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个企业党委为什么有位、有为、有威(论文文献综述)
吴慎重[1](2010)在《有为有威才有位——兼谈如何做好机构改革时期的价格工作》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价格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体制机制原因造成的深层次价格矛盾日益显露,价格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做好新形势下的价格工作,对稳定和加强价格机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经验和价格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大局,严格履行法律法规赋予价格主管部门的职责作用,坚持做到有为有威,才能在机构改革中保障价格主管部门有位。
本刊记者[2](2016)在《建设有为有位有威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访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李春明》文中提出制定全国首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条例、在全国率先出台土壤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作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决定、开展跟踪监督促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近年来,湖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论述,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等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其中有的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有的经验还在全国推广。近期,本刊记者就如何建设有为有位有威的
尚瑞超[3](2010)在《谈企业信访干部的有为、有位和有威》文中认为企业信访工作,事关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企业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职责光荣神圣,任务繁重艰巨。广大企业信访干部,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发展要求,只有在本职岗位上有所作为,才能确定信访工作的重要地位,才能取得相应的威望和威信,真正发挥好职能作用,实现信访干部的有为、有位、有威。
刘忠[4](2012)在《规模与内部治理——中国法院编制变迁三十年(1978—200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法院编制从1978-2008扩展了5.5倍,法院内部编制规模的激增,导致中国法院内部出现坚硬的科层化。这不仅导致结案上的内卷化,而且使整个法院、法官被接受性降低。传统对策均将案件数量增加作为因果性前提以进行应对,但实际导致法院规模扩大的真实原因在于法院事权的扩大。司法的边界划定,不仅是一个司法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
康晨[5](2013)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西部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村民自治政策广泛推行,农村实行由中央推行的基层民主管理的政权组织形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成为党在农村执政的关键。从社会管理层面看,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社会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从国家层面看,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者。从党执政的层面看,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开展一切工作活动的组织基础。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党在农村基层组织的坚强稳固无论是对于党执政的基础、国家的管理以及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论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的梳理,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党建的共性与个性。剖析不同时代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时代任务与理论贡献。回顾了当建立以来的历史进程。按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建设为主线,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点。总结了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在对随机抽取的西部农村个案调研的基础上,分析西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运行状况。在事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后,在理论研究、实践调研以及深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与完善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思路、基本原则、基本方案、需要处理好的关系以及具体措施。论文由八章组成,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理由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难点,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第二章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回顾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进程。第四章改革开发以来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着力点。第五章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第六章以西部农村为例,对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行实践分析。第七章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第八章加强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制度设计。本文认为,在市场经济逐步深化的条件下,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理清总体工作思路的前提下,处理好与乡镇党委、村委会以及其他民间组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加强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制度设计。包括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原则,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二是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整合和动员社会的方案,首先,实现执政党政党化的复归:从行政化走向社会化;其次,重建执政党与社会互动的机制:从封闭走向开放;再次,改变执政党基层干部的行动逻辑:从“为我”走向“为他”。三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具体措施,包括七个方面。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为重点,解决“谁来抓、抓什么”的问题;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两级机构。村支书亲自主管,各党小组具体实施。把村党支部日常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以党建工作为动力,把村党支部的建设放到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谋划和考虑,建立问题整改、督察指导制度,形成“书记抓、抓书记”的责任机制。以加强村“两委”班子管理为重点,解决“履什么职责、达什么标准”的问题;采用考核制度进行管理。加强村“两委”班子管理,以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把村级各项管理事务细分,围绕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将村级各项事务的管理科学设置。要求村“两委”班子严格按照星级标准履职尽责,通过客观公正科学评估领导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奖勤罚懒扶差,促进村级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和办事效率,大力倡导执行文化树立良好形象。以推进村级组织决策议事民主化为重点,解决“谁组织议事、怎么议事”的问题;严格管理制度,责任具体落实到人。在行政村中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两报告一监督”工作法,规定所有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重要问题的决策议事过程,都必须在村级党组织的领导和组织下,按照工作程序实施,规范议事制度。党支部应制定《村级议事决策制度》,对村民议事进行规范化管理。以加强基层党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解决“硬件建设不完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尽快改变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充分重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多渠道增加对农村的投入,逐步建立合理、稳定和有效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先进行科学规划,科学的运用已有的基础设施资源,真正服务农民、农村与农业生产,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水平。以提高村干部待遇为重点,解决“报酬不高、队伍不稳”的问题;制定《村干部报酬发放办法》,保证村干部报酬按时足额发放。解决村干部付出与所得失衡,后顾之忧难解,影响工作热情,村干部选拔困难,结构老化的问题。根据实际需要,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稳定村干部的队伍。以完善村干部奖惩机制为重点,解决“鞭打快牛、懒牛无忧”的问题;完善奖励机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实施高额奖励措施,并注重完善各项惩处措施。把村“两委”干部的绩效报酬与村“两委”班子星级评选等次挂钩,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建立择优汰劣机制。实行实绩突出进位制、工作后进移位制。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择优汰劣机制。建立问责机制。对决策失误、管理不善、未履行相关审批手续造成村级“三资”流失、增加村级债务的责任人,将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以畅通村干部队伍出路渠道为重点,解决“有为无位、有位无为”的问题。创新村干部流动机制,推进干部队伍出路多元化。主要采取消化、转任、考录、吸收、引导等办法,为村干部个人发展畅通渠道,拓宽出路。实行有为者有位。建立正常的任用干部秩序,必须坚持有为者有位,无为者无位。选拔干部必须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选拔村干部,必须看他在群众中的工作能力,坚持看实绩、看能力提拔干部。没有工作成绩的干部,就应该给那些“有为”者腾出位置。确保能者上、庸者下。
周国斌[6](2018)在《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文中研究指明“郡县治,天下安。”在我国教育行政体制中,市县教育局长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么也可以说“一位好教育局长就是一方好教育”。基层教育实践场域中的关系十分复杂,关涉各方利益,教师、家长、教育行政人员等群体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习性,有自身的利益诉求,教育场域中的博弈相当激烈。作为教育政策落实落地的主要执行者,教育局长所处的教育场域十分复杂。一个具有执行力的教育局长,要具有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合教育场域中的具体情境,对教育政策的内容、执行程序作一定程度的变通,灵活性、创造性地执行教育政策,保证教育政策落实落地。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局长遵循的是现实教育场域中的实践逻辑。教育局长的实践遵循着自身独特的逻辑。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是其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也是本论文研究教育局长的理论视角。本论文以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为理论工具,以L省A市L教育局长为个案,对教育局长这一实践主体和教育局这一实践场域进行了白描,从内场域、外场域和综合场域三个方面,以叙事的方式,分析了其在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中展现的“日用而不自知”的实践行动,描述教育局长复杂艰巨的日常工作和生存状态,客观呈现了教育局长的具体实践逻辑样态,对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内涵、表征形式、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揭示教育局长实践背后的实践逻辑,进而改进教育局长的实践,推动区域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表征形式包括象征性语言、实践策略和路径依赖,具有关系的复杂性、结构的生成性、行为的情境性、选择的优先性、风格的稳定性的特征,其影响因素包括主观因素、现实因素、专业因素、潜在因素几方面。教育局长实践逻辑具有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对教育政策进行矫正和发挥教育局长的主观能动性的价值,其局限性表现为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存在断裂的风险、工具理性的泛滥和角色转换困难。生成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需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政策与策略相结合,确保主观能动性的导向性与科学性,构建教育局长实践逻辑,要保持政策文本与实践文本、个人与他者以及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合理张力。
单豪杰[7](2017)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具备“六种力量”,这就给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应当怎样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又如何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解决党在国有企业的领导弱化、虚化、边缘化等问题。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是协调国有企业经济使命与政治使命关系的题中之义,是增强国有企业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内在要求,是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所在,同时又是融合现代企业制度即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同党组织关系的必备前提。新时期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党建功能弱化、纪律松弛、“两个责任”履行不力,企业党务工作者党建意识淡薄、国有企业党员队伍素质低下能力不足;选人用人问题多,“四风问题”禁而不绝等。国企党建出现问题主要原因:一是现代企业制度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国企党建的冲击。二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弱化。三是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未能有效衔接。四是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机制创新滞后。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确保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不断强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好党对国有企业人事工作的领导权和对重要干部的管理权,着力培养一支宏大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形式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落到实处。
王伦立[8](2019)在《1965-1967年上海支援许昌烟机厂的职工研究》文中认为人口迁移是社会中常见的现象。在区域差异引起的自发流动之外,还存在着政治导向性的迁移模式,如工厂迁移、支援边区及荒地开发等。这一模式在1950-1970年代的中国极为普遍,从大城市迁往乡下内地的情况屡见不鲜。然而,这种政策主导下的迁移,其实际运作安置的过程,以及对民众本身和迁入、迁出地的影响,在学界仍然缺乏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本文希望藉1966年上海烟机厂职工及家属支援许昌烟机厂的案例,分析在人口迁移过程中,政策的引导与实际施行间的关系。一方面,政府的政策绝非是促成迁移的唯一动因,除了规定的优惠待遇以外,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舆论思潮,以及民众自身的际遇选择,都是不可或缺的影响要素,这些共同构成了这种人口迁移的时代特性。另一方面,尽管政策的鼓励与压力同在,但无论是迁出还是迁入一方都面临了重重困难。如移民对当地生活与工作环境的不适,以及权益纠葛导致的剧烈冲突,使得上海职工与家属在一年内两次离开许昌,这一事实反映了这些移民融入当地的困境。究其实质,在制度设计与运行的张力结构中,通过国家、地方与个人的博弈,民众个人的命运和抉择汇入历史的滚滚洪流,也映照出两地工厂及上级单位在应对支内活动及其引发的“闹事”中的种种探索和实践。
刘洪超[9](2019)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高等学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是高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高校辅导员队伍提出了“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基本要求,以及“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职业能力要求。加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提升其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依据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理论基础,以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实践需求和实际问题为导向,梳理高校辅导员职业的发展历程,剖析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深层原因,提出完善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对策建议。论文由绪论(第一章)、正文(第二章一第五章)、结论三部分构成。第一章阐述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与问题作出综述和评析,阐明论文的逻辑架构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揭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理论视阈。其中,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辅导员职业素养全面提升、职业能力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指明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最终来源、发展动力、根本目的和检验标准,马克思主义主体理论体现了辅导员职业特征和个体特征所蕴含的客观规律,三者构成了以主体为核心、以客体为基础、主客体良性互动的思想基础。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重要论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对高校辅导员进一步开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教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再到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成为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新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提升辅导员职业效能感,是增强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关键所在。从胜任到超胜任的积极视角看,思想政治价值理论、环境理论和对象理论为明确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对象和实践的场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还需要把职业发展理论和职业心理学理论结合起来,以便构建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实践途径,实现职业能力建设的最终目标——在促进辅导员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其教育对象即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章阐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高校辅导员岗位的最初设立旨在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实践探索,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逐渐清晰。本研究归纳了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基本目标与原则、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基本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模型。第四章梳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历史沿革与政策导向。本章立足现实、追溯历史、展望未来,在总结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制度沿革和政策变迁的基础上,概括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功能定位,明确了未来的政策取向;着重分析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实施现状、重要作用和某些不足;特别探讨了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内容不完善、层级水平不清晰和建设条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分析了其形成的诸多深层原因,为解决问题、提出对策奠定坚实基础。第五章提出新时代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辅导员职业专业化的视角,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路径,即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制度保障系统,建立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系统,促进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系统,强化辅导员学习培训系统,为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实践提供参考。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谌玉洁[10](2014)在《转型期农村基层党建的理论与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当代中国正在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信息化转变,当代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诸方面同时面临重大变革。在这一重大转变和变革中,农村作为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经历着社会转型。面对这一转变和变革,中国共产党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自己所处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紧密联系治国理政的实践,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和执政水平,全面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农村基层党建是这一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村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之所在,是党政治体系的重要基石。做好农村基层党建,保持党组织在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作用,必须研究转型期农村基层党建面临的挑战、存在的问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规划农村基层党建的路径和实现方式,这既是为党加强自身建设、领导农村工作提供理论基石,丰富农村基层党建理论体系的需要;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需要;也是推动和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分为四章,各章主要内容和逻辑关系是:第一章——“党的农村工作与农村党建的历史回顾”,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农村工作与农村党建的系统总结,这是本课题研究的起点,也是农村党建的历史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农村工作和农村党建对中国农村和农民产生着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在今天的农村和农民中仍然存在,是今天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党建的坚实基础之一,也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重新认识和定位农村工作,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借鉴。综观党的农村工作和农村党建的历史,党的农村工作和农村党建,随着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变化,始终服从、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基本宗旨没有变,即:组织农民、教育农民、引导农民、发展生产;中国共产党作为农村的领导核心,以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农村工作的基础,领导、引导推动农民组织起来,实现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第二章——“农村基层党建的当代社会环境变迁”,是通过对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转型过程的研究,探究中国农村党建赖以依存的社会环境的变化,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动因和基础。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既是中国社会整体转型的组成部分,又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转型。社会转型是农村系列变革的宏观背景与基础,涉及到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个领域,包含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这一系列深刻、动态的变化,从社会层面看,体现为农民职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村城镇化;从政治层面分析,展现为农村权力结构主体,即党、政府与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的转变,三者之间互动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集中体现在农村治理模式的改变。在农村社会中,坚持党的领导,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创新党的社会管理方式是分不开的。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社会领导方式的改变,受到党的执政理念制约。它是通过整合、协调农村社会关系,充分实践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密切党群关系,稳固党的执政基础。第三章——“当前农村党建工作的现状分析”,是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组织对农村基层党建探索与创新的研究,对农村基层党建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问题的剖析,探讨当前社会转型对农村基层党建的要求,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由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陌生社会”转变,业缘、地缘关系成为人们社会交往的重要因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农业多种经营形式并存、新经济组织迅猛发展;村民自治改变了农村社会治理结构。农村社会转型,要求农村党组织应成为农村建设的领导者、农村利益的整合者、农村自治的引导者和社会稳定的推动力量。虽然,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围绕领导核心的实现方式、党建指导思想、党的组织架构以及党内民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创新。不容忽视的是,农村基层党建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农村社会的发展变化,农村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在某些地方弱化。农村党建需要顶层设计,以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使农村党组织成为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引领和保证力量。第四章——“农村基层党建发展的路径研究”,是依据农村社会变化的内在要求,提出“大党建”的体系构架,进而规划设计农村基层党建的路径,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实质意义与实际作用之所在。当代中国农村,既是地域行政的基层组织,村民们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行自治;也是以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集体经济组织,其通过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现集体所有、合作经营、民主管理、服务农民;又是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集合地。农村基层党的建设既要引导、保障农民的自治权利的实现,也要监督和保障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还要服务、协调、整合各种利益诉求。中国共产党作为农村自治的保障者、农村建设的领导者、农村利益的整合者以及社会稳定的推动力量,要求党的农村工作必须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党建工作是这一整体的引领、协调和保证力量,且渗透到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社会转型期的党建路径,涉及到理念、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参与主体诸多方面,融合在农村社会的发展之中。农村基层党建的“大党建”体系包括: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体系;中国共产党在农村自治中发挥引导政治方向作用的保证体系;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新兴经济组织、非政府组织中的监督、协调体系,等等。其基本价值追求是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基本方式是以开放式、社会化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改变传统的垂直化、内部化、封闭化的管理模式;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扩大党的工作覆盖范围;以功能化的组织理念,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从单一走向多元;以社会服务和民主协商的方法理念确立党在农村和农民中的威信和核心地位。社会转型期的农村党建,就是要抓住农村社会转型的历史机遇,通过由传统的‘执政者’和‘管理者’向‘引导者’和‘服务者’角色定位的转变,保持党的执政资源在消耗与开发中的动态平衡。农村党建的过程,既是执政资源的积累过程,也是执政基础的筑造过程,是为了实现党的基层组织领导能力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赢。
二、这个企业党委为什么有位、有为、有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这个企业党委为什么有位、有为、有威(论文提纲范文)
(1)有为有威才有位——兼谈如何做好机构改革时期的价格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价格工作要有为 |
(一) 行政要作为。 |
(二) 工作有成绩。 |
(三) 群众要满意。 |
(四) 领导要肯定。 |
二、价格工作要有威 |
(一) 敢于直面价格热点。 |
(二) 敢于查处违法行为。 |
(三) 敢于破解执法难点。 |
(四) 敢于应对舆论质询。 |
三、有为有威与有位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体 |
(一) 有“为”没有“威”不一定有位。 |
(二) 有“威”没有“为”不一定有位。 |
四、审时度势, 有为有威, 积极做好机构改革时期的价格工作 |
(4)规模与内部治理——中国法院编制变迁三十年(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十年编制变迁:1978-2008 |
二、编制激增的非预期后果 |
1.提升副院长职级等级。 |
2.增加副院长级班子成员 (党组成员) 数量, 拉动整个法院的干部职级提高。 |
3.增设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 |
4.增加审判委员会委员数量。 |
5.审判长常任 |
6.在书记员与助审员两个层级之间增加法官助理。 |
7.提升职级比例。 |
三、错误归因及应对措施的无效 |
(一) 对于自变量一 (案件发生数量A) , 无法削减, 但减少进入法院诉讼的数量: |
1. 针对民商事纠纷, 扩大应用人民调解、仲裁、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等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 (ADR) ;2.提高诉讼费, 抬高进入法院诉讼的门槛, 遏制滥诉。 |
(二) 对于自变量二 (单个法官办案数量Q) , 增加办案效率: |
四、编制激增的真实原因 |
五、结论:司法的边界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西部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1.1.1 选题的缘由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内容 |
1.3.3 重点难点 |
1.4 研究的方法、创新和不足 |
1.4.1 研究方法 |
1.4.2 预计创新点 |
1.4.3 研究不足 |
第2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基层党建的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建设思想 |
2.1.2 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思想 |
2.1.3 列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 |
2.2 毛泽东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 |
2.2.1 重视党小组建设 |
2.2.2 提出“支部建在连上” |
2.2.3 强调“党代表制度” |
2.2.4 正式提出“党的基层组织”的定名 |
2.2.5 重视农村党员思想建设问题 |
2.2.6 党的基层组织工作要结合实际 |
2.2.7 基层党组织要密切联系群众 |
2.2.8 形成农村基层党组织基本理论 |
2.3 邓小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 |
2.3.1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广大群众的基本纽带 |
2.3.2 党的基层组织工作要适应社会情况的变化 |
2.3.3 党的基层组织肩负着党员教育与管理的责任 |
2.4 江泽民农村党组织建设思想 |
2.4.1 提出党执政的基础 |
2.4.2 提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 |
2.4.3 提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出发点 |
2.4.4 提出健全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 |
2.4.5 提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 |
2.5 胡锦涛农村党组织建设思想 |
2.5.1 党的基层组织是落实党的任务战斗堡垒 |
2.5.2 提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 |
2.5.3 提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途径 |
2.5.4 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形式与内容 |
2.6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村党建思想的共性和个性 |
2.6.1 共性 |
2.6.2 个性 |
第3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进程 |
3.1 改革开放前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
3.1.1 民主革命时期 |
3.1.2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 |
3.2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
3.2.1 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调整(1978-1989) |
3.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各项制度规范完善(1989.6-2002) |
3.2.3 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建设(2002年-2012年) |
3.2.4 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2012年) |
第4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途径 |
4.1 以农村经济工作为中心提高党支部领导能力 |
4.1.1 以农村经济工作为中心 |
4.1.2 提高领导能力的抓手 |
4.1.3 提高党支部领导能力的路径 |
4.2 以“三级联创”为主线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能力 |
4.2.1 提高工作能力的落脚点 |
4.2.2 提高工作能力的原则 |
4.2.3 提高工作能力的关键 |
4.2.4 提高工作能力的本质 |
4.3 以党群共同致富活动为载体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能力 |
4.3.1 以共同致富为载体 |
4.3.2 以党员“带头致富”为抓手 |
4.3.3 以“共同致富”为重点 |
4.4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提高党员干部解决问题的协调能力 |
4.4.1 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 |
4.4.2 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关系 |
4.5 以村务公开为基础提高村党支部的创新能力 |
4.5.1 探索党内民主实现的多种形式 |
4.5.2 完善农村基层党内民主政治建设 |
第5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 |
5.1 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农村工作基础 |
5.1.1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
5.1.2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 |
5.1.3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经济建设的组织者 |
5.1.4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政治建设的领导者 |
5.1.5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引领者 |
5.1.6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社会建设的推动者 |
5.1.7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
5.2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方针 |
5.2.1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
5.2.2 重视群众利益,密切党群关系 |
5.2.3 完善相关制度 |
5.3 坚持党管农村的原则 |
5.3.1 党管农村工作意义重大 |
5.3.2 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 |
5.3.3 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 |
5.3.4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
5.4 坚持不断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自身建设 |
5.4.1 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组织建设 |
5.4.2 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思想建设 |
5.4.3 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队伍建设 |
5.4.4 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制度建设 |
5.4.5 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作风建设 |
第6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分析 |
6.1 西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概况 |
6.1.1 西部农村的概况 |
6.1.2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概况 |
6.2 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分析 |
6.2.1 党支部领导班子的运行状况 |
6.2.2 党员队伍的建设状况 |
6.2.3 党支部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状况 |
6.2.4 党支部的工作机制的运行状况 |
6.2.5 党支部领导小康社会建设的业绩状况 |
6.2.6 群众对村党支部的看法与要求 |
第7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7.1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 |
7.1.1 基层党组织自身组织建设的问题 |
7.1.2 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的问题 |
7.1.3 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问题 |
7.1.4 基层党组织执政资源薄弱与执政地位的问题 |
7.1.6 基层党内民主面临的问题 |
7.1.7 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大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 |
7.2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挑战 |
7.2.1 作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面临的挑战 |
7.2.2 作为农村社会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面临的挑战 |
7.2.3 作为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面临的挑战 |
7.2.4 作为农村党员的管理者面临的挑战 |
7.2.5 作为农村流动人口利益的维护者面临的挑战 |
第8章 加强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制度设计 |
8.1 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路和原则 |
8.1.1 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思路 |
8.1.2 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原则 |
8.2 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整合和动员社会的方案设想 |
8.2.1 实现执政党政党化的复归:从行政化走向社会化 |
8.2.2 重建执政党与社会互动的机制:从封闭走向开放 |
8.2.3 改变执政党基层干部的行动逻辑:从“为我”走向“为他” |
8.3 新时期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8.3.1 村级党组织与村委会的关系 |
8.3.2 村级党组织与乡镇党委的关系 |
8.3.3 村级党组织与其他民间组织的关系 |
8.4 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具体措施 |
8.4.1 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为重点,解决“谁来抓、抓什么”的问题 |
8.4.2 以加强村“两委”班子管理为重点,解决“履什么职责、达什么标准”的问题 |
8.4.3 以推进村级组织决策议事民主化为重点,解决“谁组织议事、怎么议事”的问题 |
8.4.4 以加强基层党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解决“硬件建设不完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
8.4.5 以提高村干部待遇为重点,解决“报酬不高、队伍不稳”的问题 |
8.4.6 以完善村干部奖惩机制为重点,解决“鞭打快牛、懒牛无忧”的问题 |
8.4.7 以畅通村干部队伍出路渠道为重点,解决“有为无位、有位无为”的问题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基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 |
(二)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 |
(三)研究者个人经历与旨趣 |
二、研究目的与价值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一)教育政策执行研究梳理 |
(二)教育局长研究梳理 |
(三)教育实践逻辑研究梳理 |
(四)现有研究评价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
(四)研究伦理 |
(五)研究的信度效度 |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创新 |
(二)论文不足 |
第一章 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理论阐述 |
一、实践逻辑的内涵 |
(一)实践与教育实践 |
(二)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
(三)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与基层教育生态 |
二、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理论基础 |
(一)布迪厄的实践逻辑理论 |
(二)角色理论 |
三、教育局长的场域与惯习 |
(一)场域: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现实空间 |
(二)惯习: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基础 |
(三)基层教育行政场域中的利益与时间 |
第二章 主体与位置:我所研究的教育局长和教育局 |
一、教育局长的成长历程 |
(一)幸福与伤痕:学生时代的教育影响 |
(二)从“教师”到“教育”:工作初期的职业影响 |
(三)焦虑与困惑:教育局长工作伊始的影响 |
二、教育局长的自我形象刻画 |
(一)是政府行政官员,又是教育领导者 |
(二)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有时却孤立无援 |
三、教育局长眼中的教育局 |
(一)“全能式”:教育局的职能定位 |
(二)“人、财、事权分离”:教育局实际运作 |
第三章 内场域中的教育局长实践逻辑 |
一、教育局内场域 |
(一)“共同愿景”:团结班子成员 |
(二)“有威有位在有为”:带领中层干部 |
(三)“心里有杆秤”:管理一线科员 |
(四)“不是自己的梦自己圆”:协同县区教育局长 |
二、学校内场域 |
(一)“扶上马,送一程”:给新任校长打气 |
(二)“要让马儿跑,就得多吃草”:局长就是为校长服务的 |
(三)“让教师都轻装上阵”:教育局长就该为教师排忧解难 |
(四)“好老师不是天生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第四章 外场域中的教育局长实践逻辑 |
一、上级部门外场域 |
(一)“会哭穷”: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 |
(二)“立名目”: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沟通 |
二、平行部门外场域 |
(一)“小人物更要拜”:与财政局的协调 |
(二)“逢进不考”:与人社局的协调 |
(三)“谁也不爱干”:与多部门的协调 |
三、社会相关领域外场域 |
(一)“正面引导”:与大众媒介的互动 |
(二)“借力发力”:与社会名人的互动 |
(三)“实属无奈”:与学生家长的互动 |
第五章 综合场域中的教育局长实践逻辑 |
一、综合管理中的实践逻辑 |
(一)“考试安全是最大的安全”:中、高考的综合应对 |
(二)“不能一拆了之”:毒跑道事件的深度反思 |
(三)“啥招都用上了”: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
二、突发事件中的实践逻辑 |
(一)“救灾先救孩子”:抗洪救灾的关键决策 |
(二)“零容忍与警惕扩大化”:校园欺凌的预防与治理 |
(三)“稳定压倒一切”:涉教上访事件的平复处理 |
第六章 结构与反思: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分析 |
一、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表征形式 |
(一)实践策略 |
(二)象征性语言 |
(三)路径依赖 |
二、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特征分析 |
(一)关系的复杂性 |
(二)结构的生成性 |
(三)行为的情境性 |
(四)选择的优先性 |
(五)风格的稳定性 |
三、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复杂的行动主体:主观因素 |
(二)教育行政职能转型期的角色冲突:现实因素 |
(三)轮番登场的基础教育改革:专业因素 |
(四)良莠不齐的官场文化:潜在因素 |
第七章 保持实践张力: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合理构建 |
一、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价值 |
(一)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
(二)对教育政策进行矫正 |
(三)发挥教育局长的主观能动性 |
二、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局限性 |
(一)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存在断裂的风险 |
(二)工具理性的泛滥 |
(三)角色转换困难 |
三、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生成 |
(一)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二)政策与策略相结合 |
(三)确保主观能动性的导向性与科学性 |
四、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张力”寻求 |
(一)教育实践的遵循:政策文本与实践文本的合理张力 |
(二)教育场域中的人:个人与他者的合理张力 |
(三)教育局长的追求: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合理张力 |
结语与研究展望 |
一、重视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 |
(一)教育局长实践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
(二)教育局长遵循着实践逻辑 |
二、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局长 |
(一)教育局长要“信教” |
(二)教育局长的“守望”与“了望” |
(三)教育局长的三重角色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7)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党建理论依据 |
一、国有企业党建理论渊源 |
二、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理论 |
三、习近平国有企业党建理论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党建内涵界定 |
一、国有企业党建的内涵 |
二、国有企业党建的特征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历史沿革 |
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必要性 |
第一节 协调国有企业经济使命与政治使命关系的题中之义 |
一、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党的建设 |
二、抓好党的建设与现代企业制度衔接是时代的要求 |
三、思想政治工作是协同国有企业经济使命与政治使命必备前提 |
第二节 加强党建是增强国有企业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关键 |
一、加强国有企业党建是增强国有企业经济活力的关键 |
二、加强国有企业党建是增强国有企业控制力的关键 |
三、加强国有企业党建是增强国有企业影响力的关键 |
第三节 加强国企党的建设是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
一、加强国有企业党建有助于破解传统发展模式的困境 |
二、加强党建有助于国有企业自身发展的转型升级 |
第四节 融合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与国企党组织之间关系的关键所在 |
一、国企党建工作是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保证 |
二、国企党建工作是彰显我国国有企业特殊优势之所在 |
第三章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面临的现实障碍 |
第一节 部分国有企业党建政治功能弱化 |
一、党组织自身定位不清晰 |
二、政治功能与企业经济属性不协调 |
三、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不突出 |
第二节 部分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党建意识淡薄 |
一、缺乏先锋意识 |
二、组织观念淡薄 |
三、服务意识欠缺 |
第三节 部分国有企业党员队伍素质低下能力不足 |
一、人员不足,队伍老化 |
二、意志消沉,作风涣散 |
三、本领欠缺,能力不足 |
第四节 中央巡视工作中暴露出的国有企业党建问题 |
一、党的领导弱化,管党治党不严 |
二、纪律松弛,“两个责任”履行不力 |
三、“近亲繁殖”,选人用人存在严重不正之风 |
四、顶风违纪,“四风问题”禁而不绝 |
第四章 国企党建面临新挑战的原因探析 |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对传统国企党的建设造成的冲击 |
一、政企分开对传统国企党的建设的冲击 |
二、产权多元对传统国企党的建设的冲击 |
三、新公司法对传统国企党的建设的冲击 |
第二节 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不到位是弱化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原因 |
一、国有企业广大职工群众主体地位不突出 |
二、“新三会”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老三会”功能和作用 |
三、过分集中“一言堂”现象时有存在 |
第三节 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未能有效衔接 |
一、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存在矛盾 |
二、国有企业党组织人事管理方法方式陈旧,不能适应新的需求 |
三、党管干部与市场化选聘各有侧重缺乏统一 |
四、将党的建设纳入企业经营管理者考核仍需完善 |
第四节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机制创新滞后 |
一、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机制滞后 |
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任用机制滞后 |
三、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滞后 |
四、国有企业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
第五章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
一、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
二、确保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 |
三、强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第二节 坚持党的建设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不偏离 |
一、党的建设要明确定位支持“新三会”依法行使职权 |
二、要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抓党建 |
三、要围绕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抓党建 |
四、要围绕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抓党建 |
第三节 坚持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管理权 |
一、坚持党组织对人事工作的领导权 |
二、坚持党组织对重要干部的管理权 |
三、着力培养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 |
第四节 坚持和完善好民主管理制度维护工人阶级合法权益 |
一、坚持和完善好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
二、坚持和完善好职工董事制度 |
三、坚持和完善好职工监事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1965-1967年上海支援许昌烟机厂的职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问题的提出 |
2.研究现状 |
3.研究方法与资料 |
一、上海烟机厂职工的搬迁 |
1.兴办托拉斯与许昌烟机厂的筹建 |
2.职工的动员与搬迁 |
二、上海职工到许后的“闹事” |
1.到许昌的不适与“闹事” |
2.两地部分职工互贴大字报 |
三、支许职工首次离开许昌 |
1.“文革”初期两地部分职工关系的恶化 |
2.未成功的支许职工赴京请愿 |
四、支许职工第二次离开许昌 |
1.“经济主义风”与“回沪闹革命” |
2.各级领导对“经济主义”的回击 |
3.上海职工返回许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概念界定 |
1.1.3 研究意义 |
1.1.4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方法与逻辑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逻辑结构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理论视阈 |
2.1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1.2 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 |
2.1.3 马克思主义主体理论 |
2.2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1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2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3 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 |
2.3 思想政治教育其他相关理论 |
2.3.1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 |
2.3.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 |
2.3.3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理论 |
2.4 职业发展与职业心理学相关理论 |
2.4.1 职业发展理论 |
2.4.2 职业心理理论 |
第3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 |
3.1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
3.1.1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目标 |
3.1.2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原则 |
3.2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构成要素 |
3.2.1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内容建设 |
3.2.2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层级关系 |
3.2.3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系统特征 |
3.2.4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个体差异分析 |
3.3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 |
3.3.1 坚持科学理念 |
3.3.2 扩大协同育人队伍 |
3.3.3 规范辅导员职业制度 |
3.3.4 加强相关学科支撑 |
3.4 设计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模型 |
3.4.1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整体模型 |
3.4.2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基本素质建设 |
3.4.3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专业技能建设 |
3.4.4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专用技能建设 |
第4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历史沿革与政策导向 |
4.1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历史沿革与新时代定位 |
4.1.1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制度沿革 |
4.1.2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政策变迁 |
4.1.3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功能定位 |
4.1.4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政策导向 |
4.2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实施现状 |
4.2.1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政策分析 |
4.2.2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积极作用 |
4.2.3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存在的不足 |
4.3 政策标准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
4.3.1 基于政策标准规定职业能力建设内容不够完善 |
4.3.2 依据政策标准初步明确发展层级水平难于界定 |
4.3.3 遵照政策标准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条件不健全 |
4.3.4 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几个重点问题 |
4.4 政策标准与辅导员主体职业能力问题 |
4.4.1 素质能力要求与辅导员实际工作不对称 |
4.4.2 素质能力提升与工作新问题发展不同步 |
4.4.3 素质能力发展与高校综合改革要求不匹配 |
4.4.4 素质能力水平与从业者个体能力差异不协调 |
第5章 新时代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有效路径 |
5.1 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 |
5.1.1 建立辅导员专业人才培养制度 |
5.1.2 健全辅导员准入制度 |
5.1.3 完善辅导员职业责任制度 |
5.1.4 构建高校辅导员工作协同制度 |
5.1.5 改进辅导员考核评价制度 |
5.2 建立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
5.2.1 全面提升对高校辅导员职业意识 |
5.2.2 科学开展辅导员个人职业能力评估 |
5.2.3 及时明确辅导员个人职业方向 |
5.2.4 不断加强职业能力素质提升 |
5.3 促进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 |
5.3.1 营造良好的高校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环境 |
5.3.2 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的高校内部认同 |
5.3.3 促进高校辅导员从业者的主体认同 |
5.4 强化辅导员学习培训体系 |
5.4.1 制定辅导员学习培训规划 |
5.4.2 创新辅导员学习培训形式 |
5.4.3 改进辅导员学习培训方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转型期农村基层党建的理论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三、 基本概念界定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 研究难点和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党的农村工作与农村党建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传统农村的社会变迁 |
一、 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 |
二、 近代中国农村的基本特点 |
三、 近代中国农村的“自治”传统 |
第二节 党的农村工作与农村党建的历史回顾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三、 历史上党的农村工作和农村党建的基本特点 |
第三节 党的农村工作和农村党建的历史经验 |
一、 组织农民是农村工作和农村党建的首要任务 |
二、 维护农民根本利益是农村工作和农村党建的基础 |
三、 动员是农村工作和农村党建的主要活动方式 |
第二章 农村基层党建的当代社会环境变迁 |
第一节 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历程 |
一、 1978 年—1988 年,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体制改革 |
二、 1989 年—1999 年,改革中的“三农”问题开始凸显 |
三、 2000 年起的农村综合改革 |
四、 农村城镇化建设 |
第二节 农村社会转型的内涵 |
一、 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由单一到多元 |
二、 农村社会分层和农民由“身份”向“职业”的转变 |
三、 农民诉求的复杂化、多样化 |
第三节 党在农村社会领导方式和治理方式的转变 |
一、 党的执政方式的改变 |
二、 党领导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
三、 农村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 |
四、 党领导下的农村治理模式的改革实践 |
第三章 当前农村党建工作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转型期农村社会对基层党组织的必然要求 |
一、 农村建设的领导者 |
二、 农村利益的整合者 |
三、 农村自治的引导者 |
四、 农村社会稳定的推动力量 |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建的实践与创新 |
一、 党在农村领导核心的实现方式 |
二、 党建指导思想和实践的创新 |
三、 党组织架构的优化 |
四、 党内民主的发展 |
第三节 农村基层党建面临的挑战 |
一、 村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弱化 |
二、 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民自治体制机制不完善 |
三、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 |
第四章 农村基层党建的发展路径研究 |
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建是全方位、立体的“大党建” |
一、 “大党建”体现开放、服务的工作理念 |
二、 “大党建”运用引导、协商、服务的工作方式 |
三、 “大党建”有利于形成农村社会发展的合力 |
四、 “大党建”是党的农村工作的政治保障 |
第二节 “大党建”视角下的乡镇党建体制机制改革 |
一、 改革乡镇领导体制 |
二、 建立健全党内权力运行机制 |
三、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与工作方式 |
第三节 “大党建”视角下的村党组织的活动方式的创新 |
一、 培育农村新型领导骨干 |
二、 以功能型的组织体系覆盖经济组织,保障集体经济所有制 |
三、 整合社会资源,领导社会组织,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
四、 以服务与协商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 |
第四节 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自治体制 |
一、 新型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原则和目标 |
二、 新型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这个企业党委为什么有位、有为、有威(论文参考文献)
- [1]有为有威才有位——兼谈如何做好机构改革时期的价格工作[J]. 吴慎重. 中国价格监督检查, 2010(10)
- [2]建设有为有位有威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访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李春明[J]. 本刊记者. 中国人大, 2016(24)
- [3]谈企业信访干部的有为、有位和有威[J]. 尚瑞超.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3)
- [4]规模与内部治理——中国法院编制变迁三十年(1978—2008)[J]. 刘忠.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2(05)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西部地区为例[D]. 康晨.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2)
- [6]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D]. 周国斌.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7]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D]. 单豪杰. 兰州大学, 2017(03)
- [8]1965-1967年上海支援许昌烟机厂的职工研究[D]. 王伦立.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9]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研究[D]. 刘洪超.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10]转型期农村基层党建的理论与路径研究[D]. 谌玉洁.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