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策性业务向商业银行转型

论政策性业务向商业银行转型

一、论向商业银行过渡中的政策性业务(论文文献综述)

杨童舒[1](2011)在《中国政策性银行业务模式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策性金融作为中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平稳运行的特殊使命。众多年来,政策性银行存在于世界各个国家,在各国的金融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国的三家政策性银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弥补市场经济缺陷、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等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三农”和对外贸易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4年以来,在国有商业银行启动股份制改革以后,中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也逐步展开。在理论界,有些学者提出了政策性银行的转型论、弱化论、取消论、合一论等观点。在实践中,国务院于2008年3月批准了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转型的方案,并最终于2008年12月16日挂牌成立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的改革为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提供了向导,加上2007年初全国工作会议中对农发行和进出口银行提出的“深化内部改革,为全面改革创造条件”改革精神,驱使两家银行的政策性业务逐步萎缩转而由商业性业务替代,政策性功能出现弱化趋势。然而,结合我国现阶段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需求,“去政策化”并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宏观上,无论是经济环境还是资源环境都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石油、大宗商品、航运等价格上涨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国际因素,土地、水、钢、铁、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在世界上均处于较低水平;微观上,在“三农”、中小企业融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灾后重建、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等对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的领域都存在着大量的资金供给缺口,是需要政策性金融业务支持的主要领域。深刻思考中国政策性银行的基本定位、职能调整路径、完善运作模式和确立未来的发展方向成为当务之急,对中国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模式改革进行研究和探索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改革与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和转轨经济学等理论角度出发,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研究方法,借鉴国外政策性银行的成功发展经验对我国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模式改革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在对政策性银行现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以及其他业务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政策性银行外部监管、资金来源方式、资金投向、风险管理体系和资产与负债的角度对我国政策性银行现存问题进行了剖析。同时,采用三因素杜邦(DuPont)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 Approach,DEA)两种数量研究方法,通过对净值收益率ROE、成本效率、技术效率、配置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Malmquist全要素生产指数的变动等指标进行测度来对三家政策性银行的经营效率进行比较分析,试图寻找政策性银行效率低下的原因,也为业务模式改革设计提供了实证基础。从短期看,考虑到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与国情,政策性银行不适宜进行完全的商业化转型,而应在微观上对资产业务与资金筹集业务进行商业化运作,通过拓宽中间业务的开展范围、加强对中小企业和“走出去”支持力度与创新支持模式,从准入制度和运营机制角度完成局部变迁。从长期看,股份制改革是中国政策性银行的未来发展之路。为了降低改革成本,基于有利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政策性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平稳过渡和可持续发展,针对政策性银行股份制改革中的约束条件,在借鉴国外政策性银行转型的经验基础上,提出改革要渐进式过渡,向低政策多元化业务模式发展;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兼顾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实行分账经营;国家信用逐步退出,保持银行债权债务的连续性。

单楚珩,鲍慧娟[2](1994)在《论向商业银行过渡中的政策性业务》文中提出论向商业银行过渡中的政策性业务单楚珩,鲍慧娟(一)从1990年提出专业银行要实行企业化管理后,在1990、1991年金融界展开了政策性业务的大讨论。在这场讨论中,不少同志提出了很多宝贵的见解,但也有一些观点囿于历史的局限难免偏颇。如否定成立政策性银行...

耿传辉[3](2016)在《中国农村土地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三农”问题和“农村金融改革”是当今经济领域里比较热点的问题。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农业的弱质性,“三农”和农村金融的发展都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资金短缺,农村资金净流出与贷款可获得性差的现象并存。农村地区融资难、融资贵的关键症结就是缺少好的抵押品。基于此,本文聚焦农村最具经济价值但仍未被充分利用的农村土地上,将农村土地与农村金融有机结合,实现资源资产化、资产资金化的转换,发展农村土地金融,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在农村地区实现金融普惠。本文以农村土地金融的理论基础为逻辑起点,以农村土地金融的发展变迁为逻辑主线,将对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置于国际横向比较与国内纵向发展的背景下,力求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与“三农”问题解决,从而使研究的主题与对策建议更具有现实意义。第一章是绪论。本章是对论文的整体规划,包括研究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章是相关理论及其溯源,也是论文选题的理论依据。首先,该部分对文章中土地金融、农村土地金融等几个中心词汇进行了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其次,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村土地金融相关理论及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金融理论,包括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和土地收益资本化理论等。再次,对西方学者有关农村土地金融理论进行了梳理,主要包括金融结构理论、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金融约束理论和农业信贷补贴理论等。第三章是从横向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土地金融进行考察与借鉴。一是德国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与公立土地银行相结合的模式;二是美国以联邦土地银行为核心的政府农业信贷体系;三是印度的以农村协作金融为特色的土地金融体系;四是台湾地区以台湾土地银行为主导的土地金融模式。通过对上述国家与地区农村土地金融模式的比较和考察,可以看出我国土地金融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为指导,发挥后发优势,充分发挥农村土地金融对“三农”的支持作用。第四章是从纵向回顾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等。一是通过历史分析法,系统梳理了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变迁历程,包括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村土地融资功能、民国时期的农村土地金融试验到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金融发展变革等;二是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成绩。一方面是建立了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以及农业保险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的正规农村土地金融机构体系,另一方面是形成了包括钱庄、合会、民间借贷、典当、民间集资、民间借贷、民间贴现组织等的非正规农村土地金融组织体系;三是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村土地金融服务不足、农民土地抵押权受限和农村土地债券滞后;四是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主要有土地制度缺陷的限制、农业弱质性的局限、市场机制异化的制约、金融监管滞后的障碍以及城乡二元体制的藩篱等。第五章是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改革实践。本章主要是在上一章纵向回顾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典型模式实践进行横向比较,以便分析各种农村土地金融模式的优劣。一是以绍兴为代表的农村土地信托模式;二是以重庆江津为代表的农村土地证券化模式;三是以重庆为代表的地票交易模式;四是以吉林梨树为代表的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模式。尤其是在吉林省开展的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填补了我国农村土地金融的空白,大大提高了信贷资金在农村地区的可获得性。我国目前已经开展的农村土地金融实践各有特色、各有优缺点,总体目标都是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金融资产,实现农村土地的用益物权功能。第六章是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未来发展。我国农村土地金融改革一定要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实施体制和机制再造,不断加大农村土地金融支持“三农”的力度,从而更好地满足“三农”金融服务需求。为此,我国农村土地金融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不断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步伐,完善农村土地金融机构建设,加快农村土地金融产品创新,加强农村土地金融政策支持,健全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强化农村土地金融风险控制等。同时,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民生金融、互联网金融,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构建良好的农村土地金融生态环境,为农村土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陈森[4](2013)在《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动因及发展方向研究》文中认为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其制度安排。政策性银行有两个功能:一是填补市场缺位,二是弥补市场失灵。填补市场缺位的功能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会逐渐消弱,而弥补市场失灵的功能将长期存在。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制度逐渐完善,市场化程度已经从1994年的37.72%提高到2011年的78.11%。在高度市场化背景下,政策性银行填补市场缺位的功能明显削弱,经济社会发展对政策性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少。而与此同时,我国政策性银行体系的总体规模却在快速扩大。在需求减少和供给增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部分政策性资金流向商业性金融领域,一方面导致国有资金配置效率降低,另一方面导致金融市场无序竞争。进入高度市场化阶段是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的根本动因,政策性资金配置效率低下是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的直接动因,减小政策性银行体系规模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改革思路。政策性银行体系规模减小的路径有三条:一是退出市场,二是商业化混合经营,三是商业化专业经营。由于我国政策性银行具有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中长期信贷优势,且我国缺乏金融机构退出市场的制度安排,第一条路径不可取;同一家银行主体不能同时经营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由于两者很难区分,若混合经营,经营主体既不能忠实于国家政策任务,又不能担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责任,所以第二条路径也行不通。商业化专业经营既可以避免混合经营的各种弊端,又可以通过“市场筛选法”分离出政策性业务,所以,商业化专业经营是我国政策性银行体系缩减规模的合理路径。弥补市场失灵功能决定了政策性金融存在的长期性,我国只能对部分政策性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因此,需要一个标准来衡量对哪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本文设计了衡量政策性银行是否达到商业化改革条件标准的指标:国家补贴依赖度。通过测算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和农发行的国家补贴依赖度,结果显示:当前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经营的商业性业务较多,承担的政策性较少,达到了商业化改革的条件;农发行承担的政策性业务较重,对国家补贴的依赖程度较高,尚不能商业化改革。当前开发性金融理论存在诸多矛盾之处,本文从投融资期限角度重新界定了开发性金融的内涵和理论定位,从投融资期限和经营目标二个维度将金融业务分为政策开发性业务、政策传统性业务、商业开发性业务和商业传统性业务。可见,政策性银行商业化后有两种业务模式可选:一是商业传统性金融,二是商业开发性金融。由于我国对商业性中长期信贷的需求较为旺盛,而商业传统性银行受到融资渠道的限制对中长期信贷供给不足,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具有中长期的投融资优势,所以,商业开发性金融是它们在商业化改革之后形成和其他商业银行差异化竞争的业务模式选择。国开行当前的改革方向是商业化混合经营,而不是商业化专业经营。其混合经营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家信用担保可退出但未退出,二是政策性经营下产生的高绩效。国开行之所以能够混合经营,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扭曲了开发性金融的概念,使得其性质模糊不清,处于“脚踏两只船”的状态;二是缺乏完整的改革框架,没有明确具体的改革方向和完善的监管体系。若要使国开行的改革回归到商业化专业经营的道路上,国家层面必须制定完善的改革框架,国开行要彻底剥离政策性业务,并提高市场定价能力。采用SWOT战略分析法得出,进出口银行在商业化改革后要将市场定位于对外贸易领域的中期投融资市场。同时,为克服其规模小,资金成本高、资本金不足等劣势,它还需要大力的拓展融资渠道、提高投融资的市场定价能力,并多途径增加资本金。和其他银行相比,进出口银行面临的国别风险和汇率风险较高,在商业化改革后风险自担的情况下,需要加强对国别风险和汇率风险的管控。据粗略估算,当前进出口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3%-4%,要在短期内达到8%的最低监管要求,争取国家注资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农发行要从治理结构方面保障其政策性履职效率。在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商业化改革后,农发行作为我国唯一一家政策性银行,需要加强其政策性属性。但是由于内控制度不健全、外部监管不完善导致当前农发行的功能和体制难以承担政策性金融的战略任务,势必需要从内外两方面对其治理结构进行完善。建立健全治理结构,农发行自身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财政部作为出资人,要建立考核机制,对其绩效予以考核,包括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监管部门要强化监管依据,对农发行在经营中可能产生的系统性和非系统风险予以监控。

张俊[5](2016)在《国家企业权力规制论》文中指出迄今为止,市场经济是被各国发展经验教训所反复证明的一条可行之路。如果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实是一种市场经济,那它就应当具备市场主体地位平等、个体权利受保护、政府权力受制约、竞争秩序公平透明、制度规则可预期等市场经济所必备的共通要素。公权力的越位、错位和缺位,是我国改革所要解决的最核心的问题。有效地加强对公权力的约束和控制,是事关我国改革走出“深水区”的关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从一定程度上说,国有企业是国家公权力的产物和工具,这种公权力或者来自企业所处的特殊领域和承担的特殊职能,或者来自对企业所经营的国有资产的处分。它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国有企业的某种“特权”,但是究其权力的来源和实质,则是政府代表全民行使的国家权力,是国家公权力的一种特殊形式——国家企业权力,政府实际掌控着国家企业权力实现的范围和程度。在市场体制下,这种权力是政府通过设立国有企业输出权力、国有企业通过行使权利实现权力两者共同完成的,缺一不可。这种包含政府和企业双方行使主体的权力正是国有企业的特殊性所在,也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关键因素。因此,好的国企改革,本质就是要识别和规范这种特殊的国家公权力,从而才能保障个体自由和财产权利,维护市场的公平秩序,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坏的国企改革就是模糊特殊企业和一般企业的界限、公权力和私权利的边界,维持和扩张权力对资源、利益不受约束的控制。既然对公权力的规范是我国改革的核心问题,那么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任务同样是对涉及国有企业运营和改革中的国家权力的规范。规范权力的手段可以有多种,包括道德手段、政治手段、法律手段等。其中,法律规制本应是最主要的手段,因为通过立法的方式,使得这种规制具有民主性、稳定性和反复适用性。它是明确和可预期的,人们可以合理地期望政府对国有企业在设立、运行和退出过程中会如何行为,公共利益包括自己的利益将如何受到影响,也能够依据法律对国家企业权力的失范进行纠正。从世界各国来看,实行严格的法律规制也是规范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的普遍做法。但遗憾的是,我国虽然拥有世所罕有的巨量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它们在整个国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对国家企业权力的法律规制却相当薄弱和有限。这其中既有整体法治水平较低、立法不完善的因素,也有对国有企业性质和功能的模糊和错位,特别是对国有企业转轨性、公权性认识不足的影响。在理论上,我国目前无论是宪法和行政法学界,还是经济法学界,都未对国家企业权力这种围绕国有企业集中体现的特殊国家权力为重点进行研究,致使这一处于交叉、边缘领域的权力几乎成为理论研究的盲区。在实践中,目前涉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不仅立法层次普遍较低,而且明显地表现出为政府的国有经济政策进行法律语言“翻译转换”的从属特质,缺乏从社会公共立场出发,对公权力进行规制的法治特性和独立价值。只有对国有企业在设立、运行到退出全过程中所涉及的公权力进行全面的清理,清晰地划定国有企业及其背后的政府权力边界,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运行更加健康有序。本文正是基于上述想法,循着“权力是什么”→“国家设立和经营企业是不是权力”→“国家企业权力是什么样的权力”→“国家企业权力应服从什么规制原则”→“国家企业权力应有怎样的规制结构”→“具体如何规制各类不同国有企业的权力”这一思路展开论述。全文除绪论外共分六章。第一章“权力的基本问题分析”,旨在为国家企业权力的论证提供初始定位与宏观定性,可以看作是全文的一个引子,并不直接针对国家企业权力进行研究,但从权力的一般性出发,可以形成对国家企业权力的基本方向性关照,并有助于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本质。从权力的概念来看,核心要素是一方的支配与另一方的服从,权力按其性质可分为公权力与私权力,按其主体可分为政府权力、企业权力、社会权力等,按其内容可分为经济权力、政治权力、文化权力等。权力的“合法性”是决定权力能否被服从,进而能否稳定维系的关键。现代权力合法性的本质都在于公共性,但权力的特性、人性的弱点、制度的缺陷决定了公权力存在背离公共性的异化风险。在矫正公权力异化的德治、政治、法治三种主要方法中,法治矫正在现实性与效率、效果方面更具优势。第二章“国家企业权力的证成与异化”,本章论证国家企业权力是国家权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一种特殊的公权力,它存在多方面的公共性作为其合法性的依据,但同样权力行使也可能偏离公共性而发生异化。首先,从国家观念和国家权力发展历程来看,主权存在相对化趋势,公共性约束的强化促使国家日益重视社会职能和经济权力,不同类型国家都存在国家权力与企业形式的结合。从历史与现实的普遍现象中,可归纳出国家企业权力概念,即在国有企业的设立、经营、退出中所包含的国家权力,它通过“政府支配企业—企业行使权利”的方式得以实现,具有政府权力和企业权力两个层次,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领域分别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其次,国家企业权力的公共性可从多角度得到理论支持,从交易费用理论看,国家企业权力使得某些具有公共需求,但私人企业和市场交易均无法发生的生产得以实现;从公共物品理论看,国家企业权力因向社会提供准公共物品而使公共经济领域纳入管理;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看,国家通过国有企业承担特殊的公共责任。最后,我国国家企业权力实际运行中,在竞争关系、财产关系、交易关系等方面存在公共性的异化,异化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定位不清、公权力法律约束性不足、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引起的,而在立法方面则表现为国有企业在性质上未定位于特殊企业、目的上未突出权力规制、方向上未进行科学分类。第三章“国家企业权力的规制框架”,本章针对国家企业权力的异化构建整体性的规制框架,从规制的基本理念、规制的客体结构和主体结构三个方面形成体系化思路。首先,应将国家企业权力的规制纳入宪政秩序。在我国关于国有经济的宪法制度中,应确立权利本位、权力法定、权力公开、公共利益原则,作为规范国家企业权力运行的经济宪政基本秩序。其次,在国家企业权力规制的客体结构方面,可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将我国国有企业按其功能和财产属性区分为公共型和商业型两大基本类型,根据两类企业涉及的不同国家权力特征,配置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规制资源。最后,在国家企业权力规制的主体结构方面,规制主体主要有外部主体和内部主体两大类。外部主体主要是立法机关和利益相关者,议会(人大)应对涉及国家企业权力的重大事项拥有最终决定权,应强化人大在我国国家企业权力规制结构中的权威,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主体对国家企业权力规制的参与。内部主体主要是政府和企业自身,应改革现行政府规制模式,区分公共型和商业型国有企业实施分类规制,在企业内部也应充分发挥董事会、监事会等的权力制约作用。第四章“公共型国有企业中的权力规制”,本章基于公共型国有企业是政府实现特殊政策目的工具属性,以及公益性、垄断性的行业特征,对其中的权力规制更多地表现为政府行为规制而非企业行为规制,重点是规范政府设立企业的权力、划定企业经营业务范围的权力、调控企业行为的权力。首先,要对企业设立权进行规制,在公、私法人划分的基础上改革现行法人制度,建立适于公共型国有企业性质的特殊的法人,采取不同于一般企业的设立原则和设立程序。其次,要对企业业务权进行规制,以我国政策性银行为例,论证国有企业业务经营的权力性,业务权的失范及其纠正,包括明确对政策性业务的界定、加强对相关业务的监管及利益补偿规制。最后,要对国家调控权进行规制,以价格调控为例,由于政府身份错位、公共博弈的缺失引起调控“失灵”,为纠正调控权的异化,应通过委员会化努力构建具独立性的价格调控主体,引入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对调控权作适当性限制,在个体诉讼和公益诉讼两个层面探索价格听证程序的可诉化改造。第五章“商业型国有企业中的权力规制”,本章基于商业型国有企业是发挥国有资本为全民利益增长服务、协调国民经济发展的工具属性,以及竞争性、营利性的行业特征,对其中的权力规制主要体现为对企业国有资本运营的规制,通过人大、政府、企业三级的合理衔接,使政府和企业“代理”全民运营资本的权力受到更全面和有效的监督。首先,企业“内部人控制”和政府监管的滥用使国有资本运营权力产生异化风险,应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合理定位为关键,调整现行国有资本运营体制,使政、企各归其位。其次,将国有资本运营纳入财政预算,是权力规制法治化的根本保证,应在公共财政理念下,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特别是对资本收益权的规制,在收益上缴和支出方向和用途上确保公开、公平的公共决策。最后,要对国有企业的合并权进行规制,国有企业的合并与政府行政权力密不可分,传统的反垄断法规制在这一领域存在失效问题,必须以规制政府权力为中心,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三方面入手,探索破解国有企业合并中的行政垄断。第六章“国家企业权力退出规制”,本章着眼于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建立国有企业在民营化过程中的权力退出规制体系。国有企业改革无法回避民营化,它是解决竞争领域企业效率问题和垄断领域市场开放问题的必经之路。首先,要认识到民营化的过程就是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权力逐步退出的过程,这种退出本身具有公共性,在退出路径的选择上应选择主动、公开、法治的方式,要通过法律规制实现权力的分类退出、分步退出,并在退出中保护公共利益。其次,在竞争行业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权力退出中,应建立民营化的决策规制和交易规制,在决策主体和方案设计中体现公共意志,在交易过程和收益处置中做到公开透明。再次,在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权力退出中,应重点关注反垄断问题。以我国铁路改革为例,应建立自然垄断行业的独立规制机构,实现与反垄断监管的衔接,形成合理的市场结构规制和对退出中的国家企业权力规制体系,确保新生竞争领域的公平秩序。

郭新双[6](2005)在《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研究 ——以美、日、韩三国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严格界定政策金融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基础上,从政策金融的一般理论出发,以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为主要方法,重点分析美国、日本、韩国的金融体系以及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作用、基本特点、服务范围、运营模式等问题,提出了政策金融是任何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不是市场经济的例外;政策性金融机构经营的失败没有客观必然性,只要政府保证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并保持干预的适度,政策性金融机构健康运营是有可能的,不会成为金融危机的根源和政府的负担;政策当局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也应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和业务范围,允许有条件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制度创新和管理完善情况下,积极开展商业化经营,参与市场竞争等观点,指出了中国在发展中经济、发展中市场、发展中制度的现实背景下,必须走一条不同于其它发展中同家所走的路径。以市场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虽然是我国企业融资发展的方向,但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体制仍然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中国金融发展起主导的作用,以银行为中介的融资活动仍然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筹资渠道。同时,提出了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一些建议。

李军[7](2008)在《中国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依然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耳熟能详的“三农”问题。突出的表现为,在中国农村集中了四大“强位弱势”群体。再次之,就是与之相关联的金融问题。而在中国,此类金融问题实际上是指农村金融问题。因为与农村金融相对的城市金融或现代金融从诞生那天起就相对地更直接与国际接轨,比较而言存在的问题不像农村金融那样历史悠久而导致越发的错综复杂。那么,汇集了“三农”问题和金融问题于一身的农村金融越发显得问题叠加、困难重重。事实上,无论是从供给切入还是从需求切入,甚至于从供需失衡切入,在中国对农村金融问题存在的理论判断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分歧在于对解决之路的探寻。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提高效率,使问题的解决相对容易地找到科学路径,至少不会使问题变得更糟。而良好的制度安排建立在对制度变迁路径的充分了解及对其中规律的研究之上。这是新制度经济学提供的分析视角和分析框架,为经济研究另辟蹊径,也为研究金融问题提供了借鉴。所以,解决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视角很自然的就专注于农村金融制度上。通过对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过程的研究,从中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以总结。历史沿革在客观上形成了农村商业性金融、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农村合作性金融组成的“三元结构”是一个显性的特点,所以对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姑且称之为“三元结构”制度。无独有偶,通过对国外主要国家农村金融制度的比较研究发现,无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向市场经济过度的发展中国家,其农村金融制度大体一致的呈现出“三元结构”的特点。这也许是巧合,但是基本说明了有效率的农村金融制度应该是或基本是“三元”构成的。实际上真正追溯起来,中国农村金融的“三元结构”是具有历史前因的。这个问题的暗示,事实上已有两千多年了。汤因比曾云:处于土地贫瘠的黄河流域的汉族比两河流域、恒河流域的民族生存更难。由此造就了世界上精耕细作的农业;造就了国家对大量人口的需求;造就了家户土地经营而非大庄园或大农场经营的制度;造就了固守土地的农民和相应政治管理的制度;也造就了“一家为本”的特殊文化。这些是我们无法选择的历史依存,是历史的结果,却更是当代问题的起点。所以,中国人几千年来就面对着农业、农民和农村这“三农”问题。中华民族没有衰萎,反而在贫瘠的土地上人口繁盛、文化进步,全赖历来贤者、能臣的殚精竭虑,当时农业就是最大的政治。为支撑农业、农民、农村保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实际上也等于在支撑汉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两千年前就开始逐步发达起来农村金融制度,似乎已有“三元结构”的雏形。汉代仓储制度就比较发达,称“常平仓”,其职能是“小歉则随事借贷,大歉则开仓赈济”,正常年份小歉时,政府对农民事实上以实物为媒介施行政策性金融。到王安石推行青苗钱,已经是比较完备的以货币为媒介的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目前只发现最早出现在宋代的合会组织中体现,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恐怕很难否定汉代早已有这种自发的民间金融制度。商业性金融更为古老些,《史记》上载猗顿、白圭、范蠡这三大商人都有今日所谓的货币经营活动。更早些,则中国之殷商民族就是商人民族,后来被周人所逐,后无田可耕,成为穿梭与齐鲁郑卫之间的业商者,有史家称之为“东方犹太人”。据上可知,支撑中国农业、农民、农村的,早就有了比较完备的、互为补充的“三元”金融结构,这是中国传统农业、固守土地的农民和家庭、高度文明的定居文化的历史呼唤,做到了这一点,中华民族就群体地生存下来,继而繁衍和发展。不过当时包括现在尚没有“三元结构”的明确称谓。这种金融制度格局是历史的依存,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把农村金融制度历史地归纳为“三元结构”是对实践的总结,而以此作为明确的研究对象正是我们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现实出发点。那么,解决中国农村金融问题要研究制度,而这种农村金融制度主体就是“三元结构”制度。这显而易见地解决了研究对象问题,也为解决问题打开了一扇门。通过研究,本文对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给出了科学的基本内涵和外延,并对“三元结构”制度本身的理论特征给出了明确规定,特别在借鉴金融功能理论和金融协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的三个不同理论层次。从而对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的理论认识不断深入而越发科学,可贵地是更加接近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基于金融功能及功能和结构相结合的视角分别研究了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的三个构成要素——农村商业性金融、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农村合作性金融的基本功能特征和特殊功能特征,对其在中国的实践形式以及基本理论特征给出了更加明确的理论概括。所以,解决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思路越发清晰了。就是要根据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理论研究的成果,对照实证分析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历程,以及按照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找到的存在的制度性问题,从中抽象问题实质。研究证明,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存在的问题实质是“三元结构”制度的安排不够科学合理,不符合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理论特征,或者不完全科学的符合“三元结构”制度理论所规定的理论特征。从而导致功能不完善、主体缺失、运转失灵、效率不高。甚至在金融改革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非理智、非理论、非科学地论断和举动。比如,对于合作性金融要商业银行化的目标取向乃至于要把农信社搞倒、搞死;对于政策性金融的现实存在提出质疑、混淆政策性金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对于商业性金融的改革取向单纯地选择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似乎一卖解千愁,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那么,解决之路就在于遵循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理论重构、重组和重建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其方法是以科学的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为目标、以制度变迁理论为依据,按照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两种路径完成中国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的重构、重组和重建。简言之,就是农村商业性金融的调整规范和发展壮大、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拨乱反正和正本清源、农村合作性金融的重建重构和培育发展。从而,形成高效的农村金融制度,最终实现中国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为彻底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打好金融基础。

张雪梅[8](2014)在《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制度性缺陷研究》文中认为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主体,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中小企业构成世界各国工商企业总数的99%-99.7%,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乃至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转轨型国家,都概莫能外;中小企业创造了、容纳了全国就业人口的2/3,创造了50%-60%的GDP和40%-50%的出口值,这是它做出的重大贡献和所处的举足轻重的经济与社会地位,这是中小企业的全局性和战略性“强位”之所在。然而,它又面临融资贷款难、技术获取难、引人留人难、进入市场难、企业设立难、信息获取难等亟需破解的六大难题,其中尤以融资贷款难最为突出、最为普遍,这是它的“弱势”之所在。“弱势”是指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历史的和自然的等特殊原因,作为金融金融市场上的需求主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融资、参保方面的劣势或特别弱势的状态,而“强位”是指中小企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在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战略性的重要地位,它符合政府特定的社会经济政策或政治意图,需要政策性金融扶植。由我国着名资深金融学家白钦先教授提出的“强位弱势群体论”认为中小企业是地位十分特殊的“强位弱势群体”,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和关怀。中小企业的发展往往受到资金的严重制约,近年来不断出现的浙江小企业融资难题和企业主的“跑路”一再困扰我们,使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到银行,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支持政策,开发了一系列中小企业金融融资产品,这些临时应景式的、作秀式的做法只能暂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给我们造成了一个年年讨论,年年解决,却永远解决不了的现状!这个一再困扰我们的问题是由于整个中国经济和金融体制的严重的结构性失衡造成的,三十多年的改革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而且越来越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是畸形的金融结构的结果,中小企业严重的资金饥渴也是畸形的金融结构造成的结果。因此应该从中国金融体制的结构性失衡这个中心要害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与处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产生的深层次根源在于中国金融结构的严重性失衡,政策性金融制度与合作性金融制度供给的严重不足或缺失,是一个重构中国中小企业金融体制的战略性问题,而不是对现有的市场充分竞争下的商业性金融功能的无限放大。我们应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特别是建立三维一体金融架构,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合理引导合作性金融,依法规范商业性金融特别是区域商业性金融,从制度上、结构上根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本文共分七章,第1章是绪论,研究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文献,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将制度作为分析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核心要素,试图从制度性缺陷视角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第2章是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相关基础理论,主要介绍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同时将三维金融理论作为中小企业融资制度构建的基础理论,认同三维一体金融架构是一种完善且稳定的金融制度安排,在金融制度的设计中也不能忽视普惠金融理论,普惠金融也是三维金融的内在本质要求。第3章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的重新审视,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工作实务,指出中小企业处于“强位”但“弱势”的尴尬地位,同时面临严重的融资歧视和规模歧视,问卷调查也表明融资难问题仍将长期困扰中小企业,甚至会引发“跑路”等一些列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第4章是中小企业融资难根源的深层次反思,一般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认知逻辑是中小企业自身存在问题——偿债能力弱——不能放款,本文认为这种分析逻辑实质上是市场经济中的“马太效应”,与中小企业的“强势”地位极不相称,引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在于制度性缺陷。第5章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制度性缺陷实证分析,在回顾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变迁的基础上,指出制度的一系列变革导致了金融结构的严重性失衡,这些失衡导致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并通过构建模型证明了经济社会制度、融资制度、监管制度、产权制度等制度性因素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本章还分析了造成我国融资制度的严重性失衡的根源,认为对金融制度缺乏人文的、伦理的认知是形成我国目前畸形金融结构的根本原因。第6章是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安排的国际比较,在分析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或地区的中小企业融资制度构建的基础上,得出一些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经验,如专门而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法律保障、强而有力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等;第7章是完善制度安排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根据本文分析的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如完善中小企业立法和相关融资制度立法、构建三维金融体系实现金融结构均衡与协调、建立健全征信机制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完善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体系、构建具有人文关怀关爱特征的融资制度等。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将制度性缺陷作为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核心要素,并在三维一体金融架构下理解融资制度,突出金融的普世普惠性;(2)提出金融结构严重性失衡、因缺乏规范中小商业银行的法律法规而造成的中小银行盲目跨区域扩张、国有大型银行重官轻民重大轻小而形成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歧视和规模歧视等制度性缺陷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3)将制度纳入融资模型中,证明了经济社会制度k、融资制度s、金融监管制度h、产权制度m等制度性因素的变化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从而在数理上证明了制度性缺陷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4)从人文金融和金融伦理的视角对构建中小企业融资制度进行了考察,指出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构建也要突出金融的人文特征和伦理性质。本文的不足之处是由于作者自身理论水平有限,加上长期从事商业银行实务工作,论文写作和论证的深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宫海鹏[9](2010)在《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分析与制度设计》文中认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合理、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艰巨工作任务,也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业发展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农产品供给短缺的状况初步得到了改善,主要农产品供求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但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农业的生产力水平至今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农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农业要发展,资金投入不能少。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要得到长足发展,充足的资金是不可或缺的保障,政府在提供有限的财政投放后,需要特殊的金融措施予以补充。金融资源是经济发展的“血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现状来看,增加投入仍然是支持、保护农业的关键性措施,其中信贷投入是重点。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政府实施农业支持,增加农业投入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根本目的在于支持本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财政资金的延续和农村商业性、合作性金融的重要补充,资金投放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方向性,可以有效弥补支农资金供给不足的缺陷。利用政策性金融手段扶持农业发展,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是世界各国支持本国农业发展的普遍做法,从世界范围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看,农业政策性金融,在贯彻落实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提高农业发展整体素质和效益、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达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体现。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了一般金融性和特殊政策性的双重作用,已成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和支柱。截至2009年11月18日,中国新时期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已走过了15年发展历程,15年中,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新生事物,在中央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下、在一些关联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在农业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发展领域不断成长、职能在不断优化。作为新生事物,农业政策性金融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虽然在支持农业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有效供给不能满足和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多方面需要,尚存在一些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随着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变化及农业发展的新需求,农业政策性金融也要在坚持政策性这一基本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对其制度设计和职能定位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这一规定和要求是对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新形势下的职能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农业政策性金融在今后的改革发展中贯彻落实,同时也为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进一步丰富和明确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如何按照中央、国务院规定,进一步推动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改革创新,调整信贷投向,突出支持重点,实现新的跨越,成为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当前,农业政策性金融尚处于发展阶段,有关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迫切需要从理论上给以指导。本文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制度设计与职能定位,为中国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向现代银行转变提供了创造性的选择思路,可以指导农业政策性金融更好地发挥支农护农作用,有利于紧缺的资金资源持续、稳定的流向农业产业领域,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本论文主要通过以下几部分内容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分析和制度设计问题进行研究。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等问题;论文第二部分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相关理论依据进行了介绍,为论文后续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论文第三部分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分析评价;论文第四部分主要是通过模型设计,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绩效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目的是通过具体的量化结果说明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分析判断的结果更有说服力;论文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农业政策性金融进行制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论文第六部分介绍了国外典型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概况及经验总结,从中找出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启示。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在进行制度设计、模式构建、职能优化时应引以为鉴;论文第七部分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制度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为使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合理化,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进而达到职能作用优化的目的,本部分又对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下的业务发展模式进行了设计;论文第八部分分别从业务供给客体上、业务供给主体、内外部发展环境等方面介绍了新业务发展模式下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优化的对策与措施。此外,论文还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例,对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及措施建议进行了案例分析,有利于更好的掌握和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作用,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是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最终的服务目的,也是其职能定位的根本所在。随着国家政府农业发展政策及农村经济环境的变化,农业政策性金融要在坚持政策性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大胆探索业务发展领域,最终建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体现政府支农意图为核心;以现代银行的体制为运作机制;以政策性与经营性兼备为经营原则;以全面满足“三农”发展需要为经营目标;以“因地制宜、因企定策、全面统筹、协调发展”为具体战略措施;以绩效考评为评价体系;以风险防控机制与内部激励机制为发展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村发展作为测评标准;实现用农业政策性金融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用农业政策性金融优化农村发展环境,用农业政策性金融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专门为“三农”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使农业政策性金融成为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彰显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

宋宏谋[10](2002)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对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都至关重要。实物资本短缺和贫困的恶性循环是低收入国家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农村金融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农村经济恶性循环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运用农村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农村保险等手段支持和保护农业和农村经济。 中国农村金融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形成了农村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并存、共同发挥作用的农村金融体系,成为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但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相互间的关系没有理顺,没有建立起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良好的运行机制,农村金融体制仍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实证分析表明,农村金融机构存款、储蓄存款、贷款等绝对量增长非常快,储蓄资金是农村金融机构存款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贷款总量,特别是在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中占很大比重。中国农村金融相关率(RFIR)和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农村M2/农村GDP)有很大程度提高,但与中国FIR和中国M2/GDP相比,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程度仍然很低。东中西部农村金融发展呈现出巨大差距,东部农村存款等总量占全国农村金融总量很大比重,中西部农村金融总量比重明显偏低。 农业和农村以及县域资金外流问题严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要素日益稀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村金融机构自身进一步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本文从农民、农村、县域三个层面研究了金融渠道的农村资金净流出问题。农村信用社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重要渠道,加剧了农村资金要素的稀缺程度。县域资金巨额外流间接造成农村资金的进一步外流,对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 中国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着严重的金融风险问题,农村金融风险种类繁多,成因复杂,危害深重,严重影响着中国农村金融乃至整个中国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与安全运行,严重制约着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风险的高发部位是农村信用社和农村民间非法金融活动。 农户融出资金的需求特别是存款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农产借款额度普遍较小,借款中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比重较低,民间金融特别是民间借贷的比重很大;大多数地区农户生活性借款比重超过了生产性借款比重。各地普遍存在农产贷款难问题,其成因较为复杂。 受来自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渠道双重缺损的制约,中国乡镇企业难以通过各种外部渠道获得低成本资金,尤其是难以获得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农村信用社对其贷款支持力度也因种种原因日趋减弱,资金要素日益成为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瓶颈”。 加入WTO对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冲击较大,必须按照“调整”与“加强”两大思路,切实转变国内支持农业的方式。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政策性金融成为必然选择,政策性金融是世界各国普遍运用的基本符合们 协议要求的重要支持手段,必须按照“调整”与“加强”两大思路,相应地调整和加强中国农村政策性金融。 要尽快建立一套稳定的机制和渠道,一方面使农村金融机构吸收的农民储蓄等农村资金能够用于农村经济发展而不致流失,另一方面要从外部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资金注入。要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农业人口大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建立真正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加强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特别是要加强县级人民银行的监管。要尽快出台《农村合作金融法》、《农业保险法》等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为农村金融机构免于不合理行政干预提供法律保护,同时也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法律约束,避免农村金融机构出现“离农”问题。

二、论向商业银行过渡中的政策性业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向商业银行过渡中的政策性业务(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政策性银行业务模式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对政策性金融概念的界定
        1.2.2 对政策性金融及政策性银行存在的必要性研究综述
        1.2.3 对政策性银行改革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政策性银行业务模式改革的理论阐述
    2.1 改革与经济增长
    2.2 发展经济学理论
    2.3 转型经济学理论
第3章 中国政策性银行业务模式及问题剖析
    3.1 中国政策性银行成立的背景
        3.1.1 政策性银行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产物
        3.1.2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需要政策性银行的支持
        3.1.3 政策性银行是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需要
    3.2 中国政策性银行业务模式分析
        3.2.1 政策性银行资产业务
        3.2.2 政策性银行负债业务
        3.2.3 政策性银行其他业务
    3.3 中国政策性银行业务现存问题分析
        3.3.1 外部监管制度缺失
        3.3.2 资金来源渠道和资金筹集有限
        3.3.3 资金投向不均衡、对行业支持力度不够
        3.3.4 缺少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3.3.5 资产与负债失衡
第4章 中国政策性银行效率分析
    4.1 政策性银行效率测度的理论基础
        4.1.1 政策性银行效率的界定
        4.1.2 政策性银行效率测定前沿分析法介绍
    4.2 中国政策性银行经营效率单要素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4.2.1 三家政策性银行经营状况财务分析
        4.2.2 基于ROE 的三家政策性银行经营效率分析
    4.3 中国政策性银行效率实证分析
        4.3.1 样本的选择及数据的来源
        4.3.2 投入与产出变量的界定
        4.3.3 实证结果
        4.3.4 政策性银行效率比较分析
        4.3.5 结论
第5章 中国政策性银行业务商业化运作模式构想
    5.1 中国政策性银行业务模式商业化运作的必要性
        5.1.1 商业化运作是金融深化的内在要求
        5.1.2 商业化运作是解决与商业银行不公平竞争的必然选择
        5.1.3 商业化运作是解决其自身制度缺陷的有效手段
    5.2 中国政策性银行业务模式商业化运作现状
        5.2.1 走国际化道路
        5.2.2 积极开展投资银行业务
    5.3 中国政策性银行业务模式商业化运作对策
        5.3.1 股本投资模式
        5.3.2 完善金融债券市场化发行,进一步降低筹资成本
        5.3.3 拓宽资金来源,将外汇储备纳入融资范畴
        5.3.4 资产证券化
第6章 中国政策性银行组织模式改革对策——基于业务模式视角
    6.1 中国政策性银行股份制改革现状
    6.2 中国政策性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影响分析
        6.2.1 股份制改革将对政策性银行筹资成本带来影响
        6.2.2 股份制改革将使政策性银行丧失发放软贷款的竞争优势
        6.2.3 股份制改革将对政策性金融业务产生影响
    6.3 中国政策性银行股份制改革对策
        6.3.1 渐进式过渡,向低政策多元业务模式发展
        6.3.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6.3.3 兼顾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实行分账经营
        6.3.4 国家信用逐步退出,保持银行债权债务的连续性
第7章 中国政策性银行业务范围改革对策
    7.1 中国政策性银行中间业务创新
        7.1.1 中国政策性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7.1.2 中国政策性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
    7.2 中国政策性银行支持“走出去”业务改革
        7.2.1 中国政策性银行支持企业“走出去”现状
        7.2.2 政策性银行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重点领域
        7.2.3 政策性银行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区位选择
    7.3 中国政策性银行支持中小企业业务改革
        7.3.1 中国政策性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7.3.2 政策性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模式设计
第8章 推动中国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对策
    8.1 健全政策性银行内部控制机制
    8.2 完善政策性银行外部监督体制
        8.2.1 完善法制法规建设
        8.2.2 加快外部监管体系建设,提高金融监管效率
    8.3 加强银行与银行之间合作
        8.3.1 中国政策性银行未来合作的业务领域
        8.3.2 加强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合作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3)中国农村土地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内容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农村土地金融基本理论及其溯源
    2.1 农村土地金融的基本理论
        2.1.1 农村土地
        2.1.2 土地金融
        2.1.3 农村土地金融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村土地金融相关理论
        2.2.1 地租与收益资本化理论
        2.2.2 合作制理论
        2.2.3 信贷合作社理论
        2.2.4 土地抵押贷款债务理论
        2.2.5 中国特色农村土地金融相关理论
    2.3 西方农村土地金融的主要理论
        2.3.1 金融结构理论
        2.3.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2.3.3 金融约束理论
        2.3.4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第3章 典型国家和地区农村土地金融的经验借鉴
    3.1 德国农村土地金融
        3.1.1 成立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
        3.1.2 构建金字塔式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3.1.3 创新合作金融管理体系
        3.1.4 制定农村土地金融支持政策
    3.2 美国农村土地金融
        3.2.1 成立联邦土地银行
        3.2.2 优化农村商业金融体系
        3.2.3 完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3.2.4 构建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
    3.3 印度农村土地金融
        3.3.1 构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
        3.3.2 强力推进商业银行的支农服务
        3.3.3 创建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
    3.4 台湾地区农村土地金融
        3.4.1 台湾土地银行的创建与发展
        3.4.2 其他专业金融机构的参与和支持
        3.4.3 台湾农村土地金融的特征
    3.5 农村土地金融的经验借鉴
第4章 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发展情况
    4.1 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发展历程
        4.1.1 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村土地融资情况
        4.1.2 国民政府时期的农村土地金融试验
        4.1.3 改革开放前农村土地金融的发展历程
        4.1.4 改革开放后农村土地金融的改革历程
    4.2 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取得的成绩
        4.2.1 基本建立正规农村土地金融机构体系
        4.2.2 初步形成非正规农村土地金融服务体系
        4.2.3 建立和试行了一些农村土地金融模式
    4.3 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4.3.1 农村土地金融服务不足
        4.3.2 农民土地抵押权受限
        4.3.3 农村土地债券滞后
    4.4 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滞后的原因
        4.4.1 土地制度缺陷的限制
        4.4.2 农业弱质性的局限
        4.4.3 市场体制异化的制约
        4.4.4 风控机制落后的阻碍
        4.4.5 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
第5章 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改革实践
    5.1 农村土地信托模式
        5.1.1 农村土地信托的运行
        5.1.2 农村土地信托的流程
        5.1.3 农村土地信托的创新
        5.1.4 农村土地信托的问题
    5.2 农村土地证券化模式
        5.2.1 农村土地证券化的运行
        5.2.2 农村土地证券化的创新
        5.2.3 农村土地证券化的问题
    5.3 地票交易模式
        5.3.1 地票交易的运行
        5.3.2 地票交易的创新
        5.3.3 地票交易的问题
    5.4 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模式
        5.4.1 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运行
        5.4.2 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创新
        5.4.3 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问题
    5.5 农村土地金融实践典型模式的启示
        5.5.1 以我国城镇化建设为契机
        5.5.2 以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为依托
        5.5.3 以农村土地金融产品创新为载体
第6章 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未来发展
    6.1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程
        6.1.1 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
        6.1.2 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
        6.1.3 落实农村土地还权赋能
    6.2 完善农村土地金融组织机构
        6.2.1 发挥商业银行的支农主体作用
        6.2.2 健全政策性银行的金融支农职能
        6.2.3 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6.2.4 成立政策性的中国土地银行
        6.2.5 重建基层农村合作金融系统
    6.3 加快农村土地金融产品创新
        6.3.1 加快互联网类农村土地金融产品创新
        6.3.2 加快商业类农村土地金融产品创新
        6.3.3 推进政策类农村土地金融产品创新
        6.3.4 加快农村土地金融抵押担保品创新
    6.4 加强农村土地金融政策支持
        6.4.1 财政政策
        6.4.2 货币政策
        6.4.3 监管政策
    6.5 健全农村土地金融法律制度
        6.5.1 修订《农村土地承包法》、《担保法》和《物权法》
        6.5.2 制定《农村土地金融法》
        6.5.3 制定《农业保险法》
    6.6 强化农村土地金融风险控制
        6.6.1 探索多元风险补偿形式
        6.6.2 健全农村土地金融财政补贴体制
        6.6.3 利用信息技术降低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动因及发展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述评
        1.2.1 关于政策性银行制度安排的争论
        1.2.1.1 政策性银行的公共财政属性
        1.2.1.2 支持政策性银行制度安排的观点
        1.2.1.3 反对政策性银行制度安排的观点
        1.2.2 关于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动因
        1.2.2.1 关于国开行改革的动因
        1.2.2.2 关于农发行的改革动因
        1.2.2.3 关于进出口银行的改革动因
        1.2.2.4 政策性银行改革动因总结
        1.2.3 关于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方向
        1.2.4 政策性银行改革方向的国际经验
        1.2.4.1 国外政策性银行改革方向的实践
        1.2.4.2 国外政策性银行改革的经验启示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创新点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商业性金融理论
        2.1.1 商业性金融的内涵
        2.1.2 商业性金融机构
        2.1.2.1 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定位
        2.1.2.2 商业性金融机构的特点和分类
        2.1.2.3 我国商业性金融机构快速发展
    2.2 政策性金融理论
        2.2.1 政策性金融的内涵
        2.2.2 政策性金融的边界
        2.2.3 政策性金融存在的长期性
    2.3 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对立统一
    2.4 制度变迁理论
        2.4.1 制度与制度结构
        2.4.2 制度变迁的动因
        2.4.3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2.4.4 制度的适应性效率
    2.5 本章小结
3 我国政策性银行体系改革动因与规模调整
    3.1 市场化程度和政策性银行体系规模
        3.1.1 政策性银行的功能
        3.1.1.1 填补市场缺位
        3.1.1.2 弥补市场失灵
        3.1.2 市场化提升对政策性银行规模的挤出效应
    3.2 我国政策性银行成立后的市场化进程
        3.2.1 市场化程度的两种衡量标准
        3.2.2 绝对市场化程度测度的模型
        3.2.3 绝对市场化程度的测算结果
    3.3 高度市场化背景下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动因
        3.3.1 我国政策性贷款的需求估计
        3.3.1.1 需求的估算方法
        3.3.1.2 需求的估算结果
        3.3.2 我国政策性贷款的实际供给
        3.3.3 我国政策性银行体系的规模效率
    3.4 我国政策性银行体系规模调整的路径
        3.4.1 规模调整的潜在路径
        3.4.2 规模调整的路径选择
        3.4.2.1 退出市场:不可行
        3.4.2.2 混合经营:不可行
        3.4.2.3 专业经营:可行
    3.5 本章小结
4 政策性银行商业化改革条件研究
    4.1 商业化改革条件:补贴依赖程度
        4.1.1 商业化改革与市场化程度
        4.1.2 市场化程度、商业化改革与补贴依赖
    4.2 补贴依赖度的测算原理
        4.2.1 补贴的测算方法
        4.2.2 补贴依赖度的测算方法
    4.3 我国政策性银行补贴依赖度的测算结果
        4.3.1 补贴的测算过程及结果
        4.3.2 补贴依赖度的测算结果
        4.3.3 经补贴调整后的收益率
        4.3.4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商业化改革后的业务模式研究
    5.1 当前对开发性金融内涵和理论定位的界定
        5.1.1 关于开发性金融的定义
        5.1.2 关于开发性金融的特征
        5.1.3 关于开发性金融发展阶段的划分
        5.1.4 关于开发性金融的理论定位
    5.2 当前开发性金融理论存在的矛盾之处
        5.2.1 两个经营目标不兼容
        5.2.2 理论和国际实践不相符
    5.3 开发性金融:新的内涵和理论定位
        5.3.1 新的内涵
        5.3.2 新的理论定位
    5.4 商业开发性金融:商业化后的业务模式
        5.4.1 我国中长期商业性信贷供给不足
        5.4.1.1 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对中长期信贷的约束
        5.4.1.2 我国商业性中长期信贷需求强烈
        5.4.2 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的中长期融资优势
        5.4.2.1 资金来源优势
        5.4.2.2 资金期限优势
    5.5 本章小结
6 国家开发银行改革方向的异化与回归
    6.1 国家开发银行的两次改革
        6.1.1 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
        6.1.2 第一次改革:市场化改革
        6.1.3 第二次改革:商业化改革
    6.2 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改革方向的异化
        6.2.1 改革方向异化的表现
        6.2.1.1 国家信用担保可退出但未退出
        6.2.1.2 实际发展路径是混合经营
        6.2.2 改革方向异化的原因
        6.2.2.1 性质模糊不清
        6.2.2.2 改革方向不够具体
        6.2.2.3 改革方案不成体系
    6.3 国家开发银行改革方向的回归
        6.3.1 制定完善的改革框架
        6.3.2 彻底剥离政策性业务
        6.3.3 提高市场定价能力
    6.4 本章小结
7 进出口银行商业化改革方向的实现路径
    7.1 进出口银行的发展变迁
        7.1.1 进出口银行的成立
        7.1.2 进出口银行的发展
        7.1.2.1 业务范围拓展
        7.1.2.2 组织机构扩张
        7.1.2.3 资产规模扩大
    7.2 商业化改革的初始条件
        7.2.1 资金筹措
        7.2.2 资金运用
        7.2.3 经营业绩
    7.3 商业化改革的约束条件
        7.3.1 规模约束
        7.3.2 融资成本约束
        7.3.3 资本金约束
    7.4 商业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7.4.1 找准市场定位
        7.4.2 加强风险管控
        7.4.3 增加注册资本
    7.5 本章小结
8 基于治理结构的农发行发展方向研究
    8.1 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历程
        8.1.1 农业发展银行的成立
        8.1.2 第一次改革:缩小业务范围
        8.1.3 第二次改革:拓展业务范围
    8.2 现阶段农发行改革的动因和发展方向
        8.2.1 改革的外部动因
        8.2.2 改革的内部动因
        8.2.2.1 依靠国家补贴运行效率低下
        8.2.2.2 分账经营产生道德风险
        8.2.2.3 内控不严导致违规事件频发
        8.2.3 发展的方向
    8.3 强化治理结构的政策建议
        8.3.1 农发行完善内控制度
        8.3.1.1 健全治理结构
        8.3.1.2 强化事前防范
        8.3.1.3 加强风险管理
        8.3.1.4 创新内控手段
        8.3.2 财政部建立考核机制
        8.3.2.1 经济绩效考核指标
        8.3.2.2 社会绩效考核指标
        8.3.2.3 考核指标应用:以2011年为例
        8.3.3 监管部门强化监管体系
        8.3.3.1 建立明确的监管依据
        8.3.3.2 监管主体的协调配合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及展望
附件1 近十年我国中央的一号文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5)国家企业权力规制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从我国改革谈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结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权力的基本问题分析
    第一节 权力的概念和分类
        一、权力概念的多义性与确定性
        二、权力概念的核心要素
        三、权力的分类
    第二节 权力的合法性问题
        一、权力合法性问题的涵义
        二、现代权力合法性的本质——公共性
        三、权力合法性问题的推论
    第三节 公权力的异化与矫正
        一、公权力的异化
        二、公权力异化的原因
        三、公权力异化的矫正
第二章 国家企业权力的证成与异化
    第一节 国家企业权力的证成
        一、国家观念与国家权力的发展历程
        二、国家权力与企业形式的结合
        三、国家企业权力的定位
    第二节 国家企业权力公共性的理论支持
        一、企业性质理论与国家企业权力的公共性
        二、公共物品理论与国家企业权力的公共性
        三、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国家企业权力的公共性
    第三节 我国国家企业权力的异化
        一、国家企业权力异化的现象梳解
        二、国家企业权力异化的原因分析
        三、对我国国家企业权力异化的立法反思
第三章 国家企业权力的规制框架
    第一节 宪政秩序下的国家企业权力规制
        一、国家企业权力问题的宪政张力
        二、宪法对国家企业权力的制度安排
        三、宪政秩序下的国家企业权力规制
    第二节 国家企业权力规制的客体结构
        一、国有企业的域外分类例证
        二、我国国有企业的分类
        三、国家企业权力与国有企业分类改革
    第三节 国家企业权力规制的主体结构
        一、外部规制主体
        二、内部规制主体
第四章 公共型国有企业中的权力规制
    第一节 企业设立权规制
        一、公共型国有企业的法人制度
        二、公共型国有企业的设立原则
        三、公共型国有企业的设立程序
    第二节 企业业务权规制——以政策性银行为例
        一、公共型国有企业的经营领域与业务权力
        二、我国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权力失范
        三、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的业务权规制镜鉴
        四、我国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权规制路径
    第三节 国家调控权规制——以价格调控为例
        一、国家宏观调控与国家企业调控权力
        二、国家价格调控权力的规制
第五章 商业型国有企业中的权力规制
    第一节 国有资本运营体制
        一、国有资本运营的权力性与异化风险
        二、我国国有资本运营体制及突出问题
        三、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体制定位
        四、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权力规制
    第二节 国有资本预算权规制
        一、公共财政的控权功能
        二、公共财政对国家资本权力的预算规制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益规制
    第三节 企业合并权规制
        一、《反垄断法》规制国有企业合并的落空
        二、国有企业合并规制的本质是规制政府权力
        三、完善国有企业合并规制的进路
第六章 国家企业权力退出规制
    第一节 国有企业民营化与国家企业权力退出规制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民营化
        二、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权力分析
        三、民营化中权力退出的路径与规制
    第二节 竞争行业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权力规制
        一、民营化的决策规制
        二、民营化的产权交易规制
        三、民营化的员工持股规制
    第三节 垄断行业国有企业中的国家权力退出规制——以铁路民营化为例
        一、垄断行业民营化的竞争规制与规制机构
        二、民营化中的竞争性市场结构规制
        三、民营化中的铁路企业权力规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6)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研究 ——以美、日、韩三国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本文的研究视角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 选题的理论意义
        (二) 选题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一) 主要内容
        (二) 结构安排
    五、可能的创新与研究上需要进一步深化的内容
        (一) 可能的创新
        (二)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第一章 政策金融与政策性金融机构概述
    第一节 政策金融与政策性金融机构
        一、金融与政策金融
        二、政策金融与政策性金融机构
    第二节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本质特征
        一、特定的业务领域和服务对象
        二、补充、中立和优惠原则
        三、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的金融专业机构
        四、特殊的资金来源渠道和放款原则
        五、独立的法律依据
第二章 政策金融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市场失灵”理论
        一、信息不对称
        二、外部性
        三、公共产品
        四、垄断
    第二节 经济起飞理论
        一、经济起飞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政策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形式
    第三节 金融约束理论
        一、金融发展理论
        二、金融深化理论
        三、金融约束理论
第三章 美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分析
    第一节 美国的金融体系
        一、美国金融体系的主要内容
        二、美国金融体系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美国主要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其特点
        一、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体系(FPCS)
        二、住宅金融机构体系(HCS)
        三、美国进出口银行(Ex-Im Bank)
        四、小企业管理局( SBA)
    第三节 美国政策性金融机构运营模式分析
        一、市场化的政府参与方式
        二、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三、复合式机构形式较为典型
        四、金融市场的活跃参加者
        五、具有保护性功能
第四章 日本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分析
    第一节 日本的金融体系
        一、日本金融体系的主要内容
        二、日本金融体系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日本主要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其特点
        一、日本政策投资银行(DBJ)
        二、日本国际协作银行(JBIC)
        三、国民生活金融公库(NLFC)
        四、住宅金融公库(GHLC)
        五、农林渔业金融公库(AFFFC)
        六、中小企业金融公库(JASME)
        七、公营企业金融公库(JFCME)
        八、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SBCIC)
        九、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ODFC)
    第三节 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运营模式分析
        一、政策性金融机构自成体系
        二、资金来源独具特色
        三、与各方面的关系较为协调
        四、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韩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分析
    第一节 韩国的金融体系
        一、韩国金融体系的主要内容
        二、韩国金融体系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韩国主要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其特点
        一、韩国开发银行(KDB)
        二、韩国进出口银行( EIBK)
        三、韩国中小工业银行(IBK)
        四、韩国住房信贷机构(KHFC)
        五、全国农业协同组合会(NACF)
        六、国家渔业合作联合会(NFFC)
    第三节 韩国政策性金融机构运营模式分析
        一、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集中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
        二、适时建立相应机构
        三、政策性金融机构开始向综合型经营模式探索
第六章 金融危机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分析
    第一节 90 年代亚洲金融危机过程回顾和原因简要分析
        一、90 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过程回顾
        二、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日本金融危机及原因分析
        一、日本金融机构倒闭引发金融危机
        二、日本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
        三、日本的金融危机与政策性金融机构
    第三节 韩国金融危机及原因分析
        一、韩国的金融危机
        二、韩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
        三、韩国金融危机与政策性金融机构
第七章 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健康运营的条件分析
    第一节 政策性金融机构健康的外部条件
        一、宏观经济的稳定
        二、明晰的法律保障和有效的监管
        三、强有力的政府支持
        四、保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
        五、不断调整服务领域和完善运行模式
        六、市场是配置金融资源的基础制度
    第二节 政策性金融机构健康运营的内部条件
        一、建立严格的风险防范机制
        二、清晰的责任中心
        三、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约束机制
        四、改善经营管理,保持一定的盈利水平
第八章 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实践与发展思考
    第一节 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立
        一、政策性金融机构是中国政策性金融演变、发展和创新的结果
        二、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
        三、建立政策性金融性机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需要
        四、建立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实践分析
        一、国家开发银行的实践分析
        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实践分析
        三、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实践分析
    第三节 政策性金融机构运营中的问题
        一、法律依据的缺损
        二、调整职能和服务范围滞后
        三、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性”不足
        四、银行功能尚不完善
        五、微观基础有碍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健康运行
        六、内部机构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
    第四节 对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存在和发展的思考
        一、产业发展和升级仍需要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
        二、制度建设、体制建设是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新职能
        三、“政策性”体现为政府对市场的利用和对融资工具的选择上
        四、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建设市场的方法实现政府的意图
        五、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开展商业性业务,推进市场化经营,参与市场竞争
    第五节 发展和完善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议
        一、构建相应的法律体系
        二、合理界定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和服务范围
        三、建立强有力的支持机制、约束机制和科学评价制度
        四、支持有条件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向商业化转变
        五、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六、加快内部组织再造,实现政策目标和经济目标的协调统一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7)中国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中国“三农”问题中金融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1.2 中国农村金融的需求与供给状况及评价——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1.2.1 中国农村金融需求
        1.2.2 中国农村金融供给
    1.3 相关研究现状——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1.3.1 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研究综述
        1.3.2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重组重构研究的成果综述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安排
    1.5 研究方法
    1.6 主要创新
2 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研究的理论铺垫
    2.1 对几个基本概念的重新理解
        2.1.1 关于农业、农民、农村和农业经济
        2.1.2 关于金融的再认识
        2.1.3 关于农村金融的再认识
        2.1.4 关于制度、金融制度
    2.2 相关理论综述
        2.2.1 农村金融理论综述
        2.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综述——关于制度、制度供求和制度变迁
        2.2.3 金融功能理论综述
3 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的基本描述——一个分析框架
    3.1 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的基本定义及理论假设
        3.1.1 农村金融“三元结构”体制的基本定义
        3.1.2 几点假设
    3.2 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存在的理论依据
    3.3 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的三个不同理论层次
    3.4 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的整体功能描述
    3.5 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的整体协调
4 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构成要素分析
    4.1 “三元结构”制度构成要素之一:农村商业性金融
        4.1.1 基本定义
        4.1.2 农村商业性金融的规范理论特征
        4.1.3 农村商业性金融功能分析
        4.1.4 农业商业性金融的实践形式
    4.2 “三元结构”制度构成要素之二:农村政策性金融
        4.2.1 农村政策性金融的理论阐述
        4.2.2 农村政策性金融的规范理论特征
        4.2.3 农村政策性金融功能分析
        4.2.4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实践形式
    4.3 “三元结构”要素之三:合作性金融
        4.3.1 互助合作思想的综述
        4.3.2 农村合作性金融及其金融功能
        4.3.3 农村合作性金融长期存在的必然性
5 农村金融“三元结构”体制的国际实践
    5.1 美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构成及评价
    5.2 日本农村金融体制构成及评价
    5.3 法国农村金融体制构成及评价
    5.4 德国农村金融体制构成及评价
    5.5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制度及评价(以印度为例)
    5.6 世界各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启示
6 中国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变迁及其分析之一:历史回顾
    6.1 理论依据:关于制度变迁
        6.1.1 关于制度变迁理论
    6.2 中国农村金融的历史演变和制度变迁
        6.2.1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农村金融
        6.2.2 建国后到改革前的农村金融
        6.2.3 进入经济体制改革阶段的农村金融
        6.2.4 进入经济市场化改革后的农村金融
7 中国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变迁及其分析之二:功能评价
    7.1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存在的问题表象归纳
    7.2 中国农村金融现行制度的主要缺陷分析
    7.3 中国农村金融存在缺陷的制度因素分析
        7.3.1 农村金融产权制度的扭曲
        7.3.2 农村金融制度的功能性结构性缺失
        7.3.3 农村金融运行机制不够科学
        7.3.4 农村金融制度的功能不健全
        7.3.5 农村金融制度发生和变迁动力的缺失
8 中国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的完善及路径选择
    8.1 指导思想、总体原则和最终目的
        8.1.1 指导思想:“六大战略思想转变”
        8.1.2 指导原则:“九大均衡协调”
        8.1.3 最终目的:实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8.2 重构和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
        8.2.1 农村商业性金融的调整规范和健全壮大
        8.2.2 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拨乱反正和正本清源
        8.2.3 农村合作性金融的重建重构和培育发展
        8.2.4 非正规金融的的保护引导和科学监管
    8.3 实现中国农村金融“三元结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
    8.4 构建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的路径选择
        8.4.1 “三元结构”体制构建的政府因素:强制性变迁
        8.4.2 “三元结构”体制构建的市场因素:诱致性变迁
    8.5 全文结论、存在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制度性缺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
        1.2.2 国内研究文献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基础理论
    2.1 新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
        2.1.1 产权理论
        2.1.2 交易成本理论
        2.1.3 制度变迁理论
    2.2 三维金融理论
        2.2.1 三维金融含义
        2.2.2 三维一体金融制度安排
    2.3 普惠金融理论
        2.3.1 普惠金融的含义
        2.3.2 普惠金融的人文特征
        2.3.3 普惠金融是三维金融的内在要求
第3章 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的重新审视
    3.1 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中小企业的界定
        3.1.2 融资制度的界定
    3.2 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启示
        3.2.1 融资难仍将长期困扰中小企业
        3.2.2 融资难诱发跑路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3.3 基于信贷实务与投放的启示
        3.3.1 中小企业“强位”而“弱势”的尴尬地位
        3.3.2 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歧视和规模歧视
第4章 中小企业融资难根源的深层次反思
    4.1 融资难根源与中小企业自身问题的反思
        4.1.1 中小企业自身问题是融资难根源的分析逻辑
        4.1.2 对上述分析逻辑的反诘与反思
    4.2 融资难根源与金融机构自身问题的反思
        4.2.1 商业银行重国企轻民企的行为惯性
        4.2.2 信用评级机构的准公共品性质不受重视
        4.2.3 担保机构发展畸形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4.3 融资难根源与金融市场自身问题的反思
        4.3.1 市场监管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
        4.3.2 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重大轻小重官轻民
    4.4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是制度性缺陷
第5章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制度性缺陷实证分析
    5.1 制度变迁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制度
        5.1.1 国家主导的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
        5.1.2 制度变迁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5.2 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结构性失衡
        5.2.1 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七大失衡
        5.2.2 制度失衡导致了融资困境
    5.3 融资制度与融资难的实证分析
        5.3.1 理论模型
        5.3.2 完全市场下T值的分析
        5.3.3 考虑制度因素后的T值分析
    5.4 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人文考察
        5.4.1 金融机构是否需要承担道德责任的考察
        5.4.2 金融制度的制定是否应体现道德要求的考察
        5.4.3 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正义性和人文性考察
第6章 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安排的国际比较
    6.1 欧盟中小企业融资制度概况
        6.1.1 欧盟层面的中小企业金融制度
        6.1.2 成员国层面的中小企业金融制度
    6.2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制度概况
        6.2.1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制度
        6.2.2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结构
        6.2.3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
    6.3 日本中小企业融资制度概况
        6.3.1 日本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制度
        6.3.2 日本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结构
        6.3.3 日本中小企业融资的风投制度
    6.4 韩国中小企业融资制度概况
        6.4.1 韩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制度
        6.4.2 韩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的制度结构
        6.4.3 韩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制度
    6.5 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国际经验借鉴
        6.5.1 专门而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法律制度保障
        6.5.2 强而有力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
        6.5.3 均衡的金融结构支持和金融功能的有效发挥
第7章 完善制度安排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7.1 强化决策理性完善中小企业相关立法
    7.2 构建三维金融体系实现金融结构均衡与协调
    7.3 建立健全征信机制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
    7.4 完善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和金融市场体系
    7.5 构建具有人文关怀关爱特征的融资制度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分析与制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1.3.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3.2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3.3 综合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4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政策性金融
        2.1.2 农业政策性金融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支持理论
        2.2.2 市场失灵与国家干预理论
        2.2.3 公共产品理论
        2.2.4 资源配置理论
        2.2.5 有关制度的相关理论
        2.2.6 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
3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演进及现状
    3.1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沿革
        3.1.1 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3.1.2 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3.1.3 改革时期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3.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3.2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现状
        3.2.1 经营管理
        3.2.2 信贷管理
4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分析
    4.1 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总体评价
        4.1.1 绩效分析方法的建立
        4.1.2 模型的基本理论与选取
        4.1.3 模型指标与数据选取
        4.1.4 结果分析
        4.1.5 综合评价
    4.2 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支农绩效相关分析
        4.2.1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相关性分析
        4.2.2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业发展水平相关性分析
        4.2.3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民人均收入相关性分析
        4.2.4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粮食产业发展相关性分析
5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存在的问题
    5.1 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与需求失衡
        5.1.1 信贷主体供给与需求失衡
        5.1.2 业务结构供给与需求失衡
    5.2 农业政策性金融资金运作不合理
        5.2.1 资本结构及来源尚不优化
        5.2.2 资金运用效率有待提高
        5.2.3 不良贷款占比较大
    5.3 信贷业务活动呈现显着不均衡性
        5.3.1 政策性粮食信贷业务“北强南弱”
        5.3.2 商业性信贷业务“北弱南强”
    5.4 存在的其他问题
        5.4.1 农业政策性金融立法滞后
        5.4.2 利益补偿机制缺失
        5.4.3 办贷缺乏效率影响贷款时效性
6 国外典型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概况及经验借鉴
    6.1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历程
        6.1.1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萌芽阶段
        6.1.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初步发展阶段
        6.1.3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蓬勃发展时期
        6.1.4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成熟时期
    6.2 典型发达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概况
        6.2.1 美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6.2.2 法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6.2.3 日本农业政策性金融
        6.2.4 韩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6.3 典型发展中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概况
        6.3.1 泰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6.3.2 印度农业政策性金融
    6.4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6.4.1 政府的扶助支持作用不可忽视
        6.4.2 职能作用不断调整
        6.4.3 扶持领域非常广泛
        6.4.4 扶持对象内容丰富
        6.4.5 重视农业政策性金融立法工作
        6.4.6 建立完备的风险防范机制
        6.4.7 农业政策性保险是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有机组成部分
7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制度设计
    7.1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理论构想
        7.1.1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
        7.1.2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目标
        7.1.3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原则
        7.1.4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理论支撑
        7.1.5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
        7.1.6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
    7.2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下的业务发展模式
        7.2.1 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发展特点
        7.2.2 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发展框架
8 完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对策与措施
    8.1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8.1.1 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8.1.2 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8.1.3 构建合理的绩效指标考核体系
        8.1.4 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
        8.1.5 建立外部补偿机制
        8.1.6 制定农业政策性金融法律法规
    8.2 丰富制度供给客体
    8.3 完善业务发展内容
        8.3.1 继续扎实做好粮食信贷主体业务
        8.3.2 大力开展商业性中长期信贷业务
        8.3.3 开办财政支农补贴资金的代理拨付业务
        8.3.4 “低碳经济”下积极开展“绿色信贷”业务
        8.3.5 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步伐
        8.3.6 积极审慎参与期货市场
    8.4 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综合功能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案例: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及措施建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中文)
内容提要(英文)
绪论
第一章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与农村金融理论述评
    一、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述评
    二、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述评
第二章 国外农村金融制度考察及其经验借鉴
    一、 国外农村金融制度的总体情况
    二、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金融制度
    三、 国外农村金融制度的经验借鉴
第三章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变迁
    一、 中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变迁及正规金融发展的四个阶段
    二、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
第四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 中国农村存款增长情况
    二、 中国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结构分析
    三、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四、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第五章 中国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渠道外流问题分析
    一、 中国农村资金流向的总体考察
    二、 农民层面的资金净流出分析
    三、 农村层面的资金净流出分析
    四、 县域资金外流问题及其对农村经济的不良影响
第六章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问题分析
    一、 金融风险基本理论简要回顾
    二、 中国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总体分析
    三、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及其成因总体分析
    四、 中国农业银行金融风险分析
    五、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金融风险分析
    六、 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分析
第七章 中国农民(户)金融需求分析
    一、 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特征
    二、 中国农户金融需求的总体考察
    三、 农户融出资金需求分析
    四、 农户融入资金需求分析
    五、 农户贷款难问题分析
第八章 中国乡镇企业金融需求分析
    一、 中国乡镇企业金融需求特征分析
    二、 乡镇企业融资难的主要表现
    三、 乡镇企业间接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四、 乡镇企业直接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第九章 WTO背景下中国农村政策性金融需求分析
    一、 履行WTO承诺需要我国政府转变支持农业的方式
    二、 加入WTO与中国农村政策性金融需求分析
第十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总体制度框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论向商业银行过渡中的政策性业务(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政策性银行业务模式改革研究[D]. 杨童舒. 辽宁大学, 2011(06)
  • [2]论向商业银行过渡中的政策性业务[J]. 单楚珩,鲍慧娟. 农村金融研究, 1994(01)
  • [3]中国农村土地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D]. 耿传辉. 吉林大学, 2016(08)
  • [4]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动因及发展方向研究[D]. 陈森. 中南大学, 2013(12)
  • [5]国家企业权力规制论[D]. 张俊. 华东政法大学, 2016(07)
  • [6]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研究 ——以美、日、韩三国为中心[D]. 郭新双. 吉林大学, 2005(06)
  • [7]中国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研究[D]. 李军. 辽宁大学, 2008(05)
  • [8]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制度性缺陷研究[D]. 张雪梅. 辽宁大学, 2014(12)
  • [9]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分析与制度设计[D]. 宫海鹏.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1)
  • [10]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 宋宏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01)

标签:;  ;  ;  ;  ;  

论政策性业务向商业银行转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