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创作的“自觉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永清[1](2021)在《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新中国的确立与巩固》文中研究表明在语境化与知识化的契合、碰撞、疏离过程中,从1949—1957年的全面确立、基本巩固到1958—1976年的牢固确立、根本巩固,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走过了一条艰辛探索的求新求变之路。其中,前一时期体现为以苏为师、以苏为鉴两个阶段,后一时期体现为激情跃进、调整提高、停滞不前三个阶段。在确立与巩固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主要呈现出苏联化渐趋弱化、中国化逐步强化的发展态势,表明它在新中国话语体系构建中的理论自觉、文化自觉、民族自觉。与此同时,确也存在对所反映对象的特殊性关注不够、对反映主体的主体性探讨不足等突出问题。
程修平[2](2021)在《《文心雕龙》的文章分类学“系统论”》文中研究说明《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着作,其对南北朝及以前的重要文学作品和文章做了系统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从学术传承的角度上看,刘勰吸收了挚虞等前人"文体论"的学术成果,继承了向、歆、班固的"目录学"思想;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文心雕龙》以文章分类学和文体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以"圣言"为第一层次,以经书、纬书、骚体为第二层次,以明诗、乐府、诠赋、颂赞等二十余种文类文体为第三层次的"金字塔"式分类系统;从方法论上看,其通过"以本统末"、体用合一的"体用论"等研究方法揭示各类文类文体生成、发展、流变的内在机制。
崔陶梦[3](2021)在《潜在的作用力 ——1985年黄山会议的形成、观念与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赵钦钦[4](2021)在《《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研究》文中提出《文心雕龙》中的创作论研究历来备受学界关注,成果也极其丰硕。但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文心雕龙》创作思想的探索大都是将重点放在了创作论的理论价值上,忽视了其在写作实践方面的指导性、规范性、标准性作用。实质上,《文心雕龙》中的创作观不仅仅是一种文论观念,在深层意义上更是一套作文准则,是刘勰在特殊时代背景下为文章写作确立的纲领,凝聚着刘勰全部的创作才情和为文理想,引导并规范着创作实践,具有超越时代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是在魏晋六朝儒学衰落、玄学兴盛、形式主义文风泛滥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面对“讹滥”的形式主义文风,刘勰的救治之策,就是以“标准”规范文学创作。刘勰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学创作“标准”的原则性问题,即:文学有本、创作归正、文质彬彬;在基本原则制约下,做到:行文有术,通变有方。由于《文心雕龙》涉及文学本体论、文体论、创作论和批评论等方方面面,并非单纯论述创作标准,因而其理想“标准”蕴含在理论系统中,创作标准既隐而不显、表述分散,又自成系统、严谨清晰。《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作家人格标准、思维建构标准、文本呈现标准和审美价值标准。作家人格标准要求作家不仅要有才、气、学、习等个体情性,而且要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家国理想,达到艺术人格与社会人格的高度合一;思维建构标准就是创作时保持自然、虚静的精神状态,并利用思维意志将客观事物、主观情思、语言文辞(物、意、言)融为一体;文本呈现标准就是布局谋篇要遵守“情理设位,杂而不越”的原则,语言表现要学会“善术驭文,巧用修辞”的方法,令文章圆融通畅、情采兼备;审美价值标准在于思想内容里“风清骨峻,辞采华茂”的艺术风貌,即有“风骨”,也在于字里行间中“深文隐蔚,馀味曲包”的文外之旨,即能“隐秀”。《文心雕龙》既有严密的理论体系,也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是一部优秀的骈文作品,其文本呈现本身就是刘勰对其创作标准的完美践行。文学创作标准的理论价值表现在文学特性和文体论的深入探索中,创作标准无论对于当下的应用写作还是文学写作都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行文思路如下:第一章,探讨《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提出缘由,分析这一标准的总原则及其和具体“标准”的关系。第二章,梳理《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具体内容,分别阐明它们的理论来源、具体内涵和重要影响。第三章,探究《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理论价值,指出《文心雕龙》作为文学作品的实践品格和理论贡献,并阐明对文章写作的指导意义。
袁济喜,程景牧[5](2021)在《论先唐诗文评的流变》文中提出诗文评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特有形态。它源远流长,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流变。先秦是诗文评的雏形与萌芽状态,两汉是其发展与转折时期,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正式确立与成熟,并影响到隋唐至宋元明清的发展。对于先唐时期诗文评的梳理与研究,是构建中国古代文论体系的重要举措。
王沛霖[6](2021)在《德加素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这是一篇关于德加素描的个案研究,德加作为十九世纪的素描大师,其素描集学院古典主义、印象主义、现实主义等元素于一身,独具面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自德加素描构图、线条和光影三个角度入手,对其素描构图上随意性,线条的力量感且模糊,光影明确自然等特点进行分析论述,德加素描特点不是某一单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受诸多原因综合影响的;第二部分,以文献分析和图片对比等方法,从时代背景、德加教育背景和德加个人审美趣味等方面分析德加素描特点的成因;第三部分,就德加素描特点和成因分析带来一些思考,素描的特点样式反映着作者的观察思考方式,也直接影响到创作风格问题,对德加素描特点成因的分析,也可窥探德加的观察思考方式,及其带来的一些启示,这也是本文探讨其素描语言传承创新的历史价值和学术意义。
LEE W00NG[7](2020)在《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文中指出日据时期韩国文坛和社会对外国文化的吸收主要侧重于通过日本输入西方文学和文物。在如此之情况之下,部分韩国文人将中国文学作为外国文学,即世界文学的一个构成部分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并试图以此来推动韩国近代文学的发展。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之目的在于,以中国现代文学作为借鉴,来建构韩国近代文学,同时建立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主社会。近代转换期的中国现代文学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以文学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以文学革命、革命文学、抗战文学为中心展开。包含日据时期(1910年-1945年)和解放时期(1945年-1948年)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同样也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使命,以近代化和解放独立国家为目标指向,经历了胎动期、发展期、深化及停滞期和复兴期的发展过程。本论文分析该时期在韩国发表的196篇批评,进行解释。胎动期为1920年代前半期,在该时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正式开始。梁建植、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在该时期开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与批评。梁建植在1920年11月号至次年2月号《开辟》上翻译发表了日本研究者青木正儿的<以胡适氏为中心的中国之文学革命>,此文是20世纪上半期韩国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最早一文。之后,梁建植继续发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译文及他所写的批评,十分积极地翻译了戏曲、诗歌、小说等作品。192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留学的李允宰在留学期间发表了有关中国社会、政治形势的政论以及介绍中国罗马字运动的文章,并翻译发表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李东谷强调借鉴中国新文学建构运动中的思想改革与文学改革,以之作为他山之石。梁明参考胡适的新文学建构理论,则主张通过韩文的语文改革开展新文学建构。以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为中心的胎动期批评主要在1920年至1924年之间展开,以翻译日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本土文学革命的评论开始。其目的在于打倒封建旧思想和旧制度,从而建设近代社会、建构近代文学。该时期韩国批评家们特别关注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与主张,翻译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和<谈新诗>,另外,多数当时的戏剧、诗歌、小说等被翻译。该时期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有20余篇,《每日申报》上连载的梁建植译<人形之家>(中文名为《玩偶之家》)以《娜拉((?))》(永昌书馆,1922)之名出版,李相寿译《人形之家》(汉城图书,1922)也出版。发展期为1920年代后半期至1930年代前半期,该时期留学过中国大学的批评家们非常活泼地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从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多样的批评观点上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该时期主要批评家有柳基石、丁来东、金光洲、李陆史、金台俊等。柳基石以1925年2月在《基督新报》上发表<墨子与基督>为始,发表了许多无政府主义观点的文艺观,并在韩国最早翻译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丁来东和李陆史正式开启了对鲁迅文学的相当深度的批评,金光洲发表了以中国现代戏剧和电影为中心的批评。如此,20世纪上半期中发展期成为韩国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最活泼的时期,该时期发表的中国文学批评数量达到100多余篇,另外,开辟社还出版了《中国短篇小说集》(1929)。深化及停滞期为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之间。该时期,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们开展了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然后1937年7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相当萎缩了。金台俊从1930年代前半期开始进行社会主义观点的批评,接着他裵澔、李明善等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出身的批评家以大学为中心开展了讲台上的中国文学批评。从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以前,他们发表的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共计30余篇,而从中日战争爆发至解放之间发表的不分观点的所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仅有30余篇。复兴期为1945年8月解放至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间。解放之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再次迎来复兴时期,在此短暂的5年之间韩国文坛共发表了 42篇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除了在前阶段开始继续活跃的丁来东、金台俊、李明善等之外,尹永春开展了活跃的批评活动。该时期,李明善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宣文社,1946)、《鲁迅杂感文选集》(未出版,1949),金光洲·李容珪共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1·2辑)(首尔出版社,1946),尹永春的《现代中国诗选》(青年社,1947),《现代中国文学史》(鸡林社,1949)等诸多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着作也纷纷出版。对以梁建植为中心的第一代批评家的19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学界从“翻译、翻案与近代文体的实验”,“经过日本的同时代性中国现代文学译介”,“殖民地知识分子悲伤的现实和理想主义的世界创造”以及“韩国近代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奠基”等方面高度评价了其积极意义。与梁建植同时期,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批评家为建构近代思想以及近代社会体制,非常关注中国的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新文化运动,并将其介绍到韩国社会及文坛。在他们之后,1930年代以来,曾在中国留学并接受学术训练的丁来东、李陆史、金光洲、金台俊等批评家们正式开始了学术性、系统性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的批评并不仅仅局限于日本研究者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他们深刻思考祖国的解放和新国家的建设,并以此为视角来看待中国现代文学。之后,在解放时期尹永春也是同样为了新国家的建设从基督教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批评。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肩负着反帝反封建之历史使命的近代转换期,推动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文学实践的通道:以建设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社会和建构近代文学为目的的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展开,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通过译介和批评中国新文学运动来追求韩国社会的思想革命和近代文学建构;第二、通过文学批评知识分子对殖民地现实的愤怒和内在抵抗的表达:虽然在日本帝国主义强迫之下韩国的知识分子不能公开反对或抵抗日帝,但他们通过批评半殖民地情况下的中国现代文学,迂回地表露出对帝国主义的抵抗和批判精神;第三、通过小说和戏曲来追求以平民文学为中心的近代指向和近代文学建构:从封建时代传统文学的贵族文学脱皮,关注以俗文学、民间文学为中心的平民文学。虽然日人研究者们关注以小说和戏曲为中心的中国平民文学,但他们注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梁建植以来韩国的批评家们继续关注以小说、戏曲和新诗等平民文学为主的中国现代文学;第四、对近代文体的实验及对语文改革的影响:韩国的言文一致运动比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开始得更早,但中国的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近代韩语语文规范化的确立。1917年发表的李光洙的《无情》已相当达成言文一致,但到1940年代横写、韩文专用等问题还没完成。韩国批评家们借鉴中国罗马字制定运动,想推动韩语语文改革;第五、在文学的想象空间再现的理想乡的精神世界与新国家建设的理想和实践: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在批评空间展现出他们对祖国解放和独立的理想以及建设新国家的理想。他们从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基督教信仰等自己的批评观点,通过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展现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第六、对正义和博爱的追求以及爱国精神的表达等:韩国的批评家们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展现出真正的爱国精神。他们基于人的尊严和自由,超越狭隘和歪曲的爱国主义,追求正义和博爱的终极价值。抗日运动期间独立运动家们展现的精神不仅仅局限于反日,反而他们主张了弱小民族的联合来共同推动反战、反帝国主义以及恢复世界正义和维护东亚和平。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文坛及社会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指向解放、独立国家建设和近代民主社会建设的文学实践。其核心的文学精神是‘抵抗与批判’,通过抵抗与批判来追求的终极价值是正义与博爱的恢复。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指向对殖民统治的间接抵抗和近代文学及近代社会建设,也包含着祖国解放以及新国家建设的理想。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韩国批评家们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之意味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文艺批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是知识分子应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文学实践。该文学实践的基本精神是对社会不义和压抑人的尊严的‘抵抗与批判’,并且对歪曲的现实之抵抗与批判追求的终极指向是‘正义和博爱的实现’,即人本身的尊严价值。
朱丹丹[8](2020)在《老舍文艺思想流变论》文中研究表明历经清朝的覆灭,民国政府的衰败和新中国的成立,老舍始终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热切的民族情怀,以文艺来解释人生、宣传抗战和为工农兵大众服务,在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老舍文艺思想的流变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山东时期(1930年7月至1937年11月);抗战时期(1937年11月至1946年3月);新中国时期(1949年12月至1966年8月)。山东时期是老舍文艺思想生成的重要阶段,他在努力追求文学的艺术性和独立性的同时,要求文艺表现并解释社会人生,使用俗白有力的人民语言并运用寓庄于谐的幽默艺术。抗战这一时代背景促使老舍暂别文学的艺术性追求而走向文艺通俗化,他强调作家要有“国家至上,抗战第一”的思想,要有“旧瓶新酒,通俗文艺”及“新旧文艺,兼容并纳”的理念转变。新中国时期,他主张文艺为工农兵大众服务,文艺在服务的同时须遵循自身的规律。老舍文艺思想发生变化有四点缘由:一是童年不幸的身世和贫困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他刚强的性格;二是五四运动改变了他的思想观念;三是中西方文化的影响;四是国家至上的民族情怀。全面审视老舍三个时期的文艺思想,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语境中老舍文艺思想的主要特征及整体的流变轨迹。山东时期奠定了老舍文艺思想的坚实基础,而抗战时期的时代主题、新中国时期的政治需求使老舍的文艺思想烙上了鲜明的时代色彩,显现出变与不变的有机统一。
王亚玲[9](2020)在《元代无名氏历史杂剧及其与本事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元代无名氏历史杂剧有13部,占比接近45部元代无名氏杂剧的三分之一,不仅数量不少,而且质量较高。元杂剧无名氏作家群的主要来源估计是下级吏员、布衣、医贾、教坊之人。他们和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贴近,创作出了一系列真实反映元代普通百姓审美趣味和社会现实的杰出作品。本文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第一章绪论部分梳理了大量文献,发现元代历史杂剧的研究存在密度分布不均以及宏观性不足的问题,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关注知名作家的作品,对佚名作家作品关注得更少,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将元代无名氏历史杂剧作为有价值的独立研究对象,全文围绕论题分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二章先是分析了元代无名氏杂剧作家的身份,接着对历史剧进行界定,其标准首先是主角应为历史真实人物;其次,杂剧的主要关目和具体的历史背景及反映的历史精神有文献依据。该章依据这一标准,厘清元代无名氏历史杂剧的作品数量。第三章从内容上将元代无名氏历史杂剧分为政治斗争剧、寒士发迹戏、伦理教化剧。其中政治斗争剧又可分为军事斗争剧和宫廷斗争剧。军事斗争剧的主要情节侧重于叙述以主人公为代表的正义的军事力量如何凭借自身神奇的能力不断克服艰难险阻并最终打败强敌的故事。宫廷斗争剧的主要情节侧重点转变为表现宫廷中不同政治势力间激烈的对抗和冲突。寒士发迹戏又可分为穷乏文人发迹戏和困顿武士发迹戏。穷乏文人发迹戏更加突出地表现剧中主角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遭遇到的种种阻力,体现出主角的亲人或朋友既是对头又是助手的“二重性”。困顿武士发迹戏更加突出地表现剧中主角武艺的高超,通过第三人称的叙事方式大力铺叙和渲染战斗场面的激烈。伦理教化剧拓展了剧中主角形象的伦理教化色彩,以达到劝惩世人的目的。第四章是元代无名氏历史杂剧与本事来源的差异研究,比较了元代无名氏历史杂剧与本事来源之间较为显着和重要的三点差异,分别体现在人物形象的改变、艺术创作手段的变化和价值追求的转变这三个方面。第五章主要分析剧作与本事来源产生差异的原因。这些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元代文人心态的转变以及因观众群体的变化而带来的话语权的改变。外部原因主要是异族统治的压迫与崇汉思想的高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同的叙事艺术造成的差异。本文在分类的基础上梳理了元代无名氏历史杂剧的大致剧情,明确了三类杂剧的主要情节特点,并通过分析元代无名氏历史杂剧和本事之间的主要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阐述了元代无名氏历史杂剧迥异的创作背景、创作思想和创作艺术,尝试着厘清有关元代无名氏历史杂剧的一些基本问题,以期丰富元杂剧的研究。
刘垣菲[10](2020)在《别林斯基文学民族性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别林斯基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家,他确立了果戈理及自然派的地位,被视为现实主义批评的开创者。他的文学遗产包括美学思想、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等。我国现有的别林斯基研究,大多可见于期刊文献杂志中,暂时未有相关专着。在这些文献中,学者们对于同一问题的看法,往往各有侧重,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但是,别林斯基的美学概念本质是什么?文学理论问题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学界评价其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过渡,在文学理论和批评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这些问题都说明别林斯基文学理论充满了矛盾性和复杂性。别林斯基的文学理论十分丰富,本文选择其中的民族性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问题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研究,理清别林斯基文学民族性理论内涵的变化情况。别林斯基的文学批评始于民族性,因为这是当时俄国文学最关注的问题。从历史层面讲,十八世纪的俄国,完成了社会和语言的民族化,罗蒙诺索夫和卡拉姆津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贡献反映在文学中就是俄国的古典主义和感伤主义。之后,渴望摆脱古典主义束缚的浪漫派维亚泽姆斯基提出了俄国的民族性概念,受到普希金和果戈理的支持,别林斯基的民族性概念是对前人的延续。他给民族性下了定义,并在自己的评论生涯中一直发展着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俄国的文学民族性问题,是社会需要的产物。在别林斯基以前,它已经成为俄国文学发展中的关键:最早表现为追求文学语言的民族特点,从罗蒙诺索夫到卡拉姆津与希什科夫之争,其根本都是对俄国文学语言问题,如修辞等等的探讨。语言是民族性官方民族性将民族性解释为人民对沙皇和专制制度的忠诚,维亚泽姆斯基为代表的浪漫派,将民族性和地域性视为文学的必要条件,同时重视人物形象和取材等问题。因此,他高度评价普希金的《巴赫奇萨赖的泪泉》、《茨冈人》等作品,但是他对普希金的现实性描写持否定态度。普希金支持维亚泽姆斯基对民族性的看法,在自己的文论中提出:文学具有民族性,就要用俄语写作,贵族们已经习惯了用法语阅读、写作、思考,所以才会产生对西欧文学盲目模仿。所以,要摆脱这种模仿,可以从俄国的,或者国外的民间诗歌中取材,从民间和人民中获取力量,注重本民族文学的独创性。但是,语言和取材都是文学的外部形式,真正做到具有“民族性”,要重视民族的精神和思想的表达。果戈理与普希金相同,尤其强调重视民族精神和表达民族的思想。民族性理论是别林斯基在第一篇文论——《文学的幻想》中提出的问题,也是贯穿别林斯基整个文学批评生涯的理论问题。他认同前人的观点:文学应该展现民族精神和思想,并提出习俗是表现民族性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俄国社会特殊的发展状况,民族的习俗主要保留在人民大众中。但是,别林斯基否认只表现群众或农民生活的作品就是具有民族性的。在对具体作品的分析中,别林斯基提到以下问题:俄国文学可以借鉴欧洲文学,但不能盲目地模仿欧洲文学;描写平民生活或庸俗化场景的作品不是民族性作品;民族性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调和物;民族性的作品,首先是艺术性的作品。除了针对当时的具体文本进行分析,别林斯基还运用哲学概念,解释了前人提出民族性相关问题,如运用“典型性”来解释人物形象的描写,提出诗歌描绘的对象是某一抽象的理念,诗人创作是不自觉而又自觉的,因为“激情”的存在。与前人的不同在于,别林斯基否定民间诗歌的价值,认为民间诗歌不是艺术性的作品,所以从民间诗歌取材,不能说明就是民族性的作品。别林斯基最伟大的贡献,是对普希金和果戈理的高度评价。从他对二者的评论中,清晰体现了他的全部文学思想,当然也包括民族性。他的文学理论是始终发展的,但是当他发现理论的发展无法满足文学批评的需要时,他或者引入新的概念,如“个性”和“激情”,或者改变自己早期概念的内涵以适应新的批评对象,这就造成了他美学思想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他的矛盾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对很多作家的前后不一的评价、对讽刺的评价等等。别林斯基对普希金作品的评价,完全展现了别林斯基的民族性思想。他对克雷洛夫和冯维辛评价变化较大,原因在于别林斯基改变了对讽刺的态度,认为讽刺是民族性的标志。这也是果戈理受到高度评价的原因,果戈理对现实的讽刺描写,满足了当时的社会要求。别林斯基对俄国文学、文学批评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苏联解体前后出现了很多与以往不同的文献资料,如斯拉夫派、审美派、白银时代及其他与别林斯基观点不同的批评流派的文献。我国学界对这些流派的研究逐渐成熟,但他们与别林斯基的影响和评价问题尚有待进一步探索。
二、论创作的“自觉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创作的“自觉性”(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新中国的确立与巩固(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缘起 |
二、文学反映论的全面确立、基本巩固 |
三、文学反映论的牢固确立、根本巩固 |
(2)《文心雕龙》的文章分类学“系统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源流 |
二、系统 |
三、特征 |
(一)整体性 |
(二)生成性 |
(三)大系统和小系统 |
(四)变与不变 |
四、理论 |
(一)刘勰的文章分类学是建立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之上 |
(二)刘勰的文章分类学体现了汉魏六朝最先进的文学理论思想 |
1.“文质观” |
2.“文体论”“创作论”和“鉴赏论” |
3.“体用论”和“本末论” |
(三)刘勰的文章分类学的现实意义和对儒学思想的创新 |
(4)《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创新性 |
第一章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提出及原则 |
第一节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提出 |
一、关于文学创作标准的界定 |
二、文学创作标准提出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总原则 |
一、文章本源——因文明道 |
二、思想标准——执正驭奇 |
三、文质标准——衔华佩实 |
第三节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基本原则 |
一、文术标准——心总要术,遵体循规 |
二、文变标准——凭情会通,负气适变 |
第二章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作家人格标准 |
一、社会人格——树德建言,奉时骋绩 |
二、艺术人格——才由天资,学慎始习 |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思维建构标准 |
一、创作准备——虚以待物,静以养气 |
二、思维状态——情貌无遗,神与物游 |
第三节 文学创作的文本呈现标准 |
一、谋篇布局要求——情理设位,杂而不越 |
二、语言表现手段——执术驭篇,巧用修辞 |
第四节 文学创作的审美理想标准 |
一、审美价值诉求——风清骨峻,辞采华茂 |
二、艺术形象特征——深文隐蔚,馀味曲包 |
第三章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价值与意义 |
第一节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实践品格 |
一、 “谋篇布局”与《文心雕龙》之结构体系 |
二、 “文质标准”与《文心雕龙》之文质并重 |
第二节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理论价值 |
一、创作标准下“文学特性”的深入探索 |
二、创作标准下“文体之论”的渐趋成熟 |
第三节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写作指导意义 |
一、创作标准对应用类文章写作的指导 |
二、创作标准对文学类文章写作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论先唐诗文评的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论:诗文评的概念缘起及其价值意义 |
二、先秦两汉:萌芽期与演进期 |
三、魏晋南北朝:定型期与兴盛期 |
结 语 |
(6)德加素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德加素描的语言特点 |
第一节 构图 |
第二节 线条 |
第三节 光影 |
第二章 德加素描语言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二节 学院教育 |
第三节 个人因素 |
第三章 德加素描研究的启示 |
第一节 自觉性 |
第二节 包容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现状 |
(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
第一节 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的目的与主体 |
(1)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目的 |
(2)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主体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媒体 |
(1) 《开辟》与《东明》: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主要媒体 |
(2) 《朝鲜日报》,《东亚日报》文艺栏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3) 《每日申(新)报》与中国现代文学译介及批评 |
第三章 胎动期(1920年代前半期):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与近代指向 |
第1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胎动 |
(1) 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的文学革命 |
(2) 在韩国最早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5) 梁建植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近代指向 |
第2节 对于胡适之文学革命的批评的展开 |
(1) 《开辟》和《东明》与胎动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3) 民族主义阵营的社会政势认识和文学革命批评 |
(4) 文学史认识与思想革命 |
第3节 针对文学革命的批评和言文一致文体的确立 |
(1) 社会主义运动家梁明的近代性语文改革 |
(2) 言文一致文体的树立过程 |
第4节 李东谷的东亚观点与主体性新文学建构 |
(1)从东亚共存的视角看的中国认识 |
(2) 思想革命和新文学建构 |
(3) 新文化运动批评和主体性社会变革运动的指向 |
小结: 文学革命论批评和近代社会指向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 |
第四章 发展期(1920年代后半期-1930年代前半期): 批评的全面展开和价值的多样性 |
第1节 发展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1) 无政府主义文艺观和发展期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
(2) 东亚知性史与鲁迅 |
(3) 革命文学争论和鲁迅批评的展开 |
(1) 在华独立运动家柳基石: 兴士团活动及南华韩人青年联盟活动 |
(2) 鲁迅的封建礼教批判 |
(3) 鲁迅小说的翻译与鲁迅和巴金的相遇 |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理想与李达的中国现代作家论 |
(1) 南华韩人青年联盟及朝鲜义勇队的活动 |
(2) 无政府主义者的联合和反动的宠儿: 巴金和茅盾论 |
(3) 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和郭沫若的反抗精神 |
(4) 女作家及新诗和戏剧的批评 |
第四节 金光洲的中国现代戏剧及电影批评和李庆孙,申彦俊的批评 |
(1) 《波希米亚》的发行和无政府主义者的交流 |
(2) 中国文坛简介与现代戏剧批评 |
(3) 在中国当地媒体上发表的电影批评 |
(4) 李庆孙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的批评 |
第5节 丁来东与李陆史的鲁迅批评 |
(1) 丁来东对鲁迅正式的批评 |
(2) 李陆史与鲁迅: 抵抗与批判的文学实践 |
第6节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与浪漫主义 |
(1)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 |
(2) 徐志摩: 烂熟的情感和美丽的诗才 |
(3) 冰心: 高举旗帜,勇往直前的哲理诗 |
(4) 朱湘: 长江永古的长篇叙事诗人 |
第7节 女性作家批评与其他 |
(1) 女性作家批评 |
(2) 胡适的实用主义渐进改善论 |
小结: 作为抵抗和批判的文学实践的无政府主义批评 |
第五章 深化及停滞期(1930年代-1945年):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新倾向与讲台批评 |
第一节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1)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的成立及幸岛骁的任命 |
(2)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第二节 金台俊、李明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1)金台俊从普罗文学视角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2) 李明善对鲁迅的批评: 为人生的文学的追求 |
第三节 裵澔、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1) 裵澔: 中国现代文学的广泛批评 |
(2) 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批评 |
第四节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
(1) 韩雪野,普罗文学的主要领导者 |
(2)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
小结: 社会主义讲台批评和新理想的追求 |
第六章 复兴期(1945-1950年): 在解放期间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第一节 关于抗战文学争论的批评与抗战诗歌批评 |
(1)抗战文学的展开与‘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 |
第二节 尹永春的中国现代诗批评与《现代中国诗选》的发刊 |
(1) 东西文学研究者的中国现代诗批评 |
(2) 翻译诗集《现代中国诗选》的出版 |
第三节 从救亡到建设: 在解放期间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
(1) 中国文坛的巨星郭沫若论 |
(2) 乌托邦的想象成为现实的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
第四节 在解放期间中国现代文学书籍的出版与社会变革 |
(1) 金光洲和李容珪合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 |
(2) 李明善梦想里的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 |
小结: 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的想象 |
第七章 结论 |
附录: 按批评家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老舍文艺思想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缘起 |
2 研究现状 |
3 研究意义 |
第1章 山东时期:文学的艺术性坚守 |
1.1 文艺表现并解释社会人生 |
1.2 使用俗白有力的人民语言 |
1.3 运动寓庄于谐的幽默艺术 |
第2章 抗战时期:文艺通俗化走向 |
2.1 “国家至上,抗战第一”的思想观念 |
2.2 “旧瓶新酒,通俗文艺”的写作方式 |
2.3 “新旧文艺,兼容并纳”的理念转变 |
第3章 新中国时期:文艺大众化转变 |
3.1 文艺为工农兵大众服务 |
3.2 文艺须遵循自身的规律 |
第4章 老舍文艺思想流变的缘由 |
4.1 不幸和贫困造就刚强的性格 |
4.2 五四运动改变思想观念 |
4.3 中西方文化的影响 |
4.4 国家至上的民族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元代无名氏历史杂剧及其与本事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元代无名氏剧作家的身份与历史剧的界定 |
第一节 元代无名氏剧作家身份 |
第二节 历史剧的界定 |
第三章 元代无名氏历史杂剧的分类 |
第一节 政治斗争剧 |
一、军事斗争剧 |
二、宫廷斗争剧 |
第二节 寒士发迹剧 |
一、穷乏文人发迹剧 |
二、困顿武士发迹剧 |
第三节 伦理教化剧 |
第四章 元代无名氏历史杂剧与本事来源的差异研究 |
第一节 人物形象的改变 |
一、政治人物形象的改变 |
二、普通百姓形象的改变 |
第二节 艺术创作手段的转变 |
一、更加细腻和夸张的人物描写 |
二、奇特的叙事转折点 |
第三节 价值追求的转变 |
一、向功利化、庸俗化的价值追求转变 |
二、以功名利禄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的自觉 |
第五章 元代无名氏历史杂剧与本事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内部原因 |
一、元代文人心态的转变 |
二、话语权的变化 |
第二节 外部原因 |
一、异族统治的压迫与崇汉思想的高涨 |
二、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 |
三、不同的叙事艺术造成的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
(10)别林斯基文学民族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别林斯基的文学生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 |
第一章 文学民族性问题的根源 |
第一节 文学语言民族性的开始:罗蒙诺索夫 |
第二节 文学语言民族性的争论和发展:卡拉姆津与希什科夫 |
第三节 文学语言的形成与文学民族性概念 |
一、维亚泽姆斯基论民族性 |
二、普希金论民族性 |
三、果戈理论民族性 |
四、乌瓦罗夫论民族性 |
第二章 别林斯基论俄国文学的民族性 |
第一节 文学民族性的相关概念 |
一、概念、理念、思维 |
二、现实、真实、现实性 |
三、典型 |
四、个性与激情(情致) |
第二节 文学民族性的具体问题 |
一、民族与民族性 |
二、模仿与民族性 |
三、平民性与民族性 |
四、民间诗歌与民族性诗歌 |
五、自然性、人工性与民族性 |
第三节 文学民族性到人民性的转变问题 |
一、民族性的内涵 |
二、人民性的内涵 |
三、二者的差异 |
第三章 别林斯基论俄国作家的民族性 |
第一节 普希金的民族性 |
一、民族的诗人普希金 |
二、民族性的具体表现 |
三、关于普希金的论争 |
第二节 克雷洛夫和冯维新的民族性 |
一、论克雷洛夫寓言中的讽刺 |
二、论冯维辛喜剧中的讽刺 |
第三节 果戈理的民族性 |
一、小说是民族需要的结果 |
二、以独特视角描写现实 |
三、从描写现实到描写社会 |
第四章 别林斯基的影响和评价 |
第一节 对同时代人的影响和评价 |
一、与斯坦凯维奇小组的交往 |
二、与同时代人的论战 |
第二节 对后代的影响和评价 |
一、围绕文学创作目的的争议 |
二、围绕文学批评作用的讨论 |
三、围绕别林斯基评价的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论创作的“自觉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新中国的确立与巩固[J]. 张永清. 文艺研究, 2021(09)
- [2]《文心雕龙》的文章分类学“系统论”[J]. 程修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3]潜在的作用力 ——1985年黄山会议的形成、观念与影响[D]. 崔陶梦. 四川美术学院, 2021
- [4]《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研究[D]. 赵钦钦.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5]论先唐诗文评的流变[J]. 袁济喜,程景牧.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3)
- [6]德加素描研究[D]. 王沛霖.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7]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D]. LEE W00NG. 山东大学, 2020(08)
- [8]老舍文艺思想流变论[D]. 朱丹丹.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9]元代无名氏历史杂剧及其与本事差异研究[D]. 王亚玲.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1)
- [10]别林斯基文学民族性理论研究[D]. 刘垣菲.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