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件珍贵的东汉石镇墓兽(论文文献综述)
石文嘉[1](2014)在《隋代墓葬的考古学研究》文中指出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它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期的分裂,重新统一了中国,在各方面对于其后的唐代也有着深远影响。迄今为止,隋代墓葬已发现约500座,其中包括百余座纪年墓,为研究隋代墓葬乃至隋代社会提供了较好的材料。本文以隋代墓葬为研究对象,结合考古材料和传世文献,探讨了隋代墓葬分布、分区、分期、随葬品、文化因素、墓葬制度等问题,力图对隋代墓葬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本文将隋代墓葬分为关中、关东和南方三个区域,各区域的墓葬特征和变化规律各不相同。其区域特征的形成,一方面继承了部分本区前代传统,另一方面也和隋代统一之后,区域文化互动有关,最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隋代墓葬文化。隋代墓葬中常见的随葬品有陶俑、陶质日用器、瓷器、铜器、铁器、玉器、墓志等,本文对于各类随葬品的分布、形制和使用制度做了分析,特别关注了各类器物从南北朝到隋代的变化情况。隋代墓葬既存在等级差别,也有因性别不同而产生的差异。隋代墓葬等级规定并不是十分严格,除都城大兴所在的政治中心之外,其他地区相对宽松。从安阳隋墓来看,隋代下层人群墓葬虽有性别差异,但男性和女性的地位仍相对平等。本文还探讨了政治变革和墓葬文化之间的关系,政治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对墓葬文化产生影响,但墓葬文化并非单一因素作用下的产物。隋代墓葬正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之下不断发展,呈现出与前代不同的特点。
杨建中[2](1997)在《一件珍贵的东汉石镇墓兽》文中指出 1991年11月,文物工作者在河北鹿泉市区医药公司基建工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一座东汉砖室墓。这座砖室墓由墓道和前、中、后室组成,出土随葬品除一批常见陶器(如灶、仓等明器模型和鸡、鸭、狗等家禽模型)及五铢、货泉铜钱外,还有一件极其罕见的石雕镇墓兽。此镇墓兽系花岗岩质,兽高40厘米,底座长24、宽22、高7厘米,通高47厘米,总重30.8千克。中国古代墓葬中的镇墓兽、镇墓俑,历经漫
江楠[3](2015)在《中国早期金银器的考古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国早期金银器,即从夏纪年开始到秦汉时期为止这一历史时期内中国境内出土的金银器。本文通过对早期金银器各个阶段金银器类别、形制、工艺的特征和演变规律的观察,对早期金银器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梳理。论文的内容共分为以下六章。第1章是绪论。界定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介绍中国早期金银器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章是中国早期金银器的制作工艺。根据在制作金银器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将金银器制作工艺分为金银器的制造工艺和金银器的装饰工艺两大类,其中金银器的制造工艺主要指能够使金银器成型的各种工艺;金银器的装饰工艺指对已经成型的金银器起到加固和装饰点缀的各种工艺,可进一步区分为金银器本身的装饰工艺和依附于其他质料器物以金银为原材料的装饰工艺两类。第3章是夏商西周时期的金银器。首先介绍夏商西周时期金银器的分布情况,然后根据类型学研究,将夏商西周时期金银器分为人身装饰、器物装饰和祭祀用品三大类,并将这一时期的金银器划分为北方地区、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三个区域,对各区金银器形制和功能的共性和差异进行讨论。第4章是东周时期的金银器。首先介绍东周时期金银器的分布情况,然后根据工艺类型的不同首先将这一时期的金银器分为纯金银质、鎏金银质、错金银质三大类,再对每一类金银器进行类型学分析,并根据金银器类型及工艺的差别划分为北方地区、中原地区、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四个区域,对各区域的金银器进行对比研究,并指出东周时期错金银工艺和包金银工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纯金银质器物也产生了新的类型,如器皿、货币等。第5章是秦汉时期的金银器。首先介绍秦汉时期金银器的分布情况,然后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首先将这一时期的金银器分为纯金银质、鎏金银质、错金银质三大类,再对每一类金银器进行类型学分析,并根据金银器类型及工艺的差别划分为北方地区、中原地区、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四个区域,对各区域的金银器进行对比研究,并指出秦汉时期由于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各个区域间的界线不如前代那样清晰,汉王朝疆域板块内的金银器类型、器物形制和工艺等渐趋一致。而在工艺方面,秦汉时期鎏金银工艺发展迅速,错金银工艺和包金银工艺渐趋衰落,到了东汉时期银质的器物得到了长足发展。第6章是中国早期金银器相关问题讨论。对三大时期金银器材料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梳理研究,建立起早期金银器随年代更迭而产生的变化序列,呈现各区域板块间金银器的复杂的互动过程。指出早期金银器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和定型阶段,到了秦汉时期达到了中国金银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繁荣期,后世金银器的几乎所有类型和工艺都已产生并得到了初步的发展,金银器的功能也由最初的纯装饰性发展为更多地在实用功能性和身份地位的象征性方面发挥作用,为隋唐金银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早期金银器的发展过程中,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和秦文化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七章是结语。总结本文研究的收获,并指出局限性以及存在的不足。
张庆[4](2015)在《楚国纹样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楚国器物中的纹样作为研究对象,以搜集、整理的各类图谱为基础,将其放入新石器时期以来形成的纹样史的背景下,以设计学的角度论述了东周时期楚国各类纹样的造型特色、演变过程,立足于楚国的文化背景,注重考古实物与文献,还原了各类纹样的象征意义,分析了每一类楚国器物中纹样的装饰特征及视觉效果,以及纹样中设计思想及美学意义,还探讨了楚国纹样与秦汉时期、一些南方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的纹样之间的关系,以及楚国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和对现代设计的启示。全文由引言、五个章节和结语构成。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缘起、目的、意义、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回顾了前人针对楚国纹样所作的相关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第一章先对楚国纹样的研究范围在时间、空间上进行界定,然后分析了影响楚国纹样发展的若干因素,包括楚国的地理环境、气候、资源、文化传统、政治、科学技术、经济等。第二章主要就楚国纹样的类别及构成要素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首先按照类型学对纹样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天体星像纹系列、动物纹系列、植物纹系列、自然物象纹系列、几何纹系列、人物纹系列六个大类,每个大类中又细分为若干个小类,如天体星像纹分为“北极星像纹”、“天极纹”、太阳纹、云雷纹,动物纹分为凤纹、龙纹、写实动物纹、其它动物纹,分别分析了每一类纹样的造型、发展脉络、象征意义等;其次,论述了楚国纹样的构成要素,包括纹样的题材、造型、色彩、材料等,分析了各个要素在纹样中产生的作用。第三章主要针对每一类楚国器物中纹样的表现形式、艺术特征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首先,论述了纹样在器物中的作用,分为实用功能和精神作用两种;其次,论述了纹样在青铜器、漆器、玉器、陶器、玻璃器等器物中的表现形式;再次,分析了每一类器物中纹样的布局形式、发展脉络、艺术特征、象征意义等;最后,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了楚国器物中纹样的装饰法则,即彰显器物功能的装饰法则、程式化的装饰法则、因地制宜的装饰法则、追求秩序感的装饰法则。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楚国纹样中的美学意义和设计思想,首先,概括了楚国纹样中存在的设计思想,即制器尚象、敬神祀鬼、喜动恶静、好丽喜繁、并蓄兼收的设计思想;其次,从现代视觉思维的角度,分析了其中视觉思维的类型,立足于楚国纹样的文化内涵,论述了其中的美学意义。第五章论述了楚国纹样对后世的影响及对现代设计的启示,首先,理顺了楚国纹样与秦汉时期纹样之间的传承关系;其次,分析了故楚之地及周边地区一些当代少数民族所用纹样中的楚文化因子,论述了二者之间的一些关系;最后,分析了楚国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一些存在形式,以及楚国纹样对现代设计的启示。研究表明:楚国纹样中延续、发展了商、西周以来统治阶级所用的大部分题材,其中始终体现了楚人对天文历法的崇敬之情,形成了以表现东皇太一(即北极星)为首的纹样群,楚人在纹样的造型、组合方式、表现技法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在其中融入了南方民族的审美情趣,纹样中出现了大量使用镂刻、圆浮雕的表现技法,形成了以漆木座屏、虎座凤架鼓、镇墓兽、神人操两龙玉佩等极富地域特色的器物,从而在东周列国中脱颖而出。
顾颖[5](2015)在《汉画像祥瑞图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画像是指汉代墓室、祠堂、棺椁、石阙等载体上面的图像。这些图像深刻、全面、形象地表现了汉代人的思想观念、文化意义、民俗信仰等,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祥瑞观念。祥瑞观念虽然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到了汉代则成为普遍流行的社会意识,在汉画像中的表现极为丰富。探讨汉画像中的祥瑞图式,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艺术中深层的文化观念,并且理解中国设计背后所表达的民俗信仰。论文提出了一个艺术设计中的―图式‖问题,并结合汉画像中具体的祥瑞表现,研究了汉画像祥瑞图式表现的几种典型模式。―图式‖是人把握世界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客观世界与人的主观认识相结合的产物,表现为一种系统性的、谱系性的设计图案。这种图案有简约、简单、简洁的特征,往往成为人类把握世界的象征符号。论文根据古代―天地人‖三才的构架作为立论的基础,在秦汉宇宙象征论的前提下,通过汉代谶纬观念与图像的研究,探讨了汉画像的图式表现是如何在汉画像中呈现的,对汉画像的整体图像进行了一个宏观的概括,并进行了谱系学的分类。论文把祥瑞图式分为天降祥瑞、地出瑞应与人事吉祥三大领域,然后对汉画像中的典型祥瑞图式进行了归纳、分类、分析、综合及阐释,在图文关系的比较中,在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的两重证据下,对具体图式的意义与价值进行了探讨。在天降祥瑞图式探讨中,论文认为汉画像中的天象图是在―天人感应‖观念影响下的带有占星学意义上的天,是人仰观天象的结果;从图式设计来看,是人对天与人的祥瑞关系进行的符号化的设计表达,是古代巫术智慧在汉画像中的遗留。论文探讨了一些具体的天象祥瑞图式,如太一崇拜、北斗星君、二十八宿、四象崇拜、龙凤飞舞、日月同辉、日月合璧等。在地出瑞应图式中,探讨了周易对大地―厚德载物‖的崇拜心理,研究了对人生存必不可少的物品的祥瑞物性的表现。论文把瑞应物分为动物与植物两大类,在这样的逻辑框架下,具体探讨了在信仰中可以使人趋吉避凶的动物图像,如麒麟、凤凰、龙、九尾狐、比肩兽等。论文从原始春天植物崇拜的原始信仰出发,探讨了汉画像中植物的祥瑞图式。如嘉禾、灵芝、连理木、蓂荚、建木、松柏等。论文认为动物与植物因与人的价值相关联而获得祥瑞的象征意义,这对古代设计理念产生了及其巨大的影响。动物与植物在中国古代设计中,含有一种政治、文化与民俗的意义,最终化为一个设计的形式符号。在人事祥瑞图式上,探讨了在人的生存模式的生命观中体现出来的祥瑞。表现为神仙的信仰、英雄的崇拜、黎民的生活等。具体则探讨了西王母与东王公的神话故事、三皇五帝信仰的英雄传说、周公辅成王的圣人观念、孔子见老子的道德寓意等。论文认为,人事是汉画祥瑞图式要表现的主题,天地的祥瑞只有对人事祥瑞才是有意义的。人类不仅有趋吉向善的美好追求,而且也有避秽除恶的巫术观念,为此论文还探讨了汉画像中的巫术仪式、傩舞驱邪、铺首衔环等图式的表现。论文认为汉代人的祥瑞观念是汉画像表现的主要内容,这种观念通过当时艺人们的设计理念表达了出来。艺术设计中最主要的是要设计出一种简约的图式,通过简约的图式,才能完成从观念到具体艺术呈现的过程。这表现了中华民族在艺术设计理念中的一种古老的智慧,应该对今天的艺术设计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
赵志文[6](2012)在《河南隋唐五代考古发现与研究》文中认为河南的隋唐五代考古硕果累累,如隋唐东都洛阳城址的勘察与发掘,巩义窑等重要陶瓷窑址的考古新发现,洛阳龙门石窟、安阳修定寺塔、登封法王寺塔群、黄河古栈道漕运等重要的历史遗迹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区的物质文化面貌和社会发展的繁荣景象。
卫斯[7](2014)在《吐鲁番三大墓地随葬彩绘木鸭习俗研究——兼与张弛先生商榷》文中提出吐鲁番三大墓地随葬彩绘木鸭的墓主既有麴氏高昌国和唐西州的豪门显贵,也有来自五湖四海聚居于此的各族商贾。有汉人,也有"昭武九姓"等少数民族。彩绘木鸭在巴达木墓地龟兹白姓人和康国康姓人(昭武九姓)墓中的出现,所反映的是一种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现象。彩绘木鸭的"原形"来自于内地战国时期至唐代墓葬随葬品中的"鸭俑"。内地墓葬出土鸭俑的地方几乎覆盖了华中、华北、华东、华南、华西各个地区。从造型上看,彩绘木鸭完全是内地汉唐时期墓葬中"彩绘陶鸭"的翻版。吐鲁番三大墓地随葬"彩绘木鸭"的用途和意义,虽然有汉人"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成分,但在此它并不具有象征财富的作用和意义。即并非像汉代墓葬随葬的家畜家禽类动物俑可视为是对当时社会一般家庭生活真实的反映。而更大程度上显示的仅只为满足死者对曾经有过的美好生活的留念和追忆。
秦涛[8](2014)在《律令时代的“议事以制”:汉代集议制研究》文中指出汉代集议制,指汉代朝廷或各级官署通过合议的方式以立法建制、司法决事的机制,经集议而形成的法律文件、司法判例具有最高效力。所以,集议制本身既是有汉一代之基本大法,又是研究汉代法制的枢纽所在。本文正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考证、论析。全文六章,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二、三章,对汉代集议制本身进行基础性的考察,以把握其运作的基本要素与程序。第一章“汉代‘集议’释名”。历代史籍用以描述、后世学者借以研究汉代集议活动的概念很多,计有集议、朝议、廷议、会议、杂议、大议、详议、博议、议事制度、论议制度等。本章通过还原这些概念在具体史料中的具体所指,得出结论:以现代语汇作为汉代“议”的总名并不合适;“集议”在种种旧名之中涵义较宽、使用较广;以“集议”作为汉代“议”的总称,已是学界相沿弗替的做法。第二章“汉代集议制基本要素的考察”。场所、参与者、议题和议的方式,是构成集议制的基本要素。其中尤以场所最为重要,很大程度上规定着集议制的其他要素,这是以往的研究中所不曾措意的。以考古材料为依据,通过对西汉长安城未央宫前殿的复原,结合《周礼》的“三朝”,笔者提出了汉代集议制的空间结构——“三朝”模式说。根据这一观点,汉代政治的空间结构包括燕朝、治朝和外朝。汉代政治史上着名的中外朝之分,即分别是以燕朝为中心的官僚团体,和散居外朝不得擅自踏足燕朝的官僚团体。治朝,则是君臣、中外朝合议的场所。从集议制的参与者来看,大体可以区分为四类人:君主、官僚系统、诸侯宗室系统、专家顾问及吏民。君主是集议的启动者、主持者和决策者,官僚系统和诸侯宗室系统则分别是帝国“公”和“私”的一方面代表。官僚系统是集议制的绝对主角。诸侯王参与集议,在汉初往往是处理“汉廷”之外涉及整个“天下”的事务,“公”的属性较之官僚系统更进一步,但在异姓诸侯王被铲除殆尽之后,刘姓诸侯王参与集议则更多是处理宗室内部事务。专家、顾问、吏民,是集议制的补充,是汉代专家治国、老人治国和广开言路的体现。从集议制参与者的组合来看,常见的有中朝议、公府议、公卿议及其扩大会议、有司议、诸侯议、专家议、专题会议等形式。其中二府议在前汉、尚书台议和三府议在后汉,分别是处理日常政务的集议组合。而公卿议及其扩大会议,则是汉代最高层级的集议。汉代集议的议题包括国家政治、法律生活的各个方面,议的方式有书面议、口头议两种基本形式,在一次具体的集议中往往以不同的形式相互结合。第三章“汉代集议制程序复原”。集议制的程序构造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非常单一,仅仅包括“启动—集议—决策—执行”几个基本环节而已。但是如果把遍布在汉代各地方、各机构的一个个集议终端,以一封封上奏和反馈文书联结起来,构成一张铺天盖地的集议网络,情况就变得复杂得多了。在本章,笔者尝试着抓住集议制的几个大关节,利用实例对集议制的程序进行了复原。这种复原后的程序,并不一定会发生在每一次集议之中,事实上汉代发生的绝大多数的集议事例都采用的是较之更为简化的程序;但是如果说这一程序反映了汉代集议制较标准、典型的理想形态,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第二部分为第四、五、六章。将有汉一代的典章大制切割成立法、司法、行政来研究,无异于为混沌凿七窍,七窍生而混沌死。所以在以三权分立为视角的法律史着作中难以看到“集议制”的身影。本文的第二部分即是以“集议”为汉代的基本制度,考察其立法建制、司法决事的两大功能,从而窥探汉代法制的自身特点以及符合汉代人观念的“法”世界。第四章“汉代集议制的功能(上):立法建制”。汉代的立法程序包括创制、编纂两大环节,集议制主要发生在创制环节。创制所产生的法律形式即制诏,这是汉代法律文本的第一形态。制诏经过着录成为律令,这是第二形态。朝廷统一颁布的律令经过中央各官署与郡府的选编,成为挈令、丞相常用、辞讼比、决事比、法比都目等官署法令集,这是第三形态。官吏、学者或百姓出于个人需要,从官方统一发布的法令中选择部分加以抄录,形成公务抄本或私抄本,这是第四形态。第四形态的法律文本已经不属于立法成果的范围,以王杖木简为代表的墓葬出土律令简牍多属此类。集议是汉代立法的重要形式,经集议形成的立法成果有律、令、制、诏、比、故事、礼仪立法、律历章程等。第五章“汉代集议制的功能(下):司法决事”。汉代郡县诉讼程序中,集议主要发生在“议当”环节,在奏谳文书中以“吏议”、“吏当”的形式出现。汉代中央诉讼程序主要包括觉、案治、劾奏、下吏、讯狱、议当、奏当、论决诸环节,几乎任一环节前后均可发生集议。郡县司法中集议较少,有利于保障法律的稳定性;中央司法中集议较多,有利于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审判水平,实现个案正义。而两者之间的沟通,依靠奏谳制度来实现。除奏谳外,先请、八议、经义决狱、杂治等也是汉代以集议为中心形成的司法程序与制度。第六章“汉代集议所引理据考析”。汉代人在集议时所引以裁决疑难问题的理据,可分为经典、汉制两大部分。经典包括经传谶纬、礼法、古事、古制等,产生于(或汉代人认为产生于)汉代之前,是圣人所制、不因朝代更迭而失效的大经大法。汉制则是汉代的现行法,包括以律令为代表的成文法和不成文的先例、惯例。汉制富含着务实的精神和经验的智慧,但基本性格是稳定与守旧。而经典的奉行者在汉代史上多是以对现实的批判与革新者的形象出现的。引经据典,绝非守旧的表现——恰恰相反,称引愈古,往往愈暗含着一种改革的倾向。两汉四百年制度演进的大方向,正是以近乎照搬秦制的汉制为起点,以经过汉代不同流派诠释的经典为蓝图,逐渐形成“霸王道杂之”的“汉家制度”。结语部分将全文结论再予提纯并分类条列,计有:立新32项,补阙17项,辨误20项,管见3项,凡72项,几乎触及汉代法制研究的各个主要方面,要之皆以“集议”为一以贯之的基本制度。汉代是中国律令时代的起步阶段,也是中国法律史的典型时代。然学界研究汉律汉令者多,探索律令之外的理据者少;专攻法制之文本者多,致力法制之运行机制者少。本文的思考,或许能为推动汉代法律史研究的纵深与综合略尽绵薄。
谷莉[9](2011)在《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宋辽夏金时期堪称新形势下的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具有较大深度和广度的多民族文化艺术大融合时期。契丹、党项、女真所代表的辽夏金是与宋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长期抗衡、对峙的少数民族政权。在民族大融合的旋涡中,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激荡的声浪中,艺术不断交融与创新,孕育并铸就了中国装饰纹样艺术的又一次辉煌。宋代装饰纹样是时代的主流。由于工艺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工艺美术品的繁盛发展,有益于装饰纹样的发展,使装饰纹样的应用面和题材比以往更宽广,传承并超越了唐代装饰纹样。宋代是个文化高度发达的朝代,整个社会文化程度得到提高,市民的审美欣赏能力普遍较高。装饰纹样一方面体现了文人士大夫所主导的文人审美情趣,突出儒雅性,另一方面也迎合了普通的市民阶层生活审美的需要,反映了当时的市民生活情趣和社会风俗,表现世俗性。纹样雅中有俗,俗中有雅,形成雅俗共赏的装饰纹样艺术面貌。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深度融合是辽、夏、金装饰纹样的形成基础。辽、夏、金民族作为游牧民族,在装饰纹样上体现了北方民族雄迈豪爽的精神风貌和淳朴的审美观点。辽、夏、金装饰纹样与宋的装饰纹样并存发展,其装饰纹样艺术都经历了模仿汉族文化,把汉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逐渐有机融合,加上外来文化的遗韵,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装饰纹样的过程。辽、西夏、金装饰纹样与主流汉族装饰纹样在交流互补中竞相发展,构成了统一的中国装饰纹样的多维有机整体,其特有的民族纹样特征丰富了主流纹样的内在气质,促进了民族纹样艺术的双向交流与融合,在装饰纹样领域得到了共同繁荣迅速发展。宋、辽、夏、金在装饰艺术上都出现了新的纹样,一直到元朝统一中国,最终游牧农业合二为一,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装饰纹样面貌。一直以来,辽、西夏、金时期的装饰纹样在中国纹样史上就如沧海一粟,不为重视。尽管分别建立这三个朝代的契丹、党项族、女真族在历经民族文化的融合,接纳和吸收中原文化之后生成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装饰纹样却也因不被视为正统而被淹没。本文尝试重现这一段在中国纹样史上相当重要,却为我们长期所忽略的篇章。总的来说,宋辽夏金时期是我国装饰纹样发展的集大成时期,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对元明清装饰纹样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在装饰纹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宋辽夏金时期我国装饰纹样的整体发展趋势由古典趋向于世俗,从宫廷拓展到市场,从而奠定了中国装饰纹样发展的格局。
许潞梅,成彩红[10](2016)在《《文物春秋》101—150期总目录》文中提出
二、一件珍贵的东汉石镇墓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件珍贵的东汉石镇墓兽(论文提纲范文)
(1)隋代墓葬的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隋代墓葬的考古发现与分布 |
第一节 考古发现 |
第二节 分布 |
第三章 隋代墓葬的分区和分期 |
第一节 墓葬形制的类型学分析 |
第二节 典型随葬品的类型学分析 |
第三节 分区 |
第四节 分期 |
第四章 随葬品研究 |
第一节 俑 |
第二节 青瓷 |
第三节 白瓷 |
第四节 铜器 |
第五节 铁器 |
第六节 玉器 |
第七节 墓志 |
第五章 隋代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关中隋墓文化因素 |
第二节 关东隋墓文化因素 |
第三节 南方隋墓文化因素 |
第六章 隋代墓葬制度 |
第一节 隋代墓葬的等级差异 |
第二节 隋代墓葬所见性别差异——以安阳隋墓为中心 |
第三节 隋代帝陵制度 |
第七章 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汉唐之间“等级性礼玉”的变革 |
第二节 隋代墓葬对于唐代墓葬的影响 |
结语 政治变革与墓葬文化 |
附录 隋代纪年墓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3)中国早期金银器的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目的 |
一、 本文的研究对象 |
二、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中国早期金银器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 研究历史 |
二、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
一、 本文的研究材料与年代判断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早期金银器的制作工艺 |
第一节 金银器的制造工艺 |
一、 范铸工艺 |
二、 焊接工艺 |
三、 锤鍱工艺 |
四、 掐丝(拔丝)工艺 |
第二节 金银器的装饰工艺 |
一、 磨光工艺 |
二、 模压工艺 |
三、 针刺工艺 |
四、 錾刻、镂空工艺 |
五、 镶嵌工艺 |
六、 炸珠工艺 |
第三节 以金银为原材料的装饰工艺 |
一、 贴金、包金工艺 |
二、 鎏金、鎏银工艺 |
三、 错金银工艺 |
四、 平脱工艺 |
第三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金银器 |
第一节 夏商西周时期金银器的考古发现 |
第二节 夏商西周时期金银器的类型 |
一、 人身装饰 |
二、 器物装饰 |
三、 祭祀用品 |
四、 其他金器 |
第三节 夏商西周时期金银器的分区 |
注释 |
第四章 东周时期的金银器 |
第一节 东周时期金银器的考古发现 |
第二节 东周时期金银器的类型 |
一、 纯金银质器物 |
二、 以金银为装饰原料的其他器物 |
第三节 东周时期金银器的分区 |
一、 北方地区 |
二、 中原地区 |
三、 南方地区 |
四、 西南地区 |
注释 |
第五章 秦汉时期的金银器 |
第一节 秦汉时期金银器的考古发现 |
第二节 秦汉时期金银器的类型 |
一、 纯金银质器物 |
二、 以金银为装饰原料的其他器物 |
第三节 秦汉时期金银器的分区 |
一、 中原地区 |
二、 南方地区 |
三、 西南地区 |
四、 北方地区 |
注释 |
第六章 中国早期金银器相关问题讨论 |
第一节 中国早期金银器的发展阶段 |
一、 萌芽阶段 |
二、 初步发展阶段 |
三、 定型阶段 |
第二节 中国早期金银器的区域差异 |
一、 北方地区 |
二、 中原地区 |
三、 西南地区 |
四、 南方地区 |
第三节 中国早期金银器的起源及传播过程 |
一、 中国早期金银器的起源 |
二、 中国早期金银器的传播过程 |
第七章 结语 |
附图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4)楚国纹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课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基本结构 |
六、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楚国纹样概述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楚国纹样及研究时间、空间范围的界定 |
一、楚国的基本概念 |
二、本文所研究的楚国纹样 |
三、研究的时间范围 |
四、研究的空间范围 |
第二节 影响楚国纹样发展的因素 |
一、地理环境对楚国纹样的影响 |
二、文化传统及教育对楚国纹样的影响 |
三、政治对楚国纹样的影响 |
四、经济对楚国纹样的影响 |
五、科学技术对楚国纹样的影响 |
第二章 楚国纹样的类别及构成要素 |
第一节 楚国纹样的类别及象征意义 |
一、天体星像纹样系列 |
二、动物类纹样系列 |
三、植物纹系列 |
四、几何类纹样系列 |
五、人物纹样系列 |
第二节 楚国纹样的构成要素 |
一、纹样题材的特点 |
二、纹样的造型 |
三、纹样的色彩 |
四、纹样与材料 |
第三章 楚国器物中装饰纹样的表现形式及艺术特征 |
第一节 纹样在楚国器物中的作用 |
一、实用功能 |
二、纹样在器物中的精神作用 |
第二节 纹样在楚国器物中的表现形式 |
一、金属器中纹样的表现形式 |
二、漆木器中纹样的表现形式 |
三、纺织品中纹样的表现形式 |
四、陶器中纹样的表现形式 |
五、玉石器和玻璃器中纹样的表现形式 |
六、竹器中纹样的表现形式 |
第三节 各类楚国器物中纹样的艺术特征 |
一、金属器物中的纹样 |
二、漆器中的纹样 |
三、纺织品中的纹样 |
四、玉石器和料器中的纹样 |
五、陶器中的纹样 |
六、建筑内的器物中的纹样 |
第四节 楚国器物中纹样的装饰法则 |
一、彰显器物功能的装饰法则 |
二、程式化的装饰法则 |
三、因地制宜的装饰法则 |
四、追求秩序感的装饰法则 |
第四章 楚国纹样中的设计思想及美学意义 |
第一节 楚国纹样中的设计思想 |
一、制器尚象的设计思想 |
二、敬神祀鬼的设计思想 |
三、喜动恶静的设计思想 |
四、好丽喜繁的设计思想 |
五、并蓄兼收的设计思想 |
第二节 楚国纹样中的美学意义 |
一、楚国纹样中的视觉思维 |
二、楚国纹样中承载的美学意义 |
第五章 楚国纹样的历史地位及启示 |
第一节 楚国纹样影响了秦汉纹样的基调 |
一、楚国纹样对秦代纹样的影响 |
二、楚国纹样对汉代纹样的影响 |
第二节 楚地及周边地区民间美术中仍有浓郁楚风 |
第三节 楚国纹样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启示 |
结论 |
东周楚王在位年表 |
征引书目 |
图片来源 |
部分图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成果 |
致谢 |
(5)汉画像祥瑞图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的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汉画像祥瑞图式的概念及文化背景 |
第一节 几个重要概念 |
第二节 天人感应与祥瑞图式 |
第三节 谶纬观念与汉代祥瑞 |
第二章 天降祥瑞 |
第一节 汉画中的星象图式 |
第二节 汉画像中气象图式 |
第三章 地出瑞应 |
第一节 动物祥瑞 |
第二节 植物祥瑞 |
第四章 人事祥瑞 |
第一节 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
第二节 历史人物的祥瑞 |
第三节 辟邪的祥瑞 |
第四节 人造器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目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河南隋唐五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隋唐东都洛阳城 |
(一) 城垣和城门 |
1.郭城 |
2.皇城 |
3.宫城 |
(二) 街道与里坊 |
(三) 殿堂及居住遗迹 |
1.宫城内的夯土殿基 |
2.武则天明堂遗址 |
3.圆形建筑基址 |
4.九洲池遗迹 |
5.履道坊白居易故居 |
(四) 东都仓储 |
1.含嘉仓 |
2.子罗仓 |
3.常平仓 |
二、隋唐五代陶瓷窑址 |
(一) 安阳相州窑 |
(二) 巩义白河窑 |
(三) 巩义黄冶三彩窑 |
(四) 新密西关窑 |
(五) 鲁山段店窑 |
三、隋唐五代墓葬 |
(一) 隋代墓葬 |
1.安阳隋墓 |
2.洛阳郑开明二年墓 |
3.陕州隋墓 |
(二) 唐代墓葬 |
1.偃师李弘恭陵 |
2.唐睿宗贵妃豆卢氏墓 |
3.洛阳安菩夫妇墓 |
4.偃师杏园唐墓 |
5.孟津西山头唐墓 |
6.巩义芝田唐墓 |
7.三门峡庙底沟唐墓 |
(三) 五代陵墓 |
1.五代皇陵 |
2.五代墓葬 |
四、隋唐五代时期的佛教史迹 |
(一) 洛阳龙门石窟 |
(二) 荥阳大海寺造像群 |
(三) 神会和尚塔基 |
(四) 登封法王寺二号塔地宫 |
五、隋唐五代其他考古发现 |
(一) 黄河古栈道漕运遗迹 |
(二) 武则天除罪金简 |
(7)吐鲁番三大墓地随葬彩绘木鸭习俗研究——兼与张弛先生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缘起 |
二、三大墓地的地理区位与墓葬形制及主要随葬品 |
三、随葬“彩绘木鸭”非汉人墓所独有 |
四、“昭武九姓”墓随葬彩绘木鸭说明了什么 |
五、考古报告:“彩绘木鸭”是“鸭”而非“酒具” |
六、彩绘木鸭的“原形”—内地墓葬中的“鸭俑” |
七、汉代社会的丧葬理念与鸭俑诞生的时代背景 |
八、“彩绘木鸭”与其“原形”的作用和意义不尽相同 |
九、木杯、耳杯等酒具与“彩绘木鸭酒具说”相抵牾 |
结语 |
(8)律令时代的“议事以制”:汉代集议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序论 |
一、 以往研究已到达的位置 |
二、 后续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
三、 关于材料、方法和研究步骤的交代 |
第一章 汉代“集议”释名 |
一、 问题与方法 |
二、 文献所见汉代“议”的名目条辨 |
三、 关于“议”和“集议制”的说明 |
第二章 汉代集议制基本要素的考察 |
第一节 场所 |
一、 《周礼》“三朝”与汉制互证 |
二、 集议制的空间结构之一:西汉未央宫前殿复原 |
三、 集议制的空间结构之二:汉代集议制“三朝”模式说 |
第二节 参与者 |
一、 参与者的各分子 |
二、 参与者的组合 |
第三节 议题和议的方式 |
一、 议题 |
二、 议的方式 |
第三章 汉代集议制程序复原 |
第一节 汉代集议制的构造和体系 |
第二节 汉代集议体系的复原 |
一、 启动事由 |
二、 集议与上奏(Ⅰ):地方·有司 |
三、 集议与上奏(Ⅱ):公府·尚书台 |
四、 启动:君主 |
五、 集议:朝议·召议·下议 |
六、 复议·中止·裁决:君主 |
七、 反馈·执行:从中枢到终端 |
第四章 汉代集议制的功能(上):立法建制 |
第一节 汉代立法程序新探 |
一、 绪言 |
二、 创制:法的第一形态 |
三、 编纂:法的其他形态 |
第二节 关于汉令的两个问题 |
一、 汉令的形态与编纂 |
二、 汉简“王杖诏书”的性质与形成 |
第三节 汉代集议之立法成果考述 |
一、 两点先行说明 |
二、 汉代集议产生的律、令 |
三、 汉代集议产生的比、故事 |
四、 汉代集议产生的礼仪立法 |
五、 汉代集议产生的律历章程 |
六、 汉代集议产生的其他立法成果 |
第五章 汉代集议制的功能(下):司法决事 |
第一节 汉代郡县司法与“集议” |
一、 出土奏谳类文书结构分析 |
二、 汉代郡县诉讼程序与诉讼术语考述 |
三、 奏谳文书中的“吏议”考 |
第二节 汉代中央司法与“集议” |
一、 汉代中央司法的特征与诉讼程序 |
二、 汉代中央司法中的“集议”考 |
三、 汉代以“集议”为中心的几项司法制度 |
第六章 汉代集议所引理据考析 |
第一节 汉代集议所引理据综论 |
一、 “经典”与“汉制” |
二、 汉代集议引经典、汉制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汉代集议引经典考 |
一、 汉代集议引经传、谶纬考 |
二、 汉代集议引礼法考 |
三、 汉代集议引古制、古事考 |
第三节 汉代集议引汉制考 |
一、 汉代集议引律令、制度考 |
二、 汉代集议引故事、成例考 |
第四节 汉代集议所引其他理据考 |
第五节 汉代“法源”臆说 |
结语:律令时代的“议事以制” |
一、 结论之提纯 |
二、 余论之推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回顾 |
三、研究对象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宋辽夏金时期装饰纹样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的历史传承 |
一、宋辽夏金以前装饰纹样的发展轨迹 |
二、继承发展的宋辽夏金装饰纹样 |
第二节 宋辽夏金时期装饰纹样发展的社会背景 |
一、政权的并立和对峙 |
二、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
第三节 宋辽夏金装饰纹样技艺的发展 |
一、宋辽夏金手工业的发展 |
二、工艺美术品装饰技术的提高 |
第二章 多姿多彩的宋辽夏金装饰纹样 |
第一节 几何纹样 |
一、回纹 |
二、八达晕 |
三、卍字纹 |
四、方胜纹 |
五、球路纹 |
第二节 植物纹样 |
一、牡丹纹 |
二、莲花纹 |
三、菊花纹 |
四、叶纹 |
五、瓜果纹 |
第三节 动物纹样 |
一、龙纹 |
二、凤纹 |
三、虎纹 |
四、狮纹 |
五、摩羯纹 |
第四节 人物纹样 |
一、佛教人物纹样 |
二、人物故事纹样 |
三、乐、舞、杂剧纹样 |
四、婴戏纹 |
第五节 其它纹样 |
一、水纹 |
二、抽象纹样 |
三、舟船纹 |
第三章 宋代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审美意识的变迁 |
第二节 影响宋代装饰纹样的人文因素 |
一、宋代政治经济制度对装饰纹样的影响 |
二、宋代思想文化对装饰纹样的影响 |
三、宋代文学对装饰纹样的影响 |
四、宋代书画对装饰纹样的影响 |
第三节 装饰纹样的普及 |
一、城市经济繁荣发展为装饰纹样普及创造了物质条件 |
二、世俗文化兴起为装饰纹样普及打下了人文基础 |
三、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装饰纹样的普及作好了技术准备 |
第四节 雅与俗共赏的装饰纹样艺术风格 |
一、装饰纹样中的雅 |
二、装饰纹样中的俗 |
三、雅俗共赏的装饰纹样特色 |
第五节 疏与满并存的装饰纹样构图 |
第六节 范式与自由化的装饰纹样艺术手法 |
一、宋代装饰纹样的范式 |
二、宋代纹样自由化的装饰手法 |
第七节 装饰纹样多种艺术形式的借鉴——以瓷器纹样为例 |
一、对漆器艺术的借鉴 |
二、对金属器艺术的借鉴 |
三、对剪纸艺术的借鉴 |
四、对建筑艺术的借鉴 |
五、对绘画艺术的借鉴 |
六、对雕塑艺术的借鉴 |
七、对染织艺术的借鉴 |
第四章 辽夏金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独树一帜的辽代装饰纹样 |
一、走进自然——游牧生活影响下的装饰纹样 |
二、唐风宋韵——中原汉文化对辽代装饰纹样的影响 |
三、佛道之光——佛道文化对辽代装饰纹样的影响 |
四、兼容并蓄——外来文化对辽代装饰纹样的影响 |
第二节 佛光辉映的西夏装饰纹样 |
一、走进佛国——多元佛教影响下的装饰纹样 |
二、承袭唐宋——中原汉文化对西夏装饰纹样的影响 |
三、博采众长——外来文化对西夏装饰纹样的影响 |
第三节 豪放质朴的金代装饰纹样 |
一、走进中原——辽宋文化影响下的装饰纹样 |
二、面向世俗——佛道文化对金代装饰纹样的影响 |
三、多元交融——外来文化对金代装饰纹样的影响 |
第五章 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
第一节 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的历史地位 |
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国装饰纹样史上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
二、由古典趋向于世俗、从宫廷拓展到市场——奠定了中国装饰纹样发展的格局 |
第二节 宋辽夏金装饰纹样对后世的影响 |
一、对元、明、清装饰纹样的影响 |
二、对近现代中国民间装饰纹样的影响 |
第三节 宋代装饰纹样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
结论 |
一、宋代装饰纹样作为主流的发展 |
二、辽夏金装饰纹样的并存发展 |
三、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的互动和交融丰富了中华装饰纹样 |
四、奠定了中华装饰纹样发展的格局 |
征引文献 |
一、史料古籍 |
二、论述着作 |
三、期刊论文 |
四、图像书籍 |
附录 |
表 1 宋辽西夏金政权的建立 |
表 2 宋辽西夏金政权的主要战争与和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论着 |
后记 |
四、一件珍贵的东汉石镇墓兽(论文参考文献)
- [1]隋代墓葬的考古学研究[D]. 石文嘉. 南开大学, 2014(04)
- [2]一件珍贵的东汉石镇墓兽[J]. 杨建中. 文物天地, 1997(06)
- [3]中国早期金银器的考古学研究[D]. 江楠. 吉林大学, 2015(08)
- [4]楚国纹样研究[D]. 张庆. 苏州大学, 2015(11)
- [5]汉画像祥瑞图式研究[D]. 顾颖. 苏州大学, 2015(11)
- [6]河南隋唐五代考古发现与研究[J]. 赵志文. 华夏考古, 2012(02)
- [7]吐鲁番三大墓地随葬彩绘木鸭习俗研究——兼与张弛先生商榷[J]. 卫斯. 吐鲁番学研究, 2014(02)
- [8]律令时代的“议事以制”:汉代集议制研究[D]. 秦涛. 西南政法大学, 2014(07)
- [9]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研究[D]. 谷莉. 苏州大学, 2011(06)
- [10]《文物春秋》101—150期总目录[J]. 许潞梅,成彩红. 文物春秋, 2016(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