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学术会议检查基金项目效果好(论文文献综述)
王家阳[1](2020)在《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拔尖创新人才是社会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和领军人物,对社会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界都呼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荣誉学院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从“少年班”、“实验班”等发展而来,到现在大学竞相建立荣誉学院。然而,目前对我国荣誉学院并没有全国性的研究和分析,荣誉学院在发展上也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对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发展研究势在必行。我国荣誉学院经历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下曲折的发展,人们在分析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认识到了拔尖创新人才和荣誉学院的重要性。回顾我国荣誉学院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典型建设和全面推进三大阶段。当前,我国“985工程”建设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学、地方大学三种层次大学的荣誉学院在管理创新和人才培养上既存在共同点,也存在差异。在管理创新上,他们都有卓越的培养目标、多元高水平师资和校内多方协同的制度支撑;在人才培养上,他们建立了多样化、强竞争的选拔机制,基于高平台的个性化培养并取得了显性化、可称赞的培养成效。但在培养目标、师资力量、校领导重视程度、委员会制度、分流淘汰标准、国际合作交流层次和形式以及培养成效上有较大差异。当前我国荣誉学院还存在扎堆建立、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职责划分、与校内其他专业学院的协同等长效管理机制建设问题,选拔标准的“成绩导向”、生源的“非差异化”、分流淘汰标准的过分“学科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国际合作培养的“全方位落地”等人才培养问题。可以通过明晰办学定位,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建立独立的师资体系,加强针对性培养;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学校上下合力;坚持严格选拔的原则,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健全访学制度,提升国际交流能力等改革举措进行优化。荣誉学院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改革与发展不仅仅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阶段性特征,也是标志性成果。大学的荣誉学院后续建设和创新,需要在汲取前期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继续保持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方向,为培养高端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刘慧婷[2](2020)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临床研究通过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中药二期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该治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临床诊断为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属瘀血内阻证,符合纳入标准并于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9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53例试验组在治疗后三个月内服用中药继续治疗,中药使用二期疗法;46例对照组不采取干预措施。对所有患者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一月、治疗后三月痛经VAS评分、月经失血评分图、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三月痛经天数、子宫体积、CA125、CA199的变化情况及治疗前和治疗后半月内磁共振病灶体积变化情况。结果:(1)止痛疗效:痛经VAS评分改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3.01%,对照组为78.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疗效评价时点的痛经VAS评分呈渐进性下降。治疗后1月两组间痛经VAS评分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两组间痛经VA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痛经持续时间差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2)调经疗效:月经失血图评分改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为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疗效评价时点的月经失血图评分呈渐进性下降。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两组间月经失血图评分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1.70%,对照组为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疗效评价时点的中医证候积分呈渐进性下降。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两组间中医证候积分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缩小子宫体积、病灶体积疗效:试验组子宫体积缩小总有效率为88.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子宫体积缩小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灶体积缩小有效率为50%,对照组为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病灶体积缩小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CA125、CA199水平:治疗前后两组组内血清CA12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A125治疗前后差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组内血清CA199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中药二期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在降低痛经VAS评分及缩短疼痛时间、减少月经量、改善中医证候及等方面效果显着,降低血清CA125水平、缩小子宫体积亦明显有效;缩小病灶体积在短期内疗效并不理想,对血清CA199水平改善不明显。说明本治法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沈士立[3](2020)在《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为落实国家卫健委要求,全国各地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正在积极组建全科医学科。但是,科室应该怎样设置?开设之后应该如何发展和评价?国内对此尚缺少研究。目前,许多新开设的全科医学科正在套用其他医学专科的建设与评价标准,这些标准与全科医学学科特色不相适应,已经对其发展形成制约。如何构建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制度,已经成为新时代下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方法: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专题小组讨论、德尔菲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构建了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专题小组讨论法构建指标池及指标评价标准,主要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筛选指标、计算权重和修改评价标准。所有数据均以Microsoft Word 2010或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建库,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0或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通过2轮专题小组讨论对基本框架进行补充和完善。结合文献研究和专题小组讨论研究结果,构建评价指标池,并邀请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全科医学资深专家45人参与3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对初步拟定的评价指标进行修改,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分,对指标的评价标准进行完善。最终确定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78个三级指标及其评价标准在内的评价模型。三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4.44%,92.11%,91.43%,专家权威系数为0.94。第三轮咨询后,专家协调系数为0.716,协调性检验P值<0.001。结论:1.本研究构建了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内容涵盖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数量精简;权重分配合理,具有较好的科学性。2.本研究建立了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模型。对每个三级指标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评分方法,明确了评价要素、评分规则,具有较好的操作性。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4](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罗雨[5](2019)在《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日影像志的创作与传播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由国家和个人发起各种影像志,名目繁多。《中国节日志》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009年由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规划执行,内容包括《中国节日志》(文本)项目、《中国节日影像志》项目、“中国节日文化数据库”项目三部分。《中国节日影像志》是我国首次系统地对传统节日拍摄记录的重大研究项目,是21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国家级影像文献工程之一。论文采用文化整体观的理论,运用田野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旨在通过完整地记录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日影像志拍摄、后期制作、传播的实践过程,比较全面地探讨用影像志的方式去记录节日文化的艺术规律,以及创作完成后的传播问题,尝试为节日影像志的创作与传播提供新的可能。论文分为五章进行研究。第一章提出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缘起,对选题中的概念进行界定,梳理选题涉及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找到相应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展开研究思路,设定研究框架,分析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第二章首先总结、归纳节日影像志拍摄前的策划与筹备,分享节日影像志的节日对象选择和筹备过程,接着阐明节日影像志的拍摄原则,然后分析节日影像志的拍摄元素,总结节日影像志的镜头和录音的规律,最后总结出节日影像志的拍摄方法——深描。第三章首先阐明节日影像志的后期制作原则,然后分析节日影像志的后期制作流程,总结节日影像志的影片结构、表述方式和同期声翻译的规律,最后总结出节日影像志的制作方法——白描。第四章首先分析、总结节日影像志的传播现状,然后阐明节日影像志的传播原则,最后提出节日影像志的传播方法——影像圈。第五章对节日影像志的拍摄、后期制作、传播进行总结,并分析研究不足与展望之后的研究。节日影像志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中国节日影像志》项目具有显着的开创新与示范性。《中国节日影像志》项目在拍摄和后期制作方面一直在不断探讨,但对项目成果的传播还没有成熟的设计,论文提出的“影像圈”传播方法,不失为一种可尝试的方式。
刘芳[6](2019)在《欠发达地区县级公立医院医学新技术转化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南充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一轮医改中,国家尤其重视县级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在分级诊疗建设进程中,更是提出将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可见,县级医院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中肩负着重任。而新技术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方式,是医院发展的基础,更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县级医院对医学新技术的转化情况直接关系到对基层的服务能力与质量。医生工作在临床一线,往往是使用医学新技术的主要发起人;患者是新技术的使用服务对象,对医学新技术的使用有最直接的感受,也最有发言权;医院管理者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会积极引进各种医学新技术,以保持医院的竞争力;政府相关部门则从宏观决策方面影响医学新技术转化的宏观环境。可以看出,这些因素紧密连接,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医学新技术的转化。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南充市县级医院医生、患者、医院管理者对医学新技术的认知现状、使用行为与技术感知情况,为促进欠发达地区县级医院医学新技术的转化应用等提供参考。本次共调查了南充市7所区(县及县级市)人民医院,其中二级甲等医院3所,三级乙等医院4所。每所医院发放40份医生问卷,40份患者问卷,4份医院管理者问卷。医生问卷共发放280份,患者问卷共发放280份,医院管理者问卷共发放28份,分别回收202份、263份、25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回收率分别为72.14%、93.93%、89.29%。同时,本研究对高坪区第五人民医院进行了社会网络问卷调查,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06份,有效回收率为68.67%。医生问卷当场发放、讲解、当场回收。患者问卷由经过培训的预防医学专业大三学生一对一调查。医院管理者问卷由课题组老师发放,并进行一对一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医学新技术转化的因素有:医生信息渠道单一,信息交流缺乏;患者对医学新技术关注与了解程度低,医患沟通情况有待提高;医院管理者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严峻以及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定位问题;在政府宏观层面上,则是卫生技术评估制度不完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基于调查结果,本文从医生、患者、医院管理者、政府部门四个角度提出对策。在医生层面上,加强培训交流学习,拓宽信息渠道;建立合理、高效的社会交流网络;在患者层面上,要重视对患者医学基础常识的教育;建立医患之间高效的沟通反馈机制;在管理者层面上,则要加强对新技术的管理,提高竞争优势;并且要明确公立医院公益性定位,加强对适宜技术的引进;在政府层面上,加强卫生技术评估,建立完善的卫生技术准入制度;加强医疗设备中心化管理,促进资源开放共享。
沈曲[7](2018)在《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下,高素质大学护理教师严重不足,整体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教师培养缺少整体系统规划等等问题,教师的水平严重影响高等护理教育质量。这些问题的产生并不仅仅由某项护理教师培训制度不当所致,而是由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缺乏整体性、系统化设置所引发。因此,要较好地解决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激发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热情,有必要从大学护理教师工作满意度、教师发展入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为此,本研究以大学护理教师为研究对象,以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教师发展为切入点,通过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运用问卷调查法对238名大学护理教师进行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教师发展的测评;其次,构建并验证了大学护理教师发展、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关系的作用机制理论逻辑模型;再次,通过对大学护理教师进行访谈来进一步探究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又次,采用文献研究和对美国大学护理教师进行访谈来描绘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的实践,为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具体做法与经验;最后,综合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的主要发现,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院校层面和教师自身四个层面提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的政策性建议和对策。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护理教师工作满意度属于中等水平,管理政策、发展机会和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护理教师工作满意与否的重要因素。二是大学护理教师的离职倾向处于较低水平,相对较为稳定。管理政策和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护理教师离职倾向的重要因素。三是总体上大学护理教师们的参与教师发展项目还远远不够,且效果不太理想。培训是大学护理教师主要参与的教师发展模式,大部分大学护理教师发展还是自学为主。四是通过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验证该大学护理教师发展、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的作用机制模型的有效性。五是我国大学护理教师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大学护理教师对“教师发展”没有清晰认识,主动发展能力不强。教学和科研发展方面,缺少护理实践取向的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整体系统规划。组织发展方面缺乏护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平台和组织环境支持。六是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主要包括准教师发展、新入职教师发展和职业中后期教师发展三部分。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主要依托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卓越护理教育教学中心和专业护理教育学会等机构来实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具体项目主要包括激励项目、能力提升项目、支持项目。主要维度为教学和科研发展,在教学发展方面合作教学、同伴支持和教学指导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发展方式;学术发展方面强调通过组建研究团队,进行合作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最后以案例研究的形式系统介绍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护理教师导师制和美国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护士教育学者资助项目。七是从多个理论的视角进行反思,为大学护理教师发展体系的建构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在综合已有调研发现和理论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基于本研究的概念框架,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和对策:一是在国家层面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大学护理教师发展新体系和新机制;二是在社会层面建立院校(师范院校或教育学院/医疗机构/护理学院/系)合作、工学结合的大学教师发展新模式;三是在院校层面搭建教师发展平台,构建全程化的大学护理教师在职培训体系和发展内容,实现个人发展(态度)、教学发展(过程)、专业发展(过程)和组织发展(结构)四个维度的动态循环;四是教师层面要充分调动大学护理教师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通过国家支持、社会参与,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全程、全面开展大学护理教师发展活动,高质量的教师发展项目势必会增加大学护理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幸福感,减少离职率。本研究所具有的可能创新之处包括: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对大学护理教师发展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从而弥补了相关研究视角相对单一之不足。其次,尝试性地对大学护理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和教师发展的运行机制构建理论逻辑模型,并通过数理统计方法验证了该理论逻辑模型的有效性。再次,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结果、借鉴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经验,构建了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院校层面和教师自身层面适合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的逻辑体系。本研究成果将为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方面的研究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李胜利[8](2018)在《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世界经济转型发展的飓风席卷全球之时,思变创新、转型跨越成为时代主题词。语言作为时代发展的活化石,始于实践,终于应用。今天的英语教学正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端应用型英语人才,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时代新使命。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首先选取国内10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为调查对象,以英语类专业教师教学体验、学生学习体验为调查内容,结合麦可思提供的中国英语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相关定制化数据,分析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其次,选取公办应用型本科、民办应用型本科以及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共3所作为质性研究样本,通过解读不同属性院校英语类专业教学在转型制度供给、教师制度认同、教师行动选择与教学组织再造四个维度上的不同表现,评估诊断教学转型的制约瓶颈,反思剖析转型困难的深刻根源,探索总结推进转型的实践策略。为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逻辑严密性,本研究在对新制度主义理论进行借鉴与适切性改造的基础上,尝试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建构了一个融“制度供给——制度认同——行动选择——组织再造”为一体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式理论框架。该教学转型框架宏微共现,中观拓展。首先,在大学组织视域下探讨教学转型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反应。在这个教学制度形成与变迁的多重博弈中,检视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适配状况。其次,利用宏观层面的制度环境与技术环境,对教学转型的正式制度供给进行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论证。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之间交叉关系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组合情况,各种情况为教学组织提供不同的制度供给选择。再次,本研究建构的“四维立体”整合分析框架,通过促成教学转型制度环境的宏观框架、学院及教学组织的中观框架及教师教学转型认同与行动的微观框架之间的互动与耦合,深描出了一个“鲜活真实的教学转型全景世界”。教师对教学制度的认同程度和行动选择状况构成教学转型制度分析的微观基础。基于学校、院系(部)组织及教师的转型行动反馈,本研究聚焦中观教学组织再造。本研究围绕应用型本科组织场域中,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为何迟迟难以推进这个核心问题,综合运用混合研究方法,整合量化调查与质性深访的结果,在借鉴与改造新制度主义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公办应用型本科、民办应用型本科和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实践为主线,对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路径进行探索。论文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通过构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模型,分析转型内外环境,探究教学转型在四个维度上的作用机制及相互关系;第二,通过问卷调查和量化分析对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现状进行整体扫描、问题凝练及瓶颈聚焦;第三,通过对不同属性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跟踪调查及对教师的深度访谈,深描教师教学转型的情感挣扎,探索教学组织再造的创新实践,重构教学转型理论,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转型策略。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本研究所建构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模型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打造了环环相扣的行动链(Action Chain)。教学转型在四大因素(教学制度供给、教师制度认同、教师转型行动选择和教学组织再造)和三大机制(合作机制、心理机制和反馈机制)共同作用下螺旋上升演进。第二、在应用祛魅——理性附魅——创新返魅的教学转型逻辑指引下,不同属性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的教学转型,可能需要经历从学术型英语教学向应用型英语教学的“一次转型”和从传统通用英语(EGP)教学向“通用英语(EGP)+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二次转型”。与此同时,推动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管理、教师发展等方面也做出配套的应用型转型。院校属性、生源状况以及教学基础不同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和特殊性特征。本研究针对英语类专业教学提出以下转型建议:第一,在提升教学转型制度供给力方面,以需求为导向,使教学转型制度供需匹配;查缺补漏,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不留空白;强化升级,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与时俱进;坚守底线,使教学转型制度有令必行;沟通协调,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多元完善。第二,在强化教学转型制度认同方面,激发教学转型原动力,满足转型教师的利益诉求及心理动机;把握教学转型继发力,深化转型教师的制度认知;锁定教学转型趋向力,激发教师教学转型的参与动机;明辨教学转型指示力,转变教师的转型参与态度。第三,在促进转型行动理性高效方面,导航定向,明确教学转型路向何方;绘就蓝图,规划教师职业生涯转型发展;取舍有度,突出教学转型重难点。第四,在教学组织再造提质增效方面,再造流程,环节入手;以生为本,能力导向;创新教学,强化应用;技术支撑,补齐短板;管理转型,共治共享。
福建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9](2017)在《福建省妇产科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文中提出回顾福建省妇产科学发展历程、各学组的创建过程,重点阐述妇科肿瘤、盆底功能障碍、妇科内分泌疾病、宫颈病变、妇科腔镜、生殖医学、病理学、产科、产前等在临床医疗、教学与人才培养、科研与学术交流、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果及不足,展望福建省妇产科学学科的发展前景和目标。
李薇[10](2017)在《日本大学教师发展(FD)研究》文中指出大学教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与保障,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深入发展,大学教师发展(以下简称FD)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全球性课题,促进大学FD成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日本大学FD已实现制度化,建立起一套目标明确、内容层次丰富、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的大学FD体系。本文以日本大学FD制度化为主线,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访谈调查法、参与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梳理分析日本大学FD的历史背景,探究日本大学实施以教学发展为主旨的FD制度的原因,深入剖析其目标、内容、组织机构及实施方式,揭示日本大学FD的实质特点,以期为我国大学FD制度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二战以来,日本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模式的转变,日本大学FD从教师个人发展到组织发展,从学术专业发展到教学发展,经历了酝酿阶段、萌芽阶段、制度化阶段。实施大学FD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推行以教学发展为主旨的狭义FD是素有重科研轻教学传统的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从日本大学FD的目标来看,国立大学与私立大学虽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有不同倾向,但本质上都是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支援学校教育改革。在内容方面,主要围绕教学方法、教学研究、课程发展等,通过研修会、公开课讨论会、新教师培训等方式实现。在组织机构方面,学术组织在FD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校内发展中心类组织是各校教师发展活动直接和具体的责任部门,是各类项目的实施主体;区域联盟为大学之间推动FD提供宝贵的交流渠道与平台;国家基地为全国FD活动树立典范,实现了资源共享与合作。经过多年的探索,日本大学FD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体现在以教学发展为主旨的狭义FD定位、自上而下的FD制度建设、校内外各级组织机构的资源共享、以及多样化、个性化的实施方式,并呈现出开始关注学生学习的势态。这些特点既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有关,同时也是日本新自由主义改革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体现。日本大学FD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轻视教学的传统观念的阻碍、相关评价及奖励制度的欠缺、政府政策及资源支持的不足、FD专业工作者的缺乏等。为了解我国大学教师发展现状,作者实施了对大学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学教师对于FD的需求度、参与度较高,但满意度不理想,尤其对培训方式、内容、组织策划不满意。通过对我国大学教师发展活动历史梳理和现状分析,本文对中国大学教师发展建设提出四点启示:一是促进教学与研究的均衡发展,健全教师发展制度;二是合理定位,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师发展模式;三是发挥各级组织机构的作用,扩展资源共享平台;四是树立服务理念,凸显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二、利用学术会议检查基金项目效果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学术会议检查基金项目效果好(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荣誉学院 |
1.3.2 拔尖创新人才 |
1.3.3 通识教育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重难点 |
1.4.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建设的发展历程 |
2.1 初期探索:以实验之名的“零的突破” |
2.2 典型建设:以名校引领的“高峰探索” |
2.3 全面推进:多类型院校参与的“高原效应” |
第三章 以卓越之名:荣誉学院的管理创新 |
3.1 以国际化和优势学科定位培养目标 |
3.2 多元高水平组建师资团队 |
3.2.1 多元的导师制 |
3.2.2 高水平教学团队 |
3.3 校内多方协同的制度支撑 |
3.3.1 校领导直接负责制 |
3.3.2 多元化的委员会制度 |
3.3.3 专业学院协同管理制度 |
3.3.4 独立的荣誉生权益保障 |
第四章 促卓越之实: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 |
4.1 多样化、强竞争的选拔机制 |
4.1.1 选拔时间:入学前、入学后和二次选拔 |
4.1.2 选拔标准:成绩为主和综合考察 |
4.1.3 分流淘汰:自主退出和考核退出 |
4.2 基于高平台的个性化培养过程 |
4.2.1 实行分段式培养模式 |
4.2.2 构建交叉复合型课程体系 |
4.2.3 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 |
4.2.4 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
4.2.5 搭建国际国内交流平台 |
4.3 显性化、可称赞的培养成效 |
4.3.1 毕业生继续深造率高 |
4.3.2 毕业生就业前景好 |
4.3.3 毕业生学业成果丰富 |
第五章 拷卓越之问:荣誉学院的发展困境 |
5.1 长效管理机制建设问题 |
5.1.1 荣誉学院的扎堆成立 |
5.1.2 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职责划分 |
5.1.3 荣誉学院与校内其他专业学院的协同 |
5.2 深度开展卓越人才培养问题 |
5.2.1 选拔标准的“成绩导向” |
5.2.2 生源的“非差异化” |
5.2.3 分流淘汰标准的过分“学科化” |
5.2.4 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 |
5.2.5 国际合作培养缺乏“全方位落地” |
第六章 续卓越之路:给荣誉学院的若干建议 |
6.1 管理机制 |
6.1.1 明晰办学定位,发挥自身特色优势 |
6.1.2 建立独立的师资体系,加强针对性培养 |
6.1.3 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学校上下合力 |
6.2 人才培养 |
6.2.1 坚持严格选拔的原则,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 |
6.2.2 健全访学制度,提升国际交流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我国荣誉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情况 |
附录2 我国荣誉学院导师制设置情况 |
附录3 我国荣誉学院任课教师水平 |
附录4 我国荣誉学院校领导任职情况 |
附录5 我国荣誉学院委员会制度设置情况 |
附录6 我国荣誉学院分段式培养对照表 |
附录7 我国荣誉学院国际合作交流情况 |
附录8 我国荣誉学院毕业生升学情况 |
附录9 我国荣誉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 |
附录10 我国荣誉学院毕业生荣誉获奖情况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1.临床研究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的脱落标准 |
1.6 病例的剔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不良事件的观察与分析 |
3.统计分析 |
4.研究结果 |
4.1 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及病情状况 |
4.2 疗效性评价 |
4.2.1 疼痛的缓解情况 |
4.2.2 改善月经量的疗效 |
4.2.3 缩小子宫体积、病灶体积的疗效 |
4.2.4 CA125、CA199 的变化 |
4.2.5 中医证候疗效 |
4.3 HIFU治疗后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情况 |
4.4 安全性评价 |
5.讨论 |
5.1 西医对子宫腺肌病的认识 |
5.2 子宫腺肌病疼痛机制研究现状 |
5.3 西医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现状 |
5.4 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现状与优势 |
5.5 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优势和特色 |
5.6 HIFU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优势 |
5.7 中药二期疗法的理论基础及方药分析 |
6.疗效分析 |
7.结论 |
8.主要工作与创新 |
8.1 主要工作 |
8.2 创新点 |
9.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1 中医证候量化积分表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子宫腺肌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附录三 :在校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附录四 :在读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3)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2.1.2 建立评价模型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专题小组讨论法 |
2.2.3 德尔菲法 |
2.2.4 统计分析方法 |
2.3 质量控制 |
2.3.1 研究方案设计 |
2.3.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指标池构建结果 |
3.1.1 文献研究结果 |
3.1.2 专题小组讨论研究结果 |
3.1.3 初步构建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
3.2 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 |
3.2.1 咨询专家的基本情况 |
3.2.2 指标筛选 |
3.2.3 权重确定 |
3.2.4 评价标准的修改 |
3.2.5 建立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
3.3 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3.3.1 专家积极系数 |
3.3.2 专家权威系数 |
3.3.3 专家协调系数 |
4 讨论 |
4.1 本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分析 |
4.2 本课题研究的可靠性分析 |
4.2.1 基于文献研究和专题小组讨论初步构建指标模型的可靠性分析 |
4.2.2 德尔菲专家咨询的可靠性分析 |
4.3 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模型的特点 |
4.3.1 评价模型与建科宗旨的关系 |
4.3.2 评价模型与全科医疗的关系 |
4.3.3 指标修改与确定 |
4.3.4 权重确定与分析 |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5 结论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二、研究方法 |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
四、辅助软件 |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
附录二 数据索引 |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日影像志的创作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缘起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缘起 |
1.2 选题的概念界定 |
1.2.1 影像志 |
1.2.2 节日影像志 |
1.2.3 目瑙纵歌 |
1.3 选题的研究现状 |
1.3.1 影像志研究现状 |
1.3.2 节日影像志研究现状 |
1.3.3 目瑙纵歌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节日影像志的拍摄 |
2.1 策划与筹备 |
2.1.1 节日的选择 |
2.1.2 拍摄前的筹备 |
2.2 拍摄原则 |
2.3 拍摄元素 |
2.3.1 镜头 |
2.3.2 录音 |
2.4 拍摄方法——深描 |
第三章 节日影像志的后期制作 |
3.1 制作原则 |
3.2 制作流程 |
3.2.1 影片结构 |
3.2.2 表述方式 |
3.2.3 同期声翻译 |
3.3 制作方法——白描 |
3.3.1 组接镜头之白描 |
3.3.2 声音制作之白描 |
3.3.3 字幕制作之白描 |
3.3.4 特效制作之白描 |
第四章 节日影像志的传播 |
4.1 传播现状 |
4.2 传播原则 |
4.3 传播方法——影像圈 |
4.3.1 第一个影像圈 |
4.3.2 第二个影像圈 |
4.3.3 第三个影像圈 |
第五章 结语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田野日志 |
附录 B 访谈记录 |
附录 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欠发达地区县级公立医院医学新技术转化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南充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路线设计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 |
(二)调查工具与调查要求 |
(三)数据收集与质量控制 |
五、重点与难点 |
(一)重点 |
(二)难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核心理论界定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医学新技术 |
(二)技术转化 |
二、核心理论界定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二)系统原理 |
(三)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
第三章 县级医院医学新技术转化现状 |
一、医生层面 |
(一)基本情况 |
(二)医生对于医学新技术的认知、态度及使用意愿 |
(三)医生获取医学新技术的信息渠道 |
(四)医生对于医学新技术的使用行为 |
(五)医学新技术使用过程中的医患沟通现状 |
(六)医务人员社会网络分析 |
二、患者层面 |
(一)基本情况 |
(二)患者对于医学新技术的认知情况 |
(三)患者对于医学新技术的使用意愿 |
(四)患者对于医学新技术的临床决策参与 |
(五)患者对于医学新技术的使用行为 |
三、医院管理者层面 |
(一)基本情况 |
(二)医院对于医学新技术的引进情况 |
(三)医学新技术对于医院的影响 |
(四)医院管理者访谈资料分析 |
四、小结 |
第四章 医学新技术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医生层面 |
(一)了解程度有限,获取信息渠道单一 |
(二)信息交流缺乏 |
二、患者层面 |
(一)对医学新技术关注与了解程度低 |
(二)医患沟通情况有待提高 |
三、医院管理者层面 |
(一)外部竞争环境严峻 |
(二)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要求 |
四、政府层面 |
(一)卫生技术评估制度不完善 |
(二)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 |
第五章 对策建议 |
一、医生层面 |
(一)加强对医生的培训交流学习,拓宽信息渠道 |
(二)建立合理、高效的社会交流网络 |
二、患者方面 |
(一)重视对患者医学健康常识的教育 |
(二)建立医患之间高效的沟通反馈机制 |
三、医院管理者方面 |
(一)加强对医学新技术的管理,提高竞争优势 |
(二)明确公立医院公益性定位,加强对适宜技术的引进 |
四、政府层面 |
(一)加强卫生技术评估,建立完善的卫生技术准入制度 |
(二)加强医疗设备中心化管理,促进资源开放共享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一、总结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医学新技术调查-医生调查表 |
附录 B 医学新技术调查-患者调查表 |
附录 C 医院管理人员问卷 |
附录 D 医院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 E 部分访谈内容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7)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问题 |
一、相关概念 |
二、研究问题 |
第三节 文献述评与概念框架 |
一、大学教师发展相关研究 |
二、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相关研究 |
三、大学护理教师工作满意度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设计 |
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之维: 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大学教师发展相关理论 |
一、大学教师发展概念 |
二、大学教师发展理论模型 |
第二节 多维学术观 |
一、多维学术观的内涵 |
二、多维学术大学教师发展框架 |
第三节 教师工作满意度相关理论 |
一、双因素理论 |
二、期望理论 |
第四节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一、国外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二、国内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第五节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理论 |
一、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理论 |
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
第六节 大学护理教师多维发展概念框架 |
一、大学护理教师多维发展概念框架要素 |
二、大学护理教师多维发展概念框架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问卷调查: 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和教师发展现况及其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大学护理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 |
一、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
二、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大学护理教师离职倾向调查研究 |
一、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
二、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大学护理教师发展模式及效果研究 |
一、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
二、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大学护理教师发展、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的作用机制 |
一、调查研究目的 |
二、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质性访谈: 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现况 |
第一节 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对概念的理解 |
一、对“教师发展”的理解 |
二、选择大学护理教师原因 |
第二节 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状况 |
一、大学护理教师教学科研成果状况 |
二、大学护理教师个人发展状况 |
三、大学护理教师教学发展状况 |
三、大学护理教师专业发展状况 |
四、大学护理教师组织发展状况 |
第三节 大学护理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大学护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
二、个人发展: 教师发展意识淡薄,主动发展能力不强 |
三、教学和专业发展: 缺少护理实践取向的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整体系统规划 |
四、组织发展:教师发展缺乏有利的组织环境支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参照: 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现况 |
第一节 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 发展类型 |
一、美国准护理教师发展 |
二、美国新入职大学护理教师发展 |
三、美国职业中后期大学护理教师发展 |
第二节 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 组织机构 |
一、护理教师发展的校内组织 |
二、护理专业发展协会 |
第三节 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 具体项目 |
一、护理教育研究院院士项目 |
二、护理教师资格认证项目 |
三、护士教师贷款计划 |
四、护理教育研究生证书 |
五、新入职教师发展项目 |
六、教学奖学金项目 |
七、护理教师资助项目 |
第四节 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 维度和方法 |
一、教学发展 |
二、学术发展 |
三、个人发展 |
四、社会服务 |
第五节 案例研究: 教师导师制和资助项目 |
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护理教师导师制 |
二、美国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护士教育学者计划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论反思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理论反思 |
一、基于多维学术观视角反思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的特殊性 |
二、基于大学教师发展相关理论视角的内容设计 |
三、基于工作满意度理论视角的激励机制设置 |
四、基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视角的体系完善 |
五、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理论视角的项目设计 |
第三节 对策建议 |
一、国家层面: 构建大学护理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新体系和新机制 |
二、社会层面: 建立院校合作、工学结合的大学护理教师发展新模式 |
三、院校层面: 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全程、全面开展大学护理教师发展 |
四、教师层面: 充分发挥大学护理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所存在的不足 |
三、后续相关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附录Ⅳ |
附录Ⅴ |
附录Ⅵ |
后记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
(8)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已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问题聚焦与思路框架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新制度主义路向分析与应用局限 |
第二节 新制度主义分析框架的借鉴与修正 |
第三节 “四维立体”整合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研究可靠性、伦理、自反性和限制 |
第四章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依据 |
第二节 问卷的效度与信度检验 |
第三节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与学的现状与问题 |
第四节 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现状与问题 |
第五章 “双一流”卓越梦的辗转:公办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
第一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
第二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
第三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
第四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
第六章 “二等公民”的涅盘:民办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
第一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
第二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
第三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
第四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
第七章 “第三部门”的蹊径: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
第一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
第二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
第三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
第四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
第八章 讨论与检思 |
第一节 差异与趋同:教学转型案例比较 |
第二节 检思与重构:教学转型理论框架完善 |
第三节 策略与实践:教学转型的行动方略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三、结语:尚在征程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邀约信 |
附录2: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院长) |
附录3: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学院长) |
附录4: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研室主任) |
附录5: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师及教辅) |
附录6: 访谈摘要单 |
附录7: 课堂观察表 |
附录8: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9: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学生学习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10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福建省妇产科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福建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发展历程回顾 |
2福建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专业学组的医疗技术发展 |
3福建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专业发展现状 |
3.1学科建设 |
3.2人才培养 |
3.3学术进展 |
3.4科技成果 |
3.5学术交流 |
3.6科普教育 |
4福建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专业学组面临的挑战 |
4.1人力资源不足, 医疗资源不平衡, 医疗水平参差不齐 |
4.2学科基础相对薄弱, 缺乏优秀的开拓性人才 |
4.3医生乃至整个医疗系统的整体观念淡薄 |
4.4疾病筛查及诊治规范的推广与培训需要加强 |
4.5部分疾病原因不明, 缺乏有效诊疗手段 |
5福建省妇产科学发展趋势 |
5.1妇科肿瘤手术微创化趋势 |
5.2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 |
5.3生殖医学发展趋势 |
5.4妇产科病理学分子病理化发展趋势 |
5.5产科学的多学科合作发展趋势 |
5.6腔镜手术的多种能量技术融合发展趋势 |
6福建省医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学组发展的思路、目标及展望 |
6.1完善临床诊疗体系,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提高妇产医学医疗服务质量 |
6.2重视医学人才培养, 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基础与临床研究 |
6.3普及新技术、新理论、新项目, 革新医疗技术 |
6.4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社会人文并重, 转变医疗模式 |
6.5加强国际、国内交流, 提升学术地位 |
6.6充分发挥公立大医院的资源优势, 以专业学组牵头, 加强规范化培训 |
6.7多学科协作, 重视质量管理, 提高成绩 |
6.8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立 |
6.9建设高水平的医学实验中心 |
6.10产科文化引导建设新产科 |
6.10.1现代化产房、产科ICU的建设 |
6.10.2健全产科疾病管理机制 |
6.10.3多种手段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 |
6.10.4促进母胎医学, 胎儿宫内诊断、治疗 |
6.10.5适应产房文化的变迁 |
7学科发展展望 |
(10)日本大学教师发展(FD)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的研究 |
(二)国内的研究 |
三、理论基础 |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
(二)成人学习理论 |
(三)教学学术理论 |
(四)三个理论与大学FD |
四、概念界定 |
(一)大学教师 |
(二)大学教师发展 |
五、研究思路 |
(一)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二)研究方法 |
六、创新及课题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课题 |
七、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日本大学FD历史演进 |
一、日本大学FD历史演进的宏观背景 |
(一)日本大学分类及特点 |
(二)日本大学教师管理体制 |
(三)日本高等教育及大学FD历史阶段划分 |
二、日本大学FD酝酿阶段(战后至20 世纪70 年代初期) |
(一)日本大学FD酝酿阶段的时代背景 |
(二)酝酿阶段的大学FD状况与特征 |
三、日本大学FD萌芽阶段(20 世纪70 年代中期至90 年代) |
(一)日本大学FD萌芽阶段的时代背景 |
(二)萌芽阶段的大学FD状况与特征 |
四、日本大学FD制度化阶段(20 世纪90 年代末以来) |
(一)日本大学FD制度化阶段的时代背景 |
(二)制度化阶段大学FD状况与特征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本大学FD体系研究 |
一、日本大学FD目标及主要内容 |
(一)日本大学FD的目标 |
(二)日本大学FD主要内容 |
二、日本大学FD组织机构 |
(一)第三方组织:学术组织 |
(二)大学层面:校内组织 |
(三)区域层面:区域联盟 |
(四)国家层面:国家基地 |
三、日本大学FD主要方式 |
(一)工作坊 |
(二)习明纳 |
(三)个人咨询 |
(四)工作档案袋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本大学FD未来师资培育项目个案研究 |
一、项目背景 |
(一)研究生教育仅重视研究 |
(二)博士研究生教育与未来工作不匹配 |
二、项目实施 |
(一)主要内容 |
(二)具体实施 |
三、项目评析 |
(一)促进研究生职业生涯设计 |
(二)开阔思维、搭建广阔人脉 |
(三)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改变培养观念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日本大学FD在职教师公开课项目个案研究 |
一、项目背景 |
(一)大学概况 |
(二)该校教育改革 |
二、项目实施 |
(一)公开研究授课 |
(二)授课研究会 |
(三)课后跟进 |
(四)项目效果 |
三、项目评析 |
(一)恒常性 |
(二)组织性 |
(三)学术性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日本大学FD特点 |
一、日本大学FD主要特点 |
(一)以教学发展为主旨的狭义FD |
(二)形成自上而下的FD制度 |
(三)校内外各级组织机构资源共享 |
(四)个性化、多样性的实施方式 |
(五)FD活动充分体现服务理念 |
(六)FD活动开始关注学生学习 |
二、日本大学FD的困难与挑战 |
(一)轻视教学传统观念的阻碍 |
(二)相关评价及奖励制度欠缺 |
(三)政府政策及资源支持不足 |
(四)FD专业工作者缺乏 |
三、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日本大学FD对中国大学教师发展的启示 |
一、我国大学教师发展工作分析 |
(一)我国大学教师发展工作的历史及现状 |
(二)中日大学教师结构及教师发展活动比较分析 |
二、我国大学教师发展活动问卷调查 |
(一)调查问卷概况 |
(二)调查方法 |
(三)统计方法 |
(四)调查结果 |
三、日本大学FD对中国大学的借鉴意义 |
(一)促进教学与研究均衡发展,健全教师发展制度 |
(二)合理定位,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师发展模式 |
(三)发挥各组织机构的作用,扩展资源共享平台 |
(四)树立服务理念,凸显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
四、有待深入的研究课题 |
五、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部科学省官员访谈提纲 |
附录2 各大学教师发展工作负责人访谈提纲 |
附录3 大学未来师资培育计划的博士生访谈内容摘要 |
附录4 关于中国大学教师发展与教学现状的调查(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利用学术会议检查基金项目效果好(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发展研究[D]. 王家阳.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4)
- [2]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观察[D]. 刘慧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D]. 沈士立.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4]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5]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日影像志的创作与传播研究[D]. 罗雨.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6]欠发达地区县级公立医院医学新技术转化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南充市研究[D]. 刘芳.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7]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研究[D]. 沈曲. 厦门大学, 2018(06)
- [8]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D]. 李胜利. 厦门大学, 2018(07)
- [9]福建省妇产科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J]. 福建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 海峡科学, 2017(08)
- [10]日本大学教师发展(FD)研究[D]. 李薇.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