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深层施肥和生育中期追肥的试验简报(论文文献综述)
车升国[1](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提出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柯健[2](2017)在《氮肥种类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去向的影响》文中指出当前,水稻施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氮肥施用量大,江苏问题尤为突出;(2)优化的施肥次数多,机插稻尤其明显,劳动强度大;(3)以人工撒施肥为主,施肥效果差,稻田氮肥损失现象严重。研究省肥、省工,同时高产、高效的新型施肥技术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减少农业氮肥污染至关重要。控释氮肥在有效减少总氮肥投入的同时,一次性基施具有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潜力,但受肥料类型影响巨大。水稻侧条施肥技术是一种机插稻特有的机械条带深施肥技术,随着机插秧的长足发展,该技术具有重大的发展前景。通过联合运用水稻侧条施肥技术和控释氮肥技术,理论上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力投入,但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目前还缺乏系统性研究。本试验于2015-2016年在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南京农业大学水稻试验基地进行,通过设置2种施肥方式(撒施和机械侧条施肥)和3种控释氮源(硫包衣尿素,SCU;树脂包衣尿素,PCU;缓混肥,BBF),以常规分次施肥(CK)和不施氮(N0)为对照,研究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肥料氮释放、土壤(土壤溶液)无机氮时空分布与水稻氮肥吸收的同步关系;同时对稻田氮肥淋溶损失、氮收支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以期探索高产、高效的新型施肥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一次性撒施SCU和PCU的水稻产量显着低于常规分次施肥(CK)。一次性撒施BBF的分蘖发生明显多于CK,中后期群体生长动态(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抽穗期株型、光合能力)等于或略高于CK,最终水稻产量与CK无显着差异。与撒施相比,控释氮肥的侧条施肥显着提高了水稻有效穗数,分蘖期、穗分化期的干物质积累,但对抽穗后物质生产的影响因肥料类型而异。与撒施相比,SCU侧条施肥显着提高了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剑叶SPAD和净光合速率,促进了根系生长,增加了抽穗-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最终显着提高了水稻产量;而PCU侧条施肥下的水稻产量与撒施相比无显着差异,主要由于显着低的结实率;与撒施相比,BBF侧条施肥的产量略有提高,但不显着。结果表明,BBF和SCU的侧条施肥较CK均提高了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2.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氮肥吸收和利用的影响SCU的氮肥释放呈“前多后少”特点;PCU呈“前少后多”特点,一次性撒施SCU和PCU较CK显着降低了水稻氮吸收和氮肥回收效率。与PCU相比,BBF增加了移栽期和分蘖前期氮的释放;与SCU相比,BBF提供了更为充足的穗分化-抽穗期氮肥供应,很好的匹配了水稻氮肥吸收规律。最终在撒施处理下,BBF的成熟期氮吸收与CK无显着差异。与撒施相比,侧条施肥增加了水稻根际NH4+-N含量,延长了养分释放周期。与撒施相比,SCU、PCU和BBF侧条施肥分别平均提高植株氮吸收32.2%、10.7%和4.3%。然而,PCU侧条施肥在抽穗期-成熟期氮阶段积累有显着地降低趋势,这可能与其抽穗期不合理的群体构成有关。SCU和BBF侧条施肥氮肥回收效率均高于CK,且BBF的两年数据均达到显着水平。结果表明,侧条施肥能有效促进植株氮吸收,提高氮肥回收利用效率,尤其以BBF和SCU的效果最好。3.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氮肥淋溶损失和氮收支的影响稻田渗滤液和田面水中NH4+-N含量随生育期的变化动态受肥料类型显着影响,与已测定的肥料氮释放模式基本一致;而渗滤液中NO3--N含量变化主要受水分管理影响。较撒施处理,侧条施肥不同程度地增加了 20 cm和60 cm 土壤渗滤液中无机氮(NH4+-N+NO3--N)浓度,同时减少了田面水中NH4+-N浓度,两年结果基本一致。与撒施相比,SCU和PCU侧条施肥显着增加了氮淋溶和成熟期40-60 cm 土层无机氮含量,这可能与分蘖期和无效分蘖期高的肥料氮释放有关。SCU侧条施肥下氮肥淋溶损失最高,两年分别为6.65 kg N ha-1和5.34 kg N ha-1。与SCU和PCU侧条施肥相比,BBF侧条施肥下氮淋溶损失最低,两年结果一致,这主要与其在整个生育期更加平衡的氮肥释放有关。本试验结果表明,BBF侧条施肥较CK显着降低了稻田土壤氮表观损失,且不会带来氮淋溶损失的显着增加。基于以上结果,综合考虑水稻产量、氮肥吸收和利用,并结合对经济和环境效应的评价,本研究认为,在机插粳稻生产中,BBF侧条施肥是一种可以有效取代常规分次施肥的新型控释氮肥运用方式。
郭彬彬[3](2019)在《小麦氮素营养的高光谱监测及施氮模型构建》文中提出氮素是作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之一。如何快速、实时、无损的获取和诊断小麦长势状况,进而精确运筹氮肥是当今智慧农业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不同年份、生态点、小麦品种、氮梯度等田间试验,采用高光谱遥感技术、生理生化指标测试技术等,系统分析了不同栽培因子条件下小麦冠层光谱特征与植株生长参数间的关系,构建了小麦叶片氮积累量(Leaf nitrogen accumulation,LNA)、植株氮积累量(Aerial nitrogen accumulation)的定量监测模型;分析了小麦不同器官生物量及氮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构建了基于干物质增长的小麦不同器官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Critical nitrogen concentration,Nc)、氮营养指数模型(Nitrogen nutrition index,NNI)和氮素亏缺模型(Accumulative nitrogen deficit,Nand);确立了基于光谱指数法和氮素营养指数法的小麦追氮调控模型。预期结果为小麦精确氮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在综合分析小麦冠层垂直角度观测的光谱特征基础上,研究了小麦叶片氮积累量与光谱参数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在常规参数中DIDA和SDr/SDb与LNA的关系最密切,拟合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16和0.807,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707和1.767。基于红边吸收特性和红边面积算法所构建的新型光谱参数(移动红边吸收面积,sREA),方程拟合效果得到明显改善,R2为0.831,RMSE为1.556,可以更好地表达叶片氮素营养状态及变化。经不同年份独立数据的检验结果表明,以sREA模型预测叶片氮积累量的精度最高,其中R2、RMSE和平均相对误差RE分别为0.814,1.905和16.2%。新型植被指数sREA可以对小麦叶片氮积累量进行有效监测。系统分析了不同观测角度下植株氮积累量与多个植被指数的定量关系,提取对植株氮积累量反映敏感的观测角度,从而确立植株氮积累量定量监测模型。结果表明,植被指数在后向观测角度的表现整体优于前向观测角度。无论后向或前向观测角度,植株氮积累量与17个常规植被指数间R2均随着观测角度的降低而增加,在后向-10°达到最大值。在常规参数中,DIDA和DDn与植株氮素积累量的关系最密切。利用红边特征及面积算法构建的新型植被指数(修定型右峰面积指数,mRPA)可以更好的估测植株氮积累量,其显着降低了不同试验因子的影响效应,在-20°至10°观测角度范围内可以建立统一监测模型。利用独立数据检验,mRPA监测小麦植株氮积累量的精度最高,模型的适应性和可靠性较好。将mRPA监测模型与斯坦福方程耦合,构建出了基于光谱指数法的小麦追氮调控模型,该结果为遥感技术在作物氮肥精确管理上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明确小麦不同器官(叶片、茎秆、植株)干物质质量和氮浓度随不同灌水、施氮水平及生育进程的变化规律基础上,依据Justes创建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方法,分别构建了小麦不同器官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Nc)、氮营养指数模型(NNI)和氮素亏缺模型(Nand)。结果表明:小麦各器官的临界氮浓度与生物量之间均符合幂函数关系(N=aDW-b),当生物量相同时,各器官均表现为灌水处理的临界氮浓度值高于不灌水处理。各器官Nc模型的拟合精度(R2)均表现为灌水处理高于不灌水处理。氮营养指数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大,能够很好地判别植株氮素丰缺状况。NNI与氮亏缺值(Nand)呈显着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其中,植株的R2最高(0.775),其次为叶片(0.747),茎秆最低(0.675)。将氮素亏缺模型与肥料贡献率和氮肥利用率相结合,构建出了基于氮营养指数法的小麦追氮调控模型,能够精确量化小麦生长过程中的氮肥实时供应量,有利于小麦节氮增效。科学氮肥管理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提高作物产量和降低环境风险。在分析不同氮素水平条件下小麦植株氮积累量与土层硝态氮含量随生育进程变化模式基础上,结合小麦植株根系与土壤硝态氮在0-100 cm空间变化,系统分析了小麦植株需氮和土壤供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株氮积累量和土壤硝态氮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硝态氮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且随着生育期推进逐渐向下移动。根重密度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单峰趋势,当施氮量为90 kg hm-2,根重密度达到最大值。根系主要分布在0-60 cm土层(占80%以上);20-60 cm根重占根系总重的30%。植株氮积累量的净增量与土壤硝态氮的净增量之间存在极显着的相关性,营养敏感期拔节-开花期最佳的相关性出现在20-60 cm(R2=0.402-0.431),成熟期在20-80 cm(R2=0.474)。本试验中综合考虑小麦产量、硝态氮残留量以及氮素利用率,提出黄淮南片高产小麦灌溉条件下推荐施氮量为180-270 kg hm-2。
宫宇[4](2019)在《分层施肥模式对夏玉米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提出玉米分层施肥模式采用缓释肥料,应用机械化操作种肥同播的方式通过一次性基施肥料,既满足作物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又省去追肥环节,简化了栽培管理措施,节约了劳动力成本,与农民对技术的需求相吻合。为探究分层施肥模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于2018年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王庄进行了试验研究。供试品种为鑫瑞25,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分层施肥模式(M1),底肥常规模式(M2),农户模式(Fm)3个处理,研究了分层施肥模式对夏玉米土壤和植株养分、光合特性以及干物质转移积累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M1在夏玉米生育前期土壤的全氮含量低于M2,但在后期显着高于M2和Fm,M1处理040cm土壤全氮含量显着高于M2和Fm,对40100cm土壤全氮含量影响较小。M1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在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较高,成熟期最低。铵态氮含量在抽雄期和灌浆期M1模式最高,M1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在生育后期有所升高。且对耕层土壤的影响较大。2、分层施肥模式能显着增加夏玉米植株氮、磷、钾的积累量,对氮素和钾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抽雄期之前,对磷素的影响主要是在抽雄期之后。分层施肥能有效改善植株氮素的转运情况和生产效率,提高磷素的收获指数、偏生产力和吸收效率,钾素的收获指数和偏生产力也显着高于底肥模式。3、不同施肥模式的夏玉米LAI在抽雄期差异显着,分层施肥模式最高,叶片的SPAD变化趋势与LAI相同。分层施肥模式的穗位叶净光合速率全生育期均显着高于其他两个处理,说明分层施肥模式夏玉米具有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4、分层施肥显着影响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和转移,抽雄期之后干物质积累量总体表现为M1显着高于M2和Fm,灌浆期M2显着低于Fm,其他时期M2和Fm均无显着差异。干物质转移量、转移率和对籽粒贡献率M2均最高。5、分层施肥通过增加穗粒数提高玉米产量,分层施肥的产量分别比M2和Fm增加了13.9%和8.3%,并且能减少追肥的工时和降低机械成本,获得较高的产投比和纯收益,经济效益较高。研究结论:分层施肥能够通过缓释肥缓慢释放的特性持续提高土壤养分的含量,为玉米生育后期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利于植株生育期间氮磷钾的吸收利用,提高养分的吸收效率;延长生育后期绿叶面积持续时间和维持较高的LAI和叶片SPAD值,提高光合生产能力,促进夏玉米的抽雄吐丝,提高夏玉米的穗粒数,进而增加产量,并且分层施肥能简化栽培管理措施,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较高的纯收益和产投比。
中山大学生物学系植物生理组[5](1977)在《水稻深层施肥和生育中期追肥的试验简报》文中研究说明 从化县龙潭公社于1975、1976年进行了水稻深层施肥的科学实验:1、将插秧前基肥面施改为深施;2、将碳酸氢铵(以下简称碳铵)作追肥撒施改为在水稻生育中期(即幼穗第一苞分化期或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用球肥深施。结果,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1976年全公社增产稻谷二百七十多万斤,其中晚稻在寒露风的危害下仍增产九十二万斤。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徐昭[6](2020)在《水氮限量对河套灌区玉米光合性能与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相对缺水、土壤盐渍化和氮肥利用率低下已成为制约河套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地面灌溉作为灌区基本灌水方式的背景下,研究盐渍化农田作物节水节氮高产理论,确定合理的水氮用量,对促进灌区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大田试验,以光合性能为主线揭示了河套灌区盐渍土玉米水氮耦合增产稳产机理;探究了不同程度盐渍化农田以及不同降水年型下玉米产量对水氮调控的响应规律,提出了合理的水氮用量。最后,通过建立水氮调控下盐渍化农田水盐动态过程模型,模拟研究了水氮调控对盐渍土玉米水盐动态及耗水过程的影响,初步阐明了不同程度盐渍土以及不同降水年型下水氮调控对玉米产量效应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阐明了水氮限量条件下中度盐渍土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河套灌区畦灌玉米在灌溉期结束后(灌浆中后期)是较容易发生水、氮亏缺及盐分胁迫的生育阶段。在灌溉期结束后,与常规水氮相比,中水中氮处理(灌水量225mm,施氮量258.8 kg·hm-2)不仅能提高碱解氮含量、地下水补给量和0-40cm 土层储水量,而且有利于减小土壤盐分含量。此外,中水中氮处理相比常规水氮对玉米生长后期的光能利用及胞间CO2浓度有明显促进作用,有利于光合能力的提高。(2)探讨了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土玉米光合性能的影响,揭示了水氮耦合增产稳产机理。适度增加灌水量或施氮量不仅在籽粒形成的灌浆期有利于提高玉米的光合速率、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及光合产物累积,而且有利于提高玉米生育期总的光合产物累积量以及光合产物向籽粒器官的分配比例。当灌水量超过225mm或施氮量超过258.8 kg.hm-2时这些光合性能指标增加不显着甚至有降低趋势。与常规水氮相比,中水中氮处理既能在玉米灌浆期保持较高的光合面积、相对延长光合时间、显着提高光合速率和光合产物累积量(P<0.05),又能显着提高玉米生育期总的光合产物累积量(P<0.05),还能将光合产物向籽粒器官的分配比例平均提高14.71%。(3)为更深入的了解玉米光合性能对水氮调控的响应机理,探讨了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土玉米抗氧化系统的影响。适度增加灌水量或施氮量不仅有利于缓解中度盐渍土玉米灌浆期逆境胁迫,而且有利于提高抗氧化能力,当灌水量超过225 mm或施氮量超过258.8 kg·hm-2时会加重玉米灌浆期逆境胁迫并降低抗氧化能力。与常规水氮相比,中水中氮处理明显缓解了玉米灌浆期的逆境胁迫,并且有利于提高抗氧化能力。(4)明确了河套灌区中度盐渍土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率对水氮调控的响应规律。适度增加灌水量或施氮量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当灌水量超过225 mm或施氮量超过258.8 kg·hm-2时提高效果不显着,甚至有降低趋势。与常规水氮相比,中水中氮处理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增产4.01%和23.35%,而且显着提高了 WUE和氮肥偏生产力(P<0.05)。(5)探究了不同程度盐渍土玉米产量对水氮限量的响应规律,以及不同降水年型下中度盐渍土玉米产量对水氮限量的响应规律,提出了合理的水氮用量。随着土壤盐渍程度的加重,水氮交互效应对玉米产量影响增大。非盐渍土在高灌水量和中等施氮量时才可获得高产,但中水中氮不会显着减产,中度盐渍土在供应中等水氮用量时才可获得高产,重度盐渍土在中等灌水量和较少供氮时才可获得高产。河套灌区玉米节水节氮高产的水氮用量为,非盐渍土(灌水量255.2~284.8mm,施氮量258.9~313.8 kg·kg·hm-2),中度盐渍土(灌水量227.6~269.5 mm,施氮量215.5~267.6 kg.hm-2),重度盐渍土(灌水量 197.4~252.6mm,施氮量 158.1~221.4 kg·hm-2)。河套灌区畦灌玉米的灌水时间受限于引黄灌溉渠道来水时间,在灌区现有的灌水条件下,玉米生长后期不能通过灌溉来补充土壤水分和淋洗盐分,但是在不同降水年型下通过合理的水氮调控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玉米产量。在河套灌区中度盐渍化农田上,枯水年供应中等水氮用量才可获得高产,平水年在供水较多和中等供氮时才可获得高产,但中水中氮不会显着减产,丰水年在水氮供应较多时可获得高产。河套灌区中度盐渍土玉米合理的水氮用量为,枯水年(灌水量227.6~269.5mm,施氮量215.5~267.6kg·hm-2),平水年(灌水量 259.1~292.9mm,施氮量 232.1~285.4kg·hm-2),丰水年(灌水量267.8~302.2mm,施氮量278.1~342.9kg·hm-2)。(6)建立了水氮调控下盐渍化农田水盐动态过程模型,并通过该模型模拟研究了水氮调控对盐渍土玉米水盐动态及耗水过程的影响,初步阐明了不同程度盐渍土以及不同降水年型下水氮调控对玉米产量效应的影响机制。根据河套灌区地下水埋深较浅、玉米地膜覆盖的特点,以及HYDRUS-1D模型存在高估土壤蒸发的问题。本研究利用改进的FAO-56双作物系数法计算实际土壤蒸发量和潜在蒸腾量,以作为HYDRUS-1D模型的上边界和源汇项,建立了水氮调控下盐渍化农田水盐动态过程模型(修正HYDRUS-1D模型)。经模型率定与检验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研究区不同水氮条件下土壤水盐动态过程。在非盐渍(S1)、中度盐渍(S2)、重度盐渍(S3)土壤上,常规水氮处理有利于玉米在灌溉期的生长。但是在玉米灌溉期结束后(灌浆中后期),与常规水氮处理相比,中水中氮处理改善了 S1 土壤水分状况、S2 土壤水盐状况、S3 土壤浅层盐分环境和地下水补给量,玉米蒸腾量在S1、S2和S3 土壤上分别提高了 10.15%、20.87%、26.58%。在河套灌区不同程度盐渍化农田上,中水中氮处理在灌溉期结束后均有利于玉米生长。水氮调控效应在不同降水年型下的主要区别在玉米灌溉期结束后。在该时期,与常规水氮处理相比,中水中氮处理在枯水年改善了土壤水盐状况,玉米蒸腾量增加了20.87%,有利于玉米生长;在平水年主要是改善了土壤水分状况,玉米蒸腾量增加了6.83%,有利于玉米生长;在丰水年土壤水盐状况相对较差,玉米蒸腾量减少了 6.38%,抑制了玉米生长。
陈中督[7](2017)在《农作措施对双季稻田固碳减排效应与农户低碳技术采纳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稻田是农业领域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源,释放的温室气体占农业总排放量的10%,因此,发展稻田低碳农业是未来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基于数据整理、田间定位试验、农户调研等方法,分析了我国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方稻区双季稻生产碳足迹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从农田角度分析稻田农作生产方式优化对降低双季稻碳足迹的潜力及途径;进一步定量分析影响稻农低碳技术采纳行为的因素,提出构建水稻低碳生产技术体系的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整体上,早稻和晚稻生产碳足迹都表现为随着年份增加而增加趋势,稻田CH4排放量是其最大的组成部分。双季稻潜在温室气体排放量构成中以肥料的生产、运输及使用所占的比例最高(~60%),逐步回归分析表明2004-2014年双季稻生产潜在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受柴油、复混肥和钾肥的影响。比较2004-2014年单位产量碳足迹空间分布,浙江、广东和海南省早稻和晚稻碳足迹最高,均约为0.90 kgC02-eq kg-1;安徽、福建、湖北和广西四个省份碳足迹较低,均约为0.50 kgCO2-eq kg-1。分析净利润收益表明,安徽和湖北两省双季稻减排收益表现为低排放-高收益省份,有利于双季稻低碳可持续性发展。(2)随着耕作年限的增加,免耕秸秆还田处理(NT)有机碳增长速率加快,有机碳累积量开始显着高于传统翻耕处理。NT处理显着降低了稻田净增温潜势(NGWP),很大程度上取决于CH4排放量的显着减少。在NT产量显着增加的情况下,碳足迹表现出NT处理最低(0.99 kg C02-eq kg-1)。节水灌溉模式降低了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而增加了表层活性有机碳含量。间歇灌溉模式(Ⅱ)显着降低了水稻生长季CH4的排放量而增加了休闲期N20排放量。理论产量中,节水灌溉模式显着增加了水稻植株的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与淹水灌溉(FI)相比,Ⅱ处理显着降低了双季稻碳足迹,降低幅度达到44%。土壤年均碳汇速率随着稻田施氮量的减少而减少,短期差异不显着(P<0.05)。在常规施氮水平的基础上减氮20%(N2),双季稻产量下降不显着,但显着降低了双季稻单位产量碳足迹,降低幅度达到34%。(3)本文选择低碳高效品种、免耕栽培技术、肥料优化管理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药减量技术、冬闲田管理技术和种养结合技术等典型技术。通过Multivariate Probit(MVP)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七种低碳农作技术采纳过程存在互补及替代关系,稻农选择肥料优化管理技术和免耕栽培技术以及冬闲田管理技术之间存在互补关系,种养结合技术的采纳和农药减量技术以及冬闲田管理技术选择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年龄越大的农户越不愿意采用劳力输出型低碳技术,例如节水灌溉技术和冬闲田管理技术等;家庭劳动力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该低碳技术的采纳。农户受教育水平越高,越容易采纳免耕栽培技术、种养结合技术等复杂型低碳农作技术。提高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是显着促进农户低碳农作技术采纳的关键。建立政府补贴机制及技术推广配套服务、健全民间借贷服务等都能够有效降低农户低碳技术采纳门槛,尤其表现在节水灌溉和种养结合技术等低碳技术的采纳上。
吴良泉[8](2014)在《基于“大配方、小调整”的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区域配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分散经营的小农户生产方式和规模化生产的肥料工业之间的矛盾要求区域配肥在理论和技术上有新的突破。本文在明确了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施肥分区的基础上,通过大样本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研究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不同区域的磷肥和钾肥效应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基于磷肥恒量监控建立了大区域的磷肥推荐技术指标;基于钾肥肥效反应建立了大区域的钾肥推荐技术指标;并结合区域气候、栽培和土壤条件等特点制定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不同区域的肥料配方与施肥建议。最后,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的农学和经济效应。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整理与分析2005-2010年在全国开展的7081、4232和9608个玉米、小麦和水稻田间肥效试验数据结果表明,玉米、小麦和水稻施磷增产效果显着,其中小麦施用磷肥的增产效果最佳(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施磷下全国小麦的平均增产量为0.9t ha-1,增产率为18.8%,缺磷区相对产量为85.8%,磷肥的农学效率为8.8kg kg-1),玉米次之(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施磷下全国玉米的平均增产量为1.1t ha-1,增产率为15.7%,缺磷区的相对产量为88.0%,磷肥的农学效率为12.4kg kg-1),水稻较低(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施磷下全国水稻的平均增产量为0.8t ha-1,增产率为12.8%,缺磷区的相对产量为89.9%,磷肥的农学效率为13.1kg kg-1)。在玉米上,表现为东北春玉米区、西北春玉米区和西南玉米区的增产效果要高于华北夏玉米区;在小麦上,表现为华北灌溉冬麦区的增产效果略低于其它区域;在水稻上,表现为东北单季稻区和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的增产效果较好,江南华南单双季稻区和西南高原山地单季稻区的增产效果较差;长江流域中游单双季稻区的早稻施磷效果大于晚稻。作物的施磷效应一方面受到土壤速效磷状况的直接影响,随着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高,施磷的增产效应呈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受到不同生产体系和种植制度的影响,特别是温度和水份的影响。(2)通过整理与分析2005-2010年在全国开展的3124、3924和9490个玉米、小麦和水稻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钾处理相比,东北春玉米区、西北春玉米区、华北夏玉米区和西南玉米区玉米施钾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4.0%,4.3%,14.7%,19.4%;与不施钾处理相比,全国小麦施钾的平均增产量为0.7t ha-1,增产率为12.5%,缺钾区相对产量为90.0%,钾肥农学效率为7.2kgkg-1;与不施钾处理相比,全国水稻施钾的平均增产量为0.8t ha1,增产率为12.5%,缺钾区的相对产量为90.1%,钾肥农学效率为9.1kg kg-1。本研究发现钾肥肥效反应仅部分受到土壤速效钾的影响,站点属性(例如县域,品种,土壤类型和年份等因素)的差异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钾肥的增产效应,随着产量水平的升高,施钾的增产效果更佳。(3)通过44个夏玉米田间试验的955组植株磷测试数据和56个夏玉米田间试验的953组植株钾测试数据的分析表明,当前优化施肥下夏玉米生产1吨籽粒需磷(P)和钾(K)量分别为3.20kg和15.0kg。单位籽粒产量需磷量随着产量水平的增加而降低,主要原因是收获指数的增加与籽粒磷浓度的下降;单位籽粒产量需钾量随着产量水平相对稳定,这主要是收获指数增加和秸秆钾浓度增加(由14.0g kg-1增加到18.1g kg-1)相互抵消而籽粒钾浓度基本维持在3.2g kg-1所造成的结果。(4)在建立了大区域磷素肥力分级指标和明确了作物磷素需求量的基础上,基于磷肥恒量监控建立了区域的磷肥推荐技术指标;同时基于钾肥肥效反应建立了区域的钾肥推荐技术指标。结果显示,我国玉米12个施肥亚区的磷肥推荐用量平均为75kgP2O5ha-1(46-123kg P2O5ha-1),钾肥推荐用量平均为54kg K2O ha-1(30-64kg K2O ha-1);7个小麦施肥亚区的磷肥推荐用量平均为77kg P2O5ha-1(55-88kg P2O5ha-1),钾肥推荐用量平均为50kgK2Oha-1(33-59kg K2O ha-1);8个水稻施肥亚区的磷肥推荐用量平均为71kg P2O5ha-1(59-84kg P2O5ha-1),钾肥推荐用量平均为62kg K2O ha-1(45-80kg K2O ha-1)。(5)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的养分推荐用量及气候、栽培和土壤条件的差异,根据“大配方、小调整”的技术思路确定了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不同生态区域的肥料配方及施肥建议。在12个玉米施肥亚区总共确定了16个区域肥料配方,包括12个基追结合施肥下的配方和4个一次性施肥配方;7个小麦施肥亚区总共确定了9个区域肥料配方,包括7个基追结合施肥方式下的配方和2个一次性施肥配方;8个水稻施肥亚区总共确定了11个区域肥料配方,其中包括7个高浓度配方和4个中浓度配方。(6)通过2011-2013年的178组田间试验证明,“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比习惯施肥显着提高了作物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在玉米上(n=63),该技术比农民习惯处理的产量提高9.0-11.4%、氮肥利用效率提高18-22%、经济效益提高1255-1433Yuan ha-1;在小麦上(n=36),该技术比农民习惯处理的产量提高7.6-11.7%、氮肥利用效率提高29-35%、经济效益提高1476-1688Yuan ha-1;在水稻上(n=79),该技术比农民习惯处理的产量提高8.3-10.5%、氮肥利用效率42-48%、经济效益提高2044-2388Yuan ha-1。
田昌[9](2019)在《湖南双季稻田控释尿素减施条件下氮素收支特征研究 ——以潮沙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大量施用氮(N)肥会导致稻田N素损失。系统研究稻田生态系统中N素收入和支出情况,及基于农田N素管理的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对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并对区域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指导意义。在湖南双季稻区通过长期定位田间试验,设置等N量控释尿素(1.0CRU)、控释尿素减N 10%(0.9CRU)、控释尿素减N 20%(0.8CRU)、控释尿素减N 30%(0.7CRU)以及普通尿素(U)和不施N肥对照(CK)等6个处理,于2016~2017年研究比较U与CRU减施下双季稻田N素收入、支出情况及收支特征分析,并计算稻田N素盈余数量。主要结果如下:1.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氮素吸收特征:U处理双季稻两季产量平均为11.52t·hm-2,N肥吸收利用率平均为20.93%。CRU的N素释放基本吻合水稻需N时期,施用CRU能显着提高双季稻成熟期N素累积和稻谷产量。CRU(1.0CRU、0.9CRU、0.8CRU、0.7CRU)处理双季稻两季产量2016和2017年分别为12.45~13.80 t·hm-2和12.14~12.94 t·hm-2,年平均产量以0.9CRU处理最高,为13.28 t·hm-2,显着高于1.0CRU、0.7CRU和U处理;0.8CRU处理次之,与0.9CRU处理差异不显着。水稻有效穗与稻谷产量呈显着正相关,CRU对晚稻增产效果优于早稻。CRU处理N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偏生产力、收获指数总体随N用量增加而降低,N肥吸收利用率平均为34.40%~40.05%,较U处理显着提高64.36%~91.36%,且0.9CRU、0.8CRU和0.7CRU处理间差异不显着,总体以0.8CRU和0.7CRU处理最高。因此,考虑产量和N肥利用率,在本试验条件下0.9CRU和0.8CRU为较合适氮肥管理方式。2.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田氮素气态损失特征:施基肥和分蘖肥后早稻NH3挥发发生在施肥后8~9 d内,峰值分别均于施肥后1~4 d出现;晚稻NH3挥发发生在施肥后6~9d内,峰值分别于施肥后2~3 d和3~4 d出现。受施肥方式影响,施分蘖肥NH3挥发损失率高于基肥;受气温和降雨影响,高温少雨有利于晚稻生长季稻田氨挥发排放。双季稻生长季U处理NH3挥发总损失量(率)最高,两年平均为N 110.25 kg·hm-2(26.82%);CRU处理总计NH3挥发损失量(率)平均为N 58.10~77.69 kg·hm-2(15.74%~16.95%),且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与U处理相比,1.0CRU、0.9CRU、0.8CRU和0.7CRU处理NH3挥发损失总量分别显着减少29.53%、37.03%、42.25%和43.45%。晒田期是稻田N2O排放的最主要时期,双季稻生长季N2O排放总量以U处理最高,为3.01~3.23kg·hm-2,N2O损失率为0.49%~0.52%。施用CRU能明显降低N2O排放,且随CRU用量降低而减少。与U处理相比,0.9CRU、0.8CRU和0.7CRU处理双季稻生长季平均分别减排15.71%、20.99%和25.48%。因此,综合考虑产量和N素气态损失,经方程拟合得出在本试验所设范围内0.8CRU和0.9CRU处理为较理想CRU的N用量处理。3.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田氮素液态损失特征:稻田施肥初期出现N素径流和渗漏峰值,是防控N素液态损失关键时期;受降雨影响,早稻生长季稻田易发生径流事件,降雨强度将增加N素液态流失负荷;随CRU施用量减少,N素液态流失量(率)逐渐降低。施N处理径流水中以NH4+-N为主要形态,占TN 60%以上;早、晚稻生长季U处理径流水TN流失量(率)两年平均分别为5.99 kg·hm-2(2.40%)和5.81 kg·hm-2(2.11%);CRU处理较U处理径流水TN流失量分别降低13.86%~35.39%和14.54%~34.34%。早、晚稻和双季稻生长季U处理渗漏水TN淋失量(率)最高,两年平均分别达25.62 kg·hm-2(13.12%)、25.99 kg·hm-2(12.67%)及51.61 kg·hm-2(12.33%);双季稻生长季0.8CRU和0.7CRU处理TN渗漏淋失量两年平均分别为40.75和36.22kg·hm-2,较U处理显着降低21.04%和29.83%;综合考虑双季稻产量和减排效果,在本试验条件下0.8CRU和0.9CRU处理可获得较高双季稻产量,且能明显降低双季稻田TN径流损失和渗漏淋失风险。4.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田土壤氮素残留特征: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TN和NO3--N含量呈下降趋势,CRU合理施用能明显提高稻田0~20 cm土壤全N和NO3--N含量。土壤无机N残留量随CRU的N用量增加而增加,适量CRU能有效增加土壤无机N残留,CRU过量减施(如0.7CRU)则有消耗地力风险。因此,综合考虑产量和土壤N素残留,经方程拟合得出在本试验所设范围内0.8CRU和0.9CRU处理可获得较高双季稻产量和较理想稻田土壤无机N残留量。5.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生长季稻田氮素收支特征:在本研究区双季稻生长季,U处理因高量N肥投入使稻田整体N盈余,平均为N 53.26 kg·hm-2·a-1。化肥投入是稻田N素收入的主要来源;作物吸收是双季稻田N支出的主要方式,且气态损失中氨挥发、液态流失中渗漏淋失是也是其重要损失方式。CRU减量施用能有效提高植株养分吸收,减少田间养分流失,有效降低土壤N素盈余,且随N用量降低其土壤N素盈余量越少,且以0.8CRU和0.7CRU处理收支效果最佳。
孙一迪[10](2019)在《斜发沸石对AWD驱动下稻田氨挥发和氮素淋失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短缺和氮损失引起的农田面源污染问题正威胁着我国水稻生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确保水稻产量安全的同时,研究如何降低水稻生产系统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具有重要意义。干湿交替灌溉(AWD)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有效节水灌溉模式,然而其有氧与厌氧环境的交替变化会改变稻田氮损失过程。斜发沸石持水控氮的能力,能有效减少氨挥发,氮素淋溶,氮径流等多种途径的氮损失,提高植株氮积累和作物产量,在许多室内模拟和旱作物的试验研究上已取得了显着效果。目前,将斜发沸石应用到持续淹灌(CF)稻田以减少氮损失的研究较少,有关AWD驱动下斜发沸石对氨挥发和氮素淋失的影响几乎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将斜发沸石应用到AWD水稻生产系统,通过AWD模式实现水稻节水,用斜发沸石来减缓稻田氮素损失和提高水稻产量,进一步实现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本研究于2016和2017年在辽宁省东港市水稻种植区运用非称重式蒸渗仪(测坑),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两种灌溉模式(CF和AWD)和三种沸石施用量(0 t·ha-1,5 t·ha-1,10 t·ha-1)下的稻田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氨挥发和氮素淋溶损失特征;植株和土壤中氮素变化特征;水稻产量、水分利用和品质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田面水NH4+-N浓度峰值出现在施肥后3天内。基肥和第一次追肥期,AWD处理的田面水NH4+-N浓度大于CF;第二次追肥期,AWD的NH4+-N浓度显着低于CF。两种灌溉模式下,田面水NH4+-N浓度均随斜发沸石量的增加而显着降低。氨挥发速率峰值均出现在施肥后的35天,大部分氨挥发发生在施肥后的710天。AWD显着增加了基肥期的氨挥发量,降低了第二次追肥期的氨挥发量,最终降低了氨挥发总损失量,但降低幅度较小(<2 kg·ha-1)。各施肥期的田面水NH4+-N浓度均与氨挥发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斜发沸石通过降低田面水NH4+-N浓度降低了各施肥期的氨挥发量。ICFZ10处理和IAWDZ10处理的氨挥发量显着低于其他处理,分别较ICFZ0处理减少35.1%36.5%和38.5%40.6%。(2)在水稻生长季大部分时期,AWD处理淋溶液中的NH4+-N和NO3--N浓度均大于CF。然而,两种灌溉模式下,淋溶液中NH4+-N和NO3--N浓度均随斜发沸石量的增加而显着降低,最终降低了总氮淋失量。NO3--N的淋失总量大于NH4+-N。IAWDZ0处理的氮淋失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但IAWDZ10和ICFZ0处理间差异不显着,甚至IAWDZ10处理的NH4+-N淋失量在2017年显着低于ICFZ0处理,说明斜发沸石的施入缓解了AWD引起的氮素淋失增加的风险。(3)与CF相比,AWD降低了除分蘖期外各生育期的水稻地上部氮素积累。AWD增加了成熟期根部氮素积累及分配,对植株总氮素积累影响不显着,且在2017降低了氮素转运量。施用斜发沸石显着提高了拔节孕穗期后各组织部位的氮积累。与无沸石相比,5 t·ha-1和10 t·ha-1沸石用量提高了植株总氮素积累量12.2%和16.7%18.0%,且提高了氮素转运量。(4)在水稻生长季的大部分时期,AWD稻田030 cm土层的NH4+-N和NO3--N含量大于CF;斜发沸石显着提高了整个生长季030 cm土层的无机氮含量,5 t·ha-1和10t·ha-1沸石用量使NH4+-N均值分别提高27.4%和41.5%,NO3--N均值分别提高15.1%和24.7%。在水稻成熟期,AWD较CF显着增加了030 cm和3060 cm土层的无机氮含量。与无斜发沸石相比,5 t·ha-1和10 t·ha-1沸石用量增加了030 cm土层中无机氮含量12.1%12.5%和18.7%20.9%;降低了3060 cm土层中无机氮含量17.6%20.2%和29.3%31.5%。(5)与CF相比,AWD降低了水稻株高,叶面积指数,根系伤流强度,叶片SPAD值,拔节孕穗期后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虽然AWD在2016年提高了干物质转运量,但对2017年干物质转运量无显着影响。施用斜发沸石增加了水稻株高、分蘖,但并未增加无效分蘖数;提高了叶面积指数,根系伤流强度和叶片SPAD值,进而提高了拔节孕穗期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及转运量。(6)与CF相比,AWD显着降低了水稻耗水量,提高了水分生产率;无斜发沸石施入时,AWD稻田的产量在2016年相对于CF无显着差异,但在2017年AWD显着降低了产量。斜发沸石通过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提高了水稻产量,进而提高了水分生产率。当稻田施用5 t·ha-1斜发沸石时,AWD稻田的产量显着低于CF,而施用10 t·ha-1斜发沸石时,CF和AWD间的产量无显着差异。由此说明AWD条件下需施入更多的斜发沸石来提高产量和水分生产率。与CF相比,AWD显着降低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但也降低了整精米率;提高了崩解值,降低了消减值,有利于提高食味值。施用斜发沸石提高了蛋白含量,降低了崩解值和消减值,但显着提高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7)与传统的稻田管理模式相比(CF&无斜发沸石),AWD与施用10 t·ha-1斜发沸石相结合的模式提高了浅层土壤的有效氮含量,降低了稻田的氨挥发损失(38.5%40.6%),且未增加氮素淋失,促进了植株氮素积累和生长发育,进而提高了产量(6.2%8.3%),同时提高了水分生产率(19.4%21.3%)。研究结果为实现水稻高产/稳产的前提下,减少水稻生产用水、氮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二、水稻深层施肥和生育中期追肥的试验简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深层施肥和生育中期追肥的试验简报(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
3.2.1 配方依据 |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
3.5 模型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1 引言 |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1 引言 |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1 引言 |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1 引言 |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1 引言 |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8.5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1 引言 |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1 引言 |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0.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1 引言 |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1.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 |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氮肥种类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去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稻田氮肥的使用现状 |
1.1 施氮量大 |
1.2 地区间差异大,布局不平衡 |
1.3 较低的氮肥使用效率 |
1.4 氮肥种类及运用方式的局限性 |
2 包膜控释氮肥在水稻生产上的研究进展 |
2.1 控释氮肥的分类 |
2.2 包膜控释氮肥养分释放机理 |
2.3 包膜控释氮肥养分释放评价方法 |
2.4 包膜控释氮肥在水稻生产上的研究进展 |
3 氮肥深施在水稻生产上的研究进展 |
3.1 氮肥深施技术类型 |
3.2 氮肥深施增效的原理 |
3.3 氮肥深施下肥料类型选择 |
3.4 氮肥深施在水稻上的研究进展 |
4 本研究切入点 |
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5.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5.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5.3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氮源 |
1.2 试验设计 |
1.3 田间管理 |
1.4 取样及测定方法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2.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2.3 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4 对群体光合生产的影响 |
2.5 对抽穗期群体特征的影响 |
2.6 经济效益探讨 |
3 讨论 |
3.1 不同控释氮肥撒施处理下对水稻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 |
3.2 不同控释氮肥侧条施肥下对水稻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 |
3.3 侧条施肥增效的可能机制探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氮肥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氮源 |
1.2 试验设计 |
1.3 田间管理 |
1.4 取样及测定方法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控释氮肥田间养分释放规律(肥包法) |
2.2 土壤无机氮时空分布 |
2.3 植株氮动态 |
2.4 水稻产量和氮肥回收利用效率 |
3 讨论 |
3.1 施肥方式对土壤NH_4~+-N时空分布的影响 |
3.2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氮吸收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氮肥淋溶损失和氮收支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氮源 |
1.2 试验设计 |
1.3 取样及测定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田面水中NH_4~+-N动态 |
2.2 20cm处渗漏液中无机氮动态 |
2.3 60cm处渗漏液中无机氮动态 |
2.4 氮肥淋溶损失 |
2.5 土壤氮残留 |
2.6 土壤氮平衡 |
3 讨论 |
3.1 土壤溶液中氮的时空分布与水稻氮肥吸收的关系 |
3.2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无机氮肥淋溶损失的影响 |
3.3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土壤氮肥残留的影响 |
3.4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土壤氮肥平衡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1 讨论 |
1.1 施肥方式对田面水、土壤(溶液)无机氮时空分布的影响 |
1.2 不同类型控释肥氮释放规律研究 |
1.3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吸收的影响 |
1.4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无机氮肥淋溶损失的影响 |
1.5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氮肥收支平衡的影响 |
2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3.1 明确了侧条施肥对土壤无机氮时空分布的影响 |
3.2 明确了适宜机插水稻生产的新型控释肥类型和施肥方式 |
3.3 探究了侧条施肥下不同肥料类型对稻田土壤无机氮淋溶损失的影响 |
4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小麦氮素营养的高光谱监测及施氮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立题依据 |
1 研究背景 |
2 作物营养诊断的发展历程 |
2.1 形态诊断方法 |
2.1.1 长势诊断 |
2.1.2 叶色诊断 |
2.2 化学诊断方法 |
2.2.1 植株全氮诊断 |
2.2.2 硝酸盐快速诊断 |
2.3 现代技术诊断 |
2.3.1 叶绿素仪技术 |
2.3.2 叶绿素荧光技术 |
2.4 临界氮浓度诊断技术 |
3 作物氮素营养光谱学监测研究进展 |
3.1 作物氮素营养监测机理 |
3.2 绿色植被的典型光谱特征 |
3.3 作物叶片层次氮素状况监测 |
3.4 作物植株层次氮素状况监测 |
3.5 多角度遥感监测 |
4 作物氮肥精确调控研究进展 |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冠层光谱红边特性的小麦叶片氮积累量监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小麦冠层光谱测定 |
1.3 生物量和氮含量测定 |
1.4 数据分析与利用 |
1.4.1 红边吸收面积指数的构建 |
1.4.2 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麦叶片氮积累量的变化 |
2.2 小麦叶片氮积累量与植株氮积累量的相关性 |
2.3 小麦叶片氮积累量与常规红边参数的关系 |
2.4 小麦叶片氮积累量与新构建植被指数sREA的关系 |
2.5 模型的测试与检验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章 小麦植株氮积累量的多角度监测及追氮调控模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小麦冠层多角度反射光谱测定 |
1.3 生物量和氮含量测定 |
1.4 数据分析与利用 |
1.4.1 新型植被指数的构建 |
1.4.2 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麦植株氮积累量的变化 |
2.2 不同观测角度下光谱反射率与植株氮积累量的关系 |
2.3 不同观测角度下光谱参数与植株氮积累量的关系 |
2.4 角度组合参数与植株氮积累量的关系 |
2.5 植株氮积累量模型的测试与检验 |
2.6 基于光谱指数法的追氮调控模型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章 不同灌水下小麦临界氮浓度模型的确立及氮肥优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生物量和氮含量测定 |
1.3 模型构建 |
1.3.1 小麦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的建立 |
1.3.2 小麦氮营养指数模型的构建 |
1.3.3 小麦氮亏缺模型的构建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灌溉及施氮水平对小麦生物量的影响 |
2.2 不同灌溉及施氮水平对小麦氮含量的影响 |
2.3 不同灌溉及施氮水平对小麦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的影响 |
2.4 不同灌溉及施氮水平对小麦氮营养指数的影响 |
2.5 小麦氮素营养指数与氮亏缺值的关系 |
2.6 基于氮素营养指数的小麦追氮调控模型的构建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五章 冬小麦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与适宜施氮量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小麦植株氮积累量和氮素利用率测定 |
1.3 产量测定 |
1.4 土壤硝态氮的测定 |
1.5 根系的测定 |
1.6 数据分析与利用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麦植株氮积累量与土壤硝态氮的动态变化 |
2.2 不同土层小麦根系的分布特征 |
2.3 不同施氮水平下土壤硝态氮的分布特征 |
2.4 小麦植株氮积累量与土壤硝态氮和根重密度的相关性 |
2.5 小麦植株氮积累量净增量与土壤硝态氮净增量的相关性 |
2.6 不同施氮量对成熟期小麦产量、植株氮积累量、硝态氮残余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高光谱遥感的监测方式 |
1.1.1 高光谱遥感的分析技术 |
1.1.2 高光谱遥感信息的采集方式 |
1.2 作物氮素营养的诊断与调控 |
1.2.1 作物氮素营养诊断方法 |
1.2.2 作物追氮调控技术 |
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
3 今后的研究设想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硕博连读期间发表和投稿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4)分层施肥模式对夏玉米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分层施肥对夏玉米土壤和植株养分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1 施肥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2.2 施肥方式对植株养分的影响 |
1.2.3 施肥方式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4 施肥方式对玉米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田基本情况 |
2.2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3.1 土壤养分 |
2.3.2 植株养分 |
2.3.3 净光合速率(Pn) |
2.3.4 叶面积指数(LAI) |
2.3.5 SPAD值 |
2.3.6 干物质积累及分配 |
2.3.7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4 数据分析 |
2.5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分层施肥模式对夏玉米土壤养分的影响 |
3.1.1 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3.1.2 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3.1.3 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3.1.4 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3.1.5 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3.2 分层施肥模式对夏玉米植株养分的影响 |
3.2.1 对植株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3.2.2 对植株氮素的转运和生产效率的影响 |
3.2.3 对植株磷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3.2.4 对植株磷素的转运和生产效率的影响 |
3.2.5 对植株钾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3.2.6 对植株钾素的转运和生产效率的影响 |
3.3 分层施肥模式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1 对夏玉米LAI及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3.2 对夏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
3.4 分层施肥模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特征的影响 |
3.4.1 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4.2 对夏玉米营养器官干物质转移的影响 |
3.5 分层施肥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6 分层施肥模式对夏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分层施肥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4.2 分层施肥模式对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4.3 分层施肥模式对植株光合特性的影响 |
4.4 分层施肥模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和转移的影响 |
4.5 分层施肥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水氮限量对河套灌区玉米光合性能与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氮耦合效应研究现状 |
1.2.2 盐渍工作物水氮耦合增产机理研究现状 |
1.2.3 水氮调控条件下作物光合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1.2.4 水氮调控对作物逆境胁迫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1.2.5 田间尺度土壤水盐运移模型 |
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与试验方案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气象资料 |
2.3.2 土壤指标 |
2.3.3 作物指标 |
2.3.4 地下水数据 |
2.3.5 土壤物理性质 |
2.3.6 生育阶段划分 |
2.4 计算方法 |
2.5 田间管理 |
2.6 数据处理 |
3 不同水氮条件下中度盐渍土玉米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研究 |
3.1 不同灌水量对玉米最大根深的影响 |
3.2 水氮限量供给下土壤水氮盐状况分析 |
3.2.1 不同水氮处理对土壤储水量的影响 |
3.2.2 不同水氮处理对地下水补给量的影响 |
3.2.3 不同水氮处理对土壤盐分含量的影响 |
3.2.4 水氮限量供给下土壤氮素含量分析 |
3.2.5 水氮用量与土壤水盐氮状况的相关分析 |
3.2.6 讨论 |
3.3 水氮限量供给对盐渍土玉米光能利用的影响 |
3.3.1 不同水氮条件下冠层光截获率及其影响要素 |
3.3.2 不同水氮条件下光能利用效率 |
3.3.3 讨论 |
3.4 不同水氮条件下盐渍土玉米叶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 |
3.4.1 水氮限量对玉米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 |
3.4.2 水氮限量对玉米叶片胞间CO_2浓度的影响 |
3.5 小结 |
4 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土玉米光合性能的影响 |
4.1 不同水氮条件下中度盐渍土玉米光合速率 |
4.1.1 水氮限量条件下玉米光合速率生育期动态变化 |
4.1.2 不同水氮条件下玉米灌浆期光合速率均值比较 |
4.1.3 光合速率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
4.1.4 讨论 |
4.2 不同水氮条件下盐渍土玉米光合面积和光合时间 |
4.2.1 不同水氮条件下盐渍化农田玉米光合作用面积 |
4.2.2 不同水氮条件下盐渍化农田玉米光合作用时间 |
4.2.3 讨论 |
4.3 不同水氮条件下盐渍土玉米光合产物累积与分配 |
4.3.1 不同水氮条件下盐渍化农田玉米地上生物量 |
4.3.2 不同水氮条件下盐渍化农田玉米光合产物分配 |
4.4 小结 |
5 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土玉米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5.1 水氮调控对盐渍土玉米应激性指标的影响 |
5.2 水氮调控对盐渍土玉米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3 水氮调控对盐渍土玉米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4 小结 |
6 水氮限量对盐渍化农田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
6.1 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化农田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及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
6.1.1 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化农田玉米产量的影响 |
6.1.2 水氮两因素交互效应分析 |
6.1.3 水氮限量对玉米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6.1.4 水氮限量对盐渍化农田玉米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
6.2 不同程度盐渍化农田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率对水氮调控的响应 |
6.2.1 不同程度盐渍化农田下水氮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
6.2.2 不同盐渍土条件下水氮耦合产量效应分析及方案优化 |
6.2.3 不同盐渍土条件下水氮处理对玉米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
6.2.4 讨论 |
6.3 不同降水年型下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土玉米产量与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
6.3.1 不同降水年型下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土玉米产量的影响 |
6.3.2 不同降水年型下中度盐渍土玉米水氮用量方案优化 |
6.3.3 不同降水年型下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土玉米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
6.4 小结 |
7 水氮调控下盐渍化农田水盐动态过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7.1 HYRUS-1D模型的适应性分析 |
7.1.1 河套灌区农田玉米适应性分析 |
7.1.2 本研究目标适应性分析 |
7.1.3 HYDRUS-1D模型修正的理论 |
7.2 模型修正 |
7.2.1 HYDRUS-1D模型介绍 |
7.2.2 改进FAO-56双作物系数法 |
7.2.3 修正HYDRUS-1D模型 |
7.3 模型的率定与检验 |
7.3.1 模型建立 |
7.3.2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7.3.3 率定和检验 |
7.4 基于修正HYDRUS-1D模型的农田玉米水盐动态及耗水过程模拟研究 |
7.4.1 水氮对不同程度盐渍土玉米耗水过程及水盐动态影响的模拟研究 |
7.4.2 不同降水年型下水氮对玉米耗水过程及水盐动态影响的模拟研究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农作措施对双季稻田固碳减排效应与农户低碳技术采纳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章 南方稻区双季稻生产系统碳足迹评价 |
2.1 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耕作方式转变对双季稻田固碳减排效应的影响 |
3.1 田间试验及计算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优化灌溉对双季稻田固碳减排效应的影响 |
4.1 田间试验及计算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优化施肥对双季稻田固碳减排效应的影响 |
5.1 田间试验及计算方法 |
5.2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稻田低碳农作技术农户采纳行为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讨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基于“大配方、小调整”的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区域配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 |
1.2.2 肥效反应 |
1.2.3 作物养分需求规律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国不同区域玉米施磷效应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中国玉米施肥分区 |
2.2.2 数据来源 |
2.2.3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区域玉米施磷效应 |
2.3.2 不同区域土壤有效磷含量对玉米施磷效应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不同区域小麦施磷效应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中国小麦施肥分区 |
3.2.2 数据来源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区域小麦施磷效应 |
3.3.2 土壤有效磷含量对小麦施磷效应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不同区域水稻施磷效应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中国水稻施肥分区 |
4.2.2 数据来源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区域水稻施磷效应 |
4.3.2 不同区域土壤有效磷含量对水稻施磷效应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不同区域玉米施钾效应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钾肥施用现状调查 |
5.2.2 田间肥效试验 |
5.2.3 取样和实验室分析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当前农民施钾现状 |
5.3.2 不同区域玉米施钾效应 |
5.3.3 玉米施钾增产效应的变异来源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不同区域小麦施钾效应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中国小麦施肥分区 |
6.2.2 数据来源 |
6.2.3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区域小麦施钾效应 |
6.3.2 土壤有效钾含量对小麦施钾效应的影响 |
6.3.3 不同产量水平下的小麦施钾效应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不同区域水稻施钾效应研究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中国水稻施肥分区 |
7.2.2 数据来源 |
7.2.3 数据处理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不同区域水稻施钾效应 |
7.3.2 不同区域土壤有效钾含量对水稻施钾效应的影响 |
7.3.3 不同产量水平下的水稻施钾效应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第八章 不同产量水平夏玉米的磷素需求规律 |
8.1 前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数据库来源 |
8.2.2 植株分析 |
8.3.3 数据分析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产量、磷浓度和磷吸收 |
8.3.2 不同磷管理策略下的磷需求 |
8.3.3 优化施磷下不同产量水平下的磷需求 |
8.3.4 不同产量水平下花前花后干物质和磷累积动态 |
8.4 讨论 |
8.5 小结 |
第九章 不同产量水平夏玉米的钾素需求规律 |
9.1 前言 |
9.2 材料与方法 |
9.2.1 数据库来源 |
9.2.2 植株分析 |
9.3.3 数据分析 |
9.3 结果与分析 |
9.3.1 产量、钾浓度和钾吸收 |
9.3.2 不同钾管理策略下的钾需求 |
9.3.3 优化施钾下不同产量水平下的钾需求 |
9.3.4 不同产量水平下花前花后干物质和钾累积动态 |
9.4 讨论 |
9.5 小结 |
第十章 中国玉米区域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肥料配方研究 |
10.1 前言 |
10.2 材料方法 |
10.2.1 中国玉米施肥分区 |
10.2.2 不同区域氮肥总量控制 |
10.2.3 不同区域磷肥恒量监控 |
10.2.4 不同区域钾肥肥效反应 |
10.2.5 区域大配方设计及小调整方案 |
10.3 结果与分析 |
10.3.1 不同区域氮肥推荐用量 |
10.3.2 不同区域磷肥推荐用量 |
10.3.3 不同区域钾肥推荐用量 |
10.3.4 不同区域的大配方 |
10.4 讨论 |
10.4.1 区域间养分推荐用量的差异及其原因 |
10.4.2 玉米配方设计中氮肥基追分配的问题 |
10.4.3 大配方与小调整的关系 |
10.5 小结 |
第十一章 中国小麦区域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肥料配方研究 |
11.1 前言 |
11.2 材料方法 |
11.2.1 中国小麦施肥分区 |
11.2.2 不同区域氮肥总量控制 |
11.2.3 不同区域磷肥恒量监控 |
11.2.4 不同区域钾肥肥效反应 |
11.2.5 区域大配方设计及小调整方案 |
11.3 结果与分析 |
11.3.1 不同区域氮肥推荐用量 |
11.3.2 不同区域磷肥推荐用量 |
11.3.3 不同区域钾肥推荐用量 |
11.3.4 不同区域的大配方 |
11.4 讨论 |
11.4.1 我国小麦生产中氮肥的合理施用 |
11.4.2 我国小麦生产中磷肥的合理施用 |
11.4.3 我国小麦生产中钾肥的合理施用 |
11.5 小结 |
第十二章 中国水稻区域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肥料配方研究 |
12.1 前言 |
12.2 材料方法 |
12.2.1 中国水稻施肥分区 |
12.2.2 不同区域氮肥总量控制 |
12.2.3 不同区域磷肥恒量监控 |
12.2.4 不同区域钾肥肥效反应 |
12.2.5 区域大配方设计及小调整方案 |
12.3 结果与分析 |
12.3.1 不同区域氮肥推荐用量 |
12.3.2 不同区域磷肥推荐用量 |
12.3.3 不同区域钾肥推荐用量 |
12.3.4 不同区域的大配方 |
12.4 讨论 |
12.4.1 我国水稻氮磷肥的合理施用 |
12.4.2 中低浓度水稻配方肥的设计与高产条件下钾肥用量的调整 |
12.5 小结 |
第十三章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的试验验证 |
13.1 前言 |
13.2 材料与方法 |
13.2.1 数据来源 |
13.2.2 试验设计 |
13.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3 结果与分析 |
13.3.1 “大配方、小调整”与农民习惯在肥料用量上的差异 |
13.3.2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13.3.3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的增收效果 |
13.3.4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13.4 讨论 |
13.4.1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的增产增效原因分析 |
13.4.2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的应用前景 |
13.5 小结 |
第十四章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
14.1 综合讨论 |
14.2 主要结论 |
14.3 研究特色与创新 |
14.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湖南双季稻田控释尿素减施条件下氮素收支特征研究 ——以潮沙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田系统氮素收支平衡研究 |
1.2.2 氮素收入 |
1.2.3 氮素支出 |
1.2.4 控释氮肥对稻田氮素损失的影响 |
1.3 存在的科学技术问题 |
1.4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氮素吸收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2.2 供试材料 |
2.2.3 试验设计 |
2.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5 计算公式 |
2.2.6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控释尿素氮素养分释放和水稻吸氮特征 |
2.3.2 双季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3.3 双季稻植株氮含量和地上部氮素累积量 |
2.3.4 双季稻氮肥利用效率 |
2.3.5 早、晚稻控释尿素氮用量与稻谷产量、氮肥利用率的相关性分析 |
2.4 讨论 |
2.4.1 控释尿素减施对双季稻稻谷产量的影响 |
2.4.2 控释尿素减施对双季稻养分吸收的影响 |
2.4.3 控释尿素减施对双季稻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田氮素气态损失特征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4 计算公式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水稻生长期温度和降雨量 |
3.3.2 双季稻田氨挥发损失 |
3.3.3 双季稻田N_2O损失 |
3.4 讨论 |
3.4.1 控释尿素对双季稻NH_3挥发损失的影响 |
3.4.2 控释尿素用量对双季稻NH_3挥发损失的影响 |
3.4.3 控释尿素对双季稻NH_3挥发速率及损失周期的影响 |
3.4.4 施肥方式对双季稻NH_3挥发损失的影响 |
3.4.5 气候条件对双季稻NH_3挥发损失的影响 |
3.4.6 控释尿素减施对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 |
3.5 结论 |
第四章 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田氮素液态损失特征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4.2.2 供试材料 |
4.2.3 试验设计 |
4.2.4 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
4.2.5 计算公式 |
4.2.6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降雨量 |
4.3.2 氮素径流损失 |
4.3.3 氮素渗漏损失 |
4.4 讨论 |
4.4.1 控释尿素减施对稻田径流水氮素浓度的影响 |
4.4.2 控释尿素减施对稻田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
4.4.3 控释尿素减施对稻田氮渗漏淋失的影响 |
4.5 结论 |
第五章 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田氮素土壤残留特征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区域概况 |
5.2.2 供试材料 |
5.2.3 试验地基本情况 |
5.2.4 试验设计 |
5.2.5 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
5.2.6 计算公式 |
5.2.7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收获期土壤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及分布 |
5.3.2 收获期土壤全氮、无机氮的残留量 |
5.3.3 双季稻田无机氮残留量与稻谷产量、控释尿素施氮量的关系 |
5.4 讨论 |
5.4.1 施肥对土壤剖面养分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
5.4.2 控释肥对土壤剖面养分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
5.4.3 控释肥减量对土壤剖面养分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
5.4.4 控释肥对土壤无机氮残留的影响 |
5.5 结论 |
第六章 双季稻田氮素养分循环与收支特征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6.2.2 供试材料 |
6.2.3 试验设计 |
6.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6.2.5 计算公式 |
6.2.6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稻田系统氮素输入特征 |
6.3.2 稻田系统氮素支出特征 |
6.3.3 稻田系统无机氮收支平衡特征 |
6.3.4 稻田系统总氮收支平衡特征 |
6.4 讨论 |
6.5 结论 |
第七章 创新点与展望 |
7.1 创新点 |
7.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斜发沸石对AWD驱动下稻田氨挥发和氮素淋失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稻田氮素损失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AWD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3 斜发沸石的应用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AWD对氨挥发和氮素淋溶的影响 |
1.2.2 AWD对水稻水分利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2.3 斜发沸石对氨挥发和氮素淋溶的影响 |
1.2.4 斜发沸石的保水增产性能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氨挥发 |
2.3.2 田面水及淋溶液的氮浓度 |
2.3.3 植株氮积累和转运 |
2.3.4 土中氮含量 |
2.3.5 生长特性指标 |
2.3.6 根系伤流强度及叶片SPAD值 |
2.3.7 植株干物质积累和转运 |
2.3.8 产量及产量构成 |
2.3.9 耗水量及水分生产率 |
2.3.10 稻米品质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斜发沸石对AWD稻田田面水NH_4~+-N动态变化、氨挥发及氮素淋失的影响 |
3.1.1 田面水NH_4~+-N动态变化 |
3.1.2 稻田氨挥发损失量 |
3.1.3 田面NH_4~+-N浓度与氨挥发量的相关关系 |
3.1.4 淋溶液中NH_4~+-N和 NO_3~--N动态变化及氮素淋失量 |
3.2 斜发沸石对AWD驱动下植株及土壤中氮素的影响 |
3.2.1 不同生育期植株体内的氮素积累与分配 |
3.2.2 黄熟期植株各器官氮素积累、分配与转运 |
3.2.3 整个生长季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
3.2.4 成熟期不同土层深度的无机氮含量 |
3.3 斜发沸石对AWD驱动下水稻产量、水分利用及品质的影响 |
3.3.1 株高、分蘖和叶面积指数 |
3.3.2 根系伤流强度和叶片SPAD值 |
3.3.3 水稻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 |
3.3.4 产量及产量构成 |
3.3.5 水稻生长指标和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3.3.6 氮损失、植株氮积累、土中氮含量及产量关联分析 |
3.3.7 耗水量和水分生产率 |
3.3.8 稻米品质 |
第四章 讨论 |
4.1 斜发沸石对AWD稻田田面水NH_4~+-N动态变化、氨挥发及氮素淋失的影响 |
4.1.1 AWD和斜发沸石施用田面水NH_4~+-N动态变化和氨挥发的影响 |
4.1.2 AWD和斜发沸石施用对氮淋失的影响 |
4.2 斜发沸石对AWD驱动下植株及土壤中氮素的影响 |
4.2.1 AWD模式对植株及土壤中氮素的影响 |
4.2.2 斜发沸石施用对植株及土壤中氮素的影响 |
4.3 斜发沸石对AWD驱动下水稻产量、水分利用及品质的影响 |
4.3.1 AWD模式对水稻产量、水分利用及品质的影响 |
4.3.2 斜发沸石施用对水稻产量、水分利用及品质的影响 |
4.4 斜发沸石在稻田生产系统中增产减污效力的评价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水稻深层施肥和生育中期追肥的试验简报(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2]氮肥种类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去向的影响[D]. 柯健.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3]小麦氮素营养的高光谱监测及施氮模型构建[D]. 郭彬彬.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4]分层施肥模式对夏玉米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 宫宇.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5]水稻深层施肥和生育中期追肥的试验简报[J]. 中山大学生物学系植物生理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7(04)
- [6]水氮限量对河套灌区玉米光合性能与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 徐昭.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7]农作措施对双季稻田固碳减排效应与农户低碳技术采纳行为研究[D]. 陈中督.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8]基于“大配方、小调整”的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区域配肥技术研究[D]. 吴良泉.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9]湖南双季稻田控释尿素减施条件下氮素收支特征研究 ——以潮沙泥为例[D]. 田昌.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10]斜发沸石对AWD驱动下稻田氨挥发和氮素淋失的影响研究[D]. 孙一迪.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