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落实德育措施的反思与对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赵祖地[1](2014)在《高校德育评估研究》文中提出“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居于高等教育核心部位的高校德育,在全面完成高等教育根本任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注和研究高校德育评估是高校德育的理想诉求、高校德育评估实践的呼唤,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本研究以高校德育评估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手段与方法,借鉴教育评估及德育学的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对高校德育评估理论与实践进行反思;探讨高校德育评估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以何实现;分析与审视当前高校德育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并从“根源”入手,依次对高校德育的评估本源、评估理论、评估方法、评估应用等进行深入探讨,试图为建构高校德育评估理论体系添砖加瓦。针对当前高校德育评估理论与实践实际,本研究对德育评估的本源与逻辑起点进行梳理与研究,着力追溯德育评估的理论本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评估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德育评估思想是德育评估的指导思想,中国传统德育评估思想、西方德育评估思想是德育评估思想资源,德育价值论、教育评估论及其它相关学科理论是德育评估的理论基础。高校德育评估理论建设是高校德育评估研究的核心。在探索“德育评估的一般原理”的基础上,对德育评估的系统及特征、德育评估的要素与结构等进行深入研究,以进一步认识与把握德育评估的本质与规律,以期构建高校德育评估理论之内核。高校德育评估系统是为了实现高效德育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各组成部分的有机整体,它包括德育评估的主体、德育评估客体、德育评估介体等要素,是一个由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高校德育评估结构包括过程结构、要素结构及要素关系等。高校德育评估本质是一种认识、是一种价值判断、是评估客体的对象化反映。高校德育评估的规律包括德育评估系统外适律、德育评估要素耦合律、德育评估量质统一律等。探索切实可行的、可重复的、科学的高校德育评估方法是高校德育评估研究的重要任务。充分运用数学理论、教育统计学原理,着力在德育评估方案的制定、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德育评估信息的搜集与分析、德育评估结果检验与结果处理等方面进行研究,以进一步丰富德育评估理论。德育评估方案的设计与优化是德育评估方案制定的重点;高校德育评估标准的编制与量表、高校德育评估指标的权重与权集是高校德育评估的指标体系建构的主要内容;高校德育评估信度、效度、可靠度检验是德育评估结果检验的核心;高校德育评估结果的分析与诊断、德育评估结果的反馈是德育评估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最后环节。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指导具体的、生动的德育评估实践。德育评估是对德育过程及其结果作出价值判断,无论是德育各个工作环节的过程,还是德育终端的结果,都在实践领域。因此,必须根据德育评估的对象领域,分别从学校层面,院系层面,年级班级层面,学生个体层面的德育评估进行研究,以真正认识与把握高校德育评估规律。最后,从学科的视角,观照和审视高校德育评估,提出了高校德育评估的学科构想。“高校德育评估”有自身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领域与研究对象;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即德育评估的概念、原理、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知识系统;有自身的研究方法,即德育评估“学科”知识的生产方式。初步具备作为“高校德育评估”独立学科的要素条件。高校德育评估“学科”的能否顺利“产生”并得到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高等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意义,取决于它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价值,取决于它对未来教育科学、德育科学体系完善的贡献。
金纯[2](2019)在《云南省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德育制度现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德育制度是德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德育目标实现的有力保障,是学校德育管理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学校德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强调了“德育为先”的重要理念,也对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制度提出了相关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然而这些学校的学生由于受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影响,大多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不高,给学校实现育人目标带来了挑战。近年来,在党和国家提出的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机制和要求下,云南省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结合实际,建立了学校自身的德育制度体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理念新要求的不断提出,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德育制度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和不足,给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带来了阻碍,也给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基于此,笔者选择德育制度这一主题,通过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集体访谈法等方法,对云南省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德育制度的文本建设情况、实施效果、存在问题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进而提出了优化策略。本研究首先对云南省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现存的七类典型德育制度文本进行了建设情况分析,其次从认知度、满意度和参与度的角度,通过发放学生和教师问卷对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德育制度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最后结合集体访谈结果,挖掘和剖析出该校德育制度在文本、组织、实施过程等静态和动态表现形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最终提出了优化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德育制度的策略建议:在静态形式方面,一是完善德育制度的文本类型和内容,二是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制度的运行组织和机构;在动态形式方面,一是遵循德育制度制定的原则,二是规范德育制度制定的程序,三是加强监督评价,确保制度执行到位,四是加强组织实施,提供有力保障,五是转变德育观念,明确德育目标,提高德育主体的认识,六是加强德育制度内容宣传,提高德育制度的知晓率,七是加强培训与指导,提高德育队伍的德育工作能力,八是构建制度育人文化,营造知行合一氛围。
闫昌锐[3](2019)在《系统德育论》文中研究指明德育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完成这一工程,不仅要在结构、目标、内容、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上树立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而且要以德育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道德教育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的思想引领以及政治导向下,我国道德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当前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德育研究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从整体上来看,传统研究比较注重于德育系统要素的单一研究、德育场域的局部研究以及德育过程的阶段性研究,而对于学校德育整体建构的系统性研究则开始的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学校德育系统虽然从形式上看比较完整,但德育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以及与社会和环境的交互性与适应性仍有待增强。我国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发展缓慢,关键是缺乏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的理论,为“系统建设”提供既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又适应道德教育规律等特殊要求的指导。系统科学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提出确立了系统科学的学科地位,使人们对系统整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并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以相对论、量子论为基础,系统科学逐步突破传统科学的物质观、还原观、时空观,逐步从自然科学领域过渡到社会人文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范式的变革。系统科学引入道德教育研究,不仅在认识论上,要求我们要充分把握德育系统主体、过程及结果的组织复杂性问题,而且在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上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清晰的研究视角,使人们的研究视域从追求道德教育的实体性、确定性、程序性、阶段性等转向关注德育系统的生成性、混沌性、过程性、整体性上来。这对于揭示德育系统的发展运行机制,探索德育系统建构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思想和原理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工具来考察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结构、环境等基本范畴,探讨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存在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整体建构学校德育系统的路径及其优化的策略,是本文的核心思想。基于此,论文在整体上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解析,这是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基础。系统由要素构成,道德教育作为复杂系统,它包括要素、层次以及环境三大基础子系统。其中要素子系统包括主体要素、过程要素及形态要素;层次子系统包括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不同学段;环境系统包括家庭德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以及社会德育环境。三大子系统横向耦合,纵向贯通、深度推进,共同构成了德育系统的三维立体模型。通过对德育系统的耦合机制、竞争与协同机制、控制机制以及超循环反馈机制来分析德育系统的整体性、非线性、自组织性等复杂性特征。第二,系统论视野下德育系统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这是学校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依据。基于德育系统的三维模型,研究发现德育系统在要素系统、层次系统以及环境系统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德育要素缺乏耦合。具体表现在主体要素的割裂化、过程要素的破碎化以及形态要素的断裂化;其次是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缺乏连贯性,德育内容缺乏递进性、德育方法缺乏过渡性等问题;再次是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从学校环境来看,教学与学习环境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制度德育环境异化、硬件设施环境德育功能较弱。从家庭德育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家庭的价值导向、教育观念、及教育期望与学校存在一定的冲突,导致家庭与学校相互推倭德育责任等。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学校正面引导与社会不道德现象的冲突。通过对如上问题的探讨,从传统德育观念、政策制度的价值取向、德育管理的缺陷以及德育主体的制约等方面分析了德育系统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及其优化策略。实现德育系统功能的整体性涌现,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和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实现部分与整体的内在统一;其次,要加强大、中、小学德育过程的衔接,具体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队伍等方面的衔接,以推动德育系统的层次性功能跃迁,实现德育系统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再次,要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域,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德育的协同发展,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
郑黄鑫[4](2020)在《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德育理论为培养人类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解决当今生态问题而生。在我国,在巨大的生态危机压力之下,在环境教育尚未取得应有成效的背景下,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德育思想、西方生态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生态德育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正式诞生,四十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当今生态环境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进行回顾与反思,无论是对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对生态德育实践的开展和现实生态问题的解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态德育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依据研究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大致可划分为孕育、萌生、探索和蓬勃发展四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学者们主要从理论、学科和关系三种不同视角,围绕生态德育的概念、意义、理论基础、目标、原则、内容、特点、途径及方法八大主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呈现出丰富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然而,分析发现相关研究尚存在研究取向的功利性、研究的系统性不足、研究成果的实践导向和效用不够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彰显生态德育理论的意义,建议在后续研究中,能借鉴相关经验,完善研究体系;继承优良传统,发扬研究优势;克服现有不足,突破研究困境;加强实效研究,提升研究的可操作性。
侯天凤[5](2020)在《城市新区小学德育实效调查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在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旋律,基础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城市新区小学德育因其独特地域下多因素交互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为促进城市新区小学德育实效提升发展,论文从对比分析国内外城市新区小学德育实效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入手,选取温江区H学校为案例学校,明确调查对象、方法和工具,较为全面地诊断了温江区H学校的德育实效情况,并给出了相对科学的优化提升策略,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城市新区、小学德育实效为关键词,结合研究视角、视域、视点,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界定了“城市新区”和“德育实效”,并就城市新区学校特征,选定温江区H学校为案例学校。(2)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对学生、教师、家长进行匿名调查。考虑时代背景、学生类别等因素,对专家问卷进行针对性调整,并就德育目标、措施、成效、问题等方面,制订访谈提纲。运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对问卷的内容与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进行检验。问卷以专家研究为基础,建议为导向,结合实际修订而成,内容效度得以保证;通过KMO样本适合性与Bartlett球形检定,并观察相关系数矩阵,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取特征值>1,正交旋转中采用最大方差法,提取主元件,并检验其累计贡献率,结果显示:三套问卷中KMO值均>0.7,P=0.000<0.01,累计贡献率均>0.5,表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问卷结构效度通过检验。同时,Cronbach的Alpha值均大于0.8,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3)通过多维度、多角度调查发现,当前温江区H学校德育实效在德育认识、成效与认可度、德育机制、德育创新上还存在不足。其原因主要表现为:学生呈现多样化,德育难度较高;家庭教育乏力,家校合作待加强;德育队伍力量不足,育人体系待健全;德育课程校本化、本土化不足等。(4)坚持以学生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注重与生活密切联系,基于温江区H学校德育实际、资源、经验与困境,提出了实践性优化策略:第一,多措并举,深入贯彻德育“1+4”内容体系,强化学科融合,大力推进“智慧1+5”培养模式;第二,强化德育队伍建设、健全德育育人体系、搭建家校交流平台,不断提升德育水平与育人质量;第三,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与特色,创新德育模式,如“德育结合中医药文化教育”、“德育结合生态文明教育”等;第四,结合学校实际,稳步推进,为认识并促进城市新区小学德育实效提升提供参考借鉴。
许慧霞[6](2014)在《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德育困境研究》文中认为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中,研究生教育处于最高层次。当前,社会发展中面临着全球化、信息化、社会转型等问题,这对处于高位的研究生教育无疑是新的挑战。如何妥善应对这些挑战,是研究生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在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研究生德育在应对当前时代命题中无疑占据着重要位置,具体而言,研究生德育既决定了研究生教育性质和方向的深层次要素,更是研究生教育的导向、动力和保证。然而,从现实角度出发,对比当前的研究生德育现状,国家相关政策虽强调研究生德育居于“首位”,但在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环节中,研究生德育实则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有些甚至流于形式。针对这一现状,众多从事研究生德育研究的学人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无论是实证研究抑或理论探索,均为研究生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做出自己一定的贡献,但问题依然存在,在许多方面还有待深入。无论从受教育群体、目标等角度观之,研究生德育都异于其他层次的高校德育形态,从这一角度出发重新审视研究生德育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其有诸多方面的挑战,又恰逢社会因科技而遭遇剧变,人们原有的学习、生活及工作方式猝不及防迈向一个新的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如此背景之下,研究生德育却无强有力的内构力量用以支撑起一个信息时代下的新德育体系,并以之应对当下的因时代裂变而蜕变出新的时代挑战。而从自媒体自身的特点来看,其蓬勃发展所预示的不仅仅是普通民众参与以实现娱乐、交流、获取信息,更是成为广大民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实现自己话语权及各项权利的新兴工具。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对研究生德育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而现实中研究生德育往往采取仓促应对,甚至以“不变”应对“剧变”,造成高校研究生德育发展缓慢,甚至严重滞后。研究内容将结合自媒体的特征与功能,以自媒体视阈中的研究生德育困境为研究问题,以处于自媒体环境中的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处于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德育相关的概念的厘定,全面审视自媒体时代中研究生道德发展现状,辅以真实案例佐证、问卷调查、个体访谈等形式对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德育真实进行尽可能细致而全面的实证调查,进而依据研究生德育问题的根源分析,力图从研究生德育队伍建设、德育内容构建、德育环境推进、德育载体建设、德育形式转换而提出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的改进策略,并最终寻求研究生德育变革的新途径、新方式,为研究生德育的实践提供新视角。总的来说,共分五大部分。从自媒体的发展缘由、类型划分、特点分析、其正负向功能探究;从德育的内容求索、功能思考、特点分析、意义探求、问题呈现,对自媒体和研究生德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力求较为全面地展现变化发展的脉络。其后以自媒体和研究生德育的关系辨析为逻辑起点,一方面,分析总结自媒体时代给研究生德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开辟了研究生德育发展的新领域。另一方面,探究自媒体时代给研究生德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负面影响。当然,对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道德发展的现实呈现必然不可忽视其道德的发展规律。因此分析了研究生道德的社会期望高企、生活状态多样、生理发展平缓、自我意识成熟等总体特质,进而呈现了当前研究生道德发展的现实:道德认知发展上有着影响上单一化、取向上多元化、认识上无思化、要求上放任化等明显的特征:道德情感上诉求的消退化、转化的浅表化、表现的矛盾化;道德意志发展上自觉的弱化、取向的迷惘、坚定的消解、实践的困顿;道德行为发展上主体的单子化倾向、原则的快乐化倾向、方式的模仿化倾向、追求的虚无化倾向。总的来说,这些特质无一不处处烙着较为鲜明的自媒体时代的印记。教育问题具有很强的上观性,不同的人对教育有不同的价值追求,所以在同一教育事实上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具有非常强的不可预测性,在实证的调查中还涉及到更多的非理性的因素,如研究生的价值观,非量化性且不能以数据呈现的因素。为此从这个角度看,问卷调查用数据呈现了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德育的状况,个体访谈则是用感性的、直观的意见弥补问卷调查法的非全面性。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德育问题关系到研究生道德的知、情、意、行四大维度,了解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德育现状、态度和认识,必须对自媒体时代影响研究生德育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予以根源分析,具体而言,从外部因素切入涉及社会转型中的信息化、全球化、多元化、经济至上化、环境异化,从内部因素切入则涉及教育和学校德育本身的功利性、工具性,德育课程“主渠道不主”等现状中找到研究生德育困境的原因所在。问题源于实践,问题又止于实践。全文的归宿是对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的发展路径进行阐述。首先,通过提升德育队伍的自媒体意识、鼓励德育队伍的自媒体参与、推动德育队伍的自媒体实践和构建新型“三共”导学关系来开展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队伍建设;其次,通过本十与全球的一体建设、现实与虚拟的结合运用和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发展来进行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内容的构建;再次,通过强化政府的监管、重拾商业的责任和发展制度的保障促使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环境推进;而后,通过媒体资源的全面整合、德育课程的整体参与和德育组织的现代调适来开展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载体建设;最后,通过从文本话语走入生活话语,从道德灌输回归生命关怀,从单向输送转向平等对话来进行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形式转换。针对前述研究生德育要素在自媒体环境下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相应地提出如何构建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的发展路径来增强研究生德育有效性。通过这些思考和建议,企盼从教育源流抓起,为高校研究生德育探寻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张宁[7](1991)在《高校落实德育措施的反思与对策探讨》文中研究说明 总结改革开放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教训,分析过去,预测未来,高等学校如果不能一以贯之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真正落实把德育放在首位,资产阶级自由化就会泛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其后患无穷,回顾反思历史,认清当前形势,展望未来,把德育落实到高校各个工作环节的实处不仅必要而且要深入贯
杨林[8](2013)在《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准确、通俗的表达。新疆与中亚诸国比邻,周边政治环境复杂,直接受敌对势力破坏。新疆又是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并存地区。因此,新疆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除了要面对现代化中普遍问题,还要还面临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诸多复杂挑战。在此背景下,加强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一方面是大学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对提高新疆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辐射、推动作用,从而促进新疆的长治久安,实现新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本文以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了解新疆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现状,以此为基础提出加强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途径。全文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理论基础。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荣辱观展开,论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重大意义、思想渊源、现实依据,和新疆高校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分析了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现状;第三部分分析了新疆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从树立教育新理念、加强教育队伍建设、拓宽教育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方面,提出加强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建议。
商文媛[9](2017)在《当代我国幼儿德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幼儿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最初时期。幼儿期的行为养成、品行塑造对个体的终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幼儿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他们的道德修养将影响未来整个社会的道德价值走向。因此,从小对幼儿进行德育是十分必要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道德启蒙教育决定着幼儿价值观念、德行品质的形成。幼儿教师作为家长之外的直接教育者,同样对幼儿品德培养、人格塑造产生深刻的影响。家长和幼儿教师是引领幼儿德育的主要力量。论文以幼儿德育为研究对象,首先结合文献资料简要概括了幼儿德育的相关概念,指出了幼儿德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及道德教育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总结出幼儿德育须包含的四部分内容: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性品质的教育;正确与人交往、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教育;初步的是非观培育;初步的爱国情感培育,以及幼儿德育的意义。其次,根据实际生活中的观察和新闻案例分析了影响幼儿德育的因素。立足于当前我国幼儿德育的普遍现状,着重以家长、幼儿教师两个施教主体为出发点,指出幼儿德育不足主要源于家长对幼儿德育缺乏重视、家长和幼儿教师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存在偏差、家庭和幼儿园未形成教育合力,相关制度不健全。文章最后,针对当前家庭和幼儿园中幼儿德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包括教育主体应树立正确的幼儿德育观,选择适宜的幼儿德育内容,营造良好的幼儿德育环境,采用灵活的德育方法,加强家园配合提高幼儿德育合力;国家应加强引导,为幼儿德育提供资金和制度保障。
张晓东[10](2007)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政策研究是教育研究的新兴领域,德育政策研究更是其中比较薄弱的部分,研究者对改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年的中小学德育政策延革进行研究与分析,透视其演进的主要脉络和德育理念的不断跃迁。为了更好地诠释与理解较长时期的政策发展理路,努力找寻其中具有阶段性意义的转折点,本文以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作为界分标志,将其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同时,根据国家德育政策文件结构,将德育政策的文本内容分为德育目标与价值取向、德育内容与实施、德育管理与保障三个块面进行分析。鉴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相对缓慢,导致决策体制变化不甚明显,难以概括出阶段性的不同特征,所以,将打通整个时间段对政策过程进行分析。在整个政策文本演进的过程中,根据三个块面的划分,努力返回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勾勒出政策文本变迁的主要特征,并对这些特征进行理论分析。在总体归纳出德育政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着力描述与分析了国家政治、市场经济、生活世界三个最主要特征与德育政策之间的互动,这三个特征在三个时间段中次第出现,并且在相应阶段的政策文本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德育政策过程分析由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评估三部分组成,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与质性访谈的基础上,在对整个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的观照下,描述与反思这一较长时期中小学德育决策体制与实践操作模式,包括中央制定颁布政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政策的落实,以及中小学德育政策的评估,力求把德育政策过程的具体问题呈现出来。建基于政策文本与政策过程分析之上,本文无意于建构宏大的政策发展范式,而是从问题解决式的研究主旨出发,在对政策发展回溯与检讨的过程中,检索与抽取其中最关键也最让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以下六个建议:德育政策要努力体现政治、市场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协调关系:以道德教育为基础改进政策中的大德育现状;德育政策要以公民教育为突破口推动德育深入变革;努力求解中小学德育政策效用的适切性;实现政策制定者与理论研究者两个群体的良性互动;以政策变革促进德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者试图以这些建议为中小学德育政策创新提供可能的契入点或改进要素,从而为开辟与探索新的德育政策发展方向与实践模式提供借鉴。
二、高校落实德育措施的反思与对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落实德育措施的反思与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德育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 高校德育的理想诉求 |
(二) 高校德育评估实践的呼唤 |
二、研究综述 |
(一) 高校德育评估相关问题研究 |
(二) 高校德育评估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构架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构架 |
(二)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德育评估现实反思 |
一、高校德育评估及相关概念之厘清 |
(一) 高校德育及价值的辨识 |
(二) 高校德育目标的审视 |
(三) 高校德育评估涵义的把握 |
二、高校德育评估价值之追问 |
(一) 高校德育评估何以必要 |
(二) 高校德育评估何以可能 |
(三) 高校德育评估如何实现 |
三、高校德育评估问题之探寻 |
(一) 高校德育评估总体情况 |
(二) 高校德育评估存在的问题 |
(三) 高校德育评估问题之根源 |
第二章 高校德育评估本源追溯 |
一、中西德育评估思想 |
(一) 中国传统德育评估思想 |
(二) 西方德育评估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德育评估思想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评估思想 |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德育评估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
(一) 认识论 |
(二) 价值论 |
四、现代教育评估理论 |
(一) 教育测量理论 |
(二) 教育评估描述理论 |
(三) 教育评估判断理论 |
(四) 教育评估建构理论 |
第三章 高校德育评估理论探析 |
一、高校德育评估的一般原理 |
(一) 高校德育评估的过程与特点 |
(二) 高校德育评估的原则 |
(三) 高校德育评估的功能 |
二、高校德育评估的系统 |
(一) 系统与高校德育评估系统 |
(二) 高校德育评估系统的基本特征 |
(三) 高校德育评估体系统的地位与作用 |
三、高校德育评估的要素 |
(一) 高校德育评估的主体 |
(二) 高校德育评估的客体 |
(三) 高校德育评估的介体 |
四、高校德育评估的结构 |
(一) 高校德育评估的过程结构 |
(二) 高校德育评估的要素结构 |
(三) 高校德育评估的要素关系 |
五、高校德育评估的本质 |
(一) 德育评估的本源性探索 |
(二) 高校德育评估内涵的辨识 |
(三) 高校德育评估的本质规定 |
六、高校德育评估的基本规律 |
(一) 高校德育评估系统外适律 |
(二) 高校德育评估要素耦合律 |
(三) 高校德育评估量质统一律 |
第四章 高校德育评估方法求索 |
一、高校德育评估方案的设计 |
(一) 高校德育评估方案 |
(二) 高校德育评估方案的设计步骤 |
二、高校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
(一) 高校德育评估指标及体系 |
(二) 高校德育评估体系标准及编制 |
(三) 高校德育评估指标的权重与权集 |
(四) 高校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形成 |
三、高校德育评估信息的搜集与运用 |
(一) 高校德育评估信息的特征 |
(二) 高校德育评估信息的搜集 |
(三) 高校德育评估信息的处理 |
四、高校德育评估结果的检验 |
(一) 高校德育评估信度的检验 |
(二) 高校德育评估效度的检验 |
(三) 高校德育评估可靠性的检验 |
五、高校德育评估结果的处理 |
(一) 高校德育评估结果的检验 |
(二) 高校德育评估结果的分析与诊断 |
(三) 高校德育评估结果的反馈 |
(四) 高校德育评估结果的正确对待 |
第五章 高校德育评估实践运用 |
一、学校层面德育评估 |
(一) 学校层面德育评估的特点 |
(二) 学校层面德育评估指标及体系 |
(三) 学校层面德育评估的实施 |
二、院系德育工作评估 |
(一) 院系德育工作评估内容 |
(二) 院系德育工作评估指标要素 |
(三) 院系德育工作评估的实施 |
三、班级与年级德育工作评估 |
(一) 班级与年级德育工作评估实现条件 |
(二) 班级与年级德育工作评估的功能 |
(三) 班级与年级德育工作评估的内容与指标体系 |
(四) 班级与年级德育工作评估的组织与实施 |
四、学生品德评估 |
(一) 学生品德评估的原则 |
(二) 学生品德评估的内容 |
(三) 学生品德评估指标要素及标准 |
(四) 学生品德评估的施行 |
结束语 走向学科的高校德育评估 |
一、高校德育评估的学科观照 |
(一) 高校德育评估研究对象的观照 |
(二) 高校德育评估知识系统的观照 |
(三) 高校德育评估研究方法的观照 |
二、高校德育评估学科的构想 |
(一) 高校德育评估学科的基本内涵 |
(二) 高校德育评估学科的逻辑起点 |
(三) 高校德育评估学科的理论借鉴 |
(四) 高校德育评估学科的研究任务 |
(五) 高校德育评估学科的前景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云南省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德育制度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制度是我国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二、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制度是德育工作者工作职责 |
三、学校德育制度是个人研究兴趣所致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概念厘定 |
一、制度 |
二、德育 |
三、德育制度 |
第四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局限与不足 |
第六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云南省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德育制度文本建设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实行学分管理制度,量化学生日常行为考核 |
一、制度的制定情况 |
二、制度的执行情况 |
三、制度的实施成效 |
第二节 制定《学生纪律处分办法》,规范学生言行举止 |
一、制度的制定情况 |
二、制度的执行情况 |
三、制度的实施成效 |
第三节 探索执行班主任辅导员并行制度,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
一、制度的制定情况 |
二、制度的执行情况 |
三、制度的实施成效 |
第四节 多方位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增强德育队伍力量 |
一、制度的制定情况 |
二、制度的执行情况 |
三、制度的实施成效 |
第五节 建立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加强民族团结特色教育 |
一、制度的制定情况 |
二、制度的执行情况 |
三、制度的实施成效 |
第六节 资助评选挂钩学生表现,做实资助育人环节 |
一、制度的制定情况 |
二、制度的执行情况 |
三、制度的实施成效 |
第七节 健全安全工作机制,加强各类安全防范 |
一、制度的制定情况 |
二、制度的执行情况 |
三、制度的实施成效 |
第三章 云南省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德育制度的实施效果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德育制度在学生中的实施效果 |
一、学生受访者概况 |
二、学生受访者对本校德育制度的认知 |
三、学生受访者关于学校德育制度的满意度 |
四、学生受访者在德育活动中的参与度 |
第二节 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德育制度在教师中的实施效果 |
一、教师受访者概述 |
二、教师受访者对本校德育制度的认知 |
三、教师受访者对本校德育制度的满意度 |
四、教师受访者在德育活动中的参与度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一、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德育制度实施效果概述 |
二、德育制度的实施效果研究路径 |
第四章 云南省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德育制度现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德育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德育制度文本和组织存在的问题 |
二、德育制度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德育制度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校因素 |
二、教师因素 |
三、学生因素 |
四、家庭因素 |
五、社会因素 |
第五章 云南省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德育制度现状建设优化策略 |
第一节 优化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德育制度的静态表现 |
一、完善德育制度的文本类型和内容 |
二、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制度的运行组织和机构 |
第二节 优化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德育制度的动态表现 |
一、遵循德育制度制定的原则 |
二、规范德育制度制定的程序 |
三、加强监督评价,确保执行到位 |
四、加强组织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
五、转变德育观念,明确德育目标,加强德育主体的重视 |
六、加强德育制度内容宣传,提高德育制度的知晓率 |
七、加强培训与指导,提高德育队伍的德育工作能力 |
八、构建制度育人文化,营造知行合一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系统德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理论背景 |
(二) 现实背景 |
(三) 政策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已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一章 系统科学及其理论渊源 |
一、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
(一) 系统科学的产生 |
(二) 系统科学的发展 |
二、系统科学的内涵 |
(一) 系统的概念内涵 |
(二) 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 |
(三) 系统的分类 |
三、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
(一) 整体性原理 |
(二) 层次性原理 |
(三) 开放性原理 |
(四) 自组织性原理 |
四、系统科学的应用 |
(一) 系统科学的生物学应用 |
(二) 系统科学的管理学应用 |
(三) 系统科学的经济学应用 |
(四) 系统科学的物理学应用 |
(五) 系统科学的社会学应用 |
(六) 对德育系统研究的启示 |
第二章 德育系统的理论建构 |
一、德育系统的内涵 |
(一) 概念界定 |
(二) 三维模型 |
二、德育系统的结构 |
(一) 要素结构 |
(二) 层次结构 |
(三) 环境结构 |
三、德育系统运行机制 |
(一)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涵 |
(二)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容 |
第三章 系统论视野下的德育困境 |
一、德育系统构成要素缺乏耦合 |
(一) 主体要素割裂化 |
(二) 过程要素断裂化 |
(三) 形态要素破碎化 |
二、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 |
(一) 目标衔接缺乏连贯性 |
(二) 内容衔接缺乏递进性 |
(三) 方法衔接缺乏过渡性 |
三、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 |
(一) 学校德育环境育人能力欠缺 |
(二) 家校德育环境协同性不强 |
(三) 学校引导与社会道德冲突 |
第四章 德育困境的根源分析 |
一、传统德育模式的限制 |
(一) 价值取向的工具化 |
(二) 思维观念的简单化 |
(三) 德育运作的秩序化 |
二、德育政策专业化水平不高 |
(一) 政策目标强调共性忽视个性 |
(二) 政策制定过程缺乏程序正义 |
(三) 政策内容的专业化不强 |
三、德育管理的缺陷 |
(一) 德育管理的限制 |
(二) 德育评价因素 |
四、德育主体的制约 |
(一) 德育师资专业化水平低 |
(二) 忽视学生德性成长规律 |
(三) 家长道德教育素养欠缺 |
第五章 完善德育系统的对策建议 |
一、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 |
(一) 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
(二) 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 |
(三) 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 |
二、加强德育过程的有效衔接 |
(一) 加强德育目标衔接 |
(二) 深化德育内容衔接 |
(三) 促进德育师资衔接 |
三、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 |
(一) 创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
(二) 创新学校德育环境 |
(三) 增强家庭德育意识 |
(四) 整合社会德育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现实动因:生态问题依旧严峻 |
(二)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
(三)完善需求:现有生态德育理论存在不足 |
(四)时代氤氲:特殊时间节点进行理论回顾成为潮流之势 |
二、概念界定 |
(一)生态 |
(二)德育 |
(三)生态德育 |
(四)生态德育理论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如何进行文献综述的研究 |
(二)关于德育理论发展的研究 |
(三)关于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日新月盛: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1990年:生态德育理论的孕育阶段 |
一、作为生态德育理论产生基础的环境教育的政策背景 |
二、作为生态德育理论产生基础的环境教育的理论背景 |
第二节 1990-2002年:生态德育理论的萌生阶段 |
一、环境教育的成长——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催生了生态德育理论 |
二、理论界关于环境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的思考促使生态德育理论初步形成 |
第三节 2003-2005年:生态德育理论的探索阶段 |
一、国家政策支持促进了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 |
二、理论界的热烈讨论激发了生态德育理论的进步 |
第四节 2006年至今:生态德育理论的蓬勃阶段 |
一、可持续教育再发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发了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热潮 |
二、生态德育大范围进入校园实践促使生态德育理论的实践性转向 |
第二章 八大主题:共构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内容 |
第一节 生态德育概念与意义的探究 |
一、生态德育概念的厘清 |
二、生态德育意义的揭示 |
第二节 生态德育特点的探析 |
一、生态德育理论的特点 |
二、生态德育实施过程的特点 |
第三节 生态德育理论基础的探讨 |
一、以儒道佛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生态德育思想 |
二、西方生态伦理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第四节 生态德育目标及原则的探明 |
一、生态德育目标的分析 |
二、生态德育原则的探寻 |
第五节 生态德育内容的探索 |
第六节 生态德育途径及方法的探求 |
一、按照不同教育实施主体进行划分 |
二、按照不同教育方式进行划分 |
第三章 三种视角:共建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维度 |
第一节 理论维度:生态德育研究的逻辑基础 |
一、东方哲学思想孕育了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雏形 |
二、西方哲学思想奠定了生态德育理论的生存逻辑 |
第二节 学科维度:生态德育研究的实践契入点 |
一、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二、在思想品德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三、在地理和生物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四、在其他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第三节 关系维度:深化生态德育研究的立足点 |
一、生态德育与环境教育关系的辨明 |
二、生态德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关系的辨明 |
三、生态德育与生态文明教育关系的辨明 |
四、生态德育与德育生态关系的辨明 |
五、生态德育与其他教育关系的辨明 |
第四章 继往开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困境与超越 |
第一节 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特点 |
一、丰富性 |
二、多元性 |
三、开放性 |
第二节 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困境 |
一、价值取向的功利性 |
二、研究的系统性不足 |
三、研究的实践导向和效用不够 |
第三节 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困境的超越 |
一、借鉴相关经验,完善生态德育理论研究体系 |
二、继承优良传统,发扬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优势 |
三、克服现有不足,突破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困境 |
四、加强实效性研究,提升生态德育理论的可操作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致谢 |
(5)城市新区小学德育实效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新区 |
1.3.2 德育实效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3 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城市新区小学德育实效的调查设计与组织实施 |
2.1 确定研究对象 |
2.1.1 城市新区学校的特征 |
2.1.2 温江区H学校的概况 |
2.1.3 研究对象的确定 |
2.2 调查设计 |
2.2.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2.2.2 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编制 |
2.3 组织实施 |
2.3.1 调查资料收集 |
2.3.2 问卷信效度检测 |
3 温江区H学校小学德育实效调查分析 |
3.1 问卷调查分析 |
3.1.1 德育重要性与作用分析 |
3.1.2 德育实施途径分析 |
3.1.3 德育内容分析 |
3.1.4 德育课授课方式分析 |
3.1.5 家校交流与合作现状分析 |
3.1.6 学生情况分析 |
3.1.7 学校德育效果分析 |
3.2 访谈调查分析 |
3.2.1 小学德育的目标和主要依据 |
3.2.2 小学德育工作主要措施 |
3.2.3 小学德育工作成效 |
3.2.4 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计划 |
4 温江区H学校小学德育实效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
4.1 温江区H学校小学德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4.2.1 学生呈现多样化,德育难度较高 |
4.2.2 家庭教育乏力,家校合作待加强 |
4.2.3 德育队伍力量不足,育人体系待健全 |
4.2.4 德育课程校本化、本土化不足 |
4.3 温江区H学校小学德育实效的优化策略 |
4.3.1 总结经验,优势发展 |
4.3.2 发现问题,推动发展 |
4.3.3 本土德育,特色发展 |
4.3.4 结合实际,稳步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城市新区小学德育实效调查问卷(小学生卷) |
附录B 城市新区小学德育实效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C 城市新区小学德育实效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D 城市新区小学德育实效调查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德育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价值 |
1. 为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的适时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
2. 为自媒体时代国家相关研究生德育的政策制定提供现实性参考 |
3. 为自媒体时代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行之有效的指导 |
4. 为自媒体时代研究生自我全面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
(三) 研究内容 |
(四)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问卷调查法 |
3. 访谈法 |
(五) 研究路线 |
一、文献综述 |
(一) 文献分析 |
1. 关于自媒体的文献分析 |
(1) 学术专着分析 |
(2) 学术论文分析 |
(3) 学位论文分析 |
(4) 立项课题分析 |
2. 关于研究生德育的文献分析 |
(1) 学术专着分析 |
(2) 学术论文分析 |
(3) 学位论文分析 |
(4) 立项课题分析 |
(5) 国家制度分析 |
(二) 文献分类综述 |
1. 自媒体研究分类综述 |
2. 研究生德育研究分类综述 |
(1) 研究生的特点及其现状 |
(2) 研究生德育的内涵要素 |
(3) 研究生德育的现实问题 |
3.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研究分类综述 |
(1) 自媒体时代为研究生德育带来的挑战 |
(2) 自媒体时代为研究生德育带来的机遇 |
(3)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的路径与方法 |
(三) 文献述评 |
1. 当前研究的不足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的理论探询 |
(一) 自媒体的理论思索 |
1. 自媒体的整体认识 |
2. 自媒体的类型划分 |
3. 自媒体的发展特点 |
4. 自媒体的实践功能 |
(二) 研究生德育的总体考察 |
1. 研究生德育的概念界定 |
2. 研究生德育的内容求索 |
3. 研究生德育的功能思考 |
4. 研究生德育的特点分析 |
5. 研究生德育的意义探求 |
6. 研究生德育的问题呈现 |
(三) 自媒体与研究生德育的关系辨析 |
1. 自媒体:研究生德育的发展机遇 |
2. 研究生德育:自媒体时代的教育应对 |
3. 自媒体和研究生德育的矛盾统一关系 |
三、自媒体时代研究生的道德发展现实 |
(一)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发展的总体特质 |
1. 社会期望高企 |
2. 生活状态多样 |
3. 生理发展平缓 |
4. 自我意识成熟 |
(二)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道德认知的发展 |
1. 道德认知发展影响上的单一化 |
2. 道德认知发展取向上的多元化 |
3. 道德认知发展认识上的无思化 |
4. 道德认知发展要求上的放任化 |
(三)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
1. 道德情感诉求的消褪化 |
2. 道德情感转化的浅表化 |
3. 道德情感表现的矛盾化 |
(四)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道德意志的发展 |
1. 道德意志自觉的弱化 |
2. 道德意志取向的迷惘 |
3. 道德意志坚定的消解 |
4. 道德意志实践的困顿 |
(五)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道德行为的发展 |
1. 道德行为主体的单子化倾向 |
2. 道德行为原则的快乐化倾向 |
3. 道德行为方式的模仿化倾向 |
4. 道德行为追求的虚无化倾向 |
四、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的实证研究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对象 |
(四) 研究过程 |
1. 问卷的编制、试测及修改 |
2. 完成问卷终稿 |
3. 问卷发放及信效度分析 |
(五) 数据分析 |
1. 基本信息分析 |
2. 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情况调查分析 |
(六) 调查结论 |
1.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队伍存在的问题 |
2.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
3.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环境存在的问题 |
4.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载体存在的问题 |
5.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形式存在的问题 |
五、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的困境超越 |
(一)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困境的根源 |
1. 社会转型的影响 |
2. 教育发展的桎梏 |
(二) 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的改革路向 |
1. 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队伍建设 |
2. 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内容构建 |
3. 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环境推进 |
4. 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载体建设 |
5. 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形式转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8)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理论基础及重要性 |
(一)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 |
1、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
2、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
(二)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渊源 |
1、 传统耻感文化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之基 |
2、 传统礼乐教化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之源 |
3、 传统人之为人的价值理想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之髓 |
(三)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实依据 |
1、 道德的约束力有所下降 |
2、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日益严峻 |
3、 我国综合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
4、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
(四) 新疆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 |
1、 提高新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途径 |
2、 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
3、 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需要 |
二、 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现状 |
(一)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取得显着成绩 |
1、 学校探索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途径 |
2、 大学生基本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 |
3、 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有一定积极影响 |
(二) 新疆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1、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
2、 部分学生忽视艰苦奋斗与诚信 |
3、 违反校园公德行为存在 |
4、 部分大学生法律观念淡薄 |
三、 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宏观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 |
1、 不良社会风气的消极影响 |
2、 网络发展的负面影响 |
3、 新疆复杂区域环境的影响 |
(二) 学校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
1、 一些德育措施未落实 |
2、 部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
(三) 大学生自身因素的限制 |
1、 认知辨别能力有限 |
2、 道德认知修养需求低 |
四、 加强新疆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建议 |
(一)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新理念 |
1、 树立“育人为本 荣辱为先”的理念 |
2、 树立“三贴近”的理念 |
(二)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队伍建设 |
1、 提升教师素质形成良好师德师风 |
2、 重视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 |
3、 加强对学生会的管理指导 |
(三) 拓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途径和教学方法 |
1、 丰富校园文化和实践活动 |
2、 落实各项日常管理规定 |
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
(四) 提高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动性 |
1、 提升各族学生的道德认知需求 |
2、 促进自律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
总结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9)当代我国幼儿德育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幼儿德育概述 |
2.1 幼儿德育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
2.1.1 幼儿德育的概念 |
2.1.2 幼儿德育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
2.2 幼儿德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2.2.1 幼儿德育的必要性 |
2.2.2 幼儿德育的重要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影响幼儿德育发展的因素 |
3.1 我国幼儿德育发展的优势 |
3.1.1 国家对幼儿德育的重视 |
3.1.2 学界对幼儿德育的研究 |
3.1.3 教育主体对幼儿德育的支持 |
3.2 幼儿德育工作中的不足 |
3.2.1 家庭教育中幼儿德育偏差 |
3.2.2 幼儿园德育工作水平参差不齐 |
3.2.3 家庭和幼儿园配合度有待加强 |
3.2.4 相关部门对幼儿园教育的投入和监管不到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优化幼儿德育的措施 |
4.1 家庭教育是幼儿德育的基础 |
4.1.1 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 |
4.1.2 合理安排幼儿德育的内容 |
4.1.3 掌握幼儿德育的科学方式 |
4.2 幼儿园是幼儿德育的重要力量 |
4.2.1 树立正确的幼儿德育观 |
4.2.2 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4.2.3 选择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德育内容 |
4.2.4 探索更多提高幼儿德育实效性的方法 |
4.2.5 形成“家园互助”的德育合力 |
4.3 国家的支持和引导是幼儿德育的保障 |
4.3.1 加快建立健全幼儿教育的制度保障 |
4.3.2 制订颁布幼儿德育的统一教材 |
4.3.3 倡导利于幼儿德育的社会风尚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三、相关研究现状 |
四、阶段成果 |
五、最终建议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 中小学德育政策存在的弊病 |
(二) 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研究现状 |
二、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目标 |
(二) 核心概念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对象 |
三、政策文本分析路向与政策过程分析框架 |
(一) 政策文本分析路向选择 |
(二) 德育政策过程分析框架 |
第二章 社会开放中的德育政策分析(1978—1991) |
一、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社会发展态势 |
二、社会开放促动德育政策日渐改变 |
(一) 国家政治影响下的德育价值取向 |
(二) 改变德育实施方式的尝试 |
(三) 国家高度重视下的德育保障 |
三、政治改革中德育政策嬗变的理性反思 |
(一) 应突破德育政策过于浓厚的政治倾向 |
(二) 从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出发实施德育 |
(三) 努力形成德育的专业化、制度化支撑 |
第三章 体制转型中的德育政策分析(1992—2000) |
一、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推进 |
二、改革的深化推动德育政策不断演进 |
(一) 市场经济影响下的德育价值取向 |
(二) 保持大德育概念下的德育实施 |
(三) 法制建设与科学研究对中小学德育的支撑 |
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德育政策反思 |
(一) 积极回应市场经济提出的“斯密悖论” |
(二) 培养适应经济社会要求的现代公民 |
(三) 以政治体制变革导引德育法制建设 |
(四) 超越经验型的德育实践样态 |
第四章 和谐社会引领下的德育政策分析(2001—2006) |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与建构 |
二、和谐发展主题下的德育政策演进 |
(一) 生活世界中的德育价值取向 |
(二) 新课程理念下的德育实施 |
(三) 校园文化建设与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对德育的支撑 |
三、和谐发展视域下德育政策的反思 |
(一) 生活世界是德育的源泉与实践场域 |
(二) 公民道德教育是现代公民社会的吁求 |
(三) 系统建构适应市场经济的德育体系 |
(四) 校园文化具有隐性德育功能 |
(五) 德性培养是连续性的扩展过程 |
第五章 德育政策制定、实施、评估的过程分析(1978—2006) |
一、德育政策制定的“内输入”模式 |
(一) 自上而下德育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 |
(二) 决策越来越多地借助于德育研究 |
二、以国家政策制定者为中心的政策实施 |
(一) 德育政策实施面临诸多障碍 |
(二) 国家政策制定者为政策实施提供条件 |
(三) 地方和学校努力实施德育政策 |
三、长期以来德育政策评估基本缺失 |
(一) 当代德育政策评估严重滞后 |
(二) 强调德育政策落实的检查 |
(三) 对专业性德育文件进行检验与修订 |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德育政策的反思与前瞻 |
一、德育政策要体现政治、市场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协调关系 |
(一) 多年来德育政策政治色彩过于浓厚 |
(二) 市场经济对德育政策提出了挑战 |
(三) 在生活世界中促使学生理解政治与经济 |
二、以道德教育为基础改进政策中的大德育现状 |
(一) 长期以来形成的大德育概念的政策检讨 |
(二) 在政策中确认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奠基性平台 |
(三) 以道德教育为基础协调大德育的政策策略 |
三、德育政策要以公民教育为突破口推动德育深入变革 |
(一) 社会变革呼唤具有现代意识的公民 |
(二) 公民教育是德育政策变革的契入点 |
四、努力求解中小学德育政策效用的适切性 |
(一) 现代德育政策承载着过重的负担 |
(二) 在德育政策自身能力范围内发挥其功能 |
五、实现政策制定者与理论研究者两个群体的良性互动 |
(一) 理论研究者要增强政策思维能力 |
(二) 努力改造德育行政管理文化 |
(三) 让行政话语与理论话语在政策层面有效对接 |
六、以政策变革促进德育管理模式创新 |
(一) 推进决策民主化与政策法制化建设进程 |
(二) 在政策层面推动服务型管理的实现 |
(三) 建构并完善德育政策的评估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件一:中小学德育政策调查问卷 |
附件二:中小学德育政策访谈提纲 |
附件三:中小学德育政策文本内容要点(1978—2006) |
四、高校落实德育措施的反思与对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德育评估研究[D]. 赵祖地.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2)
- [2]云南省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德育制度现状研究[D]. 金纯.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系统德育论[D]. 闫昌锐.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D]. 郑黄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城市新区小学德育实效调查研究[D]. 侯天凤. 成都大学, 2020(08)
- [6]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德育困境研究[D]. 许慧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4)
- [7]高校落实德育措施的反思与对策探讨[J]. 张宁.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1991(S1)
- [8]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D]. 杨林. 新疆大学, 2013(S2)
- [9]当代我国幼儿德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 商文媛. 燕山大学, 2017(12)
-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分析[D]. 张晓东. 南京师范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