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岗巴地区白垩纪地层及有孔虫动物群(论文文献综述)
席党鹏,万晓樵,李国彪,李罡[1](2019)在《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提出中国白垩系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以陆相地层发育为特色,海相及海陆交互相地层分布相对局限.本文对中国白垩纪地层进行了总结,完成综合地层划分与对比,为中国白垩纪研究提供时间框架.海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喀喇昆仑、塔里木盆地西部、黑龙江东部及台湾东部,以藏南分布最为完整,浮游有孔虫化石带和菊石序列可直接与国际标准对比.陆相沉积在中西部以河湖相红色碎屑岩为主,在东部火山活动带常呈碎屑岩与中酸性火山岩共生,以冀北-辽西地区和松辽盆地发育最为完整.基于多重地层学理论,在不同区地层对比的基础上,以藏南和冀北-辽西、松辽盆地为标准,完成了海相和陆相地层的综合划分与对比,建立了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中国白垩系研究的发展将以陆相为特色,通过生物地层、同位素年龄、古地磁和旋回地层等多重划分与对比,相互验证,达到陆相与海相地层的精准对比,为白垩纪地质事件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等提供可依靠的时间框架.
李国彪,王天洋,李新发,牛晓路,张文苑,谢丹,李阅薇,姚又嘉,李琪,马雪嵩,李兴鹏,修迪,韩子晨,赵胜楠,韩屹,薛嵩,任荣,贾志霞[2](2020)在《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海相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与重大地质事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地质历史时期曾发过许多对生命的演化进程造成过重大影响与制约的全球性地质事件,白垩纪—古近纪就是一个重大地质事件频发的时期。随着冈瓦纳大陆在中生代时期的解体,全球海陆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地球的表层和岩石圈层均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由此引发了构造运动空前活跃,发生过诸如大洋缺氧事件(OAE)、大洋富氧事件(CORBs)、白垩纪/古近纪(K/Pg)生物大灭绝事件、古新世—始新世极热(PETM)事件、印度-亚洲板块碰撞、新特提斯洋的演化及最终消亡等一系列的全球性重大地质事件。对这些重大地质事件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古海洋、古地理、古环境的认识。尝试追踪和捕捉这些重大地质事件,恢复和重建古地理,其基础是建立精确的年代地层格架。西藏南部保存了中国最为完整的海相白垩纪—古近纪沉积,完整地记录了上述的全球性重大地质事件,通过对札达、岗巴、定日、亚东、江孜、萨嘎和吉隆等地区高分辨率浮游和底栖有孔虫、介形虫、钙质超微化石和放射虫生物地层学研究,可直接约束全球性重大地质事件发生的时间,并为重建新特提斯洋古海洋环境和古地理提供证据。此外,在重大地质环境突变期间生物的演化过程,也可为探明极端环境变化发生时期气候-环境-生物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提供证据。本文系统总结了课题组为主的近年来对藏南白垩纪—古近纪海相地层中微体古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及重要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胡修棉,李娟,安慰,王建刚[3](2017)在《藏南白垩纪—古近纪岩石地层厘定与构造地层划分》文中研究表明岩石地层的厘定是一件基础而重要的工作,集中体现了一个阶段对地层的综合认识水平;对一个地区而言,建立行之有效的岩石地层划分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详细介绍和评述了藏南白垩纪—古近纪(含中新世)33个岩石地层单元,其中特提斯喜马拉雅南带13个、特提斯喜马拉雅北带9个、日喀则弧前盆地带9个、雅鲁藏布缝合带2个。特提斯喜马拉雅南带白垩系包括古错村组、东山组、察且拉组、冷青热组、波林夏拉组、岗巴村口组、旧堡组、遮普惹山坡组、宗山组;古近系包括基堵拉组、宗浦组、恩巴组、扎果组;特提斯喜马拉雅北带白垩系包括维美组、日朗组、甲不拉组、床得组;古近系包括宗卓组、甲查拉组、蹬岗组、桑单林组、者雅组;日喀则弧前盆地带白垩系包括桑祖岗组、昂仁组、帕达那组、曲贝亚组,古近系包括曲下组、加拉孜组、达金组;中新统包括秋乌组、大竹卡组;雅鲁藏布缝合带包括白垩系冲堆组、渐新统—中新统柳区群。文中在结合物源分析、盆地演化等研究资料基础上,划分了7个构造地层单元:其中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后的新生代2个(TS1、TS2)、碰撞前白垩纪印度北缘3个(TSI3、TSI4、TSI5)、亚洲南缘2个(TSL3、TSL4)。
李琪[4](2020)在《藏南岗巴—定日地区有孔虫对大洋缺氧事件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白垩纪是重大地质事件频发的时期,如:海平面上升、大洋缺氧事件、大洋红层、白垩纪末期生物集群绝灭事件、火山频繁活动等,这些事件引起了地质学界广泛的关注。研究表明,大洋缺氧事件在时空上分布极广,白垩纪的大洋缺氧事件主要有:早阿普特阶(Aptain)—晚阿尔布阶(Albain)、赛诺曼(Cenomanian)—土仑(Turonian)、康尼亚克(Coniacian)—圣通(Santonian)期间的OAE1、OAE2和OAE3事件。我国藏南地区出露连续的海相白垩纪地层,其中含有丰富的有孔虫化石,本论文对藏南岗巴——定日的地区的宗山剖面和贡扎剖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岗巴宗山和定日贡扎剖面中的页岩和灰岩中得到大量有孔虫实体和薄片化石,共鉴定出有孔虫11属58种,在宗山剖面划分出Rotalipora cushmani、Whiteinella archaeocretacea、Helvetoglobotruncana helvetica三个化石带,时代为赛诺曼期-土仑期;在贡扎剖面划分出Dicarinella asymetrica、Globotruncana ventricosa、Globotruncanita calcarata三个化石带,时代为圣通期-坎潘期;(2)通过对宗山剖面有孔虫生物带的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Rotalipora cushmani、Helvetoglobotruncana helvetica两个化石带之间为赛诺曼阶和土仑阶的界线;对贡扎剖面有孔虫带的综合分析,认为Globotruncana ventricosa、Globotruncanita calcarata两个化石带之间为坎潘阶和圣通阶的界线;(3)藏南地区在晚白垩时期也经历了大洋缺氧事件,有孔虫在这个阶段的发展演化也受大洋缺氧事件的影响,在赛诺曼晚期大量灭绝,土仑期为残存的有孔虫种群,到了圣通期有孔虫丰度和分异度开始恢复。
李新发[5](2020)在《藏南亚东堆纳地区始新世微体古生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藏南亚东地区古近纪海相沉积发育较好,可提供关于西藏特提斯洋晚期演化历史、古环境演变及其最终消亡时间的良好信息。本论文运用生物地层学方法,对亚东堆纳古鲁浦剖面遮普惹组砂页岩段(即区内最高海相层)进行了系统的微体古生物地层学研究,获得了门类众多、数量丰富的微体古生物,如底栖有孔虫、浮游有孔虫、翼足虫、微型双壳、微型腹足、海胆、放射虫、苔藓虫、以及少量的微型掘足、微型腕足、鱼牙、海百合等,并结合课题组已经报道的介形虫、轮藻、钙质超微、钙藻、孢粉等,将这一生物群命名为“堆纳生物群”。首次报道了西藏境内的浮游腹足类(2属4种,包括一个新种:Limacina yadongensisn.sp.)、并提出了“沿岸流模式”来解释翼足虫成因;鉴定微型底栖腹足8属11种(包括一个新种:Benthonellayadongensisn.sp.);分析了底栖腹足壳体表面遗留的被捕食痕迹,推测鱼类可能是捕食者;分析了壳体小型化的原因,认为壳体小型化可能是古盐度和古温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首次报道了遮普惹组砂页岩段中的始新世放射虫,鉴定12种1 1属,划分两个组合带:Amphibrachium paleogenicum-Buryella clinata 组 合 蒋 和Heliodiscus pentasteriscus-Pseudostaurosphaera perelegans 组合带,时代为 Ypresian-Lutetian晚期;鉴定再沉积的白垩纪放射虫24种14属,并分析了再沉积化石的形成机制。根据生物群落特征及分布规律,划分出4种生物相,识别出两次海水进退旋回,认为:始新世初期藏南亚东地区曾出现过短暂的半封闭海湾环境;其后总体属于开放的残留盆地,期间海水出现过两次淡化过程,始新世末期水深已不足30 m。此外,鉴定浮游有孔虫119种24属,划分了 7个化石带:Morozovella formosa formosaa带,Morozovellaaragonensis 带,Acarininapentacamerata 带,Hantkenia nuttalli 带,Globigerinatheka subconglobata subconglobata 带,Morozovella spinulosa-Acarinina bullrooki 带,Globigerinatheka semiinvoluta 带,时代为 Ypresian中期至Priabonian中期(P7-P16),即研究区砂页岩段顶部时代(即最高海相层)可延续至Priabonian中期。通过区域对比,认为堆纳地区最高海相层的层位最高,其时代可以代表西藏境内新特提斯洋的消亡时间。
贾建忠[6](2013)在《西藏特提斯白垩纪中期页岩—微生物岩组合 ——缺氧和甲烷泄漏事件的证据》文中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白垩纪多期大洋缺氧事件(OAEs)都与海底甲烷泄漏有关,因此研究当时极端环境下的沉积记录——黑色页岩-微生物岩组合对于解释OAEs时期一系列环境事件成因、相互作用机制和生物-环境协同演化等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区页岩-微生物岩沉积组合可划分为3种泥质岩岩相和6种碳酸盐岩微相,并进一步分出9种沉积组合。根据浮游有孔虫化石,认为强东剖面古错村组和岗巴东山组的界线大致与Aptian/Albian界线相当,察且拉组时代限定在Albian期R. appenninica带,冷青热组为Cenomanian–Coniacian,岗巴村口组不早于Santonian,横向上可能有穿时。据地层序列旋回性和海平面变化特征,可划分出两个亚二级层序K1SS1和K2SS1,总体表现为两个退积-进积旋回,又分别可分为7个三级层序(K1S1-K1S7)和4个三级层序(K2S1-K2S4)。岗巴地区在白垩纪中期总体处于内陆棚-陆架边缘斜坡环境(50~250m),生境型为Ⅲ2Ⅳ2,生产力整体较高。按演化阶段和组合特征可划分出3个有孔虫动物群,并利用水深局限分子和(P/(P+E))%等指标恢复了古水深(海平面)变化,显示研究区海平面变化长周期与Haq et al.(1987)完全一致,短周期也基本协同,但是Cen.期海平面变化比全球频繁得多,说明当时海平面变化主要受构造控制;OAE2之后表现出气候驱动为主的特征。依据溶解氧浓度的替代指标,如底栖有孔虫丰度、Shannon-Weiner分异度以及底栖有孔虫氧指数(BFOI)等,识别出8次不同程度的贫氧或缺氧期,其中有4次的时代和特征与OAE1d, MCE,OAE2以及可能的OAE3相对应。在岗巴东山组上部(约Alb.上部R. ticiensis带)和和冷青热组下部(R.cushmani带中部)暗色页岩中发现两套较大规模的冷泉碳酸盐岩,为甲烷泄漏的证据。时空分布、沉积特征、生物群落和地球化学标志等方面都显示了典型的冷泉碳酸盐岩特征,认为甲烷泄漏为温室效应、海平面变化、缺氧环境和区域构造不稳定性等共同导致。而这些环境事件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共同控制了缺氧环境下白垩纪海洋生物的演替和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极端环境下特殊的生物圈-地圈正负反馈机制。
万晓樵[7](2020)在《中—新生代有孔虫古地理对西藏特提斯演变的动态响应》文中研究表明有孔虫化石资料是地质历史的真实记录,对不同地质时期古地理格局和生态环境的变迁具有动态响应。西藏特提斯构造带的演化、板块相对地理位置变迁等诸多问题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热点。研究西藏特提斯沉积盆地内有孔虫动物群的古生态特征和古地理分布,能够识别生物地理区系,进而恢复不同时期的大地构造演化格局。西藏地区中、新生代古生物地理区系的分化是西藏特提斯地质演变的具体反映。西藏南部早侏罗世产底栖大有孔虫Orbitopsella喜暖动物群,晚侏罗世出现双壳类Buchia喜冷动物群。由此推测,侏罗纪新特提斯洋扩张尤其是中大西洋的开张,将位于印度大陆北缘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从早侏罗世较低纬度的温暖位置向南推移至较高纬度的低温地区。白垩纪中期Orbitolina有孔虫类群繁盛于特提斯北侧亚洲大陆的拉萨地块和羌塘盆地,但没有出现在印度大陆。这说明当时印度大陆已脱离冈瓦纳大陆向北漂移,受四周深水环境的阻隔,Orbitolina动物群未能向印度大陆扩散。此时深水环境中生活着浮游有孔虫Ticinella-Rotalipora动物群。Turonian晚期开始形成海退,拉萨地块的海洋环境基本消失。Coniacian-Campanian早期印度大陆北缘浮游有孔虫继续占优势,繁盛Marginotruncana-Globotruncana动物群。直至白垩纪末,印度和欧亚大陆之间的深海阻隔仍然存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两侧动物群一直存在根本性差异。印度大陆北缘发育着Orbitoides Omphaloceclus动物群,冈底斯南缘则以Lepidorbitoides-Pseudorbitoides动物群为特征。古新世Danian期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显示大印度与亚洲大陆发生初始碰撞(66~61 Ma)。Selandian期之后,缝合带两侧才出现相同的Miscellanea-Daviesina有孔虫类群,生物区系的分异基本结束。始新世早期缝合带两侧为完全相同的生物区系,共同发育底栖大有孔虫Nummulites-Discocyclina动物群。有孔虫古地理证据表明,大印度与欧亚大陆的初始碰撞在古新世早期发生,时间大致在Danian期,沿雅鲁藏布缝合带的深海演变为残留海环境。小个体货币虫Nummulites willcoxi和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a ouachitaensis的存在,代表特提斯喜马拉雅最高海相沉积,时代属于始新世Priabonian晚期(35~34 Ma)。随后,特提斯喜马拉雅海封闭,海水完全退出西藏境内。
刘云龙,李国彪[8](2012)在《西藏南部岗巴地区白垩纪化石碳酸盐岩微相与沉积环境研究》文中指出西藏南部岗巴地区发育着我国最完整的海相白垩纪地层,对该时期海相沉积演化特征的研究,能够较好地反映该地区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前的演化信息。对白垩纪岗巴地区的化石碳酸盐岩微相进行了较为详细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初步识别出12种微相和7种生物相类型,在此基础上对西藏特提斯白垩纪沉积环境的演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西藏特提斯在白垩纪的海水进退规程总体上表现为:Berriasian—Aptian期发生海侵,Albian早期发生海退,Albian晚期—Cenomanian期水体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Turonian期再次发生大规模海侵,Santonian—Coniacian期海侵持续进行,Maastrichtian期海水急剧变浅。
王天洋[9](2020)在《西藏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特征及其对古地理、古海洋演化的约束》文中认为特提斯造山带是地球上最复杂的构造域之一,其不仅记录多重古陆及其间陆壳碎块间的相互作用、汇聚拼合、隆升事件的发生;而且也记录了多重特提斯洋盆的演化及消亡过程。这些事件决定了它在全球构造和洋陆变迁等重大地质问题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约束中特提斯洋和新特提斯洋的闭合时限是特提斯-喜马拉雅造山系统演化的关键,它们的俯冲闭合与拉萨-羌塘地体的碰撞、印度-亚洲板块的碰撞、青藏高原的隆升及整个东亚大陆发生挤压等众多相关地质过程密切相关,并深刻影响了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本论文选取特提斯构造域的主体青藏高原为研究区,聚焦于西藏地区白垩纪-古近纪海相沉积记录,分别就日土、江孜、吉隆和亚东地区选取典型剖面进行详细的生物地层学研究。同时运用沉积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的方法,对江孜北家剖面和吉隆桑单林剖面白垩纪-古近纪沉积进行物源分析,确定桑单林剖面中白垩系蹬岗组砂岩为印度板块物源,而古近系桑单林组中的碎屑锆石主要来源为亚洲板块;北家剖面下白垩统加不拉组为印度板块物源,而古近系甲查拉组为亚洲板块物源。在物源分析的基础上,对从北家和桑单林剖面中获取的放射虫化石进行详细鉴定和系统分析,并与全球低纬度放射虫组合进行对比。通过基于构建共生物种确定性离散序列的数学模型-单一关联法对放射虫进行生物年代学分析,建立了白垩纪放射虫带UAZ RK1-6,以及古近纪放射虫带UAZ RP1-4。进而约束印度-亚洲板块的初次碰撞时间发生在61.8 Ma(UAZRP1)之前;同时将该数学模型运用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日土地区)获取的放射虫化石,建立共存延限带UAZ1-5。结果表明在早白垩世晚期阿尔布期(Albian)时(UAZ5,101 Ma),中特提斯洋仍然存在。本论文还将由亚东古鲁浦剖面的古近纪海相沉积序列中新发现的15属29种介形虫,与喜马拉雅各地区沉积层序及全球特提斯域介形虫生物组合进行对比分析,划分出Gyrocythere grandilaevis、Loxoconcha mataiensis 和 Alocopocythere transversa 生物带。结果显示,在始新世中期,全球特提斯域介形虫动物群面貌极其相似,表明其很可能栖息于相似的海洋环境中。此外,藏南最高海相沉积地层遮普惹组中产出的丰富的浮游/底栖有孔虫、介形虫、翼足虫、钙质超微化石组合表明西藏南部地区乃至整个特提斯域在始新世晚期仍处于开放的浅海环境中,广阔的新特提斯洋海道仍然存在。
亢亚惠[10](2020)在《西藏南部岗巴-江孜地区白垩纪碳酸盐岩微相与沉积环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区位于西藏南部江孜-岗巴地区,在国内属于较为少见的白垩纪海相地层发育区,它位于特提斯构造的东部地区、印度大陆北方的被动陆缘区域。江孜-岗巴地区白垩系碳酸盐发育良好,沉积类型多样。本论文结合现有的研究资料,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薄片分析,对江孜、岗巴地区典型的白垩纪剖面进行微相与沉积环境分析。论文获得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进展或认识:通过对西藏南部研究区白垩系碳酸盐岩的研究,在江孜地区共识别出6种微相:内碎屑泥晶灰岩(JMF-1),泥质泥晶灰岩(JMF-2),含生物碎屑及内碎屑微晶灰岩(JMF-3),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JMF-4),生物碎屑泥晶灰岩(JMF-5),细粒长石杂砂岩(JMF-6);在岗巴地区共识别出9种微相:生物碎屑灰岩(GMF-1),生物碎屑-岩屑泥灰岩(GMF-2),泥晶灰岩(GMF-3),微细生物碎屑粉屑砂岩(GMF-4),含浮游有孔虫及介形虫泥粒灰岩(GMF-5),浮游生物泥粒灰岩(GMF-6),底栖有孔虫泥粒灰岩(GMF-7),生物碎屑泥粒灰岩(GMF-8)、生物碎屑亮晶灰岩(GMF-9)。通过对研究区微相类型在横向和纵向上分布特征的分析,在江孜地区划分出4种沉积相:台地边缘斜坡相(FZ-4),广海陆棚相(FZ-2),深海盆地相(FZ-1),深水陆棚相(FZ-3);岗巴地区划分出5种沉积相:局限台地相(FZ-8)、台地前缘斜坡相(FZ-4),开阔台地相(FZ-7),广海陆棚相(FZ-2),台地边缘浅滩相(FZ-6)。沉积环境分析表明,在晚白垩世,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与南亚带相比较深,其地理格局为北深南浅。江孜床得组上段指示了一种深海盆地相的沉积环境,说明此时海平面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岗巴宗山组指示了一种台地边缘斜坡相的沉积环境,说明该时期区内海平面较低,含氧量较高;同时也印证了,此时期可能出现了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的碰撞现象。
二、西藏岗巴地区白垩纪地层及有孔虫动物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岗巴地区白垩纪地层及有孔虫动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论 |
2 中国白垩纪地层研究简史 |
3 综合年代地层框架 |
3.1 海相地层 |
3.2 陆相地层 |
3.2.1 陆相下白垩统 |
3.2.2 陆相上白垩统 |
3.2.3 陆相建阶和生物地层对比 |
3.3 白垩系重要地层界线 |
3.3.1 白垩系底界 |
3.3.2 白垩系顶界 |
3.3.3 CNS顶底界 (Aptian和Campanian阶底界) |
3.4 白垩纪重要生物群及地质事件 |
3.4.1 热河生物群 |
3.4.2 大洋缺氧事件与大洋红层 |
3.4.3 其他事件 |
4 中国各大区地层对比格架 |
4.1 海相地层和海、陆交互相地层 |
4.1.1 青藏高原 |
4.1.2 喀喇昆仑和塔里木盆地西部 |
4.1.3 黑龙江东部、台湾和其他地区 |
4.2 陆相白垩系 |
4.2.1 东部火山活动带 |
4.2.2 中西部大-中型稳定沉积盆地区 |
4.3 中国白垩纪地层综合对比 |
5 结语、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 |
(3)藏南白垩纪—古近纪岩石地层厘定与构造地层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1 藏南白垩纪—古近纪岩石地层存在的问题 |
2 特提斯喜马拉雅南带 |
3 特提斯喜马拉雅北带 |
3.1 江孜地区 |
3.2 萨嘎地区 |
4 日喀则弧前盆地带 |
5 雅鲁藏布缝合带 |
6 构造地层划分 |
7 结束语 |
(4)藏南岗巴—定日地区有孔虫对大洋缺氧事件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与研究目的 |
1.2 大洋缺氧事件 |
1.3 藏南有孔虫研究现状 |
2 研究区构造背景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 |
2.2 研究区构造背景 |
2.3 藏南地区海相白垩纪地层研究现状 |
3 主要研究剖面 |
3.1 藏南地区晚白垩纪地层序列 |
3.2 岗巴剖面 |
3.3 定日剖面 |
4 实验研究方法 |
4.1 有孔虫的处理 |
4.1.1 页岩 |
4.1.2 灰岩 |
4.1.3 镜下挑样、拍照 |
4.2 主要有孔虫及其特征 |
5 浮游有孔虫生物地层 |
5.1 白垩纪浮游有孔虫生物地层的建立 |
5.2 藏南地区晚白垩世有孔虫生物组合 |
5.3 宗山剖面有孔虫化石带 |
5.4 贡扎剖面有孔虫化石带 |
6 OAE2 对有孔虫的影响 |
7 结论与存在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5)藏南亚东堆纳地区始新世微体古生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交通位置 |
2.1.2 研究区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构造背景 |
2.2.2 藏南古近纪地层概况 |
第三章 研究剖面 |
第四章 生物地层学研究 |
4.1 浮游有孔虫生物地层学 |
4.1.1 浮游有孔虫概述 |
4.1.2 亚东堆纳始新世浮游有孔虫 |
4.1.3 西藏境内特提斯洋封闭时间 |
4.2 微型腹足生物地层学 |
4.2.1 腹足概述 |
4.2.2 亚东堆纳始新世微型腹足 |
4.2.3 腹足被捕食分析 |
4.3 浮游腹足(翼足虫)生物地层学 |
4.3.1 翼足虫研究历史 |
4.3.2 亚东堆纳始新世翼足虫 |
4.4 放射虫生物地层学 |
4.4.1 研究现状 |
4.4.2 亚东堆纳始新世放射虫 |
4.5 再沉积放射虫 |
4.5.1 藏南地区白垩纪放射虫研究概述 |
4.5.2 年代学意义 |
4.5.3 成因机制 |
4.5.4 古环境意义 |
第五章 生物相与沉积环境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及认识 |
6.2 存在问题 |
第七章 化石属种描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附录Ⅰ 个人简历 |
附录Ⅱ 科研成果 |
(6)西藏特提斯白垩纪中期页岩—微生物岩组合 ——缺氧和甲烷泄漏事件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白垩纪中期“黑色页岩”的特征与分布 |
1.2.2 白垩纪中期古海洋事件研究进展 |
1.2.2.1 白垩纪中期构造古地理和大型火成岩省 |
1.2.2.2 温室气候和紊乱的洋流格局 |
1.2.2.3 大洋缺氧事件研究进展 |
1.2.3 白垩纪甲烷泄漏事件与有机碳循环研究现状 |
1.2.3.1 冷泉与冷泉碳酸盐岩 |
1.2.3.2 天然气水合物与全球有机碳循环 |
1.2.4 西藏南部白垩纪中期古海洋学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技术路线 |
1.5.2 实验样品与分析方法 |
1.5.2.1 实验样品 |
1.5.2.2 微体化石处理方法 |
1.5.2.3 地球化学测试方法 |
1.5.3 研究方法简述 |
1.5.3.1 有孔虫古生态学及其古环境替代指标 |
1.5.3.2 冷泉碳酸盐岩的识别标志 |
1.6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及其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3 Aptian-Santonian 地层格架 |
2.3.1 岩石地层单元 |
2.3.2 生物-年代地层 |
2.3.2.1 古错村组上部和东山组 (Aptian-Albian) |
2.3.2.2 Cenomanian-Satonian 浮游有孔虫化石带与地层时代 |
第三章 页岩-微生物岩沉积组合特征 |
3.1 岩性与岩相特征 |
3.1.1 泥质岩 |
3.1.2 砂岩与粉砂岩 |
3.1.3 碳酸盐岩 |
3.2 页岩-微生物岩组合与层序地层简析 |
3.2.1 页岩-微生物岩组合及其特征 |
3.2.1.1 古错村组上部 (Aptian) |
3.2.1.2 岗巴东山组 (Albian 早中期) |
3.2.1.3 冷青热组 (Cenomanian-Turonian) |
3.2.1.4 岗巴村口组 (Coniacian-Satonian) |
3.2.2 层序地层简析 |
3.3 沉积环境及其演化 |
3.3.1 沉积相 |
3.3.1.1 碎屑陆棚相 |
3.3.1.2 碳酸盐缓坡相 |
3.3.2 沉积环境演化 |
3.3.2.1 Aptian-Albian |
3.3.2.2 Cenomian-Turonian |
3.3.2.3 Coniacian- Santonian |
第四章 有孔虫动物群及其古环境指标 |
4.1 浮游有孔虫演化与古环境 |
4.1.1 浮游有孔虫动物群演化与更替 |
4.1.1.1 Hedbergella trocoidea- Ticinella raynaudi- Rotalipora ticinensis 动物群 |
4.1.1.2 Globogerinelloides. ultramicra- Praeglobotruncana- Rotalipora 动物群 |
4.1.1.3 Dicarinella- Helvetoglobotruncana- Marginotruncana 动物群 |
4.1.2 浮游/底栖比率 P/(P+B)和 P/(P+E) |
4.1.3 浮游有孔虫古生态浅析 |
4.2 底栖有孔虫组合特征及其古生态指标 |
4.2.1 底栖有孔虫组合特征与生境型 |
4.2.1.1 Choffatella decipiens- Lenticulina exarata- Marssonella subtrochus 动物群 |
4.2.1.2 Dorothia pupa- Gavelinella sp. - Gyroidinoides globosus 动物群 |
4.2.1.3 Cibicidoides- Praebulimina- Trochammina 动物群 |
4.2.1.4 底栖动物生境型浅析 |
4.2.2 深度局限分子与古水深 |
4.2.3 底栖有孔虫氧指数(BFOI)与底层水溶解氧浓度 |
第五章 藏南白垩纪中期缺氧事件的新证据 |
5.1 OAE1 事件层位推测及特征 |
5.1.1 OAE1a(Aptian 早期) |
5.1.2 OAE1b(Aptian 末–Albian 早期) |
5.1.3 OAE1d (Albian 晚期) |
5.2 CENOMANIAN 中期缺氧事件 (MCE) |
5.3 OAE 2(Cenomanian/Turonian 之交) |
5.4 OAE 3(Coniacian- Santonian 期) |
第六章 岗巴地区白垩纪中期甲烷泄漏事件 |
6.1 年龄约束与空间展布 |
6.1.1 岗巴东山组上部冷泉碳酸盐岩时代 |
6.1.2 冷青热组下部冷泉碳酸盐岩时代 |
6.1.3 产状与空间展布 |
6.2 主要识别特征 |
6.2.1 沉积组构与岩石矿物特征 |
6.2.2 生物群落特征 |
6.2.3 δ13C 特征 |
6.3 动力机制与环境效应 |
6.3.1 动力机制 |
6.3.1.1 甲烷生成机制 |
6.3.1.2 甲烷泄漏机制 |
6.3.2 环境效应 |
第七章 黑色页岩-微生物岩形成的生物-环境耦合关系 |
7.1 温室气候与海平面变化、缺氧事件及甲烷泄漏事件 |
7.1.1 海平面变化的驱动机制 |
7.1.2 缺氧事件的触发机制 |
7.1.3 甲烷泄漏事件与缺氧事件、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
7.2 生物演化、生产力与环境事件的相互反馈 |
7.2.1 缺氧环境下的海洋浮游(微)生物演替 |
7.2.2 缺氧和甲烷泄漏背景下的古海洋生产力 |
7.3 黑色页岩-微生物岩形成的生物-环境模式 |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西藏南部岗巴地区白垩纪化石碳酸盐岩微相与沉积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地层简介 |
(1) 古错组: |
(2) 岗巴东山组: |
(3) 察且拉组: |
(4) 冷清热组: |
(5) 岗巴村口组: |
(6) 宗山组: |
2 微相类型 |
2.1 MF1 |
2.2 MF2 |
2.3 MF3 |
2.4 MF4 |
2.5 MF5 |
2.6 MF6 |
2.7 MF7 |
2.8 MF8 |
2.9 MF9 |
2.10 MF10 |
2.11 MF11 |
2.12 MF12 |
3 生物相类型 |
3.1 BF-1 |
3.2 BF-2 |
3.3 BF-3 |
3.4 BF- 4 |
3.5 BF-5 |
3.6 BF- 6 |
3.7 BF-7 |
4 西藏南部岗巴地区白垩纪沉积环境 |
4.1 Berriasian—Aptian期 |
4.2 Albian早期 |
4.3 Albian晚期—Cenomanian期 |
4.4 Turonian期 |
4.5 Santonian—Coniacian期 |
4.6 Maastrichtian期 |
5 结 论 |
(9)西藏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特征及其对古地理、古海洋演化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中特提斯洋演化过程 |
1.2.2 新特提斯洋演化过程 |
1.2.3 印度-亚洲板块碰撞过程/时间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锆石分选与制靶 |
1.4.2.2 锆石U-Pb同位素测年 |
1.4.2.3 放射虫处理方法 |
1.4.2.4 介形虫处理方法 |
1.4.2.5 砂岩碎屑颗粒统计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2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 |
2.1 青藏高原地质格架 |
2.1.1 羌塘地体 |
2.1.2 拉萨地体 |
2.1.3 特提斯喜马拉雅造山带 |
2.2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3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
3 研究区沉积地层格架 |
3.1 藏南白垩纪-古近纪地层划分 |
3.1.1 江孜地区白垩纪-古近纪地层 |
3.1.2 吉隆地区白垩纪-古近纪地层 |
3.1.3 亚东地区古近纪地层 |
3.2 藏北日土县白垩纪地层单位划分 |
3.3 地层实测剖面 |
3.3.1 吉隆桑单林白垩纪-古近纪地层实测剖面 |
3.3.2 江孜北家白垩纪-古近纪地层实测剖面 |
3.3.3 亚东古鲁浦古近纪实测剖面 |
3.3.4 日土约拉山白垩纪地层实测剖面 |
4 研究区生物地层与全球对比 |
4.1 新特提斯洋白垩纪-古近纪放射虫组合特征与全球对比 |
4.1.1 白垩纪放射虫生物地层格架 |
4.1.2 古近纪放射生物地层格架 |
4.1.2.1 北家剖面古近纪放射虫组合 |
4.1.2.2 桑单林剖面古近纪放射虫组合 |
4.2 中特提斯洋白垩纪放射虫组合特征与全球对比 |
4.3 新特提斯洋古近纪介形虫组合特征与全球对比 |
5 研究区物源分析 |
6 讨论 |
6.1 印度-亚洲板块碰撞时限和过程 |
6.1.1 印度-亚洲板块碰撞模型 |
6.1.2 印度板块-洋内岛弧碰撞模型 |
6.2 新特提斯洋消亡时限、生物古地理与古海洋环境 |
6.3 中特提斯洋消亡时限与古海洋环境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及认识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西藏南部岗巴-江孜地区白垩纪碳酸盐岩微相与沉积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 时间安排与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域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3 区域地层概述 |
第3章 研究区地层特征与对比 |
3.1 实测剖面描述 |
3.2 研究区地层特征及对比 |
第4章 白垩纪碳酸盐岩微相识别 |
4.1 微相划分方案 |
4.2 江孜地区碳酸盐岩微相类型 |
4.3 江孜地区碳酸盐岩微相特征 |
4.4 岗巴地区碳酸盐岩微相类型 |
4.5 岗巴地区碳酸盐岩微相特征 |
第5章 白垩纪沉积相类型与沉积环境 |
5.1 白垩纪微相分布 |
5.2 碳酸盐岩沉积相类型划分 |
5.3 沉积环境分析 |
第6章 沉积相对比及沉积环境演化 |
6.1 沉积相对比 |
6.2 沉积环境演化分析 |
第7章 结束语 |
7.1 取得的主要认识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个人简历 |
四、西藏岗巴地区白垩纪地层及有孔虫动物群(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席党鹏,万晓樵,李国彪,李罡.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2]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海相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与重大地质事件研究进展[J]. 李国彪,王天洋,李新发,牛晓路,张文苑,谢丹,李阅薇,姚又嘉,李琪,马雪嵩,李兴鹏,修迪,韩子晨,赵胜楠,韩屹,薛嵩,任荣,贾志霞. 地学前缘, 2020(06)
- [3]藏南白垩纪—古近纪岩石地层厘定与构造地层划分[J]. 胡修棉,李娟,安慰,王建刚. 地学前缘, 2017(01)
- [4]藏南岗巴—定日地区有孔虫对大洋缺氧事件的响应[D]. 李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藏南亚东堆纳地区始新世微体古生物研究[D]. 李新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6]西藏特提斯白垩纪中期页岩—微生物岩组合 ——缺氧和甲烷泄漏事件的证据[D]. 贾建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9)
- [7]中—新生代有孔虫古地理对西藏特提斯演变的动态响应[J]. 万晓樵. 地学前缘, 2020(06)
- [8]西藏南部岗巴地区白垩纪化石碳酸盐岩微相与沉积环境研究[J]. 刘云龙,李国彪. 现代地质, 2012(01)
- [9]西藏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特征及其对古地理、古海洋演化的约束[D]. 王天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10]西藏南部岗巴-江孜地区白垩纪碳酸盐岩微相与沉积环境分析[D]. 亢亚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