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好老师张宏森

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好老师张宏森

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好教师张洪森(论文文献综述)

静海县文教局报道组[1](1977)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好教师张洪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洪森同志是静海县独流公社小学教师。参加工作以来,她自觉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努力改造世界观,认真实践毛主席教育思想,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同志们称赞她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好教师。

周晓瑾[2](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提出《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滕晓雯[3](2014)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探讨》文中指出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已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目前人们倾向性的看法是,现实奉行的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方法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应在对其进行改进完善的同时,积极、全面地推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配合。但是,由于我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还不够全面、成熟,亦没有规范、完整的实践经验,难以整体地组织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亟需在实践中研究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实践认知论告诉人们,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真理。如果拓展创新研究思路,从实践运作的角度探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途径,就有可能获得重大进展,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相互促长。本研究基于这种思考,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指导,从方法论的视角探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途径,将研究视野深化并拓展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方方面面,有利于发现和解决疑难问题,有助于推进实施的进程。本研究试图通过潜心研究和追求创新,探索一条符合国情、富有实效且为人们所认可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有效途径。为此,本研究认真分析了实践的理论研究基础和实践研究基础,探讨了实践的理论依据,阐释了实践中应遵循的若干基本原则,论述了实践的“载体建设”、“机制建设”和“队伍建设”的思路与办法,提出了所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探索了具体运作的实际操作及其掌控方法,研讨了调节评估的功能和方法。研究发现,藉上述研究成果的集成,或许能为加强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一条切实有效的新途径。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1)课题立意新颖(国内外鲜有人尝试),创意特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2)尝试以“实践认知论、主客体能动论、环境塑造论、渗透内化论”等原理,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实践”的理论依据;(3)由载体的运用、掌控及其遴选的探索,实现了载体的运用方法、载体的掌控方法和载体的遴选方法等三方面的创新;(4)提出了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中借力挖潜,为基本解决时间与人力矛盾等疑难问题提供了改进和创新的方法。

袁川[4](2014)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社会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迫切需要,目前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思考,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的的主流价值取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体现了破解这一议题的时代需要和社会责任。实际上,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众多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因素,既要关注宏观的国家社会层面的体制机制和文化传统;又要分析中观的高校层面的大学精神和培养模式;也要审视微观的师生层面的师生关系和教学互动。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问题,而且是世界各国都尤为关注与重视的社会问题,从社会学视角分析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的高校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美国的哈佛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之所以能成功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国家社会层面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政府法案的推动、多元资金的支持、紧密的社会配合以及创新的文化理念;在高校层面主要建立了“学术自由”的人才培养理念、“学习自由”的人才培养制度以及“创新自由”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师生层面主要有教师的教学自主、学生的学习自主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教学氛围。借鉴国外高校成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经验,需要确立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氛围、建成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创新多元开放的培养模式以及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过程。我国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正处于探索、改革和试验性阶段。以湖北省七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经验为.:注重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突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着力人才培养氛围的营造。但在高校层面和师生层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层面的主要问题有: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中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趋同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未能突出培养目标的多元性,人才培养制度的改革中尚未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性,人才培养氛围的营造中忽视了师生交往的和谐性;师生层面的主要问题有:教师教学投入不足,教师创新能力不强,学生价值取向偏颇,学生主动学习不够。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国家体制的障碍是高校难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原因,培养模式的落后是高校难以培养创新型人才重要原因,师生互动的不足是高校难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直接原因。因此,我国的高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借鉴国外高校成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客观环境进行制度创新,在宏观方面完善国家体制机制、健全政府管理制度,健全社会支持制度、加强校社互动交流,注重文化传承创新、体现文化育人作用;在中观方面重塑现代大学精神、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完善大学内部治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在微观方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新教师教学方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学生学习形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师生互动机制。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从社会学视角对我国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深入研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我国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系统分析;从国家体制、培养模式和师生互动三个方面对我国高校难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剖析。本研究不足主要是:对许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不够深入;以湖北省的七所高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在研究对象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问卷设计上存在维度不够全面等。

林雪原[5](2013)在《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定位于当代大学生群体,研究内容确定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论文的总体框架主要包含两个层面。横向上,从教育的角度切入,对信仰的内涵、特征、‘类型、功能等理论进行了梳理,进而明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剖析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涵;纵向上,在考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历史进程以及当代中国大学生所处的信仰教育背景和信仰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着重探究当代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原则、内容、方法、渠道等。本文研究的基本结构遵循由概念到体系,由问题到对策的逻辑关系展开。首先,结合当前大学生的信仰需要强烈、信仰竞争激烈、信仰状态多样的状况,指出了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在考察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难点与创新之处。其次,从教育的角度切入,在简明扼要阐释信仰的内涵、特点、类型、功能的基础上,重点论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特征,进而剖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涵。继之,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确立时期、迷乱时期和重建时期三个阶段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建国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所面临的全球化、信息社会与中国社会转型三大环境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挑战和机遇。然后,从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象的信仰选择出现了多元化、功利化的趋势和教育者遭遇自身的信仰危机、魅力危机这两个角度对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述,并从大学生、教育者以及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指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任重而道远。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从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原则、内容、方法和渠道这四个角度提出了改善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对策。从方向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长期性原则四个方面明晰了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从创新内容选择、创新内容体系以及创新内容表达三个方面阐述了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内容;从理论灌输法、情境感染法、实践感知法三个方面完善了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方法;从原有的渠道以及应该拓展的渠道两个方面阐述了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渠道。

武渊源[6](2017)在《当前陕北地区中学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研究 ——以府谷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思想政治素质是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指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政治主体基本素质在人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中长期稳定的内在作用的基本条件。思想政治素质不是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的简单合并,它是一个人的思想、方法、政治态度、政治观点、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等思想政治道德要素的总称。本文通过对府谷县五所中学200名中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统计分析得出:从总体上看,以府谷县为代表的陕北地区中学教师的思想政治品质积极向上,理想信念坚定,思想政治觉悟较高,积极支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并且是忠实的践行者。但是部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令人堪忧,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有:教师政治修养不足、政策水平低;教师的思想意识弱化、思想作风不严谨;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法制观念淡薄;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薄弱,将政治理论学习视为负担。究其原因,首先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下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其次是学校忽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最后是教师个人对思想政治素质的意识弱化。针对府谷县中学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其一,教育主管部门要为提高中学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供制度性保障。提高教育主管部门的思想认识,把立德树人与思想政治素质紧密联系;设置中学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准入制度;完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训制度;进行思想政治素质的巡查考核制度;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营造教师认同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围。其二,学校要积极拓展中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凝聚立德树人共识,营造良好氛围;组织教师制度化学习政治理论;建立完善科学的思想政治素质评价机制;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构建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平台;积极开展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三,中学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自我教育自主学习。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实现立德树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素养,更要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要内容的价值教育。

千少文[7](2013)在《体育院校术科课程目标与内容及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术科课程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实践类课程的主体。随着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院校术科课程不再是单一的运动技能传授课,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教学、管理、竞赛组织能力以及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从当前体育院校术科课程教育教学实际现状来看,术科课程的改革有其局限性。鉴于术科课程教育教学的特定价值追求和所要完成不同于其它学科课程任务,体育院校须根据社会的变化与要求,重新思考术科课程的两个核心问题---目标定位和内容选择,对实践运行中的课程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借鉴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的《体操》和《篮球》课程建设经验,探寻体育院校术科课程的革新之道,以期实现体育院校术科课程突破性进展,满足市场经济对高等体育教育对象提出的“高层次”、“专业化”的要求。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一、术科课程具有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学习活动的自主研究性、学生个体的创造性、自主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潜在的课程教育明朗化、教材知识与学生本身资源的生成性等特征。运动技能学习是体育院校术科课程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二、不同时期教学大纲中的术科课程目标,既有重点学习与掌握专项运动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相对稳定的一面;同时也存在适时变化的一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均衡的课程观逐渐受到重视。三、不同时期术科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所区别,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教学内容在编排和选择上表现出明显的社会适应趋势:1990年代强调技战术、技能学习;2002年课程教学重点突出;近些年术科课程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并重。四、在具体的课程运行中,术科教师认为课程培训很有必要,教师都希望在课程实践中得到相关的指导与帮助;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不同教龄间的术科教师对他们在学校的地位、职业成就感等认识方面存在差异。

尹志华[8](2014)在《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探索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质量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而通过构建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来引导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教师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绝大部分国家都将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发提上日程,推动教师教育标准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本研究结合国际发展走向,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提出要“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的要求,对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为进一步提升中国体育教师的质量做出贡献。本研究共分为十章,采用混合方法研究设计(Mixed Method),力图实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高度融合。首先,解读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阐述了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核心作用与地位,梳理了中国、美国、爱尔兰和加拿大等国家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专业素质要求)的历史演进。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性研究分析了美国6所大学实施NASPE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情况,并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分析了美国NBPTS在职优秀高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情况;通过调查516名中小学体育教师、427名大学体育教师教育专业任课教师和1022名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在读学生(职前体育教师),了解了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可能遇到或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和定量研究方法分别制订了一份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并对两份标准进行了优化整合,形成了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讨论稿);调查了65名大学体育教师教育专业负责人(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等)对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开发相关问题的意见,开发了具体的绩效评估认证程序。最后,总结了研究内容和不足之处,对今后基于标准的体育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展望。通过上述系列研究,本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1.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在通过体育教师教育而推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从多元化视角(逻辑起点与终极追求、他者镜像与自我反思、门户视域与适度张力)解读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加深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本质的认识,理解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在其中的重要性。2.世界各国对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专业素质)的要求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演进,影响标准发展的因素包括普通教师专业标准的指导、非营利性专业协会的参与、社会现实的需求、专业人士的呼吁、教育政策的影响、大型教育报告的发布、课程改革的推动等,但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性。3.美国大学对NASPE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本身的认同度较高,但标准仍需改进。标准实施会带来正面与负面影响,耗时是实施过程中的最大障碍。与综合性大学和普通本科大学相比,研究型大学对标准实施的热情相对较低且实施效果未如预料般那样明显。NBPTS在职优秀高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面较广,外部支持对教师通过标准认证非常重要。虽然目前通过认证的总体人数较少,但所产生的正面效应比较明显,尤其是有效促进了在职体育教师主动寻求专业发展,提升了其社会地位。4.中国目前具备了制订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首先应积极启动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可采用科研立项、专题研究、逐级落实的形式进行。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应侧重于提升职前体育教师的专业意识和基本体育课堂教学能力,同时要体现出与教师资格证的差异性。5.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专家咨询、比较研究与自我核查的意见,可以研制出最优化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该标准的框架构成为“维度→领域→标准→具体要求”,包括3个维度、8个领域、24个标准和242条具体要求,在引领高校体育教师教育专业人才(职前体育教师)的培养,为各地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提供依据,促进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6.为了促进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应用,应开发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且目前已具备了程序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证程序开发的重点是考察职前体育教师的整体绩效表现、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提供反馈信息和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并应由专门机构进行严格认证。开发的认证程序包括评估准则(rubrics)和需要提交的评估材料。这为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实践应用及其效果评估提供了有效指导。本研究仅是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相关研究的一个开端,今后还可以在基于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体育教师教育专业、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体育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体育教师教育者等多方面的改革与发展,真正发挥标准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深层次作用。

杨同乐[9](2018)在《基于发展性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评价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师和学校的发展。许多高校管理者深知教师评价的重要性,为开展教师评价做了诸多尝试,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甚大,可是成效不甚乐观。由于很难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且涉及到教师个人的切身利益,评价执行难度较大,致使教师评价开展效果不太理想。高校教师评价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深入研究教师评价理论并探讨教师评价实践,是解决教师评价领域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调研三种研究方法,对高校教师评价已有的研究进行了详尽的综述,指出当前我国高校在教师评价方面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尤其从教师发展的角度,以动态的视角考察教师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起来。此外,通过文献研究和国内外对比研究发现,国内有些学者对发展性评价的认知有所偏差,因此,本文首先梳理了发展性评价的产生历程及其原理,为后续研究奠定正确的理论研究基础。其次,本论文还选择了北京化工大学进行了具体的实证调研,分析了当前国内高校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从教师评价的实施程序、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结果运用四个方面展开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并总结了北京化工大学教师评价的优缺点,指出了其他高校可借鉴之处。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构建具有发展性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教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有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反馈性原则;(2)教师评价程序自下而上开展,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地位;(3)教师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有针对性,评价主体包括教师自评、同行评价、学院领导评价、学校专家组评价,其中,在同行评价和学院领导评价环节中要重视学生评价的作用;评价内容全面、有针对性,不同的评价主体对应不同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师德、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4)充分运用评价结果,从加大教师职后教育力度和完善高校教师管理决策两方面展开:在加大教师职后教育力度方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实行针对性的职后教育方法。最后,提出基于发展性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保障措施,分别从人员、技术、经费三个方面展开。

刘德先[10](1995)在《情铸丰碑 魂系讲坛——庆云县优秀村办小学教师吴秀云写真》文中研究说明 1995年6月2日,对人们来说这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对庆云县东辛店乡的父老乡亲来说,这却是个特殊的日子。李壮宇小学教师吴秀云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噩耗传采,李壮宇小学的师生放

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好教师张洪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好教师张洪森(论文提纲范文)

(2)《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方法
        (二)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一、创刊及发展
        二、功能地位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一、报道统计概述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一、政治品质
        二、劳动品质
        三、道德品质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数量变化
        二、英模形象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四、社会效应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数量变化
        二、英模形象
        三、变化原因分析
        四、社会效应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报道数量变化
        二、形象分析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四、社会效应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与基本概念
        0.1.2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0.2 研究思路与方法
        0.2.1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0.2.2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0.3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0.3.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0.3.2 本课题的创新点
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研究基础
    1.1 中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综述
        1.1.1 中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追溯
        1.1.2 中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现状梳理
        1.1.3 中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现状简评
    1.2 西方国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综述
        1.2.1 西方国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追溯
        1.2.2 西方国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现状概览
        1.2.3 西方国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现状简评
    1.3 中西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研究现状考察
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
    2.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理论依据
        2.1.1 实践认知论
        2.1.2 主客体能动论
        2.1.3 环境塑造论
        2.1.4 渗透内化论
    2.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
        2.2.1 政治方向原则
        2.2.2 系统整体原则
        2.2.3 以人为本原则
        2.2.4 尊重差异原则
        2.2.5 隐显匹配原则
        2.2.6 持久深入原则
        2.2.7 创新发展原则
        2.2.8 调节评估原则
3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载体建设
    3.1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基本概念辨识
        3.1.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
        3.1.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特征
        3.1.3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功能与构成条件
    3.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态分析归类
        3.2.1 “三育人”载体
        3.2.2 校园文化载体
        3.2.3 人际关系载体
        3.2.4 网络载体
        3.2.5 传媒载体
        3.2.6 活动载体
    3.3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构建
        3.3.1 关于“三育人”载体建设
        3.3.2 关于校园文化载体建设
        3.3.3 关于人际关系载体建设
        3.3.4 关于网络载体建设
        3.3.5 关于传媒载体建设
        3.3.6 关于活动载体建设
        3.3.7 关于载体资源的挖掘开发
4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机制建设
    4.1 实践机制的内涵及功能
    4.2 实践机制的建设
        4.2.1 运行机制
        4.2.2 竞争机制
        4.2.3 激励机制
        4.2.4 自教自律机制
    4.3 实践机制构建的原由与途径
        4.3.1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需要机制匹配
        4.3.2 探寻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要有机制支撑
        4.3.3 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要用机制规范
        4.3.4 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靠机制保障
        4.3.5 实践机制构建的途径
5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队伍建设
    5.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队伍建设
        5.1.1 坚持队伍素质的规范要求
        5.1.2 坚持竞争上岗和培训提高
        5.1.3 注重人员结构与数量的合理配置
        5.1.4 注重管理制度与保障条件的协同到位
    5.2 教书育人队伍建设
        5.2.1 坚持对教书育人队伍思想道德素质的严格要求
        5.2.2 切实抓好教书育人职责的全面落实
        5.2.3 推进与加强制度建设
    5.3 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队伍建设
        5.3.1 坚持对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队伍综合素质的高要求
        5.3.2 加强培训提高,全面落实育人职责
        5.3.3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6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疑难应对
    6.1 关于组织管理的思考
        6.1.1 组织领导机构
        6.1.2 一级组织管理机构
        6.1.3 二级组织管理机构
        6.1.4 三级组织管理机构
    6.2 关于基本条件的思虑
        6.2.1 由联想启动探求
        6.2.2 借力挖潜创条件
    6.3 关于载体运用的思索
        6.3.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作用机理
        6.3.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方法
7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具体运作
    7.1 基本构成要素的确定
        7.1.1 “施教”目标
        7.1.2 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7.1.3 “施教”方法与内容
    7.2 组织管理体系的构建
    7.3 “施教”计划的具体安排
    7.4 关于载体的遴选
    7.5 关于载体的掌控
        7.5.1 强化组织管理,着力协调配合
        7.5.2 抓重点示范引路,促一般全面跟进
        7.5.3 注重广泛参与,坚持深入持久
        7.5.4 施加人文关怀,促进内化外化
        7.5.5 善于总结经验,持续拓展创新
    7.6 关于考试与成绩评定
8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调节评估
    8.1 关于反馈调节
        8.1.1 信息反馈的意义、条件和途径
        8.1.2 调节的主要方法
        8.1.3 反馈调节方法运用举例
    8.2 关于检测评估
        8.2.1 检测评估的内容、类型
        8.2.2 检测评估的指标、方法
        8.2.3 检测评估方法运用举例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社会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与缘起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选题的缘由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的目的
        (二) 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 本课题的问题提出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
        (四)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 高校
        (二) 人才培养
        (三) 创新型人才培养
        (四) 社会学分析
    二、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社会学理论分析
        (一) 从功能论视角认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多重价值
        (二) 从冲突论视角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各种矛盾
        (三) 从互动论视角探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建设路径
    三、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社会学分析
        (一) 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国家体制与文化传统
        (二) 中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大学精神与培养模式
        (三) 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师生关系与教学互动
第三章 国外部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成功的社会学分析
    一、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成功的高校案例
        (一) 美国的哈佛大学
        (二) 英国的牛津大学
        (三) 日本的东京大学
    二、国外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成功的原因分析
        (一) 宏观层面的原因分析
        (二) 中观层面的原因分析
        (三) 微观层面的原因分析
    三、国外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成功的经验启示
        (一) 确立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 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氛围
        (三) 建成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
        (四) 创新多元开放的培养模式
        (五) 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过程
第四章 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经验——基于七校的调查
    一、七所高校的调查
        (一) 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二) 调查的内容与对象
        (三) 调查的思路与方法
        (四) 调查的主要结论
    二、三个案例的分析
        (一) 基础学科型:武汉大学弘毅学堂国学班
        (二) 精英培养型:华中农业大学张之洞班农科班
        (三) 实践创新型:湖北经济学院金融计划金创班
    三、七校的经验总结
        (一) 注重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
        (二) 突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三) 加强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
        (四) 着力人才培养氛围的营造
第五章 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原因——基于七校的调查
    一、中观层面(高校)的主要问题
        (一) 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中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趋同性
        (二)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未能突出培养目标的多元性
        (三) 人才培养制度的改革中尚未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性
        (四) 人才培养氛围的营造中忽视了师生交往的和谐性
    二、微观层面(教师与学生)的主要问题
        (一) 教师教学投入不足
        (二) 教师创新能力不强
        (三) 学生价值取向偏颇
        (四) 学生主动学习不够
    三、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国家体制的障碍是高校难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原因
        (三) 培养模式的落后是高校难以培养创新型人才重要原因
        (三) 师生互动的不足是高校难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直接原因
第六章 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
    一、宏观方面的制度创新
        (一) 完善国家体制机制,健全政府管理制度
        (二) 健全社会支持制度,加强校社互动交流
        (三) 注重文化传承创新,体现文化育人作用
    二、中观方面的制度创新
        (一) 重塑现代大学精神,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二) 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完善大学内部治理
        (三)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三、微观方面的制度创新
        (一)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新教师教学方式
        (二)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创新学生学习形式
        (三)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创新师生互动机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主要不足
    四、研究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
        1.1.1 研究意义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
        1.2.1 研究方法
        1.2.2 基本结构
    1.3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1.3.1 难点
        1.3.2 创新点
2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概念
    2.1 信仰
        2.1.1 信仰的基本内涵
        2.1.2 信仰的特性
        2.1.3 信仰的类型
        2.1.4 信仰的功能
    2.2 马克思主义信仰
        2.2.1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涵
        2.2.2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征
    2.3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2.3.1 信仰教育
        2.3.2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2.3.3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3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实环境
    3.1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发展历程
        3.1.1 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3.1.2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3.1.3 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3.1.4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经验
    3.2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实环境
        3.2.1 全球化浪潮
        3.2.2 信息社会
        3.2.3 中国社会转型
4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象的问题
        4.1.1 当代大学生信仰的整体状况
        4.1.2 当前大学生信仰存在的问题
    4.2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的问题
        4.2.1 教育者的信仰状况
        4.2.2 教育者的能力状况
    4.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分析
        4.3.2 教育者自身的原因分析
        4.3.3 社会环境的原因分析
5 改善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对策
    5.1 明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原则
        5.1.1 方向性原则
        5.1.2 主体性原则
        5.1.3 系统性原则
        5.1.4 长期性原则
    5.2 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
        5.2.1 创新内容选择
        5.2.2 创新内容体系
        5.2.3 创新内容表达
    5.3 完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方法
        5.3.1 论灌输法
        5.3.2 情境感染法
        5.3.3 实践感知法
    5.4 拓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渠道
        5.4.1 课堂教学教育
        5.4.2 课外实践教育
        5.4.3 校园网络教育
        5.4.4 校园生活教育
        5.4.5 组织集中教育
        5.4.6 仪式象征教育
        5.4.7 社会补充教育
        5.4.8 家庭补充教育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当前陕北地区中学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研究 ——以府谷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四) 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概念界定
    (一) 思想政治素质
    (二) 中学
    (三) 提高中学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性
二、府谷县中学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现状
    (一) 当前政策形势对中学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出的要求
    (二) 调查情况说明
    (三) 府谷县中学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现状调查
三、陕北地区中学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自身政治修养不足、政策水平低
    (二) 教师的思想意识弱化、思想作风不严谨
    (三) 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法制观念淡薄
    (四) 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薄弱,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视为负担
四、陕北地区中学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
    (二)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
    (三) 教师个人思想政治意识弱化
五、加强陕北地区中学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对策建议
    (一) 教育主管部门要为中学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提供制度性保障
    (二) 学校要积极拓展中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三) 中学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体育院校术科课程目标与内容及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创新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创新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术科课程概略
    2.1 课程及相关概念
    2.2 技术(术科)课程概念
        2.2.1 “术科”称谓回顾
        2.2.2 术科课程概念解析
        2.2.3 术科课程与学科课程关系
    2.3 体育学院术科课程的基本特征
        2.3.1 术科课程的主要特点
        2.3.2 术科课程教学与运动技能教学的关系
第三章 术科课程基础与理念
    3.1 课程基础
        3.1.1 课程的哲学基础
        3.1.2 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3.1.3 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3.2 课程理念
第四章 术科课程目标
    4.1 术科课程目标概论
        4.1.1 术科课程目标的本质特点
        4.1.2 术科课程目标功能
        4.1.3 术科课程目标分类
        4.1.4 影响术科课程目标制定的因素
        4.1.5 术科课程目标的四种取向
    4.2 术科课程目标变迁
        4.2.1 术科课程教学目标任务
        4.2.2 术科课程教学目的变迁
        4.2.3 不同时期教学大纲中术科课程目标变化分析
    4.3 课程目标体现的术科课程理念发展
第五章 术科课程内容
    5.1 课程内容概述
    5.2 术科课程内容理解
    5.3 术科课程内容特征
        5.3.1 专业性
        5.3.2 实践性
        5.3.3 科学系统性
        5.3.4 教育与健身性
        5.3.5 人际交流开放性
        5.3.6 差异性与独特性
    5.4 术科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分析
        5.4.1 1995年术科课程强调技术原理、技术分析与教法
        5.4.2 2002年术科课程教学重点突出
        5.4.3 2006年术科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并重
    5.5 教学大纲中稳定的教学内容
        5.5.1 运动技术是术科课程教学立足之本
        5.5.2 运动技术是术科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5.6 术科课程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变化
    5.7 影响术科课程内容选择因素的理论分析
        5.7.1 竞技运动项目技战术内容因素
        5.7.2 课程整合因素
        5.7.3 术科课程教学内容效用因素
第六章 术科课程的实施
    6.1 教师与学生参与有关术科课程内容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6.1.1 教师参与有关术科课程内容设计与培训调查结果与分析
        6.1.2 学生参与有关术科课程内容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6.2 术科课程教师的“学科地位”与术科教师的职业成就感
        6.2.1 术科课程教师“学科地位”
        6.2.2 术科教师的职业成就感
    6.3 武汉体育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程---《体操》、《篮球》课程建设
        6.3.1 《体操》——教学、科研、训练、竞赛协调发展
        6.3.2 《篮球》——团队教学、学术研究、竞技特色突出
    6.4 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经验启示
        6.4.1 革新的课程理念
        6.4.2 创新的课程体系
        6.4.3 雄厚的师资力量
        6.4.4 良好的教学环境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研究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一、标准
        二、教师教育标准
        三、教师专业标准
        四、体育教师专业标准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框架
        一、研究设计
        二、内容框架
    第二章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标准
        第一节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外延解读
        一、逻辑起点与终极追求
        二、他者镜像与自我反思
        三、门户视域与适度张力
        四、专业标准对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节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与核心地位解析
        一、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
        二、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
        三、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核心地位
    第三章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中国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要求的历史演进
        一、解放前(1949年之前):从强调体操技术掌握到注重综合知识
        二、建国初至文革前(1949年-1966年):注重专项运动技术习得
        三、文革期间(1966年-1976年):十年动乱冲击导致无明确要求
        四、改革开放至教师教育标准化前期(1976年-2001年):重视综合素质养成
        五、教师教育标准化至今(2001年之后):紧跟时代需求
        第二节 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一、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萌芽期(1776年-1980年)
        二、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迅猛发展期(1980年-2000年)
        三、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成熟期(2000年之后)
        第三节 爱尔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一、爱尔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萌芽期(2010年之前)
        二、爱尔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初步发展期(2010年之后)
        第四节 加拿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一、加拿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初步发展期(2000年以前)
        二、加拿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应用期(2000年之后)
第二部分 实证分析研究
    第四章 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实施状况分析
        第一节 NASPE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实施状况分析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五、结论与建议
        第二节 NBPTS高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实施状况分析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五、结论与建议
    第五章 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的调查分析
        第一节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相关问题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五、结论与建议
        第二节 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的意见与建议调查分析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五、结论与建议
第三部分 制订开发研究
    第六章 基于定性方法的中国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
        第一节 研究目的、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通过开放性译码分析得到概念与范畴
        二、通过主轴译码分析得到主范畴
        三、通过选择性译码分析得到核心范畴
        四、通过凝练“故事线”形成标准框架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一、遵循了“扎根数据、以人为本、突出重点、把握特色、强化整体”的基本思路
        二、秉持了“科学性、发展性、整体性、操作性”的基本原则
        三、构建了全面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框架体系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建议
    第七章 基于定量方法的中国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
        第一节 研究目的、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预试问卷项目分析结果
        二、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一级指标确定结果
        三、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二级指标确定结果
        四、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各级指标聚合结果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一、遵循定量研究过程制订了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框架
        二、专业标准框架体现了各个方面的能力素质要求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建议
    第八章 基于混合设计的中国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优化整合
        第一节 研究目的、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两份标准框架存在的问题
        二、专业标准的框架整合
        三、专业标准的内容整合
        四、专业标准的最终形成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一、优化整合后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更加合理
        二、混合设计思想指导专业标准的优化过程
        三、优化整合后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能发挥多种作用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建议
    第九章 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评估认证程序开发
        第一节 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开发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五、结论与建议
        第二节 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开发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五、结论与建议
第四部分 总结与展望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一、研究总结
        二、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节 研究展望
第五部分 论文附件
附录
    附录1 INTERVIEW OUTLINE FOR ASSESSING THE INFLUENCE OF NASPEACCREDITATION 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附录2 PROFESSOR INFORMED CONSENT FORM OF NASPE INITIAL STANDARDSRESEARCH
    附录3 INTERVIEW OUTLINE FOR NATIONAL BOARD CERTIFIED PHYSICALEDUCATION TEACHER(NBCPET)
    附录4 NBCPET INFORMED CONSENT OF NBPTS STANDARDS RESEARCH
    附录5 制订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相关意见和建议的调查问卷
    附录6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研究开放性访谈提纲
    附录7 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预试问卷
    附录8 基于专业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开发相关问题的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9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9)基于发展性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教师评价的研究
        二、国内教师评价的研究
        三、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重难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教师评价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评价
        二、教师评价
        三、教师评价体系
    第二节 高校教师评价的依据和标准
        一、高校的职能
        二、高校教师的职业属性
        三、高校教师评价标准的核心依据
    第三节 发展性评价理论概述
        一、发展性评价的内涵及目的
        二、发展性评价的原则
        三、发展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四、发展性评价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发展性评价的国外试点分析与国内实证研究
    第一节 英国发展性评价的试点分析
        一、英国发展性评价的流程
        二、英国发展性评价的主体
        三、英国发展性评价的结果
        四、英国发展性评价的经验总结
    第二节 国内北京化工大学教师评价的实证研究
        一、北京化工大学教师评价的流程
        二、北京化工大学教师评价的内容
        三、北京化工大学教师评价的方式
        四、北京化工大学教师评价的结果
        五、北京化工大学教师评价的经验总结
    第三节 国外试点分析与国内实证研究的对比
        一、国外试点分析与国内实证研究的相同点
        二、国外试点分析与国内实证研究的不同点
        三、我国开展发展性评价的优势
第三章 基于发展性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基于发展性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必要性
        一、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外在要求
        二、高校教师评价工作的内在需求
    第二节 基于发展性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构成
        一、基于发展性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二、基于发展性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实施流程
        三、基于发展性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主体及内容
        四、基于发展性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结果运用
    第三节 基于发展性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基于发展性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人员保障
        二、基于发展性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技术保障
        三、基于发展性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经费保障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调研北京化工大学的访谈提纲
附录2:个人简介

四、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好教师张洪森(论文参考文献)

  • [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好教师张洪森[J]. 静海县文教局报道组. 天津教育, 1977(07)
  • [2]《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3]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探讨[D]. 滕晓雯. 中南大学, 2014(12)
  • [4]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社会学分析[D]. 袁川.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1)
  • [5]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D]. 林雪原. 北京交通大学, 2013(04)
  • [6]当前陕北地区中学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研究 ——以府谷县为例[D]. 武渊源. 延安大学, 2017(02)
  • [7]体育院校术科课程目标与内容及实施研究[D]. 千少文. 北京体育大学, 2013(10)
  • [8]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探索性研究[D]. 尹志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9]基于发展性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研究[D]. 杨同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10]情铸丰碑 魂系讲坛——庆云县优秀村办小学教师吴秀云写真[J]. 刘德先. 山东农业, 1995(08)

标签:;  ;  ;  ;  ;  

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好老师张宏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