPGA数据控制系统三大部分,并分别对各组成部分开展方案设计。完成时统系统的实现原理及性能分析设计、无线电传播特性分析,无线电局域网组网方式及通信协议设计、FPGA选型及外围电路设计、GPS、无线电模块及其他设备的选型。然后,本文依据设计方案,对方案中涉及的硬件电路进行了细致展开。包括稳压电源电路、输入输出缓冲电路、串口通信电路及FPGA外设接口电路。各电路均从参数计算、器件选型、电路连接等多角度作工作说明,附加了 PCB的设计,布局布线等,所有电路设计均充分考虑了低功耗、低噪声的电路设计准则。最后,在定位测距声呐系统测控平台的硬件实现后,对焊接完成的PCB进行了调试测试,对采用的设备进行了功能实验测试,包括无线电拉距实验、GPS定位测试、原子钟同步精度测试、原子钟同步稳定性测试及数据控制板功能测试,所有测试结果均达到功能需要及性能需求,符合设计指标。
张新朝[5](2016)在《基于双DSP的红外导引头信息处理机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红外导引头是红外型空空导弹的重要子系统,红外导引头的技术水平通常体现了导弹的技术水平。红外型空空导弹的每次更新换代无不以新型红外导引头的应用为其显着标志特征。本文根据某型红外产品导引系统的要求,在介绍双色多元红外探测系统目标信号形成原理的基础上,对导引系统对信息处理机的要求进行了分析,开展了原理设计、工程化实现和相关软件的开发,成功实现了一型低成本、高可靠的双色多元红外红外导引系统信息处理机,满足了指标要求。主要内容如下:对双色多元红外导引系统的探测器、光学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双色多元红外导引系统的目标信号形成机理和目标识别的方法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双色多元红外导引系统信息处理的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根据导引系统的要求,对信息处理机的需要实现的技术指标进行了分解,根据技术指标,以TMS320C6414和ADSP2187为核心开展了信息处理机的方案设计,由于空间和体积的限制,将信息处理机分成前置放大器、主放电路、信息处理电路三个部分,前置放大器、主放电路主要完成对目标信号的增益控制,信息处理电路主要完成目标信号的采集和处理。而后根据方案开展了原理设计。在完成原理图设计后,按照系统完成基准信号过零点检测、目标信号帧采样点数调整、跟踪信号形成的要求,完成了相关软件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四段法类正弦波过零点检测方法和实时采样数据压缩/拉伸算法,并进行了具体代码的实现。根据原理图开展了前置放大器、主放电路、信息处理电路三部分的工程化实现,其中前置放大器采用混合集成电路的形式完成了模块化实现,主放电路和信息处理电路采用普通的印制板进行实现,在印制板设计的过程中开展信号完整性设计,文中以ADSP2187的串口时钟信号为例介绍了信号完整性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完成信息处理机的装配和调试以后,比对系统的指标要求进行了相关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此型信息处理机完全满足指标要求。
宋涛[6](2016)在《图像信息处理机评估测试系统软件研制》文中认为图像信息处理技术是国防科技中的关键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像信息处理机评估测试系统是测试图像信息处理机性能的重要工具,为图像信息处理机的研制、调试和改进提供保证。本文针对图像信息处理机评估测试的需求,研制了评估测试系统软件——机载图像记录软件和图像制导算法评估测试软件。机载图像记录软件实现对红外成像器、SAR成像器和图像信息处理机遥测输出的多路高速LVDS图像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图像制导算法评估测试软件模拟SAR、红外成像器,实时发送LVDS图像数据给图像信息处理机,并接收处理器返回的LVDS遥测图像和1553B总线遥测结果,软件完成对遥测结果的统计和评估。论文首先设计了机载图像记录软件和的图像制导算法评估测试软件的整体方案,具有模块化设计、自动化程度高和数据传输能力强等特点。机载图像记录软件通过LVDS图像采集存储板卡进行高速图像实时采集和固态硬盘的图像实时存储。图像显示方面,利用DirectX实现图像显示加速功能。针对系统既通过人机交互进行控制,又接受图像信息处理机控制的问题,论文设计了多通道、多模式的任务切换机制,同时具备系统日志和数据的解析回放功能,方便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图像制导算法评估测试软件能够对目标识别和匹配算法进行测试。在高速图像发送方面,设计数据包装订接口,自动检测待测数据,具有自动化装订测试数据包、算法批量测试的特点。对遥测结果中的测试信息进行提取和统计分析,并以图形和参数形式进行直观显示。为保证机载图像记录的完整和可靠,LVDS图像采集存储板卡自带大容量固态硬盘,本文设计了该板卡的DSP软件,移植了基于RTFS的FAT32文件系统,采用DMA和双缓冲机制,保证了本地多通道图像文件的高速实时存储,并实现了硬盘的存储管理功能。图像信息处理机评估测试软件和基于DSP的图像记录软件通过了系统测试和某研究所的半实物仿真联调,并完成了多次机载试验,功能正常稳定,性能达到了全部指标要求。
蒙春城[7](2015)在《高速动态场景生成系统研制》文中研究表明目标特征捕获系统是精确制导武器的关键组成部分,对精确制导武器的技术指标和性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飞行场景仿真测试是目标特征捕获系统研制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降低研发成本与测试风险、缩短研发周期。针对目标特征捕获系统模拟飞行场景仿真测试对高帧频、高分辨率的场景生成需求以及仿真测试对数据传输高速率与图像显示实时性等挑战,本文开展了高速动态场景生成系统研制。首先,调研与分析目标特征捕获系统飞行场景仿真测试的相关技术现状,对其功能和技术指标进行需求分析。本文利用软件的灵活性与硬件的高性能,提出高速动态场景生成系统设计方案:基于计算机开发场景生成软件,模拟生成高帧频、高分辨率的动态飞行场景图像;研制图像注入模块,基于FPGA实现场景图像的处理与高速传输。其次,针对目标特征捕获系统模拟飞行场景仿真对高帧频、高分辨率的场景生成需求,基于计算机开发场景生成软件模拟目标与背景分布特征,采用Open CV实现动态场景图像的生成与显示,并采用多线程编程技术提高场景生成效率与图像显示实时性。再次,针对仿真测试对数据传输高速率与图像显示实时性等挑战,提出以FPGA为核心器件、控制USB 3.0接口与总线LVDS接口实现图像数据高速传输的图像注入模块设计方案,基于FPGA进行图像灰度填充用于满足飞行场景仿真的高分辨率测试需求,采用基于乒乓操作的双缓存结构保证数据传输连续性,实现图像数据的缓存,并利用DMA传输方式提高传输速率。最后,提出脱离高速动态场景生成系统对接测试信息处理机的系统环回测试验证方案,对场景模拟生成、图像高速传输、高速缓存等功能模块进行了测试验证,并进行了系统联合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研制的高速动态场景生成系统性能稳定可靠,可以满足目标特征捕获系统飞行场景仿真测试的功能需求与技术指标。本文研制的高速动态场景生成系统是目标特征捕获系统测试的关键环节,将为精确制导武器模拟飞行测试奠定基础。
李典[8](2014)在《综合化信号与信息处理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为解决大规模分布式异构实时处理平台在航空电子模块化综合条件下的体系结构问题,在分析联合标准化航电系统架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串行RapidIO硬总线和虚通道软总线互连的开放式系统架构,并完成一套基于该架构的综合化信号与信息处理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芯片级互连、低延时、多节点、可扩展、可重构的航空电子综合化应用平台。
袁斌斌[9](2014)在《某雷达信息处理机中的数据高速传输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论文以某雷达信息处理机的开发为背景,对雷达信息处理机中的数据高速传输问题进行研究,并工程设计通信接口实现了信息处理机数据高速稳定的交互传输。论文首先介绍了PD雷达测速的基本原理及其系统组成,对雷达信息处理机的主要功能和两大跟踪环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介绍了项目中雷达信息处理机的功能组成。接着,论文对信息处理机内部的典型数据高速传输——主处理与预处理板之间的数据高速传输进行了研究,根据其需求特性,设计了预处理与主处理之间的LVDS接口、主处理FPGA与DSP之间的McBSP0和McBSP1接口,并在McBSP1接口中结合使用了EDMA和PING-PONG缓存技术。通过软件设计和实际调试,实现了主处理与预处理板之间的数据高速稳定传输。最后,论文研究了信息处理机与雷达主控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高速传输,根据其需求特性,设计了主处理DSP与FPGA之间的EMIF接口、主处理FPGA与雷达主控计算机的HDLC接口。论文还对EMIF接口和HDLC接口进行了软件设计和仿真,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上述数据高速传输接口经过了系统联调,满足了设计需求,已投入了实际应用。
封斌[10](2013)在《基于格件的信息处理机体系结构研究及其实现》文中认为本论文用信息处理机抽象了规模大小不同、系统结构和应用范围各异的计算机系统,用信息处理机体系结构抽象了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体系结构和软硬件之间的接口,强调了信息处理机的设计不是分割开各自进行的软件或硬件系统的设计,而是软硬件系统协同设计(Hardware Software Co-Design)。目前,在该领域的体系结构层面存在高抽象层软硬件统一建模、各阶段模型之间转换、软硬件划分等问题,在实现技术层面存在并行构件的实现、自顶向下设计方法的实现等问题。本文以多核异构的粗粒度并行的信息处理机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格件的信息处理机体系结构及以体系结构为中心的开发流程。格件模型是齐德昱教授发明专利《基于形式领域融合的计算模型》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及对应的设计方法。基于该专利,本论文首先为信息处理机提供了一种新的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统一抽象了信息处理机的软、硬件体系结构及之间的接口;其次,本论文提供了一种以体系结构为中心的、基于格件的信息处理机体系结构设计方法,用以弥补当前软件开发方法对并行系统及软硬件协同系统支持的不足。本论文最终目标是形成一个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系统级设计模型、系统级开发方法和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技术,使得信息处理机可以像工业品一样,通过格件的组装、融合,得以快速实现。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概括如下:1.针对信息处理机体系结构设计层次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格件的信息处理机体系结构描述方法。格件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信息处理机体系结构描述方法,用格件融合器抽象了具体功能的实现,封装了并行实现的软硬件构件的细节,提供了规范的接口对外服务,具有可重用性;用预制场定义了一组抽象规则,用以规范特定领域内的各融合器之间的通信方法和执行顺序,并为设计者提供了建立应用模型的框架;用格叙/场叙记录了格件模型的系统配置和连接状态;角格件引擎解析并执行格叙/场叙。基于格件的系统描述模型在高层抽象了信息处理机的构成,屏蔽了具体功能软硬件实现方案的区别和底层物理平台的多样性。2.针对现有并行应用及软硬件协同系统开发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格件的、以体系结构为中心的、自顶向下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基于格件、并在预制场规范下建立的系统描述模型贯穿信息处理机开发全过程,并具备如下特征:1)可执行性,即可直接执行该模型以进行仿真验证,并支持基于该模型的设计空间搜索和系统协同综合;2)软硬件统一性,即针对系统功能建模,在实现阶段才进行软硬件划分;3)全局同构性,即系统开发的各阶段均基于该模型,并可直接转换为代码模型。用于软硬件系统设计领域的预制场采用了通信顺序进程模型作为并行编程的规范,采用标准C语言的扩展集impulseC语言作为融合器的实现手段。3.针对软硬件协同领域设计空间巨大的问题,实现了一种去耦合的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的设计空间搜索模式。传统的设计方法在相互制约的多个系统约束条件和优化目标下(如成本,功耗,时间特性等),无法达到系统的整体最优的设计方案。本文提出了基于系统描述模型的设计空间搜索算法,将传统的软硬件二元映射的搜索模型扩展为软硬件k路映射搜索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在设计空间中自动搜索Pareto最优解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建立规范的接口,将多目标优化算法的问题描述与问题求解进行去耦合化,从而实现了多种求解算法的平滑接入。本文最后一章使用格件模型实现了基于多核可编程片上系统(MPSoC)的节点级信息处理机,基于MPSoC的复杂嵌入式设备是异构多核粗粒度信息处理机的典型代表。本设计方法并可通过平滑扩展来构造单板级、服务器级、集群级的信息处理机。
二、高速航空信息处理机的功能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速航空信息处理机的功能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某信息处理机测控台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信息处理机测控台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1 信息处理机测控台发展现状 |
1.2.2 信息处理机测控台发展趋势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2章 信息处理机测控台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技术指标 |
2.2 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
2.3 固件总体设计方案 |
2.4 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2.4.1 软件开发平台 |
2.4.2 软件工作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处理机测控台硬件详细设计 |
3.1 系统关键器件选型 |
3.1.1 系统核心板选型 |
3.1.2 28V供电电源选型 |
3.1.3 12V电源模块选型 |
3.1.4 点频源模块选型 |
3.2 光纤通信板卡设计 |
3.2.1 光纤接口电路设计 |
3.2.2 千兆网口电路设计 |
3.2.3 HDMI接口电路设计 |
3.2.4 板卡供电电路设计 |
3.3 通信扩展板硬件设计 |
3.3.1 W5300芯片硬件电路设计 |
3.3.2 RS-422接口电路设计 |
3.3.3 板卡供电电路设计 |
3.4 DA及IO扩展板硬件设计 |
3.4.1 DA转换电路设计 |
3.4.2 板卡供电电路设计 |
3.5 机箱结构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处理机测控台固件和软件设计 |
4.1 PL端固件设计 |
4.1.1 PS与PL数据传输方案设计 |
4.1.2 光纤通信逻辑设计 |
4.1.3 DA转换芯片控制逻辑设计 |
4.1.4 W5300芯片控制逻辑设计 |
4.2 PS端软件设计 |
4.2.1 PS结构配置 |
4.2.2 网络通信程序设计 |
4.2.3 光纤通信速率动态可配置设计 |
4.2.4 数据的收发与显示程序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关键功能仿真与测试 |
5.1 系统测试内容介绍 |
5.2 设备功能仿真 |
5.2.1 光纤通信控制逻辑仿真 |
5.2.2 DAC芯片控制逻辑仿真 |
5.2.3 W5300芯片控制逻辑仿真 |
5.3 硬件性能测试 |
5.3.1 时钟信号测试 |
5.3.2 IQ线性调频信号测试 |
5.3.3 光纤通信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吊舱控制系统接口与旋变解码的研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光电吊舱发展概况 |
1.2.2 旋变解码的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光电吊舱伺服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光电吊舱稳定平台概述 |
2.2 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 |
2.2.1 功能要求 |
2.2.2 性能指标 |
2.3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4 控制系统的电路方案设计 |
2.4.1 电路方案设计 |
2.4.2 主要器件选型 |
2.4.3 处理器芯片选型 |
2.5 FPGA的接口方案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PGA接口模块的设计 |
3.1 FPGA设计的关键技术 |
3.1.1 状态机设计 |
3.1.2 跨时钟域信号处理 |
3.1.3 流水线设计 |
3.2 FPGA接口模块的开发 |
3.2.1 上位通信接口模块 |
3.2.2 驱动通信接口模块 |
3.2.3 陀螺通信接口模块 |
3.2.4 DI/DO接口模块 |
3.2.5 XINTF接口模块 |
3.2.6 时钟模块 |
3.3 FPGA功能上机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RD19230的旋变解码系统研制 |
4.1 旋转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
4.2 旋变解码系统方案设计 |
4.3 旋变解码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3.1 RDC芯片配置电路 |
4.3.2 励磁信号产生电路 |
4.3.3 运算放大电路 |
4.3.4 电平转换电路 |
4.3.5 电源部分电路 |
4.4 FPGA控制程序设计 |
4.5 多极旋转变压器的数据融合 |
4.5.1 旋变粗、精通道误差分析 |
4.5.2 固定区间判断法 |
4.5.3 随动区间判断法 |
4.6 旋变解码系统实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AD2S1210的旋变解码系统研制 |
5.1 系统方案设计 |
5.2 硬件电路设计 |
5.2.1 RDC芯片配置电路 |
5.2.2 运算放大电路 |
5.2.3 FPGA配置电路 |
5.2.4 电源部分电路 |
5.3 FPGA控制程序设计 |
5.4 旋变解码系统实验 |
5.4.1 硬件电路实验 |
5.4.2 角度测量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定位测距声呐测控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定位测距声呐系统概述 |
1.2.1 系统介绍 |
1.2.2 功能需求 |
1.2.3 主要指标要求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定位测距声呐测控平台方案研究 |
2.1 整体方案分析 |
2.2 时统系统研究设计 |
2.2.1 时统系统说明 |
2.2.2 设计原理 |
2.2.3 方案研究 |
2.3 无线电通信系统研究设计 |
2.3.1 无线传输特性分析 |
2.3.2 传播距离 |
2.3.3 多址方式 |
2.3.4 通信协议 |
2.3.5 模块设计 |
2.3.6 电台及天线 |
2.4 数据控制系统设计 |
2.4.1 数据控制器功能设计 |
2.4.2 FPGA器件选型 |
2.5 主控器及其他辅助设备 |
2.5.1 船载测控信息处理机 |
2.5.2 GPS及天线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测控平台电路设计与实现 |
3.1 时统电路硬件 |
3.1.1 电源电路 |
3.1.2 通信电路 |
3.1.3 监测电路 |
3.1.4 输入输出缓冲电路 |
3.1.5 负载驱动电路 |
3.2 数据控制系统实现 |
3.2.1 电路设计 |
3.2.2 基于NIOSⅡ处理器的FPGA开发流程 |
3.2.3 QSYS架构 |
3.2.4 NIOSⅡ软件程序 |
3.3 PCB的布局布线 |
3.4 PCB及实物展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功能测试与性能分析 |
4.1 无线电通信距离测试 |
4.2 GPS功能测试 |
4.3 时统板测试 |
4.3.1 时同板精度测试 |
4.3.2 时同板稳定性测试 |
4.4 数据控制器功能调试测试 |
4.4.1 串口控制 |
4.4.2 功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5)基于双DSP的红外导引头信息处理机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红外导引头信息处理机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红外导引头的概念及组成 |
1.2.2 空空导弹红外导引头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双色多元红外导引系统信息处理原理 |
2.1 双色多元红外导引系统概述 |
2.2 光学系统 |
2.3 目标方位识别 |
2.4 信息处理原理 |
2.5 双色多元导引系统对信息处理机的要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处理机原理设计 |
3.1 前置放大器设计 |
3.1.1 输入级电路及增益切换设计 |
3.1.2 陷波器电路设计 |
3.2 主放电路设计 |
3.3 信息处理子系统设计 |
3.3.1 数字处理电路设计 |
3.3.2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
3.3.3 数模转换电路设计 |
3.3.4 处理器间通讯电路设计 |
3.3.5 存储器电路设计 |
3.3.6 电源电路设计 |
3.3.7 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设计 |
3.3.8 DSP程序加载引导方法 |
3.3.8.1 TMS320C6414程序加载引导方法 |
3.3.8.2 ADSP2187N程序加载引导方法 |
3.4 对外通讯接口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处理软件设计 |
4.1 预处理软件功能需求 |
4.2 预处理软件设计 |
4.2.1 模数转换器初始化 |
4.2.2 基准信号检测算法 |
4.2.3 帧数据点数调整算法 |
4.2.4 数模转换器控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处理机工程实现 |
5.1 信息处理机工程实现方案 |
5.2 预处理子系统工程实现 |
5.2.1 前置放大器工程实现 |
5.2.2 主放电路工程实现 |
5.3 DSP子系统工程实现 |
5.4 实际应用和验证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图像信息处理机评估测试系统软件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项目来源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组织结构 |
第2章 图像信息处理机评估测试系统设计方案 |
2.1 设计目标 |
2.2 系统总体方案介绍 |
2.3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
2.3.1 机载图像记录软件总体设计 |
2.3.2 图像制导算法评估测试软件总体设计 |
2.3.3 软件开发环境 |
2.3.4 多线程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机载图像记录软件设计 |
3.1 多路LVDS采集板卡的识别与控制 |
3.1.1 板卡识别 |
3.1.2 板卡驱动层控制 |
3.1.3 系统自检 |
3.2 多通道多模式任务 |
3.2.1 通道配置 |
3.2.2 串口控制信息 |
3.2.3 系统工作模式切换 |
3.3 硬盘管理 |
3.4 基于多线程的软件设计 |
3.4.1 主要资源分配 |
3.4.2 高速图像实时采集 |
3.4.3 高速图像实时显示 |
3.4.4 高速图像实时存储 |
3.5 实验数据分析 |
3.5.1 日志文件 |
3.5.2 解析与回放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图像制导算法评估测试软件设计 |
4.1 1553B总线通信 |
4.2 图像数据装订与发送 |
4.3 图像信息处理机初始化自检测试 |
4.4 红外目标识别算法测试 |
4.5 SAR匹配算法测试 |
4.6 测试结果统计评估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LVDS图像采集存储板卡DSP软件设计 |
5.1 采集存储方案设计 |
5.2 系统详细设计 |
5.2.1 FPGA主要逻辑 |
5.2.2 图像数据传输机制设计 |
5.2.3 传输可靠性保障 |
5.2.4 硬盘文件系统设计 |
5.3 DSP/BIOS软件实现 |
5.3.1 DSP/BIOS实时操作系统概述 |
5.3.2 软件架构 |
5.3.3 系统全局配置 |
5.3.4 GPIO同步任务模块 |
5.3.5 UPP采集模块实现 |
5.3.6 UART通信模块实现 |
5.3.7 硬盘存储模块实现 |
5.4 采集存储实时性测试 |
5.4.1 测试方法 |
5.4.2 测试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环境和测试方案 |
6.2 实验环境室测试 |
6.2.1 WindowXP操作系统稳定性测试 |
6.2.2 红外通道测试 |
6.2.3 SAR通道测试 |
6.2.4 遥测通道测试 |
6.2.5 PC软件与底层DSP通信测试 |
6.2.6 初始化流程测试 |
6.2.7 红外目标识别流程测试 |
6.2.8 SAR匹配流程测试 |
6.3 实际机载及地面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高速动态场景生成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飞行场景测试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场景生成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图像注入技术研究现状 |
1.2.3 飞行场景测试研究现状总结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2章 总体方案设计 |
2.1 飞行场景测试方法 |
2.2 系统需求分析 |
2.2.1 技术指标 |
2.2.2 功能分析 |
2.3 系统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场景生成软件开发 |
3.1 软件总体设计 |
3.1.1 软件开发环境 |
3.1.2 软件功能分析 |
3.2 应用软件设计 |
3.2.1 USB接口单元设计 |
3.2.2 场景生成单元设计 |
3.2.3 场景显示单元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图像注入模块设计 |
4.1 场景传输接口设计 |
4.1.1 USB 3.0 接口电路设计 |
4.1.2 USB 3.0 接口逻辑设计 |
4.1.3 USB 3.0 固件程序设计 |
4.2 场景注入接口设计 |
4.2.1 LVDS接口电路设计 |
4.2.2 LVDS接口逻辑设计 |
4.3 灰度填充模块设计 |
4.4 高速数据缓存设计 |
4.4.1 高速缓存电路设计 |
4.4.2 高速缓存控制器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功能测试与分析 |
5.1 测试方案 |
5.2 功能模块测试 |
5.2.1 USB 3.0 接口测试 |
5.2.2 LVDS接口测试 |
5.2.3 高速数据缓存测试 |
5.3 系统联合测试 |
5.3.1 系统速率测试 |
5.3.2 场景图像测试 |
5.3.3 系统环回测试 |
5.3.4 系统稳定性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简历 |
(8)综合化信号与信息处理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
1. 1 体系结构定义 |
1. 2 ASSAC体系结构 |
1. 3 ASAAC标准在应用中的问题 |
2 处理平台架构设计 |
2. 1 硬件架构设计 |
2. 2 软件架构设计 |
2. 3 网络拓扑设计 |
3 处理机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
3. 1 系统测试环境 |
3. 2 系统测试结果 |
3. 3 测试结果分析 |
4 结束语 |
(9)某雷达信息处理机中的数据高速传输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技术概述 |
1.2.1 脉冲多普勒雷达信息处理机 |
1.2.2 多通道缓冲串口 McBSP |
1.2.3 HDLC 协议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PD 雷达信息处理机的原理与组成 |
2.1 PD 雷达 |
2.1.1 PD 雷达的基本原理 |
2.1.2 PD 雷达的组成和特点 |
2.2 PD 雷达信息处理机 |
2.2.1 PD 雷达信息处理机功能概述 |
2.2.2 PD 雷达信息处理机的核心功能 |
2.2.3 PD 雷达信息处理机的功能组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处理与速度预处理之间的数据高速传输 |
3.1 LVDS 接口 |
3.1.1 LVDS 接口简介 |
3.1.2 LVDS 接口设计 |
3.1.3 LVDS 的通信协议及程序设计 |
3.2 多通道缓冲串口(MCBSP) |
3.2.1 McBSP 的特点 |
3.2.2 McBSP 接口信号和寄存器 |
3.2.3 McBSP 中帧和时钟的配置 |
3.2.4 McBSP 的标准操作 |
3.3 EDMA 控制器 |
3.3.1 EDMA 概述 |
3.3.2 EDMA 传输机制 |
3.3.3 EDMA 中断 |
3.4 MCBSP 的接口设计 |
3.4.1 McBSP0 接口设计 |
3.4.2 McBSP1 接口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处理机与雷达主控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高速传输 |
4.1 EMIF 接口 |
4.1.1 EMIF 接口简介 |
4.1.2 EMIF 读写时序分析 |
4.1.3 程序设计 |
4.2 基于 RS485 差分电平的 HDLC 接口 |
4.2.1 RS485 差分电平 |
4.2.2 HDLC 接口协议 |
4.2.3 CRC 效验 |
4.3 HDLC 的设计与仿真 |
4.3.1 HDLC 的设计 |
4.3.2 HDLC 的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基于格件的信息处理机体系结构研究及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处理机 |
1.1.2 体系结构的描述方法层面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
1.1.3 以体系结构为中心的开发方法所面临的问题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 |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信息处理机体系结构设计基础 |
2.1 软硬件协同设计的传统流程及分析 |
2.2 信息处理机硬件体系结构分析 |
2.2.1 硬件加速机制分析 |
2.2.2 硬件体系结构分析 |
2.3 信息处理机软件体系结构分析 |
2.4 软硬件协同领域的系统描述模型及描述语言 |
2.4.1 软硬件协同设计系统模型 |
2.4.2 软硬件协同设计系统描述语言 |
2.5 格件模型简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格件的信息处理机体系结构 |
3.1 格件模型系统及其特点 |
3.1.1 格件模型的系统功能结构 |
3.1.2 本方法系统描述模型的特点 |
3.2 格件模型体系结构的构成 |
3.2.1 融合器 |
3.2.2 预制场 |
3.2.3 模型的解析-解析引擎的实现 |
3.2.4 融合器的执行--执行引擎的实现 |
3.2.5 格件模型的应用实例 |
3.3 以体系结构为中心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 |
3.3.1 基于格件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 |
3.3.2 所需解决的技术难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制场和基场融合器的具体实现 |
4.1 预制场编程模型的确定及实现 |
4.1.1 流式编程模型 |
4.1.2 预制场的并行编程模型 |
4.1.3 融合器的描述语言—ImpulseC |
4.2 基场融合器的设计 |
4.2.1 基融合器的粒度选择 |
4.2.2 融合器的形式化描述 |
4.2.3 融合器的接口定义 |
4.3 CSP预制场融合器的设计与实现 |
4.3.1 基场融合器的实例化过程 |
4.3.2 基场融合器的描述 |
4.4 预制场场引擎的设计与实现 |
4.5 实例分析:基于格件的边缘检测算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计空间搜索问题求解算法研究 |
5.1 设计空间搜索问题研究 |
5.1.1 设计空间搜索问题描述 |
5.1.2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形式化定义 |
5.1.3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进化算法求解 |
5.2 系统设计及搜索引擎的设计与实现 |
5.2.1 系统设计/去耦和问题描述 |
5.2.2 编码空间对个体操作的算法描述 |
5.2.3 解空间对个体的评估选择算法 |
5.3 设计空间搜索实例-智能手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格件模型系统开发环境及设计实例 |
6.1 格件模型开发环境的具体构成 |
6.2 以单芯片解决方案(MPSOC)为目标平台的车牌识别系统 |
6.3 目标系统的扩展 |
结论 |
本文总结 |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高速航空信息处理机的功能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2]某信息处理机测控台的设计[D]. 吕传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3]吊舱控制系统接口与旋变解码的研究开发[D]. 张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定位测距声呐测控平台设计与实现[D]. 李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5]基于双DSP的红外导引头信息处理机设计与实现[D]. 张新朝.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3)
- [6]图像信息处理机评估测试系统软件研制[D]. 宋涛.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2)
- [7]高速动态场景生成系统研制[D]. 蒙春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2)
- [8]综合化信号与信息处理平台设计与实现[J]. 李典. 电讯技术, 2014(04)
- [9]某雷达信息处理机中的数据高速传输研究与实现[D]. 袁斌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11)
- [10]基于格件的信息处理机体系结构研究及其实现[D]. 封斌.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