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汤抗辐射反应机制的实验研究

四生汤抗辐射反应机制的实验研究

一、四生汤抗放射反应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军勇[1](2012)在《斛芪浸膏对小鼠胸腺细胞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通过实验探讨中药复方制剂斛芪浸膏是否具有维持60Co辐照后的离体小鼠胸腺细胞的细胞活力,以及抑制细胞凋亡和减轻电离辐射所致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研究方法:取4-8周健康雄性昆明小鼠,分离胸腺淋巴细胞作原代培养,孵育4小时后,分为对照组(CG)、辐照组(IG)、辐照加低剂量斛芪浸膏组(ILHEG)、辐照加中剂量斛芪浸膏组(IMHEG)及辐照加高剂量斛芪浸膏组(IHHEG)。对照组及辐照组添加不含斛芪浸膏药物的RPMI1640培养液,辐照加低剂量斛芪浸膏组、辐照加中剂量斛芪浸膏组、辐照加高剂量斛芪浸膏组分别添加等量相应浓度的斛芪浸膏溶液,作用10小时。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60CO γ射线5Gy单次辐照。(1)于辐照后12、24、36、48小时,分别用四唑盐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吸光度A值。辐照后第10、24小时,分别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辐照后10小时,用PI和Annexin-V双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早期凋亡比例;辐照后24小时,提取各组细胞总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观察DNA损伤情况。(2)辐照后30分钟内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及超氧化物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荧光强度及超氧化物含量。结果:(1)辐照后12-24小时,辐照组细胞活力呈下降趋势,对照组细胞活力水平高于辐照组,辐照加低、中、高斛芪浸膏各组细胞活力均呈现上升趋势,24小时以后,各组细胞活力均开始下降,但辐照加低、中、高剂量斛芪浸膏各组细胞活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辐照组,且呈现剂量依赖性,辐照后36小时,辐照加低、中、高剂量组与辐照组比较,细胞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辐照后第10、24小时,显微镜下观察,辐照加斛芪浸膏各组细胞变性、固缩变小等细胞坏死、凋亡等表现与辐照组比较相对较轻。辐照后10小时,辐照加低、中、高剂量斛芪浸膏各组细胞早期凋亡比例均低于辐照组,其中高剂量组与辐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辐照后24小时,辐照组及辐照加低、中、高剂量斛芪浸膏各组细胞总DNA经电泳后均出现了典型的DNA阶梯状断裂条带,但辐照加低、中、高剂量斛芪浸膏各组DNA损伤相对较轻,辐照加高剂量斛芪浸膏组作用最明显。(2)与辐照组比较,辐照加中、高剂量斛芪浸膏组细胞内活性氧强度(P<0.01)及超氧化物水平(P<0.01)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辐照加中剂量斛芪浸膏组与辐照加高剂量斛芪浸膏组作用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斛芪浸膏对60Co辐照后早期小鼠胸腺细胞的细胞活力有保护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性的特点。同时斛芪浸膏能降低细胞的早期及晚期凋亡水平,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离辐射后早期小鼠胸腺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具有减轻电离辐射所致的氧化损伤的作用。

王欢,屈江华,张慧卿,苏永华,凌昌全[2](2010)在《中医药在航天医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航天医学的发展,中医药开始在航天领域中被广泛地应用,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以及中药的毒副作用小等特点,使中医药在保护处于复杂航天环境下的航天员身体健康作用中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阐述中医药在对抗航天运动病,提高航天员体力耐力,增强心血管功能以及抗辐射等方面的应用,以期为中医药在航天领域中的作用研究提供借鉴。

张艳丽[3](2010)在《斛芪浸膏对60Co辐射损伤Wistar大鼠涎腺功能的保护作用》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斛芪浸膏对金黄地鼠口腔粘膜的刺激作用和对60Co辐射损伤大鼠涎腺形态及功能的影响,为抗放射反应中药复方斛芪含片的研发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采用口腔粘膜刺激程度评分以及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评定复方斛芪含片对口腔粘膜的刺激性。叙利亚金黄地鼠,随机分为3组,复方斛芪含高剂量组(high dose group)、复方斛芪含片低剂量组(low dosage group),赋形剂对照组(control group),每组12只,雌雄各半。金黄地鼠口腔颊袋给药,每次每侧给予相应剂量的复方斛芪含片或赋形剂0.15ml(双侧每次共0.3m1),每小时1次,每天4次,第4次给药后1小时,用蒸馏水冲洗颊袋,冲洗后1h观察局部有无刺激反应;连续30天,末次药后1小时用蒸馏水冲洗口腔颊袋,分别于冲洗后1h、24h、48h及72h观察黏膜有无水肿及红斑,评价局部刺激程度。脱臼处死,取口腔粘膜做病理组织学检查。(2)以一次性15Gy 60Coγ源辐射剂量局部照射Wistar大鼠头颈部建立涎腺辐射损伤模型,观察中药复方—斛芪浸膏对辐射损伤大鼠体重、唾液流率、唾液成分及涎腺组织结构的影响。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照射组(sham-irradiated control group,SI),斛芪浸膏低剂量组(low dosage group,LDG),中剂量组(middle dose group,MDG),高剂量组(high dose group,HDG),模型组(single dose irradiated group,SD)5组,每组20只。采用灌胃方式给药。照射后分两阶段记录腺体反应。麻醉后颈部皮下注射毛果芸香碱,刺激其唾液分泌,收集大鼠的唾液,假设唾液的比重为1.0g/cm3,计算其唾液流率(salivary flow rate,SFR)。脱颈处死大鼠,取双侧腮腺(parotid gland,PG)和颌下腺(submandibular gland,SG),计算其脏器指数。所有唾液标本-20℃保存,两次标本收集完成后分析其唾液成分。分光光度法(AAS)检测唾液Na+、K+、唾液淀粉酶(AMS);ELISA法检测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HE染色观察涎腺组织病理学等变化。结果:(1)金黄地鼠口腔颊袋粘膜局限性上皮增生仅见于赋形剂对照组和高剂量组的单个动物,属偶发性病理改变,与药物的刺激无关。由于绝大多数赋形剂对照组及给药组动物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病理改变,因此认为该受试物及赋形剂对金黄地鼠口腔粘膜无明显刺激性。(2)照射后第40d,辐射组及低、中剂量组体重低于假照射组p<0.05),而高剂量组体重较假照射组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照射后各用药组与模型组唾液淀粉酶在第3天较假照射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第40天AMS含量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辐射后第3d、40d,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在模型组、低、中剂量组均较假照射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用药组与假照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染色病理切片显示早期主要是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腺泡胞浆水肿,空泡形成,晚期主要是涎腺实质细胞萎缩,数量减少。结论:复方斛芪含片对金黄地鼠口腔黏膜无刺激性,证明其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斛芪浸膏能改善辐射损伤大鼠的一般情况,能促进辐射损伤大鼠涎腺腺泡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雒琳[4](2008)在《新加良附方抑制小鼠移植性肝癌效应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1.目的新加良附方是在良附方的基础上加用具有活血通络作用的穿山龙而成,具有温阳散寒,行气疏肝,活血止痛之功。我们选用小鼠移植性肝癌H22模型,观察其对肝癌抑制率、肿瘤组织中Bcl-2、Bax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影响,探讨新加良附方抗肝癌的作用与机制。2.方法建立移植型H22动物模型,将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环磷酰胺(CTX)与及新加良附方大、中、小剂量5组。新加良附大、中、小剂量组给药量分别为10g/kg、5g/kg和2.5g/kg;CTX组给药剂量为17mg/kg;模型组给予等量无菌生理盐水。连续给药、给水12天处死模型小鼠分离肿瘤,检测肿瘤大小、称重计算肿瘤抑制率,并将肿瘤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基因以及VEGF、MVD表达水平,以评价新加良附方对肝癌的抑制效果与机理。3.结果实验结果显示:①新加良附大剂量组对小鼠肝癌H22抑制率为48.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新加良附大、中剂量可降低肿瘤组织中Bcl-2蛋白基因表达,升高Bax蛋白基因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P<0.05);③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新加良附大、中剂量可降低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新加良附中剂量组能降低MVD(P<0.05)。4.结论新加良附方可抑制H22瘤体生长,其通过下调Bcl-2基因,上调Bax基因发挥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作用,并下调VEGF、MVD表达以产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作用。初步表明新加良附方可能通过诱导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而发挥抗肝癌效应。

黄海福,夏鑫华,周岱翰[5](2006)在《中医药在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提出

费泰河[6](2005)在《鼻咽癌放疗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鼻咽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一直是鼻咽癌治疗的首选方法。早期(Ⅰ,Ⅱ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已达76%~90%。但中晚期(Ⅲ,Ⅳ期)鼻咽癌单纯放射治疗的5年生存率多年来一直徘徊中20%~50%左右。而大部分患者来就诊时已是中晚期,治疗上采用放射治疗为主,化疗为辅。虽然近期疗效有显着提高,但对总生存率的报道至今尚不一致,而且毒性副反应比较严重。因而从中医药中寻找低毒高效的放射增敏药物是鼻咽癌临床研究课题之一。本研究在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观察运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结合放疗治疗鼻咽癌,为临床更好地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目的 ①中医辨证论治结合鼻咽癌放疗增效的临床观察。 ②中医辨证论治防治鼻咽癌放疗所致急性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③中医辨证论治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及对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分析。 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将被确诊为鼻咽癌并首次进行放疗的患者58例分为两组:治疗组放疗结合中医辨证治疗37例,和对照组单纯放疗21例。治疗组从放疗的第一天起开始口服中药(中药每周开方两次,通过辨证进行适当的调整)至放疗结束,对照组不服中药单纯放疗。放疗中观察肿瘤消退情况,放射剂量和皮肤、口咽粘膜、唾液腺、胃肠道、骨髓反应、患者的生活质量、血分析、肝肾功能、免疫功能等观察指标。 结果 1.两组治疗所有纳入观察的病例,均取得较好的疗效,完全缓解均为“CR”或部分缓解为“PR”。治疗组鼻咽肿瘤完全缓解率(CR)为83.78%,对照组CR为71.4%;治疗组颈转移淋巴结CR为37.9%,对照组CR 31.25%。虽然近期疗效两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但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稍高。原发灶所用的放疗剂量治疗组为(71.35±4.81)Gy,对照组为(73.21±2.30)Gy:颈部转移淋巴结所用的放疗剂量治疗组为(61.68±12.33)Gy,对照组为(64.63±15.71)Gy,治疗组所用剂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所用的放射剂量较对照组小。 2.治疗组对粘膜反应、唾液腺分泌、胃肠道反应的减轻较对照组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皮肤反应、白细胞下降较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5)。并且治疗组比对照组反应程度轻。血红蛋白、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较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在放疗过程中,WBC下降明显,患者10/21例,治疗期

庞杰[7](2004)在《养胃合剂复方中多糖部分和去多糖部分药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提取、分离养胃合剂复方中有效部分多糖部分和去多糖部分,进行药效学评价研究,为合理筛选制备工艺,确定剂型,说明中药复方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依据;为新药开发作前期准备。 方法:建立S180荷瘤小鼠模型,进行不同药物,即养胃合剂复方及其提取物去多糖部分、多糖部分(传统煎煮法高低剂量组、去多糖高低剂量组、多糖高低剂量组)对化疗荷瘤小鼠抑癌作用及减毒作用的观察和比较;建立正常小鼠环磷酰胺(CTX)免疫抑制模型,进行不同药物对化疗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观察和比较。 结果:1.抑癌作用比较:化疗组及化疗加中药各组的瘤重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化疗加中药各组抑瘤率略高于单纯化疗组;2.减毒作用比较:①一般状况观察:各中药组小鼠脱毛现象少于化疗组,活动力、毛发的光泽优于化疗组;②外周血象观察:化疗组的外周血象WBC、RBC、PLT、HGB均有下降,其中以WBC、PLT、HGB 下降明显(与模型组P<0.01);中药各组有一定的升白作用,去多糖高组作用最为显着(P<0.01),其次为传统高组和去多糖低组(P<0.05):中药各组有一定的升高红细胞、血小板的作用,但与化疗组比较无差异(P>0.05);中药各组可不同程度升高外周血中血红蛋白含量,去多糖高组、传统高组作用显着(P<0.01),其次为去多糖低组和多糖高组(P<0.05):③肝、肾功能的影响:化疗组小鼠血清ALT明显升高(P<0.01),中药各组可不同程度降低ALT,去多糖高组和传统高组作用最为显着(P<0.05);对于AST、BUN的调节作用各组间比较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3.免疫调节作用比较:①血清溶血素生成水平的影响:化疗组小鼠血清溶血素生成受到抑制,中药各组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以中药多糖(高、低)组作用最为显着(P<0.01):②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化疗组吞噬百分率显着降低,中药各组可以显着提高吞噬百分率(P<0.01),中药多糖组作用最为显着,其次为传统组和去多糖组;③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化疗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受到明显抑制,中药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养胃合剂复方中多糖部分和去多糖部分药效评价研究各组有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以多糖组作用最为显着(P<0.01),其次为去多糖组(P<0.01)和传统(高、低)组(P<0.01、P<0.05);结论:1.养胃合剂及其有效部分提取物去多糖部分和多糖部分具有不同程度的化疗减毒作用:2.养胃合剂及其有效部分提取物去多糖部分和多糖部分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调节作用;3.养胃合剂复方有效部分提取物去多糖部分在复方组分中发挥了对化疗荷瘤小鼠主要的化疗减毒作用;4.养胃合剂复方有效部分提取物多糖部分在复方组分中发挥了对化疗小鼠主要的免疫调节作用;5.放化疗减毒复方养胃合剂的配伍是严谨的、科学的。

江励华[8](2004)在《中药抗DNA损伤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结中药抗DNA损伤与抗衰老、抗癌变的关系。表明中药对DNA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同时中药具有抗衰老、抗癌变的作用 ,并且中药对DNA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其抗衰老、抗癌变的机制之一。

叶丽红[9](2003)在《抗癌扶正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导师周仲瑛教授研究诊治疑难杂病的学术思想及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以“癌毒”为主线,探索中医药对肝癌的因、理、证、治的认识,探讨抗癌扶正法在治疗肝癌中的具体运用。通过对临床治疗的观察,总结疗效,确立多因并治的抗癌扶正方。并结合现代医学生物学手段,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抗癌扶正方抗肝癌的作用机理。论文的第一部分理论研究,着眼于肝之生理、病理及其与它脏的关系,从理论上系统探讨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提出肝癌的病因复杂,内外合邪产生多种病理因素,如气滞、血瘀、痰凝、湿浊、湿热、火郁热毒错综加杂,则癌毒内生。癌毒是肝癌致病的病理关键。作为特定的病理因素,癌毒具有复杂性、隐匿性、复发性、扩散性、猛烈性、凶险性、循环往复性等诸多特点。在发病及病理演变过程中,癌毒炽盛贯穿始终,即便是在病程后期,正虚邪亦盛。肝癌病理性质可概括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癌毒为标,气阴两虚、气血亏虚为本。肝癌病位在肝胆,与脾、肾密切相关。临床辨证当注意辨病期早中晚,辨癌毒性质,辨正虚类别,辨病变脏腑,辨危急险症。在治则治法方面,应遵循“祛邪扶正”和“急治其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在“抗癌解毒”的基础上,针对性使用清热解毒、疏理气机、活血化瘀、祛湿化痰、清热利湿、软坚散结、益气养血、养阴生津、滋阴补肾、健脾助运等治法。在临证运用时,需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辨证与辨病、祛邪与扶正、治标与治本、单治与复治、解毒与攻毒、治气与治血、肝肾与脾肾、生理与心理等关系。论文的第二部分临床研究,通过对52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原发性肝癌的相关病史、症状表现、癌毒类型、证候分类特征,从而得出肝癌具有症状错综、病理因素多样、癌毒炽盛、多证重叠等特性。对26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WP=10>效分析,采用临床症状、肝功能、瘤体大小变化、生存期、卡氏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肝癌在减轻症状、保护肝功能、稳定瘤体、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较好疗效。并列举验案说明导师的辨治特色。根据原发性肝癌癌毒病理因素的复杂性,抗癌扶正、复法并用成为治疗的必然。总结临床有效治法,设立“抗癌扶正方”。论文的第三部分,利用医学生物学技术,在基础实验层面研究此方抗肝癌的作用机理。具体采用细胞培养技术、MTT法观察细胞增殖、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检测基因表达、药物血清温育液的制备等项技术,分别从动物体内及体外细胞实验的角度,测定本方对小鼠移殖性肝癌及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作用。动物体内实验结果显示:抗癌扶正方各剂量组对小鼠移殖性肝癌的抑瘤率皆达26%以上,此方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坏死、升高白细胞、升高脾指数、提高免疫力的功能。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本方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调低抑制凋亡癌基因—突变型P53及Bcl-2的表达、诱发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肯定了解毒抗癌、行气活血、祛瘀化痰、软坚散结及补益气血、扶助正气多法合用在治疗肝癌中的积极作用。为此方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临床实验、临床推广奠定了基础。本文的第四部分附篇—中西参鉴,就现代中、西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作了总结与综述,以扩大知识面、了解最新动态、阐发所存在的问题、展望新的研究思路,强调进一步深入探索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凌昌全[10](2002)在《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肝癌是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虽然我国的肝癌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疗效不断提高,但仍然远未达到基本控制该病的目标,尤其是大量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仅从外科手术角度思考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中医药的积极参与将是我国防治肝癌研究发展、提高肝癌临床疗效的重要特色所在。

二、四生汤抗放射反应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生汤抗放射反应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斛芪浸膏对小鼠胸腺细胞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斛芪浸膏对60CO辐照后小鼠胸腺细胞活力及凋亡的影响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第二部分 斛芪浸膏对60CO辐照后小鼠胸腺细胞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2)中医药在航天医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抗航天运动病
2 提高航天员体力耐力
3 增强心血管功能
4 抗辐射作用
5 展望

(3)斛芪浸膏对60Co辐射损伤Wistar大鼠涎腺功能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复方斛芪含片对金黄地鼠口腔黏膜的刺激性试验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第二部分 斛芪浸膏对~(60)Co辐射损伤Wistar大鼠涎腺功能的保护作用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4)新加良附方抑制小鼠移植性肝癌效应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部分
    实验一:新加良附方抑制小鼠移植性肝癌 H22生长的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新加良附方对移植性小鼠肝癌H22凋亡基因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新加良附方影响小鼠肝癌组织VEGF 与 MVD 表达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文献部分
    综述一:温阳法治疗恶性肿瘤文献研究概述
    综述二: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5)中医药在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中药在肝癌切除术后的应用
2 中医药配合化疗的应用
3 中医药在肝癌中配合放疗的应用
4 中医药在肝癌肝移植中的应用
5 晚期肝癌的中医药治疗

(6)鼻咽癌放疗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鼻咽癌的研究进展
    (一) 西医学对鼻咽癌的研究概况
        1.流行病学
        2.鼻咽癌的发病因素及病因研究
        3.病理类型及其生物特性
        4.解剖及肿瘤临床概要
        5.诊断依据
        6.治疗
    (二) 鼻咽癌放疗结合中医辨证治疗的研究进展及评价
        1.古文献对鼻咽癌的认识及论述
        2.鼻咽癌放疗结合中医辨证治疗研究进展
    (三) 研究设想
三、资料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1.病例选择标准
        2.鼻咽癌临床分期
        3.中医辨证标准
        4.纳入标准
        5.排除标准
    (二) 研究方法
        1.研究中遵循的原则
        2.病例分组
        3.治疗方法
        4.观测指标
        5.疗效评定标准
    (三) 统计分析
四、研究结果
    (一) 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1.治疗前年龄、性别、营养、性格比较
        2.两组治疗前工作环境、患鼻病情况、家族癌史的比较
        3.两组治疗前首发症状及出现时间的比较
        4.两组治疗前临床分期(UICC分期)、病理类型的比较
    (二) 两组放疗效果近期比较
        1.两组放疗总剂量及近期疗效的比较
        2.两组鼻咽肿块和颈部转移淋巴结不同放射剂量的消失率比较
    (三) 急性放射反应比较
        1.两组急性放射反应程度的比较
        2.两组WBC、Hb、PLT、NEU、LYM的比较
        3.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比较
    (四) 两组病人生活质量、一般情况及体重的比较
        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2.两组病人一般情况的比较
        3.两组治疗前后体重的比较
    (五) 治疗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比较
        1.治疗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比较
        2.治疗组治疗前后体液免疫及补体检测比较
    (六) 治疗组放疗过程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五、讨论
    (一)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分析
    (二) 两组急性治疗反应的比较分析
    (三) 两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分析
        1.两组病人治疗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2.治疗组前后免疫功能分析
    (四) 放疗过程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分析
    (五)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1.存在的问题
        2.展望
六、结论
七、参考文献
八、附表临床辨证观察表
九、致谢

(7)养胃合剂复方中多糖部分和去多糖部分药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中医药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研究进展
    2 养胃合剂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回顾
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 药品来源及制作工艺
    1 养胃合剂复方组成
    2 传统煎煮法制作工艺
    3 多糖部分及去多糖部分分离、提取工艺
第二部分 药效学评价实验
    1 抑癌及减毒作用比较实验
        1.1 材料
        1.2 方法
        1.3 药物对化疗荷瘤小鼠抑瘤作用观察
        1.4 药物对化疗荷瘤小鼠减毒作用观察
    2 免疫调节作用比较实验
        2.1 药物对正常小鼠化疗后血清溶血素水平的影响
        2.2 药物对正常小鼠化疗后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2.3 药物对正常小鼠化疗后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
    3 统计处理
实验结果
    1 抑瘤作用观察结果
    2 减毒作用观察结果
    3 免疫调节作用观察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药抗DNA损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抗DNA损伤与抗衰老研究
2 抗DNA损伤与抗突变、抗癌变
3 结束语

(9)抗癌扶正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病名探微
    2 病因分析
        2.1 饮食不节
        2.2 情志所伤
        2.3 外邪侵袭
        2.4 肝病久延
        2.5 素体禀赋
    3 病机探微
        3.1 多因相合,癌毒内生为致病关键
        3.1.1 气滞血瘀
        3.1.2 湿聚痰凝
        3.1.3 邪毒内蕴
        3.2 癌毒致病特点
        3.3 脏腑失调,正气虚弱是致病是发病的基础
        3.4 病位在肝胆,涉及脾胃与肾
        3.5 病属邪实正虚,虚实夹杂
        3.6 肝癌病情复杂,传变迅速,预后极差
    4 辨证要点探究
        4.1 辨别病期早晚
        4.2 辨别癌毒性质
        4.3 辨别正虚类型
        4.4 辨别病变脏腑
        4.5 辨别危急险症
    5 治则治法索隐
        5.1 祛邪除因
        5.1.1 抗癌解毒法
        5.1.1.1 以毒攻毒法
        5.1.1.2 清热解毒法
        5.1.2 疏肝理气法
        5.1.3 活血化瘀法
        5.1.4 化痰除湿法
        5.1.5 清热利湿法
        5.1.6 软坚散结法
        5.2 扶正补虚
        5.2.1 益气养血法
        5.2.2 养阴生津法
        5.2.3 滋阴补肾法
        5.2.4 健脾助运法
    6 临证备要总结
        6.1 整体和局部
        6.2 辨证和辨病
        6.3 祛邪与扶正
        6.4 治标与治本
        6.5 单治与复治
        6.6 解毒与攻毒
        6.7 治气与治血
        6.8 肝脾与肝肾
        6.9 调脾与和胃
        6.10 药物与食物
        6.11 生理和心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52 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征研究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病情资料
        1.4 癌毒种类
        1.5 证型特点
        1.6 总结与讨论
    2 26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总结
        2.1 一般资料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项目
        2.4 疗效标准
        2.5 随访方法
        2.6 治疗结果
        2.7 总结与讨论
    3 案例举隅
        3.1 案一
        3.2 案二
        3.3 案三
        3.4 案四
        3.5 案五
        3.6 讨论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1 抗癌扶正方对HAC移殖性肿瘤的作用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方法
        1.4 实验结果
        1.5 总结与讨论
    2 抗癌扶正方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P~(53)、Bcl-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总结与讨论
    3 研究总结
第四部分 中西参鉴
    1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治疗现状及评述
    2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实验研究现状与展望
    3 原发性肝癌的现代西医学研究进展
致谢

四、四生汤抗放射反应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斛芪浸膏对小鼠胸腺细胞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D]. 张军勇. 第二军医大学, 2012(10)
  • [2]中医药在航天医学中的应用[J]. 王欢,屈江华,张慧卿,苏永华,凌昌全.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06)
  • [3]斛芪浸膏对60Co辐射损伤Wistar大鼠涎腺功能的保护作用[D]. 张艳丽. 第二军医大学, 2010(02)
  • [4]新加良附方抑制小鼠移植性肝癌效应与机制研究[D]. 雒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12)
  • [5]中医药在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J]. 黄海福,夏鑫华,周岱翰. 江西中医药, 2006(08)
  • [6]鼻咽癌放疗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研究[D]. 费泰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5(06)
  • [7]养胃合剂复方中多糖部分和去多糖部分药效评价研究[D]. 庞杰. 暨南大学, 2004(01)
  • [8]中药抗DNA损伤作用的研究[J]. 江励华. 医药导报, 2004(04)
  • [9]抗癌扶正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及机理研究[D]. 叶丽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3(01)
  • [10]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癌研究[A]. 凌昌全. 2002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02

标签:;  ;  ;  ;  ;  

四生汤抗辐射反应机制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