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带钢丝固定的护理

张力带钢丝固定的护理

一、张力带钢丝固定术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朱炼[1](2014)在《手术治疗髌骨粉碎骨折膝关节远期功能及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治疗研究》文中指出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在伸膝过程中有重要作用。髌骨位于膝前皮下,易受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21%。髌骨骨折导致伸膝装置的连续性被破坏且髌股关节面不平。髌骨骨折是关节内骨折,预后将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其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都是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早期活动。尽快恢复膝关节功能,避免或减少髌骨骨折造成的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随着骨科内固定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手术方法和新型内固定物被广泛使用,使得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20世纪前髌骨骨折的治疗是存在争议的,非手术治疗常常被采用,Dowd等人认为保守治疗预后较差,骨折愈合率低且致残率高。由于外科手术中无菌技术的提高,两种手术方案被提出:髌骨切开复位钢丝固定和髌骨全切。随后,切开复位内固定成为治疗髌骨骨折的首选。严重的粉碎性髌骨骨折常采用髌骨完全切除术作为治疗方法,但对于其疗效和远期愈后,一直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当髌骨粉碎性骨折不能良好复位并稳定固定时,可以采取髌骨完全切除术进行治疗,满意率约为80%。而在1980后,随着内固定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后的研究对此产生了争论,认为该术式的临床结果并不理想,仅仅可以作为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最后措施。以上学者的研究结果均仅针对患侧的预后功能,髌骨粉碎性骨折患侧完全切除术对健侧膝关节远期功能的影响及其影像学改变极少见文献报道。本研究通对髌骨粉碎骨折髌骨切除和髌骨内固定健侧和患侧膝关节的影像学评分和功能评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髌骨粉碎骨折髌骨全切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膝关节远期健患侧的功能恢复情况及影像学改变。临床上对髌骨骨折治疗要求也越来越高,原则上最大限度地保留髌骨及充分恢复其的功能。大多数移位的髌骨骨折可以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髌骨骨折、尤其是下极严重粉碎性骨折,常采用部分切除术治疗。国内外较少见文献报道髌骨部分切除术的长期疗效和髌股关节的退化程度。本研究通过膝关节功能评分和MRI评分来判断髌骨部分切除术的远期疗效。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基数迅速增加,使老年髌骨骨折患者增多。然而,老年髌骨骨折患者由于骨质疏松,骨质较差,复位内固定时骨折块易碎裂,内固定物易松动脱出,可能出现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大多数老年髌骨骨折患者克氏针张力带术后进行数周外固定。但是,治疗过程中长时间使用外固定支具,对关节功能的恢复极为不利,容易造成关节僵直,影响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本研究通过对早期功能锻炼和石膏固定膝关节功能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老年髌骨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和石膏固定对患者的影响。第一部分华北地区成年汉族人髌骨CT三维重建测量在性别鉴定中的应用目的:通过对257例成年汉族人髌骨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重建测量,通过判别分析,找到进行男女性别判别的方法。方法:选择自愿参加测试的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河北省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就医的志愿者,自愿参加测试。对这些受试者进行CT扫描三维重建测量髌骨的高度和宽度、髌骨厚度和内外侧关节面的宽度。通过统计处理找出单项指标和多项指标的判别分析函数和判断符合率。结果:华北地区成年汉族人髌骨5项指标平均值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显着(P<0.01),单项判别中髌骨内侧关节面宽判别函数为Y1=-82.08+7.95X4;Y2=-60.29+6.78X4,判断符合率:83.3%。多项判别分析函数为Y1=-296.24+2.94X1+6.78X2+0.119X3+3.01X4+4.70X5;Y2=-261.06+2.82X1+6.72X2+0.07X3+2.08X4+4.33X5,判断符合率达89.10%。结论:髌骨内侧关节面宽度单项判别分析判断符合率达83.3%;通过多项判别分析函数判别分析判断符合率达89.10%。通过对髌骨形态学的测量分析,找到了通过髌骨对性别进行判别的可靠方法。第二部分髌骨部分切除患者膝关节远期功能与影像学改变研究目的:目的:探讨髌骨部分切除患者膝关节的远期功能和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1月至2002年1月手术治疗的29例髌骨部分切除患者资料,男21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45.8岁(29~71岁)。末次随访时对所有患者进行MRI检查并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改良Whole-Organ磁共振成像评分(WORMS)对患者的MRI进行影像学分析,并采用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和Bostman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使用Biodex-Ⅱ型(美国)等速测力系统对患者双膝伸膝峰扭矩和屈曲角度进行测量。结果:29例患者术后获8~18年(平均13年)随访。29例患者患侧膝关节改良WORMS评分平均为(13.8±5.8)分,其中轻度关节炎24例,中度5例;健侧WORMS评分平均为(12.3±5.5)分,其中轻度关节炎26例,中度3例,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1,P=0.321)。KOOS评分中疼痛评分平均为(88.0±6.4)分、症状为(86.9±5.7)分、日常生活为(89.9±5.2)分、娱乐及运动功能为(83.6±7.6)分、膝关节相关生活质量为(80.5±8.5)分。Bostman评分平均为(27.4±3.6)分,其中优20例,良9例。患侧膝关节平均屈曲为128.3°±5.5°,健侧为128.8°±4.2°;患侧膝关节峰扭矩平均为(105.4±12.2)牛·米,健侧为(106.6±9.1)牛·米,以上项目两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部分切除术不会造成严重的髌股关节退变和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功能评分显示远期疗效优良。对于难以复位和复位不良的髌骨骨折,可行髌骨部分切除术。第三部分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比髌骨切除术治疗髌骨粉碎骨折双侧膝关节远期功能和影像学表现目的:本研究通对髌骨粉碎骨折髌骨切除和髌骨内固定健侧和患侧膝关节的影像学评分和功能评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髌骨粉碎骨折髌骨全切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膝关节远期健患侧的功能恢复情况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1月至2002年1月我院治疗的髌骨粉碎骨折的患者52例,其中髌骨全部切除患者24例(切除组);髌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28例(固定组)。末次随访时对所有患者进行MRI检查并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改良Whole-Organ磁共振成像评分(WORMS)对患者的MRI进行影像学分析。并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使用Biodex-Ⅱ型(美国)等速测力系统对患者双膝伸膝峰扭矩和屈曲角度进行测量。结果:全切组24例患者术后获11~26年(平均17.3年)随访。固定组28例患者术后获随访12-22年(平均15.5年)。末次随访时全切组24例患者患侧改良WORMS评分平均为(6.58±1.05)分;健侧平均为(4.71±0.53)分。固定组28例患者患侧改良WORMS评分平均为(8.11±1.21)分;健侧平均为(4.43±0.28)分,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切组患侧AKS膝关节评分中健侧膝关节AKS评分为165.08±2.23分,患侧为152.75±2.87分;固定组AKS膝关节评分中健侧膝关节评分为165.08±2.23分,患侧为149.14±2.66分;全切组与固定组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切组患侧膝关节屈曲平均为119.9°±3.01°,健侧膝关节屈曲平均为123.5°±2.71°;固定组患侧膝关节屈曲平均为115.32°±3.11°,健侧膝关节屈曲平均为127.14°±1.6°,全切组与固定组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8,患侧比较P=0.298,P>0.05,表1)。全切组患侧膝关节伸膝峰扭矩平均为(96.08±2.32)牛·米,健侧为(106.46±1.8)牛·米;内固定组患侧膝关节伸膝峰扭矩平均为(99.18±1.98)牛·米,健侧为(105.25±1.63)牛·米,全切组与固定组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经过长时间的康复与代偿后,髌骨切除患者与内固定患者患侧膝关节功能无差别,全切组的患侧股四头肌肌力略差。MRI影像结果却提示内固定组患者患侧膝关节出现的关节退变。两组健侧的膝关节功能代偿性增加,是健侧膝关节加速退变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老年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对比辅助外固定治疗的功能康复及并发症研究目的:老年髌骨骨折术后采用石膏固定与早期功能锻炼两种康复方案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老年髌骨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和石膏固定对膝关节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1月至2002年1月119例患者,其中男性99例,女性20例,64例患者给予石膏外固定,55例患者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末次随访时对所有患者采用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和Bostman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并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对这些患者的伤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和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进行登记研究。结果:随访时间从36至98个月,平均随访53个月。两组患者中年龄,性别,损伤的机制,损伤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没有差异。按照Bostman评分标准,早期活动组得分高于石膏固定组,但并无统计学差异(P=0.721)。早期活动组优良率为79.69%(51/64);石膏固定组为81.82%(45/55),也没有统计学差异。KOOS评分中早期活动组略高于石膏固定组,没有统计学差异。石膏固定组患者屈曲为114.64°±18.31°(59°135°),早期活动组为116.36°±18.60°(54°135°),两组也没有统计学差别(P=0.612)。两组患者伸膝活动均不受限。石膏固定组没有内固定失败发生;早期活动组中有14例内固定失败发生,其中10例进行了二次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后给予石膏或支具外固定。另外4例患者,给予石膏固定直至骨折愈合。有14例发生感染,其中石膏固定组9例,早期活动组5例。浅表感染12例(石膏固定组8例,早期活动组4例),深部感染两例(每组各一例)。浅表感染给予换药和使用抗菌药物后均已得到控制,并且伤口愈合。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石膏固定组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栓塞13例,深静脉血栓1例,早期活动组静脉血栓栓塞5例,没有深静脉血栓出现。结论:老年骨质较好且非粉碎骨折固定较为坚强的患者不应给予石膏外固定,早期活动内固定失败率低,功能恢复理想。老年粉碎骨折固定不够坚强的患者术后应给予石膏外固定,石膏外固定能减少内固定失败对膝关节功能较小,但患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升高。对于血栓高危老年髌骨骨折患者,应积极进行防血栓治疗,尽早进行下肢功能锻。第五部分自体髂骨移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目的:本研究目标是通过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移植对比单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是否有更好的肩关节功能。方法:我院创伤中心就诊的40例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8例患者使用角度锁定钢板加髂骨植骨(实验组),22例仅单独采用角度锁定钢板(对照组)。术后给予肩关节活动范围(ROM)的评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进行分。和SF-36测量调查表[15]。最后记录这些患者是否回到了他们之前的工作和活动能力。结果:没有患者术后感染,所有骨折均得到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后骨折远端内外翻角度小于5度。实验组患者临床及放射学检查均取得骨折愈合。实验组中没有肱骨头塌陷骨坏死及螺钉穿出关节面。骨折愈合放射学检查实验组为(4.66±1.63)个月,明显早于对照组(5.98±1.57)个月(P <0.05,表2)。术后实验组测量ROM也显着优于对照组,包括屈((148.00±18.59)与(121.73±17.20)度),伸((49.00±2.22)比(42.06±2.06))度,内旋((45.00±5.61)比(35.00±3.55)度),外旋((64.00±9.17)比(52.14±5.73)度)。SF-36评分中,实验组((88.00±5.71)分)显着高于对照显组((69.45±9.45)分,P <0.001)。平均VAS疼痛程度实验组(mean rank,10.50)显着低于对照组(meanrank,47.19)(P <0.001)。实验组除一例患者外(17/18,94.4%)均回到了以前的活动状态或职业。与此相反,对照组中4例患者不能回到在他们以前的活动状态或职业。结论:自体髂骨移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手术操作简单,预后较好且并发症率低。

刘宝平,王涛,张鹤令,李克文,杨杰山[2](2009)在《髌骨骨折分型及治疗策略改进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髌骨骨折分型及治疗的临床效果,寻找治疗髌骨骨折的规范化术式。方法在对19982000年(A组)48例髌骨骨折疗效欠佳病例分析的基础上,对20002006年(B组)109例髌骨骨折的分型及治疗策略改进,做回顾性总结分析。将髌骨骨折分为七种类型,对109例髌骨骨折进行分型,对应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AB两组均随访1236个月,平均26个月,按陆裕朴等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A组:优良率89.6%,优比率75%。B组:优良率96.3%,优比率86.2%。结论在传统髌骨骨折分型的基础上重新对其归类、补充以及改进治疗方法,在保证原有髌骨骨折治疗优良率的同时,可明显提高优良率及优比率。

郭颖彬[3](2014)在《熏洗二号方在髌骨骨折张力带内固定术后应用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通过熏洗二号方熏洗锻炼治疗髌骨骨折张力带内固定术后,进一步观察两者方法综合应用,以恢复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临床治疗髌骨骨折探求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09月至2014年03月间就诊于泉州市正骨医院行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的髌骨骨折,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而无排除标准的患者42名,按随机分组原则分成两组,每组21例:治疗组(n1=21):熏洗二号方熏洗+常规治疗组,术后2周拆线后第3天予以熏洗二号方熏洗,2次/日;对照组(n2=21):扶他林外敷+常规治疗组,术后2周拆线后第3天予以扶他林软膏外敷,2次/日,均连续使用10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术后第2周、6周、12周VAS疼痛评分;术后第6周、术后第12周患膝关节活动改善度;术后第12周Bostman功能评分和疗效评定;术后第12周《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疗效评定,其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两组术后第2周膝关节活动度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第6周膝关节活动改善度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第12周膝关节活动改善度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术后第2周VAS疼痛积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第6、12周VAS疼痛积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术后第12周Bostman髌骨骨折术后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术后第12周Bostman髌骨骨折术后疗效评价,两组优良率均为100%,但是熏洗组优秀率为:80.95%;对照组疗效优秀率为:33.33%,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两组术后第12周《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髌骨骨折疗效评定,两组的治愈好转率均为100%,但是熏洗组治愈率为:85.71%;对照组治愈率为:42.86%,两组治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2周后,应用熏洗二号方熏洗,可以减轻患膝关节疼痛,具有一定的止痛效果,有利于患者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2)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2周后,应用熏洗二号方熏洗,经过药力与热效的共同作用,具有舒筋通络的功效,从而能有效恢复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后膝关节活动度。(3)熏洗二号方配合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通过减轻局部疼痛、增加膝关节活动度等综合作用,具有提高髌骨骨折术后疗效,是一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的治疗方法。

王伟[4](2012)在《可吸收线张力带和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随着交通及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髌骨骨折患者呈上升趋势。对于髌骨骨折,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其优点是其优点是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可靠、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髌骨骨折,但其也有一些不足,如:钢丝结刺激皮肤,术后钢丝断裂、松动,骨折愈合后需二次手术取出等。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可吸收内置物逐渐应用于临床,一些学者认为应用可吸收线张力带固定髌骨骨折可避免钢丝张力带的各种不足。据文献报道多名学者应用不同的可吸收线张力带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实验通过对髌骨横断骨折模型,应用4种可吸收线张力带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进行比较,测试可吸收线张力带的稳定性,为临床医师选择髌骨骨折的治疗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4个成人尸体膝关节标本,将髌骨制成简单横断骨折模型,因所测试的内固定方法相近,测试后髌骨标本不会被破坏,因此髌骨标本可反复利用多次。将膝关节标本的股骨端与胫骨端分别固定于自制夹具上,保持膝关节屈曲36°。首先将髌骨骨折解剖复位,而后依次应用:两种单独应用可吸收线构筑张力带固定法、克氏针可吸收线张力带固定法、克氏针可吸收线张力带结合髌骨胫骨结节环扎术固定法、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法,共五种方法对每个髌骨标本进行固定,应用生物力学机对股四头肌进行牵拉,记录髌骨骨折内固定失败时的牵张力大小,规定骨折端分离2.0mm为内固定失败。结果:在内固定失败时各内固定组承受的牵张力大小分别为:(A组)第一种单独应用可吸收线构筑张力带固定法166.500±6.350N;(B组)第二种单独应用可吸收线构筑张力带固定法226.250±6.500N;(C组)克氏针可吸收线张力带固定法228.500±19.226N;(D组)克氏针可吸收线张力带结合髌骨胫骨结节可吸收线环扎术固定法425.500±18.734N;(E组)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法480.750±15.370。B组与C组之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与A组、D组、E组之间两两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各内固定组的稳定性: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法>克氏针可吸收线张力带结合髌骨胫骨结节可吸收线环扎术固定法>克氏针可吸收线张力带固定法=第二种单独应用可吸收线张力带固定法>第一种单独应用可吸收线张力带固定法。2第一种可吸收线张力带法稳定性差,不宜单独应用于髌骨骨折的治疗。3第二种可吸收线张力带法与克氏针可吸收线张力带法,稳定性不足以支持膝关节的早期功能练习,如应用则建议术后早期行石膏托外固定。4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法的稳定性最好,克氏针可吸收线张力带结合髌骨胫骨结节可吸收线环扎术固定法次之,两种固定方法均可承受425牛以上的股四头肌牵张力及同时产生的髌股关节作用力,术后可早期行膝关节不负重功能锻炼。5髌骨胫骨结节可吸收线环扎术可辅助治疗髌骨骨折。6可吸收线虽具有较好的生物学特性,但对于髌骨骨折来说,其无法提供骨折端静态加压,其弹性形变较钢丝大,因此固定的稳定性欠佳,不建议用可吸收线替代钢丝治疗髌骨骨折,其主要适用于髌骨骨折的辅助固定。如应用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则需加用髌骨胫骨结节可吸收线环扎术进行保护。

徐澄[5](2007)在《髌骨骨折93例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比钢丝环扎术、AO张力带内固定术、镍钛抓髌器内固定术三种不同术式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资料与方法]1资料共收集的病例93例,31例髌骨骨折患者进行钢丝环扎手术治疗,为A组。43例患者进行的是AO张力带内固定手术治疗,为B组。19例患者使用的是镍钛抓髌器内固定手术治疗,为C组。2治疗方法2.1手术治疗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31例使用的是钢丝环扎术,43例使用的是AO张力带内固定术,19例使用的是镍钛抓髌器内固定术。2.2中药治疗术后两周内服用六味接骨汤,处方为:当归12g、牛膝12g、骨碎补12g、续断12g、自然铜12g、甘草6g。加水浸过药面,煎开取汁,每日1剂,1日2次。2.3中药熏洗术后3周前不宜给予中药熏洗,以免伤口感染;3周后,即缝线拆除1周后,X线摄片证实骨折断端无移位,内固定无松动。可以根据病情选用伤科熏洗汤进行熏洗治疗。处方为:伸筋草12g、海桐皮12g、乳香9g、没药9g、红花10g、五加皮12g。将上述药物置于盆中,放水浸过药面,浸泡10分钟后再于火上煎熬30分钟,将患膝置于药盆之上,先用热气熏蒸15~20分钟,待药液温度适中时,再将患膝置于药液中,并用毛巾将药液反复淋于患肢,进行热敷热洗。洗后擦干患肢并注意保温,避免感受风寒。并嘱患者立即进行膝关节屈伸,锻炼股四头肌。每日熏洗3次,每剂药用2天,6天为1个疗程。2.4 CPM机功能锻炼一般应用于术后4~5周,拍片检查内固定物是否牢固,骨折断端间是否有明显的骨痂生长,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需要选用CPM机进行功能锻炼。方法:肢体活动从30度开始,以每日增加10度的速度,逐渐增加到最大角度,每天使用CPM装置时间不少于4个小时,每周复查X光片,观察骨折位置和愈合情况。3疗效评定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6~8个月。分别在手术后3个月和6个月按照Bristol评分标准对膝关节的功能进行综合评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三种治疗方法对膝关节损伤恢复情况的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与6个月,用钢丝环扎术组治疗的膝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分别为48.39%和64.52%;AO张力带内固定术组膝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分别为76.74%和88.37%;镍钛抓髌器内固定术组膝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分别为84.21%和89.47%。统计结果分析: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的综合评分钢丝环扎术组膝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小于其它两组(P<0.05),有显着性差异。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的综合评分钢丝环扎术组膝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仍小于其它两组(P<0.05),有显着性差异。AO张力带内固定术组和镍钛抓髌器内固定术组在术后3个月及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在统计数据中,术后3个月和6个月,采用镍钛抓髌器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优良率均比AO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高。[结论]AO张力带内固定与镍钛抓髌器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并发症出现机率较低,是临床上治疗髌骨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杜志华[6](2012)在《Cable-Pin系统与AO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Cable-Pin系统和AO张力带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疗效的观察,从手术操作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和膝关节功能方面比较分析,总结两种内固定方法各自的优缺点,为髌骨骨折内固定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0年4月~2011年10月有随诊记录的髌骨骨折患者,上述人群中符合髌骨骨折诊断标准的患者有43例,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样本,分为Cable-Pin系统组(简称A组)和AO张力带组(简称B组)。其中A组20例,择期给予Cable-Pin系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B组23例,择期给予AO张力带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CPM机辅助功能锻炼及中药内服、外洗治疗,随访6~16个月,平均12个月。从手术操作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和膝关节功能方面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在手术操作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膝关节功能方面,p>0.05,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结论:Cable-Pin系统和AO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各有优缺点,Cable-Pin系统治疗髌骨骨折术后并发症较少,固定牢靠,但价格昂贵。AO张力带组价格便宜,但术后并发症时有发生,如:针头和针尾易刺激软组织、克氏针的拔出、钢丝断裂等。

邓煜,夏于欣,白新文,漆伟[7](2019)在《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中股骨近端不同重建方法的疗效对比》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通过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治疗,需对股骨近端重要结构进行重建,但对于重建的方法未达成共识。目的:比较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过程中股骨近端不同重建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收治的52例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患者,所有患者按照Evans分型均为Ⅲ、Ⅳ、Ⅴ型,双光子骨密度仪测定腰椎骨密度T值<-2.5。根据股骨近端重建方法分为2组,A组25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捆绑重建股骨近端,B组27例采用钢丝加不可吸收缝合线捆绑重建股骨近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独立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Harris评分。结果与结论:(1)A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多于B组(P <0.01);(2)2组切口长度、独立负重时间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3)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 <0.05);(4)2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5)提示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术中采用钢丝加不可吸收缝合线固定股骨近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

李久芬[8](2019)在《髌骨骨折术后的分级运动康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比研究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和传统运动康复对成人髌骨骨折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差异,为今后症状相近患者的术后康复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骨科病区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病区收入住院的成人髌骨骨折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78例患者,排除开放性骨折,合并全身其他骨折,严重膝关节炎病等,选入病例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根据100分制《骨科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定表》分为71~100分等级、31~70分等级、0~30分等级三组。对照组各组均予传统运动康复治疗,康复组根据100分制《骨科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定表》得分予个体化运动康复治疗。分别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记录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髌骨骨折疗效临床评分标准Bostman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基线资料各得分等级对应的康复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骨折患侧、骨折类型、内固定方式、软组织损伤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基本资料一致,具有可比性。2.膝关节活动度在71~100分等级、31~70分等级中,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两得分等级组个体化运动康复治疗在改善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活动较传统运动康复效果更佳。在0~30分等级中,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两组个体化运动康复治疗在改善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活动与传统运动康复效果相比,优势不明显。3.临床疗效在71~100分等级中,术后1个月,康复组与对照组Bostma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康复组优良率(92.86%)高于对照组优良率(58.33%),结果提示该两组个体化运动康复治疗在提高髌骨骨折术后临床疗效优于传统运动康复。术后3个月,康复组与对照组Bostman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康复组优良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优良率(91.67%)。结果提示该两组个体化运动康复治疗在提高髌骨骨折术后临床疗效优于传统运动康复。在31~70分等级中,术后1个月,康复组与对照组Bostma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康复组优良率(30.00%)高于对照组优良率(11.11%),结果提示该两组个体化运动康复治疗在提高髌骨骨折术后临床疗效优于传统运动康复。术后3个月,康复组与对照组Bostman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康复组优良率(80.00%)高于对照组优良率(33.33%),结果提示该两组个体化运动康复治疗在提高髌骨骨折术后临床疗效优于传统运动康复。在0~30分等级中,术后1个月,康复组与对照组Bostma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对照组的优良率均为0,提示该两组个体化运动康复治疗在提高髌骨骨折术后临床疗效与传统运动康复相比,优势不明显。术后3个月,康复组与对照组Bostma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康复组优良率(33.33%)高于对照组优良率(22.22%),结果提示该两组个体化运动康复治疗在提高髌骨骨折术后临床疗效优于传统运动康复。本研究在术后3个月,康复组各组的优良率分别为100%,80.00%,33.33%,对照组各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1.67%,33.33%,22.22%,康复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对改善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较传统运动康复有效,且对骨折类型较稳定,内固定方式较可靠,软组织损伤程度较轻患者优势更明显,可作为髌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方案加以推广。

赵航,肖海军[9](2013)在《髌骨骨折修复:空心钉张力带及钢丝内固定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是治疗髌骨骨折最常用的内固定方法。目的:评价空心钉张力带钢丝联合应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文献检索的方法获取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相关研究文献,对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对应用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患者进行观察随访,评估治疗后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侧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明确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髌骨骨折的效果。结果与结论:文献研究中结果显示,空心钉张力带钢丝联合应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后,骨折愈合良好,螺钉或钢丝松动、断裂、脱落等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患侧膝关节功能恢复评估可达90%以上。临床应用病例分析中结果显示,空心钉张力带钢丝联合应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患侧膝关节功能恢复评估达90%以上,与文献研究中的结果一致。表明空心钉张力带钢丝联合应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是理想可靠的方法之一。

左昌俊[10](2010)在《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对钢丝环扎、改良AO张力带以及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病例临床观察及随访追踪,了解三种内固定方法在髌骨骨折治疗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特征及临床应用情况。同时为今后临床治疗髌骨骨折选择准确有效的内固定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路及实践根据。材料与方法:自2002年5月1日到2009年10月1日,笔者于湖北省中医院及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共收集86例髌骨骨折患者资料,均应用钢丝环扎术、改良AO张力带内固定术或NiTi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术治疗,其他治疗方法暂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本组86例患者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17~73岁,平均41岁;左侧48例,右侧38例;新鲜性骨折84例,陈旧性骨折2例;开放性骨折9例,闭合性骨折77例;横行骨折59例,纵行骨折8例,粉碎性骨折13例,撕脱骨折6例;合并颅脑损伤5例,胫腓骨骨折5例,股骨干骨折2例,尺骨鹰嘴骨折3例,多发骨折2例。骨折原因: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造成,交通事故47例,高处坠落伤22例,直接暴力打击7例,其他10例。受伤距手术时间3h~12d,平均3d。行钢丝环扎内固定术治疗24例(A组);改良AO张力带内固定术33例(B组),NiTi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29例(C组)。86例均获得随访。结果:本研究范围的86例髌骨骨折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个月到5年,平均2年。术后根据X线片复查所见以及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参照上述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评定疗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2周,未发生骨折断端再移位。1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与钢丝环扎内固定、改良AO张力带内固定比较,强度相当但稳定性好。三种内固定方法均具有良好的内固定强度和稳定性。2行钢丝环扎内固定术组有4例因骨折碎块太小,固定失败,延长长腿石膏托外固定。改良AO张力带内固定组中有2例发生感染,经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并予以相应抗生素治疗,未影响骨质愈合;3例患者因克氏针针尾刺激皮肤,致使功能锻炼时间延搁。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组1例因髌骨上部粉碎严重,且股四头肌扩张部腱膜损伤严重,术后因聚髌器持续加压作用,致使聚髌器上支嵌入骨质,但并未涉及关节面。结论:1钢丝环扎、改良AO张力带和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三种内固定方式在髌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上均能够起到固定骨折的效果,达到一定得优良率,符合临床治疗原则。2改良AO张力带内固定和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在髌骨骨折治疗上疗效相当,二者均优于钢丝环扎内固定术。并且固定上符合AO的理念,力学性能优越,能为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后期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的发生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是目前治疗髌骨骨折的常用手术方法。3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在固定确切、手术操作易于掌握、可不需行外固定、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和恢复方面明显优于改良AO张力带和钢丝环扎内固定;改良AO张力带在关节功能恢复上也要优于钢丝环扎,其他方面相当。同时这几种固定方式在临床具体运用时又各有其优缺点,术者应根据具体病情、骨折类型、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选择最理想的手术方式。

二、张力带钢丝固定术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力带钢丝固定术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手术治疗髌骨粉碎骨折膝关节远期功能及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华北地区成年汉族人髌骨CT三维重建测量在性别鉴定中的应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髌骨部分切除患者膝关节远期功能与影像学改变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比髌骨全切术治疗髌骨粉碎骨折双侧膝关节远期功能和影像学表现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老年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对比辅助外固定治疗的功能康复及并发症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自体髂骨移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髌骨骨折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髌骨骨折分型及治疗策略改进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髌骨骨折改进分型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手术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3.1 髌骨的解剖及生物学特点
    3.2 髌骨骨折分型及对应治疗策略改进的目的
    3.3 髌骨分型及对应治疗策略改进的依据
    3.4 髌骨骨折治疗的体会

(3)熏洗二号方在髌骨骨折张力带内固定术后应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资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1.2 诊断依据
        1.3 研究病例标准
    2 方法
        2.1 试验器械与药品
        2.2 治疗方法与步骤
        2.3 观察指标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关节活动度
    2 VAS疼痛评分比较
    3 术后第12周Bostman髌骨骨折术后评分比较
    4 术后第12周Bostman髌骨骨折术后疗效评价比较
    5 术后第12周《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髌骨骨折疗效评定比较
讨论
    1 髌骨的解剖与生物力学特点
    2 髌骨骨折中医药治疗现状
    3 手术治疗
        3.1 钢丝环扎内固定
        3.2 张力带内固定
        3.3 聚髌器内固定
        3.4 经皮髌骨接骨系统内固定
        3.5 髌骨全切与髌骨次全切术
    4 髌骨骨折术后肿胀机制研究
    5 中药熏洗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机制研究
    6 组方原则及特点
    7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髌骨骨折疗效观察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4)可吸收线张力带和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髌骨骨折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髌骨骨折93例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治疗及评定方法
    3 统计方法及结果
    4 典型病例
    5 讨论
    6 体会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Cable-Pin系统与AO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 临床资料
        (一) 病例来源
        (二) 病例选择标准
        (三) 一般资料
        (四) 可比性分析
    二、 研究方法
        (一) 治疗方法
        (二) 观察指标
        (三) 疗效评价标准
        (四) 统计方法
    三、 研究结果
        (一) 手术操作时间
        (二) 骨折临床愈合时间
        (三) 术后膝关节并发症
        (四) 膝关节功能
讨论
    一、 髌骨的解剖特点和伸膝装置的生物力学
    二、 髌骨骨折的损伤机制
    三、 治疗原则
    四、 保守治疗
    五、 AO 张力带内固定
    六、 Cable-Pin 系统内固定
        (一) 钻孔
        (二) 插入螺钉
        (三) “8”字形结扎
        (四) 置入卡环
        (五) 加压
        (六) 卡环固定
        (七) 剪断钢缆
        (八) 钢缆螺钉取出
    七、 髌骨骨折的并发症
        (一) 创伤性关节炎和髌骨增大
        (二) 膝关节功能障碍
        (三) 感染
        (四) 内固定松动甚至失效和再骨折
        (五) 髌骨最长对角线与髌韧带长度比例失调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详细摘要

(7)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中股骨近端不同重建方法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材料
    1.4 对象
    1.5 方法
        1.5.1 术前准备
        1.5.2 麻醉方法
        1.5.3 治疗方法
    1.6 主要观察指标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2.2 试验流程图 见图3。
    2.3 基线资料比较
    2.4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下地负重时间比较
    2.5 术后不良反应比较
    2.6 植入物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
    2.7 两组术后Harris评分比较
3 讨论Discussion

(8)髌骨骨折术后的分级运动康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髌骨的解剖特征
        1.1.1 骨解剖
        1.1.2 软组织解剖
        1.1.3 动脉血液供给
    1.2 伸膝装置
    1.3 髌骨骨折的诊断
        1.3.1 病史和体格检查
        1.3.2 影像学检查
        1.3.3 鉴别诊断
    1.4 髌骨骨折分型
    1.5 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机制
        1.5.1 直接暴力损伤
        1.5.2 间接暴力损伤
    1.6 髌骨骨折的治疗
        1.6.1 保守治疗
        1.6.2 手术治疗
    1.7 髌骨骨折术后的运动康复治疗
        1.7.1 运动疗法的相关概念
        1.7.2 运动疗法结合现代医学康复技术在髌骨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1.7.3 运动疗法结合中医治疗髌骨骨折术后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病例采集时间
        2.1.3 诊断标准
        2.1.4 纳入标准
        2.1.5 排除标准
        2.1.6 剔除及脱落标准
    2.2 康复方法
        2.2.1 病例分组
        2.2.2 康复方法
        2.2.2.1 对照组运动康复处方
        2.2.2.2 康复组运动康复处方
        2.2.3 口服中药
        2.2.4 心理干预
        2.2.5 医疗监督
    2.3 出院指导
    2.4 评定方法
        2.4.1 关节活动评定
        2.4.2 临床疗效评分
    2.5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基线资料
    3.2 71~100分等级
        3.2.1 关节活动度比较
        3.2.2 BOSTMAN评分结果比较
    3.3 31~70分等级
        3.3.1 关节活动度比较
        3.3.2 BOSTMAN评分结果比较
    3.4 0~30分等级
        3.4.1 关节活动度比较
        3.4.2 BOSTMAN评分结果比较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4.1 临床总结
    4.2 讨论
        4.2.1 运动康复疗效讨论
        4.2.2 中医的骨折愈合分期辨证
        4.2.3 关于髌骨骨折术后多长时间内开始运动康复
        4.2.4 关于髌骨骨折术后多长时间开始步行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9)髌骨骨折修复:空心钉张力带及钢丝内固定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亮点:
0引言Introduction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1.1 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文献研究
        资料来源:
        入选标准:
    1.2 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应用病例研究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治疗方法:
        术后处理:
        观察指标:
        统计学分析:_
2 结果Results
    2.1 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文献研究
    2.2 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应用病例研究
3 讨论Discussion
    3.1 应用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髌骨骨折需注意的问题
    3.2 应用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髌骨骨折的优点
    3.3 应用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髌骨骨折的缺点

(10)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分析方法
    4 结果
讨论
    1 髌骨的生理解剖及功能
    2 髌骨骨折的分型及特点
    3 诊断
    4 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的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附图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交流学习及获奖情况
致谢

四、张力带钢丝固定术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手术治疗髌骨粉碎骨折膝关节远期功能及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治疗研究[D]. 朱炼. 河北医科大学, 2014(09)
  • [2]髌骨骨折分型及治疗策略改进的疗效分析[J]. 刘宝平,王涛,张鹤令,李克文,杨杰山. 实用骨科杂志, 2009(03)
  • [3]熏洗二号方在髌骨骨折张力带内固定术后应用的临床研究[D]. 郭颖彬.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4(05)
  • [4]可吸收线张力带和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D]. 王伟. 河北医科大学, 2012(12)
  • [5]髌骨骨折93例临床研究[D]. 徐澄. 湖北中医学院, 2007(02)
  • [6]Cable-Pin系统与AO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D]. 杜志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1)
  • [7]生物型加长柄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中股骨近端不同重建方法的疗效对比[J]. 邓煜,夏于欣,白新文,漆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12)
  • [8]髌骨骨折术后的分级运动康复研究[D]. 李久芬.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髌骨骨折修复:空心钉张力带及钢丝内固定的比较[J]. 赵航,肖海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52)
  • [10]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研究[D]. 左昌俊.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0(04)

标签:;  ;  ;  ;  ;  

张力带钢丝固定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