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与审计试题、答案及依据(论文文献综述)
田圆圆[1](2021)在《JITT云教学模式在中职《基础会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广泛背景下,我们的会计教学正经历一个变化期。本文于2020年4月10日至2020年5月30日期间对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和单位是云南十余所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师生,采取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此次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000份,有效问卷2902份,访谈以电子邮件和电话访谈进行,共访谈60名中职会计教师(含校级领导),其中25名电话访谈,35名电子邮件。主要从被调查者情况、JITT和云教学模式在会计教学中的基本情况、会计教学现状几方面分析,发现中职会计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会计教学方式不佳;2.教学媒体创建缺乏渠道、教学策略层次不分;3.教学缺乏情境、教学资源质量存疑;4.教学过程能动性差、教学活动难度大;5.教学反馈机制不完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JITT”和“云教学模式”相结合,形成全新的一种教学模式“JITT云教学模式”,它可以把特别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应用于中等职业会计教学。其中JITT即“及时教学”、“适时教学”或“即时反馈适应性教学”,英文名称为Just-in-Time Teaching,它通过及时的学情反馈来引导会计教师教学,对学生课前已有的学情、课中的学习效果、课后巩固的承成效反馈及时掌握,以提升教学效果。“云教学模式”是基于网络的,由人工智能、云计算、云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在教学的中的融合与应用,它主要以云教材为介质,构建云教学资源,师生可践行逆向翻转课堂和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行为的定量评估。本文先从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策略与媒介、教学的情境与资源、教学的过程与活动和教学的反馈5个方面,对中职会计专业主修科目《基础会计》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再以《会计凭证》为例,展示了完整四节课(4课时)实施过程。JITT云教学的研究开展于XX学院中专部,历时3个月,共12周一起和师生参与教学。教学对象为2019级会计中职生一共8个班489人,其中四个班作为对照班,随机抽取其余4个班作为新模式实施的对象(实验班),采用两组被试比对的方法,对效果进行评价,看新模式是否解决了上述中职会计存在的主要5个教学问题,并延伸出此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季龙婷[2](2021)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考试现状个案研究》文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广大青年来说,是打开他们成功大门的重要途径;对于我们社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更是肩负着培养技能人才、传承技术经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责任。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加快其发展。研究中等职业教育不再是教育界内之事,更关乎国家未来的前途与命运。作为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把关环节,即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考试,其研究的价值与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某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与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并收集资料,发现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考试改革虽小有成效,但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现存问题主要集中在会计专业课程考试评分制度、考试方法、考试管理等方面。剖析其问题的根源后,并依据问题提出相关建议。研究得知:我国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考试存在的问题依旧较多且成因交错复杂。未来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考试想要发挥其最大化的监测作用,就必须摆脱普通教育的藩篱,依据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考试的目标与特点,遵循新时代学生学业评价的新要求,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明确会计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路径,为中职学校提供更多具有会计专业课程特点的实施策略,探索出一条属于中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考试独特的道路。当前,各中职学校尽管在不断推进课程考试改革的步伐,但还未达到课程考试改革应有的深度,没有形成一套专门的改革方案。我国中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考试改革仍然在路上。
颜敏,白栖凡,韩丽平,付东[3](2021)在《高校会计课程目标与评价一致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依据布鲁姆修订分类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四大支柱说",遵循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从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分类两个维度构建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目标分类框架。在此基础上,以四所本科高校的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为例,结合Webb一致性分析范式、Achieve一致性分析范式和SEC一致性分析范式,从评价工具和评价结果两方面对面向产出的会计课程教学评价与目标的一致性进行专门化研究,研究发现:四所高校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期末考试试题的技术性、知识种类一致性、知识分布平衡性均表现出与课程目标较高的一致性,但知识深度一致性水平偏低,普遍缺乏对"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能力的测试;新建本科高校A校的期末考试低阶能力题型占比较高,基于高阶能力目标的核心课程学业水平标准化测试与课程目标不完全一致,其中财务会计课程一致性最低。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文中提出教学函[2020]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各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为做好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现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2020年8月24日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管理,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陈冬萌[6](2020)在《J银行天津分行内部控制评价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市场经济发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但是其内部出现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各类商业银行风险案例频发。通过对这些风险案例的研究,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缺乏对企业内部的控制,企业管理效率低下,对银行决策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当前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往往采用的是评价制度,选择何种制度和标准,也就决定着商业银行所进行的内部管理的效果和程度。本文对J银行天津分行的内部控制评价进行分析,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对J银行天津分行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实证检验,提出一些科学有效的策略,帮助银行提高内控水平,顺利开展内控评价工作。在对国内和国外的一些研究理论进行分析后,分别站在方法、理论层面对现有的研究进行归纳。将相关理论融会贯通,针对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并且对影响银行内控的因素进行分析。按照银行内控评价的原则和相关要求,帮助银行构建内控评价指标体系,对该体系中的指标进行细化,其中,三级指标超过60个,二级指标约有20个。之后分析银行内控评价工作,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各项指标在J银行天津分行的实施情况,利用科学的评价方法计算出该银行的内控评价分数,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指出该银行在内部控制有效性方面存在的缺陷,从几个方面提出一些改进策略,主要包括重视内部控制环境的构筑、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系统、加强内部控制措施实施、建立和疏通信息沟通渠道、完善银行内部监督和评价体系。
卢伟[7](2019)在《基于分布式微服务化架构的大规模在线课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社会多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各行各业的人员为了自身的进步和发展,需要不断学习进而提升自身的实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互联网在线学习平台。由此而引发的大流量将导致在线学习平台出现响应速度慢、响应错误等问题的出现。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并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支持可扩展、高可用的架构来解决在大规模用户场景下系统响应变慢、视频资源传输性能低、系统服务崩溃等问题。该平台采用了分布式微服务化服务治理架构和高可用高并发的数据库架构,并进行了如下主要工作:(1)设计了包括前台用户端、后台管理端和服务管理监控端的大规模在线课程学习平台框架,通过服务管理监控端支撑用户规模的可伸缩性;(2)依据用户特征和场景,进行功能需求分析和非功能需求分析,并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和实现了在线课程学习平台,该平台包含在线视频学习、在线课程问答、在线课程测试等功能。(3)针对大用户量并发场景下平台出现响应速度慢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支持可扩展、高可用的分布式微服务化架构,通过将MVC模式下的单体服务架构拆分成基于RPC通信的分布式架构,使得单体服务器的压力可以分摊到多个服务器上,从而提高服务响应速度和可靠性;(4)针对大数据量写入数据库导致其性能瓶颈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企业级数据库中间件Mycat的分布式高可用、高并发的数据库服务架构,通过隐藏物理库,暴露逻辑库,并且拆分原有数据库表,使得当数据服务请求时能够转发到多个数据库中,提高数据库抗压性;(5)基于Spring Boot框架进行了平台实现,并通过Dubbo-Monitor和Jmeter进行了服务监控与压力测试,验证了分布式微服务化架构设计的有效性。平台采用HTML5和Bootstrap来对界面进行渲染,同时通过扁平化、人性化的设计,使得该平台拥有更加良好的用户体验。经过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本平台能够满足在10万用户并发访问的时候,能够稳定、正确的提供服务,并且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
郎敏[8](2019)在《基于混合学习的岗位技能培训模型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企业的发展,人才素质培养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对国内某产品销售类公司的培训现状进行调研,发现该类公司培训中存在以下问题:企业没有统一负责培训资源管理与培训岗位管理的人员,所有培训资源的管理与维护均由培训各部门的相关人员管理,致使部门间的培训资源不能共享,公司对各部门培训情况的掌握不及时,从而形成部门培训孤岛;公司入职前培训为线下授课制,没有线上教学作为辅助,培训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馈不及时;入职后的培训以培训系统为主,培训采用统一分配资源的方式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缺少个性化,导致培训成效不明显。因此,本文以混合学习理论为基础,设计基于混合学习的岗位技能培训模型,并依据模型开发岗位技能培训系统,验证模型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首先,进行混合学习理论研究。以“中国知网”、“百度学术”和“Springer Link”为资源检索平台,通过资源检索了解国内外培训模型、培训系统、典型的岗位培训模型和基于混合学习的岗位技能培训模型的研究现状,并对产品销售类公司的培训现状开展调研,为本文构建基于混合学习的岗位技能培训模型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构建基于混合学习的岗位技能培训模型。根据前期调研结果,确定模型构建的基本原则;分析模型的设计思想和培训机制;详细叙述了模型的总体结构、组成部分和模型特点,为产品销售类公司的培训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最后,设计岗位技能培训系统并验证系统的应用价值。以基于混合学习的岗位技能培训模型为理论依据,设计并开发岗位技能培训系统。培训系统根据学习者特征及其所在岗位需求的调查结果,为学习者设计个性化培训方案,依据此方案对学习者进行培训,并对学习者进行测试了解培训效果,验证岗位技能培训系统的应用价值。应用结果表明,以基于混合学习的岗位技能培训模型为理论基础设计开发的培训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真实有效的提高学习者的岗位技能水平,达到提高个人绩效与企业绩效的目的。
陆敏[9](2018)在《帮助型正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刑法分则规定了一类特殊的犯罪,其实行行为具有“帮助之性质”,统一称作帮助型正犯。随着刑法修正案的出台,帮助型正犯的各罪呈现规模化扩张,主要分布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社会秩序等犯罪领域,突出反映了刑法对社会问题的积极回应以及刑法社会功能的进一步强化,只因“认同法律是适应社会需要的产物的观念”。针对这类立法现象泛化的问题,先后有学者从立法必要性与合理性的向度展开研究,主要围绕“为什么分则将帮助行为单独定罪、反思此种立法模式的推行会产生什么样的利弊”等核心议题进行探讨,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观点,也由此产生学说的分野。赞成论的主要代表有张明楷、于志刚、刘仁文、于冲、陈毅坚、白洁等学者,他们基于部分犯罪帮助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独立性以及共犯归责的局限性等维度,论证帮助行为正犯化的必要性。而反对论者主要从刑法谦抑性、我国犯罪参与模式的优越性等视阈,就整个立法现象或者部分犯罪的帮助行为正犯化提出批评意见及解决方案,刘艳红、阎二鹏、江溯、郑伟等学者的观点比较典型。总的看来,共犯行为正犯化立法模式的采用,与当前犯罪形势不无关系。从根本上看,法益保护的严苛化和前置化是最根本的内在动因。然而,目前既有的相关研究还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只集中关注或者强调共犯行为正犯化现象,没有进一步区分出分则中非共犯帮助性行为入罪化的情形。也未就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探讨,导致部分研究将二者混同起来,不作区分地都认为是共犯正犯化现象,抑或者仍然将其认为是共犯帮助行为在分则的特殊存在形式。其二,按照文义理解“正犯化”仅为正犯成行的过程,此过程最终能发展为何种结果是当前研究极少涉猎的。由此,造成了在该问题的研究上呈现出多种分析理论的交叉适用,并且不分伯仲,如以共犯视角、正犯概念的维度、刑事政策的向度等进行阐释。这会因逻辑前提的不确定性,造成仅拘泥于立法的正当性阐释,不重视司法适用的问题,最终未能展开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其三,帮助型正犯的研究不是为了满足理论的自洽,更重要的是澄清司法实践带来的现实困惑,以提出完善性的见解。既有论述无限放大了此种立法在量刑均衡上的作用,忽视其将会带来的相关实践问题,如此类犯罪的基本构成与修正构成上的特殊性、罪数形态和刑罚适用等问题。因此,帮助型正犯的研究一方面是以正犯为逻辑的起点,建立其生成路径、组成结构以及正犯性原理的内在勾连,为其具体问题的展开作理论铺垫和价值预设。另一方面从对帮助型正犯各罪的认定和刑罚的处遇上,展开系统而全面的探讨。对此,全文拟围绕如下几个核心问题进行论述:其一,帮助型正犯是什么的问题,以及它的生成路径、结构组成与正犯性原理之间是什么关系的问题。从整体上看,刑法分则规定了部分犯罪之实行行为具有“帮助之性质”,称为帮助型正犯。根据组成其实行行为的来源及其运行机制,主张将非共犯帮助性行为入罪化和帮助行为正犯化分别看作帮助型正犯的两条生成路径。由此,产生了入罪化的帮助型正犯和正犯化的帮助型正犯两种表现形式,称为帮助型正犯的二元组成结构。结构二元组成决定了二者的正犯性原理将有所差别,也就是正犯性的区分论证。入罪化的帮助型正犯采用形式客观说的标准,而正犯化的帮助型正犯以外观到内在的方法对正犯性进行说明,单从具体实施刑法分则基本构成要件行为的犯罪人来看,与入罪化的帮助型正犯同是形式客观的判断。然而,碍于正犯化的帮助型正犯的特殊性,又不得不在此基础上求诸于更为充分的理由,对其正犯性予以补强。考量我国对犯罪参与人的主从作用划分,实质客观论的“重要作用说”是最为适当且易于被接受的理论,也就是形式客观说为基础,辅以“重要作用说”的补强。从刑法分则规定的现实状况来看,正犯化的帮助型正犯又可以分为彼罪共犯的帮助行为转化为此罪正犯的实行行为和同罪共犯的帮助行为直接提升为该罪的实行行为两种情形。具体如下图:图示帮助型正犯的组织结构图其二,有关帮助型正犯的基本根基与合理界限的问题。在历经多次刑法修正案后,帮助型正犯在危害公共安全和扰乱社会秩序等犯罪领域得以迅速扩张,反映了刑法在应对安全和防范风险问题上的功能性强化。据此认为,帮助型正犯的正当性基础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考量,即刑事政策的理由、共同犯罪归责的现实困惑以及刑法实质化的基本诉求。首先,帮助型正犯各罪的规模之所以在立法上得以扩大,与刑事政策强调的“犯罪预防、严密法网”不无关系,毋宁说是犯罪圈扩大化的具体表现。毕竟,应把“规范性的内在变量和刑事政策同时作为建构刑法制度的重要参数”。其次,受限制从属性的制约,共犯的认定是以正犯主行为作为决定的基准。即共犯之所以为共犯,乃因其是具有特定条件的行为,以依附于实行构成要件的正犯主行为之上。倘若欠缺此种依附关系,即使对正犯实施构成要件的行为有加功作用,仍旧无法将其认定为共犯。故而,非共犯帮助性行为因共犯从属性这一“桎梏”(依附关系),被拒斥于共犯评价体系之外。又因其社会危害性达到刑罚处罚的程度,只能通过入罪化的立法方式,固定于分则规范之中。而将原本属于共犯的帮助行为直接规定为正犯的实行行为,不是在共犯认定上倒向独立性的立场,恰恰是从属性的反向证明。帮助行为正犯化在一定意义上,克服了参与人主从作用分类法不重视行为定性的弊端。最后,帮助型正犯的立法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对社会防御系统的刑法强化,这实际上迎合了刑法实质化所追求的实质公正、社会福利之应然逻辑。具体看来,正犯性论证在形式客观说立场上融合实质客观理论的做法,以及从构成要件到罪责的实质化外露,都表现出与刑法实质化发展的暗合。尽管帮助型正犯的立法范围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却始终不可能处于无限增长的状态,这是由刑事资源的有限性、谦抑性所决定的。可以说,仅单向关注犯罪圈之扩张是对宽容精神的不当贬抑,易助长背离刑法文明、谦抑道路的“刑罚冲动”。非共犯帮助性行为只能发生在不得已且具有法益侵害现实危险或者威胁的情形下才能考虑入罪化,而共犯帮助行为应该严格限制其正犯化的范围。这样看来,对帮助型正犯的合理性反思总体上应保持一种谨慎和克制的态度,其主要表现为对刑法基本原则的检视、规范内部一致性的拷问和质疑以及警惕“罪名”的空洞化和虚置化。其三,帮助型正犯的实践困惑以及如何化解的问题。首先,应立足于功能主义刑法观的基本视角,展开帮助型正犯的基本构成问题研究。其主要从积极的“入罪”和消极的“出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入罪”问题主要针对帮助型正犯各罪的构成要件、违法性及有责性进行层层阐释。探讨其客观构成要件要素与主观构成要件要素所特有的问题,又围绕大量存在于帮助型正犯各罪的罪量要素进行重点说明。将复杂的情节问题通过机能的考量,合理识别帮助型正犯各罪中不法构成机能的定罪情节和处罚机能的量刑情节。值得注意的是,“出罪”也应是犯罪基本构成的题中之义,与积极的犯罪成立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帮助型正犯的“出罪”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除了关注与其他类型犯罪的共性出罪机制,更是重点强调其“出罪”的特殊性。借以可罚性的理论,将分别从“不构成犯罪”与“将有罪归于无罪”的两条运行轨迹展开“出罪”问题的叙述。“不构成犯罪”因“不法的不可罚”和“责任的不可罚”出罪,主要依托实体法的规定;而“将有罪归于无罪”则是因“客观的不可罚”出罪,以实体法和程序法为载体。其次,进一步对帮助型正犯的修正构成作精细化的研究。这不仅与处罚扩大化、提早化的立法意图相互呼应,更为重要的是处理实行着手、未遂认定以及共犯形态等实践困扰,同时厘清存在于帮助型正犯之错综复杂的一罪与数罪问题。探讨的重点在于“实行着手”的判断是以行为人表现出敌对法的意思与对法益侵害的紧迫危险为内容的主客观综合论,同时联系共犯的着手进行考量,并根据现实的审判经验,以罪质的轻重来决定未遂的处罚。共犯形态重点关注正犯化的帮助型正犯所引起的连锁效应,这无疑缩短了间接教唆、间接帮助等行为与处罚中心的距离。罪数的研究重心是常见于帮助型正犯的法条竞合、想象竞合以及牵连犯的一罪。最后,帮助型正犯的刑罚适用困境和完善也是经常发生在实践中的问题。在宏观层面,提出刑罚适用的四个基本原则,即法定性原则、罪刑均衡与刑罚个别化的统一原则、全面评价原则以及效率和效益原则。在微观层面,探讨了帮助型正犯各罪的“量刑情节”之规范适用与其对基准刑的调节,具体到法定量刑情节与酌定量刑情节规范适用的运用和分析,最终提出完善性的原则指导及其具体性的见解。总体来看,帮助型正犯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特点和重要的价值。通过正犯判断的形式和实质理论建立与正犯的内在联系,进而确立正犯的基础地位。此外,借鉴现有共犯行为正犯化的研究经验,对帮助型正犯成立范围进行正当性和合理性的反思。再者,理论的自省反作用于实践的运行,实践的展开又反映了理论问题。从帮助型正犯的基本构成、修正构成以及刑罚适用等维度,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刘盾[10](2018)在《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独特的历史变迁与社会沿革使得香港地区既受东方文明的影响,也受西方文明的作用,两种文明互不相同却又彼此渗透,铸就了香港地区十分特殊的社会文化与教育制度。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是衔接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与关键,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发展水平。关于香港高校招考制度的研究意义重大但却十分匮乏,本研究以此为切入,设绪论及七章主要内容。第一章为香港地区教育概况,简述了香港教育的发展及教育机构的形成,探讨了新世纪香港的中等教育改革及高等教育特征。第二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演进与招考制度变迁,梳理了各高校由仅为英文中学毕业生设立升学考试到中英文中学兼顾、由单独招生走向联合招生的历程。第三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考核模式:中学文凭考试。以部分科目为例,对中学文凭考试的甲类核心科目、甲类选修科目、乙类应用学习科目、丙类其他语言科目等进行详细分析。第四章为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色机制:校本评核。对校本评核的设计理念、实践操作、分数调整、各方职责等进行深入探索,并作理论反思。第五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招生方式。对香港地区的大学、专上学院的招生方式进行分类总结。第六章是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之比较。分别研究英国、台湾、澳门的高校招考制度,并与港作比较。第七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征总结与启思借鉴。整体而言,研究发现的核心要点如下所示:第一,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为考生提供甲乙丙三类可供选择的科目,类型十分多元、范围十分宽泛,有利于考生的自主选择、兴趣发展、特长发挥。考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复杂、多向思维,以及综合、比较、批判、反思等能力。其中,通识教育科目引导学生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角度、综合性地探究当代的、跨学科的重要议题。乙类应用学习科目则联系六大学习范畴,引导学生认识与职场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掌握概念知识、运用基本技能。第二,为确保中学文凭考试成绩公正、准确、与国际接轨,各科成绩评定依据“等级描述”、采用“水平参照”。在操作过程中,依据临界分数划分由1至5的五个等级,第1级最低、第5级最高,第5级又分5、5*、5**,以区别高低水平。评级程序与等级设定办法十分周密,过程中程序步骤环环相扣,并综合运用专家小组判断与统计模型计算的处理办法。第三,中学文凭考试除统一考试之外,还设校本评核。校本评核由各校任课教师负责,有利于全面评核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为确保评核成绩在各校之间的可比性、维持校本评核的公平与公正,香港考评局还实行分数调整方案,对各校给出成绩进行调整。香港的教育局、考评局以及由其委任的监督员、统筹员等也会尽心尽力地参与到校本评核中来,以此保障校本评核的质量水准、促进校本评核的顺利实施。第四,香港考评局设有严密的拟题、审题、阅卷、复核机制,并实行海外审查试卷与答卷、试卷质量审核、试后检讨、内部审核及风险监察等,以确保考试的信效度及公平性。同时,积极推进本地中学文凭考试与美、英、德、澳、加、法等其他国家高校入学考试的互认衔接,并与英国A-Level考试、雅思英语考试等构建了成绩换算机制。此外,与内地及台湾地区形成了考试互认方案。第五,在高校招生方面,一般要求考生参加中学文凭考试的4门核心科目(语文、英文、数学、通识教育)以及2到3门选修科目的考试并提交相应成绩。各校不同专业会对考生的选修科目及成绩等级等提出不同的要求,有些专业还会在此基础上增设其他一些条件。香港地区的“大学联招办法”会综合考虑每位考生的“活动经验与比赛成绩”证明。此外,设立了“校长推荐计划”、“残障人士招生”等其他升学渠道。基于此,为内地未来深化高考改革提出系列建议,包括:丰富科目类型、优化命题设计;完善综合素质评价、试行分数调整方案;科学汲取域外经验、优化等级赋分模式;密切结合专业所需、合理设置招生科目;促进高考域外衔接、扩大一流大学国际招生;凸显公平正义理念、完善残疾考生招考办法等。
二、会计与审计试题、答案及依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会计与审计试题、答案及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1)JITT云教学模式在中职《基础会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理论基础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JITT教学模式 |
二、云教学模式 |
三、文献述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云教学模式 |
二、云教学模式的介质 |
三、“及时教学(JITT)云教学”模式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脱域理论 |
二、情境认知理论 |
三、认知双加工理论 |
四、资源依赖理论 |
第三章 中职《基础会计》课程会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现状调查设计 |
一、调查的组织实施 |
二、调查目的与调查方法 |
三、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 |
四、调查内容 |
第二节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教学现状调查结果 |
一、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二、调查主要结果分析 |
三、在中职《基础会计》课程中引入“JITT云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
第四章 “JITT云教学模式”在中职《基础会计》课程中的教学设计 |
第一节 教学的目标与内容 |
一、教学目标设计 |
二、教学内容设计 |
第二节 教学策略与媒介设计 |
一、教学策略设计 |
二、教学媒介设计 |
第三节 教学的情境与资源设计 |
一、教学情境设计 |
二、教学资源设计 |
第四节 教学的过程与活动设计 |
一、教学过程设计 |
二、教学活动设计 |
第五节 教学的反馈设计 |
第五章 中职《基础会计》“JITT云教学模式”实施的课例展示 |
第一节 以原始凭证为例的“JITT云教学”实施简介 |
一、实施原则 |
二、实施步骤 |
第二节 实施环节课例展示 |
一、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布置 |
二、JITT 激励活动 |
三、学习者主动学习课堂 |
四、及时反馈 |
第三节 实施课例简评 |
一、后台学习数据分析结果 |
二、评价 |
第六章 中职《基础会计》“JITT云教学模式”实施效果评价 |
第一节 从教师角度看JITT云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
一、评价方法与过程 |
二、结果分析与总结 |
第二节 从学生角度看JITT云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
一、评价方法与过程 |
二、效果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局限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传统会计教学设计的模板 |
附录2 《中职会计教学现状问卷》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3 《中职会计教学现状问卷》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4 会计行业发展现状访谈 |
附录5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
附录6 云课堂教学反馈表 |
附录7 教师责任感量表 |
附录8 JITT云教学模式在中职《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调查 |
附录9 《基础会计》课程期末考核试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研究项目 |
致谢 |
(2)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考试现状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考试主体的研究 |
1.2.2 关于考试方法的研究 |
1.2.3 关于考试工具的研究 |
1.2.4 关于考试作用的研究 |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1 中职学校 |
1.3.2 专业课程 |
1.3.3 考试 |
1.3.4 会计专业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6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6.1 多元智能理论 |
1.6.2 人本主义理论 |
1.6.3 教育评价理论 |
第二章 杭州市某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考试的现状调研 |
2.1 调查研究设计 |
2.1.1 案例学校简介 |
2.1.2 调查目的 |
2.2 调查结果分析 |
2.2.1 调查样本 |
2.2.2 会计专业课程考试安排情况 |
2.2.3 会计专业课程考试方式情况 |
2.2.4 会计专业课程考试态度情况 |
第三章 杭州市某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考试的问题及成因 |
3.1 主要问题 |
3.1.1 考试成绩功利化倾向严重 |
3.1.2 考核方式单一且重知识考核 |
3.1.3 考试评分标准缺乏灵活性 |
3.1.4 考试规范性有待提高 |
3.2 成因分析 |
3.2.1 功能认识不全 |
3.2.2 改革动力不足 |
3.2.3 制度建设滞后 |
第四章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考试的改进建议 |
4.1 遵循的基本原则 |
4.1.1 目的性原则 |
4.1.2 发展性原则 |
4.1.3 可操作性原则 |
4.2 具体措施 |
4.2.1 考试目的明确化 |
4.2.2 考试方式多样化 |
4.2.3 考试内容突出能力 |
4.2.4 建立相应的试题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前瞻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前瞻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致谢 |
(3)高校会计课程目标与评价一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会计课程目标分类框架 |
(一)已有目标分类框架借鉴 |
1.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 |
2. 芬克有意义学习分类法。 |
3. 波特分类法及其他。 |
(二)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目标分类框架设计 |
三、会计课程目标与评价一致性分析 |
(一)评价工具一致性分析 |
1. 会计课程目标与评价工具的对应关系。 |
2. 评价工具一致性分析维度与水平设定。 |
3. 四所高校期末考试一致性分析。 |
(二)评价结果一致性分析 |
1. 组织标准化测试。 |
2. 测试结果分析。 |
四、总结 |
(4)教育部关于印发《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
第一章总则 |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
第三章招生计划和奖助政策 |
第四章报名 |
第五章命题 |
第六章初试 |
第七章评卷 |
第八章复试 |
第九章调剂 |
第十章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
第十一章录取 |
第十二章信息公开公示 |
第十三章违规处理 |
第十四章附则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6)J银行天津分行内部控制评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 |
1.2.2 对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内部控制的含义 |
2.1.2 内部控制评价的含义 |
2.2 理论基础 |
2.2.1 金融风险论 |
2.2.2 控制论 |
2.2.3 系统论 |
2.3 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 |
2.3.1 层次分析法理论 |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章 J银行天津分行内部控制评价的现状和问题 |
3.1 J银行天津分行的基本情况介绍 |
3.2 J银行天津分行内部控制评价的现状 |
3.2.1 J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标准 |
3.2.2 J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方式 |
3.2.3 J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流程 |
3.2.4 J银行内部控制评价内容 |
3.3 J银行天津分行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问题 |
3.3.1 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缺乏适宜性 |
3.3.2 内部控制评价方式有待改进 |
3.3.3 内部控制评价主体缺乏独立性 |
3.3.4 内部控制评价专业人才胜任能力不足 |
第4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J银行天津分行内部控制评价 |
4.1 指标的选取 |
4.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4.1.2 指标的选取与分析 |
4.2 权重的确定 |
4.2.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4.2.2 各指标的权重确定 |
4.3 评语集的确定 |
4.4 各级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4.4.1 数据的收集 |
4.4.2 数据的处理 |
4.5 评价结果 |
4.5.1 评价结果的计算 |
4.5.2 评价结果的分析 |
第5章 J银行天津分行内部控制的改善建议 |
5.1 重视内部控制环境的构筑 |
5.2 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系统 |
5.3 加强内部控制措施实施 |
5.4 建立和疏通信息沟通渠道 |
5.5 完善银行内部监督和评价体系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卷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基于分布式微服务化架构的大规模在线课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论文专业术语的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基础 |
2.1 Spring Boot框架介绍 |
2.2 MyCat框架介绍 |
2.3 Dubbo&Zookeeper介绍 |
2.3.1 Dubbo介绍 |
2.3.2 Zookeeper介绍 |
2.4 Redis框架介绍 |
2.5 微服务Docker容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涉众分析 |
3.1.1 普通学员用户角色分析 |
3.1.2 讲师用户角色分析 |
3.1.3 平台管理人员角色分析 |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普通学员用户功能分析 |
3.2.2 讲师用户功能分析 |
3.2.3 管理人员功能分析 |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3.1 系统性能需求 |
3.3.2 系统易维护性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平台设计 |
4.1 概要设计 |
4.1.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1.2 平台总体工作流程设计 |
4.2 数据库设计 |
4.2.1 数据库逻辑设计 |
4.2.2 详细数据库表设计 |
4.3 详细设计 |
4.3.1 多角色用户模块设计 |
4.3.2 多层次课程模块设计 |
4.3.3 多维度问答中心设计 |
4.3.4 人性化考试中心设计 |
4.4 平台技术框架设计 |
4.5 多场景推荐方案设计 |
4.5.1 用户近邻相似度推荐 |
4.5.2 热点推荐—冷启动问题 |
4.5.3 问答中心推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性能与高可用的分布式微服务化架构设计 |
5.1 平台服务治理架构设计 |
5.2 基于Dubbo协议构建更高效的RPC传输 |
5.2.1 传统通信Http协议报文 |
5.2.2 基于Dubbo协议构建RPC传输 |
5.3 基于Protostuff进行序列化优化 |
5.3.1 基于Serializable、Hessian Serializable序列化协议 |
5.3.2 基于Protostuff的序列化方案 |
5.4 自动服务注册与发现机制 |
5.5 Dubbo集群容错与灰度发布 |
5.5.1 集群容错设计与软负载均衡 |
5.5.2 基于多版本控制实现灰度发布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并发与高可用的数据存储与缓存架构设计 |
6.1 平台总体数据架构设计 |
6.2 高性能MySQL设计 |
6.3 基于MyCat和 HAProxy构建高性能数据架构 |
6.3.1 基于MyCat构建数据库垂直拆分 |
6.3.2 基于MyCat构建数据库水平拆分 |
6.3.3 基于MyCat实现数据安全 |
6.3.4 基于HAProxy和 Keepalived构建高性能可靠的数据库架构 |
6.4 基于Redis集群构建数据缓存服务 |
6.5 基于HDFS构建分布式文件系统 |
6.6 数据存储与缓存一致性设计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平台实现 |
7.1 平台实现工具与环境 |
7.2 平台部署实现 |
7.3 后台管理端实现 |
7.3.1 后台用户管理 |
7.3.2 课程信息管理 |
7.3.3 题库信息管理 |
7.3.4 问答中心管理 |
7.4 前台用户界面实现 |
7.4.1 用户注册登录及密码找回 |
7.4.2 主界面实现 |
7.4.3 课程章节实现 |
7.4.4 视频播放实现 |
7.4.5 考试模块实现 |
7.4.6 问答中心实现 |
7.4.7 个人中心实现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平台测试 |
8.1 测试环境 |
8.2 功能性测试 |
8.3 非功能性测试 |
8.3.1 性能测试 |
8.3.2 易维护性测试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论文工作总结 |
9.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混合学习的岗位技能培训模型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岗位技能培训模型现状分析 |
1.3.2 岗位技能培训系统应用分析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论文研究主要思路与内容 |
1.4.1 论文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培训模型研究 |
2.1 混合学习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混合学习概念 |
2.1.2 混合学习模式 |
2.2 混合学习的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
2.2.3 掌握学习理论 |
2.2.4 协作学习理论 |
2.2.5 主导主体理论 |
2.3 典型岗位技能培训模型分析 |
2.3.1 典型培训模型分析 |
2.3.2 基于混合学习的岗位技能培训模型分析 |
2.3.3 培训模型分析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混合学习的岗位技能培训模型构建 |
3.1 产品销售类公司岗位技能培训调查研究 |
3.1.1 锐捷公司部门体系结构 |
3.1.2 锐捷公司岗位角色分析 |
3.1.3 现有培训系统分析 |
3.1.4 现有培训问题分析 |
3.2 基于混合学习的岗位技能培训模型设计 |
3.2.1 模型设计思路 |
3.2.2 基于混合学习的岗位技能培训流程分析 |
3.2.3 基于混合学习的岗位技能培训模型提出 |
3.3 基于混合学习的岗位技能培训模型组成 |
3.3.1 培训模型各部分关系描述 |
3.3.2 培训模型组成 |
3.4 基于混合学习的岗位技能培训模型构建优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混合学习的岗位技能培训系统设计 |
4.1 基于混合学习的岗位技能培训系统的设计思想 |
4.1.1 培训系统设计规划 |
4.1.2 培训系统工作流程 |
4.2 基于混合学习的岗位技能培训系统的框架设计 |
4.2.1 培训系统框架设计 |
4.2.2 培训系统功能设计 |
4.2.3 系统部署 |
4.3 基于培训系统的资源组织策略 |
4.3.1 培训内容组织 |
4.3.2 培训策略选择 |
4.3.3 培训活动设计 |
4.3.4 培训资源库设计 |
4.4 培训系统业务逻辑层设计 |
4.4.1 学习者特征分析设计 |
4.4.2 个性化培训方案定制 |
4.4.3 培训评估设计 |
4.5 培训系统应用层设计 |
4.5.1 培训模型框架设计 |
4.5.2 学习者培训应用功能设计 |
4.6 个性化培训方案定制实例说明及设计论证 |
4.6.1 个性化培训方案定制实例说明 |
4.6.2 个性化培训方案设计论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混合学习的岗位技能培训系统实现与应用效果分析 |
5.1 系统开发环境与运行环境 |
5.1.1 系统开发环境 |
5.1.2 系统运行环境 |
5.2 基于混合学习的岗位技能培训系统实现 |
5.2.1 培训基础平台设计与实现 |
5.2.2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
5.2.3 教学内容组织系统实现 |
5.3 基于混合学习的岗位技能培训系统测试 |
5.3.1 性能测试 |
5.3.2 功能测试 |
5.3.3 系统访问量测试 |
5.4 系统培训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
5.4.1 系统界面与培训功能分析 |
5.4.2 系统岗位技能培训效果分析 |
5.4.3 系统培训满意度分析 |
5.4.4 用户建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附录 |
致谢 |
(9)帮助型正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帮助型正犯的界定 |
第一节 帮助型正犯的基本内涵 |
一、帮助行为的逻辑本位与规范评价之分离 |
二、正犯概念的消弥与正犯类型的扩容 |
三、帮助型正犯概念的基本界定及其理论分类 |
第二节 帮助型正犯的正犯性理论及其实现路径的反思 |
一、帮助型正犯的路径二分法 |
二、二元组成结构下正犯原理的区分论证 |
三、帮助型正犯范围的必要性限缩 |
第三节 帮助型正犯与其他正犯类型的辨析 |
一、帮助型正犯与其他纯正正犯类型之辨析 |
二、帮助型正犯与修正正犯的辨析 |
第二章 帮助型正犯处罚的正当性根据 |
第一节 刑事政策的目的性考量 |
一、社会重大关切的及时回应 |
二、积极的一般预防之主张 |
三、风险社会范式下刑法的价值序次 |
第二节 共同犯罪归责的现实困惑 |
一、共犯从属性的桎梏 |
二、不同共犯分类方法的逻辑错位 |
三、帮助行为的归责障碍 |
第三节 刑法实质化的基本诉求 |
一、构成要件行为类型的实质化 |
二、违法性的实质走向 |
三、罪责的实质理性 |
第三章 帮助型正犯的基本构成 |
第一节 帮助型正犯成立要件的阶层式展开 |
一、帮助型正犯的构成要件符合性 |
二、帮助型正犯的违法性 |
三、帮助型正犯的有责性 |
第二节 帮助型正犯的罪量要素 |
一、罪量要素的本质属性 |
二、帮助型正犯的罪量要素之载体 |
二、帮助型正犯的罪量要素之分类及规范适用 |
第三节 帮助型正犯的“出罪”机制 |
一、犯罪论体系下帮助型正犯的“出罪”评价 |
二、实体法出罪和程序法出罪的具体表现 |
三、中立帮助型正犯出罪的重点拷问 |
第四章 帮助型正犯的修正构成 |
第一节 帮助型正犯的未完成形态 |
一、帮助型正犯的着手与既遂 |
二、帮助型正犯与犯罪预备 |
三、帮助型正犯与犯罪未遂 |
四、帮助型正犯与犯罪中止 |
第二节 帮助型正犯与共犯 |
一、共犯的成立及处罚根据之基础 |
二、帮助型正犯与教唆犯 |
三、帮助型正犯与帮助犯 |
第三节 帮助型正犯的罪数形态 |
一、帮助型正犯的罪数概说 |
二、帮助型正犯与一罪 |
三、帮助型正犯与数罪 |
第五章 帮助型正犯的刑罚适用 |
第一节 帮助型正犯的刑罚适用原则 |
一、法定性原则 |
二、罪刑均衡与刑罚个别化的统一原则 |
三、全面评价原则 |
四、效率和效益原则 |
第二节 帮助型正犯的“量刑情节”之规范适用 |
一、帮助型正犯的法定量刑情节之具体适用 |
二、帮助型正犯的酌定量刑情节之具体适用 |
三、量刑情节调节基准刑之适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香港地区教育概况 |
第一节 香港地区教育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新世纪香港地区中等教育改革 |
第三节 新世纪香港地区高等教育特征 |
第二章 香港地区高校演进与招考制度变迁 |
第一节 香港地区高校的形成与演变 |
第二节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变迁 |
第三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考核模式:中学文凭考试 |
第一节 核心与选修并存: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之甲类科目 |
第二节 应用与语言兼具: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之乙、丙类科目 |
第四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色机制:校本评核 |
第一节 校本评核科目例证及分数调整 |
第二节 校本评核综合探讨及理论透视 |
第五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招生方式 |
第一节 多元性与开放性:香港地区大学招生方式探究 |
第二节 广泛性与包容性:香港地区专上学院招生方式解析 |
第三节 香港地区高校招生方式之理论探究 |
第六章 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之比较 |
第一节 英国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二节 台湾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三节 澳门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四节 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比较之小结 |
第七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征总结与启思借鉴 |
第一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之理论省思 |
第二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的特色 |
第三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对内地高考改革的启思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成果 |
四、会计与审计试题、答案及依据(论文参考文献)
- [1]JITT云教学模式在中职《基础会计》中的应用研究[D]. 田圆圆.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考试现状个案研究[D]. 季龙婷.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3]高校会计课程目标与评价一致性研究[J]. 颜敏,白栖凡,韩丽平,付东. 财会月刊, 2021(07)
- [4]教育部关于印发《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Z2)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J银行天津分行内部控制评价问题研究[D]. 陈冬萌.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7]基于分布式微服务化架构的大规模在线课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卢伟. 东南大学, 2019(01)
- [8]基于混合学习的岗位技能培训模型的研究与实践[D]. 郎敏.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9]帮助型正犯研究[D]. 陆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10]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D]. 刘盾. 厦门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