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操的技术教学和能力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黄勇[1](2019)在《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培养与健全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习近平总书记指导下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的发布以及2017年10月教育部发行的各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的相继出台,标志着,当前完善核心素养体系并落实到各个学科和各个专业来培养青年核心素养已变得刻不容缓。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未来中小学体育、业余训练和指导社区健身的师资队伍。而体操普修课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运动习惯、塑造良好的运动情感和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由于当前体操普修课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内容不明确,并不能指导实践。因此研究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促进体操普修课教学改革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都有其重要意义。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梳理和分析了体操普修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联系,并通过访谈法,初步筛选和确定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和数理统计法,统计分析三轮调查结果,从而确定最终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并算出各指标所占权重。最后结合体操普修课教学实例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思路,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运用访谈法和德尔菲法的三轮专家调查最终确定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2)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百分比权重法计算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分析发现在体操普修课中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最需要的核心素养一级指标是“体育品德”,其次是“运动能力”,最后是“健康行为”,在二级指标中,最重要的是“体育道德”,其次是“体操技能运用”,最后是“体育精神”,在三级指标中,排名靠前的是“遵守规则”“诚信自律”“运用体操中保护帮助的手法进行保护帮助”和“勇敢顽强”。(3)结合体操普修课教学实例分析给出如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路: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优化体操普修课教学设计,强调教师目标意识、通过目标引领内容、重视学生主体、关注学生发展;强化体操普修课课堂教学实施,创设情境、强化实践、及时反馈、因材施教、课外拓展、丰富教学;深化体操普修课新媒体技术教学。
蒲元新[2](2019)在《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大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教学论、体育教育学为理论支撑,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体操普修课教学大纲进行研究,以全国10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大纲为研究对象,所调查的10所高校分别为: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研究目的在于对比分析各院校体操普修课大纲优点和不足之处,为体操普修课改革提供参考。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课程目标、大纲编写、开课现状、开课学时、教学内容、技能培养、考核与评价以及教材等方面,其研究结论如(1)在调查的10所体育院校中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都为必修课,目标是掌握基本体操和体操理论知识,大纲的编写都参照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学内容分成两模块和三模块:两模块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三模块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技能教学。(2)10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课时安排差距极大,集中分布在64—180学时,最大课时量约是最小课时量的三倍。在技术课和技能课中,技术课教学内容超过一半的学校难度较大,器械课时大于非器械课时,技术培养大于技能的培养。理论课教学里面体操绪论和体操术语是必选教学内容。在技能教学上注重培养学生是器械体操的保护与帮助和自编操能力。(3)10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考核方式为技术考核、技能考核、理论考和平时考核,体操教材自成一套,无规定用书,且参考资料都以自己学校出书参考居多。(4)10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大纲编写各有优势和不足,教学实践技能方面,指导不够全面,对学生教案编写能力指导的只有4所。
周琳[3](2020)在《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的优化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们体育观念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于体育教师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未来体育教师的摇篮,肩负着培养体育人才的重任,体操普修课程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学生基本教学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中占据着其他课程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体育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专门能力,是每一位体育教师所必备的教学基本功。尽管中小学体育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存在差异,但对于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是相一致的。目前,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虽已涵盖了基本体操教学内容,但在其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影响下,体操普修课程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不能较好的满足于时代发展和中小学教学的需要,因此,其教学能力培养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教学实验法,从体操普修课程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和中小学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探寻科学且合理的教学能力培养优化方案,以期为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和体操专项教学技能的提高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的优化方案表现为在教学时数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教学内容的选择参考教学大纲要求和中小学教学需求,在原有教学步骤中优化教学能力培养的环节,加大教学实践的开展力度,增加教学能力的考核比例,采用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来评定教学效果,理论考核采用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实践考核为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微课教学与评价。(2)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力度较低。教学的开展仅关注对学生的动作示范能力和保护与帮助能力的培养,对于动作纠错、课堂组织、动作讲解、动作技术评价、动作创编等能力的重视度不够。考核仅以动作的完成度为标准,缺乏教学实践的考核环节,不能准确的评定学生的教学能力水平。(3)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于中小学的教学需要。体操普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体操和竞技体操,而大多数中小学未开设专门的竞技体操课,两者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存在差异。(4)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与中小学对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需求存在差异的原因有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课时少而任务重、缺乏教学实践机会、评价体系不全面。(5)体操普修课程教学除了关注学生动作技术的发展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和体操专项教学技能。按相关教学能力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分为口令运用与队伍调动、保护与帮助、动作示范、动作讲解、课堂组织、动作纠错、动作技术评价、教学应变、教案撰写、徒手操创编、赛事组织与裁判。
冯岩[4](2012)在《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文中提出基本体操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基本体操的教学能力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基本功,而基本体操正是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重要内容及手段。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调查问卷、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的培养为研究对象,以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结合基本体操的有关科研成果,对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体操教学情况及能力的培养情况进行调查及系统分析,找出限制因素,并以此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调查的6所体育院校中,体育教育专业基本体操的教学形式为:作为体操课的教学内容之一,又作为课的准备活动内容放在课的准备部分。(2)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体操技术教学以队列队形练习,徒手体操为主而轻器械体操和专门器械体操的教学较少;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组织调队能力,示范能力,讲解能力,教案编写能力,编操能力,领操能力和发现及纠正问题能力。(3)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多,教学班级规模大,教师很难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少,课上基本体操的教学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培养和锻炼。(4)学生进行基本体操教学实习的形式主要分为随堂实习和专门实习两种。随堂实习次数频繁,时间一般为10分钟以下;专门实习次数较少,一般整门课程每位学生只有一次。学生实习的时间和次数较少,不能充分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专门的提高锻炼。(5)部分学校基本体操考核系统不全,考核内容缺乏对于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的全面考核,如学生的带操能力、讲解能力、纠正和改正错误能力等:基本体操成绩占体操总成绩的百分比较少。这种不完善的考核评价系统,影响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质量。
陈永青[5](2019)在《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我国少儿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肥胖和超重检测率持续上升的现状,探求更安全、更有趣、更有效的少儿身体锻炼新内容和新方式,引导少儿从小养成注重身体锻炼的运动家精神,帮助他们获得能够产生长期健康效益的终生体育意识和能力,不仅是预防肥胖,促进健康,强健体魄最积极、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也是当前体育科学与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课题。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和统计法,对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的构建展开了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一、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五个子体系构成,五个部分即自成体系,又相互作用和影响,构成一个动态的系统。二、幼儿快乐体操以培养幼儿的终生体育意识和能力为总体目标,体系构建以幼儿为本,坚持时限性与整体性相结合、可行性与发展性相结合。整个目标体系由精神运动、运动认知、运动社会3大领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身体认知、空间认知、运动知识、规则意识、社交技能、情绪管理和意志品质等9种关键能力,22项核心经验以及157个阶段性操作目标构成。三、教学内容子体系的构建要坚持把对应目标与兴趣满足相结合、近期效应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着眼整体与关注个体相结合、愉悦身心与技能提升相结合、健康素质与竞技素质协同发展等要求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内容体系之中。整个内容体系包括138个运动技能练习,54种身体素质练习,38个运动认知主题内容和12个运动社会主题内容。四、教学方法子体系构建要将教法与学法协同、综合优化、时效性和艺术性等方面的要求完整的统一起来,指导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整个方法体系由语言主导、知觉主导、现场实训等3类教法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2类学法构成,共包含了18种操作性教学方法。五、教学环境子体系构建要体现出安全舒适、教育性、动态发展和幼儿参与的原则。整个环境体系由场所环境、器材设备2种物质环境和人际关系、课堂氛围、教学规模、分班方式等4种社会情感环境构成,共包含了32项环境创建的操作性要求。六、教学评价子体系构建要坚持目的性、过程性、真实性、发展性、艺术性和尊重幼儿的原则。教学评价体系由评价理念、评价方式和评价方法三部分构成。评价理念是,以幼儿的努力和进步程度为依据,以促进幼儿自身发展进步为目的;评价方式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评价方法由观察、调查、测量等3种评价信息收集方法和课堂反馈、课后反馈2种评价信息反馈方法构成,共包含13个操作性评价方法。七、本研究所构建的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特征,够能满足培养幼儿终生体育意识和能力、提升幼儿体质健康水平的需求。通过实验得出,幼儿快体操教学对5-6岁儿童的下肢爆发力、腰腹肌肉力量、下肢肌肉力量、躯干和下肢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平衡能力等多项身体素质,以及跑步、跳跃、滑步等多项基本运动技能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由于快乐体操的实践发展和学术研究都还刚刚起步,实践和理论成果资源有限,并受时间和条件限制,本研究仅从五个要素入手构建了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实证研究也有所不足,建议立足于校园,开展覆盖更多教学要素、覆盖更多年龄阶段的教学实证研究,构建更加完善、科学和有效的快乐体操教学体系。
张磊[6](2016)在《基于P-PE-PCK发展的术科教学改革研究:从理论到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术科课程成为高师院校的正式课程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然而,时至今日,术科教学仍未摆脱传统的“运动技能授受”教学模式,职前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学科教学能力发展受到挑战,术科教学改革的缓慢进程已然制约和影响着职前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术科教学改革路在何方?本研究试图将学科教学知识(即PCK)与学科教学能力(即PCA)勾连起来,以PCK作为术科教学改革的视角,旨在通过术科教学改革寻求职前体育教师PCK与PCA的发展,为职前体育教师“学会教学”目标的实现作出术科教学应有的贡献。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的研究设计,力求理论与实证、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相互关照与融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逻辑思辨的方法对术科教学的知识论与价值论等基础问题,术科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理论匡补与澄清,从理论上对“术科教学改革为什么改,如何改”等问题给予了思考;接下来,通过对术科教学现状、P-PE-PCK现状、术科教学价值问题等三方面的实证研究,对术科教学改革的现实必要性给予了审视。实证研究首先通过对2所师范院校6位术科教师的访谈、5所高校300名体育师范生的问卷调查,进一步考察术科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运用备课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基于视频的问卷调查法对2所师范院校的24名体育师范生、5所高校的300名学生、2所师范院校的300名学生分别进行了数据收集,了解职前体育教师PCK(即P-PE-PCK)状况以及术科教学在发展P-PE-PCK方面的可能性与现实效果,在此基础上运用“三角互证”对P-PE-PCK的构成要素、来源、年级差异、性别差异、学校差异等情况进行了探索与论证;第三,对2所师范院校6位术科教师和6位体育师范生进行了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运动技术与教学能力的关系”加以求证,厘清术科教学的价值问题;最后,通过实验研究考察了理论构建的“参与式PBL教学模式”的现实有效性和可行性,对“术科教学改革如何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践探索。实验研究阶段,分别在2所师范院校针对网球普修课、足球普修课和足球专项课进行了1项探索性教学实验和2项验证性教学实验,并在足球公体课中开展了“足球专项班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性教学实验,从而为“术科教学的课内外改革”提供了实践依据与数据支撑:最后,对研究内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反思,并对今后的研究给予了展望。通过以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本研究结论如下:1、构建了“实践取向”的术科教学基础理论体系和“问题化取向”的术科教学基本理论体系。“实践取向”的术科教学基础理论体系表明,术科教学的“知识实体”为运动技术,其知识类型为“实践知识”;学习者需要以教学参与者的身份进行身体练习体验,实现运动技术的“有意义学习”;术科教师应构建“平等、合作、对话、实践、反思”的“学习场域”来保证学生体验运动技术教学过程的机会,并不断引导其思考“如何教”的问题;运动技术或者教育类课程知识不能独立支撑起现实教学,当以上两类知识结合其他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经过运用而形成PCK时,学科教学能力PCA也随即得到发展。教学是教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教学问题的过程,现实教学情境的学科教学问题解决能力成为PCK向PCA转化的中介变量。术科的教与学价值应走出“工具理性的樊篱”,不应仅限于运动技能的提高与动作示范能力的获得,而应该追求运动技术的获得之于学生更为深广的教学意义,这些意义同样需要在教学实践体验中通过不断反思获得。“问题化取向”的术科教学基本理论体系表明,术科教学目标应由运动技术的提高与—般教学能力的发展转向学科教学能力(PCA)的发展,术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坚持适宜—量力性原则、前沿—基础性原则和职业—整合性原则,内容的组织应该走“问题化”组织策略,并借鉴问题支架或3C3R模型来设计术科教学问题;术科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术科教学方法存在着功利化倾向,并面临着有效性陷阱,术科教学方法的现代性缺席可谓术科教学方法的现实困境,术科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方向与有效性问题都应该得到追问。术科教学评价方面,传统的“技评+达标”式的考核方式是一种“去情境化”的评价,注重真实情境下问题解决能力的“片段教学或模拟上课”可作为术科教学中进行教学能力考核的真实性评价方式。术科教学模式方面,传统的“运动技能授受”教学模式应该得到扬弃,“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现实必要与理论依据。2、揭示并完善了术科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P-PE-PCK的现实状况、以及术科教学价值问题。其一,现实中术科教学面临着“常规问题”与“异常问题”。“常规问题”表现为从教学方法到教学考核,主要还是围绕提高运动技能这一目标展开。教学方法仍然以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为主,教学考核也仍然以“技评+达标”为主。“异常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术科教师在备课环节所表现出的“备课模式”,即术科教师普遍反映由于教学经验、个人精力等原因,他们不会每天、每节课都去备课,他们会根据以前教案或者做些许修改,或者按照原来的“走”,每个时期、每个阶段上什么、怎么上他们都已了然于胸,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上课。二是术科教师教学考核中存在着“人为降低考核标准”这—“考核失真”问题,该问题主要受到了“学生水平、教师压力、教师态度”等方面的影响。三是术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无奈”的感受,这些“无奈”来自于“教师所说的苦衷、教学瓶颈,以及由于教学进度被打乱或者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而导致教师产生的负面情绪”。其二,P-PE-PCK发展表现出性别、年级、学校差异,总体情况不容乐观。首先,本研究首次确证了P-PE-PCK的结构要素,即P-PE-PCK由“体育学科内容知识、学生的知识、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体育教学评价的知识、安全教学环境的知识、体育教学目标的知识”等6个维度的知识构成。其中,“关于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在P-PE-PCK各维度中处于核心地位,最能代表P-PE-PCK的水平。其次,绝大部分P-PE-PCK总体情况以及各维度的知识情况处于“笼统或有限理解PCK”的水平,总的来看,P-PE-PCK各个维度上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掌握情况不容乐观。P-PE-PCK各维度知识来源于9个方面,分别是“术科学习经验、实习经验与反思、个人生活经验、个人练习体验、个人反思总结、阅读专业书刊、理论课学习、作为中小学学生时的经验和课堂观察”,其中,“术科学习经验”仍是P-PE-PCK的主要来源。P-PE-PCK各维度知识表现出一定的年级差异。一般高校与“985、211”高校之间的P-PE-PCK并不存在差异,而师范院校与综合性大学之间的P-PE-PCK存在差异,师范院校的P-PE-PCK要更好一些。就性别而言,男生与女生之间在PCK各维度以及总体PCK上均具有差异,在平均水平上,女生PCK要高于男生PCK。其三,术科教学价值表现为“技术理解”。传统的术科教学价值取向是“技术记忆”式的,教师和学生追求的是运动技术的巩固与熟练。经由扎根理论,本研究首次提出了“技术理解”这一概念,并形成了两个扎根理论,一是术科教学价值体现为技术理解,按照程度可以划分为记忆性理解和创造性理解,其中,记忆性理解表现为掌握运动技术,创造性理解体现为提炼运动技术的教学意义,表现在“关于运动技术本身知识点的认知、关于运动技术价值的认知、关于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认知、关于学生对运动技术理解能力的认知、关于教学安全的认知、关于运动技术教学策略的认知”等几个方面;二是不同程度的技术理解对于教学有着不同的意义。首先,没有技术便没办法进行教学;其次,仅仅是记忆性理解也不足以进行教学;最后,当对运动技术达到创造性理解程度时,便可以进行教学。加深技术理解的途径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教学实践、反思总结、练习、课堂观察、书本知识学习”等6个方面。3、证实了“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其一,问题化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与教学方法具有可行性。术科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加以问题化处理,并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对这些问题加以课前或现场的解决,足球与网球的教学实验证实这些做法是可行的。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问题化设置可以是课前布置和设置的,也可以是课上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生成的;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问题化也可以是任务式的,如课前在给下节课参与教学的学生布置的任务,以及课堂上让各自小组完成创新性练习方式的设计,这既是对教学内容“如何教”问题的设置,也是给每个小组分配的任务。其二,“模拟上课”的教学能力考核方式具有可行性。本研究的教学实验中所采用的教学能力考核方式是模拟上课,其中,在足球和网球普修课中采用的是“个人模拟上课”,在专项课中则是采用了“小组模拟上课”的形式,并运用自编的《基于观察的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评价量规》对模拟上课的情况进行了评价。教学实验表明,运动技能考核与教学能力考核可在教学考核时同时展开,并且可以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当然,这需要教师之间的积极配合。其三,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首先,足球与网球教学实验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教学模式在发展学生相关运动技术、PCK与学科教学能力方面相较于传统教学具有更好的效果,这是其内部效度的体现;其次,该教学模式在网球普修课、足球普修课与足球专项课上的实施所取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则表明该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外部效度;可推广性的另一支撑便是该教学模式所采用的PBL教学方法与教学能力考核的可行性也在教学实验中得到了证实。4、拓展了高师院校发展学生教学能力的新途径,即“术科专项班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当前术科教学与教育实习在发展学生教学能力上所反映出的共有问题便是学生教学实践机会少,专项班学生在公体课上进行教育实实这一思路为这一问题解决提供了可能,进而为构建“术科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实习模式”提供了思想来源与实践准备。“术科专项班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性实验,初步证实了这一教育实习模式在发展体育师范生“关于学生的知识与关于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等PCK维度知识与教学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高师院校可以把公共体育课堂作为实习基地,由专业课任课教师或者专业课与公体课任课教师共同承担实习指导教师,这样一来,体育师范生体验真实教学的机会便会明显的增加。从现实来看,该教育实习模式在高师院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也应该成为教育实习模式的重要补充形式。
蒋宏宇[7](2014)在《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科书集中体现了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工具,教科书文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系统回顾我国近现代以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轨迹,审视了小同时期体育教科书的发展特点,总结了体育敦科书变迁演避中的相关规律与经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近代体育敦科书,是在西学东渐与变法图强的冲击下,伴随着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与兴起而出现在历史舞台的。近代体育教科书既是体育课程的产物,也是西方体育文化传入我国的表现和载体。(2)我国近代体育教科书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内容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的飞跃。1922新学制颁布前,体育教科书内容上以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为主:新学制后,田径、球炎、体操、游戏和武术等成为了体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3)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呈现出丫鲜明的阶段性特征:1949年至1985年为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全国统编体育教科书时代:1986年至1999年体育教科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由“一纲一本”的“国定制”时代转变为“一纲多本”的“审定制”时代:1990年后,体育教科书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进入了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深化改革阶段。(4)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的发展演变,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等多种冈豢交互影响和制约的结果,足国家意志的体现。同时,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会受到教科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总结和积累的经验和规律等“内在逻辑性”的影响。(5)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在名称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再到“体育与健康”的演变;在发展模式上经历了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化探索”,再到“国际化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在内容选择上经历了努力追求统一性,到高度统一后逐步加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过程;在审查制度上经历了由“审定制”到“国定制”.再同归“审定制”的过程:在学习对象上经历了“以日为师”到“以欧美为师”,再到“以俄为师”,最后进入到以口本、美国等多个囡家先进经验为学习对象的过程。(6)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总体水平随着时代发展取得了不断进步,表现出了由关注体育教材的社会价值到关心个人发展、由“教材”到“学材”、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转变。
金光辉[8](2012)在《从体育教科书和专著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思想的演化》文中认为本文以体育教科书和体育专著为研究素材,以考查其立论基础为切入点,提炼蕴含其中的体育思想并梳理其相应的演化脉络,通过深入解析各色体育思想,企望对体育其事有更真切的认识。本文的基本立场是坚持以竞技为主导的体育整体观。在考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时,我们特别关注当时的体育课程标准或体育教学大纲,因为这些都是编写教科书的指导思想。考查学校体育教科书主要是梳理主流体育教学思想的演化路径,我们将百余年来的学校体育发展历程大概分为军国民主义时期、自然主义时期、政治为纲时期、增强体质时期、健康主导时期等几个主要时段,并分别对当时的教科书进行了细致考查。在考查体育专业教科书之前,我们对体育理论的核心部分进行了仔细分辨,明确了以体育基本理论作为主要考查内容的原则,将其分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思辨等三大领域,每部分所选择的教科书基本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最后,对体育操作理论、体育新兴学科教科书作简要概述,认为它们不是体育理论的核心理论。相对教科书的单调,体育专著的思想性更为丰富,因此,接触的体育思想更为多样,选择的余地就相对较大。我们仍主要考查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思辨三大领域,再增添了体育史学领域作为必要的补充,分别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加以讨论。由于教科书代表的都是官方主流思想,此次着重考查官学体系之外的,尤其是那些独具思想内涵的学术著作。通过对比可知,体育思想的学术力作不在官学体系,而存于那些独立思考的自由著述之中。对体育思想的演化脉络进行梳理是本文的收尾阶段。在此之前,我们借助李泽厚的实用理性之说,深入地讨论了实用理性这一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及其与中国体育的关系,认为注重实用实际是国人思考体育的基本出发点,这是中国体育的基本特性,而这也恰好是其最大的局限,应尽力避免。我们认为体育是完全超脱实用的形式化竞争,其最高境界在于不断超越。我们梳理体育思想演化的基本思路是,从宏观和具体两大层面,分别对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思想、运动训练思想的演化脉络进行归纳整理。体育思想演化的基本图景由本土体育观与西化体育观的不断博弈而构成,体现了中西文化的根本对立。从军国民思潮向自然体育思想的转变时期,经历了军国民体育思潮、自然主义观与国粹体育观的对立等阶段;随政治风云与保健思潮而起伏时期,经历了增强体质思想、普及与提高思想的演变、大体育观与“真义体育”观的对立、人文体育观与人文奥运理念的泛滥等阶段。综观这些主流体育思想不是将体育视为政治工具就是保健手段,要么是小而实、急功近利,要么大而泛、无所不包。而独立于官学之外,既不为政治折腰又不为保健束缚、完全超脱实用的体育思想,非强化体能思想莫属,这种不为任何实利的纯学术思想提出了对体育其事的独特认识,具有明显的“民间之学”特征。体育教学思想的演化路径由体质论和技能论的矛盾运作构成,也是体育思想的对立在教学领域的反映。主流教学思想经历了“技能论长期占优”“体质论后来居上”“健康论强势推进”几个阶段,而独立于主流之外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技术健身论”,依然秉持着不为实用的理念,与强化体能思想具有同样的精神气质。相比体育教学思想,运动训练思想形成时间不长,其演化脉络比较清楚,基本上是固执“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传统主流训练思想,与主张专项化训练的“一元”训练思想和“相对而现”训练思想之间的对立。相比之下,传统主流训练思想僵化陈旧,而专项化训练思路则更具活力。综观中国体育思想的演化路径,官方意志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体育成了达到各种实用诉求的手段。而不受其支配的思想基本都被排除在主流之外,要么被漠视要么被屏蔽。结语部分包括主要结论、主要建议、主要创新、主要局限四部分。主要结论共有三条,第一,实用理性是主流体育思想的文化根源;第二,体育不属于华夏文明固有之文化样式;第三,文化对立是体育思想演化的内在动力。主要建议有,第一,武术与体育、武术与健身不应被混淆;第二,竞技体育与健身体育不应被完全割裂;第三,官方应该广开学术争鸣的风气和平台。本人深知,虽然本研究对体育教科书和专著作了广泛的考查,对体育思想的演化脉络进行了细致地梳理,但由于个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认识上的局限,文中的某些观点难免会存在争议甚至不妥之处,因此,虚心倾听不同意见,不断完善不足之处将是本人的最大愿望。
魏朝阳[9](2013)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本体操无论是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还是在中小学体育课中,都是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而基本体操教学能力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教学能力,基本体操就是一项可以专门培养在校学生基本体育教学能力的方法。因此,本文通过具体的调查访谈,文献综述,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现状进行研究。把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新乡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郑大体院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根据所搜集的关于基本体操教学能力的相关文献,对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体操教学能力的培养现状和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方法,希望能为河南省体育专业的学生的基本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基本依据。通过调查和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根据调查的院校,发现如今河南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体操的教学形式只有一种:仅仅为准备活动,时间在20分钟以下。2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体操的教学内容仅仅有简单的队列队形和徒手体操两种,而包含在基本体操内容之内的轻器械体操,专门器械体操等内容都没有进行教学;基本体操理论知识主要为:概念,健身意义,创编带操等。3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有关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内容主要有:口令的下达能力,示范讲解能力,创编能力和带操领操的能力和发现及纠正问题能力。4影响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主要限制因素主要为:对基本体操重视不足;基本体操教学形式单一;基本体操教学内容少;学生没有实习锻炼的机会,基本体操考核不完善。
刘金[10](2013)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使用的体育院(系)通用体操教材和高等学校体操教材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统计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材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对比分析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材的呈现形式、结构和内容;调查与分析了现行体操教材的使用情况;总结了1961年以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材编写取得的一些经验、成绩和教材编写尚存在的向题,阐述了体操教材的改进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普通高校教育专业体操教材的发展经历了,教材引进与探索阶段(1949-1965)、教材建设停滞阶段(1966-1976)、教材建设快速发展阶段(1977-1999)、教材建设稳步前行阶段(2000至今)四个历史阶段。体操教材经历了由外国的“舶来品”转变成传统的自编教学讲义、教科书,再到以针对不同培养对象为目的而出版的多本体操教材的历史发展过程。(2)在教材呈现形式方面,各版体操教材栏目设置逐渐丰富并趋于规范。各版教材的编排体例单一,以章节体例和板块体例两种编排方式为主。教材栏目设置不断完善,图表样式较少,版式设计趋于合理,正文内容主要以陈述式为主,易使学生产生乏味感,彩印比例低,插图单调。页数与版面尺寸的设计逐渐重视教学的需求和学生的学习兴趣。(3)在教材结构方面,随时代的发展,体操教材的知识结构逐渐完善,不断诞生出一些符合我国培养人才实际需求的新知识。体操教材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知识结构中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所占比重间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各版体操教材在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等方面还尚待改善。(4)体操教材的内容设置方面,理论部分内容更新幅度小,部分理论内容陈旧、不科学,体操科研方法等内容被教材忽视,技术类项目、动作数量被大幅削减,器械规格不断更新,体操分类稍显混杂,部分术语表述不够准确、术语分类不合理,章节习题缺乏趣味性、实用性,体操健身等内容被教材所重视。(5)我国60余年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材的发展历程,已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但也存在部分教材内容缺乏创新、教材编写人员上不够宽广、部分教材内容缺乏科学性等问题。更加重视教材的创新性、拓宽体操教材编写人员的范围等问题,更加重视教材的科学性、提高体操教材的编制水平、加强教材与教学活动间的适应性、重视教材特色文化建设是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材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体操的技术教学和能力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操的技术教学和能力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
1.1.2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抓手 |
1.1.3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
1.1.4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够有效提高体操普修课的教学质量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核心素养的文献研究 |
1.3.2 关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文献研究 |
1.3.3 关于体操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文献研究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德尔菲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
3.1.1 需要层次理论为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
3.1.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为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
3.1.3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为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构建提出明确要求 |
3.2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相关指标筛选 |
3.2.1 运动能力指标的筛选 |
3.2.2 健康行为指标的筛选 |
3.2.3 体育品德指标的筛选 |
3.3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初步拟定 |
3.4 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的修正 |
3.4.1 第一轮专家调查结果与分析 |
3.4.2 第二轮专家调查结果与分析 |
3.4.3 第三轮专家调查结果与分析 |
3.5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分析 |
3.5.1 体操普修课运动能力指标的分析 |
3.5.2 体操普修课健康行为指标的分析 |
3.5.3 体操普修课体育品德指标的分析 |
3.6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权重 |
3.6.1 层次分析法确定一二级指标权重 |
3.6.2 百分比权重法确定三级指标权重 |
3.6.3 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权重系数分析 |
3.7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实例分析 |
3.7.1 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优化体操普修课教学设计 |
3.7.2 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强化体操普修课教学实施 |
3.7.3 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深化体操普修课新媒体技术教学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大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研究现状 |
2.1.1 体操教学内容的历史研究 |
2.1.2 对体操普修课教材研究 |
2.1.3 对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研究 |
2.1.4 对体操普修课教学组织研究 |
2.1.5 对体操普修课教学方法研究 |
2.1.6 对体操普修课成绩考核研究 |
2.2 研究现状述评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技术路线 |
3.1.4 研究的相关界定 |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2.1 研究的重点 |
3.2.2 研究的难点 |
3.2.3 研究的创新点 |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
4.1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大纲对比分析 |
4.1.1 教学大纲编写依据方面 |
4.1.2 课程开设现状方面 |
4.1.3 课程与教学目标方面 |
4.1.4 课时分布方面 |
4.1.5 教学内容设置方面 |
4.1.6 成绩评定和考核方式方面 |
4.1.7 教材的使用及参考资料方面 |
4.2 体操普修课教学大纲中各院校的特点与不足 |
4.3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大纲执行后的反馈 |
4.3.1 教师对体操普修课的反馈 |
4.3.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操普修课的反馈 |
4.4 完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大纲的对策分析 |
4.4.1 加强就业渠道与培养方案的衔接 |
4.4.2 优化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课程模块比例分配 |
4.4.3 完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的教学内容 |
4.4.4 创新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的教学方法 |
4.4.5 重视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的诊断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的优化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政策引领下学校体育的发展对学生教学能力的要求 |
1.1.2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对学生教学能力的要求 |
1.1.3 体操普修课程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地位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概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外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教学实验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价值分析 |
3.1.1 培养的过程——育身价值 |
3.1.2 培养的结果——育能价值 |
3.1.3 习惯的养成——育心价值 |
3.2 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
3.2.1 教学内容的设置层面 |
3.2.2 教材教法的应用层面 |
3.2.3 教学技能的培养层面 |
3.2.4 学习成果的评价层面 |
3.3 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3.3.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中小学教学需求的差异 |
3.3.2 教学能力的培养与中小学教学需求的差异 |
3.4 湖南省体教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1 教学形式单一 |
3.4.2 教学课时少而任务重 |
3.4.3 缺乏教学实践机会 |
3.4.4 评价体系不全面 |
3.5 湖南省体教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优化方案的设计 |
3.5.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实施 |
3.5.2 技术动作的教学与考核 |
3.5.3 理论知识的教学与考核 |
3.5.4 平时成绩的追踪与评定 |
3.5.5 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考核 |
3.6 湖南省体教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方案的实证分析 |
3.6.1 实验方案 |
3.6.2 实验结果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4.3.1 不足之处 |
4.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附录七 |
附录八 |
附录九 |
附录十 |
附录十一 |
致谢 |
(4)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体育教学能力的相关研究 |
2.1.1.1 有关体育教学能力现状的研究 |
2.1.1.7 有关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 |
2.1.2 体操教学能力的相关研究 |
2.1.2.1 有关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 |
2.1.2.2 有关体操教学能力系统结构的研究 |
2.1.3 基本体操教学能力的相关研究 |
2.1.3.1 提高基本体操教学质最的相关研究 |
2.1.3.2 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2.1 问卷的设计 |
3.2.2.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2.2.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观察法 |
3.2.5 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相关概念界定 |
4.1.1 基本体操 |
4.1.2 体育教学能力 |
4.1.3 体操教学能力 |
4.1.4 基本体操教学能力 |
4.2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
4.3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原则 |
4.3.1 计划性原则 |
4.3.2 渐进性原则 |
4.3.3 综合性原则 |
4.3.4 实践性原则 |
4.4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体操教学情况的调查分析 |
4.4.1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体操教学情况 |
4.4.1.1 基本体操教学安排情况 |
4.4.1.2 基本体操的教学内容 |
4.4.2 基本体操理论知识教学内容 |
4.5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调查分析 |
4.5.1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内容 |
4.5.1.1 组织调队能力 |
4.5.1.2 领操能力 |
4.5.1.3 创编能力 |
4.5.1.4 示范能力 |
4.5.1.5 讲解能力 |
4.5.1.6 准备部分教案的编写能力 |
4.5.1.7 发现及纠正错误的能力 |
4.5.2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手段 |
4.5.2.1 实习内容 |
4.5.2.2 实习形式 |
4.5.2.3 实习时间和次数 |
4.5.2.4 基本体操考核 |
4.6 制约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
4.6.1 基本体操课程设置不一 |
4.6.2 体操课时减少,教学班级规模大 |
4.6.3 学生实习机会少,缺乏锻炼 |
4.6.4 基本体操考核系统不全 |
4.7 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思考 |
4.7.1 加强基本体操的认识,改革课程设置 |
4.7.2 改革教学班级规模,创设新的教学方法 |
4.7.3 加强课堂教学实践,丰富课外实践活动,抓好教育实习 |
4.7.4 改革考核内容,完善考试评价系统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硏究成果 |
(5)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幼儿身体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 |
1.1.2 快乐体操是幼儿体育锻炼理想的选择 |
1.1.3 整个体操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技术路线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技术路线 |
1.3 文献综述 |
1.3.1 幼儿体育的相关研究 |
1.3.2 我国体操发展的相关研究 |
1.3.3 体操运动的意义与价值的相关研究 |
1.3.4 快乐体操的相关研究 |
1.3.5 教学体系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4.2 研究思路的创新 |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实验法 |
2.2.5 统计法 |
3.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构建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教育学基础 |
3.1.2 心理学基础 |
3.1.3 生理学基础 |
3.1.4 人类动作发展理论 |
3.1.5 理论启示 |
3.2 快乐体操的提出与发展 |
3.2.1 早期快乐体操理念提出与实践发展 |
3.2.2 快乐体操的正式提出及其发展进程 |
3.3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的构建 |
3.3.1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的构成要素 |
3.3.2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目标子体系的构建 |
3.3.3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内容子体系的构建 |
3.3.4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方法子体系的构建 |
3.3.5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环境子体系的构建 |
3.3.6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评价子体系的构建 |
3.3.7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各子体系构成及关系 |
3.4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的评价 |
3.4.1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评价方案 |
3.4.2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评价结果与分析 |
4.主要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2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构建的专家问卷 |
附录3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实践的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4 大肌肉群发展(TGMD-2)—位移分测试指南 |
附录5 幼儿体质测试指南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基于P-PE-PCK发展的术科教学改革研究:从理论到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问题与设计:研究概述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术科教学改革尚未找到它的“伽利略”:追问现实的紧迫性 |
1.1.2 师范教育面临着专业化的固有风险:拷问策略的合理性 |
1.1.3 PCK理念的倡导与发展:叩问理论的可行性 |
1.2 研究问题的阐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P-PE-PCK |
1.4.2 术科 |
1.4.3 教学 |
1.4.4 教学改革 |
1.5 论文结构与创新 |
1.5.1 论文结构 |
1.5.2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术科教学改革研究进展 |
2.1.1 我国术科教学改革研究的不同范式表达 |
2.1.2 国外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特点 |
2.1.3 小结 |
2.2 国内外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状况 |
2.2.1 我国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状况 |
2.2.2 国外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状况 |
2.2.3 小结 |
2.3 国内外“师范生PCK”的研究进展 |
2.3.1 国内外PCK研究概况 |
2.3.2 师范生PCK的现实发展状况 |
2.3.3 师范生PCK的发展途径 |
2.3.4 师范生PCK的测量方法 |
2.3.5 PCK与教学能力的关系 |
2.3.6 P-PE-PCK的研究状况 |
2.3.7 小结 |
2.4 文献总结 |
3 研究设计与过程 |
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3.2 研究策略与方法 |
3.2.1 量化研究策略与具体方法 |
3.2.2 质性研究策略与具体方法 |
3.2.3 混合研究策略 |
3.3 研究工具 |
3.3.1 量化研究工具 |
3.3.2 质性研究工具 |
3.4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4.1 数据收集 |
3.4.2 数据编码 |
3.4.3 数据处理 |
3.5 研究过程 |
3.5.1 前期准备 |
3.5.2 实施过程 |
3.5.3 后期整理 |
3.6 研究的信度、效度与伦理 |
3.6.1 质性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3.6.2 实验研究的效度 |
3.6.3 研究者角色 |
3.6.4 伦理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术科教学改革的理论准备 |
4 理论基石:术科教学理论基础的匡补与诠释 |
4.1 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薄弱 |
4.1.1 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知识论基础与价值论基础的论述较少 |
4.1.2 术科课程与教学长期存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割裂”现象 |
4.1.3 运动技术的教育学意义被遮蔽 |
4.2 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知识论基础 |
4.2.1 知识论基础论域 |
4.2.2 术科教学的“知识性怀疑”:从“学科”与“术科”之争谈起——回答术科课程“有没有知识传授”的问题 |
4.2.3 运动技术:术科课程知识的本体论追问——回答术科课程知识“是什么”的问题 |
4.2.4 实践知识:术科课程知识的身体与实践维度——回答术科课程知识“是什么类型知识”的问题 |
4.2.5 作为参与者的身体练习体验:术科课程知识的学习方式——回答术科课程知识“如何学”的问题 |
4.2.6 学习场域:术科课程知识“体验学习”何以可能——回答术科课程知识“如何教”的问题 |
4.2.7 CK、PCK与PCA: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 |
4.2.8 现实情境的教学问题解决过程:PCK向PCA转化的机制问题 |
4.3 术科教学的价值论基础 |
4.3.1 价值论基础论域 |
4.3.2 术科教学的价值判断 |
4.3.3 术科教学的价值取向 |
4.4 小结 |
5 理论方向: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检讨与澄清 |
5.1 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论域与论说方式 |
5.1.1 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论域 |
5.1.2 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论说方式 |
5.2 术科教学目标的取向问题 |
5.2.1 术科教学目标的实然取向 |
5.2.2 术科教学目标的应然取向 |
5.3 术科教学内容的改造问题 |
5.3.1 术科教学内容的选择、整合与呈现问题 |
5.3.2 术科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继承与发展 |
5.3.3 “术科教学内容问题化”组织策略:内涵与组织方式 |
5.4 术科教学方法的发展问题 |
5.4.1 传统术科教学方法的功利与有效问题 |
5.4.2 现代术科教学方法的多元与缺席问题 |
5.4.3 术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追问” |
5.5 术科教学评价的优化问题 |
5.5.1 传统术科教学评价的“去情境化”问题 |
5.5.2 术科教学评价方式的现代转向 |
5.5.3 术科教学多元评价方案 |
5.6 术科教学模式的改进问题 |
5.6.1 传统“运动技能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
5.6.2 “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
5.7 小结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术科教学改革的现实必要与实践探索 |
6 教学发展必要:基于混合研究的术科教学状况的再揭示 |
6.1 调查方案的设计与样本选取情况 |
6.1.1 术科教学状况调查问卷的编制与调查对象的情况 |
6.1.2 术科教师教学观念访谈提纲的设计与访谈对象的情况 |
6.2 基于“问卷调查法”的术科教学状况 |
6.2.1 术科教学方法使用情况 |
6.2.2 术科教学反馈情况 |
6.2.3 术科教学考核情况 |
6.2.4 体育师范生的术科学习情况 |
6.3 基于“访谈法”的术科教学状况 |
6.3.1 术科教师形成的“备课模式” |
6.3.2 术科教学普修与专选目标的“各异” |
6.3.3 术科教师教学方法使用的“多样” |
6.3.4 术科教学考核的“异常” |
6.3.5 术科教师教学中的“无奈” |
6.4 小结 |
7 知识发展必要:基于混合研究的术科教学效果P-PE-PCK问题初探 |
7.1 P-PE-PCK的测量工具:借鉴与编制 |
7.1.1 备课法的借鉴与使用 |
7.1.2 基于视频—问卷调查法的借鉴与使用 |
7.1.3 P-PE-PCK调查问卷的编制与使用 |
7.2 基于“备课法”的P-PE-PCK:构成要素与来源 |
7.2.1 P-PE-PCK的构成要素 |
7.2.2 P-PE-PCK的来源 |
7.3 基于“视频—问卷调查法”的P-PE-PCK:维度得分与年级特征 |
7.3.1 P-PE-PCK总体得分情况和各个维度得分情况 |
7.3.2 P-PE-PCK的年级差异 |
7.3.3 P-PE-PCK的性別差异 |
7.3.4 不同类型学校之间P-PE-PCK差异 |
7.4 基于“问卷调查法”的P-PE-PCK:维度验证与拓展 |
7.4.1 P-PE-PCK各维度与总体PCK的相关关系 |
7.4.2 P-PE-PCK各维度的具体表现 |
7.4.3 P-PE-PCK各维度的年级、性别差异 |
7.5 基于“三角互证”的P-PE-PCK的结构:要素、关系与特征 |
7.5.1 P-PE-PCK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 |
7.5.2 P-PE-PCK的学校、年级、性别差异 |
7.6 小结 |
8 价值发展必要: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术科教学价值再求证 |
8.1 术科教学价值的认识回顾 |
8.2 对术科教学价值认识的破解:扎根理论的尝试 |
8.2.1 扎根理论概述 |
8.2.2 访谈资料的收集 |
8.2.3 访谈资料的编码 |
8.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8.3 核心类属分析 |
8.3.1 技术认知的维度 |
8.3.2 加深技术认知的途径 |
8.3.3 技术认知程度与教学的关系 |
8.4 理论发现:“技术理解” |
8.4.1 “技术理解”的含义 |
8.4.2 “技术理解”的维度 |
8.5 扎根理论的形成:术科教学价值论 |
8.6 小结 |
9 实践探索: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
9.1 教学实验前的准备 |
9.1.1 教学预实验的开展 |
9.1.2 教学能力测评工具的确定 |
9.1.3 教学问题解决能力测评方案的确定 |
9.2 实验研究一:A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普修)“参与式PBL教学模式”探索性实验 |
9.2.1 实验方案 |
9.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2.3 实验一结论 |
9.3 实验研究二:D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参与式PBL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 |
9.3.1 实验方案 |
9.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3.3 实验二结论 |
9.4 实验研究三:D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参与式PBL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 |
9.4.1 实验方案 |
9.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4.3 实验三结论 |
9.5 实验研究四:D高校“足球专项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性实验—“术科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实习模式”初探 |
9.5.1 实验方案 |
9.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5.3 实验四结论 |
9.6 小结 |
第四部分 回眸与远眺:总结、反思与展望 |
10 结论与建议 |
10.1 结论 |
10.2 建议 |
10.2.1 术科课程与教学理论建设建言 |
10.2.2 术科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建言 |
11 研究反思与展望 |
11.1 研究反思 |
11.1.1 研究样本的代表性与数量性问题 |
11.1.2 研究过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问题 |
11.1.3 研究程度的深入性与全面性问题 |
11.2 研究展望 |
11.2.1 研究趋势分析 |
11.2.2 后续研究构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教科书历史研究是深化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需要 |
1.1.2 体育基础课程改革面临亟需解决课程内容选择的问题 |
1.1.3 探寻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规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的必经之途 |
1.1.4 体育教科书历史研究是丰富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体育史的有益工作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教科书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教科书的起源和发展 |
2.1.2 教科书概念界定 |
2.2 体育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
2.2.1 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变迁 |
2.2.2 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影响因素 |
2.2.3 体育教科书编写 |
2.2.4 体育教科书研究的总体评析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清朝末期体育教科书的萌芽与兴起 |
4.1.1 社会背景 |
4.1.2 近代学制建立前体育教科书的起源 |
4.1.3 癸卯学制建立后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1.4 清末体育教科书内容分析 |
4.1.5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1.6 清末体育教科书总体评价 |
4.2 民国时期体育教科书的演进 |
4.2.1 民国初年与北洋政府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1.1 社会背景 |
4.2.1.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1.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1.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1.5 总体评价 |
4.2.2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2.1 社会背景 |
4.2.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2.5 总体评价 |
4.3 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与变迁 |
4.3.1 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1 建国初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4 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1 社会背景 |
4.3.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2.5 总体评价 |
4.3.3 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3.1 社会背景 |
4.3.3.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3.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3.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3.5 总体评价 |
4.4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与经验 |
4.4.1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外部因素 |
4.4.2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内部动因 |
4.4.3 体育教科书内容的历史变迁 |
4.4.4 体育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历史变迁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8)从体育教科书和专著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思想的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 相关研究的综述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 中小学体育教科书之立论基础考查 |
2.1 基本思想辨析 |
2.2 军国民主义时期 |
2.3 自然主义时期 |
2.4 政治为纲时期 |
2.5 增强体质时期 |
2.6 健康主导时期 |
2.7 小结 |
3. 体育专业教科书之立论基础考查 |
3.1 体育基本理论的分辨 |
3.2 体育专业教育的演进 |
3.3 体育基本理论教科书 |
3.4 体育操作理论教科书 |
3.5 体育新兴理论教科书 |
3.6 小结 |
4. 体育专著之立论基础考查 |
4.1 体育专著出版概况 |
4.2 体育教学理论专著 |
4.3 运动训练理论专著 |
4.4 体育思辨理论专著 |
4.5 体育史学类专著 |
4.6 小结 |
5. 中国体育的文化根源所在 |
5.1 中国体育是实用体育 |
5.2 实用体育的现实写照 |
5.3 体育精神境界的体悟 |
5.4 体育内外利益的分辨 |
5.5 小结 |
6. 体育思想演化脉络的梳理 |
6.1 体育思辨思想的演化 |
6.2 体育教学思想的演化 |
6.3 运动训练思想的演化 |
6.4 小结 |
7.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建议 |
7.3 主要创新 |
7.4 主要局限 |
参考文献 |
后记一 |
后记二 |
(9)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有关体育教学能力现状的研究 |
1.4.2 有关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 |
1.4.3 体操教学能力的相关研究 |
1.4.4 基本体操教学能力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对象、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观察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概念的界定 |
4.1.1 基本体操 |
4.1.2 体育教学能力 |
4.1.3 体操教学能力 |
4.1.4 基本体操教学能力 |
4.2 河南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
4.3 河南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原则[30] |
4.3.1 计划性原则 |
4.3.2 渐进性原则 |
4.3.3 综合性原则 |
4.3.4 实践性原则 |
4.4 河南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现状的分析 |
4.4.1 河南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体操理论教学现状 |
4.4.2 河南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体操技术教学现状 |
4.4.3 河南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现状 |
4.5 影响河南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因素分析 |
4.5.1 基本体操重视不足 |
4.5.2 基本体操教学形式单一 |
4.5.3 基本体操教学内容少 |
4.5.4 学生没有实习锻炼机会 |
4.5.5 基本体操考核不完善 |
4.6 提高河南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体操教学能力的方法 |
4.6.1 加强对基本体操的宣传和认识 |
4.6.2 尝试新的教学形式 |
4.6.3 丰富基本体操教学内容 |
4.6.4 增加实习锻炼的机会 |
4.6.5 完善基本体操考核方法 |
5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问卷信度检验表 |
附录B 河南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现状研究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C 关于论文“河南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现状研究”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10)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高校教材研究概述 |
2.2 国内高校体育教材研究概述 |
2.3 国内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材研究概述 |
2.3.1 期刊论文的研究 |
2.3.2 书籍著作方面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对比分析法 |
3.2.3 统计分析法 |
3.2.4 专家访谈法 |
3.2.5 问卷调查法 |
3.2.5.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2.5.2 问卷效度检验 |
3.2.5.3 问卷信度检验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材的发展历程 |
4.1.1 建国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材的发展 |
4.1.2 体操教材发展的历史规律及启示 |
4.2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材对比与分析 |
4.2.1 教材呈现形态分析 |
4.2.1.1 教材的体例 |
4.2.1.2 教材的呈现形式 |
4.2.1.3 教材版式设计 |
4.2.2 教材结构分析 |
4.2.2.1 教材的知识结构 |
4.2.2.2 教材的能力结构 |
4.2.3 教材内容对比分析 |
4.2.3.1 绪论 |
4.2.3.2 体操术语 |
4.2.3.3 体操教学 |
4.2.3.4 保护与帮助 |
4.2.3.5 体操与健身 |
4.2.3.6 体操训练 |
4.2.3.7 体操竞赛的组织与编排 |
4.2.3.8 体操科学研究方法 |
4.2.3.9 体操动作技术分析 |
4.2.3.10 队列队形练习 |
4.2.3.11 基本体操 |
4.2.3.12 体操各项目技术动作 |
4.2.3.13 团体操 |
4.2.3.14 艺术体操 |
4.2.3.15 体操器械 |
4.2.3.16 章节练习题 |
4.3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
4.3.1 现行的体操教材版本的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
4.3.1.1 师生使用的体操教材版本情况 |
4.3.1.2 教师、学生对于现行《体操》教材的总体评价 |
4.3.1.3 现行体操教材对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学习的作用情况 |
4.3.1.4 现行体操教材对于教师在知识技能方面教学的作用情况 |
4.3.1.5 学生使用体操教材的频率 |
4.3.1.6 现行体操教材的实用性情况 |
4.3.2 现行各版本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材的评价调查与分析 |
4.3.2.1 评价维度分析 |
4.3.2.2 调查结果分析 |
4.4 基于 1961 年以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材的思考 |
4.4.1 教材编写取得的一些经验和成绩 |
4.4.2 教材编写尚存在的向题 |
4.4.2.1 部分体操教材内容缺乏创新 |
4.4.2.2 体操教材编写人员的学科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宽 |
4.4.2.3 部分教材内容缺乏科学性 |
4.4.2.4 体操教材的编制水平有待提高 |
4.4.2.5 教材与教学活动间的适应性仍需加强 |
4.4.2.6 教材的特色性、文化性表现不强 |
4.4.3 教材改进策略 |
4.4.3.1 更加重视教材的创新性 |
4.4.3.2 拓宽体操教材编写人员的范围 |
4.4.3.3 更加重视教材的科学性 |
4.4.3.4 提高体操教材的编制水平 |
4.4.3.5 加强教材与教学活动间的适应性 |
4.4.3.6 重视教材特色文化建设 |
5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致谢 |
四、体操的技术教学和能力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黄勇.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 [2]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大纲研究[D]. 蒲元新.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1)
- [3]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的优化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D]. 周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D]. 冯岩. 北京体育大学, 2012(10)
- [5]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 陈永青.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9)
- [6]基于P-PE-PCK发展的术科教学改革研究:从理论到实践[D]. 张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7]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D]. 蒋宏宇.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4)
- [8]从体育教科书和专著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思想的演化[D]. 金光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
- [9]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现状研究[D]. 魏朝阳. 河南师范大学, 2013(S2)
- [10]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材研究[D]. 刘金. 成都体育学院,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