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igh resolution particle siz e analysis as a tool for interpreting incipient soils in loess(论文文献综述)
沈永东[1](2021)在《合阳县北郭村黄土滑坡特征及其复活成因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台塬地区滑坡复活造成了塬面持续性后退,耕地面积减少,同时也严重威胁了当地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选择了塬边滑坡较为活跃的合阳县北郭村滑坡为研究对象,将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研究滑坡的方式结合起来,通过历史影像资料、无人机野外调查,野外改制贯入实验等对滑坡的时空特征和土体特征进行了研究;探究发现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为降雨,数值模拟分析了滑坡在不同降雨情境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北郭村滑坡土体以粗粉粒土为主,粘性土粒含量极低,黄土颗粒之间的胶结程度低,牢固性差,土体结构极易受到破坏,容易发生滑坡或崩塌。改进贯入实验表明塬顶深层原状黄土均一性良好;滑坡后缘侵蚀沟内从沟顶到沟底,土体的密实度呈现降低趋势,这说明滑坡后缘侵蚀沟底受到的侵蚀破坏更大,这与侵蚀沟内落水洞在中下部分布更密集,洞口直径更大这一特征相对应;滑坡体上从坡顶到坡脚显示出土体密实度增大的趋势,说明塬边土体滑落后存在扰动,在新滑坡下部发生挤压较严重,黄土整体密实度较大,新滑坡体的上部存在土体的拉伸,黄土的密实度较小。(2)北郭村滑坡复活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由老滑坡内部存在的不稳定区域逐渐发育缓慢出现,在早期不断发育并积累爆发;同时也表明了滑坡复活有利于坡体由不稳定向区域稳定演变的地貌重塑现象。滑坡复活前后地形地貌特征分析表明,新滑坡发生造成的侵蚀面积和堆积面积基本相等,但侵蚀体积是堆积体积的1.44倍,这一差异主要是坡脚开挖移运造成的,坡脚开挖整平,重新建设荷塘,虽然恢复了原有的土地但是也为边坡的稳定性带来巨大安全隐患。(3)通过对可能诱发滑坡复活的因素分析发现,2017年骤增的降雨量是滑坡触发的主要诱因,在室内实验基础上,对不同降雨情境下的北郭村滑坡进行稳定性数值模拟:不同的降雨强度情境下,随降雨强度增大,滑坡体内的孔隙水压力整体都逐渐变大,对斜坡进行强度折减稳定分析表明,滑坡体失稳时的最大等效塑性应变值也逐渐变大,而滑坡体的安全系数逐渐减小;不同的降雨时间情境下,随降雨时间延续,雨水入渗使土体饱和度变大,滑坡体内孔隙水压力整体都逐渐变大,对斜坡强度折减稳定性分析表明,等效塑性应变逐渐增大,塬边的滑坡脚先出现屈服,然后沿着滑坡的坡面方向向上发展成为塑性通道,而滑坡体的安全系数逐渐变小。
焦洁钰[2](2021)在《东辽河中下游流域中全新世以来植硅体古植被古气候过程》文中指出全球变化是当前人类主要面临的生存挑战之一,探究过去气候变化,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模式,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中国东北地区是重建古环境、开展全球变化研究的理想区域。本文以东辽河中下游流域五棵村和大夫岭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运用AMS14C、OSL测年方法建立剖面年龄框架,进行沉积物的植硅体提取鉴定和组合特征分析,采用古植被指数等重建该区域中全新世以来的古植被过程,并结合磁化率、粒度指标对样品沉积环境的指示性,烧失量、色度指标对样品物质组成及形成条件的指示性,反演出古气候过程。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根据植硅体组合特征和古植被指数分析,得到中全新世以来,研究区域为草原群落,(1)约7300~6600 a B.P.,木本植物覆盖度升高,画眉草亚科、C3植物数量中等;(2)约6600~5600 a B.P.,木本植物覆盖度波动增大,画眉草亚科植物增多、C3植物总体较少;约5600~4100 a B.P.,五棵村剖面木本植物覆盖度波动增大,该剖面画眉草亚科植物、C3植物较大夫岭剖面更多;约4100~3100 a B.P.,木本植物覆盖度总体增大,大夫岭剖面画眉草亚科植物、C3植物较五棵村剖面数量水平高;(3)约3100~1100 a B.P.,木本植物覆盖度降低,画眉草亚科、C3植物增多;约1100~300 a B.P.,木本植物无明显变化趋势,画眉草亚科、C3植物减少。2.结合磁化率、烧失量、色度、粒度指标对沉积物磁性物质、有机质含量、形成条件、沉积环境的指示性,验证研究区域植硅体古气候指数所反演的气候过程,(1)约7300~6600 a B.P.,气候较凉,湿度适中;(2)约6600~5600 a B.P.,气候温和,总体略湿;约5600~4100 a B.P.,气候温凉,湿度略低,五棵村剖面气候偏凉;约4100~3100 a B.P,气候温和略湿;(3)约3100~1100 a B.P.,气候温和略干;约1100~300 a B.P.,气候温暖,湿度增大。3.将研究区域古气候过程与太阳活动指数、辽宁暖和洞石笋δ18O、东北地区主要火山事件进行对比,发现区域干湿程度对季风活动有较好的响应,据此推测研究区域古植被古气候过程主要受到东亚夏季风强弱的影响,区域气温总体上升,对应太阳辐射增强,据此推测太阳活动对区域气温变化也具有一定影响。以上结果运用植硅体指标初步探究了中全新世以来松嫩平原与辽河平原交界地带的古植被古气候过程,并得到较好的区域响应性,对完善该区域古气候过程研究资料具有一定意义。
段一明[3](2021)在《辽东半岛南部古风化壳发育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提出辽东半岛南部卧龙古风化壳的发现,为研究辽东半岛甚至整个北方的新生代地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信息。古风化壳作为古夷平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作为识别和重建古夷平面的重要依据,又是恢复古夷平面环境信息的重要载体。古风化壳的形成与当时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故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辽东半岛古风化壳的形成演化历史,恢复和重建形成时的古气候环境。本次研究选取了卧龙古风化壳剖面,通过测试地球化学元素、沉积物粒度、磁化率等指标并结合孢粉和石英颗粒表面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对卧龙古风化壳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辽东半岛南部古风化壳的发育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卧龙古风化壳剖面的化学组成以SiO2、Al2O3、Fe2O3为主,三种氧化物含量总和为86.09%,K、Na、Ca元素在剖面中发生显着性亏损,Na元素几乎全部淋失。微量元素含量由多到少排列为Sr O>Zr O2>Cr2O3>Zn O>Ni O>Mn O>Rb2O>Cu O>Ga2O3。化学蚀变指数(CIA)平均值为88.25,表明该风化壳形成于相对湿热的气候环境下,属于高度风化水平;硅铝系数(S/A)、硅铁系数(S/F)、硅铝铁系数(S/R)、铝饱和度(A/NK、A/CNK)、化学蚀变指数(CIA)、残积系数(FA/CNM)以及风化淋溶系数(Ba)等地球化学指标在剖面中随着深度的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并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指示该风化壳是母岩上原地风化残积的产物;A-CN-K三角图解显示蒙脱石逐渐消耗殆尽,已经进入了以钾长石和伊利石分解为特征的中期去K阶段,属于强烈风化阶段。(2)卧龙古风化壳剖面以粉砂为主,砂粒含量次之,粘土含量最少;粒度组分三角图显示样品集中在粉砂-砂粒连线端;平均粒径为120.11μm,峰度平均值为1.08,属于中等峰度,偏度为正偏,平均值为0.26,标准差以及分选系数的平均值均较高,指示该风化壳分选性较差。(3)卧龙古风化壳剖面的χlf仅为13.5×10-8m3/kg,与其他剖面相差上百倍,推测卧龙风化壳的质量磁化率低可能是过量的水分和较高的温度氧化成为低磁性的赤铁矿,也可能是氧化还原成为更低磁性的针铁矿或者是纤铁矿与沼铁矿所致。χfd(%)变化趋势从剖面顶部至底部整体呈现波动减小的趋势,这与CIA以及粉粘比的变化趋势相同,说明风化壳的质量磁化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风化壳的发育程度与形成时的气候变化条件,但是能否客观反映形成时的古气候条件有待商榷。(4)地球化学、粒度以及磁化率等指标随着深度的变化有很好的对应趋势,表明卧龙古风化壳的风化程度经历了风化很强—风化减弱—风化较强—风化较弱的变化过程,结合孢粉分析结果推测形成时气候环境变化大致经历了暖湿—温湿—回暖—相对干冷的变化趋势;通过分析剖面的孢粉组合特征,推测该风化壳剖面形成于渐新世。(5)从风化壳顶部至底部风化壳的风化程度逐渐减弱,发育成熟度逐渐变差,这符合风化壳的发育前锋理论;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分析中发现卧龙古风化壳磨圆度较差,搬运距离近,微观形态表明该风化壳经历了较强的化学风化作用,以上分析说明卧龙古风化壳是基岩原地风化残积形成。(6)卧龙古风化壳与辽东半岛南部其他风化壳对比发现,化学元素特征表明在研究区域内从东到西风化程度呈现出逐渐增强的变化,分析原因有两点:(1)越往东部风化壳上覆黄土越薄,直至最东部的卧龙古风化壳剖面直接裸露地表,导致地表水易下渗;(2)半岛东部、南部为太平洋西部最大的边缘海黄海,与太平洋水汽联系密切,而西侧是渤海,为内海,东西两侧的大气动力条件存在明显差异。粒度和磁化率的变化特征未见明显变化规律,在形成风化壳的过程中,地下水位对剖面的粒度组成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再加上周围微地理环境的变化,使得风化壳的粒度以及磁化率更趋复杂化。辽东半岛古风化壳与南方的红色风化壳对比研究表明即使北方在水热条件较好的情况下,风化壳的发育程度仍然没有南方风化壳发育成熟。
于人人[4](2020)在《沈阳青桩子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及古人类生活环境分析》文中指出全新世因为其适宜的气候环境成为了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地质历史时期,它孕育了人类文明,是人类文延续的摇篮,然而,看似稳定的气候背后仍然存在着百年~千年尺度的气候周期和快速变化气候事件,研究史前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演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之一,文化遗址蕴涵了众多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的信息,是研究人类文明特征的理想材料。沈阳地区的人类活动较早,文化遗存和类型相当丰富,近年来不断有考古遗址被发现公布,浑河及其支流沿岸附近遗址的文化层比较薄,文化层内的遗迹、遗物较少,熟土与生土的区别不是特别明显。目前,关于浑河流域文化遗址的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演变的研究较少。本文选取位于沈阳市沈抚新区浑河南岸河流一级阶地上的青桩子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沈阳青桩子剖面沉积物高分辨率的研究,利用粒度、孢粉、地球化学元素、磁化率等指标测试结果,结合光释光、AMS14C等年代数据和遗址周围地貌形态和考古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沈阳青桩子遗址全新世的气候环境的演变和古人类生活环境,并得到以下结论:1、年代测试结果结合文物考古资料对青桩子剖面进行年代分析,结果显示剖面主要沉积于15.26ka.B.P~0.24 ka.B.P之间,其中青桩子遗址文化层年龄为2.250±0.02ka。初步判定青桩子遗址文化层为战国至西汉时期的文化遗存;2、青桩子剖面粒度分析结果显示:青桩子剖面岩性以粉砂为主,粉砂含量由下至上逐渐减少;剖面可划分上下两部分,下部为风成沉积物,上部是青桩子文化层,文化层在原有沉积的基础上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沉积物颗粒较粗;3、地球化学元素的分析结果显示:青桩子剖面目前处于中等风化阶段;元素氧化物比值显示青桩子剖面经历了由湿润到干旱再到湿润的过程;元素迁移率结果显示青桩子剖面中钙元素迁移率最高,磷元素迁移率最低;4、孢粉数据显示,青桩子剖面植被景观类型主要经历了以草本植物为主的稀树草原景观到以松属稍多的针叶林—草原景观再到稀树草原景观,最后到以松属为主的寒温带针阔混交林景观。整体气候经历了由温凉偏湿转向温暖湿润,再转向寒冷干旱,最后到温暖湿润的变化过程;5、青桩子地区在12.5ka.B.P、5.5ka.B.P和2.2ka.B.P左右气候经历了三次明显的由暖湿到冷干的变化过程;6、2.2ka.B.P左右青桩子地区气候经历了由暖湿到温凉再到冷干的一系列变化过程短期内频繁的气候变化及其由此引发的人口和社会变化是导致遗址衰落的重要因素。
杜楠[5](2020)在《云南禄丰石灰坝地点古猿生活环境重建》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及其他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热点问题。评估当今人类发展与地球生态系统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需要对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尤其是地质历史中重大环境变化产生的原因和过程等问题进行探究。云南高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对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是研究古地貌和古气候的理想区域,同时云南还因产出丰富的古猿及古人类化石成为探讨人类起源地的热点地区。生存于距今约8 Ma的人科早期成员——禄丰古猿(Lufengpithecus lufengensis Xu et al.,1978),发现于滇中地区的禄丰石灰坝,是研究早期人类起源与演化的关键材料。探索禄丰古猿与环境演变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人类起源与演化的环境影响因素,为重大地史转折期生物与环境的耦合过程和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基于此,本论文选取滇中禄丰地区为研究区,在石灰坝禄丰古猿化石遗址点进行科学钻探,获取一系列沉积连续稳定的钻孔岩芯。针对典型钻孔LF1805和LF1807沉积物进行沉积相分析及粒度、元素地球化学和黏土矿物等古环境替代指标的综合分析,重建禄丰古猿生活前、生活时和生活后的环境演化过程,探讨了环境变化对禄丰古猿演化的可能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禄丰古猿生活以前:禄丰地区是一个滇中山间洼地,附近有湖泊,地势低矮,气候以温暖少雨为主,后期出现短暂的暖湿时期,末期趋于干冷。湖泊面积、水位和沉积动力条件均随着气候的干湿变化而变化,前期、后期为深水弱动力条件,中期为浅水强动力条件,末期气候变得十分干冷,湖泊退缩,水位下降,沉积环境转变为湖滨亚相。(2)禄丰古猿生活时期:禄丰地区沉积环境由强动力作用的浅水湖泊沉积向弱动力作用的沼泽转变,最后保持在较稳定的静水环境。总体气候由温暖湿润向寒冷干旱转变。前期,寒冷干旱与相对温暖湿润气候交替出现,此时,禄丰古猿在此繁盛发展。后期趋于寒冷干旱,这样的气候条件可能使禄丰古猿的食物来源减少,为获取更丰富的食物资源,禄丰古猿开始营地栖生活,地栖生活可能为禄丰古猿的直立行走提供了条件。(3)禄丰古猿生活之后:受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影响,禄丰地区气候进一步变冷变干。湖泊退缩,陆地开始出现。食物和水源的减少,可能导致了禄丰古猿的灭绝或迁移。
杜五喜[6](2020)在《黄土反演临汾盆地末次间冰期以来古气候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环境变化问题愈发引人关注,关于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研究也由来已久,对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演变研究尤其是对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研究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对未来气候演变预测的参考和基础。临汾盆地地处汾渭地震带南部。其中,临汾盆地丁村古人类遗址东沟剖面完整,层序清晰可见,能很好揭示该地末次间冰期气候演变规律。自末次间冰期以来,临汾盆地气候也发生了与全球其他地区类似的冷暖交替规律,盆地境内存有许多完整连续的黄土—古土壤剖面,这为临汾盆地末次间冰期以来的古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经过黄土磁化率、黄土粒度实验测量分析,辅以光释光测年技术,对临汾盆地130ka B.P.古气候演化形式进行细致的划定,为全球第四纪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对比分析意义,且能为丁村遗址年代的确定提供一定参考。丁村遗址东沟剖面厚度620cm,对剖面沉积特征的描述以及对该剖面进行的磁化率、粒度实验,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定以高频质量磁化率、低频质量磁化率、频率磁化率、各粒度组分含量、中值粒径等气候代用指标参数为数据分析基础,再结合光释光测年技术,确定地层年代,从而分析确定其古气候演化过程。根据光释光定年数据,并结合磁化率及粒度参数变化特征,可将临汾盆地气候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30~75ka B.P.,成壤作用强,古土壤发育明显,表明该时期亚洲夏季风占主导,降水充沛,气温较高,最为暖湿;75~57ka B.P.,沉积作用增强,黄土发育明显,表明亚洲冬季风占主导,干燥少雨,且气温极低,最为干冷;57~25ka B.P.较为特殊,弱古土壤发育,表明气候回暖,但仍处较冷时期,降水相对充足,气候温和;25~20ka B.P.,该时期沉积作用再次加强,黄土沉积,表明亚洲冬季风增强,气温回落,降水减少,气候变冷。通过将临汾盆地丁村剖面数据其他地质数据对比分析可见,在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的气候旋回中,临汾盆地气候变化与同时期全球气候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且有一定区域特征,可能与该盆地处于黄土高原边缘地区,不同沉积物反映气候的灵敏度不同,这在区域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刘玮[7](2019)在《辽宁中部第四纪黄土成因及气候环境演变研究》文中指出黄土地层记录了大量的第四纪气候环境信息,为研究第四纪气候环境演变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材料。对研究过去、现在、未来的环境演化以及冰期旋回周期和成因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根据辽宁省中部沈阳地区一黄土剖面记录的粒度、磁化率以及地球化学元素等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结合光释光测年和古地磁测年建立的年代框架,初步分析了该地区黄土剖面的沉积成因以及所记录的气候环境演变信息。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经过光释光年代测试,发现该剖面主要沉积于165.5ka.B.P至61.19ka.B.P,主要由离石期黄土以及马兰期黄土组成。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的六阶段晚期至四阶段早期。2、粒度数据显示研究区内的黄土层位的粒度组成主要为粉砂质粘土,黄土层位粒度组分的变化主要受到粗粉砂的影响。古土壤层位的粒度组成主要为粘土质粉砂。剖面上整体粘土含量变化大。频率分布曲线为单峰态,少量样品见不明显的双峰。概率累积曲线可见2到3个截点,显示出样品在受到空气悬浮搬运的同时还有地面滚动跃移搬运。3、地球化学元素分析发现DT剖面中K元素淋失较快,Si、Al和Fe没有明显的淋失。根据氧化物比值发现DT剖面记录着该剖面由暖湿逐渐转向冷干的过程。风化趋势三角图表明了在DT剖面中斜长石最先风化分解,剖面的化学风化矿物以伊利石和蒙脱石为主,处于化学风化的中期阶段。4、磁化率数据分析发现,剖面由一层古土壤以及两层黄土层组成。其中黄土层的磁化率值低于古土壤层,但是由于后期的成土作用以及超顺磁晶粒含量的变化导致第一层的黄土层中磁化率值较高。5、对剖面上的样品进行了成因分析发现,该剖面具有明显的风成沉积的特征,粒度组分、粒度参数散点图以及粒度判别函数均指示了剖面的风成成因。该剖面于其他几个典型的黄土剖面的沉积物在常量元素的含量较为相近,并且UCC标准化曲线变化趋势较为相近,这一点同样也表明了剖面的风成成因。6、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分析,并且与灵台赵家川黄土剖面以及LR04δ18O的对比,分析得出DT剖面记录的61.19ka.B.P-165.5ka.B.P的气候变化趋势,辽宁中部气候由最初的温凉偏干转变为寒冷干旱,在进入末次间冰期以后整体向温暖湿润发展,在MIS4阶段的早期表现为温凉偏湿与寒冷干旱的交替变化。
张伟朋[8](2019)在《渤海海岸带黄土微结构、湿陷性及结构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渤海海岸带黄土作为我国黄土堆积的一种重要类型,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西岸、庙岛群岛及山东半岛北部。渤海海岸带黄土同内陆黄土具有相似的成因机制、物质组分等特点,同时又因有别于内陆黄土的物质来源及应力历史使其具有独特的工程地质性质。关于渤海海岸带黄土的研究,目前的研究成果对其分布特征、形成年代、成因机制、地层岩性、古地磁特征、粒度特征、矿物成分特征、化学成分特征等地质学特征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对其工程地质特征的认识还不够清晰,渤海海岸带黄土微结构特征与湿陷性特征的关系、结构性特征同湿陷性特征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分别采用常规土工测试方法、XRD射线衍射法、压汞试验、扫描电镜试验、不同初始含水率的湿陷试验、不同初始含水率从的原状样与重塑样的直剪试验、土水特征曲线等方法研究了蓬莱、北长山岛、北隍城岛3处海岸带黄土试样的基本物理性质、矿物成分、易溶盐含量、孔隙分布特征、微结构特征、湿陷性特征及结构性特征,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取得了蓬莱、北长山岛、北隍城岛3处海岸带黄土试样的比重、干密度、孔隙比、天然含水率、界限含水率、粒度分布特征、矿物成分特征、孔隙分布特征、压缩特征、剪切特征等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对研究区内的工程建设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2)基于SEM图像完成了蓬莱、北长山岛、北隍城岛3处海岸带黄土试样微结构的定性分析,系统描述了3处试样微结构的颗粒形态及排列特征、孔隙分布特征及粒间联结特征;利用PCAS软件提取了包括颗粒及孔隙长度、宽度、排列方向、周长、面积、分形维数、分布熵等在内的微结构参数,完成了试样微结构的定量分析;(3)针对一般SEM图像不能兼顾视域与分辨率的问题,利用Quant 2000扫描电镜,获取了放大50倍到放大2000倍的海岸带黄土SEM图像,提出了一种获取同视域高分辨率SEM图像的方法,解决了定量分析过程中存在的视域与分辨率的矛盾;基于SEM图像定量分析结果,提出了根据等效直径获取颗粒及孔隙分布曲线的方法,其结果与密度计法及压汞试验取得的结果相比较为接近,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建立了微结构参数与宏观物理参数之间的联系;(4)完成了海岸带黄土试样不同初始含水条件下的湿陷试验,证明了BCS、BHC-1、BHC-2等3处海岸带黄土试样具有中等湿陷性,PL试样具有轻微湿陷性;基于SEM图像及压汞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了湿陷前后海岸带黄土试样微结构参数的变化,发现湿陷后大中孔隙的数量、体积或面积减小,小孔隙的数量、体积或面积增大,而微孔隙的数量和体积基本保持不变,大孔隙的排列混乱程度显着下降而中小孔隙的排列混乱程度基本不变,证明了以中孔隙为代表的架空孔隙是引起海岸带黄土湿陷的主要因素;(5)讨论了孔隙比、干密度、初始含水率、压力、颗粒组成、孔隙组成及粒间联结特征等因素对湿陷作用的影响,重点讨论了颗粒组成对湿陷的影响,发现尽管细粉粒和黏粒对影响黄土湿陷作用的方式有所差异,海岸带黄土湿陷性随粉粒及黏粒含量的增高均呈现出先增大而后减小的规律;(6)完成了海岸带黄土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原状样及重塑样的直剪试验,量测了海岸带黄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分析了其剪切行为特征及抗剪强度参数随压力及含水率的变化规律;构建了基于灵敏度及综合结构势参数的2种结构性参数。发现海岸带黄土的结构性对其直剪抗剪强度有显着增强的作用,结构对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作用有所差异,粘聚力对于结构的敏感性显着高于内摩擦角,表观粘聚力、基质吸力内摩擦角对于结构的敏感性显着高于表观内摩擦角;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基质吸力的减小,粘聚力及表观粘聚力的敏感系数逐渐增大,基质吸力内摩擦角敏感系数先减小而后趋于稳定,内摩擦角及表观内摩擦角敏感系数基本不变;(7)讨论了干密度、压力、含水率、微结构特征等因素对结构性参数的影响。同一含水率及压力条件下,结构性参数随干密度的增大逐渐减小;随着含水率的增大,海岸带黄土综合结构势参数整体减小,以塑限为界,综合结构势参数降低的速率有所差异;类似地,存在一个临界压力值,综合结构势参数在其前后两段压力区间内降低的速率有所差异,且该临界压力值与试样遭受的应力历史及前期固结压力及含水率关系密切;黄土中富含的黏粒、碳酸钙及易溶盐等产生的胶结作用对于黄土维持结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8)讨论了海岸带黄土湿陷性与结构性的关系。海岸带黄土的结构性是其发生湿陷性的前提条件,可稳定的发挥是可变性发挥的基础,可变性参数与湿陷系数关系密切。随着含水率的增大,湿陷性及可稳性逐渐减小;随着压力的增大,湿陷性先增大而后减小,可变性逐渐减小。
黎武标[9](2019)在《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剖面的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意义》文中认为中国暖温带海岸黄土沉积序列呈斑块状散布于渤海-北黄海海岸,主要见于辽东半岛、庙岛群岛、山东半岛的西北迎风岸段,这套沙漠-黄土沉积,蕴含着丰富的古环境信息,对于论证“东亚季风演变-海平面变化-渤海陆架沙漠化-海岸带风尘沉积”问题具有重要的佐证意义。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位于山东半岛北部的芝罘剖面进行工作,其沉积序列由砂黄土、黄土、古土壤叠覆堆积组成。通过光释光定年,运用沉积物粒度和色度等气候指标,反演了该区域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MIS4阶段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季风的关系,得出结论如下:(1)芝罘剖面可分为MIS5和MIS4两个阶段。其中,MIS5又可划分为MIS5e(118.5-124.9ka BP)、MIS5d(105.2-118.5ka BP)、MIS5c(94.7-105.2ka BP)、MIS5b(83.4-94.7ka BP)和MIS5a(70.18-83.4ka BP)5个亚阶段,MIS4阶段为62.85-70.18ka BP,表明芝罘剖面为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中早期的产物。(2)芝罘剖面以粉砂为主(74.95%),粘土(10.05%)和极细砂(9.57%)次之,其余为细砂-粗砂(3.98%),平均粒径为5.77Φ,分选系数为2.05,具有区域特点。采用幂指函数关系法和粒度端元法对粒度结果进行再分析,分别计算出其分维值和提取了环境敏感粒组。结果显示:芝罘剖面沉积物具有良好的分形结构,全剖面分维值均值为2.324;获得四个指示环境变化的敏感粒组,分别为CEM1(3-8μm)、CEM2(56μm)、CEM3(80μm)和CEM4(112.468μm)。(3)芝罘剖面沉积物的粒度参数、分维值、环境敏感粒组和色度在垂直方向上呈现出明显的峰谷变化,在揭示出MIS5e、MIS5c和MIS5a为温暖期;MIS5d、MIS5b和MIS4为寒冷期,在轨道尺度上经历了3个气候冷暖旋回。这些冷暖阶段与朝那黄土磁化率指示的夏季风盛衰、西峰黄土>32μm粒组指示的冬季风变化以及渤海底栖有孔虫记录的渤海湾沿岸海侵/海退事件具有较高的同步性。
刘德新[10](2018)在《基于开封黄泛地层孢粉记录的全新世中晚期古环境重建》文中指出大洪水及其气候背景研究是第四纪环境变迁和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前沿课题。黄河在中华五千年文明演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其中下游地区,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在孕育中华文明的同时,黄河水患曾对沿岸文明的发展带来严重灾难。因此,黄河流域洪水事件及其沉积记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黄河上中游及其支流河段;黄河中下游河道虽频繁摆动和变迁,对其研究却相对薄弱。开封位于黄河下游,深受黄河泛滥的影响,虽拥有丰富的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但黄泛地层研究却十分薄弱,针对中原地区的古气候与古植被研究也鲜见报道。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其全新世植被变化一直是环境演变学界研究的焦点,然而关于黄土高原全新世中期是否存在大面积的森林植被至今尚未达成共识。全新世以来,多次黄泛沉积在开封地区上下垂直叠压,形成了比较理想的沉积序列,为我们研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大洪水事件及其沉积记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本研究以开封地层为例,采集岩芯(金明钻孔和师专钻孔)样品,在沉积旋回划分(确定洪水事件)及其定年的基础上,根据洪泛间歇期的孢粉,运用现代类比法(MAT)和加权平均偏最小二乘法(WAPLS)定量重建开封当地的古气候,采用生物群区划法(BIOME)反演开封地区的古植被演化;通过在黄河上中游地区布设控制性剖面,剔除开封洪泛期地层样品中来自黄河上游地区的孢粉,运用BIOME法反演黄土高原全新世中晚期部分时段的宏观植被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应用黄泛地层孢粉组合和浓度划分的沉积旋回与已有的综合旋回划分结果基本一致,且大部分孢粉旋回与综合旋回上下界限差别较小,吻合度很高。因此,孢粉可以作为开封黄泛地层沉积旋回划分的另外一种代用指标。孢粉旋回个数(15个)多于粒度旋回(12个)、黑碳旋回(12个)及元素旋回个数(12个),可见应用孢粉指标划分旋回的精度高于粒度、黑碳和元素指标,且更加适用于划分深受人类扰动地层的沉积旋回。(2)金明钻孔记录了9次洪水事件,其中7次可确定其发生年代,分别是4000 a BP、225 BC、1387 AD、1399 AD、1461 AD、1642 AD和1841 AD,对应14.720.3 m、13.214.7 m、11.813.2 m、10.011.8 m、7.810.0 m、4.07.8 m和0.84.0 m深度的黄泛地层,20.322.1 m的地层是全新世中期的湖沼相沉积。师专钻孔记录了8次洪水事件,可以确定年代的与金明钻孔相同,分别对应11.920.6 m、10.211.9 m、8.810.2 m、6.98.8 m、5.96.9 m、2.85.9 m和02.8 m深度的黄泛沉积,20.623.0 m的地层是全新世中期的湖沼相沉积。(3)开封地区古气候和古植被重建结果显示,全新世中期的气候最为暖湿,降水充沛,最高接近800 mm,研究区周边为伴有常绿树种的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景观。春秋战国时期气候波动较为明显,前期气候暖湿,年均降水量较充沛(约660 mm),温度也处于较高水平,植被以森林为主,对应春秋暖期;后期的温度和降水均有所下降,反映温凉较湿的气候条件,植被以森林草原为主,对应战国温凉期。唐宋时期的温度较春秋战国时期稍有增加,降水量有所降低,大致指示温暖较湿或稍偏干的气候特点,植被以草原或森林草原为主。明朝时期的气候经历了早期的较为暖湿(约650 mm)、中期温凉偏干(约480 mm)、后期温凉干燥(约390 mm)三个阶段,清朝晚期气候寒冷偏湿,分别对应疏林草原、草原、干草原-旱生灌丛、森林-草原植被景观。(4)根据开封黄泛间歇期地层孢粉重建的古气候,在宏观上识别出了全新世大暖期及北半球广泛认可的4200 a BP事件、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事件,且各阶段气候状况与北半球中低纬度其他生物地理区域之间的古气候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该结论表明,在缺少湖泊、石笋等其他高分辨率古气候载体的黄河下游泛滥冲积平原上,根据黄泛间歇期的孢粉反演当地的古气候是切实可行的。(5)基于开封黄泛冲积物孢粉反演的黄土高原植被变化显示,全新世中期黄土高原总体上以草原植被为主,南部、东南部稍湿润的地区为草甸草原或森林草原,沟谷、基岩山地发育有森林植被;晚期仍以草原植被为主,部分地区存在森林-草原植被景观,沟谷、基岩山地发育有森林或以松为主针阔叶混交林;秦汉至宋元时期以草原为主,个别地区可能也有森林-草原及草甸发育;明清时期主要为草原植被,清朝时期在在沟谷、山坡等地可能发育有以针叶林为主的森林植被。(6)由于风蚀、雨水冲刷及淋滤作用,致使在黄土高原地区很难获取保存完好的全新世以来高分辨率的沉积记录,现有的沉积物孢粉并不能准确的反映其周边较大区域的植被信息。而开封黄泛地层记录的孢粉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这一不足。与文献记载及黄土高原地区已有的剖面反演植被变化的结果相比,本研究更能在宏观上全面反映黄土高原整体植被变化状况。该结论也进一步证实了基于河流下游冲积物孢粉反演中上游孢粉源区植被变化的可行性。
二、High resolution particle siz e analysis as a tool for interpreting incipient soils in loes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igh resolution particle siz e analysis as a tool for interpreting incipient soils in loess(论文提纲范文)
(1)合阳县北郭村黄土滑坡特征及其复活成因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复活型滑坡的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复活型黄土滑坡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2.2 气象水文 |
2.3 地貌与岩土体类型 |
2.4 北郭村滑坡概况 |
第三章 滑坡土体粒径特征与阻力贯入特征分析 |
3.1 土壤粒径特征分析 |
3.1.1 实验与研究方法 |
3.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 土体阻力贯入特征分析 |
3.2.1 实验原理与方法 |
3.2.2 原位贯入实验的设计 |
3.2.3 实验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高分辨率影像和地形的滑坡时空特征分析 |
4.1 高分辨率影像和地形数据获取方法 |
4.1.1 谷歌卫星影像解译 |
4.1.2 无人机野外调查与数据处理 |
4.2 基于历史影像的滑坡复活特征与过程分析 |
4.3 滑坡复活前后地形地貌变化特征分析 |
4.3.1 研究方法 |
4.3.2 新滑坡前后地形特征变化 |
4.3.3 新滑坡前后地貌变化特征定量化评估 |
4.4 新滑坡发生后微地貌特征分析 |
4.4.1 滑坡地形特征分析 |
4.4.2 滑坡剖面与结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郭村滑坡复活成因探究 |
5.1 降雨 |
5.2 灌溉与坡脚开挖 |
5.3 落水洞发育 |
5.4 地质构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降雨情境下的北郭村滑坡稳定性数值模拟 |
6.1 数值模拟软件 |
6.2 滑坡边坡模型建立与参数选取 |
6.2.1 滑坡边坡模型建立 |
6.2.2 模型边界条件 |
6.2.3 模拟中参数的选取 |
6.3 不同降雨强度和持时模拟分析 |
6.3.1 不同降雨强度模拟分析 |
6.3.2 不同降雨时间模拟分析 |
6.4 不同降雨强度和持时的斜坡稳定性分析 |
6.4.1 不同降雨强度情况下的斜坡稳定性分析 |
6.4.2 不同降雨时间情况下的斜坡稳定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东辽河中下游流域中全新世以来植硅体古植被古气候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古植被古气候研究现状 |
1.2.1 中全新世以来古植被古气候研究进展 |
1.2.2 植硅体在古植被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质与地貌特征 |
2.2 气候与水文特征 |
2.3 植被与土壤特征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
3.2 实验室处理及分析 |
3.2.1 植硅体提取及鉴定 |
3.2.2 磁化率、色度、烧失量测定 |
3.2.3 粒度分析 |
3.3 数据处理和研究方法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年代框架的建立 |
4.2 植硅体组合特征 |
4.2.1 植硅体形态分类 |
4.2.2 五棵村剖面植硅体组合特征 |
4.2.3 大夫岭剖面植硅体组合特征 |
4.3 磁化率变化特征 |
4.4 烧失量、色度分析 |
4.5 粒度分析 |
第5章 研究区域古植被古气候过程重建分析 |
5.1 古植被过程重建 |
5.1.1 植硅体古植被指数分析 |
5.1.2 草本群落演替分析 |
5.2 古气候过程重建 |
5.2.1 植硅体古气候指数分析 |
5.2.2 其他指标古气候分析 |
5.2.3 古气候重建综合分析 |
5.3 区域对比 |
5.4 影响因素浅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辽东半岛南部古风化壳发育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风化壳及风化作用研究进展 |
1.2.2 风化壳的发育特征研究进展 |
1.2.3 磁化率在古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
1.2.4 孢粉在古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
1.2.5 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分析在古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位置 |
2.2 地形地貌特征 |
2.3 气候水文特征 |
2.3.1 气候特征 |
2.3.2 水文特征 |
2.4 区域地质构造特点 |
2.4.1 地层与岩性特征 |
2.4.2 大地构造背景 |
2.5 土壤及植被概况 |
3 样品采集及样品分析测试方法 |
3.1 剖面选择及样品采集 |
3.2 样品分析测试 |
3.2.1 地球化学元素测定 |
3.2.2 粒度分析 |
3.2.3 磁化率测定及计算方法 |
3.2.4 孢粉分析 |
3.2.5 扫描电镜实验方法 |
4 辽东半岛南部卧龙剖面古风化壳古环境要素分析 |
4.1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分析 |
4.1.1 主量元素变化特征 |
4.1.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
4.1.3 微量元素变化特征 |
4.1.4 元素活动性及主要矿物变化 |
4.2 粒度特征分析 |
4.2.1 粒度组成 |
4.2.2 粒度参数 |
4.2.3 粒度频率分布曲线 |
4.2.4 粒度结构参数散点图 |
4.2.5 粒度累积曲线 |
4.2.6 概率累积曲线 |
4.3 磁化率分析 |
4.4 孢粉分析 |
4.4.1 孢粉鉴定结果 |
4.4.2 孢粉组合分析 |
4.4.3 孢粉组合反映的环境特征 |
4.5 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分析 |
4.5.1 石英颗粒宏观特征分析 |
4.5.2 石英颗粒微观形态 |
5 讨论 |
5.1 卧龙剖面风化壳发育阶段 |
5.2 典型剖面对比分析 |
5.2.1 化学元素对比分析 |
5.2.2 粒度对比分析 |
5.2.3 磁化率参数对比分析 |
5.3 磁化率在古风化壳中的应用探讨 |
5.3.1 卧龙剖面磁化率与粒度的相关关系 |
5.3.2 卧龙剖面磁化率与地球化学参数的相关关系 |
5.4 卧龙剖面成因分析 |
5.5 辽东半岛南部红色古风化壳年代学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沈阳青桩子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及古人类生活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项目来源 |
1.3 完成的工作量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水文概况 |
2.3 地形地貌概况 |
2.4 植被概况 |
2.5 遗址概况 |
第三章:材料及研究方法 |
3.1 样品采集方法 |
3.2 实验方式及分析方法 |
3.2.1 测年分析方法 |
第四章:年代序列及地层特征 |
4.1 年代序列 |
4.2 地层特征 |
第五章 气候代用指标分析 |
5.1 粒度特征分析 |
5.1.1 粒度组分含量 |
5.1.2 粒度参数 |
5.1.3 粒度曲线及解释 |
5.2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分析 |
5.2.1 常量元素分析 |
5.2.2 元素迁移率及化学风化阶段 |
5.2.3 氧化物比值特征分析 |
5.3 磁化率特征分析 |
5.4 孢粉特征 |
5.4.1 孢粉组合带特征分析 |
5.4.2 孢粉带所反映的植被类型和气候特征 |
5.5 文化层特征分析 |
第六章 青桩子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及古人类生活环境分析 |
6.1 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分析 |
6.2 古人类生活环境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5)云南禄丰石灰坝地点古猿生活环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新世气候特征研究 |
1.2.2 中新世生物演化研究 |
1.2.3 中新世气候变化与生物演化的耦合关系研究 |
1.2.4 人类演化进程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
1.3.1 论文选题及意义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3 禄丰古猿地层介绍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1.1 野外科学钻探 |
3.1.2 岩芯分样及保存 |
3.2 地层对比分析 |
3.3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
3.3.1 地球化学元素在古环境方面的应用 |
3.3.2 XRF岩芯扫描 |
3.4 粒度分析 |
3.4.1 粒度在古环境方面的应用 |
3.4.2 粒度参数分析 |
3.4.3 粒度实验过程 |
3.5 黏土矿物分析 |
3.5.1 黏土矿物在古环境方面的应用 |
3.5.2 黏土矿物XRD分析方法简介 |
3.5.3 黏土矿物实验过程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岩性描述及沉积相分析 |
4.2 地层年代分析 |
4.3 地球化学元素结果 |
4.4 粒度结果 |
4.4.1 粒度特征 |
4.4.2 粒度频谱分析 |
4.5 黏土矿物结果 |
4.5.1 定性分析 |
4.5.2 半定量分析 |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
5.1 地球化学元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
5.1.1 元素指标选取 |
5.1.2 地球化学元素指示的环境意义 |
5.2 粒度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 |
5.3 黏土矿物的环境指示意义 |
第六章 禄丰古猿生活时期的古环境演化 |
6.1 禄丰古猿生活时期的古环境演化 |
6.2 与云南其他古猿遗址古环境研究的对比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致谢 |
(6)黄土反演临汾盆地末次间冰期以来古气候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冰芯 |
1.2.2 湖泊沉积 |
1.2.3 深海沉积 |
1.2.4 黄土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示意图 |
2 临汾盆地基本地理特征 |
2.1 临汾盆地地理位置 |
2.2 临汾盆地地貌与地质特征 |
2.3 临汾盆地气候特征 |
3 丁村遗址东沟剖面的沉积特征与年代序列的建立 |
3.1 丁村遗址东沟剖面沉积环境特征 |
3.2 剖面采样过程 |
3.3 光释光测年结果及剖面年代序列建立 |
4 临汾盆地气候代用指标分析 |
4.1 沉积物磁化率 |
4.1.1 磁化率指标理论依据 |
4.1.2 实验方法及过程 |
4.1.3 丁村遗址东沟剖面磁化率实验结果及变化特征 |
4.1.4 丁村遗址东沟剖面与典型剖面的磁化率对比分析 |
4.1.5 磁化率的气候指示意义 |
4.2 沉积物粒度 |
4.2.1 粒度指标理论依据 |
4.2.2 实验方法及过程 |
4.2.3 临汾盆地丁村遗址东沟剖面的粒度变化特征分析 |
4.2.4 粒度的气候指示意义 |
5 末次间冰期以来临汾盆地古气候演化特征及分析 |
5.1 临汾盆地丁村遗址东沟剖面沉积特征分析 |
5.2 临汾盆地末次间冰期以来气候变化与其他典型区域比较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辽宁中部第四纪黄土成因及气候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选题背景及项目来源 |
1.3 完成的工作量 |
1.4 国内外黄土研究进展 |
1.4.1 东部黄土研究 |
1.4.2 辽宁地区黄土研究的几个问题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研究区概况 |
2.1 位置交通 |
2.2 地形与地貌 |
2.3 地质构造 |
2.4 气候水文 |
第三章:材料及研究方法 |
3.1 野外样品采集 |
3.2 研究方法 |
3.3 分析方法 |
第四章:DT黄土剖面年代序列及地层特征 |
4.1 剖面年代序列 |
4.2 地层特征 |
第五章 DT剖面代用指标分析及成因研究 |
5.1 粒度特征分析 |
5.1.1 粒度组分含量 |
5.1.2 粒度曲线及解释 |
5.1.3 粒度参数 |
5.1.4 DT剖面上部粒度偏粗的原因 |
5.1.5 粒度所指示的成因 |
5.2 DT剖面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分析 |
5.2.1 常量元素分析 |
5.2.2 元素迁移率及活动性 |
5.2.3 氧化物含量变化 |
5.2.4 A-CN-K三角模型 |
5.3 磁化率特征分析 |
5.3.1 磁化率在上部黄土层位出现高值的原因 |
5.4 小结 |
第六章 辽宁中部60ka.B.P-160ka.B.P黄土记录的气候环境演变信息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渤海海岸带黄土微结构、湿陷性及结构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关键问题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海岸带黄土的研究现状 |
2.2 黄土微结构的研究现状 |
2.3 黄土湿陷性的研究现状 |
2.4 黄土结构性的研究现状 |
第3章 渤海海岸带黄土的赋存环境及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
3.1 海岸带黄土的赋存环境 |
3.1.1 海岸带黄土的分布特征 |
3.1.2 区域地质背景 |
3.1.3 地层岩性 |
3.1.4 地貌条件 |
3.2 渤海海岸带黄土基本物理性质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海岸带黄土的矿物成分 |
3.2.3 海岸带黄土基本物理测试结果 |
3.2.4 海岸带黄土的压缩变形性质 |
3.3 海岸带黄土的剪切变形性质 |
3.4 海岸带黄土的孔隙分布特征 |
3.5 海岸带黄土的易溶盐含量特征 |
3.6 小结 |
第4章 渤海海岸带黄土的微结构特征研究 |
4.1 海岸带黄土SEM图像获取 |
4.2 基于SEM图像的海岸带黄土微结构定性描述 |
4.2.1 颗粒分布特征 |
4.2.2 孔隙分布特征 |
4.2.3 粒间联结特征 |
4.3 基于SEM图像的海岸带黄土微结构定量分析 |
4.3.1 同视域高分辨率图像获取方法简介 |
4.3.2 PCAS图像处理系统介绍 |
4.3.3 放大300倍SEM图像定量分析结果 |
4.3.4 同视域高分辨率SEM图像定量分析结果 |
4.4 一种基于SEM图像获取土体颗粒分布及孔隙分布曲线的方法 |
4.5 小结 |
第5章 渤海海岸带黄土的湿陷性特征研究 |
5.1 渤海海岸带黄土湿陷性试验 |
5.1.1 土样的选取和制备 |
5.1.2 不同初始含水率的海岸带黄土湿陷试验 |
5.2 不同初始含水率条件下海岸带黄土的湿陷性试验结果 |
5.3 渤海海岸带黄土湿陷前后微结构特征对比 |
5.3.1 孔隙分布曲线 |
5.3.2 湿陷前后各类孔隙的面积及体积的变化 |
5.3.3 湿陷前后各类孔隙的数量变化 |
5.3.4 湿陷前后孔隙分布概率熵 |
5.3.5 湿陷前后各类孔隙分形维数的变化 |
5.4 黄土湿陷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压力 |
5.4.2 干密度及孔隙比 |
5.4.3 初始含水率 |
5.4.4 孔隙分布特征 |
5.4.5 颗粒分布特征 |
5.4.6 联结特征 |
5.5 小结 |
第6章 渤海海岸带黄土的结构性特征研究 |
6.1 结构性对海岸带黄土抗剪性质的影响 |
6.1.1 试验方案及试样制备 |
6.1.2 直剪条件下海岸带黄土的剪切行为 |
6.1.3 直剪条件下海岸带黄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及变化特征 |
6.1.4 直剪条件下海岸带黄土的非饱和抗剪强度参数及变化特征 |
6.2 基于直剪试验的海岸带黄土结构性参数的定量化表述 |
6.2.1 基于灵敏度的结构性参数 |
6.2.2 基于直剪试验的综合结构势参数 |
6.3 结构性的影响因素 |
6.3.1 干密度 |
6.3.2 含水率条件 |
6.3.3 压力条件 |
6.3.4 微结构特征 |
6.4 结构性与湿陷性的关系 |
6.4.1 可稳性与湿陷性的关系 |
6.4.2 可变性与湿陷性的关系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剖面的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海岸带黄土研究的现状 |
1.2.2 晚更新世黄渤海海面变化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剖面描述与样品采集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剖面概况 |
2.3 样品采集 |
3 芝罘剖面的年代学框架 |
3.1 光释光测试方法 |
3.2 年代学结果和讨论 |
3.3 构建深度—年代框架 |
4 芝罘剖面的粒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
4.1 粒度分析方法 |
4.2 粒度特征 |
4.3 粒度分析方法及其古环境意义 |
4.3.1 分维值的计算方法 |
4.3.2 分维值的结果及其古气候意义 |
4.3.3 环境敏感粒组的提取 |
4.3.4 粒度端元法结果及其古气候意义 |
5 芝罘剖面的色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
5.1 色度测试方法 |
5.2 色度变化特征 |
5.3 色度指示的古环境意义 |
6 芝罘剖面粒度和色度揭示的古环境特征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基于开封黄泛地层孢粉记录的全新世中晚期古环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黄河中下游地区大洪水研究的必要性 |
1.1.2 黄土高原全新世植被宏观研究的必要性 |
1.1.3 开封地区古环境研究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冲积物沉积旋回代用指标研究 |
1.2.2 冲积物孢粉与植被的关系研究 |
1.2.3 全新世以来河南省境古环境研究 |
1.2.4 全新世以来黄土高原植被变化研究 |
1.2.5 开封古城黄泛地层研究 |
1.2.6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开封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 开封地区黄河泛滥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技术路线 |
3.2 研究方法 |
3.2.1 冲积物样品采集方法 |
3.2.2 地层定年方法 |
3.2.3 沉积物粒度、磁化率及总有机碳分析方法 |
3.2.4 孢粉分析方法 |
3.2.5 开封黄泛地层中黄土高原源孢粉的判别方法 |
3.2.6 基于地层孢粉的古气候重建方法 |
3.2.7 基于地层孢粉的古植被重建方法 |
4 开封黄泛地层及控制剖面孢粉组合特征 |
4.1 开封黄泛地层孢粉分析 |
4.1.1 黄泛地层主要孢粉类型 |
4.1.2 黄泛地层孢粉组合特征 |
4.2 黄土高原控制剖面的孢粉组合特征 |
4.2.1 河曲剖面孢粉组合特征 |
4.2.2 杨官寨剖面孢粉组合特征 |
4.2.3 黄土高原控制剖面孢粉组合的对比分析 |
5 基于开封黄泛地层孢粉特征的沉积旋回划分及其年代确定 |
5.1 基于孢粉特征的沉积旋回划分 |
5.1.1 沉积旋回划分依据——孢粉代用指标 |
5.1.2 基于开封黄泛地层孢粉特征的沉积旋回划分 |
5.1.3 开封黄泛地层孢粉旋回和其他旋回的比较 |
5.2 沉积旋回年代断定的依据 |
5.2.1 AMS14C与 OSL年龄 |
5.2.2 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 |
5.3 沉积旋回年代框架及其对应的洪水事件 |
5.3.1 战国以来沉积旋回年代框架及其对应的洪水事件 |
5.3.2 战国以前沉积旋回年代框架及其对应的洪水事件 |
6 基于黄泛地层孢粉记录的开封地区古环境定量重建 |
6.1 古气候定量重建 |
6.1.1 表土孢粉数据库及其筛选 |
6.1.2 表土孢粉样点的气象数据获取 |
6.1.3 古气候定量重建模型 |
6.1.4 开封全新世古气候定量重建结果 |
6.2 古植被定量重建 |
6.3 开封与其他区域古环境记录的对比 |
7 基于开封黄泛地层孢粉的全新世中晚期黄土高原宏观植被重建 |
7.1 开封冲积地层黄土高原源孢粉的识别 |
7.2 基于开封黄泛地层孢粉的黄土高原古植被重建 |
7.3 黄土高原古植被重建结果的可信度分析 |
7.3.1 开封黄泛地层黄河上游源孢粉剔除前后对黄土高原植被重建的影响 |
7.3.2 开封黄泛地层与泾河流域古植被重建结果的比较 |
7.3.3 本研究古植被重建与已有研究的对比 |
7.4 基于河流下游冲积物孢粉反演黄土高原植被变化的可行性分析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四、High resolution particle siz e analysis as a tool for interpreting incipient soils in loess(论文参考文献)
- [1]合阳县北郭村黄土滑坡特征及其复活成因探[D]. 沈永东. 西北大学, 2021(12)
- [2]东辽河中下游流域中全新世以来植硅体古植被古气候过程[D]. 焦洁钰. 吉林大学, 2021(01)
- [3]辽东半岛南部古风化壳发育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D]. 段一明.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4]沈阳青桩子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及古人类生活环境分析[D]. 于人人.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6)
- [5]云南禄丰石灰坝地点古猿生活环境重建[D]. 杜楠. 云南大学, 2020(08)
- [6]黄土反演临汾盆地末次间冰期以来古气候变化研究[D]. 杜五喜.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辽宁中部第四纪黄土成因及气候环境演变研究[D]. 刘玮. 河北地质大学, 2019(05)
- [8]渤海海岸带黄土微结构、湿陷性及结构性研究[D]. 张伟朋. 兰州大学, 2019(02)
- [9]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剖面的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意义[D]. 黎武标.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10]基于开封黄泛地层孢粉记录的全新世中晚期古环境重建[D]. 刘德新. 河南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