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刍议有限资源的价值及决定(论文文献综述)
董成伟[1](20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取得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保障,是成功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中国在世界上的“抢眼表现”,形成举世瞩目的“中国之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更是彰显举国体制的现实例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运用举国体制的强大制度威力,全民抗疫取得了战略性成果,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疫情防控双胜利。后疫情时代,面临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亟需发挥举国体制这一重要法宝,集中全国力量进行“卡脖子”技术攻关,在新一轮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变革中占据优先位置,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深入探析举国体制的理论渊源,清晰梳理举国体制的逻辑演进,总结概括举国体制的运行机理,形成对于举国体制的科学认识,有助于拓展“中国之治”的学术话语表达,有助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为独立自主进行重大科技攻关、成功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高效推进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提供制度保障。为此,本文以近年来引起高度关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系统研究、历史研究等方法,详细论述了举国体制的基本概念、显着优势、原则属性、理论资源、发展历程、实践机理等内容,阐明了举国体制是实现全国人员、资源、组织、部门一盘棋,以快速动员和快速调集的方式,确保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保障和供应的制度安排。面对后疫情时代国际政治经济深层次变革,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实践领域、实践基础、实践根基、基本经验和实践进路等问题,以更好阐明举国体制的基本遵循和根本指引,明确举国体制的方向和任务,有助于为我国集中力量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供制度保障。具体来说,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为全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基本概述。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举国体制的基本概念、显着优势、基本原则和基本属性,阐明了举国体制的内涵和外延,厘清了举国体制及其相关问题的本质特征和理论内核,为举国体制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理论逻辑。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举国体制理论渊源于经典马克思主义举国体制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同时也包含新时代健全和完善举国体制的总体意见及理论和实践的要求。举国体制的理论逻辑是指从制度生成、制度实践和制度比较等方面总结和概括举国体制的理论资源。第四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历史逻辑。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举国体制经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数字文明三个发展时期;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充分运用和发挥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办成了许多大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举国体制是中国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的制度优势,经历了制度建构和形成、发展和完善以及拓展和创新三个演进阶段。第五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实践逻辑。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举国体制的实践根基、内在机理、实践方法。举国体制的实践根基包括:政治根基、经济根基、文化根基和社会根基。举国体制的内在机理包括:组织构成、制度规范、方向原则。举国体制的实践方法包括:互动的责任网络格局、多部门协同、多领域合作、有效的市场机制和科学的宏观调控。第六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未来发展思考。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如何坚持好和发展好举国体制:深化关于举国体制的认知和研究;夯实党领导举国体制的各项制度保障;夯实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格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支撑。总之,通过全面总结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论文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是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有力保证。通过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我们取得了许多辉煌成就,办成了许多大事、难事、急事。二是中国社会主义举国体制是党和人民在实践中通过逐步探索而确立起来的制度安排。新中国成立之后,举国体制的实践向度更加明确,制度框架逐步构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启,使举国体制的实践维度不断拓展,作用优势不断彰显,制度规范逐步定型。党的十八大以来,举国体制作为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有了更多的现实例证,制度构建不断完善。三是举国体制显着优势集中体现在党带领人民进行重大科技攻关、重大工程建设、抗击自然灾害及新冠疫情防控等“大事”上。
石肖雪[2](2021)在《行政规划正当性模式的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有行政正当性主要通过法律规范授权、专业知识供给和法律程序约束来获得。这种正当性模式在解释规划这一类重大行政决策时存在较大欠缺,没有关注规划所具有的"目标—手段"这一特殊结构,难以为规划体系的统筹性提供支持,也无法就规划的调控效果进行评价和监督。政府进行重大行政决策时,以决策目标的设定和实现为根本,需要超越传统控权模式,进一步考虑决策目的的层级性和手段选择的合理性。决策正当性模式强调整体政府层面上的有效和负责,关注行政机关在活力和能力方面的支持,并通过促进透明度来增强政府对公民需求的回应。将决策正当与传统的行政权控制手段相结合,就能形成一个双层次的行政正当性控制框架,从而能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更好地解决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动力、协调和责任问题,并在根本上实现行政正当性模式的转型与重塑。
潘秋晨[3](2021)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后,正面临动力转轨,而在复杂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之下,先前本就潜藏的矛盾更为突出,“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已不适应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但创新效率低下、所有制歧视、产业分割严重等难以转变的现实,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集约型”增长模式的发展。如何找到未来的经济增长动力,是政策制定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中国制造业当下存在的资源错配,不仅说明产业部门包含着充分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空间,更潜藏着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巨大能量。若要释放这一能量,就有必要在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内国际生产体系紧密联结的双循环背景下,结合中国深化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历程,考虑如何构筑更高质量的全球价值链嵌入路径,更充分的利用好全球价值链的组织、治理结构,进而促进生产要素的内外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若能基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有的放矢的制定政策,改善不平衡、不协调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对资源的过度消耗等不可持续的问题,就可能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文章将全球价值链与资源配置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基于全球价值链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理论分析框架和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特征事实,系统阐述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不同于以往大部分文献的是,本文在全面量化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内外协同型、内向型动能,并区分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资源错配事实的基础上,利用1996-2013年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以垂直深化的视角探究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要素流动效应、分工协作效应、外向集聚效应、结构升级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展开综述,梳理理论发展脉络并归总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一方面找到支撑本文开展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发现相关研究领域的局限和空白,以阐明本文仍需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第二,以文献综述为源点,以全球价值链理论、产业经济理论为基础,全面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制造业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阐明中国作为一个转型国家,向更高水平的开放型市场经济转变的最终目的是使外部资源对国内市场产生有益的引领作用,从而巩固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因此,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机制应是垂直深化和由表及里的,异质性行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可能经由两个端口,产生三种动能,进而通过四类机制发挥作用。一方面是单纯依靠外向型动能驱动的资源优化配置,即在国际市场进出口侧主要发挥作用的要素流动和分工协作机制;另一方面是在异质性行业深化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全球价值链与国内生产体系产生深入联结后在国内市场供给侧发挥作用的机制,可分为外向集聚和结构升级。其中,外向集聚机制主要说明了内外动能的协同作用;而结构升级机制则更强调在外部资源对国内市场产生有益的引领之后,本国产业部门自主增值能力的增强和国内大循环发挥的主体作用。第三,以199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为依据,对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角色和资源配置实际进行深入探讨。一方面,在规模报酬可变的情形下阐明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的资源配置情况;另一方面,克服总值贸易思维的缺陷,以垂直深化的增加值视角重新考量中国的贸易利益,进一步区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内外协同型和内向型动能。第四,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资源配置的程度和方向,进一步界定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区间”。第五,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资源配置的路径机制。首先,构建方程检验在全球价值链嵌入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相应的影响机制发挥了什么作用;其次,若存在多种中介机制的多重影响,则进一步确定其中更为显着的中介机制;最后,进一步探讨影响机制是否存在局限性,进而可能在一定条件之下弱化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改善作用。第六,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归总,对如何构筑高质量的全球价值链嵌入路径从而打开效率提升的“黑箱”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理论和经验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正从一个倾向于被动接受他国中间产品的低端代工者角色,向一个倾向于为全球生产网络输送中间产品的中端分工者角色转变,且在此过程中,国际市场对中国国内循环的依存度逐渐上升。第二,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资源错配,也恰好潜藏着实现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巨大能量。若能够改善资源错配,1996-2013年,中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还将提升约13.16%,平均每年实现0.73%的增长;总产出将额外提升9.6%,平均每年实现0.53%的增长。第三,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对打通资源在行业间的流通渠道的作用更强,内向型动能对打通资源在企业间的流通渠道的作用更强。进一步的行业异质性分析显示,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行业越来越依赖于偏向内向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动能改善资源配置。非线性分析显示,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各类动能对资源配置均存在一定的“优化区间”。内向型动能与资源错配的关系呈“倒U型”,当内向型动能增强到超过非线性关系的临界值之后,将发挥着可持续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这意味着,基于中国资源禀赋和产业体系构筑的全球价值链高端嵌入路径,确实潜藏着带动经济下一轮快速增长的巨大能量。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内外协同型、外向型动能与资源错配的关系均呈“U型”,且具备“左高右低”的非对称特征,说明外向型动能的参与确实优化了行业间资源配置,且该效应大于抑制作用,合理利用外向型动能将促使其发挥更强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第四,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改善行业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基于外资更替和再配置的要素流动效应共同发挥了多重中介作用,且外资再配置的中介作用更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外资再配置效应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之间呈“倒U型”关系。这意味着,由发达经济体外资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确实隐含着“纵向压榨”效应,而这一效应对东道国市场资源配置的负面影响也将阻碍外资本身的成长。并且,基于内外资部门之间生产率增长动力的差异,外资实质在这一资源协同优化的过程中获益更多,也更依赖于在东道国的资源再配置过程驱动自身的迅速成长。若这一协同优化过程无法持续,“纵向压榨”可能转变为“双向压制”,从而造成“损人不利己”和“两败俱伤”的局面。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中国等发展中经济体为代表的全球价值链从属者的研发行为,实质是全球价值链参与者之间相互追赶和学习的表现,驱动了全球价值链主导者更高效率的资源再配置过程,一定程度消弭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纵向压榨”效应,“重启”了国内国际资源的协同优化路径。第五,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在改善行业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协作关系实现的就业结构横向调整和融资约束缓解共同发挥了多重中介作用,且就业结构横向调整的中介作用更强。但需要注意的是,就业结构的纵向调整并未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相对于高技能劳动要素的增长,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深化反而促使制造业更多的积累了对中低技能劳动要素的偏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可能存在一定的资源优化配置“偏向”。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虽然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全球价值链嵌入壁垒驱动了制造业整体的资源优化配置,但却以“拖累”劳动要素的优化配置为代价,且低端“拖累”更为严重,由此加剧了劳动和资本要素配置的“双重分割”。第六,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协同型动能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外向集聚效应发挥了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全球价值链和国内生产体系的深化联结呈现出显着的协同优化作用。但区分“二元”嵌入模式的研究发现,不论是行业内还是行业间,全球价值链上游嵌入的“隔绝机制”都存在,且上游嵌入度越高,企业对核心技术等资源的保护动机越强,国内国际生产要素的流通、扩散渠道被一定程度的阻隔,个体利益和大局利益的调节失灵促使积蓄于全球生产网络和本地产业集群之下的外向集聚效应被抑制,可能导致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生产体系的“双重分割”。而同时,全球价值链下游嵌入的资源“互仿互享”机制也稳定存在,且下游嵌入度越高的企业与集群内关联企业进行优势资源互享的动机越强,外向集聚效应对资源配置的改善作用亦随之强化。因此,上述两种机制相互博弈的结果一定程度决定了外向集聚效应的强弱,进而左右着内外协同型动能引导资源配置的最终效果。第七,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内向型动能改善行业内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结构升级机制呈现出明显的部分中介作用。而进一步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机制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通过中间投入优化、国际竞争、“链中学”路径驱动了制造业结构升级。但上述全球价值链的结构升级路径存在行业异质性,进而塑造着结构升级机制下的资源配置路径:技术水平越高的行业越依赖于由中间投入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嵌入路径驱动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水平越低的行业则越依赖于由国际竞争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嵌入路径驱动资源优化配置,而基于“链中学”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高端嵌入路径则能够驱动所有行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且对低技术行业的作用更强。这意味着,正是由于中高技术行业的全球价值链低端嵌入路径依赖、中高端嵌入路径较难贯通、高端嵌入路径正向效应较弱,才造成中高技术行业难以进入内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区间”。
孙成彬[4](2021)在《基于资源协同分配的演化博弈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为了生存和繁殖,生物需要获取尽可能多的资源。然而资源的有限性往往导致个体之间的竞争。由于竞争的结果,资源的分配呈现出很大的不平衡。合作行为是在竞争环境中自发产生的,目的是维护一个种群的整体利益,抵御外部种族的入侵。演化博弈论是生物进化论与经典博弈论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理论,通常用于研究达尔文进化论背景下自私个体之间合作行为的产生。本文基于方格网络,从资源配置的角度,针对演化博弈动力学、合作涌现机制以及资源配置等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在单层网络模型下,将记忆因素引入到囚徒博弈模型中。研究了记忆能力和有限资源对系统博弈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此外,为了模拟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记忆规律和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记忆衰减因子和最低资源保障机制。相应的,详细探讨了其对合作行为和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而,将系统中的参与者根据资源拥有的数量分为不同群体进行探讨并且对策略分布特征进行分析。(2)在单层网络模型下,将环境因素引入到多博弈模型中。研究了环境和资源配置对合作的相互影响。另外,利用环境因素重新定义了个体的适应度,并将有限资源加入到与个体策略协同演化的模型中。研究了资源配置与策略选择的关系,详细讨论了环境因素和资源配置对合作行为的影响。最后,为了进一步揭示资源对多博弈系统演化行为的影响,提出了基于个体位置的pinning控制机制以调节资源变化的速度,并讨论相应的演化过程。(3)在多层网络模型下,将交互期望引入到囚徒博弈模型中,研究了交互期望对囚徒博弈动力学演化过程的影响。此外,将中立策略加入到系统中,对参与者的演化博弈行为进行探讨。同时揭示了交互期望与资源配置对系统合作影响的内在机制。(4)在多层网络模型下,将参与者的影响力引入到由囚徒博弈和雪堆博弈组成的多博弈模型中,研究了基于影响力的偏好选择和多层网络之间的关联强度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此外,有限资源作为一个协同演化因素加入到博弈模型中,与个体的策略和影响力相互作用。最后,将参与者分为不同群体,详细研究了相互依赖强度、背叛支付和有限资源的配置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刘雅婕[5](2021)在《中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研究 ——水平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改善路径》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刻,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给侧资源错配结构性矛盾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制约因素。制造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深刻认识并解决制造业资源错配问题,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我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为核心内容,按照“是什么,会如何,怎么办”的逻辑开展研究工作,重点分析资源错配的测度、资源错配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以及开放视角下的改善路径三大问题,为认识我国资源错配问题提供理论与经验证据。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明确资源错配的概念定义与测算方法,聚焦最重要的两种生产要素资源——资本和劳动力,选取利润函数法对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进行多维度、长期趋势的测算。然后将资源错配引入要素收入份额分解,发现资源错配通过影响要素产出效率进而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在此基础上,基于行业数据对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进行再分解,并计算出资源错配的绝对影响。最后,将对我国资源错配的改善路径研究置于开放的背景下,探索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信息开放和外商投资准入政策变化带来的外资开放对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的改善效应及其微观机制。本研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与结论:第一,是什么——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现状如何?理论分析基于Hsieh&Klenow(2009)提出的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设定市场存在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放松规模报酬不变假设,求解企业最优生产决策。结果表明,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通过扭曲要素边际产出价值,导致效率损失。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制造业企业数据,本文从省份、行业、所有制三个维度对整体资源错配、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导致的效率损失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我国资源错配在1998-2013年期间得到改善。从长期趋势看,总体资源错配和资本错配发展呈W型,效率损失波动变化。劳动力错配整体呈改善态势,因劳动力错配导致的效率损失逐渐减少。第二,会如何——资源错配会对劳动收入份额有何影响?已有研究多聚焦于全要素生产率问题,本文创新性地将资源错配引入利润函数,将行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进行分解,探究资源错配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丰富关于资源错配经济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理论分析表明,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来自技术进步偏向引发的技术进步偏向效应、要素密集度变化导致的资本深化效应以及由要素市场扭曲带来的资源错配效应。本文构建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程组,求解分行业要素替代弹性,利用制造业各行业数据,对劳动相对收入份额变化进行再分解。结果发现,资源错配对劳动相对收入份额的影响为负,资源错配效应的绝对影响先降后升,影响力仅次于技术进步偏向效应。纠正资源错配对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改善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第三,怎么办——如何改善资源错配?本文将对资源错配的改善路径研究置于开放的背景下,分析信息开放和外资开放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本文以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作为信息开放的代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互联网的工具变量,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检验互联网对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互联网渗透率的增加有助于改善资源错配,提高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效率。互联网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错配存在异质性影响。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对改善低技术行业资源错配作用最大、对纠正密集使用该要素行业的要素错配效果更强、对改善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资源错配影响更显着。微观机制分析表明,(1)互联网打破信息传递壁垒,加速信息流通,通过降低企业管理费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互联网增强市场竞争,增加低效率企业淘汰概率,使资源从低生产率企业流向高生产率企业,提升市场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基于我国外资准入政策调整的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外资开放对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投资的增加可以改善资源错配,提高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外商投资有利于缓解中、低技术行业的资源错配、对纠正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资源错配影响更显着、更有助于缓解东部地区的资源错配。微观机制分析表明,(1)外商投资会激发市场竞争机制,通过淘汰低效率企业,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2)外商投资会提高企业的外部融资能力,缓解东道国的资本约束,减少金融摩擦并改善资本错配。本文有三个创新点:第一是理论分析框架的创新。本文将资源错配以“价格楔子”的形式引入传统要素收入份额的分析框架中,对劳动收入份额变化进行了再分解,从理论层面探究资源错配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补充已有研究不足。第二是研究思路与研究视野的创新。本文将对我国资源错配的分析置于开放的背景下,利用工具变量法和双重差分法对互联网发展和外商投资对资源错配的影响进行因果识别和推断。第三是经验证据的更新。本文从省份、行业、所有制三个维度分别测算了我国制造业的资源错配效率损失情况,发现我国资源错配发展呈W型,为认识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的动态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分析视角。未来应不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不断完善市场价格体系,提高要素流动性水平,依托市场化改革纠正资源错配、提高生产要素资源利用效率。其次,要加快“互联网+”战略实施,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融合,发挥互联网对改善资源错配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切实发挥外商投资对优化资源配置、矫正要素扭曲的积极作用,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改革的全面深化。最后,要释放人力资本红利,促进劳动力与岗位、产业的匹配程度,提高人力资本转化效率。
吴瑶瑶[6](2021)在《创业营销助力餐饮企业危机应对的机理 ——一项关于“老乡鸡”的探索性案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2019年末新冠疫情全面持续蔓延,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和经济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很明显,这场全球性的灾难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机,引起了研究学者对应对突发性危机事件的思考。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要求企业制定并实施适当的危机应对策略,企业如何走出危机成为疫情环境下探究企业发展的热点问题。疫情危机对餐饮业造成的消极影响尤其严重,餐饮企业如何走出危机是当下亟需研究的现实问题。创业营销作为具有创业精神的营销实践,在市场动荡和不确定的时候是有用的(Morrish,2011),较于传统的营销实践,创业营销更加灵活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是在复杂竞争环境中有效的新营销实践。本文在回顾了创业营销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创业营销助力企业应对危机。论文对创业营销理论和危机理论相关文献整理归纳的基础上,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半结构化访谈、非参与性观察以及利用互联网搜集整理一手和二手数据,运用结构化数据分析方法(Gioia等,2013),对数据进行编码和归类,一步步涌现构念,并最终形成聚合构念,深度描述案例企业真实的实践过程,对案例深入分析并最终得出研究结论。研究针对危机发展不同阶段,提出5个主要研究命题,分别阐述创业营销维度在不同危机阶段实现不同的实践组合,总结出创业营销助力餐饮企业应对危机的机理模型。研究结论不仅证实Morris(2002)提出的“创业营销各维度特性不同及形成最佳维度组合”这一观点,而且也充分证明创业营销具有非常高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同样肯定了企业家精神对创业营销的重要性。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创业营销理论引入应对危机的研究,深入分析案例企业应对危机的过程,打开创业营销运行机理的“黑箱”,提出创业营销助力餐饮企业应对危机机理模型,推动了创业营销理论在国内的研究进展。文章深入危机发展阶段,探究餐饮企业针对每个阶段可以提出的应对措施,以及创业营销理论在危机每个阶段发挥的作用和价值,研究结论为亟需应对并顺利度过危机的企业提供了管理启示。采用最新的结构化数据分析方法构建数据结构的严谨性,更加具有说服力的呈现出数据到理论的动态过程。案例研究方法在我国发展还不够成熟,文章不断摸索借鉴最新的结构化数据分析方法,以提高质性研究的质量。
方淳[7](2021)在《滇西北地区贫困群体贫困心理测度及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贫困,严重阻碍我们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党的十九大重点提出需将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重点攻克中西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滇西北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自然环境复杂,心理上的贫困问题顽固,一方面,贫困群体自身消极负面情绪突出,长时间的贫困状态严重挫伤了其脱贫积极性,小农思想根深蒂固,有着穷人天生就是穷命的消极“宿命观”;另一方面,贫困群体心理负担过重,物质的稀缺无形中增加了贫困群体的压力感知,每一个经济决策背后都隐藏着无数的思虑与权衡。因此,本文将消极情绪突出与心理负担过重定义为贫困心理的主要特征。在这些不利的心理因素下,贫困群体在经济决策中更加趋近保守,厌恶风险,偏向短期收益。本研究在文献分析解读、理论支撑和半结构化访谈的基础上,对贫困心理内涵和维度进行了界定,认为贫困心理由自我效能、希望、压力、自我控制四个维度构成,构建了贫困心理测度模型,贫困心理与风险偏好、跨期选择的因果模型。参考国内外成熟量表,编制本土化的《贫困群体贫困心理测度及影响调查问卷》,一共收集到有效问卷512份,运用软件SPSS 26.0、Mplus VERSION 8.3,检验问卷的信效度,探索贫困心理现状,并对贫困心理下4个维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最后检验贫困心理对经济决策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贫困心理测度模型通过EFA、CFA检验,由自我效能、希望、压力、自我控制四个维度构成,滇西北贫困群体总体得分值偏低,贫困心理在性别、民族、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性明显,四个维度与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显着,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自我效能、希望、自我控制对经济决策中风险偏好、跨期选择因果效应显着,压力在滇西北贫困群体的试验不显着。自我效能、希望和自我控制越高越倾向风险选择和远期收益,反之则趋向保守和即刻享受。由此本文提出扶贫始于扶“志”、扶贫贵在扶“智”、扶贫难在扶“稚”、扶贫重在扶“制”的系列针对滇西北地区贫困群体贫困心理现状的干预政策建议。
王杰[8](2021)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几类远程状态估计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传感器技术的更新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在众多邻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了微机电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以及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目标状态估计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最典型的应用之一,在军事领域、环境监测、交通管理、医疗监护和工业自动化等众多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方面,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目标状态估计具有稳健性强和估计精度高等优势,但同时也受到传感器能量与通信带宽限制。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考虑单个系统过程或者单个传感器在能源或者带宽约束下的最优调度问题,而对多个系统过程和多个约束条件情形下的最优调度策略以及多个传感器节点的分布式状态估计问题的研究严重不足。例如,目前的分布式状态估计算法仅考虑传统固定拓扑的情形并且忽略传感器能源有限的约束。另一方面,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部署在无人维护、不可控制的环境中,因此将面临拒绝服务攻击、欺骗攻击等多种威胁并造成信息丢失、信息篡改等。人们无法接受并部署一个具有安全隐患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在进行远程状态估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无线传感器网络可能面临的安全问题,并把安全机制集成到系统设计中去。目前关于拒绝服务攻击下的状态估计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从单个角度出发的最优性问题的研究。对于同时考虑传感器和攻击者行动下对系统所造成的影响,设计防御或者进攻方案就会变得很复杂,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因此,本文正是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展开研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1)传感器网络通信环境面临带宽和能源等多个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调度以及分布式状态估计问题;以及(2)传感器网络在受到攻击情形下的状态估计性能分析以及相应的攻防策略设计问题。本文具体的工作和创新如下:1)有限资源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状态估计问题。在保证估计精度条件下如何减少对通信能量和通信带宽的需求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状态估计的关键问题。论文致力于设计有限资源情况下的二阶高斯-马尔可夫系统最优调度方案。考虑了传感器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和传感器计算能力有限这两种情形。论文给出了传感器最优调度方案的一个必要条件。基于这个必要条件,在满足传输能量和信道带宽的约束前提下,提出了一种显式的周期性最优调度方法,并且严格证明了该方法在估计中心的估计误差最小。2)有限资源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状态估计问题。考虑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由于新的传感器节点的加入和旧的传感器的失效,传感器节点之间的拓扑连接是时刻变化的,传统的固定拓扑下的一致性算法对于传感器网络并不是最高效的。论文结合随机谣传算法设计一种新颖的分布式状态估计方法,很好的解决了时变拓扑带来的影响。该随机谣传算法需要传感器节点的拓扑连接是联通的但不要求拓扑连接固定不变。但该随机谣传算法带来的困难是收敛性分析和性能研究都是基于概率意义下,论文将构建新的分布式估计算法的收敛性分析方法并和已有的分布式估计算法进行性能比较。在给出的一个充分条件下,论文证明了提出的算法与已有的分布式状态估计算法相比具有较好的均方估计误差性能。并且证明了对于特殊的标量系统,我们提出的算法能一直获得较好的估计性能。3)拒绝服务攻击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最优能源控制问题。考虑到现实环境中攻击者和传感器的行动是交互的,论文将引进一般和随机博弈模型来刻画传感器和攻击者之间的冲突特性。此外,与现有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基于平稳信道环境情形不同,论文引用有限状态马尔科夫链模型来研究时变信道下的最优能源控制问题。通过强化学习算法推导出一个纳什均衡下的最优策略。同时,在一个充分条件下,论文也构造了具有单调结构的最优平稳策略。最后,论文采用贝叶斯博弈的框架对部分信道状态信息可知的情形进行了分析并且获得了一个基于自身信道信息的纳什均衡策略。4)隐蔽欺骗攻击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估计性能分析问题。论文首次提出严格隐蔽欺骗攻击和ε-隐蔽欺骗攻击的概念。对于严格隐蔽欺骗攻击,论文给出了该攻击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从攻击者角度出发,论文还给出了设计这种严格隐蔽欺骗攻击的方法。除此之外,由于该严格隐蔽欺骗攻击是和正常系统与受攻击系统的状态差分方程的不可检测点有关,论文提出了一个算法来找到所有的这些不可检测点。相应的防守策略可以通过设计系统参数避免落入这些点集里。对于ε-隐蔽欺骗攻击,论文提供了该攻击存在的必要条件。进一步地,基于上述正常系统和受攻击系统状态差分方程的系统矩阵没有不稳定的特征值,论文证明了该ε-隐蔽欺骗攻击是不存在的。
甘美泉[9](2021)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经营风险对审计费用的传导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满足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需求,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成为重要的资源及回报基础,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已是大势所趋。但由于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动机不同,越来越多的企业社会责任严重缺失,企业对“责任感”的淡漠所引发的责任风险是造成经营风险增加的重要原因,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而会计师事务所作为重要的外部监管机构,其有义务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作出合理的评估。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出发,企业践行社会责任不佳产生的经营风险是审计人员评估风险的重要来源,注册会计师会根据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投入适当的审计资源,并对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收取额外的补偿,进而制定合理的审计费用。本文以经营风险为中间变量,探索有效的传导机制,明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审计费用的作用机理以及传导途径。本文选取2016-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比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经营风险及审计费用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结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审计费用正相关;经营风险在社会责任表现影响审计费用中起到中介传导作用,且满足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经营风险—审计费用的传导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自愿披露与鉴证服务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审计费用的过程中均起到抑制作用,因此,本文针对构建社会责任制度体系的动机及保证责任报告的真实性对上市公司提出三点优化建议:一是推动上市公司在社会责任履职态度上的转变,做到自主践行社会责任;二是制定有效的法律奖惩制度,实现“利义并举”;三是建立完善的第三方监督机制,提供专业的审计鉴证服务,并完善社会责任专项审计。
苗新雨[10](2021)在《彼得·S.温茨的环境正义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正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伦理学界研究的重点,环境正义是正义问题在环境方面的表现,也是当代环境伦理中的核心问题。自1982年美国着名的“沃伦运动”爆发以后,不仅使“环境正义”这一概念正式诞生,也使人们对其关注逐步升温。环境正义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环境保护方面,更重要的在于其对社会正义的关注。基于环境非正义的社会背景,1988年,美国环境伦理学家彼得·S.温茨(简称温茨)的《环境正义论》一书出版,这是温茨的代表性着作,也是环境正义领域的一大理论创新,因为这是首次把分配正义与环境事务相结合。本篇论文正是以《环境正义论》为基础,旨在探究温茨的环境正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与影响,并对该理论进行相应的评价。总体上来说,本篇论文首先讨论的是温茨环境正义论诞生的基础,包括现实基础与理论基础,即西方环境正义运动的发展与西方环境正义理论的流变。在这个背景下,温茨对环境正义出现的情况进行了大致分析,认为正义起源于欲求大于供给的情况,映射到环境资源上就是“公地悲剧”,所以这成了温茨环境正义的逻辑起点。他认为,正义问题的产生来源于资源的稀缺性、有限性与人们欲求的无限性,人人都关注自己所应得的公正份额,所以,环境正义的主要内容与实质就是对有限的资源环境、环境权利以及义务之间进行一种合理的分配,由此便引发了对环境分配正义的讨论。这种分配不仅仅是要求在同一社会中对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分配、国际社会中贫困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分配,还要求地球上的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人类与非人类物种之间对自然资源如何进行合理的分配,即要求代内分配正义、代际分配正义和种际分配正义。那么应当以什么样的方法论为依据进行分配?为了能够进行实际操作,温茨设计了一个根据远近亲疏关系来划分义务承担责任的多元义务论,即“同心圆理论”,为环境正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至此,温茨环境正义理论的完整构架就出现了。在对具体内容分析后,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对温茨环境正义体系进行了相应的评价,认为这一理论对于构建合理的环境资源分配秩序、打破以强势国家为中心的局面以及拓展正义的视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局限性,尤其是在分配内容、程序性正义以及实践程度方面都存在一定弊端。但瑕不掩瑜,不能否认温茨理论的合理性与进步性,相信人们对其环境正义论进行深入探究后会得到更多的启发与思考。
二、刍议有限资源的价值及决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刍议有限资源的价值及决定(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基本概述 |
2.1 举国体制的基本概念 |
2.1.1 举国体制的提出 |
2.1.2 举国体制内涵的界定 |
2.2 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 |
2.2.1 独立自主进行重大科技攻关的显着优势 |
2.2.2 成功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显着优势 |
2.2.3 高效推进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显着优势 |
2.3 举国体制的基本原则和属性 |
2.3.1 举国体制的基本遵循 |
2.3.2 举国体制的基本原则 |
2.3.3 举国体制的基本属性 |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理论逻辑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举国体制思想 |
3.1.1 举国体制是国家治理思想的具体呈现 |
3.1.2 举国体制是权威思想的集中体现 |
3.1.3 举国体制是集权思想的时代映现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举国体制思想 |
3.2.1 举国体制是党的独特优势的集中彰显 |
3.2.2 举国体制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 |
3.2.3 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的制度创新 |
3.3 新时代健全和完善举国体制的理论和实践要求 |
3.3.1 健全和发展举国体制的治理机制 |
3.3.2 构建举国体制治理机制的话语体系 |
3.3.3 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历史逻辑 |
4.1 对文明史的通贯考察中,理解和传承举国体制 |
4.1.1 农业文明时期的举国体制 |
4.1.2 工业文明时期的举国体制 |
4.1.3 数字文明时期的举国体制 |
4.2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进程中,坚持和发展举国体制 |
4.2.1 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的重要经验 |
4.2.2 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富起来的重要机制 |
4.2.3 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重要法宝” |
4.3 对举国体制构建和演进的深刻把握中,创新和完善举国体制 |
4.3.1 举国体制的构建和形成 |
4.3.2 举国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
4.3.3 举国体制的守正和创新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实践逻辑 |
5.1 举国体制的实践根基 |
5.1.1 政治根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5.1.2 经济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5.1.3 文化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5.1.4 社会根基:和谐稳定的社会治理 |
5.2 举国体制的实践机制 |
5.2.1 举国体制的组织构成 |
5.2.2 举国体制的制度规范 |
5.2.3 举国体制的基本要求 |
5.3 举国体制的实践方法 |
5.3.1 互动的责任网络格局 |
5.3.2 多部门协同、多领域合作 |
5.3.3 有效的市场机制和科学的宏观调控 |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未来发展思考 |
6.1 深化关于举国体制的认知和研究 |
6.1.1 讲清楚举国体制视域内的“大事” |
6.1.2 引导社会公众充分理解和认识举国体制 |
6.1.3 重视举国体制实践经验的总结 |
6.2 夯实党领导举国体制的各项制度保障 |
6.2.1 加强党对举国体制统一协调运行的领导机制 |
6.2.2 巩固党对举国体制统一协调运行的组织保障 |
6.2.3 完善党领导人民参与举国体制运行的体制机制 |
6.3 发挥公有制经济对于举国体制的坚强支撑 |
6.3.1 巩固公有制经济对举国体制的物质基础保障 |
6.3.2 强化国有经济对举国体制的战略支撑作用 |
6.3.3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举国体制的科技支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行政规划正当性模式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有正当性理论在规划领域解释力的不足 |
(一)难以为调控目标的整合提供支持 |
(二)无法应对规划体系统筹性的需求 |
(三)缺乏对整体责任评价机制的关注 |
二、由决策正当反思行政正当性的范式转换 |
(一)行政权功能的两种面向 |
(二)通过决策正当充实行政权的功能 |
(三)政府在规划决策中的最终裁决者角色 |
三、决策正当的内容及其在行政规划中的运用 |
(一)行政正当性模式中决策正当的内容 |
1. 有效性。 |
2. 负责性。 |
(二)规划决策有效性维度的扩张与控制 |
(三)规划决策负责性维度的扩张与控制 |
四、以决策正当重塑行政正当性模式 |
(一)行政正当性模式的双层次框架 |
(二)决策正当的适用层次及其限度 |
1. 决策正当与其他现有正当性控制手段之间,存在位阶和权重上的差异,所谓双层次框架的结构就体现于此。 |
2. 决策正当性模式在适用领域上也是有限的。 |
(三)包含决策正当的行政权控制路径 |
五、结语 |
(3)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篇章结构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 |
2.1.1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沿革 |
2.1.2 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升级 |
2.1.3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量化方式与经济内涵 |
2.1.4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 |
2.2 资源错配与生产率提升的研究 |
2.3 开放视角下的资源配置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评述 |
第三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3.1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来自国际市场进出口侧和国内市场供给侧的生产率效应 |
3.1.1 要素流动效应 |
3.1.2 分工协作效应 |
3.1.3 外向集聚效应 |
3.1.4 结构升级效应 |
3.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资源配置路径研究——基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框架 |
3.2.1 生产设备和技能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2 市场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3 研发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4 创新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与资源配置的特征事实 |
4.1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角色 |
4.1.1 实证方法与数据处理 |
4.1.2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 |
4.1.3 中国制造业行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特征事实 |
4.2 中国制造业资源错配与产出的反事实估计 |
4.2.1 实证方法与数据处理 |
4.2.2 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资源错配 |
4.2.3 中国制造业行业间资源错配 |
4.2.4 中国制造业生产率与产出的反事实估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 |
5.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5.2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进一步的研究:还剩下多少“优化区间”?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何而起?——全球价值链嵌入在国际市场进出口侧的外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6.1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要素流动效应:基于内资、外资协同配置的探讨 |
6.1.1 内外资部门资源再配置效应的动态分解 |
6.1.2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6.1.3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6.1.4 实证结果分析 |
6.1.5 进一步的研究:国内、国际资源配置协同优化了吗? |
6.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分工协作效应:基于劳动、资本协同配置的探讨 |
6.2.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6.2.2 估计方法和变量处理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2.4 进一步的研究:劳动、资本要素配置协同优化了吗?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如何存续?——全球价值链嵌入在国内市场供给侧的内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7.1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集聚效应:基于国内国际生产体系联结路径的探讨 |
7.1.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7.1.2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7.1.3 实证结果分析 |
7.1.4 进一步的研究:全球价值链上游嵌入路径是否存在“战略隔绝”? |
7.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结构升级效应:基于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的探讨 |
7.2.1 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升级效果分析 |
7.2.2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7.2.3 估计方法和变量处理 |
7.2.4 实证结果分析 |
7.2.5 进一步的研究: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是否存在不可持续性?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本文的局限性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
8.3.1 本文的局限性 |
8.3.2 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基于Melitz和 Polanec(2015)方法的生产率增长分解式推导 |
附录 Ⅱ: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地位指数、前向参与指数、后向参与指数 |
附录 Ⅲ: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劳动、资本错配指数及行业间资源错配指数 |
附录 Ⅳ: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资源错配指数 |
附录 Ⅴ: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和产出增长潜力 |
附录 Ⅵ: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结构升级指数 |
附录 Ⅶ: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 |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
致谢 |
(4)基于资源协同分配的演化博弈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博弈论及演化博弈理论 |
2.1 博弈论基础知识 |
2.2 演化博弈简介 |
2.2.1 演化博弈论 |
2.2.2 网络博弈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限资源分配与具有记忆能力的网络博弈协同演化分析 |
3.1 引言 |
3.2 基本模型描述 |
3.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环境偏好选择和有限资源分配的多博弈演化动力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基本模型描述 |
4.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含有交互期望和有限资源分配的演化博弈合作行为分析 |
5.1 引言 |
5.2 基本模型描述 |
5.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层网络模型中具有影响力偏好选择与有限资源的多博弈演化动力学分析 |
6.1 引言 |
6.2 基本模型描述 |
6.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内容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5)中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研究 ——水平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改善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资源错配的定义与理论沿革 |
2.1.1 资源的概念与定义 |
2.1.2 资源错配的概念与定义 |
2.1.3 资源错配的理论沿革 |
2.2 资源错配的测算方法 |
2.2.1 生产函数法 |
2.2.2 生产前沿法 |
2.2.3 利润函数法 |
2.2.4 指标法 |
2.3 资源错配的成因 |
2.3.1 市场环境因素 |
2.3.2 政府(制度)因素 |
2.4 资源错配的经济影响 |
2.4.1 微观层面 |
2.4.2 中观层面 |
2.4.3 宏观层面 |
2.5 文献述评 |
3 中国资源错配与市场化改革:理论与经验 |
3.1 市场化改革的基本逻辑 |
3.2 劳动力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错配 |
3.2.1 劳动力价格机制 |
3.2.2 劳动力流动性 |
3.3 资本市场化改革与资本错配 |
3.3.1 利率市场化 |
3.3.2 资本流动性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动态变化与水平测度 |
4.1 资源错配的测度 |
4.2 数据选择与处理 |
4.2.1 数据库介绍 |
4.2.2 数据清理与匹配 |
4.2.3 变量选取说明 |
4.3 资源错配的动态变化:要素边际产出视角 |
4.3.1 省份维度 |
4.3.2 行业维度 |
4.3.3 所有制维度 |
4.4 资源错配的效率损失 |
4.4.1 省份维度 |
4.4.2 行业维度 |
4.4.3 企业性质维度 |
4.5 本章小结 |
5 资源错配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
5.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5.2 资源错配下的要素收入份额再分解 |
5.3 参数估计方法与结果 |
5.3.1 参数估计方法 |
5.3.2 数据与变量说明 |
5.3.3 分行业估计结果 |
5.4 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解析 |
5.4.1 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及解析 |
5.4.2 分行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及解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资源错配的改善路径:基于开放的视角 |
6.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6.2 信息开放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以互联网为例 |
6.2.1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
6.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3 微观机制检验 |
6.3 外资开放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来自外资准入政策调整的证据 |
6.3.1 外资准入政策 |
6.3.2 识别策略与数据说明 |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4 微观机制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创业营销助力餐饮企业危机应对的机理 ——一项关于“老乡鸡”的探索性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创业营销理论 |
一、创业营销概念 |
二、创业营销与传统营销 |
三、创业营销维度 |
第二节 危机管理阶段理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研究缺口 |
第三章 案例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
一、研究方法 |
二、案例研究过程 |
三、案例选择 |
第二节 数据收集与分析 |
一、数据收集 |
二、数据分析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危机前期:响应 |
一、企业家精神转化为主动性行动 |
二、主动识别并降低风险 |
三、利用现有资源 |
四、危机前期:主动响应模型 |
第二节 危机发生期:自救 |
一、创新想法转化 |
二、创新驱动机会利用 |
三、创新驱动资源利用 |
四、危机发生期:创新驱动自救模型 |
第三节 危机后期:恢复 |
一、寻找新资源 |
二、以机会为导向 |
三、以顾客为中心 |
四、危机后期:寻求恢复模型 |
第五章 发现与讨论 |
第一节 创业营销阶段性作用特征 |
第二节 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 |
第三节 创业营销助力企业应对危机机理模型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7)滇西北地区贫困群体贫困心理测度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文献综述及理论支撑 |
2.1 相关概念 |
2.1.1 滇西北 |
2.1.2 贫困 |
2.1.3 贫困心理 |
2.1.4 经济决策 |
2.2 贫困心理文献综述 |
2.3 理论支撑 |
2.3.1 心理资本理论 |
2.3.2 有限资源理论 |
第3章 贫困心理测度模型构建、量表开发及数据来源 |
3.1 模型构建及理论假设 |
3.1.1 基本特征 |
3.1.2 模型构建 |
3.1.3 维度确认 |
3.1.4 理论假设 |
3.2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3.2.1 问卷设计过程 |
3.2.2 变量测量 |
3.2.3 小规模预调研分析 |
3.3 数据来源 |
3.3.1 数据收集与处理方式 |
3.3.2 被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
第4章 滇西北地区贫困群体贫困心理测度及对经济决策的影响分析 |
4.1 信度分析 |
4.2 效度分析 |
4.2.1 探索性研究 |
4.2.2 验证性研究 |
4.2.3 竞争模型 |
4.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4 现状分析 |
4.5 差异性分析 |
4.6 相关性分析 |
4.7 结构方程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 |
4.8 结论与不足 |
4.8.1 研究结论 |
4.8.2 不足之处 |
第5章 干预滇西北地区贫困群体贫困心理的政策建议 |
5.1 扶贫始于扶“志” |
5.2 扶贫贵在扶“智” |
5.3 扶贫难在扶“稚” |
5.4 扶贫重在扶“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访谈提纲 |
附录 B: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
附录 C: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8)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几类远程状态估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背景 |
1.1.1 无线传感器网络产生背景 |
1.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
1.1.3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安全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动机与内容 |
1.3.1 研究动机 |
1.3.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有限资源下双线性系统远程状态估计中最优调度问题 |
2.1 引言 |
2.2 问题建模 |
2.2.1 传感器具有足够计算能力的情形建模 |
2.2.2 传感器具有有限计算能力的情形建模 |
2.2.3 研究问题的数学描述 |
2.2.4 重要引理 |
2.3 最优调度方案的必要条件 |
2.4 最优传感器调度方案设计 |
2.4.1 传感器具有足够计算能力情形的最优调度方案 |
2.4.2 传感器具有有限计算能力情形的最优调度方案 |
2.5 仿真评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有限资源下多个传感器节点分布式状态估计问题 |
3.1 引言 |
3.2 问题建模 |
3.2.1 系统模型 |
3.2.2 图论预备知识 |
3.2.3 估计算法 |
3.2.4 随机谣传算法 |
3.2.5 研究问题描述 |
3.3 基于随机策略的集中式卡尔曼滤波算法 |
3.4 基于随机一致性机制的分布式卡尔曼滤波估计算法 |
3.4.1 非合作分散式卡尔曼滤波估计算法 |
3.4.2 基于随机谣传机制的分布式卡尔曼滤波估计算法 |
3.5 基于随机谣传机制的分布式卡尔曼滤波估计算法的收敛性分析 |
3.6 最优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连接方案设计 |
3.7 仿真评估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拒绝服务攻击下远程状态估计的最优能源控制问题 |
4.1 引言 |
4.2 问题建模 |
4.2.1 基于时变衰落信道上的通信建模 |
4.2.2 远程状态估计模型建立 |
4.2.3 基于博弈论框架下研究问题的描述 |
4.3 主要结果 |
4.3.1 基于随机博弈论框架描述攻击者和传感器之间的交互行动 |
4.3.2 攻击者与传感器之间均衡策略的存在性 |
4.3.3 攻击者-传感器博弈纳什均衡策略的实际求解 |
4.3.4 NashQ-learning算法收敛性分析 |
4.3.5 攻击者-传感器博弈最优纳什平稳策略的严格递增结构 |
4.4 攻击者-传感器的不完全信息博弈-贝叶斯博弈框架 |
4.4.1 不完全信息博弈问题建立 |
4.4.2 贝叶斯博弈框架 |
4.5 仿真评估 |
4.6 本章小节 |
第5章 隐蔽欺骗攻击下远程状态估计的性能分析与攻防策略研究 |
5.1 引言 |
5.2 问题建模 |
5.2.1 线性系统模型 |
5.2.2 欺骗攻击模型建立 |
5.3 严格隐蔽欺骗攻击 |
5.3.1 严格隐蔽欺骗攻击下估计系统性能分析 |
5.3.2 严格隐蔽欺骗攻击策略设计 |
5.3.3 严格隐蔽欺骗攻击下的估计防守策略设计 |
5.4 ε-隐蔽欺骗攻击 |
5.4.1 ε-隐蔽欺骗攻击的定义 |
5.4.2 ε-隐蔽欺骗攻击存在的必要条件 |
5.4.3 主要结论 |
5.5 仿真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9)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经营风险对审计费用的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
二、经营风险 |
三、审计费用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信号传递理论 |
四、成本收益理论 |
五、风险溢价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传导机制与框架 |
第一节 作用机理及框架 |
一、作用机理分析 |
二、机理分析框架 |
第二节 传导路径及框架 |
一、基于社会责任优势观的传导路径分析 |
二、基于社会责任劣势观的传导路径分析 |
三、路径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实证设计 |
一、研究假设 |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研究变量设计 |
四、中介变量的检验方法 |
五、实验模型构建 |
第二节 实证检验结果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五、进一步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实证结论 |
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审计费用的传导作用 |
二、经营风险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审计费用中的中介传导效应 |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 |
一、推动企业履职态度的转变 |
二、制定有效的法律奖惩制度 |
三、建立完善的第三方监督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彼得·S.温茨的环境正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和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2 环境正义与温茨的环境正义 |
2.1 温茨环境正义论形成的背景 |
2.1.1 环境正义运动的产生 |
2.1.2 环境正义运动的影响 |
2.1.3 环境正义理论的演变 |
2.2 温茨对环境正义概念的初步讨论 |
2.2.1 正义与环境正义 |
2.2.2 对环境正义总体情况的探讨 |
3 温茨环境正义论的逻辑起点:“公地悲剧” |
3.1 公地悲剧的假设 |
3.1.1 公地悲剧的实质 |
3.1.2 公地悲剧的启示 |
3.1.3 公地悲剧与环境正义 |
3.2 温茨对环境正义的分析 |
3.2.1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稀缺性 |
3.2.2 人的有限仁慈与自私 |
3.2.3 社会制度的设计与安排 |
4 温茨环境正义的实质:分配正义 |
4.1 温茨分配正义目的与价值 |
4.1.1 分配正义与环境正义 |
4.1.2 环境分配正义目的 |
4.1.3 环境分配正义价值 |
4.2 温茨对相关分配正义理论的分析 |
4.2.1 财产所有权相关的理论 |
4.2.2 人权与动物权利理论 |
4.2.3 功利主义与成本效益的理论 |
4.3 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对温茨的影响 |
4.3.1 “原初状态”下的环境正义 |
4.3.2 “基本善”和“最大最小值原则”的影响 |
4.3.3 温茨对罗尔斯分配正义的评析 |
5 温茨环境正义实现的途径:同心圆理论 |
5.1 同心圆理论的含义 |
5.1.1 同心圆理论提出的目的 |
5.1.2 同心圆理论的主要观点 |
5.2 同心圆理论解决的相关问题 |
5.2.1 偏好与积极人权 |
5.2.2 消极人权与动物权利 |
5.2.3 无知觉的环境构成成分 |
5.3 同心圆理论的运用 |
5.3.1 同心圆理论与种际正义 |
5.3.2 同心圆理论与代内正义 |
5.3.3 同心圆理论与代际正义 |
6 温茨环境正义论的价值与局限 |
6.1 温茨环境正义论的伦理价值 |
6.1.1 有助于构建合理的环境资源分配秩序 |
6.1.2 有利于打破以强势国家为中心的环境非正义局面 |
6.1.3 拓展了正义视野 |
6.2 温茨环境正义论的缺陷 |
6.2.1 温茨分配正义缺乏生产资料基础 |
6.2.2 温茨的环境正义缺乏实践性 |
7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论文 |
(三)学位论文 |
(四)网络资料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四、刍议有限资源的价值及决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研究[D]. 董成伟. 吉林大学, 2021(01)
- [2]行政规划正当性模式的转型[J]. 石肖雪. 法学, 2021(08)
- [3]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D]. 潘秋晨.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4]基于资源协同分配的演化博弈动力学研究[D]. 孙成彬.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5]中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研究 ——水平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改善路径[D]. 刘雅婕. 浙江大学, 2021(01)
- [6]创业营销助力餐饮企业危机应对的机理 ——一项关于“老乡鸡”的探索性案例研究[D]. 吴瑶瑶.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7]滇西北地区贫困群体贫困心理测度及影响研究[D]. 方淳. 大理大学, 2021(08)
- [8]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几类远程状态估计问题研究[D]. 王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9]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经营风险对审计费用的传导机制研究[D]. 甘美泉.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10]彼得·S.温茨的环境正义思想研究[D]. 苗新雨.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